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巷里的二胡声
每次路过我家对面的那条小巷,我都会听到那熟悉的二胡声……
记得我第一次路过那里的时候,我被这二胡声吸引了,随着声音探进去。只见地上坐着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面前放着一个有缺口的碗,碗里有几张纸币和一些硬币。老人拉着那破旧的二胡,那二胡似乎也有些不耐烦了,发出一些“咯吱、咯吱”的声音。老人的衣服破烂不堪,穿着一双早已过时的深绿色雨靴。
老人看见我,怔了一下,又继续拉他的二胡。此时,我对这个老人产生了厌恶:又是一个利用人们善心骗钱的家伙,明明好手好脚,却在这装可怜!我正要离去,突然,一个大人从这里走过,丢给他一张五元人民币,便匆匆离去了。
那五元钱离他不远,只需站起来走两步便可以捡到。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老人放下二胡,并没有站起来。他缓缓趴下,左脚往前挪了一步,接着又拖着右脚挪了一步。看得出来,他很吃力。我十分惊讶,没想到他竟然是个残疾人!老人捡到了那五元钱后,又十分吃力的挪了回去。
我蹲下来,与老人交谈了起来。我从交谈中得知,原来,他在一年前从工作单位下班回家的时候出了车祸,右腿被撞残,他住进了医院。他家不富裕,他是家里唯一有工作的人,全家人靠着他微薄的薪水勉强度日。可现在,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他的老伴只好天天出去捡破烂换点钱。可是捡破烂的钱对于昂贵的药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久,他就债台高筑。他曾经很多次对他的老伴说:“这腿,咱不治了!走,回家去!”老伴不肯,说什么也要让他住在医院里好好养伤。
终于有一天,他的老伴太过劳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而他的儿子也外出打工去了,打工得来的钱除去每月五十元的生活费给自己,其余都用来还债。他说真的有死的念头了,可是,他不能辜负老板的期望,老伴希望他活下去。他从医院里头偷偷地逃了出来,靠着自己拉二胡的本领在街头卖艺。老人说完,不由得落下了伤心的眼泪:“唉,都怪我,都怪我啊!”我十分感动,连忙说:“不,老爷爷,不怪您,不怪您!”老人又说他想早日把债还清,把逃到的钱攒起来,开一家杂货店,过清闲的日子。我真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啊!
啊,如今我又听到了这熟悉的二胡声,它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音乐!
那就是亲情吧
日子仿若流水一般在翻动日历时从指尖滑过,那样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开学两个月过去了。语文书上第一单元“我爱我家”赫然映入眼帘,我听见心中琴弦拨动的声音,亲情,不知不觉溢满心田。
还记得那个晚上,白天所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中对孝敬父母的诠释激荡着我的心,我竭力按捺住心中的内疚,拉起妈妈的手,故作娇嗔地对她说:“妈,我帮你洗脚好不好啊?”“干嘛?”妈妈笑答着,“小丫头良心发现了啊?”我不语,只是拉着她坐下,端来一盆热水,轻轻帮她褪下袜子轻托着她的双脚,放进热水里。双手轻轻抚摸着妈妈的双脚,多么奇妙的感觉,厚厚的老茧,僵硬的脚背,粗糙的皮肤,我甚至可以依稀感受到她平稳而舒缓的呼吸……我轻轻摩挲僵硬的老茧,那是一个年轻女人不该有的艰辛,那是岁月在她身上刻画的痕迹。我闭上了双眼,往事再次历历在目:每次犯错时她的怒容;每次学习上的“拦路虎”在她那里的迎刃而解;每次没带伞时那个风雨中熟悉的身影和温暖的唠叨……她没有过人的智慧,也无曾拥有姣好的面容,她只是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默默的,默默的,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青春,爱,以及她的心,都不顾一切地交给我……我睁开双眼,母亲黑发中的几丝银丝是那样刺眼,淡淡的鱼尾纹已悄然爬上她的眼角,亲情,氤氲着,低下头去,我听见泪水滴的声音……
或许,那就是亲情吧。
亲情,那是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比拟的,它超越了抽屉和记忆,只因为家的吊绳另一端,是爱与牵挂。
