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深巷
记得那是初秋的第一个黄昏;基于一些原因,不得不赶去姥爷家一趟。
那条小时候常来的巷子入口处杂草丛生,麦冬草长得更是嚣狂,淹没到膝盖一带。以前来的时候不是这样,巷口很整洁,还有几个古稀老人在一旁扇扇子聊天。如果不曾来过,现在,是完全想像不到的。
扬起头向上仰望了小会儿,杏树光枯的枝干有姿态地歪曲,突然想到,那棵树已经活了快三四十年了。还想记起点儿什么,却被一些声响打断。缓缓地用眼角扫视,原来是只浑身脏兮兮的黑猫做怪。表情恢复平静,然后轻轻用手推开半尺高的杂草,走进了巷子。
巷子很长,总也看不到尽头;从左边转过去,再从右边折过来,过了转角便又是转角处。不知怎么的,就想起小时候和姥姥一起穿巷子。那时姥姥身体还硬朗,提着几大捆青藤菜照样走得很快,我要跑着才能追上。闲暇时,便有事无事往姥姥家跑,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去年,特地和爸爸去姥姥家祝寿,她已经苍老了许多,走路也慢吞吞的,需要人搀扶着。那就是我的姥姥么?那个要我跑着才能追到的姥姥吗?后来,爸爸告诉我,姥姥已经老了,不要再和姥姥开玩笑了。那一年,我正要准备五年级期末考,于是便好几个月未曾去过一次。橘黄色的光线,透过巷子上空狭小的缝隙射下来,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巷子,是那样安静而惆怅。
石板路旁是密密麻麻的老房子;以前这里是很大的集市,后来集市拆迁了,便很少有人走动了。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的,下过雨留下的积水一滴一滴从屋檐上滴下来,走上去很滑,沾得鞋子上全是污泥。于是,便再次加快速度,想摆脱这条巷子的束缚。
脚步突然缓了下来,最后停顿在巷子出口。
“你来了吗?”姥爷转身看见我来了,语气很是生硬。
“恩,爸爸妈妈有事,不能来了。”装作坚强,我盯着挂在墙上的祭旗,突然心痛得酸楚。
那张苍白的面孔,无数次地浮于我的脑海,想到当初爸爸说的话,姥姥已经老了,不要和她开玩笑了。的确,我没有再和姥姥开玩笑,但是姥姥却给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真的消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讽刺的是,我本以为自己可以拿出勇气,但勇气却是我付不起的筹码。
夜,深邃而宁静。人散去了,我坐在最角落处,发现那只黑猫在地上吃剩下的东西。它的眼睛很明亮、清澈,就如同小时候的我一般……
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
改革·改变
泉州师院附属小学四年一班:陈啸轩
指导老师:李
静
时间转瞬,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征途,三十年来,在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拼搏,中国再次焕发出蓬勃的活力,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它使我们的经济更富裕了;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它使我们的民族更强盛了……这一切,怎么不让人为之骄傲自豪?
不用说别的,就说我们这个极其普通的家庭吧,三十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印证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听爷爷说,改革开放之前,一家五口人就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平房,吃喝拉撒睡全在这个不到十平方的房子里。房子不仅小而简陋,而且阴暗潮湿,一下雨,屋里就得准备各种器具接水,可谓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啊!晚上睡觉怎么办呢?夏天还好,在房子外面支一张竹床,分出两三个人睡在外面,既凉爽又不会拥挤,冬天就只好在老式眠床的上面,加了一个隔板,一个孩子跟大人睡,另外两个孩子就挤在窄窄的小隔板上睡觉。
奶奶也回忆道,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三餐简单得很,基本是素的,经常吃地瓜、稀饭,配咸菜、腌萝卜,几天才买上一点肉解解馋,逢年过节或特殊日子,才会多做点好吃的,那是大人小孩都盼望的好日子,一天下来,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家的生活随着形势逐渐好转,有了今非昔比的变化,大人们各自有了自己独立的房子,爸爸妈妈跟我住在一套八十几平方的套房。房间宽敞,通气良好,采光足。窗几明净,舒适极了,我甚至拥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书桌,自己的书柜,我在我自个儿的天地里看书写字,自由自在,惬意得很!
