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仅以分数论英雄
一位母亲正给一名身上写有“分”字的婴儿喂奶,而剩下四名分别写有“德”“体”“美”“劳”的婴儿却被弃置不顾,以至嚎啕大哭。这幅漫画生动形象的反映了目前的教育现状——以分数论英雄。
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奋起跃龙门。高考这一沉重又重要的考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考成绩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会有更开阔的眼界……种种好处让人为之疯狂。诸多高中纷纷行动,加课、延时、大量作业等措施纷至沓来,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之类的口号贯彻到底;诸多家长只认孩子的成绩,疯狂给孩子报补习班、请家教;许多同学晚上开夜车,不顾身体。种种现象应当引起关注。
诚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分数是排在第一位的。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自主招生,抑或高考,无不以成绩作为选拔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充实自己,为提高成绩而不断奋斗,这样才能为未来继续成长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德体美劳的发展。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德行,没有成绩是次品;只有成绩,没有德行是危险品;只有成绩而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但有丰富的知识的人,可能会给世界造成更大危害。一些利欲熏心的化学家,违反法律制造大量化学毒品。还有一些人掌握了大量知识却被身体所拖累;甚至还有大学新生因无法适应学校住宿生活而被劝退,令人惋惜。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为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学校不应将其置若罔闻,而是要切实行动起来,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努力。家长们不能单单重视成绩,要教导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
中国正在向新时代不断迈进,这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更加多样,更加严苛的要求。我们不能单纯以分数为重,而是要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才能为未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时间淡泊了谁的年华
傍晚,天空完全变成了青黑色,但还能看到无数小星星在兴致勃勃地围转着月亮。饭后,我与母亲一起去散步。
我们并肩走着。突然,我发现我竟比母亲高了半个头,而她也不再年轻。曾经的青丝已染上了点点风霜,头脑不再那么灵活,手脚不再那么麻利,时光在她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而我,在春天中长大了。眼角眉梢渐渐有了母亲当年的味道,一颦一蹙,一举一动,都和曾经神采飞扬的她那样相像。
母亲,用了十六年的光阴,苍老了自己,却养大了我。
我曾想象过自己在襁褓中的模样,也曾想象过母亲初为人母时的欣喜,现在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我知道,我和母亲一直在一起,不曾分离。
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中我迈出了第一步,在母亲心疼的目光中我跌倒又爬起,在母亲的打骂声中我学会了遵守规矩。我的母亲也许不是最优秀的女人,但她却是最爱我也是我最爱的女人。
小时候,我总想快点长大。等我长大了,我就能赚很多很多的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让我成为母亲的骄傲;等我长大了,我就能分担母亲肩上的重担,让她已经微微弯曲的后背恢复挺直;等我长大了,我就能抚平母亲心中的伤痛,让母亲永远幸福快乐!
现在,我却不想长大。不长大的话,我就能天天吃到母亲做的饭菜,哪怕是粗茶淡饭却有幸福的味道;不长大的话,我受到什么委屈都有母亲为我讨回公道;不长大的话,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母亲,不让她孤单。
可是,如果不长大,我便不能为母亲撑起一个幸福的晚年!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表达我对母亲深深的爱意!
母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也无法用成语来诠释。花开花落,四季经过,我在这流逝的时间中慢慢长大,慢慢成熟。而母亲,也在这慢慢中不再年轻,走向衰老。
相关推荐
-
且以作品论英雄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800字 高三 散文
-
且以作品论英雄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最终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善良――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视财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有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入深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作者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视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消失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800字 高三 议论文
-
