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黑发与白发”有感
在无意中在报纸中看到这一篇文章,最初看到题目是想到了永恒的分开,黑发与白发,是黑发送白发还是白发送黑发?但我似乎都错了,这是一种永远交织在一起的爱,是亲人的爱。
这篇文章以第三人称讲了白发与黑发一起快乐的日子,相依相偎,可是黑发渐渐地长大了,药理烤白发了,白发也不舍,慢慢的白发孤独了,一人望向城市的方向,像是却是一种奢望,但是黑发却出奇的回来了,回到了那片载着白发与黑发美好记忆与快乐时光的田野中。
白发是谁?可能是爸爸,可能是妈妈亦可能是爷爷,或者是奶奶,但是这都是一种爱,对我们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
曾经有位母亲割破自己的动脉,用生命承载的液体,只是为了孩子不被渴死;曾经有位父亲,不论地震余波的危险冲入灾区,只为了寻找自己的儿子。
黑发育白发,永远不可能有等号,白发用自己毕生的力量让黑发享受一切,但是黑发却时而不屑于这种安宁与幸福,我也想过,日子一天天,时光飞逝,我终会长大,我终会离开,我终会飞翔,那时候,白发会想着让自己放心,可一个不当心就泪如雨下,白发不舍,白发不愿,但只要是为了黑发,宁可狠心。
丑小鸭会变成天鹅,毛毛虫会变成蝴蝶,雏鸟会变成雄鹰,我也会毅然的成长,我会独当一面,我会独立成人,但每当我成功之时,我绝对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些银丝,那样一些白发。
初一:安净
渴望越过那座山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男孩,当别人都已经开始试着走路时他连爬都不会。当别人都已经开始学说话时,他才刚刚开始学爬。当别人都已近背着书包上学去时,他还要父母背着到处“兜风”那时的我感到十分不解,比我大这么多的孩子还要父母背,连路都不会走,话都说的含糊不清,真是连我都不如。(那时我只上幼儿园)。也就此,他常常成为我的笑柄,逢人就说起他,脸上满是骄傲。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开始注意他了。我发现他走路的姿势很奇怪,眼神也和别人不一样。这更加剧了我的困惑,我便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他是一位脑瘫患儿。那时的我并不理解脑瘫的意思,只是简简单单地认为是一位脑子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直到一次偶遇才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我依然记得,那天我从学校回来,我到超市里去买饮料和零食。当我从超市里走出来时,我顿时傻了眼。我看见他一脚高一脚低的在练习行走。适逢夏天,虽说傍晚凉爽舒适,但汗水还是浸湿了他黑色的T恤衫。这时,他停下来,怔怔地望着我。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也不知这是不是对我的一种殊荣。或许,他也认识熟人吧。我涨红了脸,埋着头,迅速的离开了。我无法接受。他那眼睛就好比一台鉴定仪器,对人做出鉴定。我不知这件事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窘事。我当天就在我的日记里记下这件事。或许,他另有别的用意吧。
从那天起,我就分外关注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清晨,总能看见他锻炼的汗流浃背却从不停止;练习走路练到叫发酸,也从不叫苦叫累;无论刮风下雨,他始终坚持去学校,去工作,去锻炼。他从不应为自己的特殊而感到自卑。从他身上,我发现了一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的品质--坚持。有句俗话说,成功贵在坚持。确实如此,正因为他的坚持,他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正因为他的坚持,他才能正常说话;真因为他的坚持,他才能想正常人一样自理生活琐事。我从他的的眼睛里看见了希望的曙光,看见了成功的大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阳光般的微笑,那含糊不清的口齿,那一瘸一拐的脚步。是他引领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渴望越过那座名叫困难的山,即便路上有很多绊脚石。
相关推荐
-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大多数人总是先入为主,一个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最深刻的。一句问候,一声祝福,举手投足间就自然而然地带出了自己给别人的印象。但也不是每个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好的,例如,故事中的伊丽莎白和达西。伊丽莎白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达西却是名门望族。由于家庭因素,达西待人的傲慢也造成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可伊丽莎白的偏见,怎么也阻止不了达西对她的爱慕,却也只能愈发狂热。最后伊丽莎白也还是接受了达西的第二次求婚。伊丽莎白与达西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作者以伊丽莎白对达西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之间穿插了伊丽莎白姐妹的婚姻。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的贫富悬殊,所谓的上流人士与中产阶级的爱情,甚少能修成正果。婚姻不是爱情的囚牢,但也不是全是好结果。