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老二胡
爸爸的老二胡
不知何时,我迷上了架子鼓......
那年暑假,文化馆有一个架子鼓培训班,我就想报名去参加.我认为那玩意儿打起来带劲,最能显现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特点了.但爸爸不同意.他认为我应该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继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就硬要教我学二胡.我不学,就和他顶嘴:
"那是个什么破玩意儿!拉起来慢悠悠的,还吱呀吱呀的!即不好看,又难听.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上它的!""你这个混小子,人还没我手指头高呢!就敢这样对我说话.你知不知道这二胡是我们老祖宗代代相传,历经几千个沧桑岁月留下来的?你以后再敢这样说,看我不揍你""哼!随你便!反正我不学.""你......"爸爸被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我就趁他生气的当儿,用剪刀将二胡的弦给剪断了.
结果,爸爸发现后给了我一把掌,然后抱着那把老二胡呆呆地坐了一夜.随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那把老二胡......
直到最近,我和妈妈在整理地下室的时候才发现了这把尘封了的老二胡.于是,我又想起了那件事!就问妈妈这把老二胡为什么倍受爸爸的宠爱?妈妈就将它的历史告诉了我:
太爷爷是个老艺人,曾靠走西口卖艺谋过生.因此留下了一把老二胡.于是辈辈相传,传到了我爷爷这一辈.但爷爷改行当了木匠,没有将这一手艺继承下来.所以老二胡被弃在角落里闲置了十几年.
直到后来,这一闲置的老二胡被爸爸从尘封的角落里发现了.他就当着爷爷的面有模有样的"乱拉"了一气.没想到爷爷却说拉得很好,颇有点太爷爷的风格.就送爸爸去一个戏班子里学拉二胡.但迫于生计,只学了一年的爸爸就不得不去找活干------补贴家用......
听到这些后,我后悔莫及,双手捧着二胡去找爸爸道歉,请求他原谅.并希望他能将二胡修好,再为我们拉上一曲.爸爸含着泪水答应了......
现在,每当那悠扬的二胡声响起时,家里总会充满欢声笑语.也就是在这时,我才会感到遗憾------我没有将这一手艺传承下来......
那一刻好温暖
“叮铃铃。”好不容易放学了,可又被老师留堂,真倒霉!外面的天阴沉沉的,时不时吹来一股寒风,再想到自己要走回家,不禁缩了缩脖子。
终于可以走了。同学们都想一步跨回家。忽然,我打了一个大大的冷颤。
“咦?怎么回事?”我疑惑地抓抓脑袋,不经意地瞥了衣服一眼,竟然把棉袄忘在教室了!我一路狂奔,正好遇到了王祝欣。
“王祝欣,班里们锁了吗?”
“锁了,怎么啦?”
“把棉袄忘在教室里了!”我下意似的抱了抱胳膊。
“赶快去拿,别感冒了!”我们一路小跑到班门前,迅速打开门,拿到了棉袄。我边走边想:
王祝欣拿了整整五年,十个学期的钥匙,遇到过很多类似这样的事,从没有一句怨言,每天早来晚走,没有特权,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班上要再多一些这样的同学,大家的身心,肯定比火炉还暖!