我们的餐桌上鱼、肉、菜,佳肴美味,样样齐全,不时还会到外面饭店吃大餐,各种各样的水果随着季节的变化轮番出现在精美的果盘里……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我们已经去得腻了,该换换口味了,可口可乐、冰红茶等各种饮料已经不那么畅快地喝了,我们要追求健康饮水了。
再说说休闲生活吧,爸爸说,他们以前学校的活动场所很少,小小的操场上满是粗砺的沙石,哪有什么活动器材,顶多就在空地上挖个坑,填上沙子,练跳远,玩“跳山羊”(一个人弯腰当鞍马,另外一个人按在其背上跳过去)。跑步就是绕着操场跑,不小心跌倒,全身不用说都是泥土,时常会被沙石蹭破皮,流出血来,回家还会被妈妈教训。
听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我们多幸福啊,我们放学可以到篮球场上去打篮球,或者到乒乓球桌前,打起乒乓球来。还有那塑胶跑道,看上去洁净醒目,踩上去柔软舒适,跑起步来,轻松舒服,脚一点也不疼。跌倒了也不会满身泥土,说不定还趁机打几个滚呢。
姑姑也说,那时候电视机是十分稀有的,整个村子里只有几户人家有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许多大人孩子们便欢欢喜喜地拿着凳子到有电视机的人家里看电视,晚去了的,就只好在窗户外,站在凳子上,踮起脚尖,在那边痴痴地看电视。直到深夜,那户人家说要睡觉了,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了。而电影只有每月放映一场。一到放电影的那天,真是热闹啊,孩子们放学后,便早早拿着板凳到放映场占位置,然后轮流回家吃饭。放映时,整个场上里三圈外三圈,真是人山人海啊,小孩子稀奇得很,三五成队地到放映机旁边看胶片转动的样子,调皮点的会把手放到放映机的前面,让自己的手影投到银幕上,即使引来一片斥责声也乐在其中,或者在正面看一会儿,又跑到银幕的反面去看,如此跑来跑去,乐此不疲。
现在,我们家家户户有了高清电视,节目内容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更有我们喜爱的动画频道,那动画片是成集成集地播放,可以让我们看个过瘾,可惜的是为了不耽误学业,我不能多看。从电视中我学到了很多课堂里没有的新知识。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我和爸爸妈妈有时还去拥有先进技术的电影院享受一番,影院里有舒适的座椅,宽大的屏幕,立体的音响……我们感受了电影的魅力,享受了不一样的视听冲击。
……
……
三十年来,改革已走入了千家万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布满了改革开放的脚印,体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直接地映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灿烂的笑容上!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中华民族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
相关推荐
-
那条巷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市理工大学实验中学七(2)班 马馨指导教师:郭晓红有比较,整体很好。如能再细致体现其古韵就更好。那条巷50字 初一
-
那条老巷我爱那种幽静的气息,它只属于江南的老巷。清澈的流水穿梭在粉墙黛瓦的江南小镇之间,在一座座青石板桥下流淌。两岸的庭院都紧闭着深红色的大门,门外是几棵孤独的草木,庭院的每个角落在都长着青苔,墙上有着一道道裂痕,那是岁月划下的痕迹。路边是一口青石砖围成的井。只有老巷里才留有苏州古色古香的气息。在遥远的老巷那一头,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一位老伯伯的身影逐渐清晰。一根长长的扁担压在他那肩头,两头的水桶有节奏地晃来晃去,不时从里面晃出点水来。河面上漂来一只白篷船。岸边店铺上都打开了大门,迎接新的一天。这时路边那口井边多了许多笃笃定定的老妇人,有的正打着水,有的在洗菜,有的在洗着衣服,街旁还有几位老人操着方言开心地交谈。只有老巷里才留有苏州安详的气息。苏州最充沛的便是雨水了,雨轻轻地滴在房顶的瓦片上,发出悦耳的“滴嗒”声。下雨时的天空带着几分灰暗,几分阴沉,雨中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时的树叶像一只只绿巴掌,拼命地鼓掌,向来自天地之间的这份洗礼致谢。