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小说有感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颇多,在她们身上隐射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独有的个性以及她们的悲惨的命运。
初读《半生缘》总觉得曼桢的不幸是曼潞和祝鸿才害的,质问曼璐怎么可以这样设计害自己的妹妹。其实,曼路也是很可怜的,为了家里的生计沦落为舞女,但却不被家人理解,结婚后又无法生育,才会想让自己的妹妹做自己丈夫的姨太太。应该说这是整个社会形态所迫,社会的腐朽黑暗,人的思想昏庸无能,当然曼桢优柔寡断、委曲求全的个性也是导致这样一个悲剧结尾的重要原因。曼潞和祝鸿才对她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开始,但把她推向深渊的却是她自己,并且由于她的认命她的妥协不仅害了她自己更害了深爱她的世均,也间接的害了翠之害了叔惠。她不只是让自己不幸福更加让三个家庭都不幸福了。如果她不委曲求全,直接去向世均坦白一切,如果他可以接受那固然是美满的结局。如果他觉得难已接受她的失贞,那至少以后可以坦然的生活,而不活是活在回忆或假象如果当年如果向爱人坦白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情形。活着不是为了后悔,曼桢最后对世均说的那一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这句话包含着多少悔恨,多少无奈。她自己也知道原本这幸福是属于她,但现在她失去了这个资格并且是永远的失去了,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啊。没有死去活来的告白,也没有山盟海誓的轰烈,一切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当爱情静悄悄地到来,又被人生的起落所折磨,被岁月的洪荒所沉淀,被生活的重担所压迫,那份坚持与无奈,到最后竟然只是留下一句平淡得让人几乎心碎的道白。
张爱玲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不一部悲剧小说,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缩影。很多人到老的时候还在后悔“早知当年如何如何”,岂知这个后悔也将成为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后悔。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张爱玲用她的传奇故事不显山不露水地表现着人性,尤其是人性的鄙俗与狭隘,描写了家庭的黑暗,世人的虚伪,所谓爱情自私的本质,对女性奴性思想的提示也毫不留情。
故事的女主人公白流苏离婚后寄住母家,钱财被骗,又为兄嫂不容,只得寻求再嫁,苦无姻缘,便抢异母妹妹的对象范柳原,范是个老尖精滑的留学生。一个不诚娶,一个但求嫁。两个人都不愚钝,很有些小聪明,可谓真正的凡人,凡心热炽。张爱玲站在白流苏的背后,让两个人的灵魂跃上纸面,斗来斗去。白流苏大家闺秀般的矜持,不时挑逗,范柳原穷形尽相,甚至挪用诗经里:“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来做假。满篇你来我往的小技巧。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以一个城市的陷落为代价而换取一段感情的最终结果看似壮观但其实又如何呢?也许张爱玲从来不认为爱情是可靠的,爱情在她心里只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些点缀本无什么大不了,两个人因为城市的陷落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感和固有的洒脱,突然间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温暖,于是就有了倾城之恋。他们最终结合在一起了,可是张爱玲却不说是爱情发展到婚姻的自然结果,反而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这其中充满了悲剧意味。那时女人的地位太低了,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悲剧性地依靠男人。所以,白流苏虽然自私,小家子气,但是也还情有可原。
其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是另一种世事动乱吧,爱情也像《倾城之恋》里面的男女主角样,苟合着。
张爱玲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金琐记》里那个贪婪的七巧,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早早地被腐烂的空气埋葬。
在文章的一开头,是通过两个丫头的对话,让我们初步的了解的曹七巧。同时两个丫头的对话,让我们看到,曹七巧很可怜。如文章中写到“凤萧道:‘你是她陪嫁来的么?’小双冷笑道:‘她也配!’”丫头即如此轻蔑地看待她,再加上她的身份与姜家并不算门当户对,且当初是以“姨太太”娶进门……而且她的丈夫是个躯体残疾,“没有生命意义的”姜家二少爷,对于一个正常的女人,能忍受,坚持下去么?还有她娘家哥哥的索取……“不承情也罢!我也惯了。我进你们姜家的门……谁见我的情来?谁有半点好处到我头上?”这样的环境怎能不叫她不暴躁,不尖酸刻薄?甚至最后到达性格的“扭曲”呢?曹七巧的命运本是不幸的,但她并不从自身的不幸中滋生出可贵的同情心,而是以制造别人(确切的说是她亲身儿女,而且也只能是她的亲骨肉,因为那是她所唯一能接触到的人)的更大的不幸来获得快感。如小说中说道“有时她也觉得牺牲得有点不值得,暗自懊悔着,然而也来不及挽回了。她渐渐地放弃了一切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的跟怒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行举止越来越像她的怒亲了”。再如儿子,她以给长白娶媳妇的方式管住他,但又不让儿子与一个女人有正常的生活和快乐。她处处亲近长白,要长白给她烧烟泡,陪她通宵聊天。最后使得媳妇被残酷的精神折磨致死,姨太太做了"替身"。不到半年,也吞鸦片烟自杀了。其实,人性中本来就有卑劣的一面,它所呈现的姿态完全就由它所处的环境而决定,在一个美好,自由、相互尊重的环境中人性中善的一面被全面激发,时刻体会到爱意的人,才有能力将爱传递下去,而在被压抑被摧残的环境中,人性中恶的一面被煽动起来,一个处于充满危机、敌意气氛中的人,怎么会具有爱的能力呢,它只能出于本能的自卫,而自卫的方式也是具有攻击性的。所以,当张爱玲在塑造曹七巧这个人物时也许更多地是寄予同情,更犀利的批判这个使人变成鬼的社会吧。
一位奇女子,以她出奇的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活独有的诠释,把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万千风貌述诸于文字留给后人品味与感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风情万种,性格各异,但又都是在那个时代中特有的产物,她们的命运跌宕起伏,让人揪心,充满着几许无可奈何,总激起读者的几许长叹。她就是张爱玲,永远的张爱玲……
长城,忠贞,或信仰
我的骨骼是由石头砌成的
里面尘封着炽热的岩浆
五千年冰川凝结的硬度呀
疯狂的子弹,也射不穿胸膛
只是,面对满目疮痍的累累尸骨
我的血液,沸腾了忧患的目光
河山未统,男儿何以为家
一柄利剑,在苍凉之宇露出锋芒
我知道,我不是冲锋陷阵的勇士
但我会用独特的方式挺直脊梁
宛若亘古绵延的群山,正在
历史的烽烟里燃烧悲壮
相关推荐
-