相关推荐
-
二胡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档次也不断提高。对于音乐的追求也日益进步。当然,现在一提到音乐,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就连乐器,大部分都是西方乐器。不过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由于满清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与外界缺少交流,后来国人公费自费出国学习西方技术,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国内,在国内兴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风潮。到了现代,改革开放让国外的文化艺术震撼到了大众,使得人们追捧外国文化,也逐渐让西洋乐器走进大众生活。不过对于我来看,论历史、文化、气质,还是中国传统乐器更胜一筹。说起中国的二胡,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在文艺晚会和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二胡的身影。二胡这门乐器,它始于唐朝,算起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经开始流传开来,而且它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总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鼎盛时期。刘天华先生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对于二胡,在不怎么了解这门乐器的人眼里,曲目无非就是《赛马》、《二泉映月》、《江河水》、《良宵》,这些演奏技巧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或者耳熟能详的曲目。当然最出名的二胡演奏家就是阿炳了,很多人一听拉二胡的第一反应就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然后脑补在街头桥下拉二胡要饭的凄惨情景。不知道如果当初华彦钧老先生穿着正装端端正正的在音乐厅里来一曲《二泉映月》,现在估计就是另一种眼光了。由于二胡独特的声音,让不少的人认为二胡拉出来的曲子都是忧伤的。但是二胡还是有许多优美动听的曲目,比如:《姑苏春晓》、《二胡协奏系列》、《红梅随想曲》、《光明行》等等,都是当代大师们尽心竭力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感。二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我们应该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将它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世人的面前。900字 高一
-
父亲的二胡那把二胡,依旧静静挂在老屋的东墙上。那是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一把二胡。琴杆是红木的。上部分有两个弦轴。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六角形的琴筒一端镂空,一端蒙着弹性十足的蟒皮。琴筒底上,弦弓反复拉动留下的白色痕迹依稀可见。父亲是一个中学教师。那所中学,绿树环绕,环境优美。学校前面,是一个池塘。夏天的时候,开满了荷花。傍晚时分,父亲喜欢坐在池塘边,拉一曲二胡。他左手在琴杆上上下移动,右手拉动琴弓,或轻快,或凝重。那皎洁的月光,潺潺的流水,在父亲的二胡上,变成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琴弦上跳动。琴声委婉连绵,似山泉从高山上淙淙流下,又似小溪在幽谷中蜿蜒流淌。让人只闻《空山鸟语》,只觉山谷清幽,鸟鸣啾啾。有时候,我也会和着父亲的琴声,背诵几句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现在想起来,那种温馨,依然暖暖的。在这里,我第一次从父亲弹奏的《二泉映月》中,走进了瞎子阿炳的世界。第一次了解了阿炳饱经风霜,痛苦的不堪岁月中,表现出来的铮铮铁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每听到这个曲子,眼前总能浮现出风雪交加的夜晚,灯光暗淡,阿炳弹奏着这支凄婉哀怨的曲子的情景。