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1000字

煤灰

1000字 四年级 状物

“煤灰”之所经叫煤灰,一是他本名叫卫辉,二是他长得又矮又黑。其实,我们在大声喊他的绰号时,谁也没想过真正的煤灰并不是黑色的。

我那是成绩很好,挂着个学习委员的闲差,犯不着跟同学们斗气。加上一份自诩的清高,我对谁都是礼貌周到、温文尔雅,实际上心中却存在着高人一等的感觉。

对“煤灰”,更是这样。

我是分科时挑了文科才进这个班的。那阵正忙着出“国庆”班刊,人手不够,还缺个能画的。我想起“煤灰”,就提议找他来。哪只另几个同学都不吱声!末了一个男孩不以为然地笑起来:“他?算了吧。”班刊出好后,我无意间望见了“煤灰”,他脸上带着几分奇怪的表情。

“煤灰”个子矮,坐在我前排。他圆脸上一堆圆眼睛,一双大耳朵显得有些不相称,因此也有人叫他“猪八戒”。他似乎是班上最易受人嘲笑的角色,但他对这些嘲笑似乎无动于衷,偶尔生气也只是瞪着大眼睛,咬着嘴唇一声不吭。

我当面总是叫他卫辉,从没有过不礼貌的话语,因此他喜欢和我聊天。可他哪里知道我不过是想窥探他的内心世界罢了。这于我,是一种爱好。

我甚至帮过他。一天下课,我要他唱一首歌,因为我不会。他很高兴,认真地唱着。碰巧一个女生听见了,照例地讽刺,说不仔细听还以为是驴叫。我那时正义感一下升起,对她说:“说实话,他比你唱的好多了。”我还算客气,因为我还要保持自己的尊严,不屑于讲得太粗俗。那女生悻悻然走了,“煤灰”也不再开口。

我很想弄清楚大家瞧不起“煤灰”的原因,大概与他的矮小憨厚不无关系吧。我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甚至开始同情“煤灰”,因为嘲讽他的人并不见得比他高明到哪儿去。甚至“煤灰”说哪一个女生漂亮,背地里也会被取笑个够。而那女生更是如受奇耻大辱一般,每次见到“煤灰”必定怒目相向。渐渐地我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从众心理。因为有好几次,为了显得与大家亲近,我也附和着笑话过“煤灰”,于是加入统一战线了。战线对面,是孤零零的“煤灰”。

我自己也高尚不到哪儿去。

但我对他仍是一如既往的礼貌。一次他甚至把写的诗给我看,请我修改。我事后对朋友说了,他们于是大声地笑,甚至在班上公开的说:“煤灰瞧你那样,也敢写诗?”我感觉有些不安,却看见“煤灰”慢慢地把诗稿撕碎,我想向他道歉却始终没有开口。

不久“煤灰”和班上的一个男生打了一架,因为那男生尖刻的讽刺使他忍无可忍。但结果是“煤灰”败的极惨。

事实上“煤灰”的画与诗确实十分糟糕,但他寄情于此,并未妨碍了谁。我们当时却尽情地嘲弄他,借以掩饰自己的苍白贫乏。如今想通了这道理,我便对“煤灰”怀了一丝愧疚。

后来,“煤灰”没考上高中,进了一所民办中专,还有了一个女友。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初中同学时,他们照例地笑,议论那女生是不是长得很丑。我没说话,静静地望着他们的笑容,猜测他们是否在内心深处隐隐闪过一丝内疚,而表面上却极力做出高傲的样子,像一堆新烧出的炭。煤灰虽然不起眼,也曾经燃烧过,燃尽后仍余热不断。

其实,炭比煤更黑。

照亮了六十人的烛光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或许从未想过要把她写下来,只是常再心中想起她,默默的感激她。

我还记得刚进小学是她满脸都是笑,一个个挨着为我们报名。第二天上学,她只拿了本语文书,一支笔,笑呵呵地走进教室,说:“我姓余,以后你们就叫我余老师。从现在起,你们被关进小学了,以后就不可以像小孩子一样人性调皮,你们长大了。”我们长大了?什么概念,不懂,于是我们一样顽皮。她呢,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字要写方正,桌子要摆整齐,排队做操、升旗不可以说话。她这样的要求一直从一年级到毕业都没有变过。三年级以前,每逢学校集会,她总会手上拿一根脚边,看到谁不守纪律就把教鞭高高举起,讲话或者打闹的同学便吓得中规中矩的做好了,但记忆中从未践踏真正打下。她常常对我们说:“人必须有纪律有组织,这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做一个有纪律的人,以后走上社会才不会是祸害,才谈得上为祖国做贡献。”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什么社会,什么贡献,只知道要做一个有纪律的人,而到了现在,我方才明白她话的意义。

余老师很严肃但是也很和蔼,如果作业做得不好她会很耐心地给你讲,不过如果是做得不认真她看可就不饶你。她总会教育我们:“做事要认真,尽全力,要问心无愧。”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余老师对我们扫地地要求――小学时我们班一直是全年级最优秀的。运动会六连冠,卫生评比也几乎周周第一。这都是因为她对我们严格要求,每次放学都必须把抽屉清理干净,如果没有那么隔日便要被罚扫地。当天扫地桌子必须摆整齐,扫不干净罚扫。结果到现在我扫教室还会习惯性地拿一根教鞭比一下桌子是否与前面的对齐,并把每一个旮旯都检查一下。

我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从头到尾我都没有举手,只是最后降到一个关于鲸鱼得问题时我据了。后来余老师就跟我说怎么你不举手啊?平时上课很积极的怎么今天害羞呀?我就不高兴了,心想明明举了手你说我没有。于是就跟同学抱怨说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后来布置怎么的话传到了余老师耳里。有一天下午她就叫我跟她一起回家。在路上她跟我谈了很多,许多话都从印象里淡去了,唯一记得她说对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我就像,总有一天我会把北大得通知书给她看,告诉她,她恨的铁终究还是成刚了。

现在想想,我们班当时的确让她恨操心,我知道她家中常备的药是金嗓子,这也许都是因为我们。她说她生日是九月十日。那天我们去看她,发现她老了,鱼尾纹毫不留情地爬满了她本不美丽但绝对刚正的面庞,头上银丝也有了,但她见到我们却一如刚进小学时那般可爱可亲地笑着,招呼我们吃水果。

写道这里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想到她让我们全班都第一批入队,她给没吃早饭的陈黎买包子,她和我们一起扫地,她写板书时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她朴素而整洁的一副,她从不连打的勾,甚至是她拉下脸来骂我们,放学留我们读书,罚我们抄整本书的多音字……一切似乎就在眼前。

我想我,不我们全班六十个同学,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便是能够遇到她这么一个启蒙恩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