年味儿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霜雪未融,暖阳依旧,桃花十里,逢故人,迎新年。此情此景,年味儿依旧,我心所向。
春节将至,我们一家便“抄起家伙”搬移回到老家衡阳,探望亲人,体会年味。这不,正值腊八,大街小巷便已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眼望去,一条街都是些年货、杂拌,以及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别提多有意思了。这一天里,老人们还会捣鼓些瓶瓶罐罐,将腊八蒜呐,蒜蓉呐,都统统倒入罐中,再放上些醋,拌匀了,密封起来,以求入味。等到过年了,再取出来,那时蒜味儿淡了,醋味也淡了,少了呛鼻的气味,却添了些许香味,那味道才是赞不绝口。不过,我们时常会耐不住性子,好奇地戳破密封条,在被辣椒熏的“潸然泪下”后被长辈训斥一顿。即便如此,那时的我们依然乐此不疲。
看着大人们为了筹备吃穿用度的年货而忙得焦头烂额。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了,大人无暇顾及我们,我们便上街撒野,捉迷藏,猜灯谜,甩响炮,偷吃蜜饯,都令我们不亦乐乎。在欢声笑语中,迎接盛大的春节。那啊,是年味儿。
清晨的第一炮将我们从梦中唤醒,仿佛宣告着着“年”的降临,又仿佛象征着忙碌的一天的到来。天微亮,晚辈们便将包饺子、包子材料准备好,肉馅啦,韭菜啦,红豆啦,摆的满满一桌。一家人熟练地揉捏着面团,不出一会儿,几百个鼓鼓囊囊的“白肉球”便成形了。我们不会包,到也依葫芦画瓢,捏出了几个怪模怪样的“扁豆”。不过终究耐不住性子,在收了红包后,便上午成群的跑没影了。直到暮色垂帘,油香四溢,我们才循着香味。回到家中。那儿,是年味儿。
刚进门,扑鼻而来的糖味儿便馋得我们“口水直下三千尺”。可那些糕点,甜食是用来供奉灶神的,我们只能眼馋的看着。外婆见人齐了,笑咧咧的,将大家聚于供台前,亲自点上香,开始拜佛祷告,祈求安康。一缕缕,烟香缭绕,静人心扉,虔诚安详,那是年味儿。
经过虔诚的祈福,终于开始吃团圆饭了,大家围坐在桌前,只见几盘鱼肉,几笼包子,一碟晶莹饺子等佳肴,摆的满满一桌,还有一大锅老火汤。大家动筷子,互相敬酒,其乐融融。外婆将腊肉啦,青菜啦,蔬果啦,“哗啦”一声,全倒入老火汤中,一锅端。霎时,老火汤沸腾了起来,那气势活像“鸿门宴”一般,蘸上自家拌的辣椒,那味道,也真是堪比《舌尖上的中国》!余香缭绕舌尖,那啊,便是年味儿。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温情脉脉的谈笑风生,陈年旧事,鸡毛蒜皮,过得去的,过不去的往事,似乎都成了谈资。远在他乡的儿女,为这一场团聚,千里而来,独守空房的父母,为这一场团聚,喜笑颜开。年味儿,何尝不是家人团聚之乐。
不过,我们可没这闲情雅致,撒开脚丫跑向屋外,看着千家万户所燃放的烟花,交织缭绕,看着火花星子在天空中绽放一轮月圆,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若群星璀璨,将沉寂的夜色照亮如同白昼。幕幕绚烂,倒映在孩子们的眼眸中,那,是童年的倒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年月更迭,年味儿却是久久不散的,徘徊于心,我们颠簸一生,所寻的,何尝不是,久违的年味,遥远的故乡,熟悉的故人,一段温暖的过往。
年味儿,我心所向……
奏响生命之歌
生命拥有着它独特的旋律。生命,拥有着如流水般奔腾不息的旋律;生命,弹奏着遇到挫折、知难而进的旋律;生命,轻吹着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旋律。唯有生命,才能弹奏出最动人心弦的乐章。
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成列的树挺立在道旁。树叶的香味,伴随着阵阵秋风扑鼻而来。那香气中,有泥土的芬芳,还掺和着大自然的气息。在氤氲的空气中,那气息格外湿润醉人。泥土刚被雨水冲刷过,碧绿的树叶子也沾满了晶莹的雨露。一阵秋风拂面,几片泛黄的树叶翩翩落土。它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翩翩飘零舞出它平凡却精彩的人生。一切就在那一刹那寂然入地。这仿佛是一个隆重的仪式——秋风吹起悲壮的号角,歌颂着这潇潇暮叶,苍木目送着泛黄的落叶,枝条为它们告别;泥土伸出地母的怀抱,让暮叶飘零终得落土归根。生命逃不过离别,它是脆弱无比。它沧桑的一生,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在这树林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暮叶回到孕育自己的土地中,为新叶的萌发提供养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潇潇烟雨中,悲曲暮叶落。
烟雨朦胧雾相逢,又见枝头吐新芽。新叶的芽儿好奇地探出头来,叶片伸出肩膀,呵护着新长的芽儿,为它遮风挡雨。芽儿在叶片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不知不觉中长出一片新叶。新叶承载着暮叶的希望,披荆斩棘,用拼搏奋斗谱写这最美好的年华。砥砺前行,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奏响生命之歌。水汽氤氲江南,枝头萌发希望。
马蹄双响扬清尘,又忆烟雨雾朦胧。凄凄新叶,话当今少年。正值奋斗拼搏的年华,何不应持卷苦读?不惧面前的困难,秉持心中的希望,跨越重重鸿沟,抚平不静波澜,珍惜当下光阴。即使踽踽独行,也要留下岁月的不屈焰火。不忘长辈的劝诫与奉献,接续上一代的薪火,奏响生命的芳华。
暮叶潇潇,新叶凄凄。暮叶尽管衰落,仍不挡新叶凄凄满树。旧的东西去了,新的东西才接踵而来。它不可能停留在过去,只能随波逐流,世界都这般的轮回,把一切看淡,才能从生命的轮回中领悟——生命淡淡皆有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事物的更替。悲喜人生,阴晴圆缺,用生命之歌奏响动人的乐章。
相似题目
-