我第一次认识到了世间不仅仅有春暖花开的美丽,也有飞雪寒风的凄楚。父亲钟爱他的二胡,我经常看见他认真的给二胡擦油保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不允许我学拉二胡。小时候,我经常趁父亲不在屋里,偷偷的取下他的二胡观看。我一直不明白,就是这么两根细细的琴弦,竟然能弹奏出那么宛转悠扬的旋律。我也曾学着父亲的样子,尝试过。但是,我 拉动琴弦发出的,却是不成调的咿咿呀呀。这把二胡,陪伴了父亲一生。父亲去世后,它就一直安安静静的挂在了墙上,再也没有发出过声音。每次回家,我都会取下它,细细的将它擦拭,然后郑重的把它放好。我也不会再像儿时一样淘气,将二胡琴弦拉的咿呀作响。它像一个卸甲的将军,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不再一弦大江东去,不再一弦月游碧波。它将父亲的忧愁与喜悦,将岁月的优雅与粗犷,深深的藏在它的琴弦里。但是二胡琴杆上被父亲摩挲得发亮的淡淡印痕还在,父亲弹奏的二胡的旋律还在。它就藏在我的心里,藏在我的生命里。800字 高一 散文
-
传统文化二胡拉一曲二胡之歌,赏一世离愁之悲!在大多数人眼里,二胡是一个贬义词。具体怎么说呢?大体就是一中年男子戴着墨镜,满脸惆怅,随意找个街头,奏一曲《二泉映月》罢了。慢慢开始,这种传统的音乐,在人群里慢慢淡化,慢慢扭曲。“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的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对他的核心价值应该深怀敬畏之心。”这句话是宁宗一讲的。然而现实中敬畏心,慢慢的淡化,例如二胡这种看起来没有钢琴、小提琴高贵的乐器。二胡是孤独的象征,琴身只有两根弦,只有中上部分,绑绳的部分(千斤)是紧密相挨的,而上下则只有一段隔离,相望却不能全身相挨。二胡只有两根弦,全靠左手来改变音,若全心投入悲伤,二胡必定可催泪。我学二胡是童子功,小时候只觉得新奇好玩儿,随着慢慢长大,同龄孩子学的都是街舞、吉他、古筝、小提琴、钢琴……这些看起来更新奇高级的东西,但二胡相对却成了冷门。人们眼里认为二胡是老年人消遣的东西,不知这是封建思想没有纠正过来,还是一些闲人的造谣。像我这样学二胡的倒成了异类。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传统文化助力中华走向盛世。中华上下5000年的乐器,戏曲,如今还在传承的有多少?完整的又有多少?人们开始追求新意,潮流,时尚,开始淡化最开始的文化,这是利还是弊?二胡这种乐器,现今还有多少人在学?小时候因学乐器是冷门,而觉得丢脸,而如今我为我学习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现今的人,我们要拿住远古再攀索未知,自己本身都没了,何谈未知呢?拉一曲二胡之悲,叹世俗变化之大!600字 高一
-
老去的父亲_写爸爸的父亲显得老了,岁月的无情刻刀在他额上脸上刻出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鬓角已经全白了。这就是我这次回家父亲给我的第一印象父亲显得老了,岁月的无情刻刀在他额上脸上刻出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鬓角已经全白了。这就是我这次回家父亲给我的第一印象父亲显得老了,岁月无情的在他的额上脸上划出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鬓角已经全白了,曾经挺拔的脊背也已经渐渐佝偻。这是我这次回家父亲给我的第一印象。以前我对父亲的误会很深,因为每年暑假,父亲总是逼我去补习,不是补语文就是补英语,使我一个暑假下来,都没几天是休息过的,从而使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但是今年暑假发生的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那天,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大地上不时升腾起一股股热气,蝉儿在树枝上“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人们热得都喘不过气来。而当时的我正在床上熟睡,吹着空调,做着美梦。突然,父亲进来推醒了我,着急地对我说:“快点,要迟到了,老师还在等着呢”。我眯着眼,喃喃地说:“反正都来不及了,还不如不去,让我再睡一会儿”。但最终我还是拗不过父亲,只好勉强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我匆匆洗了一把脸,,带上书,正准备出门,父亲一把叫住我,说:“我送你去”。