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上的爱
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爱,母爱也体现在任何地方,当然,母爱也体现在筷子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人家唐代的孟郊诗人的母爱,体现在“衣”上,而我的母爱却体现在“筷子”上。
胡萝卜,是我最不爱吃的食物,没有之一,但谁又让它的营养如此之丰富?
晚饭,餐桌上出现了不速之客——胡萝卜军团,我不禁眉头一皱,感觉有不祥之兆。
果不其然,刚开饭不久,妈妈便假装漫不经心地夹起几片炒胡萝卜,又满脸笑意。
“来,我的小祖宗,吃一点胡萝卜哈!有营养。”
“我不喜欢吃,这个一点都不好吃的!”我一脸嫌弃,把碗从餐桌上捧起,怀在身上。
看着妈妈的脸上笑容全无,手却还在半空停着,心中又有些不忍,让妈妈这么一直这么举着。
看来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妈,我能不能不吃呀?”我睁大眼睛,让自己显得更可怜些。
妈妈的手还停在半空。
我可是领教过妈妈的威严哦,不,是暴力,只好不情愿地接下这“礼”。
妈妈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我身上。我知道,她想看着我吃下去。
我苦着个脸,缓慢地夹起一片最小的胡萝卜,再慢慢地放进口中,快速地咀嚼,想早些结束这场“战斗”。
见我吃完,妈妈这才恢复笑容,继续吃饭。
母爱,在筷子上出现。为了营养均衡,妈妈让我吃下我最不爱吃的食物。
这——也是母爱……
伟大的母爱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的怀抱中成长;在母亲慈祥的目光中成长;在母亲谆谆的教诲中长大。
当我们牙牙学语时,是母亲耐心地教我们“爸爸、妈妈。”当我们看到新的东西,就会问这是什么东西呀?妈妈总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这是……
还记得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外婆家,我的表哥和表姐要爬山,然后我也就慢慢小跑在后面,因为我们外公家里是中间隔着玉米地的。那个时候农民们种菜都是用牛大便的。我一不小心就失足跌了下来,脸稳稳当当地亲到那份牛大便上了。表姐把我拎回家,妈妈连忙用毛巾把我的脸给擦干净了,等把我弄干净了,妈妈才看见自己的手上也给弄上了一点。
还记得妈妈抱着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我看见了邻居的屋檐上有一只麻雀妈妈正在照料自己的小孩子,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妈妈回答我说:“那是麻雀呀,那个是鸟妈妈,那几个小小的,头上盖着树叶的是小鸟宝宝了,那位鸟妈妈呀正在像我照料你一样也在照料自己的小鸟宝宝呀,等你长大了也要照顾自己小孩的呀。”妈妈轻轻地碰了一下我的小鼻子。
我们小时候非常需要爸爸妈妈的照顾,当然我长大了偶尔也是会需要的妈妈照顾,但是妈妈有时关爱我们,有时也唠叨我们。我们会看着妈妈“您能别唠唠叨叨了吗,真烦呀。”对吧,但是不管妈妈怎么的唠叨都是她对我们的一片心意呀。
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呀,伟大的母爱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没法报答的。
相关推荐
-
筷子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的占40%,用筷子的占30%,用刀叉的也占30%。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并不叫“筷”。在先秦文献中把筷子称为“箸”或。隋朝时期,筷子又被称为“筋”。 “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里说,江南吴中称“箸”为“快儿”,撑“幡布”为“抹布”。是因为行船的人忌讳“住”和“翻”。大约在宋代以后,“快”字上又加了个“竹”头,成为“筷”,这大概是由于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缘故吧。 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我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下圆上方。当筷子传到日本后,日本就把筷子制成圆锥形。 筷子虽然简单,但中国人在筷子上的质材和雕饰上也做了不少文章。先秦时已有象牙筷和铜筷。隋唐以来,宫廷,官府和富豪之家,用金银作筷子,用玉石,珊瑚等雕饰筷子。考究的筷子还要镶个银头,这是用来试验食品中是否有毒,如有毒,银头立刻就会变成黑色或绿色。 中国人用筷子的功夫,常常吸引外国人,西方近年来兴起了“用筷热”,还出现专门教人使用筷子的“培训中心”。有的医学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带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有助于手的灵巧和脑的发达。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手特别巧,与从小用筷子有很大的关系。据说,世界上第一家“筷子博物馆”在德国,那里展览了一万多种产地不同,质地不同以及时间不同的筷子。真可谓洋洋大观矣!550字 六年级
