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1200字以上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写景作文: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

大理有四绝: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可以看到有酒店命名为风花雪月大酒店,名字让整个大理充满了诗情画意。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据说市区下关,冷空气流速快,最大时速达28米/秒,骑车、步行或有掀倒之例。一年之中,大风有35天以上,故下关有“风城”之称。关于下关风,还有这样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一个书生与一位美丽的姑娘相爱,引起了南诏国王的不满,就命法师把书生打入洱海。姑娘为救情人,向观音菩萨要了六瓶风,想让大风把海水吹干,救出书生。谁知风瓶才背到天生桥,姑娘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以至打碎了五个风瓶。刹时间、狂风怒吼,一年四季风吹不断,冬季尤为猛烈,后来人们就把下关叫作“风城”。

上关花相传上关有棵“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香味胜过桂花,颜色呈粉白色,结的果实黑而坚硬,用作朝珠,故又称为“朝珠花”。此花种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元朝至正年间,花开得很好,浓郁的香味散溢百步之外。后已绝种,传说是由于鲜花怒放时,观者云集,一些贪官污吏借观花而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百姓叫苦连天,只好暗中把花弄死。但直到今日,白族人民爱花、养花已成习惯,而且花卉繁多,四季飘香。

苍山雪主要是指点苍山山顶一年四季不化的积雪景象。相传,古时候有一瘟神来到大理坝子想残害百姓。有兄妹俩为使人们免遭瘟疫,到观音那里去学法,归来后,就用法术把瘟神赶到苍山顶上,用大雪把瘟神冻死。兄妹俩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亦在苍山雪人峰上变成雪神,永远镇住了瘟神。从此,苍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

洱海月,传说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生活,下凡来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她看到渔民打鱼困难,就把自己带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海底,把鱼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打到更多的鱼。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这就是洱海月。每当月出,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洱海,地溺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茫然,一个明晃晃的月亮在海中随浪飘摇,令人惊叹不已。

我们在8月时节到的大理,此时并未明显感觉到大理的风有多大,倒是清凉的气候,清凉的微风,雨中徜徉让人回味不已。那棵“十里奇香树”留在了人们的传说里,再也难寻踪影,不过大理随处可见各种花花草草,古城的街道灿烂摆卖的,白族人家篱墙上探出的簇簇红艳。“粉墙画壁”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一抬头,路边的房屋,吃饭间,一转身的白墙上,颇具中国水墨特点的山水花鸟时时可见,这真是一个爱美且具清雅之气的民族,回想起看过的电影《五朵金花》,温婉如花的白族女子永远刻在了记忆中。提起苍山雪,此次很遗憾,车开到了苍山的景点门口,没有进去细细品味,这留作了下次再来的很好理由。但我们住在苍山脚下,日日见到白雾缭绕的苍山,算作对自己的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补偿了。

洱海说是海,其实是个高原湖。它静静依卧在云雾缭绕的苍山和大理坝子间,湖面干净透明、波光粼粼,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海天一色,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我们呆在大理的几个晚上都没有月亮,洱海月就没能领略了。可观得尽兴的算是洱海了,为了想知道洱海有多大,我们的车子将这颗高原明珠绕了一圈。有的路段还没有修好,泥泞坑洼,车子只能如风中的小船,缓缓而行,洱海边种满了成片的玉米,海边的渔民在撒网捕鱼,我们从360个不同的角度,把整个洱海看了个透。洱海上还有一些岛,我们打听了一下,有一个才村码头可以坐船,给了当地做小买卖的人一点好处,他告诉我们可以跟卖票处讲讲价优惠些,于是我们由110元讲到了每人90元,乘坐能载30人左右轮船游金梭岛和天镜阁。

畅游洱海,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海面与天空的距离触手可及,苏轼“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油然而生。

金梭岛因形状好象织布的梭子而得名,岛上聚居着200多户白族渔民,全村1000多人口。渔民们除下海捕鱼外,主要以卖石为生计,有不少渔民摆卖旅游纪念品,经营饮食小店。一下船,岛上小店的农户便吆喝着让人去吃饭,热情地介绍门前摆放的各种鱼类和瓜果蔬菜。岛上卖的衣服自称是当地人自己织染的,30-40元便可买件白族小伙子的衣服穿。岛上据说有一个什么洞,看看时间不够就没有去了,只在周边转了转。天镜阁则坐落在洱海东岸的玉案山上、金梭岛北面的罗荃半岛上。南诏晚期,这里曾经是洱海边庄严肃穆的佛教胜地。直到现在,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富有神秘色彩的密宗神话。天镜阁有四层,高耸山巅,中有僧人相守,香火不断。

行船碧波之上,环望前方是云雾缭绕的苍山,顿生世外桃源,超然物外之感。在洱海边,有游泳爱好者畅游碧波,喜欢游泳的妹夫也忍不住换上泳裤,投身其中小游一阵,领略高原明珠的魅力。洱海边有不少人用小网捕捞小鱼。引逗得女儿从后备箱拿出自己的小网,脱了鞋袜,专心致志地下海捕捞。小鱼游动灵活,好半天才捞着4、5条,女儿将它们装入鱼盒中,惹得小表弟看个不停。那边的妹夫已经上岸,和妹妹一边吃着洱海边卖的烤小鱼小虾土豆,一边招呼着我们也去吃。一尝,这来自洱海里的小鱼小虾味道还真是不错。当晚,就在洱海边的餐馆里,点了当地的鱼,加上当地产的野菜,4菜1汤,70多元就吃得尽兴而归。