我一惊,没好气地说道:“这么热的天气,你出去干什么?”父亲说:“没事。”说完就把我往外推。刚一出门,我就感觉到外面真的很热,迎面吹来的一股股热浪,让人简直忍受不了。此时,父亲已推出了自行车,让我坐上去。父亲冒着酷暑向老师家骑去。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双臂被晒得非常的热,就似被火烧着了一样,用手一摸头发,比火山熔岩还要热。但此时,我又想到了父亲,看着父亲的后背,完全被汗水浸湿了,即使这样,他仍然任劳任怨地把我带到目的地。我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眼角不由地湿润了。傍晚,我回到家后,发现家中没人,便打了妈妈的手机,妈妈告诉我,父亲回来后又因过于操劳而中暑了,现正在医院。听到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地难过。虽然过去那么久,每每想起还是会觉得很愧疚,但父亲从来没有怪过我,而是用他的肩膀为我撑起一片天,为我挡风遮雨,让我在人生路上茁壮成长,现在父亲老了,就让我来为你撑起一片蓝天为你挡住生活的风风雨雨吧。800字 高一 写人
-
老屋的家是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嬉笑玩耍便是了。儿时的我是在姥姥家挥洒童年,所以这便是我的家。姥姥家在一幢不知多少年代以前建成,不知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烈日酷暑的楼房里,只有30多平方米巴掌大的空间,连块地砖也没有,房屋虽简陋,老人小孩们生活到也其乐融融。这幢楼中八成住的是老人,邻里间非常融洽,小朋友们在一起别提玩得多开心了。但是,时间不可控制的推移,社会不容置否的在进步,旧房子必须被淘汰。现在,姥姥搬到了一间60多平方米的新家,一切都变了。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回归老家,重温旧梦。当我骑着24型号的自行车一溜烟拐进那熟悉的街道,拐进那熟悉的院子,一切景物依旧。那家开小卖部的门前依然人声鼎沸,楼下的老狗依然懒洋洋地眯着眼睛趴在地上,半年前接雨水的罐子竟然还原地不动地摆在那儿------我只觉得一切都散发着久违的气味,忽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但还是脸上堆满微笑地迈进了昔日的家门。虽然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平时连仔细看都不看一眼,如今却里里外外好象参观新家似的瞄了一遍。大屋是我平时最喜呆的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姥姥他们撤了有线电视,却用椅子当支座,易拉罐当天线;坏了的钟表舍不得扔,表盘作吃饭用的盘子,如此省吃俭用,让长大了的我啼笑皆非。猛然间,我看到了玻璃板上一道长长的裂痕,是小时侯淘气有力的证据:一刻都闲不住我想看电视,于是爬上盖有玻璃板的桌子(够插销),谁知玻璃板无法负重“啪”裂开,自想着有点惭愧,有点缺憾。还有和弟弟在床上玩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学电视剧中的黑帮老大拿把假枪到处比划,扮演武林高手如何如何打遍天下寻敌手,还有......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盯着被棍子杵的一个窟窿浮想联翩。四周的黑暗渐渐变浓,我要离开了。舍不得啊,可爱的老家,舍不得啊,我挥洒童年的地方!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800字 高一 记叙文
-
《老王》之老王的自述已经好些个月了,身体也不见得有些起色。最近反而是越来越差了。开始几个月还去杨先生(杨绛,这里的先生是指老师的意思,下文同。)家里,可这些日子实在是无法走动了,也就只好躺在床上了,那一点钱也不够看病。我知道我大限已快到了。眼前桌子上还放着那曾经装着鱼肝油的空瓶子,我忍着剧痛,费力的从床上下来,走出门,手里攥紧这最后的钱去买了一瓶香油和又大又圆的鸡蛋包裹在布里。又朝着杨先生的家走去。到了门口,我边敲着门边倚在门框上。我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不一会儿,杨先生出来了,她见我先是一愣,又吃惊地问:“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大概是见我瘦成这副模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罢。我只“嗯。”