-
筷子“今天我们做个实验。”“太好了!太好了!”同学们欢呼雀跃,教室里一片欢呼。老师从门外拿来一袋米、一根筷子和一个杯子。同学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呀。“今天让我们见识一下筷子的魔力。”老师说道。我们一听,一拥而上去摸筷子。“唉!这不就是普通的筷子吗!能有什么魔力?”有人说。“那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吧。”同学们将信将疑,跟着做起了实验。老师把米倒入了杯子,又把筷子插入米中。“你们说,筷子可以把这一杯米提起来吗?“我们轮流提了一下米杯,觉得米杯沉甸甸的,就在想:这么沉的米杯筷子能提起来吗?赵思源用筷子提了一下,筷子灵活地从杯子里溜了出来,更别说提米杯了。”大家想想,怎么才能把米杯提起来呢?“老师说,”二年级组失去了一次机会,还有两次。“大家冥思苦想,过了一会,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有了!往里面水。“陆潇楠灵机一动,说道。”可以试试。“我们提议道。陆潇楠端来水,给老师。老师又把水往米杯里倒,杯子里还冒出了大小不一的泡泡哩!看来,杯子里还有空气。老师又把米杯斜过来,把水倒出。陆潇楠把米压平,用筷子一提,米杯就被提了起来。呀!真神了,那么沉的米杯被提起来了。我不由想道。周一铮也要试一试,用了吃奶的力气压了又压,一提可又失败了。老师又把水倒入米杯里,直到米杯不冒泡了才把水倒出来,压平,一提就成功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那是因为当水把米粒中的空气赶走时,米杯里的气压小于外面的气压,筷子就能施展它的魔力,把一整杯米轻松地提起来。啊,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筷子筷子在3000多年前就诞生了,这个小东西可蕴藏着不少的文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这个小东西。传说在商朝时,姜太公的老婆嫌姜太公除了钓鱼什么都不会,想毒死姜太公另嫁其人,于是在姜太公的肉里下了毒药。当姜太公拿起肉要吃时,一只青鸟飞过来,啄了一下他的手。连续3次,姜太公开始好奇了,跟着青鸟上山。只见青鸟停在一根细竹枝上,嘴里念道:“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能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 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忙摘了两根细竹回到家。老婆催他吃肉,姜子牙将细竹伸入碗中,顿时冒出一股青烟。姜子牙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完要将肉往老婆嘴里送。老婆忙逃出门去。此事传出后,四领也纷纷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筷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象牙筷、牛骨筷、银筷…….还有最普通的木筷。筷子的颜色也越来越多,有红色的、有土黄色的、有棕色的……还有些筷子上面还有花纹呢!有些筷子上面是方形的,下面是是圆形的;有些筷子一凹一凸,呈现出波浪状,十分美丽。不过这些筷子都是上粗下细的。筷子长约25厘米左右,和一支毛笔的重量差不多,是个瘦高个。我们拿筷子的方式也是千姿百态。我拿筷子是用食指按在第一支筷子的内侧,中指压在第二支筷子的外侧,大拇指压在两支筷子的前侧。我们拿筷子时,手指都是夹在筷子中间的。因为如果拿在筷子上面夹菜容易掉,拿在下面又不容易夹着菜。所以,筷子还是拿在中间最合适了。嘿!想不到这小小筷子还蕴藏着不浅的文化传统和礼仪风貌呢!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筷子中国人吃饭是离不开筷子的,它在中国人心中无形地刻了一个印,抹不平,去不掉。从平凡的木头,一跃成为餐桌上重要的宾客。筷子,无疑是承载了中华食文化的。筷子都是思乡的。中国人总是会在身处异地时,忽然想起家乡来。所以当漂泊海外的游子丢掉刀叉,重新拿起筷子时,眼泪往往就窜了出来。筷子都是耐用的。餐桌上的推杯换盏,水池里的无人问津,筷子以木头之身,达到了永恒的境界。一双木筷,随便就能用上十几年。这的确是令人好奇的——木头为何能存在如此之久?不知怎的,那上了年头岁月悠久的老筷子,用起来却似乎更为顺手。也许是中国人都有的念旧情怀吧。筷子都是团结的。奇怪的头细脚粗,两根兄弟感情好得不行。只剩一根,它便不听话,任你说尽了好话也无动于衷。筷子都是勇敢又奉献的的。滚烫的火锅、锅里滚沸的热油······筷子总是一马当先地下去“溜”一遍。自己挨了苦。还得把食物送到别人嘴里。筷子是平凡的,是带着乡愁的;是耐用的,团结的······筷子在中国人心上刻了一道印,抹不平,去不掉······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那双爱的筷子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父母,他们多么伟大,把我养大。