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的调查报告1000字

小雁塔的调查报告

10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西安,一座古老而又有历史文化的名城。这儿历史悠久,有很多的名胜古迹都坐落在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环境幽雅的兴庆宫;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的骊山……而我,对小雁塔特别感兴趣。今天,我有幸到荐福寺小雁塔进行考察。

小雁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东段南侧。唐文明元年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的,原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唐中宗景龙年间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15层的佛塔。因比慈恩寺的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其平面呈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每层叠涩出檐,南北各开一门,塔身从下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往上愈小,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小雁塔为密檐式中空砖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形秀丽,别具风格,塔身结构坚固,是我国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游人在荐福寺内可以见到一口逾万斤的大铁钟。这口铁钟是金代明昌三年铸造的。以往荐福寺的僧人每天清晨都要去撞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长安上空米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人称“神钟”。此钟高4.5米,口沿周长7.4米,重10吨。上面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16字吉祥语。 “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就是对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描写。

考察结束了,在小雁塔里边看边想。中国古代社会道德运动的核心是仁义忠孝,孝者,强调家庭本位,进而达到社会稳定,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效的治国办法与理念,在很多情况下,单纯强调或拔高法律的作用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看着小雁塔,仿佛就在告诉自己:仁孝治天下。

小雏鹰回家

550字 初一 记叙文

小草向往的家是给予他营养的土地;小狗向往的家是自由自在的农舍;孩子向往的家是父母温暖的怀抱;而雏鹰,它所向往的不是土地,也不是农舍,更不是怀抱,而是一望无际的蓝天!

“为什么?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朋友们一样在天空里翱翔,为什么?”“孩子,这不怪你,只不过唉!”这是一只无法回归天空的小雏鹰与妈妈的对话。这只小雏鹰每天不断的练习飞翔,可又一次次的失败,可无论结果怎样,他都一次次在失败中坚强。终于,

有一天,一位小天使来到他面前对他说:“小雏鹰,不用着急。你看,那里有一座最高的山峰,只要你一步步飞到那里,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朝着那个目标努力,那么当你到达终点之后,你就得到了宝藏

飞翔。说完小天使便消失了

说时迟,那时快小雏鹰呆了一点点食物就匆匆上路了第一天,他连森林都没出去;第二天,他终于向这片森林说再见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他风雨无阻,再大的困难也只不过是一笑而过罢了。直到第501天,他终于来到了这座山峰上,这时小天使又出现了,她说:“小雏鹰,你已经会飞了,试试看吧!”小雏鹰小心翼翼地张开翅膀,用他501天所学的技巧与经验慢慢地扑动翅膀,渐渐地他感觉自己的身体飘了起来,喜出望外,对天使道别后就向妈妈飞去。妈妈见小雏鹰飞着来啦高兴的说:“孩子,你成功了!回到天空去吧!毕竟那儿才是你的家!”小雏鹰点点头,喊着:“我回家了”飞向蓝天!

读到这,难道小雏鹰的这种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还不足以让你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吗?快看小雏鹰飞过的地方,发出了金色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说明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