了一声,把手上的东西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她连忙接过手道:“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留给我们吃?”我明白她是为我着想,但这是我最后的一点心意了,“我不吃。”杨先生很感谢我,他转身就进屋,我知道她是去拿钱的,便连忙止住她,用了全身的力气沙哑道:“我不是要钱。”她也忙给我解释。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算了,现在我也没这个力气再去阻止她了,随她吧。我一手拿着布,一手握着钱。手里似乎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我。腿有些发麻,便一瘸一拐的走了回去。我闭上眼,舒了口气,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浙江宁波镇海区骆驼中学初二:王梦晴450字 初二 演讲稿
-
老街大东街前面伸出一条四米来宽的青石路。青石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积水如潭,倒映出一方明净的天空;细雨霏霏,留下一个个轻巧的圆圈。路两边独具川东特色的瓦房林立。木制栅栏半掩,屋内银发老媪独坐桌前听着收音机,屋内没有点灯,老人却是一脸安详,脚旁却是一只同样安静的白猫。对面的小铺内,店主一面看着货架上的黑白电视,一面不时地瞅吼小摊。人力三轮车当当地从石板上辗过,卖货郎蹬着小车吆喝着轧过积水,后面溅起跟着一条尾巴。这儿没有汽车,兴许是开不进来的缘故吧,因而也没有那些嘈杂的声音。茶馆里,老人端着茶杯聊天;门槛前,妇人搓着麻将一边又好像在侃着什么。青石路连着若干条羊肠小巷,两旁的店铺却是用木版作的招牌。行人不多,却有一群小孩在跳橡皮筋。我说不清这儿究竟像江南小镇还是华北镇集。这儿没有江南小镇的水灵,也没有华北镇集的热闹,却有一番独特身处异境般的宁静。也许是因为它被喧哗的闹市所包围,也许它处于深深的盆地中,被天地呵护,被群山环抱。也许某一天一位大富大贵的巨商走进老街,欣口称赞这儿有历史感有文化感;也许某一天一只金凤凰从老街飞出去,不堪回首这破败泥泞的小巷,不愿再踏上曾经赤着脚玩耍长大的青石板,永远不再回来;也许老街小巷将永远宁静地看着嘉陵江水东去;也许那破墙残垣上终将会被打上圈涂上“拆”字……在细雨霏霏中走啊走,突然与一辆大卡车从不远处疾驰而过。走上正街,溶于喧嚣,它慢慢消失在我的脑后,我慢慢消失在它眼前....600字 高一 演讲稿
-
老牛一张久违的犁铧跟随着老牛奔波在春天的大地里老牛踏碎土地饱含激情地喘着粗气牛鞭在父亲手中沉默不语当渐行渐远的暮鸦躲进了生命的天堂深褐色的土地上还缀着老牛的身影父亲额上的汗珠被牛尾甩起溅落在金黄的大地上老牛的喘息叠合父亲的呼吸响在西边山巅的夕阳里火红的夕阳装帧了老牛的魅力我发慌的眼睛看到无数个疲倦的父亲夕阳下被染得金黄的脸收割着饱经风霜将一脸的蜡黄储存在苍山的怀抱里老牛拖着久违的犁铧犁落了太阳犁来月亮也在犁着明天人类的希望200字 高一 演讲稿
-
老冉我突然想到该给老冉写篇文章。老冉,最好的朋友。尽管也许不是最适合的朋友。大概是八岁的那一年老冉像秋天的落叶一般飘落到了我的世界,轻巧的,安静的,毫无预兆的。我用小手接住她。不是因为怜惜,而是不想以后会太孤单。她只是抬抬手,之后我知道了她是老冉。老冉,那时我就看到了她的好。感谢自己。如果妈妈不在,她会无条件地陪我;如果不小心忘记了梳头,她会在教室帮我扎起马尾;如果闯了不该闯的祸,她也是唯一会帮我承担的人。她一直就像是个小天使在我身旁挥着翅膀,不让悲伤靠近。这是老冉,当然,这是妈妈还在遗忘我时候的老冉,这是我还有长头发时候的老冉,这是我还会莽莽撞撞地去闯祸时候的老冉……总之,这不是这时候的老冉。可是她却还是个可爱的小天使,只是我却走开,就连抱歉都还来不及说。或许她都还不了解我是离开了,因为我没说老冉我要走了,我没说老冉恐怕我以后都回不来了,我没说老冉我真的对不起。我不会说,永远。我从老冉身边走开了,竟然做到了,敬佩自己。我喜欢一些人,有我爸爸,曾经也有老冉。后来我很不情愿地知道爸爸不喜欢老冉,其实我早该知道。只是不知为何对待这件事我会如此迟钝,如果当时根本没有把老冉当成朋友,事情大概就会简单许多。但是爸爸一点都不知道在他无暇顾及我时,是老冉扶我起来,是老冉告诉我还被一些人爱着,是老冉让我不去想你和妈妈带来的那些困扰,你一定不知道当你和妈妈都忙于自己的事时,是老冉陪我在门口一坐就是几小时,我知道老冉不能教给我些什么,甚至还需要我去尽量带好她,可是只有她在我失落时,懂得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做,或许有些伤害不是你有心要给我的,但是你的确是让我茫然了好一段时间,直到我淡忘这些事,但是我是否该忘记老冉在那时所给的安慰呢?爸爸不会知道这些,因为我并不想给爸爸带来无奈,像我的这些一样。我喜欢我爸爸,所以才会告诉自己我不再喜欢老冉了。是不再接受老冉的任何给予了,老冉早该甩掉我这个包袱,她没有,我却做了。不会原谅自己,但是也不会叫自己反悔,永远。落叶还未枯萎时,我却已走开。老冉,方才冉起。800字 高一 演讲稿
