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写的一部妇孺皆知的小说——《地心游记》。
该书于一八六四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尔•凡尔纳编写,主要讲的是: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受前人阿尔纳•萨努克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路程。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和野兽等困难,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里岛的斯德隆布利火山回到了地面。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儒尔•凡尔纳夸张的渲染了冰岛的贫穷、落后与凄凉,将探险工作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使读者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担心。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描述了主人公们探索地心的过程。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主人公们在进行了地狱般的历练后,重新回到了地面,把读者带到一个超越时空的幻想世界。
《地心游记》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他们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书中的阿克赛尔起初是一个十九岁的孤儿,在叔叔李登布洛克教授的逼迫下,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踏上探险的路。那时候,他的脑子里除了吃、睡和他所爱的格劳本,没有别的想法。但随着旅途的渐渐深入,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他终于成为一名男子汉。
阿克赛尔的叔叔李登布洛克教授则是一个精力充沛、性格急躁的科学界的泰斗,自然使它成为了地心探险小队的首领,他的固执也充分的表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与李登布洛克教授截然相反,冰岛向导汉斯则是一个冷静、沉着的人,对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即使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时刻,他也会雷打不动的向教授讨要自己的薪水。
而在小说的多处还提到了另外一个自始至终都没正式出现过的人物,他就是第一个到达地心,并成功返回地面的十六世纪占星术士阿尔纳•萨努克。他虽然从未出现过,但在掌握小说节奏,推进故事情节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本书中教给了我的不单是很多有关于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知识。还教给了我作为一个人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不抛弃,不放弃,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都要永远在自己坚持的事业上不断走下去。
《地板下的小人》读后感
假如我说从《地板下的小人》这本书里读出了“心酸”,你不会不同意吧。
起先,它是叫人咯咯发笑的。地板下的袖珍生活场景,只有作者玛丽·诺顿这样能缩能大的脑子才会想像得这般煞有其事。这些靠被人们忽略、忘却的小零小碎过活的小人,用废信糊墙,邮票成了装饰画,药瓶盖当凳子,火柴盒做五斗柜,吸墨纸成了最好的地毯,别针是门闩,也可以当晾衣绳;澡盆也有,是个小盖碗,冷热水呢?他们用管子接上了上面厨房的锅炉!总之,家里想不起来的东西他们全派上了用场。吃的?更不愁,人们掉下的土豆渣、面包屑,够他们吃上半载,还有酒喝;女儿有书看,爸爸还楦鞋子——日子过得简陋,倒也衣食不愁——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趁人不备,向上面的人“借来”的。这些描写还配着具象的插图,形象着呢。
但他们的作态简直与人一模一样。勤劳的妈妈爱慕虚荣,总嫌不够好,把地板上的世界当成了大仓库,老打发爸爸上去借这借那。过后又心疼丈夫上了岁数,腿脚不灵便,会被人发现了去。做爸爸的,任劳任怨,变着法儿充实家里。日渐长大的女儿阿丽埃蒂为了给家里分忧,也想去学“借东西”。但面对孩子,“借东西”这个家族世代相传的仅有的谋生手段,成了一个躲躲闪闪、不光彩的危险字眼。因为对叔妯的不满,对邻里的嫉恨,都敌不过“被人看见”这个人生最大的忧虑。他们向女儿灌输的是,地板上住着的是人渣,喝那么多汤,吃那么多东西,是要死绝的。
既然“寄人篱下”,生活就不免要出点岔子。爸爸被人看到过,幸好那个醉醺醺的姑妈只当他是从酒瓶子里钻出来的。后来小男孩也看到了正在“借”杯子的爸爸,面对惊恐万状的爸爸,小男孩非但没吱声,还帮了他一把。可怜的阿丽埃蒂终于能跟着爸爸到上头见世面去了——阳光,青草,还有那个默默帮他们保守秘密的小男孩。两个年龄相仿、个头迥异的孩子不打不相识,交上了朋友。男孩帮她给叔叔家带信,还搬来了玩具室里的全部家当——一套维多利亚式的小家具(想想吧,该有多好玩!)送给他们,妈妈乐得要开舞会。但不劳而获的日子终究过不长,不久,厉害的女厨师终于发现了家里频频失窃的元凶,叫来了警察和狗,要把地板下的这一家子像耗子一样给消灭掉。关键时刻,男孩冒险弄开了通风格栅,为他们打开一条生路......