这时候的水面上再也看不见几只船了,只留下顽皮的涟漪在水面上荡出一个个酒窝。岸边开出的一朵朵野花经过雨水的冲洗变得格外鲜艳。冷清的老巷里难得走过几个撑伞的路人。只有老巷才留有苏州宁静的气息。雨后初晴,一阵阵微风拂在脸上,风里有些泥土的清香夹杂着花儿丝丝令人陶醉的芳香,沁人心脾。这时的小草上还带着偶尔的一两滴雨水,摇摇坠坠,熠熠生辉。这时的老巷又回复到以前热热闹闹的样子,巷里人来人往,井边依旧是那些老妇人,依旧在打水,洗菜……这才是拥有苏州气息的老巷。苏州立达中学初一王笑寒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650字 初一 散文
-
深巷母爱林语堂说,孤独两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我经常看着巷子的尽头,渴望他们的出现……——题记我是一个小女孩儿。今年九岁,我的记忆中都是奶奶把我养大的,因为从小妈妈就离开我去外地打工了。聚少离多的日子,我总是搬着小凳子坐在门前的巷子里,希望看到妈妈转过墙角,出现在我面前的样子。甚至我能够想象着妈妈是穿着连衣裙,出现了。暑假来了,妈妈却没有回来。不敢奢望妈妈带我去水上乐园,所以我看到五颜六色的游泳圈,心里挺难受的,我喜欢它的颜色,却不喜欢它的存在。有一天大伯家弟弟的妈妈回来了,我管他叫大妈,可是大妈并不是我的亲妈,而是弟弟的妈妈。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为什么大妈回来了,你还不回来呢?我好想你呀。”电话的那一头传来机器的隆隆声。妈妈几乎是扯着嗓子说话的:“工作太忙回不了家,过年的时候妈妈再回家,好不好?”“不,你们大人都是骗子,我不会再理你们了。”说完我哭着跑开了,经常陪我的小狗也和我一起跑出了家门。来到广场上,奶奶在跳广场舞,看着悠闲的人们,突然想起来我的妈妈还在工作……妈妈工作太忙才会这样的,我刚才太过分了,我不应该这样对妈妈,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该跟妈妈道歉才对。于是我抱起小狗回家,又把电话打过去,我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刚才是我太冲动。但是您得答应我,今年一定要回来,哪怕一天也好。”“嗯,到时候妈妈一定会来看你。”电话的那端,依然有机器隆隆的声音。“那说好了,妈妈不准反悔!”“妈妈一定说到做到。”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似乎已经忘记了想妈妈,还像以前一样吃着奶奶做的饭,学习,和弟弟们一起做游戏,领着小狗去看路边的黄色的花儿……750字 初一
-
老街里的那条巷《老街里的那条巷》远处,一条黑猫在一条幽深寂静的小巷在黑暗深处的角落里游荡,它的眼睛散发着幽蓝的光;夜晚街道两旁朦胧闪烁的路灯悄然熄灭,一时间,那条本不明亮的小巷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偶尔还会传来几声微弱的猫叫。一会儿,月亮扒开云层,将皎洁的光辉投射在了路上,也将小巷拉出了一条模糊的投影。当我踩着月亮投射的光辉,踩着因枯萎而落下的枯叶,踩着这条老街路上古老而又破旧的地砖,冰冷的地砖在摩擦下发出轻微的“吱吱”声,却在这个沉寂的夜晚的街道上如此响亮。头望向这条小巷,那样熟悉、亲切。曾经在遥远的梦里才能见到的模样。我向深处走去,那只黑猫躲藏在角落里,躲藏在一处潮湿的木板地下,蜷曲成一团,安详地熟睡着。这只老黑猫啊,竟然勾起了我曾经在这儿所有的回忆。时光似乎又倒退到了小时候。曾经,小巷狭窄的墙壁上贴着满满的新旧广告,我与邻家的小孩子市场奔跑在小巷里,将广告撕扯下来,撕成小碎片,向天空洒下。享受着那纸碎片在风的吹拂下漫天飞舞的和谐与惬意。如今,小巷的墙壁已早是墙藓斑斑,只有零稀的几张泛黄的广告张贴着,而小巷里面住着的几户人家,也早是人走楼空。这个老街的这条破旧的小巷,在时光的浸润下,风霜开始浸透岁月爬过她的脸庞。一切早已不复返。曾经那离开时信誓旦旦说要很快再回来的小女孩现在却是多年未归;曾经那繁华喧闹的老街上涌动的人群和这热闹无比的小巷如今也已是冷冷清清……我走上前手指轻轻地触碰那潮湿冰冷的砖墙,喃喃地低呢道:“那年身离去,水声远了河岸,村落是否依然,千万里之外我怅然回看……”600字 初一 散文
-