相关推荐
-
二胡声空气中传来一阵二胡的声响,嘶哑,忧伤,还有几分失望,几分无奈。前面的两位女生同样被这异样的二胡声吸引了。顺着声音,在两女生之后走出校门,我看见了,看见了一位不老而老的人,他看起来尚且健壮,曲曲的手臂青筋缠绕着他的手臂,跟老树皮像极了,看不见他的眼睛,它是闭着的,也许是害怕,也许是伤心,也许他只是想闭着眼睛,或着他不愿看见什么。干涩的嘴唇,像吐不出丝的蚕,在秋风中被吹皱了皮。身前的铁盒外零星的散着硬币。声音是从他手中那把破旧却不染尘的二胡发出的。我心中闪过一个东西,却没有抓住。拿出个硬币,美妙的抛物线的另一端是那铁盒。“当当”几声响声,那人依旧拉着他的二胡,眉尖也没动一下,而我却不禁一颤。“干吗要给他钱。他又不老!”一个女生“感叹”。“他一定很有钱”语气中带着些轻谬。“那是一定”另一个女生用不屑的语气回答。沉默,低头,在想些什么,但我却不知道。猛的抬起头,沉声道:“他起码没有像有些人那样跪在地上伸手,他只是在出卖他的所有,他应该得到的不只这一个硬币!”二胡声在那一刻止住了,我没有回头,走开了。二胡声又想起,却和先前的有些不同,少了份悲伤,少了份失望。二胡声在天空飘扬。400字 四年级 散文
-
小巷里的美奶奶家的那个小巷,春夏秋冬都会看到陆奶奶默默无闻的、勤劳的身影。陆奶奶住在奶奶对面,她们是很要好的邻居,每次回奶奶家,都能看到陆奶奶拿着扫帚帮奶奶扫地。奶奶感谢她帮忙,经常送一些乡下蔬莱给她。一回,奶奶送她一些韭菜,她接过去开始拣,拣完了,她又把韭菜放回奶奶家厨房里。一个寒冷的冬天,奶奶早上出门买菜回来,没有看到陆奶奶,到了中午也没看到陆奶奶的影孑,觉得奇怪,走进陆奶奶家里。见陆奶奶躺在床上,急忙问:"你怎么了?”"没事,昨晚睡觉冻着了,嗓子有点哑。”“你等着,我去拿点东西就来。”奶奶到家把桌上果盘里的梨拿了两个,洗了切成块,拿了几块老冰糖放在锅里炖。炖好了端到陆奶奶家里,让陆奶奶喝下,并再三叮嘱今天都吃完。"麻烦你了。”"我们之间还用说这些吗?""那桌上有水果你自己吃。”"不用,家里多呢,你好好休息,我回去了,明天再来看你。”第二天一早,又见到了陆奶奶扫地的身影。“邻居好,赛金宝。”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让人心里美美的。400字 四年级
-
二胡因为音乐能陶冶情操,但钢琴又不方便携带,于是她让我学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我觉得好奇:一个琴杆,一个琴筒,一张蛇皮,两根弦,一张马尾弓,竟能拉出如此动听的声音,开始学后,单调的练习和二胡发出的刺耳的声音使我很快就产生了厌烦情绪。我觉得太枯燥、太乏味了,手也不听使唤了,“吱呀吱呀”地像锯床腿。爸爸看出我的厌学苗头,专门和我长谈了一次,希望我能够坚持,说什么做事不能轻易放弃,万事开头难啊,不能半途而废,需要坚持啦,什么要坚持不懈,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啊,还说学二胡可以调节人的身心,让人思维活跃,保持愉快等一大堆“艺不压人”的大道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其实我是爱拉琴的,常常陶醉在自己的琴声里。因为我现在的演奏水平提高了不少,拉出来的已经是好听的曲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便也拉得像模像样了。我慢慢有了成就感,拉二胡的技巧慢慢掌握了,能拉的曲子也越来越多,二胡的声音也变得柔和而优美起来,现在二胡已经成了我的好朋友了。学习二胡使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的课外生活丰富起来,每与这把二胡用心交流一次,二胡与我的配合会更为默契,她的琴身一天比一天古老优雅,她的音色一天比一天圆润优美……通过学二胡让我感受到,所有的本领都是通过勤奋的练习才拥有的。我会努力地展翅奋飞,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四年级:江垚燚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小巷我们小区后面有条小巷,小巷连通着小区内外。小巷不长,也就六七十米的样子;小巷不宽,仅能容三人并行。别看它窄小,却十分繁荣。平日里,水果摊、蔬菜摊、豆腐摊、牛奶摊……各种各样的摊位排列在小巷两旁,各有各的秩序,各有各的调理。每当上下班高峰,这里变得更加热闹和拥挤。