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闲居
假期,闲来无事,独自一人前往老家居住,兴起,写此文。
--题记
兴宁 雨
家乡的雨水和城市比不大一样。那里的雨水是自然的、清香的、奇幻的。万物每到下雨时,都似乎被那一点一点轻轻落下的雨珠之精髓所震撼。老人们吞出的话语若是一团又一团的紫烟,那一瞬间便被打散,变得若有若无,取而代之的便是那一层层的白色。雨后,兴宁呈现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景色,树叶因雨珠的反射而变得绿油油的,老人们围坐在屋檐下下棋谈话,小孩们在院子内继续他们没做完的游戏。一切似乎都变得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恍尔间,我以为,这便是人间仙境……
兴宁 暮
家乡的黄昏是一段美丽而又梦幻的夜晚开端。黄昏时,家乡那湛蓝的天空已不再湛蓝。看家护院的狗狗都像困了乏了一般在黄昏时停止了喊叫;树上的鸟儿也停下唧唧喳喳的吵闹,一个个返回巢内。太阳并没有因为浮云的挽留而动摇,他还是让大山的倒影投射到村庄上。影子渐渐淡了下去,太阳沉入了山内,美丽的村庄又迎来一个美丽又梦幻的的夜晚。
兴宁 夜
家乡的夜晚是一个美丽而又梦幻的时光。看家护院的狗狗已经睡着了,平静的村庄偶尔才能听见那风吹过树叶所发出的“沙沙”响。月光透过那密如丛林般的树叶,照耀在水平如镜的池面上,一切显得是那样的梦幻、迷离。从家中搬出一把蓬椅,泡上一壶单丛茶,坐在月色下欣赏星星。那天空上的星星清晰可见,一边数星星一边喝茶。数累了就吃些水果,听听老人们讲那一些神奇的故事,不只不觉中自己何时伴着树叶的“沙沙”声、老人们的讲故事声和那一二声犬吠睡觉了也全然不知。唯一记得的便是那如同梦幻般的夜晚和那一晚上美好的梦境……
兴宁 晨
家乡人在早晨是以不同的方式醒来的,先是一家人四五点醒来,拿上锄头挨家挨户的敲门,大声说“起床了,起床了!农活干来大丰收啊!”这样一家家一户户地叫下去,起初先是一人在田里干农活,后来田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六点半是,每家每户先后升起炊烟,整个村庄才算得上正式从梦幻般的夜晚内苏醒。早上的村庄显得特别清新,空气清爽极了。院子内的树木焕然一新。树叶上残留的露珠,依依不舍的滑动着,慢慢落在池塘内,泛起一阵阵细小涟漪,一切都变得宁静安详……
2050的今天
中国的科技目前已经非常先进,我深信2050年将会是一个
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未来的家乡什么样?我来告诉你吧。
2050年太空里的太空站、月球城里头可以不用穿宇航服,
并且非常适合度假。我们将向海洋获取更多的陆地和更加丰富的资
源,将陆地、岛屿,甚至岛礁,沿边缘填埋成新的陆地。2050
年中国会开疆拓土、围海造地,综合景观与面积将超越世界上第一
座海上城市日本神户人工岛,超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围海建成
的迪拜塔及迪拜棕榈岛。深海里也会有更多的房子呢!你知道吗?
人类应用的电视、电脑将会实现一体化,外形很大也非常清楚,甚
至可以直接和外星球互通信息,一个大图书馆的资料只需几张光盘
就可以储存。机器人也将进入各个领域进入家庭,并且各种各样的
机器人只听主人的话。你知道吗?我来告诉你细节:眼镜是电脑显
示器,戒指是鼠标,键盘非常小,还不需要用线呢,可视电话也将
普及。
2050年完全可以控制天气了,并且能够在一周内种出世界
各地的植物,像椰子这种热带植物,也能在其他地方种植了;黄瓜
也会有好几种颜色哦,在农业厂里种植物就能调节光照、湿度了;
蔬菜水果在营养液里长出来不止好也很大;人类会在几秒内就能创
造出四包氧气、2袋大米;2050年不会像现在五千克海水变一
千克淡水了,有几千克海水就能够变出几千克淡水呢!