古巷深深深几许斜阳抹过连绵的山丘,带着暖色调,影射着巷口的木瓜树、那片贴着青苔的斑驳的墙、还有那条幽深的古巷……巷壁上斑驳的墙痕诉说着老巷悠久的历史。“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只是少了王谢堂前的燕,唯有几只麻雀在巷口的电线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罢了。老巷里有一家老字号包子店,味道十分鲜美。这店包子味道与其他的包子店是截然不同的。它只是在暮色黄昏时,在巷里升起袅袅炊烟。若这时晚霞正在天际边寂寞地燃烧,那烟也会被晕染上一层酡红,似酒后陶醉样地在半空颠舞。踏上青石板,老远就能闻到包子的香气,愈近愈浓。那天,仿佛受了感召似的,我来到店前。包子差不多卖完了。没想到店老板看到我,像老朋友一样熟稔地和我打招呼,边招呼着伙计做起包子。店老板是个有些胖的人,他总穿着一件亚麻布衣,肩上披着一块毛巾,显得十分憨厚,不难发现他的手上还沾着刚做包子时沾着的面粉。很快,包子上桌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包子。我并不急着赶路,就坐在包子店旁一棵合欢树下的石椅休息。突然,我瞥见蒸笼旁站着一个瘦瘪的、佝偻着背的老人,正望着蒸笼出神。刚闲下的店老板的目光也瞬间停留在老人的身上,他若有所思,随后快步上前,把包好的包子递给老人“老人家,这包子你拿着吧!”老人颤抖地接过包子。老人拄着拐杖,缓慢地走到一个角落,双手把包子送到嘴边,迎着夕阳的光,我看见他眼角有些泪光……老巷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情夹杂在包子里,伴着习习微风,和着合欢花的香气,包子更香甜,更美味了……600字 初一
-
那条路有一次,彼得问他的爷爷:“爷爷,咱们村里那条没人走的路到底通往哪里呀?”爷爷也皱了皱眉头,说:“其实我也不清楚。”即善良又爱冒险的小彼得这下来了精神,心想:我一定去看看。转天早上,天还没亮,彼得就瞒着爷爷,偷偷的背着自己的行李走上了那条路。小彼得走着走着,已不知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正悄悄的靠近着他。望着那比人都高的草丛,不觉有些胆战心惊,彼得定了定神,就继续往前走了。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会飞的怪人,耳边飘过一道声音:“我是掌管生死的神,你不要害怕,你的前面有个村庄,那里的村民得了瘟疫,他们需要你的帮助。不过,你要记住,只有用你的血液才能救他们,他们的生命就在你的一举了。”彼得走进了村庄,看到那些穷苦又得了瘟疫的村民们,彼得心想:如果用我一个人的生命能拯救这一群人,那我愿意!彼得在献出生命之前是多想见他爷爷一面呀!彼得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拯救了村民们,可自己却倒下了。当彼得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没死,而且也并不存在什么村庄和村民。可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辆马车,马车里全是金银珠宝。不一会儿,那个死神又说话了:“我等你已经等了百万年了,你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小男孩,并有着一颗舍己为人的心,这些珠宝是你应得的,去回村子吧。”原来刚才是死神在考验他。村子里的人都很担心彼得,当见到彼得后都很开心。彼得把得来的珠宝分给了每一个村民,让村里富了起来,并一五一十得把自己的经过告诉了村民。村民闻讯就都纷纷去那条路寻宝,可谁都没有看见那个死神,他们个个都是“竹篮子打水——空手而归”。渐渐的村里的人又都淡忘了那条路。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那条河流(李汉荣)(有改动)我怀念那条河流。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就像我们与生俱来的血管、手纹和酒涡,它是我们理所当然的部分,它肯定能伴随我们始终,并永恒地绵延。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夏夜,透过薄雾,我看见母亲们被清水洗浴的身体,那么美丽洁净,浑圆的乳房冒着水汽,天上密集的星星都把目光投递过来,也认为这里就是天堂。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我在芦苇荡里射出了少年的迷惑和激情,一枝枝温柔的苇箭,射向天空又原路返回,命中内心里最初的秘密……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多一半是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漩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抚摸过母亲们胴体的月光,忧愁地打量着荒凉的沙滩和龟裂的石头。