背书包的学生,骑电动车的大人,都要从这里穿梭。一时间,小巷变成了仅能容一人行走的窄道。这时,人们就会很自觉地相互谦让。今年夏末的一天,我和妈妈去小巷另一端买酸奶。归来时,正值下班高峰,我们手牵着手,走进小巷最拥挤的地方。突然,周围响起一阵“哐、哐”声,一个圆溜溜的东西滚到我面前。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桃子。再看看周围,啊!不好!桃摊上的筐儿倒了,桃子滚了一地!攒动的人群也不由得停了下来。忽然,我脑子里爆出了一个信号:捡!桃子很多,一抬脚就会踢到一个。在桃子如此众多的“桃堆”里穿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桃子,小心翼翼地挑着桃子间的空隙挪步,再小心翼翼地将桃子放到扶正的筐里……过往的车辆、行人都停下来看着我们,有几个热心的居民也上去帮忙捡了起来。一个个,一捧捧,一筐筐……慢慢的所有桃子都进了筐。卖桃人对我们感激不尽,不停地说:“谢谢,谢谢……”这就是我们小区后面的小巷,窄小却又繁荣。小巷两旁的红砖墙,虽然冰冷,却似乎透着一丝温暖,一丝甜蜜。这正是人们彼此间的谦让与关爱。550字 四年级 写景
-
小巷南北是街,东西是路,街路里面是小巷 ,没有响亮的名 ,没有漂亮的景。只是一栋位于水巷口与学校的狭窄道路。顾城的《小巷》这条深深弯进诗人生命里的小巷,肯定发生过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而这条小巷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平凡。平凡不等于平庸,平淡,也不代表无奇。 在满天星辰中,它是黯淡里的一小颗在悠悠岁月中,它是正斑驳的一阙仄在尘世径陌中,它是饮晨露的一新朵在无人注目中,它是逍遥外的一自得。列宁曾说过,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那它则是一个孤寡的老头,一辈子孜然一身。生活平淡如水。然而它却在替别人默默记录着它们美好而幸福的点滴。或许从哇哇落地到牙牙学语到满腹诗书最后到满头白发都有着一个陌生的身影在左右陪伴。戴沧桑着的屋檐,斑驳颓败的墙壁,静静的蛰伏在故乡的晨昏中,简洁而朴实地演绎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是戴舒望写的《雨巷》也是跟这条小巷最接地气的一处。它就是它,不华贵,不美丽,不庸俗,不乏味……但是,它陪伴了我整整一个童年!350字 四年级 写景
-
二胡声中的悲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每次步入这个美丽的村庄的时候,总能听见悠扬的二胡声,开始,我觉得它很优美,现在才发觉二胡声中的凄婉悲凉。自打太奶死后,太爷整日魂不守舍,常常不经意就泪流满面,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太爷就在屋檐下摆上一个小石凳,拿着他心爱的二胡,拉起小曲儿来。拉二胡时,他总是闭上眼睛,两只手便灵活地摆弄起二胡来。刚开始,我总是觉得,这可能是他老人家特有的爱好吧。可是,慢慢地,我开始觉得这二胡声中暗藏玄机。直到有一天,我看见太爷沏茶时,嘴里嘟囔着:“老伴儿啊,要是你还在,我就不会这么孤单了……”我听了这话,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是,如今我的耳边再次响起二胡声时,总觉得都不如太爷拉的二胡别致,有一种特别的韵味。我曾找机会问过太爷,那是一个阴霾天。我小心翼翼地向太爷询问:“太爷,您拉的二胡可真好听,别人都不及您的十中之一呢,可有什么由头吗?”太爷露出慈爱的笑容,摸摸我的头,坦然的说道:“你太奶生前,最喜欢听我拉二胡,我想,她在那头,也一定能听见。”我心想:太爷肯定不只是想让太奶听到二胡声,更是想让太奶听到他对太奶的思念吧!这时,外面下起了小雨……事到如今,我还没有听到哪个人能比太爷拉二胡拉的好听,因为,他的二胡声中有思念……六年级:王宇一450字 六年级 写人
-