我的张爱玲第一次接触张爱玲的时候,是初一,那时候看她的第一本小说叫做《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时候年纪小,并不能理解“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大概是因为那时候的语文老师十分喜欢张爱玲,所以看了很多她写的小说,例如《倾城之恋》,《色戒》、《小团圆》。也去看了关于她的传记。这真的是个传奇女子,小说封面的她高昂着头,一丝不苟的发,鲜亮的旗袍,像一面高傲的旗子,撑起了一个另类的文化时代。她生于显赫之家,不愁吃穿,她生于封建世家,却又勇于冲破旧社会的枷锁,她不断学习,她是天才,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渴望爱情,于是爱得低入尘埃,在尘埃中开出一朵花儿来。哪怕后来遭到背叛,她仍然原谅了那个背叛她的男人。我试图从她的小说里的字里行间去了解她,玫瑰的红伤口绽放的梦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再落空,于她而言,胡兰成大概是一抹玫瑰红,那么赖雅呢,那个陪着她到自己生命最后的男人呢,是白月光还是饭粘子?有人说《小团圆》相当于自传,我并不懂,只觉得张爱玲有张爱玲的傲气。这个为了爱情花光积蓄的女人,为了好奇的世界不顾一切逃离旧社会束缚的女人,这个为了能好好生活而努力学习的天才女子,她该是傲气的,她在自己的小说里高昂着头,不屈的灵魂。她的文字不参杂着政治和革命,她写着纯粹的爱情,她歌颂爱情并且渴望爱情。时间磨光了岁月的棱角,那个寂静死去的女子的故事被写成传记,小说,被改写成电影,但她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我的张爱玲。600字 初三 写人
-
随笔之——张爱玲有人说:张爱玲的清新华丽,宛如女人的时尚,其中有些是曾经时尚的流行,这些时尚,用时下的话说,又有些酷的味道;有些事正在时尚的流行,宛如一道亮丽的风采。但在这些亮丽这些酷之中,却隐藏着作者的寂寞。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言,她的作品中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没有去触及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汹涌洪流。她的作品表现的总是饮食男女的平凡琐屑的原生态生存状况,通过男女间的小事情,写出人生真实而安稳的那一面。她的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处于一种空灵孤独的境界之中。如《倾城之恋》般,女主角白流苏高雅,有心计,在生活的夹缝中求生存,缺少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不得不处处算计,以求得能在大家族的冷眼中生活撷取。文中的她始终是孤独的。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这是读《倾城之恋》的最初印象,在这场经历了倾城的恋情里,我真的没有眼睛去看白流苏是有多自私,骄傲,或者说是范柳原有多么的风流不羁。她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回到家中,家人与她格格不入,她在孤寂中绣鞋,吃饭,与家人争吵,渴望得到母亲——白老太太的同情和爱,但母亲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关注她,对她似乎太厌倦了。因此包裹她的还是一腔寂寞。在香港一起游玩时,白流苏和范柳原各怀心思,一个想嫁,一个只想把另一个玩弄于掌中,只把对方当做情人。这对矛盾决定了他们貌合神离,彼此间是封闭的。这两个人用尽心思,想要攻破对方的厚厚的防御墙,战胜对方,这是一场强心里战。“最后只有在香港被炮轰,隔离的刹那,两人才把各自的私利暂且抛弃,隐藏,互露真情时,两颗孤寂的心才碰撞到了一起,刹那间心灵相交,情感交应。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然而流苏终究是流苏,范柳原也终究是范柳原。重归于社会后,他们又各自恢复了自己本来的人性——社会性的人性。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两人虽然走到了一起,然而又进入了各自分离孤独的境地。流苏虽然胜利了,得到了她该得到的婚姻保障,物质的供应,然而,“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一时的“倾城”形成了一段倾城之恋,然而像一阵风,一切都全都过去了。作者又娓娓道来,客观述说,言语中流露着一种无奈失落。柳原不在进入流苏的心田,流苏也不需要再去理解柳原,两人之间只要像以前那样维系着一切便可以了,同时并存的还有永远的孤独。柳原老是吟诵那首诗:“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流苏不理解,也永远不会理解,也不必去了解,于是柳原只能在心中自吟了。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不知道哪个角落等着你,所以白流苏等到了范柳原,如果说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叫不幸;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叫无奈;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叫残忍。那么白流苏就是那世上最幸运的女人,因为她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所以她叫好命!说到底,张爱玲把自己的孤独借作品人物表达出来,张爱玲对爱,对生活道路,都选择了孤独,因为她本身就是孤独的。不喜欢和人来往,不喜欢人多,更不喜欢别人到自己家中,不喜欢孩子,只喜欢一个人过安静的生活。生活中的孤独只是一部分,主要的还是心灵上的孤独,精神世界上的孤独。这是永远的孤独,一直到在美国公寓里默默死去。张的文章大多是冷冰冰的客观描述,笔下的人物大多在她的作品中挣扎,生存,没有真爱,多的是自私,警戒。她就像一个医生不动声色地做着一个手术,而当时她正在解剖这个客体。张爱玲的文章大多数也是在诉说这种孤独——张爱玲式的寂寞。如《半生缘》中的一对男女也是身不由己的选择了孤独,曼桢,世钧,最终没能走到一起。言为心声,张爱玲正是通过作品表达了她这种种无奈,孤独的情感。张爱玲自己也曾说过:“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们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的背影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倾城只是在刹那间的一段,然而在倾覆的背后闪烁着永恒的孤独。可也正是这孤独,成就了这棵孤贞冷艳的树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以前时代的事情,渐化作一卷电影胶片,桥段;一张老照片,黑白;一段别人看的故事,不明。渐渐落了微尘,泛了昏黄。皆那么无言,却是仅有的痕迹,让这世界记得。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生前写了太多经典,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她逝后才面世的作品,《小团圆》。那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她一度欲销毁。《小团圆》是篇近似于自传体的小说。张爱玲的魅力在于,文字到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心里去。她的言辞无比精致,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我是“张迷”,迷恋她的文字,迷恋阅读她文字时的感觉。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让人爱上她写的故事,她这个人的欲望。她写文字像蜘蛛编织它的网,让人渐渐坠进去,陷下去不上来也宁愿。十里洋场,她穿着另类时髦,古装短袄旗袍,上海滩,她是最浓郁的一道沉香。胡兰成,只能说他毁了张爱玲这个人,却成就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这个作家。尽管张爱玲的一生过得悲凉而忧伤,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实的,毕竟,她来过了,有太多东西能够证明她来过已足够。她,空白地来到这世上,空白地离开这世上,却填补了世上的空白。在09年的4月《小团圆》才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点儿神秘有点儿兴奋,《小团圆》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张爱玲本身的写照,九莉具备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张爱玲因文章吸引了胡兰成一样,正如他们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张爱玲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但读起来,却不像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经历那般强烈和忧怨,张爱玲的叙述给我感觉有些淡,是无奈后的释然?