年味儿临近大年三十,窗里窗外,大街小巷,都透着那么一股子浓浓的年味儿。趴在窗口的我心中不由地想着,年味都是些什么呢? 也许,年味儿是全家总动员,里里外外大扫除。家家户户尽管平时也是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但临近过年了,总还是会把家里所有东西该擦的都擦上一遍,要洗的就再洗上一遍,那个窗玻璃更是擦得一尘不染。我想,这个大扫除的过程,应该也是种特殊的年味儿吧,是一家人对家、对未来一年的热爱与憧憬吧。 也许,年味儿是红艳艳的。走过家家户户门前,总能看到大门上贴上了大红春联,盼望这暖暖的大红色和诗意的祝福语言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节节高。除了家门口,窗户上也贴上了美丽的窗花,点缀出新年的红火与喜庆,一股子浓浓的年味儿,暖人心扉。 也许,年味儿是手机中不断传来的短信提示音。一条条祝福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如今,在这个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用电话来拜年,用手机发短信、发微信来拜年,用电脑来个网上拜年,一句简单的“新年快乐!”足以驱除冬天的寒流,让人心里暖烘烘、热乎乎的。 也许,年味儿是走亲访友时的寒暄,是一家人吃年夜饭时的举杯。走亲访友,是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庆祝方式。平时大家都奔波在外,有时一家人一整年都碰不上一面,所以都只有在过年时才有机会聚上一聚。大人们打打牌,搓搓麻将。大孩子们在麻将桌边“观战”,时而请教,时而还为大人“指点迷津”;小孩子们则聚在一起,三五成群地放起了鞭炮,还时不时玩起了创新,不免引来了家长的批评。是的,安全第一嘛;有些乖孩子,则在房间里看看电视,嗑嗑瓜子,打发时间。女主人在灶台前忙碌着,把最好的酒菜摆上桌,敬酒,劝酒,送上几句吉祥话,酒杯在半空中相碰,里面盛的不只是酒,不只是饮料,更是浓浓的温情,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呀!这一刻,不得不说,年味儿倍浓! 也许,年味儿就是静静地陪着家里的老人,听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诉说;也许,年味儿就是一家人乐乐呵呵地拍上一张全家福;也许,年味儿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天,看看春晚,拜个年…… 其实,说东又道西,最显而易见的年味儿,也就是两个字:团圆!800字 三年级
-
年味儿小时候我在老家过年,可以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形容!那个时候呀,那时候无处不弥漫着这年味。我们家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贴要去一个“服”“福”在家里贴是要反贴的,因为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贴福要正着贴。还有什么窗花啦,对联啦……总是一派喜庆的样子,寓意深厚。我最怀念也是最喜欢的,自然是老家的湘西火锅。湘西火锅顾名思义就是把许多菜放到一个锅子里煮。当腊肉、腊肠、腊鱼等等以及一些配菜在一起炒的时候,这些味道就会融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味道也美极了。更重要的是,每当湘西火锅时,我们这一家族的人,就会坐在一张大桌子上,一起享受这山珍海味。其实这湘西火锅中的不同的菜,相当于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出去打工拼搏的人,而这个锅把这8些菜放在一起蒸,就是我们这些人一起回家团圆。所以它也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讲完吃,我们就来讲一些好玩的。我们老家附近的镇子上有许多商店,大多数都是买鞭炮的,有冲天炮,板炮,花炮……看着我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的我又不知道要买什么了。最终,我还是每个都选了一点。接着,我们就开始放鞭炮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用打火机点燃了第一根花炮。我拿到手上挥来挥去,一条条金色的曲线好像有了生机,在我手上跳着舞呢。一灭了,我又拿着一根,用这根会灭了的残留的火点燃。觉得无聊了,我们又开始玩新的品种,我开始玩板炮。拿出几个后,我用力往地上一甩,只听见“嘣”的一声,就只剩下一些碎纸,我兴奋极了,开心得像个出生的婴儿。还有最好的就是冲天炮。一点火,几秒钟后,就从盒子里冲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炮。接着就绽放在天空中,像一朵五颜六色的花朵,绚丽多彩。晚上的时候,我们除了放鞭炮,还有就是和家人聊天,看电视。每年春节,我们都守着春晚来看。要说鞭炮最多的时候,自然是12点左右。这时就正式快要跨年了,大家都怀着期盼,想有一个好年的开头。这是四面八方的鞭炮声传入我耳朵,以前我觉得很吵,可其实听多了也就习惯了。这似乎是一种热闹,是一种欢庆。“5!4!3!2!1!”伴随着春晚里的倒计时,这一年就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过年了!”。初一开始,我们又开始贺喜拜年,走亲戚等等。那几年,是我过过最开心,有味的年。现在因为我要上课外班,所以没有时间回老家过年,只能在城市过年。虽然没有老家过年的那种感觉,可是——年味依浓……900字 初一
-
年味儿年味越来越淡,虽然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可是我依然认为年味是越来越淡了。或许是以前的物质缺乏,春节才显得那么重要,过春节,过新年,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穿美丽的新衣服。快乐乐的吃着年夜饭,放鞭炮,和家团圆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不管年味如何,春节还是一年一年都过,就我所经过的春节,我也觉得年味是渐渐减少了的。以前,春节是这样的。春节前,买着大堆的年货,买新衣服,新鞋子。孩子们高兴的不得了。其他的亲人朋友们,在一起也很热闹,一桌子的快乐大餐,说着笑着。然后大人们在家里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我们也出去玩。我们沉浸在小小的快乐中。每当夜晚来临,我们放着烟花,看着天空中绽放的花儿。心中荡漾着快乐的涟漪。春节过得快乐无比。天空中绽放着幸福的花,气氛暖到恰好,就像零点的钟声那么恰好……抬头看看墙上的日历,数字一天天的增加,可那种感觉不知何时起开始渐渐变淡,不再盼望着穿新衣服,因为只要有钱,天天都可以穿新衣服,也不再盼望着吃喜欢吃的零食,也如此,只要有钱每天都可以吃到。