小巷里的童年小巷,很小,很老。凹凸不平却十分光滑的石头路,铺出了这条十分和谐并显得有些沧桑的巷子。墨绿色的青苔,倒置的大红“福”,生了层层铁锈的大门,和巷口那条瘦弱的、懒懒的黄狗......一切依旧。时间的流逝,在小巷的身上换来的似乎并不是物是人非。她在小巷里长大。曾经,她的身影亦不曾离开过这片朴实的土地......出生后在医院呆了一个月的她,第一次看到了小巷。新鲜。一反往常的宁静,小巷里到处充满了热闹与欢笑的气氛。她看到那笑脸迎人的老老少少都欣喜地朝她跑来。受宠若惊。她得意地看看眼前亦被紧紧地抱在怀里的小妹妹,那个和她差不多时候来到这美好的世界的小女孩,耳畔伴着银白色头发老人“双胞胎,嗯,是双胞胎!”的话语,她很迷惑,却又十分享受这被人们只用两只手掌暖暖地揽在怀里的温度。来到小巷的第一天感觉那么美好。一年过去了。她发现每日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小妹妹竟和自己长得如此相似――同样的,是那双单单的不大的眼睛,圆圆的红润脸蛋,粗而淡的眉毛,和那张有些翘并不时“涌”出点透明黏稠液体的嘴巴。她看着自己左手臂袖子上缝上的小红布,再望望那女孩,亦是条相同款式的布料,是在右手边;她看着妈妈对着她z都亲切地唤着“宝贝”;她看着当熹微的阳光洒进刻着雕花的窗户,女孩亦同她一样,眯着小眼,微笑着......有这女孩陪伴的日子,她莫名地感到舒服,快乐。后来,在一次次诸如她吃了两次午餐或洗了两次澡,再或是那女孩没喝成奶粉而半夜饿得大哭的类似事件发生后,她发现,她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双胞胎。双胞胎?!也许是因为它,她z都喜欢看那柔美的阳光,喜欢被妈妈唤为“宝贝”的感觉。从此,两人“姐妹”相称。五岁了,姐妹z也识了一些字,都喜欢搬着小板凳坐在高大的爷爷旁边听他念报。小巷的深处,寂静寂静的,微风吹着,拂来爷爷有力的气息,和她z天真的笑声。一日。“毛驴,24岁,美丽大方,贤惠善良......”姐妹z睁大了双眼,不约而同地探着头伸向爷爷手中的报纸,眼前一片铅印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符号数字。良久,都没找到那二人所识不多的文字中的“毛驴”二字。“......望觅一稳重、责任感强的男士为伴。”“这女的要求不少啊!”念罢,爷爷道。猛然领悟原来是则征婚启事!仔细一瞧:“某女”!武汉音过重的爷爷竟念成了“毛驴”。顿时,姐妹俩笑作一团,前俯后仰。而爷爷则在一旁一脸无辜的模样:“是‘毛驴’啊!啊?!怎么了?!‘毛驴’”......结合了爸爸的风度、稳重和妈妈的温柔善良,女儿应该是乖巧可爱的小公主,可那巷子里的姐妹俩――负负得正!调皮、捣蛋、“暴力”在二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教科书般的实例讲解。问世间悲为何物?姊妹未闻。一日,姐姐偷吃了妹妹的“佳佳奶糖”,被发现后欲以眼泪申诉自己的委屈。妹妹则上去,二话没说――狠狠地瞪了一眼,如记带着闪光的雷电,吓得姐姐直打哆嗦。随后便是破口大骂,“大雨瓢泼(口水)”。一场由妹妹真情演绎的暴风雨一幕开始!姐姐口中的奶糖香味在似乎意犹未尽,金豆豆就货真价实地掉了下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经典歌词靠边站吧,瞧那小姐姐正在接受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哪!又一日,姐妹俩因小事吵架,妹妹挥“鞭”(跳绳)而来。姐姐亦不甘示弱,顺手拿了支中华牌的2B铅笔相对,想以一酷似劫匪的姿态亮相镇压妹妹。不想姐姐技术欠佳,2B铅笔芯一下字扎到了妹妹的下巴上。从此,一颗灰黑色的美人痣走进了妹妹的生活。每每妹妹照镜子的时候,姐姐总躲得远远的,生怕妹妹回首往事,一下气上心头,以暴力相对。毕竟,人家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嘛!偷窥着镜中的“美人”,姐姐感叹:中华牌2B,就是黑!于是,姐妹俩成了巷里出了名的人物。虽然没有鲜花掌声红地毯尖叫声,二人却很快乐。因为她们生活在小巷里。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那幽然的小巷一缕斜阳,静静地洒满了这幽然小巷,一阵清风,轻轻地穿过了那傲然之窗,一丝柔情,默默地显现在老人家的脸上。哦!是那幽然小巷!儿时的歌谣至今仍听人轻轻哼唱,可那儿时的日出、夕阳、月光,如今已永远地深深刻印在那幽然小巷,我又想起了那段童真童趣的时光,如此悠长。在我的家乡,那种地方是很难看见日出的,就算看到了,那时的太阳也已升高了大半截了,除了一个特殊的地方——鸡米小巷,不知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人盖了一个简陋的观望日出的小阁楼,此后,那里便成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的“根据地”。踏着早春时节的凉爽,闻着农家小炒的飘香,赏着清晨的鸟语花香,我早已偷偷爬到了小阁楼上。