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有感
经济学家,重之何为?
——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有感
有一次和一个读经济学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家?他回答得很快,“张五常嘛,听说他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的经济学家。”当然,这并非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答案,于是我进一步发问,那么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又有哪些呢?记得当时的他显得很尴尬,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一阵子,最后他给出了一个似乎文不对题的回答,“研究经济的并不一定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当然不是一般的经济工作者。”
就像初中语文常常做的练习一样,刘胡兰是共产党员,而共产党员不是刘胡兰,从语言逻辑的层面来看,“搞经济的不一定是经济学家”此话果然不假。但若把它当作一个可以无限放大的天网,并结合在当下中国本土实践的语境之下,说中国大陆没有经济学家,最多不过是一些研究经济的学者抑或是经济工作者,这未免就有失偏颇了。
能成为一个“家”的,按照传统的看法,那就是得在某一个领域内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突破,有一定的创新体系,有一定的名誉地位,有一定的学术权威。反观国内,若参照这样标准,毫无疑问,大陆不仅有经济学家,而且是有许许多多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时代感,有历史使命感的本土经济学家。譬如有“厉股份”之称的厉以宁先生,有“吴市场”之谓的吴敬琏先生,或者还有林毅夫、樊刚、茅于轼、张维迎、汪丁丁等诸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经济学人们。在市场化、自由化、竞争化日益彰显的今天,他们的浮出海面,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常人对于经济学家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理论多于实践”等错误解读的余缺,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经济改革的中坚力量的存在让我们切实地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然而,在激情和希望之余,正如前面我的那位研习经济的朋友所遭遇的话语的尴尬,中国经济学家们的本土化实践似乎并不很好,或者说,他们身上所遭遇的不仅是中国现有体制的局限和束缚,更多的是,传承千百年来的旧有观念对学术、理念、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陈见。
真理就是现象自身的呈现和去蔽。同理如此,经济学家的称谓应该是他们(经济学人)日常学术实践过后自然被赋予的一种荣誉。而至于中国的当下,对于集体话语上(区别与自封、媒体追捧等形式造就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的稀缺,我以为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就是西方经济学帝国主义(套用法学家苏力先生语)的兵临城下。在所谓那些跨领域打造下的现代经济,早已超然于亚当·斯密当时所界定的经济,什么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伦理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科的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块领域或者经过“百花错拳”一番掺杂柔和之后形成的非纯粹的经济学,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掌握了一个领域也便控制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在对中国学术的“西学东渐”之后,我们的学者往往止步在引进推广的阶段上,有的学者干脆痴迷在了“拿来主义”、“全盘西化”之上,今日博弈论,明日信息论,因此也便没了自己的学术主张。一张一弛,一快一慢,本是相互谐和的有利因素,但在普遍急功近利的现实实践中,我们的有些经济学家往往便被湮没在了强大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深陷其中,难以超脱。而在此前因之下,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注重“走进来”(指导中国实践)的同时,难免忽略了“走出去”的战略,少了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往往也减少了国际学界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感。“许多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历史上都经过坚苦的斗争或者思考,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大法官这句话若用在对中国经济学家本土化生存的思考之上,也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北大教授夏业良先生写的名为《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的经济学随笔。随笔这个形式,它本来的目的在于以一种轻松拉家常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观点,不求高深,但求传真,这就是随笔的精髓所在,也是商业化经营下知识大众化传播的一种实践,或者把它放在本文预设的语境下来说,也正是中国经济学家本土化的另外一种生存形态。
