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年关,大人忙忙碌碌,小孩欢天喜地。一天上午,妻子说:“还没买春联呢。”“哦!”我连忙点点头走上街头。
广场四周摆满了小摊,遮阳伞搭成的小棚里挂满了火红的灯笼,烫金的立体“福”字,还有款式各样的春联。我俯身细看,老板不时热情地介绍着,一副副精美的春联真是令人爱不释手。我挑了几副印着花边的金字春联,几个大“福”字返回家。
一卷胶带,几分钟的时间,对联便贴好了,家里一下子充满了喜庆。望着漂亮的字迹,我陷入了沉思。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精美的年货走进了百姓家里。遥想小时候,每逢过年,写春联,贴春联可谓是一件大事。母亲从村头的商店里买回几张红纸,合计着数量和规格,细心裁好。父亲将纸卷起到村里的老孟家去写。老孟何人?其祖上是秀才,年近六旬,村里少数几个读过书的人,写得一手好字,虽没有书法家的遒劲,却也不失几分钢骨。每个年关,老孟家便门庭若市:戴棉帽的,缩脖子的,满脸微笑的,都守在火炉旁,胳膊下夹一卷红纸。老孟盘腿坐在炕上,面前一大方桌,桌面早已摆好笔墨。大家谈谈家长,论论年事,屋子里一片暖意。
轮到我家的春联了,父亲双手将红纸恭敬地奉上,还有一支已经卷好的旱烟卷。老孟也不客气,接过烟卷夹在耳后,扶扶黑框老花镜,翻开一泛黄的春联书,选好内容,按字数将春联轻折,然后左手按住,提笔凝神,手腕微沉,笔尖轻扬,刚劲的楷体大家便流淌了出来。写完一联,父亲双手接过,轻轻一吹,让墨迹干掉。写完之后,父亲将纸重新卷好。我自告奋勇抱上,使劲嗅着香味,心里充满无限的好奇与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写这么好的字呢?
写好春联,便开始贴了,贴春联要选成双的日子,诸如腊月廿八,母亲早已熬好浆糊,我和弟弟负责贴。踩着凳子,看好位置,刷子起落,双手轻拍,春联便贴好了。再看看自己,手上粘满浆糊,脸上有黑有红,简直成了小丑。但儿时的心哪顾得上这个,高兴地念了起来。门上贴“福”,柱廊上是“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猪圈上是“牛羊满圈,肥猪多多。”喜庆溢满了老屋。
春联贴好,还不尽兴,于是将母亲裁剩的红纸拿出来,找来毛笔一本正经地写了起来。真想将自己的“杰作”展示,却又怕人笑话,只好作罢。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将一切都成了模板,按钮下去,色彩更多,但温情渐少,这些往事只好存在于记忆的影像中,任由时光去追忆!
我们有的是希望
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会不由自主的抱上一丝希望。如果,当你的周围已经没有了一丝希望,社会将会变得灰暗。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也许,我们并没有太多时间;也许,我们并没有太多金钱;也许,我们并没有太多青春。但,我们有的是希望!
希望,是一个充满了色彩的词汇。希望代表着绿色:当你在沙漠中行走时,你看见了绿色,就仿佛看见了生的希望;希望代表着红色:当你在赛道上奔跑,你看见了红幅条,你就仿佛看见了胜利的希望;希望代表着金色:在充满商机的道路上,你看见了金色,也就仿佛看见了财权的希望。
在行商的过程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两次失败。可是,失败了,并不代表着不会成功;也并不代表着在这条路上,你就失去了希望。在某一天的报纸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某个公司破产,老板从高楼上跳下;某个商场负债,负责人畏罪潜逃。他们都没有被希望抛弃,而是他们自己将希望从身边推开,身投入地域和罪恶之神的怀抱。
在求学的漫长路途上,有的是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摔倒。为什么?我们学子向着希望前进,却总有那么一两个会因为坚持不了,而逃开?为什么不能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后成长?为什么不紧紧的拥抱着希望,让它不能离开我们的身边?我们回到家中,总会听见家长在议论:某个学生考上了重点学校,却因为受不了学习的快节奏和考试的失败而跳楼自杀;某某学生有因为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和责骂,而服用大量的安眠药,来结束自己刚刚绽放花蕾的生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难以捉摸,希望就在身边,为什么不抓住?