啊!朝阳,你是否见证了小巷人家每天的早起劳作?夕阳于我的印象是很深的。老人们都很喜欢晒太阳,可晒太阳也是有限制的。清晨的阳光太淡,还有些冷,而中午的阳光又太烈,只有下午的阳光正好,虽然淡淡的,却仍带着午时的余温,对老人来说是很惬意的,搬来一张躺椅,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夕阳,在鸡米小巷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照亮了我们欢快的夜晚。夏夜最是热闹,月光下的小巷,静溢幽长,好似通向银河。墙角里的各个草垛间,有夏蟑的欢鸣;院子里的象棋棋盘,有人们的博弈;各家各户的窗户框前,有小孩的欢笑。我时常常呆呆地趴在窗,或是躺在小躺椅上,静静地仰望这满天星晨,偶尔也会闪现出小巷的影子。那幽然小巷,我儿时的乐园。那小阁楼至今仍在吗?如今小巷的夕阳还似以前那样红吗?十五的夜晚,还有那人们的博弈,棋子的敲响,孩童们的欢声笑语吗?看,那是鸡米小巷。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二胡”我所说的“二胡”,可不是什么民族乐器,而是别人对我和爸爸的戏称。爸爸胡周三十四岁,是位乡镇职员,生性幽默。他常常戏言自己的名字不怎么样,别人喊他的名字时,听起来总像在叫“胡诌”,似乎他这个人除了会“瞎掰”啥也不懂。爸爸对此耿耿于怀。为了给我起个称心如意的名字,据他说都快把《康熙字典》翻烂了,最后才从数以万计的汉字中遴选出“鸿飞”二字,取“有鸿鹄之志,展翅高飞”之意。顺便自夸一把,我虽然没能振翅高飞,倒也没给爸爸丢脸,从小喜欢读书,凡事都爱问个底朝天。爸爸常带我去河口玩,因为汀罗这地方除了棉花地,实在没啥可看的。前几年看着人家开着私家车出游,我和爸爸眼红得像大白兔,做梦都想有自己的车。五一前夕,我们家买了一辆别克凯越。我和爸爸美得都快找不着北了。趁着五一放假,爸爸一脸自豪地驾着自家的“宝马”载着我去逛河口。第一次坐在自家的车上,我心里就一个字——爽!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躺下,就差在车上拿大顶了。折腾够了,我随口问道:“老爸,你小时候出门坐什么车?”“车?哪有什么车?就靠两条腿。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家里连辆自行车都没有。那时候,我们村有个劳动模范,叫王大发。因为种棉花种得多,县里奖励他一辆‘金鹿’牌自行车。你猜怎么着,他在墙上揳了个橛子,每天晚上都把自行车挂在墙上,生怕轮胎沾上土。”我听着“咯咯”地笑出声来。难怪爸爸美得连小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原来买车对他来说是个难圆的梦啊。开车就是快,不过十几分钟,我们爷儿俩就到了河口。已近中午,爸爸一高兴,要请我“撮”一顿,我自然来者不拒。但进了饭馆,我便有点泄气。看着桌子上的菜单,两眼发直,老半天也没点出一个菜来。倒不是因为不认字,只是那些菜不是太甜,就是太腻,实在没胃口。我看看爸爸,突发奇想,问道:“爸,你小时候最爱吃啥?今天不妨让你重温一次童年梦。”“我小时候?哼……”爸爸脸上显出无奈的苦笑。沉默了良久,爸爸才说:“儿子,老爸小时候想吃的东西,他这个店里没有。”“说说看么。”我催促着。“葱花炝锅,炒豆腐渣。”“啊?这叫啥菜!喂猪倒差不多!”真搞不懂,爸爸小时候居然盼这一口。在吃上,我的梦想啊,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那样,做个美食家,吃遍天下。简单吃了点东西以后,我和爸爸去了河口最大的“银座超市”。我拉着爸爸的手直奔二楼的图书专卖区。我对金庸崇拜已久,今年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他写的武侠小说全部读完。呵,真巧,这里真有金庸全集,就是太贵了,五百多!爸爸看我对这套书爱不释手,夸张地咬了咬牙,挤出几个字:“车都买了,不差几个油钱。这套书,买了!”圆了我的金庸梦,我和爸爸正想驱车去公园,赶巧碰见邻居王伯伯也带着孩子逛河口。王伯伯一见我和爸爸就开玩笑说:“呦!‘二胡’!爷俩儿这是又奏的哪一章?”没等爸爸开口,我抢着说:“童年圆梦。”1000字 初一 写人
-