全书分为“经济自由与选择”、“经济学与经济学家”、“思想渐进与制度建设”、“生活随想曲”以及“书评”五个部门。其中,作者花很大篇幅介绍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在谈到国内外经济学界的著名人物,介绍他们学术成就和研究经历同时,也有对个别问题提出一己之见,进行学术批评的。特别是作者在留美期间,有机会和几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们面对面地讨论、提问或采访,能让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大师们的风采。从这一部分的几篇文章来看,作者对经济学界新发展的密切关注,“他能够在较大跨度的学科分支和研究领域之间较为轻松地游弋和探索,实在是不可多得。”(茅于轼语)
作者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制度、道德、政治层面的问题,这集中在文集的第三部分。通过《个人主义辩》、《制度要考大家建设》、《中国若干制度改革措施的进展及展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等四篇互为体系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我国社会生活前途的关心,对人类社会自身所面临的困难、障碍、迷茫及人为局限的忧虑。从而不难看出,作者身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经济学家他所追求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和自由,在利益博弈之下,对解放人性,崇尚个人自由的渴望。
夏业良先生的文章给人以朴实平和,简练流畅之感,这可能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有关(他原来是研习英美语言文学的)。在文集的“经济自由与选择”和“书评”这两个部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运用经济学思维来解读当前的现实生活以及从人性和生活出发,作者是怎样来理解和评论某些文化现象的。文化的多元,多元的文化,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日益打破壁垒,相互融合的当今学界,作者这种写作方向也不失为一种“讨巧”的方法,从此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作者治学的兴趣点,也更加能直观我国经济学家精神领域中多彩的一面。
本书是中信出版社“经济学家随笔”系列中的一本(其他四本是梁小民的《小民说话》,汪丁丁的《海的语言》、《知识印象》,王则柯《经济学家的学问故事》),在市场上日益充斥着大量随笔式经济学著作的同时,《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最大的看点在于作者采取导向性的写作姿态,像导游一般将读者引入经济学这一迷人的知识海洋之中,深切感受其中的奥秘与乐趣所在。此外,本书最大的一个焦点(争议点)在于,作者在整个经济学界内是第一个对“张五常现象”提出置疑和批评的学者,对此的文章主要是《给“张五常热”降温》、《经济解释和解释的“经济”》、《是是非非说五常》。
“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此题目套用了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语词格式。这里作者冒了个风险,就像拍电影续集一样,往往后不如前,如果作品本身质量欠佳的话,则这样的套用往往会显得更加的愚昧无知。幸好,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作者巧妙地换“轻”为“重”,不仅一语道出当前中国经济学家本土化实践过程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更加明确了经济学家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历史重任。
读《绝境的地图》有感
读《绝境的地图》有感
高一(7)班曹懿时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多数是熟路,少数是生路。但所谓生路也往往是就自己而言的,对别人也许早已是一条熟路。鼓起勇气去寻找一条真正竟义上的新路,一步步走去,这种机会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难得。
几年前偶然看到一幅摄影作品,一头山羊,居然在攀援着一道几乎垂直的峭壁。它是逃生还是好奇?摄影师特地为它写了一段内心独白:“只要爬过去,我就是一只非同寻常的山羊!”读了这句话,再看画面上青褐色的巨岩间吊着那团白茸茸的小生命,以及它挣扎着的细腿,不禁心头一颤。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我,也便成了路。这就明白地点醒了走路的原始哲理。在没有的地上第一个走过去,给后来的很多人带来方便,这就是开拓。人类文明的每层积累,首先都是由开拓者带动的。开拓之时,很少能动作很小,意义不明,胜败未卜,因此,它的成果性的收获和荣誉,总是大量追随者,摹仿者,复制者来享用。这并非人世的不公,实乃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也有极少数的开拓,是不期待追随者,摹仿者和复制者的,所开拓的不是人类生态延长,而是人类生命的极限。一步步脚印永远也呼唤不来一条阳关大道,却悄悄地走进了历史的记录。这样的历程,由于谈不上任何个体实利和群体实利,往往很难被社会广泛理解,连鲁迅那句“走的人多了”的名言也挽救不了它,但正是它,使人非同寻常。
本书描述的就是这样的历程。“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几乎拒绝一切生命。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探险家,科学家一次次进入又一次次返回,其中有很多人,连返回都不能够,人们甚至不知道是哪片沙漠把他们掩埋了。极少数人走完了其中一些边角,把横穿的梦想留给了后代。后代是哪一代?只能朦胧企盼,不少刻意强求。终于在本世纪最后十年,有那么一些人愿意,把前人个有关横穿的梦想截信,于是有了1993年中英联合探险队的六十天时间徒步一千五百公里穿越这个死亡之海而未曾死亡的的壮举。
这个壮举,有几名记者参与。记者在这样的沙漠里没有任何特权,他们也只能首先是个徒步跋涉者,以及习惯于穿行都市,伏案执笔的身躯,去与生命的6名中国队员的一个,他就是上海记者强荧(即本书作者)。
记者毕竟是记者,强荧用日志的方式把这次探险的过程记录了上来。这个记录就像其它著名的探险记录一样好看。不会不好看,生理的极限,荒漠的险恶,奇异的发现,巨大的悬念,焦渴的期待,都不是编造的,哪能不如看?不仅如此,在生命最难存的地方,人的心灵情怀,也以一种罕见的形状闪现出来,处处令我们深思。