-
狠心的爸爸狠心的爸爸秋叶又落了,多少年来,我心里的那个伤口依然存在。还记得那一天,爸爸去市场,他说要买红烧肉回来,因为那天是我10岁的生日。我们从山上摘好野菜,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一路上,我和妹妹走在妈妈的后面,嘻嘻哈哈地玩耍。天很蓝,太阳光如流水般泻在田野上,鸟儿在歌唱,花儿在跳舞,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回到家中,我飞快地跑到厨房,站在小椅子上东张西望。然而,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张纸条。我仍记得纸上的内容:亲爱的孩子们:请原谅爸爸的不辞而别。爸爸要到很远的地方,开创自己的事业,等爸爸赚到很多钱,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爸爸一定会回来,你们还小,可要听妈妈的话。当妈妈看到这歪歪扭扭的字,伤心透了。连忙擦去腮边的眼泪。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妈妈哭,她的泪水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时我还幼小,但我知道爸爸走了,他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家。难道他不爱我们了吗?这时,妹妹吵着要爸爸,我不禁流了泪。文本框:亲情碎片广东阳西县一中高一(13)班郑翠洁指导老师:吴慧林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海边,望着那一艘艘的船,我心里始终坚信爸爸在不久就会回来,或许就在某一只船上。我实在无法接受爸爸会如此狠心,丢下我们不管,把沉重的担子落在妈妈身上。爸爸走了,妈妈卧病不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落在我身上。我开始学会煮饭、洗衣服、砍柴、挑水,每次累了,就忍不住跑到海边大叫:“爸爸,你快回来,我们需要你,我们的家快撑不住了,你快回来呀……”日子总是默默地过着,妈妈看起来更老了,她的手变粗了,皮肤变黑了,脸上的鱼尾纹增多了,在她的脸上,难以找到一丝的笑容。偶尔,她会对我们笑了笑,我知道,她是给予我们安慰,而那人的背影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模糊。我讨厌他,是他改变了这所有的一切,是他不忠于这个家,抛弃了我们,是他让我们承担这无名的痛,他伤了我们的心。几年后,这个人忽然出现,他驾着高贵的车,穿着名牌的西装,戴着金表,梳着光滑的头发。他的出现引来村里人的注意。然而,在我眼里,他却是贫穷的,他无法知道我们饱受的风霜,他根本无法明白,财富并不能交换亲情,他更无法明白,我们需要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对我们的爱和对我们负责,甚至是对这个家负责。我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依畏在他身旁,娇气地叫他一声:“爸爸”。800字 高一 演讲稿
-
夕阳下的老二胡夕阳下的老二胡琴,有多种,钢琴、古琴、胡琴、口琴……演奏者也有多种,乐厅、伏案、居家、街头……——题记“喧闹的街头,庸俗的广播,尘土飞扬的小路,鸡飞狗跳的广场,绵绵虫语的夏夜……”仿若回到了上世纪。睁开眼,带给我一种沧桑感觉的,是一位老人,一位拉二胡的老人——爷爷。“破败的房屋,尖叫的野猫,轰鸣的雷电,落地的钢铁……”仿若来到了地狱。闭上眼,不敢相信那“销魂曲”出自吾辈之手。“爷爷,教我嘛!胡琴那么好玩。”我拽着爷爷的胳膊,不住地推搡道。“傻闺女,这琴哪是用来玩的?”“好好好!爷爷就教你了,争取当咱家第二个胡琴演奏者……”在爷爷的絮叨中,我挺直了脊梁,握住了琴身,用琴弦擦出了几个难听的音符。“哎呦!胡琴哪是这样弄几个音就好的呀?你们钢琴上不是有‘嘟来咪’吗?先拉这个,再拉曲子的!”爷爷放下报纸,老花镜后是一双眯着的眼,像在打量着一件合格不合格的乐器般。的确,我就是那件乐器,好好练吧!余晖下,昏鸦沙哑的嗓子回荡在村庄上空……还是那几个不成气候,不成方圆的“嘟来咪”。不止一次,熟人走进家门说:“我还以为呢!原来不是你爷爷啊!”我抱着胡琴发呆,手指拨动着那两根仅有的琴弦,“噔噔”别有一番韵味,爸爸上楼看见,说:“咋?还改学琵琶啦?”“D/R/M/F/……”还是钢琴顺手嘛,不像胡琴那么难控制。