二胡我学过二胡,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拉好二胡,所以,也没有兴趣学习二胡。最后在父母的鼓励下,我开始了对二胡的学习,从二胡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拉二胡的乐趣。我刚开始学习二胡的时候找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刚从学校毕业的二胡老师。学二胡肯定要每天苦练,而我却不能坚持每天拉二胡。我们上课拉的不好的时候,老师就会发脾气。对我们很严厉。我们这几个孩子当时都不理解老师,所以我们班的同学都不喜欢她。对二胡也没什么兴趣。有一天,我偶然认识了一位拉二胡的伯伯。他虽然二胡的理论知识不是科班身,是业余拉二胡的。但他拉二胡的本领在我们这边是数一数二的。去年暑假的时候,我每天都提着二胡到那位伯伯那拉二胡,让他帮我找出我拉的不好的原因。因为他是业余的,所以他不敢指点我太多,害怕指点错了。可是我的二胡技术在他的指点下有了一天一天的提高。拉的声音听起来有感情了,比以前好听多了。我能通过自己的手拉出这么好听的曲子,感到特别的高兴。所以我开始渐渐的喜欢上了它,每天都在苦练二胡。夏天的晚上很热,别人都出去散步了,我还是在家里苦练,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我拉二胡技术在一天一天不断的提高。再后来我干脆爱上了它,每当我伤心或难过的时候我都去告诉它。仿佛它能听懂我说的话,和我一起交流。给我带来快乐,赶走伤心。我很喜欢二胡因为它把我带上音乐之路。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小巷里的那一缕阳光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我竟注意起角落里的那一缕阳光。我家住在一个平凡的小镇上,家旁就是一条古老的小巷,谁也不知道这条小巷到底有多久远。小巷里的墙壁上有着青绿色的苔藓,把这条小巷的神秘和久远映衬的更深了。还记得,那是一个仍撒着露水的清晨。露水撒在青苔上,似给青苔上了一层云般。过了一会儿,阳光穿过层层云朵,射到了小巷尽头的角落里。轻轻地落下,如一根羽毛一样,悄无声息地落下。从远处看去,就像一条无比丝薄的彩带一般,带有一种特殊的朦胧。让人如在一片森林里的仙境。这时,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却是用言语说不清、道不明的。定定的站在那儿,让这种情感在心中蔓延、升华。也不知是站了多久,知道母亲的声音传来,我这才醒悟过来。想挪开脚步,却发现脚已有些微麻了。只得找个地方坐下来,等到脚恢复后才走。从那时起,我便常常去小巷里看那一缕阳光。一次,我将手放在阳光下,不一会儿,手就变得暖和起来,如泡在温暖的水中一样,却又没有那种实质的感觉,仿佛是一缕轻纱掠过心上,很舒服。过了不久,我到其他地方读书了,坐车回家要三十多分钟。有时,课程紧了,我便家也不回,住在亲戚家里,到了去学校的日子便早早地赶去。在闲暇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小巷里的那一缕阳光,还有那个小巷旁的家。到了放长假的时候,我呆在小巷里的时间比呆在家里的时间还要多,也许是因为那种感觉吧,让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到小巷里。到了后来,学习变得紧了,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常常住在亲戚家。家里人也没说什么,只叫我努力学习。至于那缕阳光,也因为时间的关系冲淡了。但有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会掠过那种感觉,莫名的。一次,本想去菜园的我却走到了小巷里。小巷依旧是青苔满布,那缕在角落里的阳光也仍旧让人感到舒适。我走过去,将手放在阳光下,正如那时一样。心中的感觉渐渐清晰起来,我知道,这是我一直念想中的感觉。晚上,我看着疏星点点的蓝色天幕,想着,多年后,角落里的那缕阳光是否还会在我的心里和脑海里。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我做了一个好梦。梦里,还是那条小巷,还是那缕阳光,也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被轻纱掠过心上的感觉。800字 初二 散文
-