为了金钱、地位、权力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也不代表不可考虑这些问题。这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情感。一个人对人的心态,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再怎么用心,只要你忽略了自己的姿态,就再也不是以俯视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而是被别人用轻蔑的目光相对。达西带着一份偏执的爱,却遇见了对他心存偏见的伊丽莎白。虽然最后大家还是一起了,但,要是一开始达西态度诚恳,伊丽莎白也以平常心相待,是不是结局就会更美好一些呢?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也许你就会错失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曾距离幸福那么近,近得触手可及,后来却变得遥远。我们不也会有用过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吗?那些可怜巴巴的乞丐,那些在街头吆喝的老人,那些顶着风雨打扫街道的清洁工。可能就是因为你们的那副“眼镜”,他们得到了多少鄙夷的目光。所以说,我们的身上,怎能带有这样可怕的眼镜呢?胜利,取决于一份态度。待人,取决于一份印象。要是我们有好一点的态度,有少一点的偏见,那么我们是不是离幸福又近了一步?执一份偏执的幸福,遇见一个有偏见的你。再遥远的距离,因为你的观念,也会变得越来越近。最后,幸福就在你面前。750字 初一 读后感
-
读《完美与残缺》有感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一篇文章:《完美与残缺》。在品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些让我深有感触的道理。文章讲述了一个朋友开宴会的时候发生的事。这个朋友搬进了新居,好友们来庆祝。主人不俗,懂得享受生活。他的屋子里布置得简单而富有情趣。阳台上悬挂着几盆花花草草,令人赏心悦目。这时,一位细心的女士说“这里的花有真有假呢。”主人很得意地说“谁能在10米以外准确的指出真假,我就送她一盆盆景。”“我”是植物盲,不太会分辨出真假。眼前的盆栽,都长的很茂盛,清脆欲滴。猛然看去,很难分辨。可是有几盆依稀能找到枯叶,还有的叶片泛着淡淡的焦黄,能呈现出新陈代谢和风雨侵袭的痕迹;另两盆绿的鲜艳,没有一丝杂草,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虽然很美。“我”的心突然荡起一阵涟漪,那些似乎完美的东西远不如这些夹杂着残叶的新绿更令我愉快。其实,事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社区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坛。低头看,一株株小草茂盛的蔓延到花坛的尽头。中间夹杂着自然的野草,还有已经枯黄的干草,高低错落,好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想,如果没有这些野草、枯草,只有整齐的人工草皮,这花坛就会逊色多了。相比残缺来说,太多的人喜欢完美,殊不知只有这种很自然的残缺才能把美丽衬托得更真实、更完整、更生动。因为残叶的存在,我们才能从正舒展的绿叶中感受到勃勃的生机。老师喜欢完美的学生,家长喜欢完美的孩子。我们的可爱,在于我们的天真,尽管小孩常常摔跤,需要人搀扶,太过完美就会失去它的真实性。虽然假花完美无缺,但会欣赏的人还是喜欢真的。人也如此,我们不必刻意掩饰缺陷,无需害怕它们破坏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完美,真实的做好我们自己,才会赢得别人的欣赏!650字 初一 读后感
-
读《老人与海》有感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屈服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捕到的是不是完整的一条鱼,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追捕那条马林哈鱼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了。《老人与海》成功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圣地亚哥的古巴老渔夫,他独自一人出海打渔,经过八十四天仍然一无所获,及至八十五天,他终于钓上一条大马林哈鱼,然而这条鱼的力量过于强大,老人历经艰辛在茫茫大海上经过三天较量,才终于至服了大鱼,因为大鱼庞大无比,根本无法拖上船,他把大鱼捆在渔船的一侧,在归程中一再遇到鲨鱼的袭击,老人奋力对抗鲨鱼,但最后留给他的只有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海明威在这里塑造的老人是一个悲剧的英雄,虽然他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骨架,但他是一个精神胜利者,他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向限度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圣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失败还是成功,都值得我们学习。海明威通过对老人与大马林哈鱼、鲨鱼和大海的搏斗以及大量的内心表白,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我们崇高的人对大自然不屈不饶的斗争,也要崇高的人与自认和谐相处。550字 初一 议论文
-
