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开生面的环保活动1000字

一次别开生面的环保活动

1000字 初一 散文

下课了,翁鑫祥的那句“人人都播撒一点绿色,世界就不会变成荒漠了!”还一直再我耳边环绕。这是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上课了,董老师走进教室,再黑板上“唰唰”写下了“我是绿色小卫士”几个字,董老师转过身来说:“我们今天要开展一个活动,名称叫‘我是绿色小卫士’。”同学们便欢呼起来。接着,董老师便问:“绿色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环保!”董老师又问:“谁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教师里马上鸦鹊无声,同学们都傻了眼。这时,有几个同学举起手来,董老师请他们一一作答,可都没有答对,同学们像热锅上地蚂蚁——团团转。这时,我灵机一动,拿出了“秘密武器”——妈妈帮我买的出黑板报的书。我快速翻着,呀,找到了!真是有备无患呀!我举起手,董老师请我回答,我站起来说:“6月5日。”董老师微笑着说:“对了!”

说着,董老师把世界环境日的日期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防止地球荒漠化’。请大家说说,怎样才能防止地球荒漠化呢?”李倪诗懿说:“少砍树。”陆美丹说:“不乱扔垃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董老师把大家的妙计记下并把它画成了一份环保计划书的样子,对我们说:“电视台要征集一个环保广告,请同学们自己排一排。”董老师说完,同学们就开始排起广告来。

我们小组广告的名字是:《不排放污水》。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去河边野餐,突然,一个小朋友看见了一个黑影,那个小朋友一看,原来是一位“叔叔”在排放污水。两个小朋友一起拦住他,说:“‘叔叔’,请不要排放污水!”“叔叔”说:“为什么?”小朋友一起说:“这样对环境有很大影响的!”“叔叔”听了,点点头,说:“谢谢你们,我不再排放污水了。”最后,两个小朋友一起说:“保护环境,不让地球妈妈再流下一滴眼泪。”

李倪诗懿小组表演的广告是《砍树》。内容是一位“叔叔”拿起“斧头”向“大树”砍去,眼看“大树”就要倒下去了,一个小朋友跑过去,对那位“叔叔”说:“‘叔叔,’不要砍树!”“叔叔”说:“凭什么听你的?”小朋友说:“如果您砍的树越来越多,那世界不就变成荒漠了吗?”“叔叔”惭愧地低下了头。最后,他们一起满怀激情地说:“多一片森林,就少一片沙漠,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吧!”“啪啪啪啪……”李倪诗懿小组的广告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了。

最后,董老师说:“上了这节课,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翁鑫祥说:“看见垃圾主动捡起;看见有人砍树主动阻止;看见有人排放污水主动劝说,只要人人都播撒一点绿色,世界就不会被荒漠吞没了!”话音刚落,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掌声久久不能平息……他讲得太好了!董老师小结说:“上了这节语文课,同学们都学会了环保,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绿色充满人间!”

“铃铃”,下课了,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却经久不息。因为这节语文课,它教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次勇敢的尝试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尝试,需要勇气,需要挑战自我的勇气。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成功也都是从尝试中诞生的。在我尝试过的许许多多的事件中,最值得我骄傲的是给老师纠错的事情。

一个周末,我正在背诵李白的诗。当我背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sōng)人”时,在一旁干活的妈妈纠正我说:“蒿字应读hāo的音!”我查了查字典,果真是hāo。我感到纳闷:字典上明明是hāo,而老师教我们念sōng,是字典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妈妈的中文水平很好,她也不会错呀!那么一定是老师错了。

第二天早读,语文老师督促我们背课文,我心里却惦记着那个“蒿”字。心想:该不该告诉老师呢?老师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哪有学生给老师挑错的道理?如果我给老师指出错误,老师会不会因此恼羞成怒、大发雷霆?会不会因此不再喜欢我?我忐忑不安地抱着字典,就是没有勇气跟老师说。

上午的语文课上,老师又把“蒿”念成sōng了,我想提醒老师,可还是没有勇气。心想:就这样吧,也许考试考不到这个读音,不会影响大家的成绩。可是转念一想,要是在生活中遇到这个字,老师和同学们都念sōng,还不让人笑掉大牙?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敢于质疑权威的伽利略,他敢于挑战着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坚持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真理……我又想起了敢于对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中的“塔内问题”提出质疑的陈景润……亚里士多德和华罗庚,一个是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一个是着名的数学泰斗,连他们都会犯错,何况是老师?伽利略勇于坚持真理,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陈景润敢于质疑华罗庚,我为什么连给老师纠错的勇气都没有?

想着想着,下课了。我鼓了鼓勇气,打开字典,用手指着“蒿”字,心怀忐忑地对老师说:“老师,您看,‘蒿’在我的字典里读hāo,我的字典是‘盗版’的,您帮我再查查正确的读音,看看是我的字典错了,还是您错了?”老师点头说好。

下午的语文课上,老师公开纠正这个错误。她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来纠正一个错误,‘蒿’应该念hāo,这是孙海琳曼提醒我的,她是我的一字之师……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毛泽东那么伟大的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不也犯过错吗?何况是老师?以后如果老师犯了错,你们一定要勇于给老师提意见……”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无礼”行为不仅没有惹老师生气,反而赢得了老师的鼓励。

这次勇敢的尝试,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升华。从此,我拥有了自信和勇气。

注:这篇文章曾参加“万利达杯”小学生作文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六年级:孙海琳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