小巷_它,奇丑无比,张牙舞爪地向下延生着修长枯黄的胡须,贪婪地向地下掘取大地的养料。烈日炎炎,晒不到它枯瘦的身躯,风吹雨打,撼不动他紧锁大地的爪牙。深埋大地,4年之后也只不过是一堆朽木;不见天日,万年以后也停留在湿泥之中,与春虫夏雨做伴。但是,顺着它向上攀登,有娇艳的花儿迎风招展,有青翠的绿叶舞动着身姿,可又有谁能否定那深埋地下的根,就是这红花绿叶的魂?城市,楼宇,摩天大楼反射着耀眼的光辉,像一条镶满珠宝的项链,围在城市贵人的颈间。街上,轰鸣的引擎足以撼动天地,身后留下一片漫天尘烟;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安逸地躺在柜中,等待一位位西装革履、由名牌包装的人将它们带回家去;大包小包,浸染在扑鼻的香气中,和着高跟鞋奏响沉闷的乐章飞向它们主人的豪车座驾。路边,威武的牧羊犬伸着懒腰。人们品尝咖啡苦茗,不时传来手机的鸣响,带人们进入一片繁华……“滴滴答”“滴答”街角凸出的水管,向下挤出上周雨水的残星,溅出一片片水花。青苔泛着波浪,顺着水渍向上爬,砖瓦堆积在一旁,不知是何家盖房留下的。青石板上,蚂蚁们正忙碌着搬运一天的粮食,就像这小巷里的人,开始了一天的生计。她小心翼翼地扭开水龙头,接下昨晚蓄下的水,动作小而轻,生怕撑开了昨天刚打好的补丁,他推着热气生腾的餐车,破损的蒸笼腾起云雾之气,滋滋炉火有气无力地蹿着淡蓝色的火苗,锅碗叮当作响,早已锈钝的菜刀贴近着脸,好像再下一刀,就会震碎它苍穹的身躯。门口,大黄狗脏污的毛发泛着昨日晚餐的油光,它舔了一下舌头,迈开了轻巧的步子,一溜烟走了。巷角,鬼鬼祟祟的耗子顺着管道走向街心,顺便捎了点早餐归来……小巷又焕发了生机。一个城市的生机,不是来自奔驰宝马,闪钻水晶,而是来自那一条条一道道,穿梭在楼宇间的小巷。是它们,构建了一个城市最古朴、忙碌的生计与活力。破旧的小巷,是城市的血脉与经络,它们贯穿了城市的价值与精神,是乡情,是和谐。小巷虽破,但是如果没有了小巷,高楼大厦也没有了立足的根,就像花儿不能没有根须。不要等我们早晨起来,再也见不到冒着热气的面条、水饺时,才想起小巷!800字 初二 散文
-
小巷城市里,一群又一群的游人来来往往穿行在林立的高楼之中,永远不会慢下他们的脚步;呼啸而过的车辆永远在平直的柏油马路上奔流不息,仿佛没有目的地;璀璨的灯光不分昼夜地闪个不停——一直闪到人心里的每个角落,不留一点余地。在这个如今繁华的都市之中,那最初的恬静心境,那个历史长河中有青石板街巷的老城啊,是否已经走丢了呢?或许,正是一个偶然的错误促成了一段美妙的缘分。我在慕名前往景区的路上,刚穿过吆喝声此起彼伏的马路,却不想迷失了方向。摸索着前行,转过街角,意外闯进了一条狭窄的巷子。只见巷子又狭又长,只容一人通过,有些曲折,一眼望不到尽头。墙面很整齐,地上的石块凹凸不平,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质朴的气息。那似乎要擦肩的青色砖墙上的斑驳印记催发了我的好奇心,我不由自主慢慢前行。我走着走着,往巷子深处走去。我突然很想知道,那长巷极力保护的究竟是什么稀世珍宝?值得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深处,很多间屋子都静默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渐渐地,耳畔的喧嚣悄悄地褪去了,忽觉似有什么声响,正通过狭长的巷子袭我而来。越走近,越细切,是说话的声音。转角,那是一个墙壁围成的十字路口,有两个老人在闲谈着,用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悠然自得。他们的家应该就在这巷子里。再往前走,视野愈发开阔。声音渐渐多了起来,但在这寂静的巷子里还是听得清楚可辨的。身旁突然经过一辆旧自行车,是一位白鬓的老爷爷骑的。车上的手柄一边挂着布兜子,另一边的响铃“叮——叮——”作响。铃声穿过曲折的小道,在这巷子里愈发空灵悠扬,可真是久违的乐音了。老人在前方停了车子,走进了他的屋子。门口的妇人坐在台阶高的矮板凳上弯着腰,摘着菜。唇上还带着一丝笑意,不知道是不是在想着做点好吃的菜给家人尝尝。小孩子从门口一蹦一跳跑出来了,拽着妈妈的衣角,嘴角两条弧线上扬……在这小巷里,似乎连时光都只沉浸那在这古老的音韵之中,失去了抹去一切记忆的能力,也忘记了流逝。这世界蓦地静了下来。其实生命就该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在这城市的一隅,还有这般世外桃源。原来,那遥远的古城并不遥远,也没有在时光中走丢,她还在那里,一直在那里,只要你转过街角,穿过喧嚣,回过身就可以遇见。800字 高二
-