论天下英雄英雄——一个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人追求一生的字眼。人人都爱戴英雄,人人都敬仰英雄,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他人心中的英雄。但是,当他们为此而奔波,甚至一辈子在刀光剑影中挣扎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清楚“英雄”的真正含义,也并不知道一个真正的英雄到底是什么样。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这个模糊的信念,成千上万的人们心甘情愿地在尔谀我诈中打滚,在生死一线上徘徊,在真理与情感之间矛盾,在名利与良心之间抉择。于是,当他们的生命走到尽头,都会忍不住要问自己:到底谁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位英雄?英雄又代表了什么?这个令无数的人苦苦寻觅了一生的问题的答案究竟要谁来解答?还记得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当初在山脚下仰望山顶,那山顶是何等的高不可攀,又是何等的诱人,而当我登上山顶的时候,却发现在山顶上是那样的孤独,回想起来,还是当初在山脚下的日子快乐啊!”对于这句话,我只能说大概是这样,但它的意思却是值得每一个人仔细回味的。高处不胜寒,位于山巅的人未必就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却常常难逃骄娇二气,导致最终的惨败。所谓惨败,并非仅仅局限于英雄之争的胜负,也指的是败给自己。在电视剧《孝庄秘史》中,大金可汗努尔哈赤曾经对他的儿子多尔衮说过:“如果你这一生注定要打许多仗,又多又艰难,那么记住,只有打赢你自己,才能打赢你的敌人。”努尔哈赤的这句话道出了英雄的真谛――只有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只可惜,多尔衮直到最后一天也没能战胜自己。或许,这并非历史,可是,它却向世人生动描述了一个半生戎马、在战场上叱诧风云,却终没有将“英雄”二字纂在手心里的悲剧。说到大清朝,就不得不提一下康熙帝玄烨了。这个8岁登基,16岁亲政的皇帝不仅智勤敖拜,还先后剿灭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为中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就能称得上是一位英雄吗?清初的“明史狱”和“《南山集》狱”不都是因为他的昏庸和迂腐吗?可见,他也终没能战胜自己。说到英雄,人们通常都会想到战神吕布。他英勇无比,一只方天画戟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他却为了一个貂禅而背信弃义,甘负一世骂名,最终惨死白门楼。难道,这就是英雄的下场吗?自古才子配佳人,英雄自然就要有美女相伴。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说,应该是英雄难过自己这一关才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却要把罪过推倒陈圆圆的身上,让她背负着“红颜祸水”的骂名。倘若没有了陈圆圆,谁又能保证吴三桂就不会引清兵了呢?英雄和美女是永远也分不开的,因为英雄如果没有了美女,那就不能称之为英雄,因为他少了一个可以把罪责推得一干二净的理由,就会少了一些魄力和一份不顾后果的豪情。武则天虽算得上是女中的真英雄,真豪杰,却杀子暴虐,是谓之不仁;曹操虽有惊世骇俗之才,却不忠不义,“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为万世唾弃,是谓之不忠;李世民虽成就一代盛世,却是用兄弟的血换来的,是谓之不义;周俞虽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却只为了一句“既生俞,何生亮”而悔恨而终,是谓之不知类……总之,人无完人,英雄也同样如此。好了,我们不要把话题扯得太远。所谓英雄,不过是骁勇善战,为众人认可,即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而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不善妒,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求得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不愧对自己的良心,仅此而已。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唯分数论”之殇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唯分数论”之殇“唯分数论”之殇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著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点评:本文亮点有五: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产生唯分数论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认为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结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国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认为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五是语言简洁准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准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
煮酒论英雄神与英雄游历史的潮水浩然东逝,英雄的面孔若隐若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梦中熟悉的身影。百万雄师在你的领导下,踏上无垠的海水,在征服着什么。包揽宇宙,心容天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苍凉的声音在飘转着,在那豪迈、奔放的语句间,透出一个博大、宽广的胸襟。海边、礁石上站着一个伟岸的身躯,身披血红战袍,昂首挺胸,左手抚在那把金光闪闪曾立下无数战功的宝剑上,右手紧插腰际。那粘满无数血腥的红色披风,迎着劲烈的海风不停地抖动。飘飘的长髯在风中摇曳,但是脸上的刚硬比礁石更坚硬,蕴涵在眼中的光芒并没有随着日落而稍有黯淡。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千里无人,杂草丛生,你知否,这千古名句出自你口,这诗中的景象也是你的杰作呀!公元189年,你与各路诸侯联手灭了董卓,此后一发不可收,你攻打吕布、张邈,控制了很多都城。公元196年,你开始挟天子令诸侯。官渡杀死袁绍,以少胜多。攻杀吕布,逼死袁术,赶走刘备。基本上是平定北方,放野万里,真是天地以你为中心啊!真是宁可你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你啊!风云变色,愠英雄泪连年的征战杀伐,有多少生命如草折断。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青壮年,身首异处,暴尸荒野啊!这些……这些,不正是你诗人口中所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吗?无数次的制造人民的灾难,制造满目烟尘的人间地狱,荒唐地厮杀,痛快的,恐怕只有你一个人!你若真是英雄,也应该愠一下你的英雄泪吧!秋风掠战场,魂复实身我一直都在想,曹操英雄也——曹操奸雄也。不管你到底是哪一个?你那诗中吐露出的建功立业,不凡抱负都令我敬佩。你那气吞山河,拔剑破空的豪情壮志都征服了我。尽管你曾血染天地,给人们无尽的伤痛。也许是那个时代,让你不得不那样做的缘故吧!你悄然的离开了这个花花世界,让人们对你的印象是模糊的,就走了。但历史长河中永久的存放着你这颗明珠,永恒的闪着光辉,永远的熠熠夺目。800字 高三 写人