2050年的交通公路有很多,自动人行道也有。并且每个车
上都有雷达避撞装置,所以堵车根本不可能!就连汽车也换成了太
阳能汽车,加油站也变成了太阳能充电站,并且可以使用小型的飞
碟、飞机出门,更加快捷。还可以使用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
我还可以告诉你:2050年人的健康将大大优化,如果一个
人已经死亡,去医院做手术,可以起死回生再活一百岁,就等于活
到二百岁,也不是什么梦想了!
2050年是不是很有趣呢?以后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什么
变化吧!
相关推荐
-
兴宁的赏灯节这就是兴宁特有传统的节日“赏灯”。由于客家人南迁至兴宁时,人丁单薄,为了壮大族群,就有重视添男丁的传统,丁与灯同音,只要是新添了男丁的人家,都要大摆筵席来庆祝,因此赏灯也寓意“添丁发财”。在庆祝赏灯节日前两三天,就要先“请花灯”。请花灯日那天早上,从吉时开始,全村的男丁便带着一大车鞭炮,敲锣打鼓,舞狮舞龙,去村头接花灯。把花灯接回来,就要一路放鞭炮,直到将花灯迎请到祖屋放好。每家每户的家门口早早放好鞭炮,只等花灯从家门经过,马上燃点长长的鞭炮来迎接。将花灯“请”回祖屋后,整个村子的路像铺了红地毯,非常的喜庆。别以为请回了花灯,这个赏灯节就结束了。在赏灯日那天,还要选一个吉祥的时辰,在祖屋举行隆重的升灯仪式。当吉时来到,全村的男丁,把旧的花灯摘下来,用特制的红绳再把新的花灯小心翼翼的升上祖屋的风水位置。此时的祖屋,男女老少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参加“升灯”仪式。升灯的整个过程自然是锣鼓鞭炮齐天,寓意兴旺发达。锣鼓的声音是有章节的,灯升上去的敲锣声变得更强劲和欢欣。伴随着祖屋堂前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串接一串,经久不息,寓意生生不息。整个祖屋堂前浓烟滚滚,火药味呛人,但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欢乐又吉祥的时刻。到了晚上,祖屋门前便隆重地放烟花来庆祝,一筒接着一筒的烟花,毫不间断地放着,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绚烂多彩的花,被烟花照亮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满满的喜庆和幸福,对未来充满了满满的希冀。“灯大过年”,赏灯,这个在兴宁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传承着它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650字 初二
-
闲居田园晨晓负锄下园田,夜夕挑担山野回。俯身饮露闻蝉鸣,仰头才见月下塘。疲倦夏月婉转园,山梁才辨笑金星。悄然半刻清风就,卷收折起待明朝。50字 初二
-
遣兴署日连环雨,今朝偶放晴。螵虫叠栈洞,蚂蚁垒兵营。篱园寻赤兔,草渚逗蜻蜓。老杜焉如此,时时抑郁鸣。50字 初二 诗歌
-
忆宁杯中水激起的涟漪,激起我深深的回忆,曾经那个阳光少年,被我刻在脑海深处,指尖划过少年的脸,仅留下深深的眷恋,这城市的车水马龙,只遗留回忆的深邃。50字 初二 诗歌
-
宁境天边那一抹霓虹,浸染了这片水天一色,而所有喧嚣都已化为宁静,散落着少许微凉,在梦初醒的地方。宁境,朦胧了一切记忆,恍惚了念念交错。模糊中光阴徘徊,盈满芬芳。宁境,只一片叶的尘子,平静着,丝丝细微,那一纯粹的素淡,在微波间荡漾,在耳边呢喃,像风儿一样轻柔。宁境,在安寂中持久守候,看不见得明楼,缕缕清愁,游动在水天之间,流时光。苍苍茫茫,无边无际。一只水鸟划过空阔的天空,翅尖轻点水面,绽开一朵涟漪,眼间没入远方开满白花的芦苇荡中。颤抖着,浮动着。沙沙絮语,萦绕了一片乳白,在宁境蔓延。闭上眼,发梢拂过脸颊,湿润中淡淡的芬芳,有微风吹过,摇落了水珠,伴着一丝薄薄的凉。隐约的歌声,渐渐消失在天的尽头。醉梦初醒一般缓缓睁开双眼,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一条淡淡波痕,微微漾起一道细细光线。水清得发蓝。这里是宁境,飘渺的世界,幽寂无声。蓦然回首尘心醉,颠至此,只寻一处宁境……350字 初二 散文
-