还是彻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写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看一般,有了几分洒脱。张爱玲这样说《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那么,幻灭后,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很长的回忆和自己曾来过的证明,以及,拥有的停留。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圆满和存在才是有价值的,纵算完全幻灭,亦是存在的结果和证明,因为,如果没有存在过,连幻灭都没有。存在的痕迹是要留给这个世界上自己爱过的人,和爱过自己的人。《小团圆》中,九莉本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可是赶上太平洋战争的她被迫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便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对于这件事,她却只轻轻地说:“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也许我们都无法体味这种苦楚的滋味,当我们有那么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却得了无果的结局。一定不会像张爱玲那么轻描淡写和释然,也许我们会绝望会疯狂,可张爱玲不会。她选择了并懂得接受。同为学生的我,倘若遇上这样的事,会万念俱灰的罢。我想,经过酸雨的洗礼之后,花木存活下来的尽管很少,但毕竟是有的,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的傲慢撑起她自己,经过不复柔和的历练。让我一下懂得,曾努力过的东西覆灭,一味想复原是无用的,我们记得,曾经那么努力地努力过就好。我们就算没有结果,但是有比别人多付出的过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来过、做过的证明,是我们最美的回忆。就正如一炉沉香,燃灭之后,冷却掉了,却还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还会有一道道沉香的余香,弥散着,余香,犹在……那是95年的9月,8号那天,张爱玲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得安静而不为人知,75个年岁,张爱玲就这样走过。她也一如那一炉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让人们知道了张爱玲,如今她燃灭后冷却,依旧留下沉香屑和余香,亦无憾了。因为,她留下了那么多文字,纪念她的爱情,证明她的存在,而且,还让太多人读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来过,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余香,绵亘长存——她的经历,她和胡兰成之间,有太多故事和记忆,值得记得,却又最好忘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回忆是苦楚的。就用徐志摩《偶然》里的句子结束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沉香冷却,余香犹在……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精致女子之张爱玲沪上烟雨渐行渐远,入秋的风把这个城市修理得那么清凉,凉透了的让人不禁赞叹几声。这个城市在薄薄的历史尘埃里,掺杂了辣椒的火热又投入了砂糖的颜色,输于嗅觉的热泪盈眶,收于味觉的咀嚼,而偎依在屋檐斜窗旁穿着旗袍的女子似乎诠释了它的全部!梦!寻梦!有时候梦就像浮在树叶间薄薄的纱,美的时候又是那么轻易的破灭;有时候就像千年尘封的秘密,沉沉的入海。在未解开潘多拉魔盒之前,每个人似乎都是天才,都在放飞思维的翅膀,飞翔、远航!她也有一个梦!关于一个天才的梦,一个女孩是那么渴望世界的微光,就像北极的极光的一样神奇、绚丽多彩。这个梦,或许也就是因为这个梦,为了这个梦,她苦苦的在人生黯淡的时候走着、走着!孤独、寂寞都不怕。即使世界给不了现世安稳,我们也要给世界一个精彩。也许你会艳羡她的身世,与那么多的布衣百姓可欲而不可求得的脉络,千丝万缕!事实却是那样的截然不同,童年的张瑛寄宿在学校里渡过,母亲又不在身边,所以姑姑的牵绊成了她儿时最深的回忆,苦却快乐着也只是那个时候给予的馈赠。温暖!有时候只是在你跌倒的时候,有亲人出现时的热泪盈眶感动;坚强!有时候只是在你跌倒的时候,无人问津时强抑住眼泪的苦涩。在冷冷的心里边容纳过的风雨也变得冷涩,也许只有文字轻弹慢诉,才会足以疗伤。所以她没有停下来过,笔尖总是流淌着涓涓文字,潺潺如流水,好似那埋藏在心底的情愫,明净的可以照得见人影。一炉沉香,就是一段文字,一个轻声慢诉的低低私语!一炉沉香的时间仿佛已经过去万重年光。不幸如她,不幸的文字里的她还是年纪轻轻就必须经历尘世纷扰的她,有时候看她的文字,错落的将自己幻化成了故事里的一团烟刹。她是那么的努力、坚持,也许在不幸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最懂得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绽放,所以在未能赴圣约翰大学的她去了香港大学,继续探寻那梦,据说美丽无瑕的缥缈。战争的烽火点燃,易碎的梦似乎只是在半空中停滞的萤火,点点看不到前尘。也许于她,也只有文字才是最好的药,可以疗伤,慰藉那心中隐隐揪心的东西。笔能生花,墨纸里飘洒的点点流沙,只觉得那么美,特别是在最后一颗星辰慢慢升起的时候犹其美。不停地写,不停地写。《等》的《花凋》,等到《爱》《走!走到楼上去!》。忘不了的画是红玫瑰和白玫瑰身上装饰着的旗袍翩翩走来!爱情!之于任何人都是那光和热,触及到的是那么怦然心动。冷得像风,在乱世中小心翼翼的行走着,给你一双手紧紧的相扣,那该是多么的令人心动。怎敌得过许“现世安好,岁月静好”的许诺!真的,那个时候,冰冷的心也晕开了雾气,朦胧中的醉意最是识得真情。前方道路坎坷的似滂沱雨下的泥泞,也不顾的去爱。即使到了最后还是放不下,她叹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至于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或许那个时候也正值是秋天,也是一场雨。这场雨下得很猛烈,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世钧,我们再也的回不去了,对吗?”真的回不去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吧!短的是人生,长的却是磨难。唯有淡淡的文字,文字在深深地夜色里那么乖巧的聆听者你心底的呐喊!甜也好,苦也罢!字字珠玑,她的文字那么痛彻的描摹着前世今生。人生是苍凉的手势,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还是在秋,这凉开始渐渐来到,在洛杉矶的家中她轻轻的走了,像风一样的轻!她走了,故事没有结束!好恨!好恨!没能早生半世。半残的文字寄于风尘。1200字 初三 散文
-