-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读《老人与海》有感缙云县水南小学六(1)班王美苏在寒假的第三天,我无聊的趴在桌子上,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越看越有趣,发现这本书里写的故事还挺有意蕴的,看得津津有味。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却坚忍不拔勇敢的面对失败,有着挑战自我的能力,有着“硬汉的性格”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它的字数虽少,更没有华丽的词藻来表达,但却令我深思不已,老人桑提亚哥不就是因为那永不言败,毫不气馁的精神才获得胜利的吗?当他钓上一条大马林鱼吸引了许许多多凶恶的大鲨鱼,他用小刀扎,用鸵打.......我一次次的感受到了他的这种精神。“人生不是生下来就是失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尽管鱼肉都被叼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钢铁一般的意志,一副骨架仍是一个英雄最好的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我作为一个小学生,但却在失败,困难面前时常退缩,这不……在我十至十一岁的时候,我准备学二胡,羡慕老师拉的优美曲子,就想立马学会,一步登天,便到了一位私人教师家学拉二胡,心想:这玩意可真奇怪,看起来真好玩,嘻嘻!刚开始学二胡的时候,我还挺认真的,还受到了老师的赞扬,心里甜滋滋的,可是好景不长,当我学到第十课的时候,因为课程突然转变,让我怎么学也学不会,便开始前功尽弃了,还隔了好几个月不去学拉二胡,哎!现在想想恩是后悔莫及啊!在我心中,渔夫桑提亚哥就像一位英雄,在我面临失败和困难时,他就激励我鼓励我,启发我,让我战胜自我,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永远打不垮的,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使人走向胜利的精神。《老人与海》里简洁标准的动作描写,语言洗练含蓄,富有韵味的内心独白,使整个小说像一幅油画,像一首诗,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和画面感,这种洗练的简风格把文章写地栩栩如生,告诉我们,只有不在困难和失败面前退缩,才能迎接更辉煌的明天!750字 一年级
-
煮酒论英雄自古以来,成功与失败同在,成功者面对鲜花和赞扬,失败者面对冷眼和嘲讽。失败者往往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就来讲讲斯科特与阿蒙森的对决把,在那个千万年来人迹罕至的南极,凛冽的寒风吹的你脸颊生疼,就像被刀子割过一样;漫天飞舞的大雪将你身上所有的温暖带走,在雪地里直打寒颤。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唤作使我,能坚持一天就不错了,可他们还要坚持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最后,斯科特等人失败了,可他们这种为了目标孜孜不倦的努力的精神,比起他是否成功更为重要。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所打败,身为人奴,他饱受屈辱,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伺机反击,终于战胜了吴王夫差,成为了称霸东南的霸王。眼前的失败并不是永久的失败,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换句话说,是失败孕育了成功。我崇拜失败的英雄,那么,何为失败的英雄?那些在奋斗的路上跌倒了,却又爬起来的人;那些在无人走过的荆棘路上探索,却没有成功的人;那些用自己的失败来换取别人成功的人,他们都是英雄。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沉没。就像运动员阿赫瓦里,在比赛中,他肩膀脱臼,膝盖受伤,但他并未退出比赛,而是凭借着自己顽强,持之以恒的毅力,一瘸一拐的跑到终点。在比赛过程中,有一位记者这样问他:“你明知自己毫无胜算,为什么还要拼命奔跑下去?”阿赫瓦里显然并没有准备,他默默的跑了一会儿,才突然坚定的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多么有力的话语,我觉得,他比那名勇夺冠军的运动员更加令人钦佩,而他身上所散发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无人抗拒的我崇敬失败的英雄,他们的生命事迹是悲壮的,然而又是辉煌的,有时候,他们与命运无望的交手,他们也会失望,但并没有绝望,他们也会悲伤,但并不颓废。他们也许会跌的很重,但他们却弹去身上的尘土,捂住流血的伤口,毅然前行。750字 初一 散文
-