故事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这一家三口的命运也就悬在了讲故事的人嘴边。整日在地板下战战兢兢过日子的这一家,特别是渴望阳光与自由的小姑娘阿丽埃蒂,居然就叫人想到了《安妮日记》那样的气氛,也许这样的联想过于沉重了。这本书问世快半个世纪了,获过许多奖,“借东西的地下小人”在英国也是家喻户晓。据说美国已把它拍成了电影,凭他们的特技,一定好玩的很。但那种荒诞、幽默,还伴着一点点的心酸,大概只有在书中才更能体会得好。中译本出自任溶溶老爷爷之手,你会喜欢的。
假如你也常常为找不到针头线脑、铅笔橡皮之类的小玩意烦恼,没准你家的地板下也住着这样一家小人,嘘,别气势汹汹的,惊扰了他们——他们不过就是借借东西而已。
相似题目
-
《地心游记》读后感地心游记?想必初次看到这本书的你,一定十分好奇怎么会去地心游玩?不过,你再看看作者,肯定就释然了。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并且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所以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这本书主要讲了:德国的科学家李登布洛克,在一本古老的书籍中发现了一封密码信,解读了信的内容后,知道了通往地心的方法。于是他和侄子阿塞克前往入口——位于冰岛的死火山,并在向导汉斯的带领下,进入了地心。一路上,他们虽然经历了重重困难,却依然不放弃,最终成功返回地面上。读完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明白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就拿我来说,我小时候有个“画家梦”,可惜初尝绘画觉得难就放弃了。如果我当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迎难而上,可能我现在的画技非比寻常了吧。虽然当画家是无望了,但我迷上了写作,也因此萌生了一个“作家梦”。看了这本书,令我更加坚定这个梦想,更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梦想,我相信我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的。这本《地心游记》,不仅有趣,而且令人受益匪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没看过的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吧!450字 小学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暑假里,我读了许多的课外书,其中有一本叫《地心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科幻小说家,被称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这本书讲的是叔叔在一天带回来了一本古老的书,里面有个神秘的羊皮纸,好长时间破解开后,叔叔又打算到地心旅行,经过多种困难,到达了冰岛的一处火山口。开始进入地心,这一路上克服了迷路、缺水、暴风雨等种种在地面上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在一次火山喷发后回到地上。《地心游记》这本小说不但情节吸引人,在内容上还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我也通过读这本书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只有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2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从古至今,有谁去过地心?恐怕没有一个人。那地心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也只有很少的人知道。所以,有很多小说家和电影导演就开始幻想地心的模样,创下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曾写过关于地心的一个代表作:《地心游记》。这本书讲的是李登布洛克教授偶然在一本古老的书籍中发现了一封信,信上记载着以前有人曾在冰岛的一个火山口进入地心探险。李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这样的探险,于是他和他的侄子从德国汉堡出发,来到了冰岛,开始了地心之旅的第一步。他们找到了向导汉斯,从冰岛的一个火山口向地心挺进。中途遇到了饥饿,迷路,怪兽等各种危险。但他们发现了许多惊人的发现:地下的海,史前人类的骸骨……最终,在一次意外的火山爆发中,他们重新回到了地面。看完这本书后,我十分赞叹这三个人的冒险精神。他们竟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地心探险。有些人可能觉得他们是在做无谓的牺牲,拿生命玩赌博,但是他们的这次地心探险,却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发现,看到了无数人做梦都想看却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次历险虽然危险,但是他们经历了许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还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磨砺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欢攀岩这项运动。这项运动很危险,尤其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一旦摔下来就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但是,仍然有许多人热衷于这项危险的运动。