我终究怀念曾经的味道,那一年,我十岁……妈妈的一声起床,将我从梦中惊醒,我突然想起是大年三十儿,是要穿新衣服的,于是迫不及待将衣服拿出来,以最快的速度穿上,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就是不舍得离开,然后接上三两的伙伴,一起去街上放炮,虽说是女孩儿,但到了春节还是必须要玩儿的,炮不是大炮,是提前让爸爸从鞭炮上拆下来的,小孩子们的口袋里装的,除了糖就是小鞭炮,当时的物质没有现在丰富,可是比起快乐远远超过现在。新年又要到来啦!窗花和对联都争先恐后的上场啦!想起那些一起玩耍的伙伴,一些伙伴也是去了别的地方,我希望春节的时候能够下雪,大家都回来过春节,我们在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堆雪人,打雪帐。我希望我们可以在春节的晚上放烟花,快乐的欣赏着烟花的美丽,然后的然后…一起说,一起笑,一起学,一起玩,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一起越短。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无比美妙。最后,我希望春节的时候能够下雪。雪花飘零。一切依旧,只是伙伴们手中的鞭炮变成了手机,年味浓的也没有曾经那么“恰到好处。”800字 六年级
-
年味儿在北方,过了小年,便意味着离春节不远了。卖春联、灯笼、窗散发出淡淡的欢喜。而我,也在千佛山的庙会上,将这种欢喜,铭刻在了心上。大年初六,空中飘着几丝淡淡的云,凛冽的风吹过,留下千佛山上树木的清新味道。我站在山脚下,凝视着深远澄净的天与山中若隐若现的红灯笼,心中欢喜——赶庙会是这座城的传统习俗,也是构成年的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边的人群喧闹,那欢快的语气中透露着对新年的憧憬。我弯起嘴角,沿着石级一步步往上走,心也融化在这喜庆的气氛中。庙会是在上山石阶两旁举行的,由临时搭起的小商铺组成,商铺散落在寺庙周围,若在上空俯视,宛如一条赤龙趴伏在石阶之上,那情形想必甚为壮观。一进庙会,便感受到庙会的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的嘈杂声音,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和吹拉弹唱的喜庆小曲,令人的心也随着欢欣起来。每隔几米,上空必定有红色灯笼随风飘扬。小摊足有上百个,山货杂品,风味小吃,民间工艺等尽在其中,人们在人群中穿梭,寻找中意的物品。小摊一个挨一个,各式各样的东西琳琅满目,常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一定买东西,跟随人群东逛逛西走走,心在这样的热闹中,也是欢喜的。千佛山上古迹名胜多,平时也是个静谧之地,唯有一年中的庙会,山上才热闹非凡,不食烟火的气息多了几分过年的热闹味儿。沿途中小摊和艺人虽多,但庙会庙会,无庙便不成会,千佛山上的庙也定然是位主角。无论是兴国禅寺还是清静的小庙,皆是香烟缭乱,人山人海。善男信女纷纷买了香,虔诚的点燃,平素不信佛的人们也在心里默默祈福。一颗苍劲的老树,枝条上系满了红色的布条,随风飞扬,载着人们的愿望飞入空中。无论烧香还是系带,都是过年时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年味儿,就在这样的憧憬中愈发浓郁起来。我沿着石级,一步步下山去。愿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后,在春节,我仍能嗅到如今日这般的“年味儿”。750字 初一
-
年味儿年味儿,像炎炎夏日的晚霞,又像雨过天晴后的彩虹,五彩缤纷,而又稍纵即逝。当它走来时,只是在心头轻轻一拂,我就知道年来了。可是,年味儿究竟如何,我也说不清楚。年味儿在唇边爸爸对我讲:年味儿在唇边。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日子里,各家各户都忙忙碌碌,准备着各种美食:炸油食、煮白肉、剁肉馅、剁素馅……肉的香味儿,刀剁的声音不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的各种美食,如同生旦净末丑一起在锣鼓声中隆重登场。而其中的饺子,是必须在鞭炮齐鸣声中最后亮相,那是年夜饭这出戏里梅兰芳的压轴戏。当然,最后再吃点素饺子(其中几个包有洗干净的硬币),谁吃到谁有福,新的一年走鸿运。年夜饭是团圆饭,就是这顿饭,召唤着天南海北的家庭成员聚在一起,此刻的杯中酒,碗中菜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味儿和舌尖上的家乡味儿。年味儿在耳畔妈妈对我说:年味儿在耳畔。大年初一,天刚麻麻亮,拜年的敲门声已在左邻右舍响起,在欢乐的鞭炮声中,互相祝福:“新年快乐!”初二到初五,大街小巷,锣鼓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广场上,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绵延冗长;文化广场上,戏曲声,声声入耳……这些声音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美。“爆竹声声辞旧岁。”它在驱走旧年厄运的同时,欢迎着新年的吉祥,那是圆梦的鞭炮声。年味儿在眼前我感觉着:年味儿在眼前。新年里,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屋子,新的年画,新的窗花……随处可见“抬头见喜”“身卧福地”的春联。因为新年的到来,一切日常所见的平常东西都好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都在眼中变得美好。新年是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此时,张灯结彩,圆圆满满,吉庆有余。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话,守岁至明。逛街灯,赶庙会,看大戏。只要细心品尝,随处都能嚼到年味儿。700字 五年级
相关推荐
-