我长大啦!却少了对他们的报答!我想歉疚的对他们说:“爸、妈,对不起!”我去楼下的面馆里吃面。前桌是一对父子,那位父亲,头发上已泛起了点点的白霜,显得有些苍老,穿着一件破旧的大衣。那个孩子大概只有七八岁,胖胖的,穿着一件崭新的运动服。服务员把两碗面端到了他们的桌上。父亲把大的那份大给了孩子,小的留给自己。吃了一会儿,父亲把碗里仅有的几块肉,用他那龟裂的手拿起筷子,全都夹到孩子的碗里,然后笑着说:“儿子,多吃肉,将来长得比爸爸还高。”刚一说完,那个孩子不假思索地拿起筷子,把自己碗里的一块大肉夹回给了父亲,露出了天真无瑕的笑脸。父亲愣了一下,看了孩子许久,抚摩着他的头,欣慰地笑了。这件事使我深爱感动,回到家,看见父母,我好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快要从眼眶涌出的眼泪又收了回去。啊!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一张慈祥的脸颊,仿佛也是同一句话,就是那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儿子,多吃点儿,将来长得比爸爸还高!”这句话是那么熟悉,又是那样陌生,它时常萦绕于我耳畔。那一双双筷子总带着爱给予我,我每次都毫不客气地收起来,我觉得是那样平常不过了。父母给我们夹过多少菜啊!我想是时候把这些“菜”还给他们了。自古就有古诗《游子呤》歌颂了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父亲的爱也必不可缺,达芬奇说:“父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父母爱的真谛,让我们用一双双“筷子”把爱传递下去吧!聂思源济南市第十四中学小学部六年级一班李老师QQ:554722833650字 六年级
-
筷子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尤其对中国人来说,餐餐缺少不了它,筷子由两根构成。筷子长约20厘米,粗细如同一根普通的笔;可以是圆形的,可以是带有棱角的。制作筷子的原料有很多种,如:木材、不锈钢、银等,在中国,筷子有很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常用银质的筷子检验事物是否有毒,筷子用起来十分方面,几乎人人都会,制作方法也很简单。筷子发挥作用时,如同两个窈窕淑女翩翩起舞,有人说筷子是最大的“奉献者”,因为它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将百味送入口中而不求报酬。筷子的重要作用悠久历史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北师大燕化附中高一年级穆晓丽筷子自古以来,筷子的种类就很多。李白在《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这里的“箸”就是筷子。现在,为了方便,出现了“一次性筷子”的潮流。一次性筷子灵巧,使用方便,餐饮业对它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做125000根筷子就要砍掉一棵树,并且一次性筷子的丢弃造成了环境污染,让有关部门十分棘手,所以发明了铁制的伸缩性筷子。这种筷子价格较高,但体积小,易于携带,可组装,体现了时代中“绿色、环保、污染少的”主题。市面上最常见的是塑料筷子,它的价格便宜,使用广泛,居家和大中型饭店都可看见,应该算是目前的“潮流筷子”。北师大燕化附中高二年级陈馨500字 高一 记叙文
-
关于筷子的作文骄傲的筷子洮南市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王子傲筷子,是分一次性筷子和木头筷子。今天,我们家的橱柜添了一双新筷子。今天,妈妈上超市买了一双新筷子,它全身银色,摸起来还挺滑的,轻轻地敲打它,发出“叮叮咣”“叮叮咣”的声音,原来,它不仅外表好看,还可以当乐器使用,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它,所以,我们天天轮流用着它,但它,慢慢地,慢慢地变得骄傲了,目中无人。这回,橱柜的筷子在比谁的本领大,一个筷子说:“我的本领最大,我和主人尝遍山珍海味。”其它的筷子都不屑一顾,另一个筷子说:“我的本事最大,”“为什么呢?”其它筷子问。“因为我的主人经常拿我起啤酒,我的幸运也不错,起一个,中奖一个。”“切!”筷子们齐声嘘道。我们吃过晚饭,妈妈在收拾碗筷,不一会儿,妈妈把那只银筷子放入橱柜里。橱柜的门一打开,“哇!”好亮啊,银色的筷子进来了,它挺着腰,把其它筷子不放在眼里,有的筷子忙上前说:“银筷子,你好美啊!你比我们都漂亮一百倍。”“那是!”银筷子用骄傲的语气说。过了好长时间,银筷子褪色了,它没有了银色的外表,没有了光泽的面部,它只有铁一般的臭味。从这双筷子的事,我们不难看出,骄傲的惩罚很重。我们千万不能骄傲,要虚心一点哦!教师评语:小作者用一则寓言来诠释主题,从丰富的故事情节中让读者深刻体会到骄傲所给我们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500字 叙事
-