读;狐狸与葡萄园有感最近读了一本书,题目就是《狐狸与葡萄园》。难道这只狐狸错了吗?不是的。人们都说这狐狸饿瘦了进葡萄园,饿瘦了出葡萄园,结果一无所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狐狸在葡萄园外垂涎三尺却不去品尝一下这香甜可口的大葡萄,只会给他带来缺憾,而这种缺憾是弥补不了的,狐狸没错,至少他没留下缺憾!在学习中,如果你一道题不会,浪费了一点时间把它弄会,你肯定不会后悔的,不是吗?如果你不好好弄清楚,看见别的同学都会,你肯定也会后悔的,并且是缺憾,更是你知识的一项重大漏洞!我们中国的“飞天梦”你知道是怎么圆的吗?如果我们中国人民看着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而不去尝试飞行,一定会给你留下缺憾,而你是弥补不了的。而我们中国人尝试了,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们不会后悔的,我们也没有做错,不是吗?这狐狸也一样啊,他尝试了,饿瘦了进,饿瘦了出,换来了他最想要的—香甜可口的大葡萄!狐狸没错,至少他没留下缺憾;狐狸没错,至少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狐狸没错,至少他知道了进出葡萄园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别人不知道的;狐狸没错,至少……既然做了就不要后悔,是因为在没做之前会留下缺憾!4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读《与爱同行》有感寒假里,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本《与爱同行》《与爱同行》让我感受到许多动人的故事,爱不但需要得到,更要为那些需要爱的人付出。其中“背”母读书就是讲述一个年幼的小秋芳,本该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的时候,却因为妈妈长期卧床不起,她却成了护理妈妈和担当家庭责任的主角。小秋芳并没有被坎坷的命运所哭泣、屈服,而是面对现实,用它童真的孝心、爱心和稚嫩的小手来照顾妈妈的一切生活起居和料理家务,并且非常懂事的利用空余时间学会缝制手套,赚取加工费补贴生活;还十分勤快地学习种植蔬菜,节省开支。即使如此,她也从不耽误学习,见缝插针,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她边读书边悉心的照料下,十年卧床不起的妈妈既然奇迹般的能下床,还能缓慢行走几步。那是小秋芳用爱心、毅力和面对生活的信念,不但支撑起自己的生活和学业,而且也给家庭带来了幸福快乐。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小秋芳的故事感染了我,我也应该学做点家务,主动为爸爸妈妈分担,也要学会付出爱,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女儿。400字 初一 议论文
-
读《科学与未来》有感最近我正在读姚福燕老师编写的一本书--《科学与未来》。里面所写的事例带给人们一个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人造的人体器官,金属会有记意等。这本书里的故事真是奇妙有趣。有原始化学物质;人体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这三个部分。你知道吗?在自然界中我们已发现的宝石种类有300种。如钻石、水蓝宝石、欧泊、晶宝石、金绿宝石、红宝石、翡翠等等。目前世界上的宝石工艺品有戒指、项链、耳坠、手镯等其他宝石制品。自古以来,我们人类总想着长生不老,如果能有办法来替人体日益衰退的器官,那麽会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现如今,人造器官已经不。是幻想。另外,偶遇意外伤害和得病,人体器官受到伤害也需要替换。因此,化学家进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找到适当的材料来制造人体器官。现在,科学家们就以制造人体造肺,人体血管、人造心脏和人造胃等。如今,现代科技比越来越先进,而探索科学,揭示规律的过程更是有趣,复制人体器官不再是人类的梦想。邓小平爷爷说得好‘‘科学是推动发展第一动力。’’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本有趣又有探索性的书吧。400字 小学 读后感
-
读《鸟与人》有感小鸟问它父亲:“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朝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啦!可是,人类优于比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的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的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的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人类的心中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的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他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了解人类,也见识过他们那根贪婪之刺。你也想见识见识吗?”小鸟说:“我要见识一下”。这时有个人走过来,老鸟说“我会自投罗网,主动落到他们手中,你可以看到一出好戏。”小鸟担心父亲受到伤害。老鸟说:“我了解人类的贪婪,我知道怎样从他们手中解脱。”说完,就飞到来人身边,那人抓住他,要宰了他吃它的肉。老鸟说:“我肉少,你吃不饱。”那人说:“肉虽少,却鲜美可口。”