我多想拔出留在记忆里的那些苇箭,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射向葱茏的夏天。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那条街道我和你站在那条街道我说:我们来玩躲猫猫你说:好你转身去藏好的那瞬间不安占据了我的心回过头你已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害怕你就这样消失于我的世界里发疯的去找寻每一个角落看不到你那熟悉的身影痛哭着在那条宽敞的街道不知道是我把你丢失了还是你遗弃了我站在这条街道上我发誓我再也不要玩躲猫猫公馆中学高一:曹春萍150字 高一 抒情散文
-
那老巷,我沉醉是一缕清风吹过,把我从沉醉中惊醒。环顾四周,这是一个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题记散漫的脚步轻轻地踏着,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我来到了这片与城市喧嚣脱轨的老巷。这我来过无数次的老巷。看着这熟悉的风景,婆娑的树影在风中变换剪影。远处传来了儿时常听见的麦芽糖的叫卖声。一切都是如此的安详。轻轻地走去,抚摸着这历经时间蹉跎的老树,那沙沙的手感从手心一直传遍了全身。如被父亲的手握住一般,一缕熟悉的气息袅袅绕着周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时候,身旁隐约传来了父亲身上的汗臭味。我漫步在这我自认为熟悉,却对她又无比陌生的小巷。我听见虫鸣,又听见鸟啼,还有在这古老屋檐下传出的阵阵鼓词声。一切如此平凡,但却又透出一丝优雅、清雅。她离开了喧哗,去独留这唯一的清雅。她默默地期望,希望有人能细细地欣赏她。时间。仿佛在此时冻结了一般。斑冽的柴门前,一盆鲜艳怒放的玉兰花散发出沁人的香味。如一位仙子,隐居在这平凡之中。那平凡的美,美得让人窒息。她开放着,给这平凡的老巷带过来了一丝更艳丽的颜色。尽头便是喧哗的闹市了。我不愿意离去,我沉醉在这古老的气息,痴痴地待着。但无缘遇上那像丁香一样结着忧愁的姑娘。三两位老者持着蒲扇在门口闲聊,他们是这老巷的最后陪伴者。桌上放着几杯清茶,还有一个被时光刻下条条裂痕的紫砂壶。碧绿的茶叶在杯中旋转着,从杯中散发出一缕清香。似老者,不急、不燥、不沉、不浮,淡泊这一生。只在这老巷中,浅斟清茶。任世外红尘漫遍,却无一丝叹息,如看待清茶水雾般任它飘荡,消散。我无法再说出对这老巷很老巷很熟悉的话语。只因我今天又看到了另一样的她。细细观赏,她竟如此陌生。淡泊出了这人间。走出老巷,却又闻到那清茶的清香,还有那沁人的花香。初二:捻荼65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那条路上人来人去,车来车往,一切都如此熟悉……时光倒转,回到那个最初的地方。早晨,刚升起的太阳照得我暖洋洋的,对于新的学期,我只有向往和兴奋。那天,我背上书包,踏上了那条路,开始了我的“旅程“。门前的那一片土地,有着特有的香气:清清的泥土花草的味道,树叶浓厚的香味,还有每家早上煮饭的味道。沿着土快被踩出的痕迹,我慢慢走,哼着小曲,心情格外的好。走过门前的小路,拐个弯,便是一片小树林,林子两边是几座房子,大约有六层楼高。穿梭其中,鸟叫声清脆得让我放慢了脚步,陶醉于这城市中异常田园的景色。想起上学的重任,我紧张起来,快步跑去。来到一条街,不是很宽,并拍了过两辆轿车。街两边是店铺:有卖食物的,卖文具的,甚至卖衣服的。本想继续先前的宁静,可叫卖和宣传商品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思绪。然后是接连不断的路人。夹着公文包的,背着书包的,领着菜篮子的,提着鸟笼的,推着小车的人……一切似乎无休止地进行着一种担心袭上心头,不知是为什么。不久,我终于到了学校。那一路上的情景,我每天都要观看,配合。不知不觉,已经伴随了我六年。有人说,和一样事物相处久了,便会有了感情,不愿分离。然而,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走过那条路。不知道它现在又自导自演着怎样的故事。我怀念的,是那条曾经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路,那些五彩缤纷的季节,那样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不再是那条路的角色,而是观众,我只想在瞧上一遍。