闲居闲居是我在孟中工作时的单身宿舍。闲居位于学校最偏僻的西北角。从学校大门口进去一直向北,来到几株垂柳面前。拨开那随风摇曳的绿丝绦,便会看到别致的小院,闲居,就藏在小院的深处。小院实际上就是花墙围住的一排教师宿舍。这道花墙的存在,使得小院里的人可看见校园的风光,而校园里的人却看不到小院里的风景,这倒挺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也使小院成了闹中取静的别致地方了。由于集体办公的原因,我一天忙碌的生活,便总是奔波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回到宿舍里,要做的事情只有吃饭、睡觉之类的闲事,或者是躺在床上,捧一本闲书,闲游于空想的世界,或者是冬日里搬一个小凳子,坐在南墙根下,和隔壁的老和、小强、小张等邻居们闲聊半天。想不到我这样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却开始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所以为我的宿舍取名曰“闲居”。门帘一挑,朴素淡雅的闲居便映入眼帘。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一摞子学生作业;几本书零散地丢在桌子上,床铺上;床围子是几张旧报纸。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进入闲居,你尽可以抛去严肃的面孔,向床上一跃,便卧在上面,全身放松。这时,什么教学中的难题,生活中领导冷冷的目光,复杂的人事关系,还有在课堂上给你难堪的小调皮,你都可以统统不管,你也尽可以学学那个小调皮,冲着镜子拌个鬼脸,在想象中将这些烦恼统统消灭,化为愉悦的事情。接着,你真的想到了愉悦的事情,前几天小张老师给你介绍的对象还算可以,和她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你甜甜地笑了。不过紧接着你就发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一切都是不着边际的空想,而你却生活在现实。于是你想起了去找点实实在在的事做。拿起一本书,放下,又拿起一本书,又放下,这时你才又发现原来一个人是多么地寂寞。于是你赶紧踢上拖鞋出了闲居的门,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又回来了,回来时拉上了小强老师,接着便开始了楚河汉界的撕杀——真痛快,在飞象跳马将军吃子中,你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和和满足之后的空虚。棋局结束,便要解决胃的问题。一日三餐是学生食堂里面汤、馒头和油星少得可怜的水煮白菜。有时也会在宿舍里做,来改善一下生活,以满足贪欲无限的嘴。但这好象不太符合闲居的氛围,就逐渐取消了。我发现,闲人,其实是懒人也;闲居,实在是懒人之居啊。我就这样在闲居里消磨着我的青春岁月。走出闲居的门,小院里象闲居这样的宿舍还有四间。五个人便开始上演闲居门外的戏,让人不由地想起了村里农闲时大槐树下的场面。有时小强也会拿出吉他弹上一曲,但这样的时光越来越少。生活,让闲居里的人一天比一天忙碌。有友来访,是闲居里的人最欢快的时光。这时总会违反纪律小酌几杯,几样小菜,二两老酒,海阔天空,杯盘狼藉,怀念往昔美好的岁月,诉说今日人生的艰辛,结婚了没有,做官了没有,……回答都是没有。什么也没有,于是就来一个“请喝茶”,约好改日再来,我们都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但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时隔不久,我的宿舍便被调到了一个热闹所在,我也因此离开了闲居,走完了我刚参加工作的岁月。某日信步走到闲居,,发现小强老师被学校安排支教上了山,小连老师调到了县城,小郭跳槽到了县委,只剩下快要退休的和老师还在和从前教导我一样教导着新来的年轻人。我亲手植下的那株木槿树却一天天枝叶繁茂,现在已是繁花满院了。本散文作者:wucun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闲居近日气温颇高,心情也变得异常的懒散,哪也不想去,只好闲居在家。以往总是忙于学习,难得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此番有了多余的时间,有一瞬间感觉适应不过来。看着姐姐天天拿着手机在那里看小说,我也拿出了手机,刷新再刷新,还是毫无动静,看来大家都很忙,就我一个人闲着了。于是,打开了电脑,想要找几个好伙伴来玩一局。上线,竟然奇迹般的发现,没有人在那里呼喊,若是在往日老早就在那里叫开黑了。这不禁让我很纳闷,伙伴们都忙什么去了?为什么我就什么事儿也找不到的感觉了。看着父母早出晚归的,而我还悠闲的坐在家里,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如此一来,越发想要做些事情,让我觉得生活踏实一些。于是,我开始了整理,各种的整理,先是我的书籍。这是我的一大爱好,只要我有时间,我就喜欢把那一本本珍藏起来的书籍翻出来,然后再一本本的按高低大小摆好。看着那一本本书被服服帖帖的放在书架上,立马有一种成就感涌上心头,这种感觉让我有瞬间的幸福。整理完书籍,就是爱看我的收藏了,日记本是必看的,曾经写的小说也是必看的。有了这两样,才发现时间过得快多了,不再那么无聊。此刻,才发现,文字才是最容易消耗时间的,不管是正在创作的,还是已经成品的。以前总想呆在家里,现在在家闲居了如此久,又异常的想要出去了,人就是如此不能过于闲居。500字 高二 抒情散文
-
雨宁雨的宁静,是那么美妙。雨的轻飘,是那么柔和。雨,它静静的躺在人的心间,人若烦躁,它便加快速度。人若安静,它便软若云絮。雨的宁静,让我心静,让我舒畅。六年级:符利璇50字 六年级 散文
