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秧歌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 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可爱的小猫
这个捡来的小猫样子实在可爱。
它的身体显得小巧玲珑,全身披着细长的白毛,长着几根潇洒的长胡须,身体长度不超过30厘米,头就占了1/3,虎头虎脑的。特爱臭美,时不时舔着自己身上的毛。它总能找到暖和的地方睡觉,要么干脆就躺在太阳底下,显得无精打采,眯着双眼,让人感觉它总有睡不够觉,。醒了它就会站起来,伸伸懒腰,打打哈欠,抖抖身子,然后很悠闲地散步。
但小猫不困的时候就到处乱跑,活跃极了。它好象天生就有爬树的本领,有时它猛的向上一跃就能窜到树上好高,用它锋利的爪子,牢固地抓住树杆,根本不用担心掉下来,不过掉下来也不要紧,它的身子很柔软,好象没有骨头的样子。捉老鼠时,小猫眼睛发出蓝色的亮光,动作轻而敏捷。吃东西时,眼睛警惕地滴溜四周,生怕有人和它抢似的,喉咙里还发出“呼呼”的唬人的声音。有时看着它,觉得它真会享受。尤其是在填饱肚子后,它摸摸胡子,用爪子洗把脸,在身上挠一挠,有时打两个饱嗝,这时我就知道它又要寻找新的地方睡觉了。
相关推荐
-
看秧歌“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2014年2月17日陕西延安子长县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六年级:薛书雅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看秧歌从正月初七开始,离退休管理站们每天下午三点钟就想起“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原来是爷爷奶奶们在扭秧歌。队伍排得好长好长,他们随着锣鼓点有节奏地扭起来,做着各种动作,十分壮观。他们共分三个方队。第一方队是彩绸扇队,花花绿绿的,扭起来像蝴蝶飞舞。第二方队是花篮队,二十几个奶奶每人一副担子,挑着两个花篮,一走一颤,十分整齐。第三方队是赶毛驴划旱船的,小毛驴一跳一跳的,赶毛驴的爷爷挥舞着鞭子,做着滑稽动作。还有拿着大烟袋的,他们做着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2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看秧歌“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2014年2月17日陕西延安子长县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六年级:薛书雅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400字 六年级 应用文
-
东北的雪刚下飞机,一股冷风吹过。路边堆这小雪,头顶飞过一架飞机。我们到了——东北。到了东北我早以压不住心中的快乐,跑到路边,捧起一团雪就是朝爸爸扔去,刚好在爸爸没有丝毫防具的头顶。爸爸回过头手捧雪团,朝我扔去,幸好我身手敏捷,要不会被扔的个狗啃泥。突然,一双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回头一看,一团雪直冲我口。那扔雪的正是我爸的朋友的儿子,我叫他——骕骕。为了报那一雪之仇,我与骕骕展开了世纪大战。在大战里不是他一扔,就是我一抛。路边的被我们搅的天翻地覆,雪也飘的飘、散得散。大战还为持续多久就结束了。我们找到宾馆,在那过夜,等着明天的到来。第二天,外面白雪纷纷,与室内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外面北风怒号,室内温暖舒适,但这也阻止不了我强大的玩心。我和骕骕大清晨就到宾馆旁的公园里玩着地上的雪。东北的雪有一些特殊,不关你怎么滚都无发将它滚成雪球,因为这里太干燥,空气里没有水份,无发将雪结和,所以无发制作雪球。但这也不能阻挡我快乐玩耍,我们在雪地里你仍我、我仍你在雪地里乱成一团。随后我们在东北再玩两天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在这两天我们泡了温泉、滑了雪橇、还在冰湖上溜冰,快乐不断,有机回请你也去东北玩一玩、看一看,最好在冬天去,因为那里的雪还等这你去瞧瞧呢?500字 六年级
-