依旧是那个路径,依旧是一个终点。然而,先前家门口那特有的香气变了。清香带有了一丝灰尘,家家户户也不在早起做饭,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豆浆袋,饼干盒……同样是那个树林,鸟叫声消失了,不是的犬吠令人害怕,厌恶。再走了一会,来到那条街。穿梭的路人仍然不止,车来车往,这种死寂般的情景让哦不禁忧伤起来。那条路上,有欢笑,有吵闹,现在,只剩下回忆和不解……外国语学校初二:慕容文笑65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成长是一条巷柯灵说,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而于我的成长来说,它过于直接和平面化,一览无余的顺畅,却少了几分未知的探索。我想,成长是一条巷,长长的一条,走到时让你误以为经历了它的长度。然而,一个弯,又一个弯,每一个拐弯后都是另人惊喜的一片新世界。我以为一只蝴蝶在我肩上停留,便是邂逅了整个成长的秘密。蝶成蛹,是一种致命的飞翔,带着伤感。它像是永远在雨后的潮湿的巷中,带着某种晦涩,隐秘,敏感。翅膀上的纹路是成长的痕迹,那是一段痛苦而又快乐的过程。破茧后是成熟,稳重,美丽的个体,我知道那背后却是沉重的代价,以及,深刻的领悟。走到头时,我有一种自矜的清高。可我侧身而望时,却发现拐弯后的巷中是成群的灵异蝴蝶。也许对于起初来说,我如今的成长意义非凡,但这不是成长的终点。蝴蝶昭示我的,是对生命的珍重以及与障碍物的顽强抗争。我以为滑过石阶的红裙,便是我邂逅了整个唐朝,整个历史。以此,我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它与历史相通,又与未来相接。这红裙,又是石榴裙,作为皇帝的武则天,也曾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写下与它有关的诗句。那一滑过的瞬间,我抓到了历史的线索。那便是美,或扭曲,或血腥,或欺骗,或凄冷。我知道没有一种美会是纯净的。我以为自己看穿了一切,让自己变得复杂,去适应这样的美。我一路想着,眼看就要到尽头。一些风吹起,绸裙,纱裙,罗裙,百衫,青衫,绣襦。一个多彩的世界,却只显示了一个主题,那便是美。我终于知道,美,是先缘于内心,然后才扩展到事物。我学着以成年人的方式去生存,却只看到片面的美。美的内涵丰富,我还不能停止追寻。我也曾以为两个人的牵手,便是邂逅了爱。海誓山盟,相互体贴。我以为,爱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交融。我便这样一路甜蜜地想着,而拐弯后的路却让我豁然开朗。我以为的爱,是狭隘的,是自私的。爱是一种宽悯,一种理解,一种责任,是博爱,是内心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她应覆盖大地,绵延山河,回归自然,淳朴而真切。我需不懈探寻未知。成长是一条巷,它的狭窄和绵长让人误以为走完了全程,让人无以为自我也经受了洗礼。巷蕴藏着无限的惊喜和未来,我要以一个孩童的姿态,一直走下去。800字 高三 叙事
-
那条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共和国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千百年来人们所期盼的小康社会的理想在我们眼前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我家门前那条路的变化,可见一斑。听父辈们说,我们家门前的那条路在他们那个年代,简直说不上是路,说是小径还差不多。路只有一米来宽,两旁杂草丛生,路面高高低低,凹凸不平。一阵风轻轻吹过,便扬起漫天灰尘,如同一件土黄色的轻纱。每到金秋时节,各家各户都通过这条小路,把金黄的稻谷运载回家。虽然弄得一身脏,但却掩盖不住满心的高兴与喜悦。而当下雨天时,这路也就成了泥巴路了,尽是泥泞。要是这时到路上去走一遭,裤脚定会沾满那黄泥巴水。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这小路也应该要“进化”了。但是当时村里并没有多少钱,所以大家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从附近的河里捞上一些沙石,铺在这路上,还把这路扩宽了一些。就这样,小路经历了第一次的“进化”,焕然一新。