-
为何宁高兴为何宁哭8月13日,就在中国队队员程菲、杨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钰源和邓琳琳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188.90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而这个时候损出胰子沫来的崔永元把女子体操队未能如愿参加奥运会的体操小将何宁请到到荣誉殿堂节目来了。不怪赵大叔说:小崔,你学坏了,不怪你睡不着觉,你心眼太小了!你把别人的痛苦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还夸人家何宁心理素质好!这还不算,你还拉来教练何花、王力明以及奥运冠军刘璇来一起为你给何宁揭伤疤煽情助威,小崔,你太损了你!其实,何宁落选,陆善真肯定有他的想法,也有何宁自己的原因。可这带着牙套的小姑娘能这样平静面对选择和竞争,真难能可贵。也许孩子还不知道,就是她上场,也一样得冠军,中国姑娘太厉害了!何宁,你也是金牌得主,你是好样的!300字 高三 抒情散文
-
古镇西兴我出生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古镇,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西兴。“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早在千百年之前,就有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站在凤凰山上,聆听着耳边阵阵钟鼓的鸣响,眼望着钱塘江滚滚地潮水,颂出了西兴古镇千年的繁华。这个伟大的诗人,就是苏轼。不仅是苏轼,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这小小的古镇留下许多伟大诗人的足迹。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一个个响彻中国诗坛的名字,他们将这个古镇的美景:固陵涌潮、江风、驿站、关楼、茶亭、塔林……永久地留在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中。我爱这块土地,爱这块土地养育的人民,不仅仅是因为古镇千年的魅力,更是因为这里有我难以忘却的回忆。1955年11月的一天,我的母亲——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弱女子,为了找寻在西兴工作的父亲,挺着怀孕的身子,瞒着家人,只身一人雇船赶往西兴。当船夫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终于将那小小的乌篷船划到目的地时,旅途的辛劳已经将我身怀六甲的母亲折磨得寝食难安。但是,思夫心切的母亲丝毫没有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忍着病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这时,一个好心的古镇妇女帮助了我的母亲,将她接回家中悉心照料。在他们的多次询问下,母亲才道出了来这里的缘由,母亲冒着艰险一心寻夫的决心感动了这家人,经多方打听,终于和我的父亲取得了联系。他在当时的萧山县长河税务所工作,一年半载才会回家一趟,当得知我母亲独自一人来到西兴找他时,他心中充满了感动,连夜徒步赶到镇上与我的母亲相见。一对相爱的夫妻,因为这古镇上善良的居民而得以相聚在一起,直到现在,父亲每每回忆起这件事,仍然对那户好心人充满了感激之情。几个月之后,我的母亲临盆在即,却遇上了数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超强台风,台风正面袭击浙东大地,风声呜呜作响,不断袭击着破旧的平房,在屋里的母亲鼓足勇气出门求救,就在她濒临绝望的时候,又一个好心人出现在了她面前。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即便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但是那位好心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带着我的母亲去寻找接生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风雨肆虐着古镇,终于他们找到了一个接生婆,在这些陌生人的帮助下,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平安地出生在了这个世界上。时至今日,我仍然要感谢这些古镇上的好心人,要不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的母亲接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他们救了我的母亲,更救了我,是这块土地养育了这样勤劳善良的人们,是这些勤劳善良的人们赐予了我宝贵的生命。