年味儿年味儿,到底是什么?是冲上高空,放出五彩光芒的烟花吗;是红底黑字,挂在门前,龙飞凤舞的春联吗;是饱含着亲朋好友祝福的红包吗;是家人团聚,令人欢悦的年夜饭吗;还是过年期间一次难忘的旅行?年味儿,是饱含着亲朋好友祝福的红包。红包,“红”代表着喜庆,和睦,哪个孩子过年不渴望得到红包呢?红包上写着“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学业有成”,“心想事成”,“福”……这无一不是长辈对我们这些晚辈殷切的希望与祝福。发红包已经成为了过年的重头戏。每当收到亲朋好友给的红包,我都会感到莫名其妙的高兴,这种喜悦,简直无法形容,似乎就要跳起来。我们并不在意红包里到底有多少钱,只要有着祝福,哪怕里面只装了几块钱,那便也是心意。这,难道不是年味儿?年味儿,是家人团聚,令人欢悦的年夜饭。在这大年三十,所有家人齐聚一堂,不论你是在外地工作;不论你是多么的繁忙;甚至不论你在异国他乡……这,是神奇的一顿饭,像帝皇的圣旨,都把你们从异国他乡遥远的地方召唤回来。我每每望着餐桌上琳琅满目的佳肴,就直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想上去吃。餐桌上的每一盘菜都凝聚着长辈的心血。我认为这些菜都是最好吃的,胜过世间所有美味。这是一年,一年的菜呢!味道最佳的,我最想念的,当属小舅婆烧的炸酱面了,酱中的肉,乃是上好的瘦肉,用上多种秘制酱料和碗豆、豆腐熬制而成,鲜美无比,加之那淡淡的辣味……就这些,便足以让人吃得神魂颠倒。年味儿如果不体现在这年夜饭上,还能体现在哪儿?年味儿,那是过年期间,一次令我难忘的旅行。今年这次旅行,我们去的是乌镇,去过一次不是过年。这次的乌镇年味儿,体现得淋漓尽致。东栅售票厅:人头转动,摩肩接踵,队伍已经排成了“长龙”。人山人海中,我们好似一叶扁舟,被汹涌的人浪,推过来挤过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空闲的地方休息一下。尽管售票厅中人满为患,但仍阻止不了人们过年的喜越气氛,人人都连脸现红光,亲人相互交谈着,议论着一件件正事,一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的景象。西栅之年味儿又胜了一筹:每家每户都挂上了春联,贴上了不同字体的“福”字。许多住在乌镇中的人也纷纷出门,与我们混在一起浏览。最有年味儿的要属一家年糕店了,店门口写着“年糕,年糕,年年高”,好祝福!当然,毫无意外地吸引了许多人,排起了长队,我们,也在其中。哇,他们包年糕的纸竟然是一张张红色的“福”,瞬间,心里暖开花,福运来。年味儿,不会就在这里吧?年味儿,处处都有,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家家窗上挂着的腊肉酱货;超市里摆满待售的年货……五彩纷呈,等待着你去发现!年味是找不完的。在过年,只要你真正留心你的身边,一抬头,一低头,每一个瞬间,年味儿都在其中。1000字 高一
-
北方的年味儿清晨,天刚刚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里的沉静,为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终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个懒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向窗外望去,满地的白雪上铺着火红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开的串串鲜红的杜鹃,把这隆冬也打造的鲜活闪亮,或许这就是过年所特有的”年味儿“吧。我总以为只有到过北方过一次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味儿。不说别的,单是这颜色上就比别的地方正宗。不知是不是天公也想一览这北国风光,在东北,过年前通常会下几场雪。于是在除夕这一天,白雪覆盖着整片大地、屋顶。所以与其他地方的杂色不同,北方过年的底色是绝对纯净的白色。这时,不知道从哪家开始,整个村子都开始披红挂彩,通红的大灯笼,闪亮的小彩灯,烫金的红春联,映着白雪。不知这北方的人们是否学过时装设计,怎就知道红色和白色是最流行的搭配,怎就将大地打造的如此俏丽多姿?这北方的年味儿还要数那最朴实最实惠的菜品——杀猪菜。每到过年,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杀上一头猪,家里不养猪的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买上几脚猪肉。这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就特别的香。妈妈切下一块连肥代瘦放到锅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炖,那香味弥漫整间厨房。这时候,在院子嬉戏疯跑,冻得的瑟的孩子们就会乖乖回屋向妈妈讨一碗酸菜汤,也不顾烫就几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阵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这杀猪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们内心最温暖的牵挂。我想,这北方的年夜饭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酒。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无论是原来的一斤散白,还是后来瓶装的丰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畅快痛饮。喝着滚烫的白酒吃着精致的小饺子,这样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才像是北方人过年。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出生起这17个年都是在北方过的。家乡的年过得年味儿浓浓,过得我心头火热。我相信以后不论在哪,不论春运多可怕,我都会——回家过年。吉林通化辉南县辉南县第六中学高一:汲苡帆800字 高一 抒情散文
-