在生活中,自然灾害和生病是不可避免的。在地震中,林浩和他的同学们被困在地下十几个小时。他们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唱着国歌。林浩被救出来了,他没有离开,而是回去救自己的同学。后来有人问他,是什么坚持着你?你又为什么回去救自己的同学呢?林浩回答道:“他们将希望全寄托在我的身上,他们的希望给了我力量。同学们不在了,我又做谁的班长?”
是啊!金斯莱曾经说过:“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希望,希望!你带给了我们力量,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四川成都温江区公平学校初一:梅渝曼
相似题目
-
春联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 的“桃符”。史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 有神蔡、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所以古代 老百姓就有在除夕时画二神在桃木之 上,悬挂于大门之外,用于驱鬼辟邪。当 时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王安石诗中 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 ,’H胜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水在除夕时令 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他还亲自在桃木 条上写了一幅对联语:“新年纳余庆,佳 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幅春联。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替 云楼杂话》记载:“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 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 帝微行出观。”朱元璋非常喜爱春联,并 下令推广。据说,有一次他出官观看春 联,见有一户未挂春联,问清楚是一个杀 猪阉猪户,不会写字,便笑着帮那阉猪户 写了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 是非根。”那屠户猜出赐联的是当今皇上 时,舍不得将这幅“御宝”贴到门外,就挂 到祖宗牌位两边了。 “福”字倒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为暗 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 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 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450字 四年级 写景
-
春联不知不觉,2013已经到来。这几天人们都在忙年,用糖瓜儿去讨灶王爷开心,用鞭炮去吓跑“年”,用干净整洁的屋子迎接崭新的一年。要数这风俗中历史最悠久的,还是贴春联了。 大年初一大清早,我跟随父母挨家挨户去拜年,见到了不少有趣喜庆的春联,可这贴春联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还是有一个传说的,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 那这贴春联有什么寓意呢?据说是为了庆祝福禄寿三个神仙打败年兽!但也是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希望来年梦想成真。当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演员赵炎就说了一幅春联,“看春晚吃水饺,一晚一碗;贴春联送祝福,一副一福。”我也希望2013年,我们的生活如春联中那样,吉祥美好。5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春联一眨眼间,忙忙碌碌的蛇年离开了,而快快乐乐的马年呢?它来了。今天傍晚,我们吃完晚饭,爸爸就“变”出一对春联,决定把它贴到门上。爸爸一边贴对联一边说:“对联一般是由红纸黑字或是红纸金字组成的;更重要的是……”爸爸故意不把话说完,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的追问下爸爸告诉我:“春联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抒发了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为春节增加了喜庆气氛。”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自己对春联的了解还不够,于是我上网查了查。这下我可明白了: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因此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春联贴在门上。Ye!太棒了,今天我又对春联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了,我太高兴了!300字 一年级 说明文
-