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村里的人很少步行了,自行车,摩托车开始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甚至部分村民都用上了小轿车。大家都富裕了,腰包都鼓了起来,家门前的那条路应该再“进化”一次了。村民们各掏腰包,打起了水泥路,水泥路就更宽了,更平了。路旁的杂草没有了,茅草房不见了,那漫天的灰尘也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道行树,一栋栋高大的楼房也立起来了。人们生活水平更是提高了不少。家门前的那条小路的变化,折射出的不就是我们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吗?是的,我们的祖国在近几十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每个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使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收获。我们为自己而感到自豪!更为我们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但是,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我们这一代是务实的一代,更是憧憬未来的一代,让我们和祖国一起,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800字 初二 叙事
-
那条路这是一条年代久远的青石板路,灰蒙蒙的砖块已经布满蛛网状的裂缝,密密麻麻地向远处延伸。青嫩的草芽从缝隙中探出了头,潮湿的路边长满了苔藓。这条路连接村里的家家户户,铭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也就十几户人家,忙碌的身影踏过青石板路,就像是穿梭在自己的庭院。是的,这里是一个大家庭,是我人生开始的地方。犹记得小时候总喜欢坐在门前台阶上,看着路上来往的“家人”。一蹦一跳欢快的与我打着招呼的,是赶着与同学约会的小花姐姐;迈着急迫却又喜悦步伐的,是着急看望刚刚降世的儿子王叔叔;踱着小步慢悠悠往前走的,是上街去买菜的李奶奶;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的,是即将上班迟到的陈伯伯。即使年少,我也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替路上的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得开心着、激动着、悠闲着、着急着。青石板路上很干净,没有一粒尘,人来人往,带起一阵清凉的风。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了端倪,这个家里的人们似乎只出不回,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门前的路,甚至决绝地不在回头看一眼这个家,一步一步地走远,追求他们的生活。他们走出了家,走出了市,走出了国,徒留家中翘首以盼的人儿。可能他们都觉得买了房那才是家,这儿只是暂时的避风港。留在家中的人们也变了,他们开始沉默,关上了大门,各自为家。坐在台阶上的我,望着闷声踩在石板路上为生活奔波的身影,扬起一地的尘。这个家似乎不再温馨。直到我也踏上了这条路,为了求学不得不沿着这条路远走,暂时离开这个熟悉的家。脚底传来的微凉,无法浇灭眼眶中泛起的热。背后就是家却不能回头,此时此刻我才懂得,那些离开的人们不是决绝,而是不舍,生怕一个回头就再也不会离去。放学回家,踏着青石板路发出轻快的“哒哒”声,迎着村中人热情的问候,享受着家的温暖。傍晚时分,家家户户敞着大门,分享着各自孩子归家的喜悦。眼前的一幕幕变得熟悉起来,原来还是那个家,还是那条路,不同的人走上不同的人生,却享受着同一份温暖。还是那个温馨的家啊。我坐在台阶上,远处走来上街回来的李奶奶:“囡囡放学回来啦,奶奶这里有些刚摘的桃子,你拿几个去。”青石板上的草芽随风摇曳,暖风拂过心田。800字 高三
-