因为它虽然危险,但当你爬到顶端时,心里会有很大的喜悦。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将在攀岩中和爬上顶端时看到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看到在悬崖上能看到的一切:森林,河流,远处的山脉,飞翔的鸟儿……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有一些探险精神。在写作业时,试试用另一种思路,你会懂得更多。在爬山的时候,试试走另外一条路,你会看到更多。不是吗?700字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地心游记》是一部19世纪的科幻探险小说,堪称惊世之作。其中描绘出的地心探索旅程中的奇妙景色可谓一绝,让我着迷,这样的探索历程令我神往。故事讲述了住在德国汉堡的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发现一张羊皮纸,他从这张羊皮纸上的几行字里得到启示:前人萨克奴姗曾到过地心旅行。于是他在5月27日带着侄子阿克赛以及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从汉堡出发,到了冰岛又请了一位向导汉恩斯随行。他们三人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经过好几个月的旅行,经历迷路、缺水、史前动物等种种险情,也收获了地下海、史前人骨骸等惊奇的发现,最后由于岩流冲击,又从西西里北部的斯特隆博利岛上的一个火山口回到了地面。全书以一环扣一环的笔法记载了旅途上的艰险历程和地底的种种奇观。文中三位主人公的坚忍不的拔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黎登布洛克教授拥有缜密的科学头脑,为了探索人类未知的秘密——地心而勇往直前、坚忍不拔。最令我为之折服的是当一行人遇到地心严重缺水,他的侄子阿克赛绝望地提出回到地面上时,教授依然与困难作不懈斗争,他让向导和阿克赛回去,要自己一个人挑战地心,最后还是促使阿克赛留了下来,艰难地找到了水源。是什么让教授面对死亡的威胁,还是勇往直前?是超人的毅力,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再说侄子阿克赛,他年纪轻轻,却毅然同他的叔叔黎登布洛教授探索地心,这种无所畏惧的信心弥足珍贵。有一次一行人在原始森林中看到一名史前野人,正是他拉出于科学家本能冲上前去的黎登布洛克教授,救他于水火。在遇到缺水困难时,阿克赛虽然打起了退堂鼓,但亲情、毅力战胜了他的绝望。记号是向导汉恩斯,这位强壮、忠诚、睿智、沉默寡言的冰岛人, 在旅途中用双手、双脚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缺水困难时就是他找到了地热水;在地心海洋的航程中,他造木筏,掌舵;最后在岩流的强烈冲击下,他牢牢抓住教授和阿克塞,让他们幸免于难。可以说,如果没有汉恩斯,教授和阿克赛早死在地心里了。《地心游记》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坚忍不拔,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与困难作不懈斗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样的作品无疑使我的一生受用不尽,尤其是作者所极力倡导的科学探索意识与科学研究素养更让人获益匪浅。在怀疑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并在成长中怀疑,让人类之灵魂伴随着生命之火燃烧,在浩瀚宇宙中生生不息、生机勃勃。9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我很喜欢《地心游记》这本书,因为它里面写的故事非常有趣。这本书讲的是“我”、叔叔和向导汉斯,他们从冰岛的火山进入,克服了缺水、迷路和暴风雨等困难后到达了地心。最后在一次火山爆发中安全回到了地面。叔叔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但他也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而“我”却是一个性格内向,做事犹豫不决的人。汉斯是别人介绍的非常优秀的向导,他遇事非常冷静。叔叔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只要还有希望,就应该全力以赴。书中还写出了好多奇特的景色,有巨大的蘑菇林,宽阔的地下海洋等……书里面还有好多漂亮的插图呢!这本书我看的过程中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一样,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惊喜异常。我很喜欢这本书,你如果也喜欢,那就也看看吧!保证让你爱不释手!意犹未尽!!300字 小学 读后感
相关推荐
-