隐隐青山,悠悠绿水。美丽的古镇西兴,这里养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西兴人民,他们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用一颗善良的心包容着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来客。看!在那长长的石板巷上,一位美丽的姑娘独自徜徉着,她穿着斜襟青衣、宽边裙裤,伊伊哼着小调,醉人的小酒涡点缀红腮,满面春光映红了脸颊,双手扶揉着一边的齐肩的小辫,或低头或目视前方,迈着轻柔的步履,正向我走来……她就是古镇西兴,她的美丽让我流连忘返,她的善良让我沉醉其中。钱江潮汇聚古镇,让她伟岸、丰韵,满眼清澈让她幽雅、静懿,一山一水显示她钟灵悦秀、美伦美幻。1200字 初三 散文
-
参加兴宁的赏灯节一条条长长的红鞭炮,从村头铺放至祖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从村头响起,慢慢靠近,声势越来越浩大。在鞭炮扬起的尘土中,由全村的男丁们组成的浩大队伍出发,由德高望重的人举着祖屋的堂号,其他人分工细致:队伍前头的人负责敲锣打鼓,紧跟着的人负责抬着长鞭炮,再后面的人负责点燃鞭炮。一路昂首前行一路燃放鞭炮,走过的整条路像铺了一层红毯,鞭炮声震耳欲聋,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这就是兴宁特有传统的节日“赏灯”。由于客家人南迁至兴宁时,人丁单薄,为了壮大族群,就有重视添男丁的传统,丁与灯同音,只要是新添了男丁的人家,都要大摆筵席来庆祝,因此赏灯也寓意“添丁发财”。在庆祝赏灯节日前两三天,就要先“请花灯”。请花灯日那天早上,从吉时开始,全村的男丁便带着一大车鞭炮,敲锣打鼓,舞狮舞龙,去村头接花灯。把花灯接回来,就要一路放鞭炮,直到将花灯迎请到祖屋放好。每家每户的家门口早早放好鞭炮,只等花灯从家门经过,马上燃点长长的鞭炮来迎接。将花灯“请”回祖屋后,整个村子的路像铺了红地毯,非常的喜庆。别以为请回了花灯,这个赏灯节就结束了。在赏灯日那天,还要选一个吉祥的时辰,在祖屋举行隆重的升灯仪式。当吉时来到,全村的男丁,把旧的花灯摘下来,用特制的红绳再把新的花灯小心翼翼的升上祖屋的风水位置。此时的祖屋,男女老少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参加“升灯”仪式。升灯的整个过程自然是锣鼓鞭炮齐天,寓意兴旺发达。锣鼓的声音是有章节的,灯升上去的敲锣声变得更强劲和欢欣。伴随着祖屋堂前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串接一串,经久不息,寓意生生不息。整个祖屋堂前浓烟滚滚,火药味呛人,但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欢乐又吉祥的时刻。到了晚上,祖屋门前便隆重地放烟花来庆祝,一筒接着一筒的烟花,毫不间断地放着,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绚烂多彩的花,被烟花照亮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满满的喜庆和幸福,对未来充满了满满的希冀。“灯大过年”,赏灯,这个在兴宁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传承着它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勤俭节约家事兴每当我向爸爸、妈妈要钱的时候,他们除了问清楚要钱的原因外,总要叮嘱一句我们这里家喻户晓的俗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辈子穷”。而我对这句话的真正理解,是在最近当了一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以后。为了培我养独立花钱和当家理财的能力,上月初,妈妈按照我们家过去的月生活标准,把当月的总开支500元钱给了我,让我全权安排这个月全家的一切开支。于是,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我按米面菜油肉、盐酱醋茶酒、水电煤话卫三大项目划分,计划分配,合理安排后,特地留下了50元钱的机动。可是,没几天,我就私下里买图书,与同学聚会,三下五除二将它花掉了。没想到,还不到半个月,就从老家来了两拨亲戚,一下字,我的财政就出现了40块钱的赤字。要不是妈妈从平时的节俭中拿出钱来给填上,我还真不知该如何来对付那种严重的局面。从当这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的实践中,我不但懂得了“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一辈子穷”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而且还深深地认识到了勤俭节约家事兴的道理。