品析京味儿《骆驼祥子》全书都充满着京味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这段话给我们介绍了老北京的地名。在语言方面,书中用了很多儿化音、北京俗语,比如“今儿个”“多咱(什么时候)”“打一巴掌揉三揉”等,这些用语很多到现在还在使用。人物的动作表情,再配上这些京味儿十足的语言,更令人感到亲切。当高妈劝祥子放钱的时候:“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美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保准没错”这段话,干脆利落、生动形象,是典型的北京方言,也有着北京人说话的劲儿。这里最明显有京味儿的地方就是那几个儿化音“没错儿、一个子儿、兜儿”,“秃尾巴鹰、海里摸锅、搁下”这几个词,都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彻。“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杀、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老北京话,现在有时候我爸爸还会蹦出几句类似这样的老北京话。当然,还有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就是老师上课学祥子幽默地说了一句——坐上吧!您瞧着给!从北京话里听出了亲切、爽快的味道。包括有一些虎妞说的话,我也感觉透露着京味儿的豪爽。总之,京味儿贯穿着全文,作者那贴近老百姓的语言让我很喜欢,读起来津津有味。还有很多老北京美食在书中出现,如老豆腐、酱萝卜等。读者隔着书页仿佛都能闻到一阵香味。当我看到祥子历险归来吃老豆腐时,似乎指尖能感受到那热到使祥子闭了气的温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我读的时候是秋天,天气已转凉,我正手脚冰凉地看书呢,想想自己要能吃上这么一碗热气腾腾的老豆腐就好了。老舍对大杂院的描写也很详实。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男人们出去工作,女人们在家劳作,连小孩儿也没个空闲。闭上眼仔细想想,破败的大院,监狱似的屋子,这都很符合对于穷苦人民的设定。老舍通过字里行间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座栩栩如生的北平城和它那充满京味儿的人情风俗。1000字 高一 读后感
-
风中飘着甜蜜的味儿年节即将到来,这就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地。贴对联,挂灯笼,做年饭,要压岁钱。但对于小时的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很多各色各样的糖。而这一年,我翻箱倒柜了多次,都没有见到糖的踪影。那时的我天真的想到:难道家里真的穷到连糖都买不起了吗?正当我沉思的时候,姐姐嘴咬着“勾魂”的冰糖,得意的朝我哼着小调,我顿时气愤了。居然给她吃也不给我吃!哼,不能明抢,咱就暗拿。看着姐姐剥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糖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口水就往下掉。终于,我的守株待兔有了结果。姐姐的糖吃完了,那么只能说明一件事:她该去拿了!她走进妈妈的房间,而我就假装经过,紧盯着她把糖盒放在柜子顶上。心里暗笑:妈妈呀妈妈,您聪明一世,最后还是让我钻了空子,哈哈。终于,姐姐出来了,她不会给我拿完了吧?我火急火燎的冲入房间,关上门。哈哈,糖,我来了。现在我才知道,母亲的柜子真的好高啊,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真是,人为了目的什么都想得出来。这不,我机灵的搬来两个凳子,叠加在一起,刚好够着柜子。拿到糖盒,甭管三七二十一,开吃!看到白花花的糖,我心底还庆幸自己运气好呢!我抓起一大把,就往嘴里塞,殊不知自己还站在晃晃悠悠的凳子上呢,果然,我就摔了个四脚朝天。母亲非但没有安抚我,而是拿了那个我久违的戒尺,看到它,我就真是拿不出吃糖的那股勇气了。那戒尺的味道我可忘不了,母亲曾有多少次用它传来了炽热的问候啊!她还没下手我就给吓哭了。还好,父亲赶到,对母亲道:“你干什么?孩子要吃糖就吃嘛!”唉!对于父亲,苦肉计最管用了。得到父亲的庇佑,我得到了那来之不易的糖,破涕而笑,“咯咯咯”地发出银铃般地笑声,那甜蜜的味道弥漫在整个童年。时光推移,我便发现了很多。发现我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满口的蛀牙,发现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却莫名的想念当时那个朴实而甜蜜的味道,那段温暖的时光。高一:陈瑶650字 高一 叙事
-
年浓浓的年味渐渐弥散开来,逐渐延伸至小村庄每个人的内心。远处山坡上原本单调乏味的土灰色消失了,白雪成为它唯一的装饰。天空一片湛蓝,不远处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呈现在山脚下,背后映衬着井井有条的层层梯田,这是故乡才有的景色。到奶奶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家家户户门口都已贴好了艳红的对联,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一进门,奶奶正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发呆。自从奶奶生过一场大病之后,身体便虚弱无力。她听到门口有动静,便扭头看向我们。奶奶十几岁的时候从河南逃荒到这里,从此便在这里生活了下来。她十分要强,年轻的时候通过苦学做了一名教师。儿女长大后都去了城市安家立业,唯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一个智障的儿子,直到现在二伯还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我来到奶奶面前,她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又长高了。”她笑眯眯地对我说,然后费力地站起来去厨房,去看看晚饭准备好了没有。正巧,姑姑端着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往出走,厨房里飘出来的菜香不禁使我垂涎欲滴。此刻,伴随着门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聊着家常,其乐融融。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异常。然而此时二伯的无理吵闹惹怒了奶奶。等我扭头时,看到奶奶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满脸怒容。二伯则站在一旁,脸上还有残留的怒气,他嘴巴一张一合,仿佛还想说些什么,家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父亲皱皱眉,看了看怒气未消的二伯。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乖乖地坐下,拿起了碗筷。