地心游记读后感这个礼拜,我读了《地心游记》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科学知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地底深处波涛汹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狂风暴雨、耀眼的电闪雷鸣、摄人心魂的岩浆奔腾......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跃然纸上,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同时,又让我们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其实,虽然是些,“地心游记”这个游记两次,会让我们大家发觉,是旅游,其实,我刚看的时候呀,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如果你细心品读的时候呢,你却觉得,其实,它是在给你讲知识呢!我觉得,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地心之旅可能将变成现实。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筹划一项耗资一百亿美元的宏伟计划,向地心发射一个探测器。整个探险过程需要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些都是不可揭晓的事情,在我看来,地心已经深深吸引了全人类的好奇心,不管这计划究竟是否可行,但其提出的地心秘密的设想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地心之谜是人类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而且,也让我有所想象,将来的时代会是什么样的,也能让我明白地心游记的这个过程事件,如果有好奇心的读者,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探寻地心的奥秘吧。450字 初二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最近,科学老师给我们讲了地球的结构,我对于老师讲的地心很感兴趣。于是,我来到西单图书大厦寻找有关地心的书籍,就这样,我找到了儒勒·凡尔纳著的《地心游记》。本书主要讲述了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受阿尔纳·萨克努塞姆的一封密码信的影响,带着他的侄儿和汉斯向导,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一座火山口下去,沿途克服了缺水、迷路、暴风雨和雷电等艰难险阻,终于从西西里的一座火山回到了陆地上。我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现代科学家不畏艰险、创新的优秀品质,还了解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奥秘。甚至我还从中知道了现代许多理论的错误。里登布洛克,这位德国的大科学家,大胆地质疑了许多在全世界都很权威的理论,而随着往地心的推进,种种现象都证明了他的推测,还在地心看到了当时写密码信的炼金术士的留下的痕迹。这本书也对我影响深刻,今天上科学课,老师教我们折纸飞机,我选择了一种与老师论点不同的纸飞机,我在同学的劝阻下本想放弃。这时,我想到了里登布洛克不顾同事的劝阻,仍去地心探险,最终获得了成功。我何不像他一样,也创新一下呢?于是,我毅然选择了我发明的飞机样式。事实证明,我的飞机成功了。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而如果我具备了这些科学家的品质,我就会与我的理想更接近一步!5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地心历险记一叶简陋的小舟上载着四个人驶进了洞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洞光是洞口就有十几米宽,内部更是深邃地让人心底发慌。入口处的光亮渐渐消失,头上只有高高垂挂的钟乳石和蝙蝠们。他们叽叽喳喳地发出窃笑,然后又扑棱着翅膀从你身后飞过,激起一阵让人毛骨悚然的水花。在一片漆黑中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头顶上的钟乳石是最值得观赏的,仿佛流苏一般的形状和质感,又像半流质的奶油,未被享用干净便湿乎乎黏答答地从洞顶滴落下来。他们保持着这样生硬别扭的姿势已有千百年,有的正面饱满圆润,背面却是一个深深凹陷下去的大窟窿,有的身姿优雅,扭的和印度舞演员似的,更有甚者,从洞顶颤颤巍巍地垂入深不见底的水潭中,形成一扇造型诡异的拱门。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如同一把刺破黑暗的利剑,怕黑的表哥首先高声欢呼。但事与愿违,驶船人熟练地拐过几个暗礁后我们便看清了光线的来源——一个被绿草掩映着的洞口,洞外是蓝白分明的天空,但这个洞口却正好开在我们头顶上方,阳光就这样斜斜的从这难得一见的洞口溜进来,在平静的黑水上投下一个模糊耀眼的光圈。黑暗中的光线是分外明亮的,我们可以看见一支滑稽可笑的石笋笔直地挺立在水中,它身后的岩石上是密密麻麻花样百出的石笋,组成一片让人头皮发麻的森林。甚至可以看见灰尘一类的细小颗粒在金线中毫无章法地运动,碰撞,折射着金色的光辉。又是一阵黑暗后,眼前的光亮愈来愈明亮,也愈来愈真实,当小舟敏捷地拐过一块面目狰狞的的巨石,似乎听见了“哗啦”一声,蓝天白云绿树便统统洒在我的视网膜上,附带那波光粼粼的水面。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不忘初心——读《地心游记》有感_750字前段时间来了兴趣,读了《地心游记》这本书,得到了许多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古怪的教授黎登布洛克带着自己的侄子格劳班以及向导汉斯去到冰岛的斯奈弗的约库尔火山口。在教授和自己的侄子出发之前,他们得到了一封信,信上说:在七月来临之前,斯卡尔塔里斯的影子会落在斯奈弗的约库尔火山口,勇敢的探险者,经过这个火山口,你就可以到达地心。我已经到过了。信上的署名是阿恩·萨克努姗。后来的事情,也就是他们去地心的事了。 当中有一段,格劳班在中途突然感到不舒服,后来发现自己是缺水了,他已经十分不愿意再继续走下去了,但是他为了他的叔叔,还是继续坚持了下来。随后,他们三个人走了很久,发现了一个地下的湖泊他们要继续往下走,就只能穿过湖泊。虽然这个湖泊的上方像天空一样美丽,还漂浮了一些云一样的絮状物,可是那足足有一个地中海那么大,在湖上他们遭遇了和在地球表面一样的风暴,闪电还把他们的罗盘磁化了,导致本该指向北方的指针指向了南方,他们在湖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快到达了地心。 