看东北秧歌晚饭罢了,带着一天的紧张与劳累,一家子相拥走出家门溜弯。小风飕飕的刮着,与人们在刚刚吃过饭的热气和头顶的汗珠较量着,很是舒服……爽!近了,近了……远方传来的又随着人的脚步一步步逼近的打鼓与喇叭的声音越来越热闹,一圈衣着古代仆式衣服的挥舞着扇子的老人迈者秧歌步,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着……这似乎是一部中国各年代经典故事的大杂烩。白发苍苍的杨白老迈着颤抖的脚步低头弯腰可怜兮兮的与嘴叼金色烟袋眼着黑色墨镜一头乌黑“秀发”“雍容华贵”的黄世仁苦苦周旋;身披袈裟手拿金色佛杖抬起胳膊捻者佛珠的手至嘴角不远处口中不停絮叨的唐僧似乎在教导蹦跳不安定惹是生非将金箍棒耍成旋风似的孙悟空,还有老苯的黑衣挺者大肚子举者耙子的八戒在引诱旁边衣着干净长相秀气的娇羞的小姑娘;还有一个嘴歪的傻子走路东倒西歪象喝醉了的酒鬼,手拿鞭子抽打黑色的驴子似乎在埋怨不争气的驴子……既真实又夸张的再现了离我们遥远的经典的历史故事与传统的乡村生活……让你忍不住也想加入其中。打鼓手脚有节奏的点着地,充满豪气在空中抡起鼓槌,有坚定的落在鼓面上,铿锵有力!吹喇叭的师傅更是起劲,摇晃着充满音乐细胞的小脑袋,将腮邦吹的一鼓一鼓的,那腮部白皙的皮肤鼓成一个球,好像小孩吹的水晶泡泡粘在了脸上,可爱而滑稽,顺着他坚定的眼神忘去,远远的他的媳妇正在队中尽情的跳者,这眼神似乎诉说着那平淡却真挚的爱恋……550字 高三 写人
-
看秧歌我最喜欢看秧歌了。先在屋里听到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我便飞奔出门。挤在人群中间向远处观望,只见一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最先看清的是敲锣打鼓的。然后就扭秧歌的了。他们打扮成京戏中小姐书生的模样。只是穿得更加新鲜艳丽。脸上还画了浓浓的妆,脚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跷,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长长的红绸带,双手各拎一角。踏着节奏挥舞开两只胳膊,投入而神气的扭动。那股神常常会把一些孩子吸引进队伍里去。扭秧歌的队伍中有时还会有唐僧师徒,老汉推车、小媳妇骑驴等有趣的造型。他们在一样的节奏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显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扭秧歌的队伍很快就扭过去了。我常常会跟出去很远很远,追着看。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3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秧歌表演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在老家看秧歌表演。只听见锣鼓喧天,锁呐高亢,我循声望去,见众人围了一层有一层。我从人缝中硬挤了进去,荷!原来是扭秧歌。50字 一年级 叙事
-
那秧歌我本是不太爱看秧歌的。作为“九零后”的我有着一贯叛逆的思想,总是对这些老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秧歌”不屑一顾。总是觉得那只是老人们的爱好,茶余饭后,聚在一起,既锻炼了身体,又是来了一次精彩文化的重现。现在仍记得的就是小时候,晚上和母亲一起在街道散步,走到旁边的小广场,看见有一大群老人在欢快地扭着秧歌。此时母亲就鼓动我跟着他们一起跳,可不知是害羞还是我真的不喜欢秧歌,我终是没跟着那些大爷大娘一起扭……多年后的今天再回忆起这件事,既有遗憾又有庆幸。从记事直至今日,充斥在眼中的,除了韩剧就是低智商的动画和电视节目;搪塞在耳中的,除了悲伤情歌就是学校惯例演讲。而蜚声全国的胶州秧歌却鲜有走进我们生活之中。虽不是说我们不能去涉猎秧歌,只是总认为有些只可远观而不可玩焉。但,有幸……那还是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有点舞蹈底子,我便成为了学校舞蹈队为数不多的小男生。但是进队以后才知道,要跳得不是自己擅长的舞蹈,而是胶州秧歌。所以开始时是老大不情愿,有些消极怠工,不愿接触甚至有一些抵触。于是自己便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只是跟随着老师的节奏去练习。所以相当一段时间没有找到跳秧歌的感觉。但这种情形在那次以后就全消失了……适逢六月,适逢收获的季节。于是在放假的几天里,就帮着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割麦子。辛苦并快乐着,只是自己的收割成绩并不理想。忙活了一天,终于熬到了晚上。乡下的夜晚是热闹的,三五一群的小孩在捉迷藏,二四一伍的老大娘在唠家常,还有在一旁和人下棋的爷爷,总之都有事做。