春节过去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不愉快也渐渐淹没在消融的雪堆里,我们也该返城了。大年初七的早上,天还没亮,我们就带着睡意起床了,爸爸按照过年的习俗在院子里放了鞭炮,火光冲天。我们哈着冷气,带着大包小包,准备启程返城。奶奶执意要送我们出去,她早早裹上了厚厚的棉衣,陪我们出了门,冷风袭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村口小路的白雪被人们踩成冰面,在夜色依旧浓重的清晨发着亮光,走起路来显得艰难无比。爸爸脚步匆匆,我跟着他一路小跑,只想快点坐到车里暖和暖和。拉开车门的一刹那,我不经意间看到了二伯搀扶着奶奶步履蹒跚却又匆匆前行。天寒地冻的清晨,不宽的小道上,两个人相依相偎的身影形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二伯此刻正紧紧偎依在奶奶身边。一贯不会早起的他,此刻正全神贯注地搀着奶奶的胳膊,一步一步地小心向前,奶奶脸上满是因为离别掩盖不住的失落和牵挂,以及二伯的懂事带来的安慰。天色渐渐亮起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他们身上,似乎让寒冷的早晨变得温暖起来。汽车绕着大山驶出美丽的小村庄,回眸间,我看见了那冷风中久久不肯离去的两个身影。1000字 高一
-
我心中的年味儿今年过年,我在襄阳东津新城陪外婆过,为了保护环境,城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大年夜,我未听到一丝一毫的鞭炮声响,但年味儿就黯淡了吗?不,年味儿是无处不在的。窗外,雪花漫天飞舞,一种清冷空旷的感觉包围着整幢单元楼。窗玻璃上张贴着崭新亮丽的红色剪纸,室内各种美食和人们的祝福话语不断传了,形成与外界格格不入的温暖氛围。以上,是大年夜的真实写照,内外强烈的反差恰恰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说起年味儿,我的感受可多了。大概腊月二十五,外婆就开始准备炸菜了:整鱼、藕片、拌好作料捏得滚圆的瘦肉团、红薯团、萝卜团,通通被裹上一层鸡蛋液和淀粉充分搅拌后的糊状物,小心地放进油锅,“滋滋滋”地炸上一会儿,便成了通体金黄的美味儿,外层仿佛穿上了一层“黄金甲”。外婆过年的炸菜筋道、量多,每年总要炸一大盆。堆放在一起,还真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势。除炸菜外,香肠可是必不可少的。嘴馋的我每年总嚷嚷着要吃香肠,百吃不厌。灌好的香肠和切割齐整的猪肉会被挂在阳台上晾着风干,我总时不时去看一眼,没过几天,腊味儿便飘满了阳台。除夕中午到了,我一手拿着胶水、一手提着红红的春联站在大门口“蓄势待发”。《元日》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新气象,当然要贴上新春联了。我和爸爸、舅舅通力合作,没一会儿,大门两侧、闪着金光的春联就贴好了。接着,一张缀满鲤鱼、莲花、金鸡图案的倒印“福”字也被端端正正地贴在大门正中央。我又跑进屋里,将带有“吉祥如意”字样、雄鸡报晓图案的剪纸张贴在窗玻璃上,预示着一年的好运和农历鸡年的降临。年味儿,不就隐藏在那红红的春联和精美的剪纸图案里吗?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炸菜、蒸菜、凉菜、火锅、炒菜,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了桌,白酒、红酒、饮料被摆上了桌。辛苦一年,忙碌一年,正是万家团聚吃团年饭的时刻,一家人客客气气地相互敬酒、祝福,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笑意。浓浓的年味儿就飘荡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团聚氛围中。吃罢年夜饭,外婆便支起一张方桌,摆上四摞近一尺高的饺子皮和一大盆刚拌好的饺子馅儿,准备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了。今年,我也来凑凑热闹。一阵手忙脚乱,幸好有外婆的包容和妈妈的指点,我的饺子由刚开始的“像个倒扣的簸箕”来逐渐成为像模像样的“元宝”了。大年初一,将饺子下锅,煮熟后一人盛上满满一碗。我细细观看,晶莹剔透的饺子一个挨着一个,里头的馅儿若隐若现,咬一口,青绿的葱末儿、红红的胡萝卜丁儿和软烂的肉末儿混在一起,再加上香喷喷的黄豆芽,浸入饺子里的汤汁儿,一起涌入嘴里。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无比幸福。过年,从道道鲜美的佳肴中,从红火吉祥的春联中,从精致繁复的剪纸中,从饺子制作的过程中,从台台喜庆的豫剧大戏中……我都感受到了当地浓浓的年味儿。此时此刻,看着家家户户门上悬挂的大红灯笼,看着大家见面时一脸的喜悦,我不禁沉醉了。是啊,新年的颜色是红火的,新年的味道是浓郁的,新年的氛围是喜庆的,让我们用忙碌和充实、成绩和幸福去憧憬和迎接下一个新年吧!1200字 初三
-
老北京味儿北京——我国的首都!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人头攒动,典雅的故宫里金碧辉煌,皇家的颐和园令人向往,雄伟的长城令人折服!然而,当你远离这些旅游景点,靠近那些破破旧旧的地方时,你便一定会觉得糖葫芦儿的香气总在空气中氤氲,卖冰棍的老者似乎每拐两个弯就能看见一个,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那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儿……今年夏日,我总算是有幸领略到了国家首都的风采,见识到了五A级景区的雄姿,也深深陶醉在了那诱人的老北京味儿里……那诱人的味儿离我住的旅馆并不远。没错,我的旅馆正是座落在远离市中心的老胡同旁。每日白天穿行在庞大的人群、繁忙的地铁中,到了晚上早已是疲惫不堪,可每每“千里迢迢”赶回旅馆,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被那老北京味儿给“勾引”了去,体力等问题早已抛到九霄云外。顺着那味儿,我的脚步总会情不自禁地加快。出门右拐,拐进北京老胡同里,不知怎的,脚步却又慢了下来。我漫步在胡同里,望着“老北京人儿”的日常,真是心旷神怡——时而摇起扇子,闭目养神;时而挑逗鸟儿,轻声歌唱;时而正襟危坐,低头看报;时而聚集好友,谈天说地……然而,最令我迷恋的,是他们那满口妙趣横生的北京话儿。说实话,北京方言真蛮好听的,有时我甚至会听着听着而驻足于地,站得累了,便随手拣个小板凳儿坐下,那个时候真觉得自己简直失足跌进浓浓的老北京味儿中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跌得深时,我甚至学起他们卷着舌头,拖着声音道出几句不正宗的北京话来,那难听得令我自己都哭笑不得。