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喻以情600字

至人喻以情

600字 六年级 散文

生活在一个物质的社会中,我不禁自问:这个社会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正当我冥思时,周国平先生的《在义与利之外》一文给了我们几丝线索。在“君子喻以义”和“小人喻以利”之外,还有“至人喻以情”。一句"情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似乎让我想起了什么……

读着,想着,突然想起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先生的一则小故事。颜延之和陶渊明是故交。临走时给了陶渊明二万钱,陶渊明不好推辞,便放到酒家。无论贵贱人等造访陶渊明,他便畅饮美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我想,陶渊明先生的真性情却也正是完整地体现于此,没有丝毫的做作。他看重的是不可多得的友情,而不是一点无谓友情的“两万钱”。面对故人的一片心意,陶渊明并没有拒绝。而是用作把酒结友人,倒也不矢为对颜延之的感谢和不舍吧。面对友人,陶渊明更是以真诚之心与友人交往,率性地袒露自己的想法。

陶渊明为人处事的方式,不正与周国平的观点不谋而合吗?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真朋友,拥有一种不为利屈,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更重要的是,陶渊明注重的是与谈笑无间的好友交心时的美好过程和过程中的各色酸甜苦辣,并非结交好友所带来的小名小利。这其中,我也是感同身受。

记得我曾经对读书到了痴迷的境界。有一段时间甚至只要看到书,便不自觉地放下了手中的事,津津有味地捧起了书本,全然不知身在何方。现在想想,沉浸书海的感觉真是美妙呀。忘记了他人,忘记了世界,只有书籍与自己为伴。也在不知不觉中忘却了“读万卷书”——这句曾经的誓言。

是啊,还缺少情,一件让人不再受义与利的拘束的奇妙物件。

母爱,那个最深的烙印

650字 初二 散文

爱,是沙漠中的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田;爱,是梦中的歌谣,温暖了我的心扉;爱,是夜空中闪亮的星,照亮了我的眼睛……母爱是爱中最圣洁、最伟大的篇章,我赞扬母爱,我歌颂母爱,因为我的母爱就像烙印一样印在我心上,永永远远,挥之不去!

小时候,我不懂挂在阳台上那洁白的衣服是母爱;也不懂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是母爱;更不懂那一针一线缝制的毛衣上丝丝线线都是爱。

我知道,我错过的不是感受母爱,而是回报母爱。我对于别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我母亲,我却是她最宝贵的,好好的珍惜自己,也是回报我母亲的一种最佳方式。

夜,是那般的冷静得让人直哆嗦,路旁的街灯显得越发的暗淡,这时我唯一的愿望就是钻进被窝里,可远处,那个熟悉的身影依然像一尊雕像那样矗立在那儿,渐渐的近了,我看见那个充满期盼的眼神在四处张望,看见了,知道吗那是我的母亲,她跑过来就问“我的儿,冷吗?饿了吗?”

古人说得好:“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我们何尝不是吗?当我们淹没在书海中喘不过气来时;当我们想随周公而去时;当我坚强的翅膀飞不动时,我想到的就是母亲那期盼的眼神,我鼓气勇气大声对自己说:“母亲,女儿要成为您的骄傲!”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学好每一学科,学会做人,这是我报答母亲的全部责任!

教师节过去了,在我祝所有我的老师节日快乐的时候,我却忘了对我那教了二十五年的母亲说一声“节日快乐”。从小到大,就连“我爱你”三个字我都从未对母亲说过。但我现地已经准备好了,我知道“爱,真的需要勇气的!”

有一些事儿,当我们年轻时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慈母手中线……意恐迟迟归”,远方的游子啊,你们快回吧,家乡的慈母在等待你们的归期。

母爱呀,那个最深的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