读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有感读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有感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曾著书、译书无数。他关心下层劳动人民;他那无数著作像茉莉花香一样,随风飘过,但却让有幸闻到花香的人一辈子回味它,记住它。他那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曾影响过无数学者,而我也深受其之熏陶。《狂人日记》主要描述了在旧社会时,“我”觉得任何人都想吃人,而自己就是“吃人集团”的下一头猎物,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哥哥就是他们的老大,而自己虽然要被吃,却永远也要背负一个吃人的人的弟弟的罪名。当“我”觉得周围的人都想吃自己时,发现孩子也想吃人,也吃过人。“我”不由得发出感叹:“救救孩子!”我看完这一篇日记,很伤心,也很骄傲。伤心的是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揭露旧社会的丑陋,在抨击旧社会。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似的狡猾……这无疑是鲁迅先生眼中的旧社会,这也是广大穷苦劳动人民眼中旧社会的写照。虽然文中的我是一个不吃人的人,可还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呀!何谓吃人,其实吃人指的是剥削百姓,鱼肉百姓。而虽然“我”不是干伤害百姓的人,但另外的腐败官员却干了昧良心的事儿,而他们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虽无直接的血缘关系,却还都是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这时鲁迅先生的无奈,也是广大爱国者的无奈。兄的的唇边不但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还装满了吃人的意思,这怎能不叫人悲哀,这怎能不使人着急呢?但我也骄傲,因为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救过英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他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唤醒了多少刀俎上的中国人。他就好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让中国人看清前面是万丈悬崖还是灿烂阳光;他就好像一根灵魂都是坚硬的棍子,帮助国人打退了一匹又一匹眼中冒着绿光,直勾勾看着国人的狼,勇哉,英雄!在旧社会,也许有人会认为安是最好的,但我却认为不安才是最好的。在祖国危难之际,在人民危难之时,前者安是苟安,后者是大爱,比小爱更伟大,更朴实无华。只有在祖国危难时,舍小家而顾大家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就像鲁迅先生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狂人日记》笔下的我对吃人的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的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这不是鬼话,而是真真切切的人话呀!即使亡国奴再多,但救国的人会更多,把亡国奴给消灭、埋葬,把苟安、苟存的思想从华夏大地上真正“吃掉’。其实人要以树为榜样,树的叶子就像各种挑逗你内心底线的诱惑,虽然树在平时都在犹豫,就像叶子虽长在树上,但风儿一吹,会颤动,有时甚至会掉落下来一样,但一旦到了危难之际——冬季,树就会把叶子脱落,只剩主干和树枝,就像把各种诱惑搜甩掉一样,这时,即使再下雪,也打不到主干了。鲁迅先生就如同在冬季的树,昂首挺胸,不被遭受的迫害和诬陷所妥协。鲁迅之妻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中说:”鲁迅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确实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狂人日记》中的最后一句话“救救孩子”道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确实,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没有受旧社会影响的孩子,或许还有。从此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也非常重视对孩童的教育。宋朝宰相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他在广大穷苦人民的心中永远是不朽的,永远是嘴高尚的。鲁迅先生的伟大,深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已成了我灵魂之中的中流砥柱,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缺的东西。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
读《小小说》有感首先,读《小小说》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毕竟书中的内容都是老一辈德高望重的文化人从优秀作品中精吸出来的精品之精品。即使是任意翻阅一篇,读上一读,也会给我们灵魂深处烙以一个深晰可见的印斑。因为那一篇篇精品都是“沉默”中“爆发”的一颗颗“巨石”,那一篇篇精品都是冲刷心灵尘埃的一颗颗“砾石”。即使它们不能直中读者的心窝,也会因其震慑力的强大而使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进而潜移默化的感化于人。其次,读《小小说》还可以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因为书中的内容大多都夹杂着生活元素。换句话说,小说就是写生活,小说就是写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常事”,从而借此来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呢,有了《小小说》,身为学生的我们,作为没见过世面的我们,从小说中的生活里我们便可了解到现实,以至起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的妙效。再而,读《小小说》还可以使一个人在书中的经典框架下深深的体会到文中的构思——“起承转合”。在《小小说》中,每篇文章的构思都是极其巧妙的。所以说,在我们读任何一篇小小说时,注意其构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时读像《小小说》这样的精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读《小小说》更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巧妙的学会表达,吊人胃口。因为每一篇小小说它都有自己独特和特有的标题与开场白,使人一眼望去便想知其后,颇具望眼欲穿之感。尤其是到末尾,作者那笔锋突转的表达效果更是吸人眼球,使人“望尘莫及”。总之,读《小小说》好处多多。读她不但能提高你的阅读品味,增进你的大脑智慧,使你明白人间的事理,更能使你……哎?我跟你费这么多口舌干什么?该去看小小说喽!650字 初中 读后感
-
读小说《红岩》有感每当我听到《红梅赞》这首歌,面前就浮现出江姐在赴刑场时和渣滓洞的难友们告别的那一幕,于是满怀悲愤而激动的心情,回想起《红岩》这本书来。《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刻画了众多革命英雄的形象——有成岗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的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后的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依然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们的团结奋斗,令敌人闻风丧胆;白公馆志士们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都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悲愤、感叹而倍受鼓舞的画面!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江姐被捕后第三次受刑的场景,凶恶的特务用长长的竹签子钉入江姐的指缝中间进行逼供时的场面,而且还是十指连心,那得多疼呀!