我正忘己得陶醉在钢琴旋律中,一阵胡琴声悠然飘入耳内,随之而来的是奏者沉重的,无法叙述的心声……压得我轻快的手指再也欢快不起来。沉重复沉重……音乐的高境界……转身,是爷爷,那一霎那爷爷仿若是那个饱经人世间风霜的“阿炳”般,《二泉映月》是他的心声……胡琴声戛然而止,伴随着沉重的叹息。夕阳的余晖下,老人的身边有一层金黄的光晕,压在所有人心头的还有那把伴随他已久的如墨玉般的胡琴……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任何艺人在爷爷面前,在爷爷的“沧海桑田”面前,都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不懂得情感的孩子……初一:殇孽殿主650字 初一 写人
-
悠扬的二胡我的妈妈与天下的父母一样,都怀揣着梦想,一门心思想把女儿培养成心目中的才女,在这种理念的熏陶下,我便投入到英语、二胡、乒乓球等课程的学习中,自己也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成才之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二胡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刚开始拉二胡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快乐,妈妈天天逼我练琴,都快把我逼疯了。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说:“二胡是你自己选的,自己做事要敢于承担,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尽管我心里相当不愿意,但每每想到是自己的选择,并且已经向同学们“吹”出去了,若这样放弃了,就没有脸面见老师同学了。碍于面子,我便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吱嘎、吱嘎”的重复拉着音节,拉出的声音夹帯着“丝丝拉拉”的杂音,让人听着极不舒服。随着假期的来临,让我的心情陡然发生了转变。寒假开始了,妈妈还是逼着我练琴,我觉着这样很累,就对妈妈说:“妈,还是让我自己练吧!”妈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马上同意了,同时从网上给我下载了许多二胡演奏家宋飞弹奏的曲子,比如:鄂伦春小唱、山村初晓等,听过之后,我总有一种听不够的感觉,原来二胡也能拉出这么美妙的声音,那音节、那节奏就像小溪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我的心里,更加坚定了我自己练琴的信心。从此,那些枯燥的音节好像有了灵性,一个个被我拉的特别动听,就像磨平的锐角,越发圆润,味道十足,我感到非常自豪。慢慢地,我觉得拉琴越来越容易了,也觉得越来越好玩了。不知怎么的,自从我自己练琴之后,总是受到二胡老师的表扬,我心里甜滋滋的。“呀!又要上二胡课了。太棒了!”开始上课了,老师一个一个地检查同学们演奏的曲子、音节,还认真地指出每位同学拉得不对的地方,我仔仔细细地听着老师说的每句话,反复揣摩着演奏要点,心里时时漾起一丝丝暖意。多么好玩的二胡!多么认真的老师!多么快乐地练琴!我由衷地爱上了二胡。650字 初三 记叙文
-
爸爸的“老马”我和妈妈都属马,可爸爸却说我们家有三匹马,他说的另一匹马其实是我家的那辆自行车,这辆被爸爸昵称为“老马”的凤凰牌13型自行车已跟随爸爸十八个年头了,爸爸一提起他的“老马”总是感慨万分……十八年前,爸爸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工资托人买了这辆车,从此,它就天天相伴着爸爸,上下班的代步它当仁不让,驮着爸爸走南闯北它不辞辛劳。在我出生后的第三年上托儿所时,我也骑在它的背上,“老马”带着我迎接着一个个初升的朝阳,送走那一个个落山的夕日,直到小学四年级才离别它徒步。它看着我成长,驮着我长大,“老马”呀“老马”,你在我心里也永远记着一笔抹不去地汗马功劳帐。“老马”的另一件功劳,就是帮助爸爸载物,平时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是用它运到家里,离开它爸爸不知要增添多少累。十几年中,我们搬了三次家,每搬一次家都人停马不停,人们轮番骑着它去栽物、购物、办事,搬完家后都得帮它重换一次轮胎,重整一次容貌。经过多年的风雨操劳“老马”变得老态龙钟,破旧不堪了。它虽然其貌不扬,可铁骨铮铮仍很坚挺,有一日,我劝爸爸买辆新车,让“老马”退役吧。爸爸却深情地说:“‘老马’按理是该退役了,但我还是不舍得让它走,理由有三:其一,我们太熟悉了,只要骑上它就觉得非常舒服,手脚自然找到了感觉,左拐右弯,急驰慢走,配合甚佳;其二,它运行十多年,所有部件都磨合适应,行走自如,这是新车也无法比拟的;这其三吗?”爸爸停顿了一下,调皮地眨了眨眼睛悄声告诉我:“它对我很忠诚,有一次,我去银行办完事出来,发现一个青年急得满头大汗,向路人打听自己新车的去向,看样子他的车是遭窃了,而我的‘老马’却静静地停在一边,车锁处还挂着我忘了拿走的车钥匙。”听着爸爸滔滔不绝地赞扬他的“老马”,我也对“老马”肃然起敬了,马年到了,但原“老马”保重身体,在马年为爸爸做出更多的贡献。650字 初二 记叙文