除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日志记,本书还收集了强荧的其它探险历程,以及他对探险家们的追寻和评述,都是同一主题的自然伸发。这些文章,足以让人产生多方面的感慨,时时憬悟生活在现代化的忙碌中,人之为人不应忘却的一些东西。名为《绝境的地图》,其实这样的“地图”对并未处于绝境的人群也具有指引作用。对我而言,还有另一番感慨,即我我终于看到我们这里也产生了敢于以自己的生命开拓读者视野边极的记者,这样的记者在国际传媒界历来是不少的。我们的传媒中,长久充塞酸涩,平庸,无聊许多聪慧的头脑总是耗费在互相攻陷、蝇营狗苟的闹剧文中,但是毕竟还有高迈举止,毕竟还有黄钟大吕,而且正是他们,维护了传媒和记者的声誉和尊严。
当我们相信世间存在着高贵,因此寻觅高贵。追随高贵,报道高贵,参与高贵,那么也就夸大了高贵。探险是一种艰难的高贵,是一种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的高贵,报道探险,是让世人一同来分享这份高贵。
以上即是我对本书的一些感受。
相关推荐
-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因为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我,牛奶可乐怎么会有经济学的学问呢?翻开目录,里面的问题更是使我对这本产生极大地兴趣,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拒却不会亮?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予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在解释这些各色各样的问题时,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学书籍,他曾说道“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也许就如作者所说急于去书中寻求答案,可当看完以后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其它的问题时,却会发现经济学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我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学问,可当我欣然接受它后,他便会成为我的一把利剑,从此思考问题又多了一种角度,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体会。初一:旧年450字 初三 读后感
-
读《混乱的经济学》有感本书的主题是清算20年来有关经济问题的种种错误思潮。这些思潮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披上了“经济学家”论述的观点,不过也有一些思潮并不曾以“经济学”或“经济理论”的面目出现过,而只是一些人对经济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不管怎样,本书所涉及的那些有关经济问题的思潮都曾经在最近的20年中流行过,而且都对中国的经济策略、对中国的经济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平心而论,在这些误导中国经济的错误思潮中,有许多是根本配不上“经济学”的称号的,它们至多不过是一种随意的胡说而已。但是它们在人们中发生的影响,以及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就特别地有必要。有鉴于此,本书毫不吝惜地也送它们一个“经济学”号,以方便对它们的清算。本书在清算错误的经济思潮上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没有文本依据”。时下经济学界在学术上的时髦,是“说话要有文本依据”。学术论著往往要引经据典,罗列出一大篇文献来。与人论战,特别是进行批指责,更是要有文献或文献上的依据,摘引出白纸黑字的文献来,说明某人在何时于何种场合说了什么什么。而文本的特点却恰恰在于根本就没有这种文本上的依据:本书批评一种经济思潮,知识说这一思潮主张什么。它的观点是什么,而不提是谁在什么地方提出了这一观点。更不会说有多少人主张这一观点。最后,本书所清算的很多思潮,往往是笔者的熟人以致朋友所主张的。笔者只想说明这些思潮的之有害,而并不想得罪这些熟人和朋友。在批评这些思潮时指明文本依据,说某某人在何时何地表达了某一观点并痛说此种观点之害。这在中国当然难免导致与这某某人的关系破裂,这不是笔者的愿望。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命题作文”产物。笔者应老朋友扬帆之约,根据他建议的主题而完成了此书。这当然不是说,笔者本人不愿意写这样一本书,更绝不意味着书中的某些观点不是作者本人的。恰恰相反,笔者本人觉得很有必要写这样一本书,因此才与扬帆的提议一拍即合;书中的论点更是笔者本人多年反复思考的产物,笔者自己也不能保证他们都与扬帆的观点一致。因此,尽管本书是扬帆建议的产物,但树种的一切观点、论述以致错误,多只能由笔者本人负责读完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中国的经济有所了解,中国的经济自由主义信徒们所主张的观点,恰恰是与对立的。而本书所清算的那些观点,大多一他们为典型代表。900字 初三 读后感
-
读《游戏着经济学》有感我一直希望读些经济学的著作,因为觉得虽然自己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懂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我最近读了《游戏着经济学》一书,从各个方面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收集的是作者多年写就的经济学随笔。他用简洁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事例,阐述对经济学的理解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这本经济学札记包括了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经济学分析社会与人生;另一部分是一些有着作者本人的好恶的评论,关注诸如“非典”、“伊拉克战争”等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一部分则供读者休闲时阅读,较浅显易懂的分析了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本书的经济学随笔大多写得通俗易懂,却又深入浅出。在这本书中,作者所着眼的是社会经济学。而且,文章虽然往往都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大小事件为写作缘起,其结论却总是出乎意料地深刻。