但是江姐即便是承受着钻心地疼痛,也依然保持着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顽强精神……每次我读到这里,眼泪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特务们的目的,是想把从许云峰口里得不到的,从其他共产党员身上得到,因此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位重要的女共产党员身上,妄图从她口里得到川东地下党组织暴动的名单。可是特务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每读完一遍,我都会想,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些志士们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令人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羹冷炙,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强忍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剧痛,并且还禁锢着沉重的手镣和脚镣……还能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和反动派抗战到底?国民党反动派仅仅只能给予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革命者的斗志,狱中的艰苦生活,反而还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想到自己以前学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能得低分,便泄气了;学习上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一道难题,就非常气馁……再想想渣滓洞白公馆里的革命志士,一比起来,总会令我感到十分羞愧和内疚。我要向他们学习,磨炼出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从前我总以为现在的时代不同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事。读《红岩》及其他相关作品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幸福也是许多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不惧困难的人!高一:颜智良900字 高一 读后感
-
闲读爱玲(一) 早在学校上《孔乙己》一课时,老师便照着教参一字不漏把文中的笑归了类:小孩是天真无邪的笑,小伙计是自我解脱的笑,掌柜是没有人性的笑,短衣帮是麻木不仁的笑。这些还都是顶浅显简单的笑。到了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变化就更多了。 振保初识娇蕊,她“只笑着点了个头”,这是应酬的笑。他们同吃饭时,振保笑道:“怎么王太太饭量这么小?”这是试探的笑。两人一起喝茶时的笑便含有挑逗的意味了。到他俩谈娇蕊的丈夫何时回来时,“振保脸上就现出黯败的微笑”。这笑中似掺杂了痛苦、后悔、恐惧、烦躁、迟疑,还有对眼前这个女人的爱,对自己的怜惜。再后来到了他们电车上重遇时,娇蕊的微笑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点尊严也是振保的尊严。 笑可以发泄可以享受,可以是工具还可以是武器,就看你怎么用它了。不过,一个熟知“笑法”的人大概是最不会笑的了。 (二) 七巧其实就是银娣,因为《怨女》是由《金锁记》改写出来的。但七巧也不是银娣,毕竟她俩有太多的不一样。 首先两人外貌不同,一个是“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一个是“薄薄的红嘴唇、短短的脸、长颈项、削肩、眼梢上挑、人字刘海”“像个金面具,眉心竖着个棱形的紫红痕”。 也许银娣因为美丽的缘故而多了分自怜自爱,所以她比七巧似乎健康了许多,尽管两人都充满怨恨,可七巧把恨发泄到每一个认识的人的身上,包括她自己,而银娣只对下一辈刻薄了一些。若说七巧是阴黑色,那银娣便是青灰色。这也只是因为七巧年轻时染的色比银娣深些罢了,等到了老年,她俩就大同小异了。七巧对季泽比银娣对“三爷”又要心狠了许多。毕竟银娣给过他机会。但结果都一样:她们没有爱的权利,于是她们便也不允许别人得到爱。 当她俩的那炉香快熄灭时,一个回到了30年前的七巧;一个仿佛听到做姑娘时的人在叫她。这大概是她们命运中最令人怜悯的共同点吧? (三) 读爱玲的小说肯定会发生这样的疑问:“这个词存在吗?”因为从她的文中会不时地跳出一些寻常根本不存在的词语。 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形容玫瑰衣服时说:“酸凉的水钻,银脆的绢花。”在《殷宝滟送花楼会》中有这样一段:“春天的窗户里太阳斜了。远近的礼拜堂里敲着昏昏的钟。太美丽的星期日,可以觉得它在窗外澌澌流去。”诸如此类的例子,我就不多说了。 虽然这些词都是造出来的,但却都出奇地形象与贴切。让人看了心中会一阵激荡,会连连说:“对!对!就是这样。” 爱玲的这种造词功夫,与她从小培养起来的文学修养与平日用心观察体会是分不开的。另外,还得益于她与生俱来的灵感。不过,造词诡异奇丽而出乎寻常,仍是爱玲的金字招牌。若有人一味模仿,不仅会有东施效颦的嫌疑,还会为世人所诟病。10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张爱玲散文选读后感怀旧,是为了寻找新的感觉。不经意间掉进了30年代的灯红酒绿。由爱玲引领着融入妩媚的、灯红酒绿的上海之中。她是个时髦的女士,如果她还健在,谁也难有她的时尚与敏锐。她的文章细腻而理性,却也成得了美文。随手买一本旧版的《HOW》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气味也是这样。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雾的轻微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廉价的香水。像汽油,有人闻见要头晕,我却要特意坐在车夫旁边,或是走到汽车后面,等它开动的时候,‘布布布’放气。每年用汽油擦洗衣服,满房都是那清刚明亮的气息。我母亲从来不要我帮忙,因为我故意把手脚放慢了,尽着汽油大量蒸发。”爱玲独特的写作风格正如她的嗅觉一般,敏感而与众不同。她的浪漫与纤细,使得她的文字似乎是从笔杆子里自然而然飞泻出来一般。品味清末民初的韵味,让我爱上了那时的生活。“牛奶烧糊了,火柴烧黑了,那焦香我都觉着饿。油漆的气味因为簇新,所以积极兴奋的,仿佛在新房子里过年,清洁干净、兴旺。香港打仗的时候我们吃的菜都是用椰子油烧的,有一种强烈的肥皂味。起初吃不惯要呕,后来发现肥皂也有一种寒香。”就这样,自己学着那些读书礼记中的“这句话使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之类,想象着周围洁净的空气中有牛奶、油漆、肥皂味,为的不仅验证文中的结论,更体验一种认识生活的新途径。一遍一遍去读,看她在寓所里微闭着双眼,贪婪享受生活的各种气息。而自己却正庆幸能读到如此美妙的文字,鼓励我去嗅一嗅生活。可笑那么多作家睁着比试眼力,爱玲却悠然地坐在一旁,浪漫地一闭眼——一片新天地。如同《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花凋》章,还有《海上花落》中深深宅院的故事,以嗅觉捕捉灵感,浪漫而伤感,犀利而深刻。生活,在源自生活的一大堆素材前,你是远观?还是近赏?要把一种千人万人争用的方法演绎得巧妙不易,但若另辟蹊径,只稍具匠心,于人于己都是赏心悦目。被访的席慕容说:“有位女作家写到:在你的影子上撒一点盐,腌起来,等老了,下酒。写得太妙了,我怎么没想到呢?”最初的惊叹就是促成记忆的催化剂,跟小巫见大巫没什么两样。正值读书时期,我想也创造点“我怎么没想到呢”,为的是有一天别人对你报以如此的感叹。900字 读后感
-