春联春节是所有中华儿女最期盼的节日,在春节前一天,家人团聚,贴春联、发红包、放鞭炮,大家都能放轻松,迎接着这一年。贴春联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家家户户都要贴,我家也不例外,不过我们家的春联有点不一样。一大早就被妈妈叫醒了,原来今天下午是大年三十,要贴春联啦!我们家也来了几位客人——幺舅一家,父母早就买好了几幅长条红纸放在桌上。看见桌上的长条红纸,我不禁产生疑问:“春联呢?这红纸有什么用?”妈妈拿出毛笔、砚台、墨水瓶和几张报纸,说:“你幺舅书法好,今年的春联我们自己写!”“好呀!”妈妈把报纸铺在桌子上,又准备了一个小碗,倒了半碗清水放在桌上。幺舅拿起毛笔沾了一下清水,在碗口抚了一下,去掉多余的水分。我则拿起墨水瓶,往砚台里加了墨,用研石开始磨墨,幺舅教我用研石在砚台上像画圆圈一样磨,过了一会儿,墨磨的差不多了。幺舅用毛笔沾了几下墨,在砚台边缘抚了几下,认真地写到:一……帆……风……顺……年……年……好。幺舅每写一个字我就把红纸往我这边提一下,好让幺舅写。万……事……如……意……步……步……高。还差横批,“你老爸忘了买了!”“要不然……”我和幺舅异口同声:“在红格纸上先写,写完剪下来。”就这样,“吉星高照”完成了!就是大了点儿。“该我们了。”爸妈拿着春联向门口走去。“记得要贴对称!”“放心吧!”……望着门口火红色的春联,我心里万分激动——过年喽!六年级:小学生来巡山550字 六年级
-
春联今天,我要了解了解“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幅春联。我的阿公知道的知识很多,特别是名俗民风,所以我打算打电话问问他。“阿公你知道“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的意思吗?”阿公说:“哎呀!这个春联还真不知道呢,那你上网搜搜了解了解告诉我好吗?”“好的。啊!找到了。阿公这幅春联是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连柳树和桃花都辞旧岁贺新年了。可见新的一年是多么让人期盼啊!”阿公说:“对、对,而且宝宝这幅春联还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们感到会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大成就哦。”“哈哈,那让我们等待新年的到来吧!”2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春联今天是XX年12月15日,再过几天就要到令人欢喜的春节了。在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贴红红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今日,就让我们走进有趣的春联世界吧!星期一,我们就要上《春联》这一课了。回到家,我赶紧翻开书本一看:哇,书上有五个春联呢!有的是描绘美丽春光的,有的是展现景象的,有的是歌颂生活的,还有的是表达美好祝愿的……在这么多春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展现景象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了。“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的意思是春天来临,万水千山一片秀丽。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中国大地,祖国各项事业都欣欣向荣。这组春联也非常讲究对仗,“春”对“日”,“回”对“照”,“大地”对“神州”,“千山”对“百业”,“秀”对“兴”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把春天的美和祖国的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给写出来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畅游春联世界吧!3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春联“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真热闹!”马上我们就要迎来热闹的春节,而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大红春联。如果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大红春联,就能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语文书上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有意义的春联。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句话的意思是:梅花开了,带来了烂漫美好的春天。爆竹声声,预祝新的一年平平安安。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它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梅花在斗雪吐艳,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到来,给人精神,给人力量,给人希望。让我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我认为作者“烂漫”和“平安”写得好,因为“烂漫”的意思是:光彩四射,绚丽多彩。让我们感到春天的梅花也是光彩四射、绚丽多彩,十分美丽的。“平安”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让我们知道“竹爆(报)岁平安”的含义。我喜欢这个春联!300字 四年级 童话