直至我从深谷中爬出来,才重又抖擞精神,走出胡同,步入老街。进入老街后,眼前逐渐亮了起来,也更加热闹了,放眼望去,哪个小卖部前没有“牺牲”了的老酸奶瓶,哪个小排档前不聚集着啃烤鸭的人儿,哪个卖冰棍的生意冷淡、孤苦伶仃,哪个小孩儿的嘴里不咬着糖葫芦儿?糖葫芦味儿,烤鸭味儿,老酸奶味儿,北京人味儿凝聚在一起,酝酿成了那令人陶醉老北京味儿,传到了街的每一个角落,也传到了我的心里。闻够了美食带来的老北京味儿,我便再向前走。北京的老街除了有美食,还有那些守着老手艺的人儿,有抓彩卖糖的,有卖卦算命的,有捏糖人儿的,有现场画像的……简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次,我路过一个小店铺,见一老者坐在其中,正聚精会神地读报。在他身前的,是一个个用玻璃瓶儿装的小玩意儿。他见我不解的样子,便放下报纸,告诉我说这是他用蝉蜕做的一个个小毛猴。他是个有文化底蕴的老头儿,他用毛猴编了许多幽默诙谐的段子。其中,“幸福就是有人陪,有钱不如有人挠痒痒”,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可以看出这位老者有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对生活有达观的态度。最后,当我准备离开时,忽然看见了墙上贴的海报,我顿时惊呆了——这样一位行为质朴,看似普通的老者竟然曾上过电视台,与周立波先生PK过口才?真是高手在民间,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似乎闻到了老北京文化、老手艺散发的独特的味道……每每至深夜,虽走出了北京老街,可那股别具一格的老北京仿佛仍围绕在我的身旁,久久不能散开……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老北京味儿1200字 初一
-
品京味儿,享书香作文“叮铃铃,叮咚……”今天早上,老妈并没有叫我,而是被姐姐的铃声“喊”起来了,这可比老妈的“温柔”叫声好一百倍啦!今天我们要品京味儿,享书香,所以就不用走的那么早。我慢吞吞地洗漱、吃饭,出门都已经九点多了!我们先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小巷——南锣鼓巷!这里面才是真正的——老北京。其实,这条小巷也是一条买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但是,这里面卖的都是北京传统的东西,也有一些结合现代的东西!我们出来地铁口,就走进了南锣鼓巷。“黄包车嘞!坐黄包车嘞!——”我首先听到的就是车夫的叫喊声,黄包车是以前人们出行的一种工具,就像现在的出租车一样!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原来的青砖绿瓦铸成的房子!哇!再往前走,到处都是吃的!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来到这儿简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当然,最多的就是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吹糖人。只见老爷爷慢慢地吹着,边吹边定型,不一会儿一个调皮可爱的小胖猪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转眼间,老爷爷就又开始做下一个了,无论有多少人排队买糖人儿,老爷爷都井井有条,一点儿都不慌乱!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家卖工艺品的小店儿。里面都是一些小摆设,但造型各不相同,有的特别夸张,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接地气儿,还有的做工细腻……这里面的小摆设的设计特别出人意料,有彩色饺子,有弹琵琶的胖妞,有正在“结婚”的鹅,还有一群穿着红肚兜的小鸭子……我们还看到了卖包、卖鞋子、卖画像、买意式雪糕、冰淇凌....最令我喜爱的还是卖的鸡蛋仔!外面裹着华夫饼的“变形体”,里面有冰淇凌、水果、巧克力,让人胃口大开。我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妈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让我好好品尝了这味道!不一会儿就快两点了,我和妈妈走出南锣鼓巷,看到了北京有名的糕点铺——稻香村。这可是我的最爱,以前每次来北京都要吃稻香村,若是妈妈来北京也会让她带给我不同口味儿的!我们简单买了几个垫垫肚子,在地铁上不能吃东西,刚才吃的鸡蛋仔也已经把我的肚子填饱一半了,所以我们决定先去国家图书馆再吃饭!国家图书馆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两年前来北京的时候最先来到的就是国家图书馆!里面的书多的数不清,光挑适合自己的书都要好长时间,因为这里的书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都有:历史类、文学类、科普类……但我最喜欢读的还是文学类的啦!我拿起一本书,就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周围有些小朋友在小声的说话,我刚开始有些烦躁,但真正进入到书里时,周围的一切都被抛在了脑后,和主人公一起上班,和外婆相处……我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这本书就被我看完了,有些饿的我,想回家,可是外面下起了大雨,我只好又拿了一本书开始阅读,哇哦!里面讲了好多美食哦!我看了一会儿就不饿了,书中对美食的好多描写都很真实,很快就可以忘记饿,仿佛自己正在品尝那些美食呢!雨停了,我还想再看会儿书,因为这本书没有看完,里面还有很多美食,但是已经五点多了,我只好跟着妈妈坐地铁回家……今天,我品了京味儿,享了书香,真是太棒了!1200字 初中 叙事
-