老鸟说:“我送你远比肉有用的东西,是三句至理名言,你学到手,便会发大财。”“快告诉我,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但有条件:我在你手里告诉你第一句;你放开我,告诉你第二句;待我飞到树上我告诉你第三句。”那人一听便答道:“我接受你的条件,快说。”第一句,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第二句,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说罢,飞上树梢:“你真是个大傻瓜!如果刚才把我宰掉,你便会从我腹中取出一颗重达一百四十克的大宝石。”那人闻听,懊悔不已。说道:“快告诉我第三句名言。”狡猾的老鸟讥笑他说“贪婪的人啊,你的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双眼。既然你忘了前两句,告诉你第三句又有何益。”那人闻听此言,目瞪口呆,好不尴尬。一只鸟就这样耍弄了一个人。老鸟说:“贪婪所致!这就是人类的贪婪本性!”读完这篇文章,我相信人类心中贪婪的刺是可以拔掉的,看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将他永远的拔出来。750字 高三 读后感
-
读《雷与电》有感暑假我读了《雷与电》这本书。他主要讲了维克多和安德鲁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男孩。他在学校里总是慢吞吞的,但是他却对直冲云霄、昂翔长空的英国皇家空军飞机了如指掌。他能仅听马达的响声,就能分辨出战机的机型。闪电战斗机是维克多钟爱的机型。一直以来伴随着维克多成长,是玩伴、挚友,更是战友。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有的东西终究是要离开的,”叱咤风雨的闪电战斗机退役在即,维克多是计划与他进行一次完美的告别。这让我想起以前的我,以前我有一个小飞机,我非常喜欢,可是因为我在玩的过程中,把小飞机开到了树上,结果他的螺旋桨被树枝卡住了,掉了下来,然后螺旋桨就断了。当时我真的好伤心难过,那么喜欢的玩具就这样坏了,但是修不回去了。外公跟我说:“坏了就不要了,反正留着也没用,就扔了吧。”后来我只得忍痛把它舍去了。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所有东西终究要离开的。人也应该要学会成长。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会遇到汹涌澎湃的海浪。而我的成长之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风波,但是他永不止步。4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读《方与圆》有感由于要参加自学考试,近段时间抽空在看《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但此书理论多,实例少,很是乏味,一直想找一本这方面的有实际事例的有趣味的书来看一看,翻了翻书架,正好看到了《方与圆》一书,讲的就是人际方面的实际事例,觉得此书应该不错,于是就认真翻看了一下。看了以后,深感“外圆内方”的确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座右铭。本书的作者丁远峙先生,毕业于师范学院物理系,教过书办过公司,现在还身为数家公司的常务董事及顾问,是将奋斗的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他的著作是全国最畅销的人文书,他的讲座感染了千百万人,深圳企业家协会、盐田港、联想集团以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一些著名企业和大专院校都邀请作者举行过讲座,作者还在电台、电视台,举办过长期讲座,是目前最热门、最受欢迎的关于励志、人生方面的演讲大师。《方与圆》一书全国发行量超过500万册,风靡港、澳、台及韩国。那么《方与圆》给我什么样的启示呢?它没有使我由矮变高,但它改观了我的品质,帮助我深刻地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教会我如何为人处世。古训说的好:做人要“外圆内方”,即内要方正,外要圆通;既有鲜明的棱角,又有处世的技巧。只有把握好这其中的平衡点,才算真正把握了自己的人生,从而走向成功。《方与圆》一书从品质篇和技巧篇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从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开始,通过灵活的处世技巧走向成功。说来简单,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从小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要想成功,就要好好读书,知识就是力量。于是我们努力地啃书本,拼命地去争第一。但是《方与圆》却告诉我们:学校里成绩一流的毕业后可以做工程师、律师、医生,但成绩一般的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老板。可能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近年来十分热门的IQ与EQ的问题,也就是教育学家们念念不忘的“第七名现象”,工作后,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同学,而是当年处于中上游的第七名左右的同学。究其原因,正在于看谁掌握了成功所必需的品质和技巧。优秀品质要具备的三要素:自信、勇气、热忱,这是立身之本。而懂得朋友和敌人的辩证法,懂得赞美的威力和批评的作用等等技巧则是成功之道。