-
春联美丽的春光: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2.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3.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1.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2.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1.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1.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150字 四年级 写人
-
写春联 送春联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很多习俗,其中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喜气洋洋。学了两年多毛笔字的我,准备今年自己写春联。年廿六的早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好写毛笔字的工具,因为今天我要在家里写春联。在家里,我首先选了一幅春联,上联是:红梅香小院,下联是:玉兔下人间。因为有些字平时不常写,所以我先在报纸上练,大约练了半小时,我准备开始在裁好的红纸上写了。我的心“嘭嘭”地跳着,觉得非常紧张,我害怕写不好,会丢人现眼的。可转念又想:“没关系,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认真仔细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写好了,又看了看,自言自语道:“嗯,不错!我要把这幅春联送给爷爷奶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后来,我又写了好几幅春联,准备送给姑妈和舅舅。我下定决心:今年我为家人写春联,明年我要为其他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写春联!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刚进家门,我就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我给您们拜年、送春联来啦!祝您们健康长寿!”爷爷奶奶接过春联,乐呵呵地说:“真是个乖孩子,这幅春联写得真好啊!”说着,就把春联贴在了大门上。我听了爷爷奶奶的话,心里美滋滋的。今年的春节,我觉得非常开心,因为我为家人带来了快乐!回澜小学四年级:胡敏杰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贴春联大年初一,我和我爸爸一起去贴春联。早上,我早早的起来,把爸爸妈妈叫醒了。“今天是 大年初一,妈妈负责做家务。我和我爸爸负责贴春联。”大家全部同意了。我和我爸爸开始贴春联了。首先,我的爸爸拿起了板凳。我站到了板凳上面。爸爸把春联递给了我。然后我又按住了春联。爸爸用它胶布粘住了下面,又粘住了上面。要粘下联了。我又按住了春联。“下联就该你粘了”我爸爸站到了板凳上面按住的春节,然后我用胶布把上面粘了,也把下面也粘了。爸爸说要倒贴福字,因为倒贴福字表示福到。然后,我又站在了板凳。把福字给粘上了。最后。妈妈收拾好了家务。把我们的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然后我们去吃饺子了。大年初一吃饺子。250字 四年级
-
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为了表达喜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据《山海经》记载,传说神荼、郁垒兄弟俩住在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这棵桃树曲折环绕三千里,万鬼出没于东北方的鬼门。神荼和郁垒见有恶鬼,便把他们绑去喂虎。自春秋以来,人们将他们兄弟二人视作保护神。很多家庭过春节时都悬挂画有他们画像的桃符,以此来消灾避邪,保佑家庭幸福平安。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睿文帝孟昶亲笔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把它们题写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符上,于是第一副春联就这样诞生了。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原来用来驱鬼消灾的桃符变成了一种雅俗共存的艺术。到了宋代,春联还被称为桃符,只是联语不限于写在桃符上,也写在楹柱上,也就是“楹联”。北宋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常为人们吟诵和引用的。到了明代,桃符真正被开始称为春联。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写春联和贴春联在明朝以后兴盛起来。400字 初三 状物
-