年过年一点也不好,我在年初一还要帮老妈整饼呢,都不知该做些什么。大了之后就觉得这个年过得只是以一种形式的存在在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只是为了寻找一些给予喜庆气氛的理由。好烦。年夜的时候十二点几的鞭炮声好响,不能不说是一种震憾。不能入睡了。有时好累了就能很快入睡。不知为什么,总在快要睡觉的时候想起好多好多以前的同学朋友,总觉得心里的忧伤浮沉得厉害。我又不能不去想,因为不是我能控制的,那些东西永远这样残存在记忆里,所以我整个人看起来是忧伤的。老妈承认的。我总觉得没人能理解我。有时跟老妈说我不是什么时候都愁眉苦脸,而是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这样的,即使有时我也好像是快乐人一样和她说话,但说的更多是些废话。我不想的。像被什么牵着似的。不能不这样做。每天的日记。我逐渐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有时的日记只简单地记叙了一些事,而人名方面全用了代号,只有我才懂的代号,我不是怕被别人偷看了日记而是觉得,有时也需要一些新奇的事,于是我就这样做了,还会不喜欢写字,我该是累了吧,我觉得是呵。过年的时候,好烦,老妈永远和我都是没钱的人,其余的人有钱呵,虽然老妈是管钱的,但,一般都是我们俩在家,我还可以,因为贪玩的原故我可以跑去朋友家去,老妈还会有好多的活要干,于是在过年前的几天我真的好想永远不再回这个家,不再看某些人懒惰的表情和一些不是借口的借口。于是,我过年前我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帮着老妈干了好多家里其他人不想干的活。过年我领了二百块的压岁钱。呵,还有自己的私房钱一百块就有了三百块,可我没其余的钱去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能去赌场玩一些很刺激的事,因为我要买一部三百多块的耳机,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于是我还是喜欢耳机而不喜欢现在好多人拿出来炫耀的MP3、MP4。到我姐回来的时候还可以拿压岁钱呵。可我还是一个很穷的人。不过,今天晚上我很痛苦。我买了好多的食物,在村人家里,和好多的人一起喝了三口的啤酒把肚子搞得好难受于是后来改喝了可乐让他们笑话,还吃了一些很热气的东西,烧鸡翼什么的。我发现自己正在往着一个不是好孩子的方向去了。我开始可以坐着别人飞得好快的摩托车去很远的地方而不是呆在家里什么地方都不去,年前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坐了好久的车,耳朵有些响音,脚好冻,因为没有穿鞋。而路上,他们拿了两把很锋利的刀呵,我开始还纳闷该不该跟着去,后来还是去了,他们说这是怕万一有人抢车。好让人觉得恐怖。玩到一点多的时候就回来了,吃了好多的东西,全是热气的,所以一回来就是二十九号的白天里,我上了两趟厕所,然后帮着家里人把街道上的脏东西打扫干净,还要去好多的寺庙什么地方拜神,虽然我一直不相信有鬼怪的东西虽然我夜里常会梦到有鬼怪让我睡不着。因为家里人还是没什么人愿意去。我有时会厌恶这个家,因为给了我一个多么讨厌的理由。我也许真的变了。我喝啤酒的时候忍着的,喝可乐的时候是笑着的。我也许没变。一切都在变。1200字 初三 日记
-
年今年没有下雪,也不算太冷,到处温温和和,像一只安静的兔子。腊月28,我们来到了老家。说实话,越长大,怎么就觉得过年没有年味了呢,没有什么热切的期盼了呢。大年三十早上,我昏昏沉沉的睡着,屋外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随后浓浓的火药味扑面而来,我仿佛被牵了魂一样坐起来,冷风呼呼的灌进来,我猛然清醒,深深地呼吸浓浓的火药味,看着屋外刚刚泛白的天,突然觉得,过年了。无法抑制的喜悦,无法抑制的期盼,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铺满红色鞭炮碎写的院子,夹杂着饺子香味和浓浓年味的冰凉的空气,让我突然觉得,自己竟如此期盼新年。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上午,哥哥们贴春联,鞭炮一响,春联一贴,灯笼一挂,那喜悦的感觉,也就随着而来了。下午,族中的男子都去“上林”了,所谓“上林”,就是祭祖,请老祖宗回家过年,我们老家年年三十下午就集合整个大家族中的男子,给列祖列宗烧香倒酒,请回家。我们的家族非常大,历史久远,有近八九百年的历史了,所以有专门的家族墓地。我也跟着上林了,看到许多许多遮天蔽日的柏树,庞大的人群缓缓移动,先拜祖宗,由族中的几位长者倒酒、点香、点纸钱,然后几位年轻人点鞭炮,在鞭炮声中,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队伍的最前端,虔诚的带领全族人下拜,一瞬间,人群都匍匐了下去,叩倒在高高的墓碑下,缭绕的雾气,暗暗涌动的香气,震得人耳膜生疼的鞭炮声,却显的格外寂静,静得让人窒息,清楚地听见老人请祖宗回家的祷文,我感到震动,突然觉得这一刻整个家族的人血脉相连,虽然许多人我不认识,但这一刻共同祭拜一个祖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团圆”呢?参天的柏树,缭绕的烟雾,我仿佛看到空中飞舞着族人共同的灵魂,我开始明白,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寄托,一种执着。一层一层的黄土掩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人被记入族谱,只不过是这庞大家族的一瞬,终究归回尘土。晚上吃过年夜饭,全家人聚在一起打牌,看春晚,屋外鞭炮声不绝,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一下子响了起来,我走出门,无边的黑暗,这是灯光穿不透的,最纯净的夜,家家门前红灯笼摇曳,成为这黑暗中最美丽的星点。孩子们的笑声划破夜空,寂静空旷的田野上,若隐若现孩子们奔跑的身影,空灵绝不刺耳,成为这寂静中最美的点缀,这时我才感受到,幼童甜美的笑容,那么圣洁,那么不可亵渎,黑暗,黑暗,黑暗淹没了我,看到孩子们手中一道一道划过的火焰,突然就想一直这样站着,一直站着,原来,这种寂静也是一种美丽,美到让人想哭泣。我回想这一天,最传统的新年,在乡村,没有电脑,我无法整天沉浸在漫画、动漫中,但乡村中有宁静,在宁静中,我可以思考许多。过了12点,受不了浓浓的困意,终于受不了去睡觉了,感觉刚合上眼睛,鞭炮声就响了,天还很黑,非常冷,我爬起来,穿上衣服,跟着奶奶给天爷爷、灶王爷爷磕了头,就跑到了厨房,看到妈妈正端着饺子准备下锅,屋外哥哥到处乱跑,边跑边喊“鞭炮呢”,原来这头锅饺子要听着鞭炮声下,好不容易吃到了饺子,大人们就去拜年了,天也渐渐亮了,晨曦撕破天际,橘黄色的太阳周身笼罩着光芒,一点一点的跃动,美得让人窒息。今年没有下雪,不像去年一样银装素裹,处处道贺瑞雪丰年。今年过年全是艳阳天,那今年一定像初升的红日,满载喜悦和幸福。1200字 初三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