可就在他们快到达地心的时候,火山喷发了,他们从另外一个火山口出来了,但是那并不是冰岛,而是在地中海,在伊奥利亚群岛中的斯德隆布利岛上。 他们三人最终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个经历。我之前画素描的时候,画了好久,一直没有办法画好,我看着这一张还没有笔画就已经起毛的纸都快哭出来了,当时我有想过放弃,可是我的心让我坚持了下来,我又重新开始画了起来,最终,画出了一幅可以让自己满意的画。 其实这两个故事都是表达了“十九大”中不忘初心的精神,教授三人不忘初心,坚持一定要到地心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勇往直前。而我,虽然这点困难算是小事儿,但是也让我动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心告诉我,要不忘初心,不要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去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坚持。 果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8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我读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后,很受启发。知道了徐霞客一生共出游了二十四次,经历了种种磨难,游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知道了只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路。公元1586年的有感寒冷的冬天,徐霞客出生在江阴马镇的一个小村子里,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已经41岁了。他的母亲王子孺在怀徐霞客的时候曾做过不同寻常的梦,梦境奇异,等待徐霞客出生之后,他的父母就给他取名弘祖,后又取字振之,是希望徐霞客长大后能光宗耀祖,振兴已经中落的徐氏家族。徐霞客是徐有勉(徐霞客的父亲)的第二个儿子,他小时候突出的表现更加让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更大的希望。徐家在科举的道路上经历了悲惨遭遇,而在徐有勉那里得到了彻底性的改变,而徐霞客自己也不喜欢读四书五经而是古今历史,山海图经,对各地山水胜景尤其感兴趣。19岁时,徐霞客的父亲因病去世,他的母亲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徐霞客22岁时第一次出游一直到了他逝世前一年,三十多年中,他共有2千次出游,其中两次遇盗三次绝粮,好友去世从人逃遁种种的磨难,并没有难倒徐霞客出游的意志。伟大的时代出伟大的人,就是因为徐霞客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意志力在他的有生之年内完成了一本着作——《徐霞客游记》。同学们,也许是在人生路上,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走路,现在我们去某一个地方都有车骑,又方便又快,而徐霞客当时去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用的是什么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用的是一双脚!同学们,让我们去学习徐霞客的意志力去学习他的精神,让我们英桥向目标奋斗吧!6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很久以前看过这本书,此刻已经拍摄了3D版的电影,更想写写对这本书的印象。“地心游记”是一部描述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凡尔纳之手,他也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我们最了解的就应是他的那本《环绕地球八十天》,我就是看了那本书后才找到这本来看的)。这本书描述地十分精彩,全书讲述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李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李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从鱼龙的嘴里死里逃生,遭遇水源的危机……最终他们最后排除万难,在一次危险的火山喷发中被炙热的炎浆喷到了地中海的斯德隆布利岛。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凡尔纳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六部小说,一共一百多万字,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一向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在跟随这本书历险的同时,我明白了许多有关地层结构及考古学的知识,他似乎在用十分有力的科学理论向我们论证着自己无法实现的科学幻想之梦一般,让我们读着他的小说,不自觉地走向地球的中心。地球的中心到底有什么?有梦的孩子才会成功,读这样的书,让我们更坚持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奋斗,这个前提,当然是有科学的理论。看这个电影时,也能够先看看这本书,书籍远比电影写得更值得相信哦!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7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地心游记》是我开学以来看到的最惊险的一本书。