买春联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年关,大人忙忙碌碌,小孩欢天喜地。一天上午,妻子说:“还没买春联呢。”“哦!”我连忙点点头走上街头。广场四周摆满了小摊,遮阳伞搭成的小棚里挂满了火红的灯笼,烫金的立体“福”字,还有款式各样的春联。我俯身细看,老板不时热情地介绍着,一副副精美的春联真是令人爱不释手。我挑了几副印着花边的金字春联,几个大“福”字返回家。一卷胶带,几分钟的时间,对联便贴好了,家里一下子充满了喜庆。望着漂亮的字迹,我陷入了沉思。不知从何时起,这些精美的年货走进了百姓家里。遥想小时候,每逢过年,写春联,贴春联可谓是一件大事。母亲从村头的商店里买回几张红纸,合计着数量和规格,细心裁好。父亲将纸卷起到村里的老孟家去写。老孟何人?其祖上是秀才,年近六旬,村里少数几个读过书的人,写得一手好字,虽没有书法家的遒劲,却也不失几分钢骨。每个年关,老孟家便门庭若市:戴棉帽的,缩脖子的,满脸微笑的,都守在火炉旁,胳膊下夹一卷红纸。老孟盘腿坐在炕上,面前一大方桌,桌面早已摆好笔墨。大家谈谈家长,论论年事,屋子里一片暖意。轮到我家的春联了,父亲双手将红纸恭敬地奉上,还有一支已经卷好的旱烟卷。老孟也不客气,接过烟卷夹在耳后,扶扶黑框老花镜,翻开一泛黄的春联书,选好内容,按字数将春联轻折,然后左手按住,提笔凝神,手腕微沉,笔尖轻扬,刚劲的楷体大家便流淌了出来。写完一联,父亲双手接过,轻轻一吹,让墨迹干掉。写完之后,父亲将纸重新卷好。我自告奋勇抱上,使劲嗅着香味,心里充满无限的好奇与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写这么好的字呢?写好春联,便开始贴了,贴春联要选成双的日子,诸如腊月廿八,母亲早已熬好浆糊,我和弟弟负责贴。踩着凳子,看好位置,刷子起落,双手轻拍,春联便贴好了。再看看自己,手上粘满浆糊,脸上有黑有红,简直成了小丑。但儿时的心哪顾得上这个,高兴地念了起来。门上贴“福”,柱廊上是“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猪圈上是“牛羊满圈,肥猪多多。”喜庆溢满了老屋。春联贴好,还不尽兴,于是将母亲裁剩的红纸拿出来,找来毛笔一本正经地写了起来。真想将自己的“杰作”展示,却又怕人笑话,只好作罢。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将一切都成了模板,按钮下去,色彩更多,但温情渐少,这些往事只好存在于记忆的影像中,任由时光去追忆!900字 高中 状物
-
贴春联大年三十那天,妈妈买回了一幅春联.晚上,贴春联的事就由我和哥哥来完成.哥哥先在春联的背面涂上胶水,然后拿来一把椅子,让我做在上面,自己站在椅子的靠背上贴春联.当哥哥拿起春联准备往墙上贴的时候,奶糖从口袋里掉了出来,我急忙站起来去捡.只听"啪"的一声,哥哥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拿春联的那只手正好捂着头,春联牢牢粘在了哥哥的后脑勺上,怎麽也取不下来,最后,我拿剪刀从春联下面剪掉了哥哥的头发,还好没有剪到春联.只是,哥哥后脑勺上的头发被剪掉了一片.这时,家里人出来一看,都哈哈大笑.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再简单的事,不认真做,也很难做到.250字 四年级 状物
-
春联赏析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即将临近,有不少的民风民俗:放鞭炮、吃团圆饭、辞旧迎新大扫除,当然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贴春联。春联有许多类别,有描绘春光的,有描写景象的,有对来年美好祝福与期盼的,有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在我印象里,就有这么一副: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用了最经典的对仗形式,勤劳对和睦,门第对人家,春光好对幸福多,使人们读起来抑扬顿挫,郎朗上口,而且“春光好”这个词用得很棒,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杨柳抽芽,桃花盛开,播种禾苗,也道出了人们对来年好收成的展望和期盼,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幸福的,一个勤劳的家庭是幸福的。提前祝大家新的一年——“马”到成功!250字 四年级 状物
-
门神和春联家户户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幅对联或门神了。门神是传说中能捉鬼的神荼和郁垒。贴门神意在驱逐瘟疫、恶鬼。到了唐代时,门神的位置被秦叔宝和尉迟敬?运?〈?春联是从桃符发展过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门上,后来,画像又变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示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够过隐,便又在大门两边,挂上桃木板,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最长的一幅对联共有350个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幅春联。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350字 四年级 状物
-