第二天下午再次来到洱海边的广场,广场上有几个时尚少年在玩摩托,还有些孩子在放风筝,女儿央求着我也给她买了个蝴蝶形的风筝,乐呵呵地在广场上跑着放着。吹着洱海来的风,看着高高飘起的蝴蝶,听着孩子的笑声,我也陶醉其中。孩子玩够了停下来后,我们坐在广场上的台阶边,风吹动着水波拍打着台阶,我们把袜子脱了,任凭海水拍打着脚面。此时此刻,只有快乐,只有天地……

那古槐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写景作文:那古槐

常常忆起母校-------五寨师范的古槐。

忆往昔,分别在即。六月的古槐枝叶扶疏。校园里满是别离的气息。晨练的臃懒,午夜不绝的萧笛,彻夜的呢喃。我不以为然。天下筵席总归离散,逝去的随它逝去,至于陪我三年的古槐,抽时间去看也不是奢望。古槐婆娑,在微风中含笑。淡看行色匆匆,讪笑泪千行。乘车离即,窗外闪过那苍翠的古槐,我的情感在此时爆破,片片碎瓦,尘土飞扬。和古槐的分离不光是空间上的阻隔,更多的是一种角色的改变。我总觉悟太迟,望一眼古槐,一时语塞,任泪如泉涌。一别小十年,时间印证了我的幡然悔悟,我不曾再见到古槐。只是常常忆及古槐,我知道古槐已经在我心底扎根,深深地,我不能忘却古槐,我无法把她从我的记忆中抹去。

和着轻风,追云逐雾,争取每一个新的高度,我俯瞰田野上碧绿的田禾此起彼伏,随河流神游,耳旁是古槐不绝的叮咛,我知道,我无法脱离古槐,升降自在古槐的收放之间;驾着扁舟,搏击浪尖,拓展每一寸新的视野,我眺望大海上滔天的巨浪汹涌澎湃,任拍打心襟,岸边是古槐魁伟的身躯,我知道我不能没有古槐,远近只在古槐的视野之内。古槐十年如一地伛偻在母校大门口,满是闪闪的泪花翘首,她拂去我肩头的风尘,粗糙的手掌拭去我额头的汗水,满是爱怜。古槐一定想知道很多,想询问很多------

盘根错节、弯腰扭身、木质部已锈蚀中空、仅存苍老树皮的古槐斜卧于混凝土盆中,绝对称得上是一种生命的风景,更不用说附带周围滴水不渗的混凝土。细雨沥淅,暴雨倾盆,雨水横流,不曾驻足;大雪纷飞,雪被堆起,小部分投入盆中,大部分倾倒与远处的花池。寒暑易节。我常担心古槐一睡之后不再醒来。我常沉思,古槐何以繁荫。

五月了,母校春寒依然料峭,春天来得特别迟钝。家乡的杨柳叶子已长全,母校的杨柳才吐芽。松柏在触及温暖后,猛得长了一大截,那翠绿的新枝桠点缀在老树上,浓浓淡淡。古槐依然斜卧在那里,不时抛下几枯枝,颤巍巍的。一阵又一阵春分,一场又一场春雨。古槐才打了个呵欠,悠悠得吐出了嫩芽,一头嫩芽密密麻麻。槐叶不多几天就遮满了地皮。疏漏的阳光,斑斑驳驳。微风中,古槐抖擞抖擞精神,园园的羽状复叶间又悄悄挂了一穗穗的槐花。那槐花由小变大,由嫩绿变浅白,鼓鼓得像一艘艘待命的帆船,满是甜味的花香飘荡着。槐花褪掉,又钻出槐荚,一穗穗的槐荚沉甸甸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槐依然繁茂。这一点在许多师弟师妹的口中一次又一次得到证实。那古槐真使人惊异。

古槐随唐帝国的建立而落地生根,随唐帝国的繁荣而繁茂。朝代更替,荣荣枯枯,帝国早已不在,而古槐依然挺立在那里。古槐见证了金戈铁马,炮火纷飞,送走了暮鼓晨钟,耐倒了膏药旗,迎来了辉煌的晋绥二中。古槐是忠实的守望者。古槐敞开心扉收纳了多少青涩的学子,送走了多少豪情满怀的青年。多少学子在古槐下舞文弄墨,稚手丹青,多少学子一次次掀起雄壮的校歌。那黝黑健美的肌肤,那窈窕多姿的蛇腰,那如仙境的才艺舞台。古槐给予的太多。以至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她的脉搏,触摸到她充满生机的绿意,嗅到她馨香的气息,浮现她那谦恭的身姿。

每一个清晨,古槐第张开双臂托起鹅黄的太阳。古槐有足够的耐心,看太阳挪动双脚,夸张地舞动双臂,极尽憨态,低声哼唱渴望呀呀语声。静静等待,直到太阳蹦跳出云海,目送日升中天,光泽万物,羽叶现出古槐灿烂的笑容,阵风送来古槐那爽朗的笑声。每一个夜晚,古槐看灯光点点很久很久,直到人去楼空,灯火熄灭。古槐遥望高远的苍穹,细数装点晋西北天空的璀璨群星。古槐有理由自豪,可古槐没有,依然如一的姿态。那古槐真使人惊异。

古槐高不过两三丈,却擎天捍地;古槐方圆不过十步,却荫蔽四方。古槐使人驻足停留,脱帽肃立,屏息凝神,而后自惭形秽,论荫蔽不及一羽叶,论馨香不及一槐花,论成果不及一槐荚。轻轻拨开群山,远远窥视望眼欲穿的古槐,匆匆离去。漫漫求索黑夜里,古槐是我永远的星杓;茫茫人生大海中,古槐是我永远的罗盘。

母校-----五寨师范的古槐长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写景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