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事350字

怀旧事

0
0
3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这不是故事,这是我亲生经历的难忘的事情。

一天,我因为没赶上校车,所以那天就晚回了家。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们组是最后一个走的。我们其中几个有钱的孩子,先回了家,唯独我,身无分文,等了一小时以后,我萌发了走六公里回家的决心,众多的车子使我感到害怕,陌生人的面孔使我感到恐惧。

一路上,我走过几条地下商业街,穿过长廊,又走过无数级台阶,又喊一些人帮我过了马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到了大庙。我坐在石凳上休息,心想:我累死了,谁能给我两块钱让我回家。

我旁边有一个卖烧烤的女人,她说:“孩子,这么晚了,你还没回家,你父母一定很担心,我给你两块钱,你自己回家吧!”我没有办法表达这种感动,只感激的说了一声:谢谢阿姨!”坐到车后我对那女子感激不尽。

回家之后,除了爸爸,其他人都哭了,大家的批评和大家的称赞都使我收获了一些成长的道理。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就会变成美好天堂。

怀旧西关情

9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这就是老广州人眼中的西关。西关,著名的无疑是建筑和美食。六年的西关情,六年难忘美好的回忆。

回到西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风格独具的西关大屋。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均由高级硬木制成。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耀华社区的耀华大街,整条街皆是西关大屋,有些甚至有前院。抬头向上看,古木中镶着五彩的玻璃,虽是凹凸不平,但别有一番凹凸之美。长寿路耀华街直入,就能看见妙趣横生的刻木诗篇,再走进,便能清晰地看见刻石的西关大屋简介。东起文昌桥、大观桥,西至泮塘、昌华园。小时候,我就住在文昌桥一带,骑着小自行车兜过文昌幼儿园、文昌社区、逢源社区。脚下的花岗岩石,仿佛把西关大屋衬托得更加美丽夺人。故地重游,雨中的西关,仍然韵味十足。古老的西关大屋,在众多的建筑中,显得并不古老,而是觉得时尚。西关的大屋闻名中外,吸引了很多的外国游客。他们如果想住住西关大屋的话,就来到逢源路和宝源路交界处的金裕宾馆,从外往里看,无一不是西关建筑的特色,门口正对着的,是一个精雕细刻着美丽图案的屏风。金裕宾馆旁边的逢源阁,比所有的西关大屋更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建筑,配上金黄的灯饰,把西关华丽建筑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有趣的是,在华灯下摆设的,全是古木的家私。古老的椅子、茶几、酸枝枱椅,在山水鸟鸣画的屏风映衬中,更别有一番风味。

景和食皆有的,非泮溪酒家莫属。广州人很喜欢一家老少在空闲的时候来到闻名海内外的泮溪酒家,到里面一间独具西关风格的小屋里。喝早茶,人们总会点烧卖、干蒸、水饺、小笼包。点心未到时,先生们总会美酒数盏。品尝一点酒,清纯浓香,再走出小房间来到古色古香的长廊,放眼望去,荔湾湖的美景尽收眼底。那红墙绿瓦的亭台在碧湖的环抱中,微波粼粼的湖面,可以一眼看见湖水的静、清、绿。杨柳纤细的腰随微风舞动着,柳梢尖垂在碧波荡漾的湖上,美景也别有一番风味。荔枝湾鸟语花香,眺望那里,如临仙境。

回到小房间,点心已经上齐了,夹一个小笼包,咬一口,包中的汁霎时间溢出来,包中的肉更是鲜美。再品尝鲜虾干蒸,虾的鲜甜让人赞不绝口,吃后口有余香。到水饺了,上等的花菇,配上金黄的玉米,新鲜的猪肉,材料与其它的酒家一样,但吃出的更是广州人的风味。最后,每人来一碗荔湾艇仔粥,真是美味极了!

千年荔枝湾,悠悠西关情。沉浸在西关,酒不醉人人自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