筷子情就在那一瞬间,感动,轻叩心扉。温暖在心中久久萦绕......我坐在椅子上,无聊的看着电视,突然,一个公益广告令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过春节了,每家每户都热热闹闹的,在外的人们也都回家过节,他们个个拎着大袋小袋的,遇到同乡人都会问个好,使家乡里的过年气氛更加热闹了。与此同时,有一个老爷爷孤苦伶仃地在门口望来望去,他同那些归乡的人们打招呼,直到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从天的边缘滑落,天空被涂上了浓浓的墨,他才转过身走进家门,就在他转身后,一位大婶叫住了他。“陈大爷,今晚就过来我们这边吃吧!”“不了,我这里还有煮粥。”“没关系,不就添一双筷子吗。”说着,那位大婶挽着老爷爷走了过去。不就添一双筷子吗,就这句话不知安慰了老人多少。这一双筷子,对于我们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双筷子包含着家人的温暖,邻居的关爱。一双筷子,暖人心。此时此刻的我不禁想起了筷子兄弟。2014年的《小苹果》让筷子兄弟的事业直线上升,不过就在两人人气正旺时,解散的传闻甚嚣尘上。对于这个谣言他们全然不知,他们说:“一双筷子,散开了,你们以后怎么吃饭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是的,筷子包含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是兄弟之间的浓浓的情感。一双简简单单的筷子,感动了我,感动了所有人。500字 初二 叙事
-
筷子的疯狂筷子在班中开始疯狂起来,每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说话声,在韩裁判的带领下,筷子们与它们的主人一同并肩作战。比赛开始了,韩裁判喧布了游戏规则,那就是用筷子翻书,筷子是用来吃饭的,但现在却摇身变成了翻书工具,看来今天到场的都是些不务正大业的筷子们。张子杰与他的临时搭档还没等比赛开始就未雨绸缪,只见张子杰把书的每一页的角都折,这样翻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时组合可谓是“作弊1号”比赛开始了坐在我旁边的许原先用筷子从书由外往里一推,那样在书根的地方就隆了起来,只要用筷子轻轻一挑,一页就成功地翻了过去,在大家都认真的翻书之际,“作弊2号”又诞升了,拥有猴子般脑子的曾令奇同学一手拿一根筷子,先用左手的筷子在书的中间地方往里推,书的分页处就乖乖地隆了起来,然后用右手的筷子一翻就成功了,不过这动作可真不雅观,有些像吃“狗扒饭”的气势。一开始我用十分死板的方法看着分页处一页页挑,可总是几页一起翻,这可是作弊的,后来我把筷子交叉这样筷子就在头处开了一个很大的叉,整双筷子呈大叉型重重地按在一布再把两支筷子慢慢并拢,这样在中间处这降了起来这种翻书的方法不作又方便只是有些费力气。筷子在中国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用筷子时有80多个关节,50多条肌肉在运动,长期使用可以使手指灵,头脑聪明,有益身心,可谓是中国“第五大发明”。500字 初一 记叙文
-
筷子的神力今天下午,妈妈在我一边看电视,一般吃东西时突然心血来潮的说:“依依,妈妈来和你做一个实验,好吗?”我一听“实验”这个词,便也兴奋了,连忙拍手叫好,一蹦足有三尺多高!“首先,我告诉你实验的名字,名叫做“筷子的神力”,我们要准备: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你去找材料。”貌似司令官大人的妈妈发话了,我一听材料里面竟有竹筷子,便心想,这个实验肯定做不起来啊!我赶忙去把材料找来了,接着,妈妈又说:“这次的实验共有四个步骤:1:将米倒满在塑料杯里面;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提住筷子,接着,杯子和米就一起被提起来了。怎么样,神奇吧?”妈妈一边说,一边做,于是,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实验便完成了。我的嘴巴惊讶的可以装下一个超大的“双黄蛋”。妈妈望着此时完全说不出话的我,边拍拍我的小脑袋,边说:“小傻瓜,这是空气的原理呀!”“空气?”我质疑的问道。“是的,是空气。不信,你想想:由于杯子里面的空气,受到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子里面的空气被挤压了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子内的压力,就是得筷子和米粒很紧密的连接起来,所以筷子就能将杯子内的米粒带杯子一起提起来。懂了吗?”“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取消了刚刚的惊讶,换上了似懂非懂的表情。通过了这次试验,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科学!只有用你的细心才能发现它们!就连我们身边那么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筷子都有着这样的奥秘,那么其它东西呢?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