读《爱》有感寒假里,我看了许多有趣的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爱的童话》这本书。书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金色的小蘑菇、我想做一片绿叶、女孩和栀子花、星星……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星星”这一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琪琪”快乐的一生。她在童年时帮助了一位又冷又饿的老爷爷,送了他一条白色马海毛的围巾和一盒巧克力饼干,老爷爷夸她是个天使。她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我要向她学习。在生活中,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当看到路边有乞丐的时侯,我就会把自己的零用钱送给他们;当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也很乐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故事中的“琪琪”在医院工作时,全心全意地照顾病人,主动要求加班,或者替别的护士值班,而她的好心却引来了同事的猜忌和不满,真是太不公平了。如果我们的生活中能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善良,少一些欺骗、少一些猜忌,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文中最后,琪琪的心变成了一颗颗星星,它们像宝石一样闪光,像眼睛一样微笑,真是美丽极了!夜晚,当我再次抬起头观赏星星时,它们仿佛在对我说:“你一定要做一个有爱心、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爱,爱又是如此伟大。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会向琪琪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把爱传播给大家,让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爱”这个大家庭中。500字 读后感
-
读张爱玲有感两天时间,读了张爱玲的两部小说。《半生缘》和《倾城之恋》。以前总是听说张爱玲是位大才女,文学成就很高,但我终究是没有机会看看她的小说,这不久才从书店借了一本她的精品集。也许是因为那时的社会背景,那种时代的书特别是爱情故事,总是有一些悲凉的情调在字里行间,让人读完又觉得回味,还有隐隐的遗憾,感慨那种未始先了的情缘。这两部,电视曾播过的,只是我觉得原着看来的更有一番味道。我们现在的年代,也大抵是有特点的,名着总要拿来拍成电视,却又拍不出书中那些味道,让人看起来似乎都落入了俗套。譬如有些场景,世钧与曼帧在十四年后的重逢,柳原与流苏在墙下的细软耳语,抑或是曼帧被祝鸿才侮辱,在荧光屏上看来,倒也就是那么回事——大抵是因为看多了都觉得麻木。倒是从这些文字中读来,却从心底泛出隐隐的痛来。乱世的中国,那些男作家大文豪写文章,总要将深深地讽刺与影射融入到文中。张爱玲则不然,比起那些让人发冷的黑暗讽刺,她只是用了女子特有的委婉特质,将爱情写入到旧上海那种繁华背景下,也同样让人感到深深地震撼。说批评与讽刺,也有。你看张爱玲那尖尖的脸的轮廓,以及那昂起的头,分明是在冷眼旁观些什么。我看书,并不喜欢再去研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对于我来说,到底是有些无聊。这些话,只能才疏学浅的说,但有些东西,也确实能读懂的。虽说是女作家,但并不是琼瑶式的缠绵,这也好,我总归是受不了那些的。虽说只看了两部而已,但我也可以说她的小说,绝对是悲哀多于圆满。比如《半生缘》这种让人遗憾感叹命运不公的结局,鲁迅有言,悲剧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我喜欢这句话,也表示极致的赞同。曼帧是美好的女子,终是被命运毁灭,她与世钧的感情也是美好的,但也是被毁灭。与其是说命运悲惨,倒不如说是社会造就这样的人与命。曼璐与顾太太并不是绝对的错误,旧上海肉欲横流的繁华与压迫造就了这样的思想和顽固。这里,我却莫名的想起老舍笔下的祥子,同样是社会的牺牲者。呵呵,那时的中国,这样的真实的不在小说中的,还少吗。也是——那时的社会,哪里有什么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倾城之恋》中,流苏大概觉得这种结局是圆满的,她心中总是将爱情与利益放在一起的,得到了这个人和他的情,她认为就是得到了一个女人该有的圆满。但在我看来,也并不是如此。《半生缘》里描写景致的并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旧上海的弄堂,那样的弄堂,我未到过,只是在图片中见过,我却觉得有深深的压迫感,只有在看到曼帧与世钧并肩从那里走过时感到了一丝的温暖的情愫。那样的一线天中,也一定是充斥着我们所不了解的黑暗与封闭的陈旧的思想枷锁。——又或者是受《悲伤逆流成河》的影响?那本书中也有这样一个弄堂。倒是《倾城之恋》中,景致突然多了起来,也许是因为环境不同,所以环境精致了多?但我认为,那绝不是同一时期写的,这猜想大概是正确的。有时候看到这里描写的环境,并不觉得美好很多,也许是因为这里面,流苏总是将爱情与利益勾扯在一起,——也许是她太精明了?不管如何,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与这些文字,我们终归是赞同的,不过也算名至实归,她的文字,读来,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是悉松平常的场景,却能在温暖的时候让人觉得欣慰,悲伤的时候又让人觉得难过。作为虚构的故事,这就够了。看到她的小说我便又想到现在,让人可以回味的爱情故事真是越来越少了。本土作家好像也并不被我们这代人认可,只是总看到层出不穷的80后作家,延续着什么华美的残忍、明媚的忧伤。这样的书,我也爱看,毕竟是面向年轻人的,但读来,总觉得少一些中国小说的回味悠长与震撼人心。殊不知,这些非主流之风蔓延成主流,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味道了。在别人看来,我的这些文字,有人总要带些嘲弄的眼光看的,想来真让人觉得悲哀。不管怎么说,愿中国名着可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读张爱玲有感两天时间,读了张爱玲的两部小说。《半生缘》和《倾城之恋》。以前总是听说张爱玲是位大才女,文学成就很高,但我终究是没有机会看看她的小说,这不久才从书店借了一本她的精品集。也许是因为那时的社会背景,那种时代的书特别是爱情故事,总是有一些悲凉的情调在字里行间,让人读完又觉得回味,还有隐隐的遗憾,感慨那种未始先了的情缘。这两部,电视曾播过的,只是我觉得原着看来的更有一番味道。我们现在的年代,也大抵是有特点的,名着总要拿来拍成电视,却又拍不出书中那些味道,让人看起来似乎都落入了俗套。譬如有些场景,世钧与曼帧在十四年后的重逢,柳原与流苏在墙下的细软耳语,抑或是曼帧被祝鸿才侮辱,在荧光屏上看来,倒也就是那么回事——大抵是因为看多了都觉得麻木。倒是从这些文字中读来,却从心底泛出隐隐的痛来。乱世的中国,那些男作家大文豪写文章,总要将深深地讽刺与影射融入到文中。张爱玲则不然,比起那些让人发冷的黑暗讽刺,她只是用了女子特有的委婉特质,将爱情写入到旧上海那种繁华背景下,也同样让人感到深深地震撼。说批评与讽刺,也有。你看张爱玲那尖尖的脸的轮廓,以及那昂起的头,分明是在冷眼旁观些什么。我看书,并不喜欢再去研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对于我来说,到底是有些无聊。这些话,只能才疏学浅的说,但有些东西,也确实能读懂的。虽说是女作家,但并不是琼瑶式的缠绵,这也好,我总归是受不了那些的。虽说只看了两部而已,但我也可以说她的小说,绝对是悲哀多于圆满。比如《半生缘》这种让人遗憾感叹命运不公的结局,鲁迅有言,悲剧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我喜欢这句话,也表示极致的赞同。曼帧是美好的女子,终是被命运毁灭,她与世钧的感情也是美好的,但也是被毁灭。与其是说命运悲惨,倒不如说是社会造就这样的人与命。曼璐与顾太太并不是绝对的错误,旧上海肉欲横流的繁华与压迫造就了这样的思想和顽固。这里,我却莫名的想起老舍笔下的祥子,同样是社会的牺牲者。呵呵,那时的中国,这样的真实的不在小说中的,还少吗。也是——那时的社会,哪里有什么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倾城之恋》中,流苏大概觉得这种结局是圆满的,她心中总是将爱情与利益放在一起的,得到了这个人和他的情,她认为就是得到了一个女人该有的圆满。但在我看来,也并不是如此。《半生缘》里描写景致的并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旧上海的弄堂,那样的弄堂,我未到过,只是在图片中见过,我却觉得有深深的压迫感,只有在看到曼帧与世钧并肩从那里走过时感到了一丝的温暖的情愫。