春联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春节必备项目。今年春节我回老家,观看了一次春联完整流程。爷爷是个退休教师,老学究,很擅长写毛笔字,所以写春联是他的长项。腊月28,爷爷拿着三条红色的纸走了过来,神秘地说到:“我要写春联啦”!爸爸说:“还早着呢,往年不都是29贴的么?”爷爷说:“这你就不懂了,明天逢春,按黄历规定今天就要贴好春联了,明天以后就不能贴了。”我和弟弟妹妹们听了异口同声地叫道:“太好啦”!我才知道,原来写春联贴春联是要看日子的,不是想贴就贴的。首先,爷爷先把纸压平,然后用毛笔蘸了一下墨,就开始写起来。只见爷爷挥舞着毛笔,时不时的颤一下墨。爷爷写的非常从容,行云流水。大约过了十分钟,爷爷就写好了。他写的是上联:合家欢乐乐小康;下联:和谐美好好庭园;横幅:吉祥如意。每个字都是那么美观得体,我们看了之后都拍手叫好。接着爷爷又写了厨房,大前门的春联。看的我好生羡慕。爷爷把写好的春联以此摆放在地上晾干,接着就是贴春联啦!我们像跟屁虫似的跟着爷爷来到院子的大门前。爷爷搬来一架梯子,把春联挂在梯子上,又拿来一瓶胶水。爷爷把上联取下来,端着胶水瓶,小心翼翼的用小刷子蘸了下胶水,做出非常专业的样子,把胶水涂在上联的背面,我们看了哈哈大笑。爷爷把上联贴在门框左边,再用手掌把上联押平。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把下联贴好,最难贴的数横幅了,因为它的位置最高,要爬到梯子顶端才能贴到。爷爷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爸爸在下面扶梯。他的腿有点颤抖,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太高的缘故。爷爷涂好胶水后,把横幅贴在门栏中间,回过头来问我们贴的正不正。我们说往左边向上一点就正了。爷爷左边往上了一点,又问正不正,我们一起回答:正了。他又慢慢的下来,左看看,右看看,嘴里还念念有词。接着爷爷又在横幅下面贴了一排剪好的福彩,福彩飘起了,一下子就增色不少。接着,爷爷有写了厨房和厅门的春联,然后把它们一一张贴好。这样,家里的春联就全部贴好了。贴好春联,开开心心过大年啦!800字 五年级
-
春联老家过春节喜欢挂春联,因此春联很热销,尤其是手写的。书法很好的爷爷一到这个时候就忙开了,写了不少春联,并不时有人送来一沓沓的红纸,要爷爷写春联或婚联。爷爷的书法在老家这里很有口碑。春节来了,就陆续有人托他写春联了。亲戚呢,就免费写几幅送去,以表人情;其他人呢,一般都要给钱,不过也没有定价。爸爸告诉我,有个生意老板很赏识爷爷的书法和对联,每年都要请爷爷写,今年照样还是请爷爷写的对联,开始给了两千多,后来似乎觉得不太妥,可能因为爷爷写得实在太好了,那户人家又加了一千。那个人的父亲也是个喜欢写对联的,是诗词协会的什么人,爷爷的对联都值得专业人士花钱购买,看来爷爷还是真有几下子。写个对联就赚三千多,发啦!我想:“爷爷太好赚啦!写几次就抵我爸爸辛苦一个月的工资,真好!”这钱的确很好赚。我曾看过爷爷写春联,写字的时候,并不用花很大劲,一支毛笔蘸点墨汁,在红纸上横竖撇捺潇洒挥毫,或龙飞凤舞,或亭亭玉立。不过前几天我看到爷爷给人写婚联时,遇到了一个很伤人脑筋的问题——纸不上墨。纸不上墨的意思就是纸不吸墨,一般来说是纸张太差。那次人家结婚请爷爷写的对联,是贴在门上的,纸张自然没有那么讲究了,毛笔在上面游走,纸就像玻璃一样只在上面留上几点墨汁,没有墨迹。爷爷尝试补墨——在上面补上几笔,但收效甚微,而且影响质量。怎么办呢爷爷拿来一撮洗衣粉,溶在墨汁里,搅拌搅拌继续写。爷爷说,这能让墨水更好的渗透到纸里去。说着,写了第一个字。可这墨水也渗透的太好了——字因为墨水的过分渗透,都花掉了。哎!这字废了。爷爷说可能是洗衣粉放得太多了,又倒了一些墨汁进去。可是洗衣粉又似乎太少了,字又写不出来了。爷爷换了办法,把蘸了墨水的毛笔在肥皂上沾了沾,再写,可效果似乎也不大好,这可怎么办才好呢!爷爷不禁骂了起来:“这破纸!便宜没好货!”(爷爷的脾气有时不太好)奶奶出了主意:“是纸带油性用毛巾擦擦。”说罢拿来毛巾对纸使劲擦了又擦,爷爷才半信半疑地开始挥毫。嘿嘿,这次可把问题根治啦!爷爷写得特别痛快,一点问题没有!很快,好多幅上好的对联“出炉”了,整整齐齐放在房子里,等晾干后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两了。800字 五年级 日记
-
贴春联新年的脚步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个商场也是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除夕,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家也忙得不可开交。中午,妈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春联,叫上爸爸,我也拿来安全剪刀、透明胶等物品,兴致勃勃地来到大门前,准备贴春联。首先,我们把鸡年的春联换下来。可是,它们好像舍不得“墙妈妈”,一直不肯松“手”。没办法,妈妈只能把它扯下来。看着依然半新的春联被撕下来,我有点舍不得,妈妈却说:“这就叫辞旧迎新!”妈妈拿出新的春联。首先上场的是上联。妈妈将上联小心翼翼地铺开,摊平,就轮到我出场了。我将透明胶撕开一段,然后用安全剪刀剪了一段长短合适的胶带。接着,就轮到爸爸出场了。他一边将胶带贴在春联上,一边嘱咐妈妈:“按住喽,别贴歪了。”说着,爸爸将春联捋了捋,然后用手指将透明胶用力向两边撑,直到透明胶一头平平整整地贴到了墙上。这上联,用了三条透明胶带,才牢牢地贴住了。妈妈退后两步,看了看,点点头说:“嗯嗯,不错,不错,高低正合适。”接着,爸爸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下联贴在门的左边。贴完了上下联,该贴横批了。妈妈拿着横批比比划划,确定了高低之后,我就剪下两段透明胶让爸爸贴在大门上方。“终于大功告成了!”红彤彤的春联映在我们的脸上,我忍不住念了出来:“身体健康年年好,事事有成步步高。横批是,‘吉星高照’。”突然,一个问题从我脑袋里冒了出来。我急忙问妈妈:“妈妈,这春联上下联字数一模一样,你是怎么确定哪张是上联,哪张是下联的呢?”妈妈笑了笑,说:“这可有讲究了。区分上下联最重要的是看它们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也就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第一声或第二声,也就是平声。你看,‘好’是第三声,所以这是上联;‘高’是第一声,所以这是下联。读的时候,要从右边开始读,你呀,刚才读对了!”原来如此。看来,贴春联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真不简单,它还让我长知识了呢!800字 三年级