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德国的科学家李登布洛克偶然发现了一封密码信,他的侄子阿克塞尔解读了密码信的内容,告诉了叔叔。于是叔叔决定带上阿克塞尔一起前往地心。在真正进入地心之前,他们认识了聪明的冰岛人汉斯向导。三人从冰岛的一座火山口开始进入地心,一路上,克服了迷路、缺水、暴风雨等种种在地面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在一次火山喷发后又回到了地面。最让我惊奇的是,在地下100英里竟有一片海洋!海洋右边有一片蘑菇林,它们可不像地面上的蘑菇,它们高达40英尺,高度阻挡了阳光的射入。更远的地方有其他树木,它们拥有巨大的体积:有高达100英尺的封印木,也有和冷杉树一样高大的蕨类植物。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地下100英里居然还会有人!他的体型比巨象还要打。他简直就像是海神波赛冬的儿子在管着怪兽一样。那个巨人身高大约在12英尺左右,手中拿着一根树枝,正在驱赶那些巨象。他一定是远古的“牧羊人”!李登布洛克叔叔他那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地心游记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期末的时候,我拿到了一本《地心游记》,一开始还不怎么感兴趣,只是随手打开看看,才看了几页,我就被剧情和文笔给吸引住了。《地心游记》讲述的是男孩阿克塞尔和他的叔叔无意间找到一个纸条而登上地心之旅的故事。一路上,他们欢喜过,害怕过,最终突破了这次探险。虽然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却不亚于真实的作品,作者凡尔纳感觉像真正经历过一样,把它写得淋漓尽致,看到最后我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地心游记》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阿克塞尔,仅仅十几岁的一个男孩,就要和他的叔叔一起去危险的地下探险。出发前,叔叔为了突破他的恐高症,就每天带它去高塔上俯望,经过每天1小时的练习,他渐渐克服了恐高。在途中,他和叔叔还有向导走失了,他一点都没有慌张或者是害怕,因为他们过来时是沿着水源来的,阿克塞尔就不停的寻找水源,最后成功找到了他叔叔。在我看来,阿克塞尔真的很勇敢,也机智。看了《地心游记》后,我觉得我也要像小主人公一样,让自己有一些变化。我家小区里狗很多,而我却很怕狗,每次都会绕道走或者等狗走了我再走。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本以为这个点了不会有狗出来,可一进小区,就看见两只狗站在路中央,好像在吵架。本来我想等它们走了再进去,但是狗的主人,也就是那两位阿姨一直在交谈,似乎一时不会停下来。这时我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人——阿克塞尔,他在死火山旁都没有慌乱,而我眼前不就是两条狗嘛,没事!我鼓起勇气,大跨步地走了上去。我从它们的最边上走过去,不敢直视,余光扫见其中的一只狗在盯着我,怕它来咬,半带着小跑越过了它们!还是有点害怕啊!不过,这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怕狗了,经常能自如地从它们身边经过。有时候勇气不能给你全部,但它能在你面对困难、危险时帮助你前行,不胆小,不退缩。700字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今天,我看了《地心游记》,《地心游记》这本书让我看得如痴如醉,看来看去看了整整3遍!《地心游记》这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阿克塞尔和叔叔穿越地心的故事。他们在书里找到了一份密码信,说冰岛有一座死火山能通向地心,因此,他们出发了。先到了冰岛,他们找了一位向导同去,进到死火山,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最后到底部找到了“地中海”,还发现了古代生物,好不容易才逃出了海域。最后,阿克塞尔和叔叔从极地的一个间歇式火山口出来,当他们回到故乡后,叔叔里登布洛克教授已名扬四海,成了一位最快乐的科学家。《地心游记》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们到了地心,发现了地下的海洋,还看见了蛇颈龙和他的死敌鱼龙大战,鱼龙战胜了蛇颈龙,阿克塞尔还把他们错看成了一群巨型生物,甚是好笑。当他们在木筏上钓鱼的时候,竟然钓到了远古小鱼,这种小鱼现在已经灭绝了,仅仅只发现过化石。在地心里他们遇到了种种困难和危险,阿克塞尔刚开始的时候选择了逃避,后来他慢慢地勇敢起来了,一路走一路成长,最终成为了一个勇敢的人。我记得毛主席也曾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希望大家和书中的“我”——阿克塞尔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惧怕,努力去做,一定能成功!如果有兴趣的话,一起来看看《地心游记》吧!500字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前几天,我读完了?《地心游记》这本书,作者儒勒·凡尔纳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把读者引进了一个奇幻的地心世界。一路上,他们克服了缺水、迷路、暴风雨等种种困难,最终虽然没有到达我们所期待的那个目的地,但文中的“我”从一个优柔寡断的毛头小伙子脱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少年,让人们为之惊叹。这个故事的起因仅是因为一张神秘的羊皮纸,因为我无意中破译后竟然发现曾有人到过地心,而叔叔李登布洛克教授却坚持要追随那位伟大的炼金术师“阿尔纳·萨克努塞姆”的脚步,在经人介绍后,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向导,汉斯。