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狐狸600字

乌鸦和狐狸

600字 初三 叙事

创一(11)班 周俊龙

乌鸦和狐狸

自从上次乌鸦上了狐狸的当,乌鸦的子子孙孙觉得很没面子了,也觉得自己没文化,它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学知识去。

学了三年后,乌鸦飞回来的路发现一块肉,乌鸦就把这块肉叼了起来。准备飞回去给它的爷爷吃吃,补补身子,乌鸦飞了一会儿,乌鸦累了,飞到一棵大树上休息。肚子饿得咕咕叫的狐狸看到了这块肉,狐狸就是打起了主意。于是狐狸故技重施,狐狸甜言蜜语的夸乌鸦,一会说它的羽毛比麻雀的羽毛漂亮,一会说它比喜鹊的歌声好听,说了这么多的也是白说,乌鸦连看都没有有看狐狸一眼。后来,狐狸觉得这招没用了,就用另外一招,诱惑法,狐狸笑眯眯的对乌鸦说:“听话你到外面的世界学习了很多本领,有跑步呀,跳舞呀,还有等等……狐狸说您下来,和我比赛跑步,狐狸说:”我来说一下规则,围这个池塘跑一圈,谁最后回到这起点,谁算赢”说了这么多,就转过来了。狐狸见这招也没用,就气得跳了起来。狐狸见这招也没用,就气得跳了起来。后来,狐狸眼珠一转,尾巴摇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那就是激法,狐狸对乌鸦说:“你们祖祖辈辈也不得好死”,乌鸦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嘴巴一张,这块肥肉就落入狐狸嘴巴中。后来,乌鸦见这块肥肉,落入狡猾的狐狸中,乌鸦沉着冷静的想了一下,想到卫个好办法,乌鸦来到狐狸的地方,对狐狸说:“我得了猪流感,已经染到了那块肥肉身上了。”第一次狐狸自信满满,准备吃,乌鸦笑了一下,狐狸说:“你笑什么?”乌鸦说:“我染上了猪流感了,你竟然不知道。”第二次狐狸半信半疑,乌鸦又笑了,最后,狐狸落荒而逃,把肉放到了地下,乌鸦把肉叼了起来,飞了回去。

老师点评:

俊龙,狐狸和乌鸦在你笔下栩栩如生,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特别是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富有吸引力。

家乡的世界伟人

600字 初三 写人

林则徐,这是一个令福州人熟悉和自豪的名字。可是我作为福州人,说来惭愧 ,我第一次知道林则徐以及他的光荣事迹,还是从书本上。

记得那时我很小,才六岁,看了连环画中关于《虎门销烟》的故事后,心中对他崇敬万分,便缠着妈妈要她给我讲林则徐的故事。妈妈很激动,说:“你知道吗?女儿,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就是因为吸食了鸦片而死亡?有多少无辜的人在鸦片战争时期受牵连而亡?如果不是林则徐,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于鸦片!可以说是他挽救了中国。不过你还小,这些可能不懂。你只要记住,林则徐是个大英雄,你长大了要像他那样,乐于助人,知道吗?”我虽然似懂非懂,仍激动得连连点头。从此,林则徐在我心里就是拯救中国的英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

后来我上了小学,知道林则徐既伟大也很真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福州伟人。对于福州人来说,他真的就像一个熟悉的“街坊”,处处都有他的影子:我所在的教育学院二附小还是林则徐小时候读书的鳌峰书院旧址呢。澳门路上的林则徐纪念馆离我的家步行不到十五分钟;还有林则徐故居、林则徐墓这些古迹都还存在;林则徐的故事在电影、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连课本中都有记载……啊,我真敬佩这个伟大的福州人。

家里连上了互联网后,我迫不及待地上网去查找这位英雄的足迹。输入“林则徐”,一搜索,资料丰富且准确:“林则徐是福州人,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英商义律被迫交出2万多箱鸦片……”看到这些,林则徐仿佛立在我的面前,我对他更加崇敬了。

林则徐不仅是福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他是一个世界闻名的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叙事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