如果把安排我们一家人全年的开支当作是打一场大战役的话,那么,我当一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只是指挥了一次小小的战斗。这场大的战役,不只包括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开支,还包括购置家庭大的生活设施、人亲客往、头痛脑热、穿衣买鞋、我的上学费用、购买必要的书籍、赡养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费用以及预留一点钱以备急需等等。如果爸爸、妈妈也像我这样没有全局观念,大抛大用,不善于“划算”,不善于勤俭节约,那么家事怎么能够兴旺呢?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不也是这样吗?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他们一直以来都十分注意勤俭节约。毛泽东连一件睡衣都要反复缝补,直到实在是不能穿了才不得不更换,而我们国家的“大总管”周恩来的一件衬衣,补了又补,多次更换衣领,不但接待外宾穿,出国访问也穿,不穿了,还脱下来放在保密箱里。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建立节约型社会,这就是为了振兴中华,使祖国更加兴旺发达啊!因此,我要说,勤俭节约不但能够使家事兴旺,还能够使国事兴旺。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宁有种乎?宁有种乎?兴义八中附小三(2)班罗远泽今天向老师刚从贵阳开会回来。早上的第一节课是向老师的,所以向老师一听到上课铃,就走进教室。向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叫我们听写词语,这个词语就是“蒙蒙细雨”。我们还以为是什么难的词语哩!这时向老师也在黑板上写了“蒙娜丽莎”,向老师把这四个字一写出来,我们就知道了一个小秘密,原来这个秘密就是向老师把“蒙”字少写了一横。我们把这件事告诉向老师,向老师微笑着说:“其实这个“蒙”不是我写的,而是一位来参加开会的北京教授写的。”我们全班大吃一惊,都不敢相信这个字会是专家写的。这时向老师又说:“把“蒙”字写少一横的同学站起来。”没过五秒钟,就有几个同学站了起来。向老师又说:“你们这几个人可以当专家了。”我们听了非常迷惑,正当我们迷惑不解的时候,向老师忽然说:“你们没把“蒙”字写错,就要比专家更厉害。”写对的同学心里都非常高兴。这时向老师又把意见自豪的事讲给我们听“有一位北京专家开会时还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拿出来给我们看,向老师大吃一惊,原来他的教学目标是:“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文章。”我们班的学习目标是:“写字好、读(背)书好,文章好。”向老师对比了一下,只有第二条不一样,一个是注重口才,一个注重读书。其它的都一样。我们听了也为我们班自豪。向老师讲完了,又叫我们读《大泽乡起义》这个故事,并找出他们的起义口号。没过一会儿,我们就把《大泽乡起义》这个故事读完了,并找出了他们的起义口号。他们的口号就是“大楚兴,陈胜王”。向老师又说:“其实还有一句口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接着向老师又说:“谁知道这句口号的意思?”一下子就有一个同学站在老师的面前,向老师就叫他来说,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一生下来就是王侯将相吗?”这时向老师竖起大拇指鼓励他说:“很对。”向老师听了,就打了几个比方,第一比方就是“张皓罗远泽,宁有种乎?”我一听见向老师把我的名字念出去,我就很自豪。同学们知道了向老师的意思就说:“难道张皓罗远泽,一生下来就会读古文吗?”向老师问:是吗?同学们说:“不,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是向老师又打了个比方,这个比方就是“专家学者,宁有种乎?同学们不假思索地说:“难道专家学者,一生下来就能当专家学者吗?”向老师说道:“只要你们努力,就能超过他们。”下课了,我心想:这节课太有意思了。800字 三年级 写景
-