“我”、叔叔、汉斯,我们在地心里遇到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困难,但这并没有让我们停下脚步,反而坚持的走了下去。李登布洛克教授有着科学而缜密的心思,甘愿为探索科学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用行动来告诉我们:科学是伟大的。汉斯,文中虽没有很多关于他的文段,但在这次的地心之旅中,这位冷静而又充满着智慧的人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很多,懂得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好好把握住,不要轻言放弃。虽然这个故事并不是真的,但我同时也明白了,书上的、课本上的不一定全是真的,对的,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大胆探索。五年级:刘国鑫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地心游记》读后感“妈亲,你能相信地球的最深处不但没有岩浆,还有一片大海吗!”“什么?你在说什么?”老妈疑惑的看着我。可我还是兴奋地大叫着:“瞧瞧,看还有一大片森林啊!啊,太厉害了。”老妈无奈地扶额:“天哪,这孩子又疯了!”——题记我挥舞着手中的新书《地心游记》兴奋极了。《地心游记》的作者是被人称为“科学小说之父”的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儒勒·凡尔纳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其中也包括这本《地心游记》!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从小到大对“地心”的理解——1863年5月的某一天,德国科学李登布洛克教授受前人萨克努塞姆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在某年5月27日带了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困难,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岛的斯德布利火山回到地面。刚开始写了阿克塞尔的担忧、符合我们思想的描述和路上的艰难险阻,不仅让我们为主人公接下来的遭遇感到担忧。但又似乎吸引着我们往下读去,到底接下来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作者用各种描述让我们相信他所说的真实,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作者写出的奇妙故事中……终于开始向地心进发,路程比刚开始更要艰险,如果现在的是艰难的话,刚开始就只能算是无聊了!其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阿克塞尔在途中昏迷了两次,两次的昏迷都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除了贴有“干练”、“实干”、“愤青”标签的李登布洛克教授,也让我们看到了“温柔”“关心家人”不同的教授。可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故意”让我们看到了和前面完全“不同风格”的地心。美丽的“地中海”和神奇的“地中原始生物”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美丽的环境。和前面的阴沉凄凉的过程鲜明的对比,主人公们经历了各种悲剧、艰辛的旅程后,终于看到阳光明媚、泉水清澈、鲜果丰美的“天堂”。可谓“是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最后大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回到了地面。这部小说可以让我们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获得一些丰富的科学知识。800字 初三 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魅力可是出乎我的意外,原来不是游记都是鲁滨孙,还可以有这样奇幻精彩,令人拍案叫绝的游记,它的故事情节令人匪夷所思,一个个人物都性格鲜明。好似在看年幼时的童话故事,带领我们去到那些神秘的国度。它,给我们插上了美丽的翅膀,可,这翅膀不似那么天真纯洁,是一双带血的翅膀!难怪人们都说: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上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而在这讽刺意味中更让人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刺激着读者的每一个细胞!《格列佛游记》真的是一部能让你欲罢不能的好书。本书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其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在这些奇遇中我影响最为深刻的便是在慧骃国的那一段。在这个国家马形生物被称为慧骃,是这里的理性物种,国家的统治者,而人形生物被称为野猢,是丑陋的,肮脏的,邪恶的,贪婪的,是集所有恶为一身的动物。这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这种两极分化的状况,毫无疑问的刺激并震撼的读者的心灵,挑战着人们的接受能力。慧骃高贵,野猢罪恶,跳出情节,这其实就是放大了人性的两面,你是慧骃,还是野猢?当然我们向往慧骃那样的存在,所以虽然我达不到慧骃的高度,但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更好啊!