那样的一线天中,也一定是充斥着我们所不了解的黑暗与封闭的陈旧的思想枷锁。——又或者是受《悲伤逆流成河》的影响?那本书中也有这样一个弄堂。倒是《倾城之恋》中,景致突然多了起来,也许是因为环境不同,所以环境精致了多?但我认为,那绝不是同一时期写的,这猜想大概是正确的。有时候看到这里描写的环境,并不觉得美好很多,也许是因为这里面,流苏总是将爱情与利益勾扯在一起,——也许是她太精明了?不管如何,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与这些文字,我们终归是赞同的,不过也算名至实归,她的文字,读来,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是悉松平常的场景,却能在温暖的时候让人觉得欣慰,悲伤的时候又让人觉得难过。作为虚构的故事,这就够了。看到她的小说我便又想到现在,让人可以回味的爱情故事真是越来越少了。本土作家好像也并不被我们这代人认可,只是总看到层出不穷的80后作家,延续着什么华美的残忍、明媚的忧伤。这样的书,我也爱看,毕竟是面向年轻人的,但读来,总觉得少一些中国小说的回味悠长与震撼人心。殊不知,这些非主流之风蔓延成主流,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味道了。在别人看来,我的这些文字,有人总要带些嘲弄的眼光看的,想来真让人觉得悲哀。不管怎么说,愿中国名着可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张爱玲《郁金香》读后感《郁金香》张爱玲著 载于《上海文学》2005年第十期 尘封58年的张爱玲佚文《郁金香》近日出土。初读之下感觉故事比较平淡,不及《倾城之恋》的华丽苍凉,也不及《金锁记》的撼人心魄。但语言还是十足的张爱玲味,比如这样的描写:“一枝花的黑影斜贯一轮明月。一明,一暗;一明,一暗”。还有结尾处宝初“站在窗户跟前,背灯立着,背后那里女人的笑语啁啾一时都显得朦胧了,倒是街上过路的一个盲人的磬声,一声一声,听得非常清楚。听着,仿佛这夜是更黑,也更深了”,都是典型的张派风格。《郁金香》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如张爱玲过去的作品,在新旧杂糅掩映之中,展开旧式大家庭衰微的背景之下,两个少爷宝初、宝余与丫头金香之间的或明或暗,或轻薄或深婉的关系。情节看似单纯,但是结构非常讲究。作品以金香推门亮相始,以宝初的凄然回忆终,金香仿佛迎面而来,转身远去。在人物关系的发展中,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品开头写宝余狂追金香,使人误以为是要写金香与宝余之间的纠葛,并引出宝初与阎小姐之间的恋爱,然而山重水复之后才发觉金香爱的是宝初,而宝余最终与阎小姐成了婚。作品前半部分节奏缓慢,极力铺陈旧家庭中两三天间的日常生活情态,交待错综的人物关系。后半部分节奏骤然加快,倏忽已到中年。这种节奏类似于《金锁记》。后半部宝初渐成主角,金香等人退出画面之外,成为侧写的对象。结尾处,宝初与金香之间本有重逢的机会,然而在拥挤的电梯里,只听到别人喊她的名字,却无法分辨她的身影,两人擦身而过但却并未谋面。这与《红玫瑰与白玫瑰》结尾写振保与娇蕊在公共汽车上相遇的情景大异其趣。作品故事虽然简练,但是线索明暗交错,起伏有致,充分显示了张爱玲结构小说的才华。作品中三个最主要的人物宝初、宝余兄弟和金香之间的三角恋关系,从框架上看多少有点《边城》的味道,然而内涵是迥然不同的。宝余是张爱玲笔下最擅长的花花公子形象,是那种既轻佻又世俗的角色。宝初和宝余同是庶出,但是同父异母。由于母亲早逝,宝初由宝余的母亲养大,并一起寄居在宝余的亲姐姐阮太太家里。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宝初沉静、忧郁的性格。与宝余对金香的轻浮举止不同,宝初是认真的,含蓄的。他尊重金香,爱护她,但他的爱是有限的,也是软弱的。对浪漫爱的拆解,尤其是对男性爱的怀疑一直是张爱玲早期小说的主题。只有到了《多少恨》《小艾》以及《十八春》(后改写为《半生缘》)里,张爱玲才渐渐露出温情的面目。而这篇写于1947年的《郁金香》,通过宝初对金香的感情描写,透露出刚刚经历感情创痛的张爱玲对爱情的怀疑。作品写宝初出门的时候,金香将一个精心缝制的小礼物悄悄装到他的口袋里:一个白缎子糊的小夹子,缎子的夹层下还生出短短一截黄纸绊带,是装市民证和防疫证用的。金香设想得非常精细,大约她认为给男人随身携带的东西没有比这更为大方得体的了,然而宝初并未珍惜,反而心里有点鄙夷、轻蔑,觉得这东西看上去实在有一点寒酸可笑,也不大合用。而且每“一看见,心里就是一阵凄惨”。可是“怎么着也不忍心丢掉它”,于是故意夹到书本里,让人家去摔掉它罢。这个看起来温文稳重、诚挚内向的宝初对金香的爱不过如此!陈子善先生说宝初的身上有《半生缘》里沈世钧的影子,我觉得从沉静、平和的性格来看自然相像,然而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张爱玲前期作品的爱情描写,多的是现实利益的斤斤计较,少的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诗意,然而却不能说她是个爱的虚无主义者。她笔下的女人多少都带点怨女的气质。在男女爱情的“两个人的战争”中,女人往往是失败者。她们付出的感情总比男人多,对爱情的期待总比男人高,如葛薇龙之于乔琪乔,曹七巧之于姜季泽,王娇蕊之于佟振保,而金香之于宝初也不例外。从老太太的嘴里,我们得以约略了解金香后来凄苦悲惨的生活:嫁人,生孩子,男人待她不好,还不给她钱,她只能出来找事情做,养活两个孩子。读到这里,一个身份卑微的女子在艰难的生活中辛苦辗转的身影闪现在画面之中,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漫上心头,留给我们无限的叹息和惆怅。这时候,我们才真正领略到这篇小说题目的深长意味:“郁金香”原来是要把郁和金香拆开来读的。金香带着青春活泼的气息扑面而来,却连一个匆忙落寞的身影都未及留下。张爱玲又一次将她的“荒凉”抛洒在我们对“郁金香”的华丽想象之中。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读现代小说《围城》有感才明白什么是缘分。之前看《围城》初章时并不觉得有啥意思,本意欲删,好在坚持,这一坚持,就慢慢地有如磁铁的正负极一般被吸引了。所以说坚持是一好事,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说刚开始是喜欢,那现在就是介于喜欢和爱之间。今天刚看完了这本书,直至几秒前,还是越来越深,无法自拔的状态,而现在已经遂渐清醒。所以时间就是最好的解药,不过也可能是我中毒不深。不说题外话,先来解释下这个书名吧。“围城,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城里的人想要出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正如这书名,充满文学,而又富有哲理。它即是言情小说,又是文学小说,还是哲学小说,更是讽刺小说。书中几处精华:一,方老(方鸿渐的父亲)曾对儿子(方鸿渐)说过一句话:“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作为当时吸收了外国先进思想的钱钟书先生(此书作者),肯定是要对此唾之以鼻的,讽刺方老先生的愚腐封建思想。(啊,我也成批判对象了,其实我还是很认同这句话的。备注一下,这句话是引用先人的话,非钱钟书之亲口。)二,“天下有2种人。譬如有一串葡萄在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引自外国文学)。”书中说:“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棵葡萄都是剩余中最好的,另一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棵都是剩余中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留有希望,而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这就是学文学哲理的,能把人忽悠了都不自知。真不愧为当世才子。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也是乐观的人哪!(钱钟书,生于1910年-卒于1998年。19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入校不久就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到清华后他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还在大学期间建立了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观念,知识结构正式形成。