那条街都说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绿荫成片。但不只是南方,却在北方,也有如此美境——老济南的曲水亭街。在这小街的外围,是一条条相连的繁华街道,人声嘈杂,全然不同于曲水亭街内,虽然有不少人在此逍遥,却有一种静谧。那是净白的细水长流的静谧;那是黛色的青砖黛瓦的静谧;那是质朴的百姓住户的静谧。曲水亭街的水,流得清彻,流得细柔,流得曲折有致。没有大江大河的磅礴之势,却也不输于江河,它的美,是细水伶行之美,如一块温婉的宝玉,明净透彻,丝毫不沾玷污。定晴一看,水中有丛丛水草,朝着一个方向漂着,好似被风吹拂,这是淙淙流水带来的动力。水面上偶会有石桥,白色的大理石更是透出了一股清新之气。炎夏时节,水往往漾着翠绿,那是河边垂柳的倒影,洋溢的水波,使那分绿不断向外扩散,仿佛将要融化,与水一体,浸染流水。曲水亭街的瓦房,生得古老,生得神秘,仿佛要引你进入那段久远的对白。砖墙上沾染着灰尘,颇有年代气息,有时还可在角落,寻得蜘蛛网,编织得十分周密。这里的瓦房,让我想起北京的四合院,也那么宁静,地上的石板砖,无数人踏过,有的,都已经变得光滑。有的人在自家的屋前做生意,他们有自己拿手的技艺。青翠的树探进他们的小院,为其带来清新。河边的房,古典雅致,如诗词般富含意蕴,有的门前都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这街,与外面的世界定义不同,不是宽广的马路,只是一条比马路窄得多的街,虽窄,但让人觉得踏实、敦厚、质朴,曲曲折折,只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偶尔通过。曲水亭街的人,本性质朴。在这个年代,竟还能见到在河中洗衣的妇女,她们谈笑风生,笑声回荡在曲水亭街上空。在这里居住的,多是老人,他们不是没有儿女,而是儿女大多不愿住在这里。老人有事没事都拿个马扎坐在水边,有的在聊天,拉家常,有的或是在下象棋。这种悠闲的生活似乎只有在桃花源中才有,我知道,这里,是不允许外人打扰的。这条街,代表了济老济南;这条街,就是老一辈生活的完美再现。我只去过两次,没有遇到阴雨绵绵,也没有遇到夕阳垂暮,但我仍倾恋于此,我恋上了这儿的水,这儿的树,这儿的石板小街,这儿的每一个瓦片,还有这儿的每一个人。这条街,会一将永驻我心头!800字 初二
-
那条河流过去在家门口,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每天都会有孩子在那儿嬉闹,每天都会有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入我的耳中。它就在那个最显眼的地方,那个我一抬头就能望见的地方。它是我的指路明灯,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看见它,就等于回到家中。它不是小区里仅有的一条河,却是我最喜爱的一条河。它就像一位慈爱的老伯伯那样,无论我们这些孩子怎么戏弄它,它永远会展开宽大的胸襟,回给我们一个微笑。在记忆里,它似乎总是默默的。微风浮过它的脸庞,它就回一个荡漾的涟漪;雨水打湿它的发稍,它就回一个凹穴的酒窝;阳光刺伤了它的皮肤,它就回一个波光粼粼的面颊。它从不会生气,总是自己承担着一切责任。我们喜欢在小河里捞鱼虾。那里的小动物千奇百怪,有金灿灿的小鱼,有黑乎乎的虾子,甚至还有一条二十多厘米的黑金鱼。我们不敢触怒那条黑金鱼,最多也只是抓上一两条红金鱼,不过它们都是小小的,还没及黑金鱼的三分之一长。最常见的是形似蝌蚪状一厘米长的小鱼了,只要蹲在那里,不用动都能捞上好几十条。我们甚至怀疑那条河流里是否有上百条鱼儿,这是它们的家,它们永远的家。小河的上面有一座弯弯的短桥,这一定是那条河流唯一的玩伴了。我曾经想着要速写这幅画面,可总是以失败告终,不过我从不气馁,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这幅画面一定会出现在我的画卷上的。如今我做到了,我确实把它速写了下来,不过那样的画面却只在我的画卷上,真实生活中,那条河流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仿佛看到了当人们把它的生命一点一点剥离的时候,它在哭泣;我仿佛看到了当最后一条小鱼正虚弱跳动的时候,它在懊悔;我仿佛看到了那座小桥孤零零地悬挂在那里的时候,它在愤怒。它确实愤怒了,这是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那里再也没有孩子们玩耍的声音了,只有大人们的抱怨声,那里再也享受不到捞鱼时的惊奇与乐趣了,只有无尽的叹息,那条河流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代替它的是坑坑洼洼的石块和一颗颗黯淡的心。我多想再看看那条曾经的河流啊,哪怕是一眼,都知足了。我永远忘不了那带给了我无数欢乐的河流,仅管它干涸了,也永远活在我心中。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