首先自信是万事的保证,有了强烈的自信心,就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底气十足,否则,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哪来成功可言?拿破仑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其次是勇气。“勇气,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勇气,就是敢做敢为,就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一种胆识。总是在想,总是在说,却总没有做,就仿佛熔岩在地层运动,但总没有足够的力量喷发。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出现,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在于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之三是热忱,就是要永远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狂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说说技巧。良好的技巧能让人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人打交道,了解人性的各个方面,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这是掌握技巧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方有余而圆不足,碰壁自是在所难免。与其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中被动地磨去一身的棱角,还不如在伊始阶段就懂得自我调节,少走弯路。通过阅读,它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人性,把握人性的弱点,帮助我树立信心,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正像书中所言,刻意改变自己去掌握某种技巧,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而优秀的品质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我想提醒自己的是,每天对着镜子的时候多一些微笑,那么你看到是就是一个自信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在走向成功的自己。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读母亲与我有感今天我读了《母亲与我》这篇感人的故事,感想和想要说的话很多。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有一个倔强的小女孩,再犯了错和母亲争吵后决定离家出走。不久,她才意识到自己对母亲做了些什么!想想母亲因为自己的这个举动而痛不欲生的样子。回到家后努力改正,成为母亲眼中“最疼最疼‘我’的小女儿”的事。通过这个文章,我想到了我的妈妈从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开始,她就把她能给予的爱全部都给了我。因为爸爸工作忙,所以妈妈每天都抽出时间不辞辛苦的干家务活。再说说文中小女孩儿的妈妈,因为太爱女儿所以说了女儿几句,而遭到女儿的不理解。女儿上大学后回家呆几天就得走。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只希望女儿能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我想对天下所有的孩子们说:“我们在有时间陪伴父母的时候不去尽孝心,或许当我们开始要好好尽孝心的时候,可能父母已经等不到这一天了!”所以世间能够牺牲自己的一切来让我们过得更好的人除了父母没有别人!不管怎样,也要报答像这样深爱着自己的人!400字 小学 读后感
-
黑发后的白发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中午,妈妈刚回到家,我顽皮地问:“妈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妈妈顺手放下背包,看了看日历:“今天是我的生日啊。瞧我这记性,把自己的生日都忘了!”我满腹疑虑地想:妈妈怎么回事?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了。我没有重视这开头的一段小插曲,又笑眯眯地问:“妈妈,我可以帮你梳头吗?”“好啊,当然可以。真乖!”只见妈妈把皮筋一松,长长的马尾辫就甩了下来,乌黑发亮,像一帘黑色的瀑布。我手忙脚乱地拿来梳子,紧紧张张地坐在了妈妈的后面,帮妈妈梳头。我梳着梳着,突然卡到了一个结儿。我想都没想就猛地一扯,马上就落下了几缕头发!我紧张极了,心想:妈妈肯定会批评我的。可妈妈却一声不吭。我心里很过不去,心想:这次可千万别把妈妈弄痛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又轻又慢地用梳子把妈妈的头发一根一根地分开……突然,我看见了白头发!年幼的我意想不到,妈妈这么年轻,这么漂亮,居然会有白发!我并没有说出来,只是感觉有点儿难受。一根、两根、三根……我发现的白头发越来越多,都是藏在黑头发里面的。泪光在我眼中闪烁着网 ,但我仍然小心翼翼地梳着……不久,妈妈的头发梳整齐了。我依然把白头发藏在里面。那头发还是那么乌黑发亮,谁也不知道它的背后是什么……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读《难与易》有感读《难与易》有感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市第七小学六年级六年级(五)班李瑗瑗读完《难与易》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像平静的湖面上,漾起一阵阵波纹,久久不能平静。