在《一毛钱如何花》一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作者儿时有一次被母亲奖励了一毛钱。他在高兴之余却对买一毛钱的练习本还是五分前的小甜饼犹豫不决。最后,他花五分钱买了一张白纸,裁订成一个练习本,而剩下的五分钱则买了小甜饼。我们所处的世界最大的不完美之处就在于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物质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从个人再到国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既花钱的地方很多,可财力又有限。而经济学就是要讨论如何使原本有限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作者最后的选择既满足了学习的需要,又满足了对美味的需要,从而使这一毛钱花的最值,符合了经济学的要求。而解决“有限的钱如何花的最值”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某种安排。试想当年如果作者的母亲规定只能买练习本,那作者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这一毛钱就没有作者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那样值。这种安排在现代经济学中就称为“制度安排”。这里说的制度含义十分广泛,既指一切法律法规对权利的界定,甚至也指传统、习惯与习俗,它构成了稀缺资源配置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条件。“制度安排”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高下。而“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及“制度安排如何合理”就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中心课题。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用的都是最易懂的语言,而揭示的却是深刻的道理。这一点是全书最大的特点。从《一毛钱如何花》一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写是其所见所闻,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而从《肉饼的分法》一文,则可看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立场及其分析方法。《肉饼的分法》一文中讲到,作者单位食堂每天免费提供一定量的肉饼,由于人多且都想多拿,肉饼总不够,先到者先得,后来者就没有了。于是有人提意见,认为肉饼分配严重不均,于是肉饼的分法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大家自取,改为每人定量配给,这样大家都能吃到肉饼,尽管喜欢吃肉饼的人因为吃到的肉饼比以前少了而私下里有意见。但事实上,只有采取计划的办法来调节其分配,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吃上肉饼。由此出发,作者将肉饼摆在案桌上由大家自取类比由于自由市场导致的分配结果,将肉饼分配权收回到食堂大师傅那里,就相当于国家用计划的手段分配。而造成这种制度安排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肉饼供应的有限性。从这件分肉饼的小事上,作者认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尤其是经济方面带有根本性制度安排的内在深层次原因。比如关于私有制的起源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私有制的起源只能出现在人类有了剩余物品之后,否则必须实行社会平均共享制,才能使人类繁衍延续下去。所以当维持生存的物质很匮乏时,平均共享制相对于任由各人竞争自取的市场制度,是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再比如关于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西欧的资本主义问题,这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谜。但在作者看来,假如用“肉饼”的比喻来分析,答案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解决肉饼够大家任意吃的问题。一来,中国封闭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无法像近代英国那样从外部获得“肉饼”的来源,加上人口众多,吃饭始终是头等大事与难题,因此分配过程必须倾向于农业与农民,否则一个封闭结构的人口大国非崩溃不可。这样二来,国家有限的资源必须相对平均分配,任何局部的财富累积都将以另外局部无法忍受的贫困为代价,导致社会不稳定。中国皇帝深谙此道,不是他不支持“工贾”,而是迫不得已。中国的现实也同样如此。作者警告说,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总将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视为中国改革的目标,恐怕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因为中国人口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程度世界第一,这使得肉饼总是不够大家放开肚皮吃,有人多吃几个就有人饿肚子。解决这一问题,除非能有效地通过开放或其他手段使肉饼的来源外部化,否则必要时为稳定计还得搞平均主义。从《一毛钱如何花》和《肉饼的分法》两篇文章就可看出《游戏着经济学》写的并不是高深莫测,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简单、贴近生活的经济学。它对于像我这样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普通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总之,《游戏着经济学》这本书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对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是确实本非常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生命不能承受之华裳大雨滂沱,街上漆黑一片,父亲吃力得骑着他那八十年代的小破车,送女儿去城里上学。