-
学拉二胡学拉二胡上一个月,我的妈妈计划着给我报一个关于乐器的辅导班。我一听说,高兴得叫了起来:“哦!太棒了!”可妈妈又皱着眉说:“报什么乐器好呢?”我想了想说:“干脆报二胡吧。你看,我最喜欢的就是钢琴、古筝和二胡了,但钢琴和古筝太大也太重,所以就选二胡吧!”“好,那咱们就学它了。”最后妈妈拍板同意。并且很快给我报了一个二胡班。第一次上课时,我发现教我的是一个男老师,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为什么是一个男老师啊?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位男老师还是这个音乐班儿的校长呢,他姓冯,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出身音乐世家,他的父母都是搞音乐的。如今我是非常敬佩我这位男老师了,因为他每次拉二胡都很好听,用一个词描述就是婉转动听。二胡也叫二弦琴,意思是只有两根弦。我第一个星期的第一节课学了怎样拉空弦。老师首先教我坐姿和拿琴法。先说坐姿,不能坐过高或过低的板凳,要坐一个你的腿坐那儿可以放平的凳子。再说拿琴法,把二胡搁在左腿腿根部位,琴身略微往前倾斜一点。这节课我主要学了空拉外弦和内弦,拉的时候大臂带着小臂,要顺着这根弦,不能别着它,右手腕要有节奏的自然摆动,不能死板。第二个星期的第二节课我学了四个音符:1、2、5、6。刚开始练时拉出来的音儿真难听,如同杀鸡一般。不过还好,一节课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还没练出味道就下课了。第三节课我又学了几个音符:3、4、7、ⅰ。老师把我的乐谱书翻到一首小歌前,说我们今天来学这首很简单的歌:春天来了。这首歌很短,所以我在下课前就练完了。这首歌的曲调很美,因为拉了很多遍,我不知不觉、慢慢的就背会了。我现在一共学了五节课,已经能拉一些简单的小乐曲了,我真高兴,真希望我以后能越拉越好。650字
-
拉二胡的年轻人村子里又在上演一年一度的村戏了,戏班子据说是杭州的,村民凑了不少钱。我挺爱看戏的,这听着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我从小就喜欢越剧,这个爱好已经有十多年了。只要有空,我就一定回去看村子里的戏,附近几个村子的戏也被我看了个遍。那天,我和母亲一起来到戏台。今年的戏台做了翻修,台上已经容不下奏乐的乐队了,我看到台前的空地上没有摆上凳子,而是放了一些摆谱的架子。不一会儿,戏就开始了,那块空地果然是给乐师留的。看戏的人大都不会留意台下,毕竟那些舞台上的越剧演员才是主角。平日里,我也不会管那些奏乐的人,可那天我无意地往那看了几眼,乐队中有个拉二胡的小伙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看样子他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的样子。我有许多表哥、表姐也都是这样的年纪,他们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靠着父母的帮助开起公司。我总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过着相似的生活,而这些生活都与“辛劳”二字无关。母亲说,戏班子的演员最辛苦,他们要跟着戏班子来往奔波,这注定要和家人分离,颇有些流浪者的影子,要是遇上无戏可演,还要为生计发愁。今天,我忽然注意到那些台下的乐手,他们同样要四处奔波,同样要忍受别离,却又比戏子少了许多光鲜。母亲曾与我说过,一个女青年,不顾家人反对,执意成了越剧演员,嫁给了越剧团的乐手,差点和她的母亲关系破裂。看到眼前这位拉二胡的年轻人,我隐隐觉得,他的身上背负着许多压力,而此刻他却依旧拉着二胡,依旧那么投入。或许这就是他热爱的事业,这就是他向往的生活,他快乐,所以他坚持。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应该很在意世俗的观念,很在意他人的看法吧,这样看来,我们确实不如这些拉二胡的年轻人。我忍不住问了母亲一句:“妈,如果有一天我也想靠拉二胡为生,也想唱戏,你答应吗?”母亲沉默了半晌,点了点头,我看见她的双眸噙满了泪水。650字 初二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