唯独我,静静坐在一旁,东瞅瞅,西望望。时不时望见的,还是那又吹又打,又跳又唱的秧歌。开始时我并不想去太多关注,因为秧歌已经将我搞得身心俱疲了,但不得不说的是,我的目光始终无法从他们身上移走。平常我所练习的秧歌,咋和他们跳得不一样呢?他们是多么自然飘逸,柔和细腻。而自己却表现出来了木讷与呆滞。于是我便陷入了深思……正是这次沉思,彻底把我带入了秧歌的世界。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去留意秧歌文化。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我认为胶州秧歌的要领主要突出一个“扭”字上民间表演者踩着锣鼓点,扭的袅袅娜娜、三弯九曲。胶州秧歌从原始简单的舞蹈程式,到有曲牌、剧本、角色的演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2006年,胶州秧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重点抢救和保护的艺术品种。今年,胶州市隆重举办第二届全国秧歌文化节,重新演绎这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开启了展示这一独特艺术的良好开端,也体现了胶州市委市政府对打造“人文胶州”的高度重视。自那以后,才体会到胶州秧歌独特的魅力,于是练起来就愈发轻松。最终,我们秧歌队,拿了个第一名!这才真正明白:绿杨城郭杏花村,迭臂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秧歌围住一团春。但,我初是不喜欢秧歌的……1200字 高二 叙事
-
看秧歌今天我去看秧歌,我远远地就听到啦锣鼓声,我走过去看见有很多围观的人,人山人海,太多了。我看见了锣鼓车那些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头上带着花,后面咋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在队伍中有一个孙悟空左扭扭,右扭扭,前妞妞,后妞妞,真有趣。她朝我走过来,把我吓得向后退,我从侧面看见她的脸笑啦!我想有孙悟空就有猪八戒,他那大大的肚子,她的鼻子像一个杯子,扛着大耙子,耙子上面有一个佛字,他没扭只是懒懒地走,还有一个要饭的,拿着一个半截棍子从那晃来晃去,走在队后面。又过来几对秧歌其中有踩高跷的,头上包手巾的,这个村子真是穷呀!夕阳红最精彩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天那么冷,妞的还那么精神。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希望今年五谷丰收,平平安安,不再有xxxx。不再有地震,中国越来越强大。3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看秧歌“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东北-在东北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特点,但是冬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也让我们东北孩子快乐的季节,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向往东北的快乐生活和美丽景色。 在我家乡还有一条有名的江。这条江叫——松花江,冬季一到来,松花江就变了个模样。变成了平平的冰面,我们可以在上面滑冰,也可以在上面打雪仗。松花江老爷爷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就变成了————“网红”。因为这个季节很多渔民会开播一次两次的大型的捕鱼直播,会吸引很多网友来到东北,这些网友也因此喜欢上了这个季节。松花江是一条“网红江”,也是一条使我感觉到快乐的江,还是一条宝藏江。“真的是一条宝藏江吗?”有人会问。“是”我来回答你们的问题。因为在去年有一位在打鱼的渔民用网收鱼的时候,带上来一种很珍贵的铜器,这个铜器现在己被放置在大庆博物馆了。松花江,真是东北的骄傲啊!这个季节也是东北最受欢迎的季节那就是——冬季,这个季节我们玩雪、赏雪。我们玩打雪仗、堆雪人,夹雪球,雪落在松树上,让人心旷神怡,把雪堆起来,用小盒把豆腐装起来放到雪里,可以吃美味的冰豆腐!我爱松花江,更爱冬季的松花江!450字 小学
-