英国作家司各特说:“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的确,《格列佛游记》能使我思考很多,也是回味无穷啊!800字 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充满想象的乐趣“读书使人明智”,我喜欢读书,有一本书让我格外钟爱,书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那就是《格列佛游记》了。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喜欢的这本书的内容吧。格列佛分别去过四个地方,一个是小人国,一个是大人国,还有飞岛国和慧马国。格列佛来到大人国后,发现自己就跟沙子一般大小了,苍蝇蚊子是他的天敌,冰霜暴风雨好像是枪林弹雨……好在有一户人家收留了他,但那户人家只知道利用格列佛赚钱,从没关心过他的死活,好在有一个善良的小姑娘收留了他,每天都照护他,不让格列佛受到伤害。到了后来,格列佛去了王宫,他和那个小姑娘分开了,我非常伤心,因为他们再也看不到对方了。离开大人国,格列佛到了小人国,他跟那些居民比起来,自己跟巨人一样庞大,小人国的居民和国王、王后都对格列佛很友好,每天给他许多食物和水,还给格列佛定做了衣服和床。到了后来,敌人来到小人国后,格列佛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和卫兵、居民一起,对抗敌人,他们拼杀了好久好久,终于取得了胜利!所有居民都欢呼起来,而且国王、王后也给了格列佛很大的官职,用来表扬他的忠诚和勇敢。后来,格列佛到了飞岛国,飞岛国是个非常霸道的国家。谁要是敢反抗飞岛国,飞岛国就移动飞岛到反抗他们的城市上空,不让他们享受阳光和雨水。不过,自从下方城市准备了尖顶金刚石建筑和燃烧液体后,霸道的飞岛国只好屈服了。在慧马国,马拥有了人的理性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和善良。他在慧马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格列佛完全融入了这个国家,以至于与人类交往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最后,格列佛离开了慧马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读完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当时18世纪英国的黑暗以及腐败。人类比不上马儿们。这也是作者的一种讽刺。《格列佛游记》还让我感受到了格列佛的坚持不懈、勇敢、聪明,我觉得我们在学习中应该也要像格列佛一样,要沉着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轻言放弃。800字 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格列佛游记》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在多年后的今天再次重读此作却有不同的感受。小时候读《格列佛游记》仅仅是觉得写得非常有趣,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从小到大听《西游记》长大的我对变大、变小、还有会说话的动物都有着异常的喜爱,或者是说执着,我有时候也会想象世界上存在着大人和小人。因为小时候我读书看电影并不多,除了《西游记》中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有关的描写。而《格列佛游记》满足了我的想象,在大人国、小人国、慧骃国……等国家的细致描写甚至有时会让我产生真正存在有这样国度的错觉。乔纳森斯威夫特不仅记述了格列佛在那里看到的人,你还可以读到那里的各种民俗、见闻,一切就像是格列佛真的旅行过这样的国家。但是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拜读这样的经典文学我却有了同小时候非常不同的感受。不同于小时候认为富有想象力,现在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辛辣无比的嘲讽语言。《格列佛游记》写于启蒙运动期间,直接对封建制度进行打击,在文中有许多地方有对当时黑暗、贪婪、党争、伪善……各种负面存在英国进行间接或直接地嘲讽,在第一卷中用“高跟党”跟“低跟党”暗喻当时英国的党派之争。而在第二卷,描写则更加露骨,借用格列佛这个典型而又“爱国”的英国人之口说出了当时英国的制度。第三卷主要写的是飞岛国科学家不切实际的科学幻想。而在整本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第四章关于慧骃国的描写。其中人兽颠倒的情景,那里象征人类的却地位卑微的“耶胡”十分相像以及最后格列佛被慧骃所“感化”对回到国家后的“耶胡”十分厌恶,难以接近……这一切都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的反抗:一个原来无论情况如何都在赞美英格兰的人最终却不愿回到英国看到人类,这样大的转变更是体现了本书的嘲讽,让人感受到嘲讽语言的魅力。读《格列夫游记》,不同的年纪会对于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斯威夫特使人既沉迷于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为书中辛辣、讽刺的笔触以及深刻的内涵而动容。这完美的结合使《格列夫游记》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800字 初三 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着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800字 初三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