-
写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张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民俗,红底黑字,喜气洋洋,崭新的春联总能燃起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每逢年底,书法老师总会组织我们上街义务写春联,今年也不例外。来到热闹的步行街,一切准备就绪。我先写楷书对联,把毛笔浸润在墨砚里,然后将笔肚多余的墨汁掭去。我一直很喜欢笔杆与砚台碰撞在一起的声音,叮当一下,从容不迫,又清脆悦耳,能让人感到舒缓沉静。我在妈妈裁好的红纸上挥毫,笔在纸上游走,提笔,顿笔,转锋,一个个方块字站如松、坐如钟。一幅春联写好,我抬起头,只见周围已经围了五六个人。春联被一个年老的太太抢去,她拿着对联端详着,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又慢慢散开来,感激似地对我笑着说了声:“写得真好!谢谢!”得到夸奖,我的心头是暖暖的快乐。书法老师走过来,递给我一张墨迹未干的行草“福”字,让我照着写。我从笔帘里取出一管大笔,饱蘸浓墨,提按顿挫间,一个潇潇洒洒的“福”字便落成。人群中一个男声连续两声:“好!写得好!”围观的人群也在拍手叫好。我渐入佳境,又连续写了好几幅行楷对联。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走过来说:“孩子,给我写一幅八个字的对联,就写‘东山再起,从头再来’。”“即兴书法?”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没有了字帖,我顿时感到黔驴技穷,看着眼前男子期盼的眼神,我想他让我写这八个字的原因:是生意失败,还是家庭不幸福?我不忍心拒绝他,把目光投向一旁裁纸的妈妈,妈妈朝我点头示意。收到鼓励的信号,我脑海中飞速勾画着这八个字的结构、笔划、繁体写法,一边小心翼翼地在纸上书写,生怕有人看出我学艺不精之处。写好后,我惊讶地发现这八个字写得颇有些神韵,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心虚地偷瞄了一眼那男子,只见他一只手横放胸前,另一只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着下巴,偏着头专注地看着春联,看得出他很满意。那人拿起春联,反复看了看这八个字,边点头边称赞道:“小姑娘,写得这么好!真厉害!”我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作矜持状。看着他眼角浓得化不开的笑意,我似乎看到那幅对联就像一条红地毯,为他展开了一条平坦的人生之路,他正坚定有力地迈向那成功之道……我心释然。800字 初一
-
写春联盼望着,盼望着,寒假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对于我们书法班的孩子来说,最高兴的还是能有机会把自己作品——春联正式展示出去,收获大家的赞誉。果然,这天上书法课时,老师满面春风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快到春节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写春联。”老师的话让我们都很兴奋,大家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写春联,可不是你们想象的一挥而就那么简单,每一个字都要认认真真地练习的。老师先让我们练习上下联:“猴舞中华山水美,鸡鸣大地万户春。”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反复书写,一丝不苟地练习者。“猴、鸣、舞、华”这几个字最难写,因为老师教我们在春联上写到是繁体字,我记不清楚,总是把它们写错,有一次,我把“华”的繁体写成了“羊”,赶紧改正过来,又把它反复写了几行。直到这十四个字都练好了,才开始练横批“共庆新春”,这四个字比较容易,我一会儿就写好了。最后只剩下门心——“福”,别看只有这一个字,可是也是最最难的,因为要写得方方正正,还要大大的,结构就不好掌握。我们先把宣纸裁成正方形,再折出“米”字痕迹,然后看准位置开始下笔。一开始我掌握不好大小,有时候还会写歪了,但是经过多次练习,终于能写得很好了!终于到了最后一节书法课了,老师给我们人人都发了写春联用的红纸,让我们最后练习两遍,他看了之后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可以写在红纸上了!”我兴奋不已,正襟危坐,端端正正地捏着毛笔,抑制着激动的心情,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起来。“二十八、贴花花。”这一天,我早早地起床,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我写的三幅春联分别贴在奶奶家、外婆家和我们自己家的门口。爸爸妈妈还把我和春联拍了照片发到他们的朋友圈,一天的时间,妈妈的朋友圈就有九十个人给我点赞,还有十几个叔叔阿姨留言夸我写的好,是个小才女,还有好几位阿姨找我预定,让我明年也给她们家写一幅呢。面对这么多的夸赞,我别提心里多得意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你看,只有平时付出辛勤和努力,才会收获到成功和喜悦!”我用力点了点头,决心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明年的春联写得更好!800字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