东北有很多都对东北有误解,东北人如果说冷,就会有好多人产生质疑,东北的还怕冷啊,东北人当然也怕冷了,不是气温低就不怕了,只是能做的也就只有多穿衣服。还好屋子里是很暖和的,可以在屋子里穿短袖,但一出门就要全副武装,穿上厚衣服,那有的时候也还是会瑟瑟发抖。快手的软件现在很流行,很多人都在玩,分享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搞笑的视频,也不全是东北人在玩快手,我和同学都不玩,而且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没有玩快手录制视频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东北人很猛,女生也都很高大,而且彪悍,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觉着,太多的媒体和网络都在夸大一些个别的现象,以偏概全。也不是一见面就说你瞅啥,瞅你咋的,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两个性格都极其偏执的人身上,非要争孰高孰低,那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很多新闻媒体也都抓住了个别的现象来放大夸张一个地区的情况,各地区都有多多少少的被误解吧,除非有熟悉的好友,或者亲自去过某个城市,才会了解真正的风俗习惯是如何。东北是比较冷,不过有美丽的雪,还有好玩的滑雪场和冰车之类的娱乐,在冬天里还可以吃雪糕,在寒冬里破河捞鱼,吃冰糖葫芦,看最美的雪,吃最甜的冻梨。450字 高三 记叙文
-
东北游今天是我东北旅行的第一天。早上一起床,妈妈就跟我说要去净月潭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位于长春市东南侧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内,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三面环林,一面临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雪质松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滑雪爱好者,拥有高空索道和号称世界第一的长达1314米的管轨式滑到。我们到了滑雪场,就看见了许多娱乐项目有狗爬犁和马爬犁,冰上摩托……游乐项目丰富多彩。妈妈给我租了一套滑雪工具。妈妈把我带上了山。哇!下面好美啊,四周到处都是白雪茫茫,人们从山顶滑下去,然后攀着绳索一步步回到山顶。看着游人个个都滑得兴高采烈,我跃跃欲试。听别人说:“滑雪的时候腿要用力,手要抓紧,然后,两腿与肩同宽,刹车要两脚成大八字步,屁股要往后,人的中心要往前倾。”我试着做了一下,却怎么也不敢动一步。小表弟偷偷推了一下我。用力滑了下去,我越滑越快,刹不住。就摔了个跤。开始第二遍练习。我勇敢地滑了起来,虽然后来我还是会摔倒,但是次数越来越少了,我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最后,我终于掌握了技巧,每次都能顺利地滑到山下。时间过的真快,我们该离开滑雪场了。我念念不舍的离开了滑雪场,回到了酒店。450字 四年级
-
东北的冬天东北的冬天特别冷,也特别美,我喜欢东北的冬天。湖畔成了天然的滑雪场,一个个小孩在冰上舞蹈,像极了一只只灵动的蝴蝶。一条条冰痕变成了一张张图画,孩子们又变成了一位位巧手的画师。他们穿的棉裤和棉衣又大又厚像一个又一个被包得严严实实的粽子。冬天最美的那要算冰雕了,冰取自松花江,在雕刻家的精心雕刻下它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以及卡通人物,加上灯光的照射真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东北冬天的雪那么厚,厚到什么程度呢?已经到了大腿。可孩子们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玩得特别开心。马路上白雪一片,踩上去发出“吱、吱”的声音,像一首欢快的乐曲,树上还披上了一件件银装,仿佛世界都变成了白色的。冬天外面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人们纷纷把包好的饺子、馄饨……放在外面,不一会儿就会冻得结结实实。卖雪糕的小商小贩完全省去了电费,直接把雪糕一箱一箱地摆在大街上……一到傍晚东北人家都围在大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边吃边谈论着一天之中发生的趣事,逗得家人哈哈大笑,生活真是既简单又幸福啊!这就是东北的冬天,你想去看看吗?450字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