小巷有些人,是要放到心底珍藏;有些事,是要放到心底怀念。有些东西,你以为已经忘却,但它永远在记忆角落中,等你拿起来,擦一擦,便还是当初的模样。离开小巷已经几年了,至今未曾去看一眼。刚开始是沉浸在新生活中无暇顾及,后来一直被耽搁,再后来就淡了这个心思。吃饭,睡觉,学习,生活就这么过着。不久前,我遇到了佳佳,一个儿时的玩伴。我只记得她这个小名,她似乎也认不出我了,毕竟离别时她才上三年级,再见时,相顾无言。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忽然怀念起在小巷的日子。小巷的房子都很小,一家挨着一家。这家做饭,那家都能闻到。孩子们到处乱窜,握着粉笔在墙上画画,从断墙上蹦下来,或是凑在一起说话疯玩。我记得隔壁老太太家种了许多花,但我只认识鸡冠花。巷子里有个叔叔特别和善,总邀请我们到他家玩,而妹妹最喜欢和他玩了。那时候,家里头有一口压井,我最喜欢在夏天喝里面的水,凉意直透心底;冬天时,我们坐在床沿,将脚放在电暖气上,看着电视,好不自在。回想夏天只记起清凉,回想冬天只记起温暖。在小巷住时,每次一个人独处,心地总有一份宁静和安全感。记得最清的是有一次,下了暴雨,我在屋子里看电视,外面的风吹得窗户不住摇晃,我担心门会被吹开,傻乎乎的把桌子顶在了门后。如今想起来,还有些好笑。我们住在小巷的房子是租的,有时候房东会过来看看,每次来都会给我们带些小零食。但房东来主要是因为他在这里有一片地,不大,两座房子的面积,种满了绿油油的菜。巷子里的孩子特别喜欢到里面乱窜,每次菜园的门一开,便呼朋唤友去里面耍了。住在小巷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奶奶的炒青椒,和着馒头的滋味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搬到这里后,我曾央求奶奶再做一次,却再也没有记忆中的味道,试了一两次,便不再期盼了。忽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再回去看看小巷。门前的涂鸦可能已经被风雨抹去了,但那道断墙应该还在。不知道住在小巷的是否还是那些人?我是想去看看的,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过去了这么久,小巷没变还好,若是变了,我又如何面对?还不如将最美好的样子留在记忆中静静怀念。或许有一天,我会重新想起在小巷的时光。800字 初一
-
小巷这是一条很古老的小巷。破烂不堪的墙耸立在两边,墙是由灰黑色的砖砌成的,糊上了一层黄土,黄土层都已裂开了,土块也随着年轮逐渐掉光。灰尘铺在那上面墙上,构成了一层厚厚的尘脂。墙头上还不时冷不防地冒出几株小草。小巷很灰暗,厚厚的墙将阳光挡在外面。炎热的天气,一走进小巷便感到阵阵的凉爽。盛夏,幽静的小巷热闹起来了。小巷里没有路灯,极少有人从小巷走过。阴风吹过,小巷越显得破旧、凄凉。我喜欢这条小巷,喜欢在傍晚时分(不上学时)漫步小巷,让烦恼随着风飘走。让风吹起发梢,轻拂脸庞,一丝丝的清凉。星期天,明媚的阳光,多好的天气啊!但毕竟是冬天,天气还是冷得冻人。我悠悠地走在小巷里。一丝冷风吹过,我打了一个寒战颤:好冷啊!风过耳,杂夹着一个柔柔的声音,那个每天都能听到的琴声,柔柔的,那么悦耳……小巷里住着一户人家。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女孩。女孩长得倒挺漂亮,可惜是个哑巴。门常关着,只有楼上的那个小窗户开着,蓝色的纱窗布吊在窗两边。,一盆淡白的水仙摆在窗前。从小巷走过,抬头总能看见那个小女孩坐在窗前弹琴,悦耳的琴声飞窗而出。这个琴声总是那么准时。在傍晚时分响起,轻轻的,缓缓的,像小桥流水,轻快的节奏,但似乎隐藏着那么一股莫名的忧伤。又一次,我走在小巷里。低头行进。时间不容许我在此多逗留——我必须晚自修。我迈着轻快的步子,像过路行人一样匆匆而过。我不再留意窗内那张充满稚气的脸孔,不再留意那琴声,也淡忘了以往漫步小巷的清闲……夕阳西下,我又从小巷经过。我发现琴声没有响起。我抬头望了望那空荡荡的窗户,紧闭的窗户显得那么落寞。寒风吹过,枯黄的树叶在空中悠悠的打着旋,就如那一头长如瀑布的头发上飘动的蝴蝶结。又几次,我从小巷走过。那悦耳的琴声都不再依旧没有响起。习惯了,已懒得再抬头。时间的冲刷,冲掉了以往琴声的韵味。久而久之,我淡忘了琴声,淡忘了小巷,淡忘了那弹琴的漂亮小女孩,已不再忆起那飞舞的蓝色蝴蝶结。现在,我不再从小巷走过——那条小巷已被封死了——它太破旧了。就在小巷即将要封的前几天,那个小女孩就搬走了。无声无息,犹如人间蒸发了一样。小巷深处,再没有深深的落寞,再没有那悦耳的琴声。“那个小女孩现在究竟在哪呢?”我有时会在心里默默的想着。800字 初三 书信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