美丽天宁天宁区是常州市的主城区,它怀抱着大半个常州,全区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约有1300多年历史的天宁寺就坐落其中。美丽的天宁不仅环境优美,经济也很发达,沪宁高铁、方便快捷的BRT,游玩的地方也很多,红梅公园、天宁寺都是好去处。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原来乘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现在只要二个小时了,方便快捷的BRT贯穿着整个天宁区,原来围绕天宁区要几个小时,现在做BRT也只要半个小时左右,连一个站台都会准确无误的靠门停靠,即使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也不会拥堵,因为它有专用的快速通道。坐在宽敞干净的车内,看着车内的电视有种做旅游车一样的感觉。天宁区的建筑也是宏伟瑰丽的的,到处是高楼大厦,高耸入云,一座挨着一座,形态各异,每到晚上楼上的霓虹灯闪烁着各种光彩,整个城区现实那么的静谧,祥和。来到天宁区,红梅公园和天宁寺是不可不去的好地方,肃静的天宁宝塔有一种佛家风范,一到晚上,成千上万个灯一起亮起,整个宝塔灯火辉煌,在夜晚的衬托下现实那么神圣。走进春天的红梅公园,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鼻而来,袅袅地钻到我们心中。你看,红的玫瑰,粉的月季,含羞的睡莲都尽收眼底,就连人行道上也镶嵌是不同颜色的彩灯,晚上还一闪一闪的引来了好奇的小朋友在上面踩来踩去的。红梅公园的中间是修的整整齐齐的草坪,不管春夏秋冬都能散发着香草的味道。天宁区是十分重视卫生的,到天宁区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环卫工人不停的打扫地上的落叶垃圾,哪里有灰尘哪里就有他们勤劳的身影,小区的池塘清澈见底,上面飘浮着五颜六色的睡莲,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情地向我们张开了笑脸,有的躲在荷叶下羞答答的,这些睡莲有的红里带着粉,粉里带着白,花瓣饱满,润泽透明,散发着缕缕清香。公园边,马路旁都有修剪整齐的绿化带,就像一个个护卫使者,整个天宁区都散发着植物的清香,来净化空气,使整个天宁区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美好。阳光明媚的早晨,在公园里,小区广场上到处可见有很多健身爱好者,伴着优美的音乐,呼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有的跳舞,有的练太极拳,有的打羽毛球,整个小区显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我爱常州,我更爱美丽的天宁!800字 初二 散文
-
永兴坊游记说到西安,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兵马俑、大雁塔或回民街。但当我真正去到西安后,我发觉永兴坊才是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抵达西安的第二天晚上,我正为晚上吃什么而发愁。“我们去永兴坊吧。”母亲提议道。“永兴坊?那是个什么东西?”我很疑惑,并不明白母亲讲的是什么。“是个吃东西的地方啦。”母亲回答道。我一听,还以为“永兴坊”是个饭店的名称,也就同意了。我们从酒店出发,沿着马路走到公交站台,乘公交车前往永兴坊附近。走了一段路程,一堵高大的城墙“挡”在我们面前。城墙的中上方用繁体字从右向左写着“中山门”三个大字。城墙的顶端呈锯齿状,稀疏的立着几面旗子。城墙的边缘与天空衔接在一起。城墙虽被历史染上了厚重的灰色,但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却不显突兀。穿过城墙,再走不到一分钟的路程,我们就到了“饭店”永兴坊。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匾黑瓦红柱石底,两侧各挂着四个大红灯笼。最醒目的还是牌坊上的牌匾。牌匾的四围是一圈金线,内部由蓝色填充,最中间写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永兴坊。与城墙相同,“永兴坊”三个字也是用繁体字,从右向左写。牌坊的前面有两只的雄狮。向里面望去,也是一间一间的黑瓦红墙房子。我这才发现,原来母亲说的“永兴坊”并不是一个饭店的名字,而是整条小吃街,与我们的老街有些相似,但要更热闹些。在永兴坊里,仿佛置身于繁盛的唐朝。里面有着各色各样的美食——肉夹馍、羊肉串、烤猪蹄……其中最壮观的还是那摔碗酒。几个人端着一小碗米酒,站在堆成小山的碎碗前,卖酒的人在一旁说完吉利话后,那几个人就将米酒一饮而尽,随后将空酒碗摔在地上,清脆的碎声随即而来。“‘碎碎’平安!”他们齐声喊道。周围的人也很激动,纷纷鼓起掌来。穿过顶部挂满红灯笼的小巷,我们到了一个大舞台前。这是一个戏台,台上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用当地的方言唱着戏曲。台下的人或跟在后面哼唱,或边吃边看,每曲结束后再给老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已在永兴坊里逛了一个多小时了。我们便乘公交车回了宾馆,结束了一天的旅行。800字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