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顶上1200字以上

在楼顶上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清晨的雾很大,眼前被蒙上了一层纱,所有的事物都是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汽车因为看不见前面只能像蜗牛一样慢慢的“爬”着。看着眼前朦胧的一片,我拉了拉口罩,小心翼翼的走着,每走一步就感觉脚像灌了铅一样,不禁感叹着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暮然回首,昔日温暖阳光的世界,你还好么?

在我家楼梯口,只要再上一层,就是楼顶——我儿时的天地。

小时候,妈妈说楼顶上有个妖怪,很可怕,只有大人才能去。起初有一丝不相信,可是久而久之,自己对楼顶这个神秘的地方越来越好奇,于是决定偷偷的去瞅瞅这个可怕的“妖怪”。

“妈妈我去看书了!”随即关上门跑着来到楼顶,蹑手蹑脚地轻推着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阵微风迎面吹来,凉爽至极。眼前五色的床单和被子被晾了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不时有几只麻雀停在杆子上或落在地上,叽叽喳喳的叫着,阳光洒在地上,好似一条黄金路。“哇,还不错嘛!哪有什么妖怪啊!”我不禁感叹到,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到处乱跑着。

怀里揣着《绿山墙的安妮》找了一个向阳却又隐蔽的地方坐下。楼顶的风光甚好,就像以前爬山的感觉,或许人们都有一种登高望远的爱好,有向往广阔天空的情怀吧。楼顶上很少来人,可以独处,可以孤单,不似山中的吵闹,相比吵闹,我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感觉,那会给我难得的安静。从楼顶向下望,是另一种美,山上是一种脱俗的美,犹如世外桃源,使人忘却心中的烦躁与悲伤;而在楼顶上,站在人类的杰作之上,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们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望着远处滔滔汉江水和高耸的烈士塔,微风吹来,带来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带来了汽车行驶与地面的摩擦声,带来了滔滔江水的流水声,带来了烈士塔上树叶的沙沙声。

坐在找到的好地方,翻开了最爱的《绿山墙的安妮》,或许是书中绿山墙那生动的场景描写与此时的景物重叠在一起,使我爱上了这里吧。我开心地翻开书,阳光照在书上,使每一个字镀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金色,闪烁着知识的光芒,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耳边不时传来几声鸟叫,微风吹拂,吹散了心中的浮躁与不安,在学业的繁忙中,这是一份难得的享受。

看累了,就将书摊开放在一旁,仰身躺下,看着眼前碧空如洗的蓝天,洁白的云朵随着风飘动着,时不时变换形状,仿佛一切烦恼都随之消失;轻轻闭上眼睛,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无心去管风把书吹得凌乱,只想躺下什么也不想,放空自己,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去享受那份自由与快乐。

躺累了,便坐起身来,站在墙边,看着远处波涛的江水,聆听鸟儿在耳边的欢快的音乐,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一个人难过,烦恼,或委屈时,便推开门来到属于我的天地,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却在自己委屈到想哭时止住了眼泪,也许是微风将我的烦恼带走,也许是鸟儿欢快的音乐将我的委屈驱走,也许是担心哭声太大会打破我不忍破坏的宁静吧。

临近中考,也许是学业的繁忙,已经很久没有去过楼顶了,多久?有好几年了吧,那本《绿山墙的安妮》也已不再崭新,被压在一堆堆教科书下。

我挪开书本,十分小心地拿起我心爱的书,来到楼顶,不再有熟悉的鸟叫声,听到的只有阵阵车辆的鸣笛,扰乱了我的心,使我变得烦躁起来;将书随意的扔在一旁,躺下看着天空,天空似乎被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灰色,我的蓝天白云已不再清晰。

站起身,走向墙边,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听着阵阵鸣笛声,细听似乎还能听见人们的叫骂声,看来,是又堵车了吧。再往远看,没有江水的波涛,原本清澈的江水变得浑浊不堪,还能看见垃圾飘在江上,我不禁再往远看,烈士塔的树木变得没有以前那么葱郁。我向四周看去,想要努力看清那一片“蓝天”,可是四周的高楼挡住了我的视线,熟悉的景物被挡住原来的风貌。

摇了摇头,不知为何,看到现在的场景,心里有些酸楚。转身捡起被扔掉的书,走向门口,回头看了看四周,我笑了笑,关门离去。

幼时的我把这里当作宝地,那里有曾我最美好的记忆,可现在对它只是一种奢望罢了!

在死亡中成长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死亡,是一个可怕的词汇,因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到现在的繁华盛世,不知死亡了多少人,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挫折就是成长,但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只有死亡才是成长。

在死亡中成长,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只有死亡才可以成长,在各个氏族之间,只有战争才可以生存,不断的吞并,不断的死亡,永远满足不了那些贵族的野心,人们害怕死亡,恐惧死亡,在超级大国和弱小国之间,弱小国因为惧怕被大国吞并,因为在那时,一旦打败仗,战败国的所有人不是被大国杀光就是被奴役,死亡促使小国在危难中成长,经过不断的变法,成为秦一样的超级帝国,死亡的恐惧促使成长。

在死亡中成长,没有死亡的恐惧就没有坚实的成长,唐宋元明清因安乐而死亡,曾经的大国,因安乐而无敌国之外患者,必亡,太平盛世迷惑了他们的双眼,他们远未想到远在几万公里外的小国因惧怕死亡与灭亡在昼夜不停的发展,最终在死亡的驱使下成为了超级大国,灭了自己。

在死亡中成长,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死了上百万人,许多小国被险些灭国,在惊恐之余的这些国家又是因为死亡的恐惧而拼了命的发展,成为了强国的一份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十个国家卷入了战争,数千万人死于战火,在法西斯主义的侵吞下,数十亿人知道自己即将奴役或死在法西斯帝国手中,便又日夜不停的发展,创造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的发展进入了巅峰,在死亡的驱使下,人类有一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长了许多。

在死亡中成长,现代,由于战争使两个超级大国产生了,苏联和美国,可是,在地球上,只能存在一个强者,死亡的恐惧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回响,这两个超级大国便开始了数十年的激烈发展,最后,美国由于主导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击败了苏联,苏联解体了,这个大国亡了,从此美国便成了这个星球的主导,人类也发展到了最高点。死亡的惧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面貌。

今天,只有死亡的恐惧才可以使我们不顾一切的成长,在激烈的竞争中称霸。

在死亡中成长。

初三:刘海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