《难与易》进述了这样一个内容:在四川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他们都想去南海,但到了后来穷和尚去成了,富和尚却没去成。四川和南海相距千里,为什么穷和尚能去,富和尚却不能去呢?难道真的有难与易之分吗?不是有一句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我看是因为“做”与“不做”的问题。如果“做”了难也会变易,但如果“不做”就是易也会变难。例如世上有无数的伟人,全都是靠“做”来成名的。比如说牛顿,他小时也不过是个差生,但他完全是靠“做、做、做……”才赶上别人的。别人如果付出一倍的汗水,他将付出十倍的辛勤汗水。有人曾经问他,他是怎样成名的。牛顿十分风趣地说:“想想想!”这三个“想”包含了他多大“做”的努力呀!古代有些秀才,他们写的诗也曾轰动一时,到了后来做了大官,自以为很了不起,便停止了“做”。到了最后,跟奸官已经没什么两样。可见“不做”的危害很大。我十分佩服穷和尚敢于“做”的精神。今后,我应该多做、多学、多练,不轻易放弃,才能取得理想的成就。投稿:2004-3-1915:10:40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读《罪与罚》有感初次读这本书只是一种浅意识的认识,但当第二次读完它时,心却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震憾心灵,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还不如准确地说它是一部心理巨著。这是一部浸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一部酣畅淋漓地剖析了一个罪犯内心世界的心理小说,小说以刑事犯罪为题标,写的是罪与罚。主人公是一位大学生名叫拉斯柯尼科夫,为贫穷所迫,他不得不中途辍学,他住在一个衣柜似的陋室里,像只猫一样整天躲避着他的房主,只靠着母亲省下来的一点抚恤金过日子,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理论。他把人分为了两类,一类平凡人,另一类是统治者,不受法律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的人。于是他铤而走险,举起了发抖的双手,用斧子砍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抢走了她的钱和首饰。事情虽然干得不顺利,但又由于某种巧合,他竟然完全地逃离了死场,后来警方也找到了一个假凶手,然而他虽然摆脱了法律的惩罚,却受到了另一种可怕的惩罚—道德与良心的惩罚。这本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揭露了人丑恶的一面,被金钱而丧失了良心、丧失了自尊。而在当今的社会没有那种社会的压迫,也没有那种丑恶,但人心还是有那种的丑恶之人,为了钱不择手段,在如今社会比比皆事,让人感觉不到人内心的美丽。心灵的美好,胜了一切!500字 初三 读后感
-
读《退路与出路》有感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合上书时,我思绪万千。我读的文章是《退路与出路》。文章写了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专心练口才,把自己的头发剪得怪模怪样的,让自己不敢出去溜达,最后,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雨果为了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写作上,将自己所有的衣服都锁在箱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于是,他彻底断了出去聚会的念头,专心写作,仅用五个月时间完成了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文章告诉我们:退路往往不是最好的出路,斩断一切退路,才会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赢得出路。文中,两位名人都选择了断掉退路,逼着自己成功。没有了退路,就只能一门心思地朝前奔了。如果不断掉出路,惰性和欲望驱使着两位名人,也许他们会想出去玩玩,好好休息休息,那么,这世界上讲少了一位大演说家、一位大作家和一部举世闻名的巨作。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断掉想要出去玩的念头,可以让家长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不能出去玩,就只好写完作业。要做好一件事,如果抵制不住诱惑,就一定要断掉自己的退路,才会开辟出出路。我以前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开始很有兴趣,后来就坚持不住了,想放弃。度过这篇文章后,我一定要采取这种办法,断掉自己的退路,去逼着自己成功。我相信。只要我这样做了,就一定能做成更多事!500字 五年级
-
读《老人与海》有感《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那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他们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人生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50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