勿以亲疏定是非《出师表》有言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一亲一疏,导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勿以亲疏论事非。纵观一部卷恢浩繁的中华史,其中王朝更替、治乱相续往往能使人掩卷沉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毫无疑问地掌握在其手中,真可谓:“君主一畦步,皆关民命。”就是这样,我们往往能看见一些小人,他们溜须拍马,阿识奉承,曲意逢迎,把君主们的每一个毛孔无不弄得舒坦至极。于是这些人深得君主之“亲”,甚至独揽大权,破坏朝纲,明末的魏忠贤专权不就是明证吗?而贤明的君主求贤若渴,对人才亲之信之,恰恰是因为明是非,懂事理,才知孰亲孰默之分。在人类社会中,自“大道既隐,各亲其亲子其子九以来,亲情就成为了维系这个社会的稳固的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人们往往认为亲人们总是对自己好,因而他们总是对的,没有错的,而对于旁人,难免存着此疆彼界之心,所谓”人心隔肚皮“,难免对别人有着成见,故事中的富人即此类典型人物,而有两位人物的行为却值得我们的赞叹。祁黄羊的”内举不避子,外举不避仇“。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不以亲疏好恶来定是非,而是惟贤是举,诚可贵矣。另一位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他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之后,权力可谓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各界人士一致推举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担任广东的都督,当此之时,孙中山先生只需微微首肯,便定能保证自己的哥哥飞黄腾达,然而这位伟人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婉言地谢绝了,说:“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担此重任。”如此高风亮节怎能不让人仰慕不已。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抛弃小我,一己之私利,来成全大我,寻求真理;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克制感悟,注重理性,让理性之光摺摺生辉!勿以亲疏定是非其实就意味着一种广博的爱!750字 高一 议论文
-
勿以心为形役逃遁出繁杂的人世间,做真实的自我,和明月为伴,以清风为友。王维遗世独立,放弃了奢华的五斗俸禄,和诗酒为伴,以松菊为友,陶渊明堪称隐逸之宗,爱我自然,返璞归真,勿以心为形役。出色的黑檀木弓,虽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众,但这是檀木弓的本真,是不饰浮华的自然。然而檀木弓拥有者一味追求装饰华美,一幅完整行猎图加之于弓上,故弓一拉即断。静美之极,是真实的自己,是不为形役的自我超脱,拂去尘世的扰人轻纱,拨开心空阴霾,原野间尽开自由、幸福的生命之花。独爱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幽雅,形随于心,远离现实的喧嚣,远离漫无边际的纷扰,是林和靖神往的天堂!一梅一鹤留住不恋仕途的心,一梅一鹤留住爱田园的情,纵情山水明月,纵情芬芳清雅。时间的箭头指向铩羽而归的家园。“田园将芜胡不归”,身不心为形役,以羁鸟作喻,以池鱼作比,犹如冲破金丝笼的小鸟渴望得到一片属于自己展翅高飞的清空玉宇,渴望得到一片有自由,有幸福,有书诗的清雅之宅,虽是“三径就荒”,但“松菊犹存”。童仆欢迎,稚子侯门,归家的心情难以言喻,总算回到魂牵梦绕的田园。不在仕途委心,不在宦海沉浮,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保得住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保得住一份“寒梅傲雪于枝头”的气节。心存南山松菊的宁静,心存田园秩序的和谐,心存太阳朝开夕落的规则,心存放浪形骸的超脱。不以心为形役是心对于形的升华,是灵魂对于“天堂”的神往,精神的营养孕育爱我自然的胎盘,伴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泪,伴着中国隐士超脱自然的情。释去浮华,爱我本真。月辉常驻心间,清泉常驻心间;用于山水的澄明涤荡世间的秽恶,用杯杯美酒洗濯胸中的污浊,追随明月,追随清风,做最超脱的自我。那月,照一身玉洁冰清;那风,吹一身轻松自在;那人,便是心的主宰者,便是生活的缔造者。 其他的更多优秀作文范文: 湖南优秀高考作文:早 教室里的时光会飞 天津高考满分作文:退而知之750字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这份“上善”,成就了大海波澜壮阔的美丽。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项羽这么如此大智大勇却自刎乌江,刘邦一介匹夫却成就霸业。道德应是一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有道者,事竟成。道德其实很简单毕业后,福特去一家大公司应聘。周围的人学历都比自己高,且谈吐不凡,这让福特感到非常沮丧。但福特推开门,刚对面试官说了一句“我是来应聘的福特”,就听到“福特先生,你被我们录取了”。这个让所有人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福特进门前随手捡起地上一张纸片的小动作。面试官对他说:“你也许不是最有智慧的,但却是最有道德的。”于是福特以此作为跳板,最终将公司改名为“福特汽车”,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北宋末年,战乱频繁,百姓纷纷离家逃难。一次,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周围的人都去摘路边的果树上的梨子解渴,许衡却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他却说这是别人的梨,不可乱摘。有人笑他迂腐,说如今世道混乱,主人怕是早逃难去了。但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许衡心中的“主”,便是道德。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此之乃大丈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1992年,看守柏林墙的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因为他在墙倒塌前射杀了一个试图翻墙而过的青年。律师辩护称亨里奇只是在执行命令,但法官是这样认为的:“作为一个士兵,不执行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人,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义务。良知与法律冲突时,良知应是一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最终,亨里奇被判刑。“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是见证人类道德的一厘米,是个体超越体制的一厘米,是海阔天空的一厘米。一厘米,便是一条生命。让我们把但丁的话牢记心间吧:“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为,有道者,事竟成。750字 初二 议论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