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文学天才。)当时看完这本书时,只觉得叹息。这是一部悲剧,我相信同看这书的人,无不对书中的人物表示同情、怜悯。我想这样的悲剧故事肯定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不停翻拍了。(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感叹钱钟书先生对生活如此看透,他是怎么写出这书的?)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事。婚姻正是因为掺杂了太多东西,所以变质了。柴米油盐醋,人情世故礼物,无一不煽风点火。也正如书中所言,刚开始恋爱的两人,总是收敛着性子,表现自己好的方面,而把坏的方面掩藏起来,恋爱使人盲目。等到结婚了,彼此双方都毫无顾忌地放开性子了。都说婚姻是相互包容的,这样背道而驰,岂有不分裂的道理?喜欢结尾,不是因为喜欢悲剧,只是太多的喜剧结尾让人麻木,偶尔来下悲剧,换换鲜。现在在看电视剧版的《围城》,哈哈。说实在的,还是小说写得好。电视剧,呵呵,这太老了,1990年,我刚好出生啊,画面不太高清啊。我们常说,人即要有外在美,又要有内在美,那《围城》就是内外兼修。言语幽默而不失优美(也有人说书中话语刻薄),冷嘲暗带热讽(用现在的话,骂人不带脏字)。向已逝的钱钟书老先生致敬!师范子弟,一向羡慕。书中某几处,还是觉得暗淡无光(赴湖南那段),是其不足,但仍不影响其价值。至少这是我看过的书中,最好的一本(是最好,不是最好看。这两者完全不同)。这书的命运也很坎坷,好在后来文化自由畅通,得以重见天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这书!绝好推荐!国学经典。1200字以上 六年级
-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以前时代的事情,渐化作一卷电影胶片,桥段;一张老照片,黑白;一段别人看的故事,不明。渐渐落了微尘,泛了昏黄。皆那么无言,却是仅有的痕迹,让这世界记得。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生前写了太多经典,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她逝后才面世的作品,《小团圆》。那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她一度欲销毁。《小团圆》是篇近似于自传体的小说。张爱玲的魅力在于,文字到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心里去。她的言辞无比精致,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我是“张迷”,迷恋她的文字,迷恋阅读她文字时的感觉。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让人爱上她写的故事,她这个人的欲望。她写文字像蜘蛛编织它的网,让人渐渐坠进去,陷下去不上来也宁愿。十里洋场,她穿着另类时髦,古装短袄旗袍,上海滩,她是最浓郁的一道沉香。胡兰成,只能说他毁了张爱玲这个人,却成就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这个作家。尽管张爱玲的一生过得悲凉而忧伤,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实的,毕竟,她来过了,有太多东西能够证明她来过已足够。她,空白地来到这世上,空白地离开这世上,却填补了世上的空白。在09年的4月《小团圆》才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点儿神秘有点儿兴奋,《小团圆》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张爱玲本身的写照,九莉具备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张爱玲因文章吸引了胡兰成一样,正如他们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张爱玲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但读起来,却不像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经历那般强烈和忧怨,张爱玲的叙述给我感觉有些淡,是无奈后的释然?还是彻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写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看一般,有了几分洒脱。张爱玲这样说《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那么,幻灭后,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很长的回忆和自己曾来过的证明,以及,拥有的停留。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圆满和存在才是有价值的,纵算完全幻灭,亦是存在的结果和证明,因为,如果没有存在过,连幻灭都没有。存在的痕迹是要留给这个世界上自己爱过的人,和爱过自己的人。《小团圆》中,九莉本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可是赶上太平洋战争的她被迫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便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对于这件事,她却只轻轻地说:“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也许我们都无法体味这种苦楚的滋味,当我们有那么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却得了无果的结局。一定不会像张爱玲那么轻描淡写和释然,也许我们会绝望会疯狂,可张爱玲不会。她选择了并懂得接受。同为学生的我,倘若遇上这样的事,会万念俱灰的罢。我想,经过酸雨的洗礼之后,花木存活下来的尽管很少,但毕竟是有的,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的傲慢撑起她自己,经过不复柔和的历练。让我一下懂得,曾努力过的东西覆灭,一味想复原是无用的,我们记得,曾经那么努力地努力过就好。我们就算没有结果,但是有比别人多付出的过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来过、做过的证明,是我们最美的回忆。就正如一炉沉香,燃灭之后,冷却掉了,却还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还会有一道道沉香的余香,弥散着,余香,犹在……那是95年的9月,8号那天,张爱玲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得安静而不为人知,75个年岁,张爱玲就这样走过。她也一如那一炉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让人们知道了张爱玲,如今她燃灭后冷却,依旧留下沉香屑和余香,亦无憾了。因为,她留下了那么多文字,纪念她的爱情,证明她的存在,而且,还让太多人读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来过,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余香,绵亘长存——她的经历,她和胡兰成之间,有太多故事和记忆,值得记得,却又最好忘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回忆是苦楚的。就用徐志摩《偶然》里的句子结束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沉香冷却,余香犹在……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初一:范家敖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