叶儿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他家境贫寒,再加上母亲重病,使本来就贫寒的家庭开支更拮据。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叶儿从小就懂得照顾母亲,学习成绩在学校也总是名列前茅。如今他要去城里上学,他看着父亲苍老的背影,暗暗许下诺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给咱山里人丢脸。我要证明山里人并不比城里人逊色。到了学校,她发现她太“古”了——同学们都穿着五花十色的衣服,佩戴着“闪闪”的首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阳光”,格外美丽。再看看她——衣服正好合身,上面有着七八个补丁,并且褪了色,与同学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她开始自卑起来,感觉到了自己根本不合“时代”,无法与同学们相处。但这一切并未因他的自卑而改变,就这样过去了两个春秋。有一天,她在一家百货里看到一条白裙子,他的心里莫名的生出强烈的占有欲。回到宿舍,他拿起电话,犹豫了很久,最终按了那个熟悉的号码。“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苍老无力的声音从那边传来。“爸,学校要交复习资料的钱,最少三十元。”“那你等几天。”两天之后,他在收发室收到了父亲邮的钱。打开纸张一看——一张一张的零钱被铺得整整齐齐的。她去那个百货,买下了那条她心仪已久的裙子。回到宿舍,她本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一番,她看到桌子上有一张纸,叶儿看了一眼,眼前一片迷蒙——原来,那是父亲的卖血单。叶儿将那条裙子收了起来,她要将那条裙子珍藏一生,同时也把父亲的爱珍藏一生。550字 初三 书信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没有体验过惊涛拍岸,也没有体验过地动山摇.没有经历过痛楚,就不会知道生命居然如此之轻.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带着一个婴儿,当地震来临时,她抱着孩子四处逃窜,可时间太突然了,她无法离开,就在这时,房梁压了下来,母亲迅速将孩子藏在怀中,用自己那瘦小的肩膀支撑了一块小小的天地,此时的她似乎支起了一片天空,而她的孩子在那片天空下熟睡,余震不断.身上的重量一点一点加剧,母亲这时已经快吃不消了,孩子大哭起来,母亲温柔的安慰她:孩子,别怕,妈妈在这,有什么事妈妈会在你身边的.’孩子停止了哭泣,抬头看着母亲,甜甜的笑了一声,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落下了一滴眼泪.她的孩子那么小,那么可爱.居然还要被掩埋在这里,不,不行,她一定能出去.于是,母亲的肩膀上便多了一份力量.时间慢慢消磨了人类的意志,也消耗了这位母亲的能量.她越来越觉得体力不支,她便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睡的那么甜啊,可想到自己即将离去,潸然泪下.可是她觉得总要留下点什么,于是便拿出了手机,写了一条短信:孩子,如果你还活着的话,你要记住,妈妈是爱你的.”写完这条短信,她轻轻放入襁褓中.渐渐她累了,慢慢闭上眼睛.过了一段时间,一位消防队长救出了那个孩子,母亲已经死了,她却依然保持了哪个弓形的形状.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这撞击我们的心灵.我们记住了那一刻,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她的孩子,苦苦奋斗.生命在地震中显得那么轻一场前所未见的地震,一秒前,一朵花儿还盛开在阳关下,天那么蓝,花儿那么美,母亲抱着她的孩子笑得那么甜,可一秒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灰蒙蒙的天,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看着电视上一副副的画幕,那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振撼人心。有多少孩子那渴望求生的眼神,有多少青年那充满祈求的目光,还有老人那丧子之痛的无奈,现在剩下什么,奋力拼搏的战士,老泪纵横的老人,那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当世界嘎然于一片黑暗中,生命显得如此渺小。一朵白色的菊花开在墓地,纪念着死去的人们,花儿在风中摇曳,似乎告诉着活着的人生命是如此轻微,珍重生命。800字 初三 散文
-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因为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我,牛奶可乐怎么会有经济学的学问呢?翻开目录,里面的问题更是使我对这本产生极大地兴趣,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拒却不会亮?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予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在解释这些各色各样的问题时,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学书籍,他曾说道“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也许就如作者所说急于去书中寻求答案,可当看完以后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其它的问题时,却会发现经济学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我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学问,可当我欣然接受它后,他便会成为我的一把利剑,从此思考问题又多了一种角度,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体会。初一:旧年450字 初一 读后感
-
读《你不能失败》有感读完《你不能失败》这篇作文后,我明白了不要让“失败是成功之母”成为我们不负责任的、不努力、不作为的遁词和自我安慰。因为大多数的失败都不给我们留下任何改错和再来的机会,更因为好多错只能犯一次、甚至一次错都不能犯的。例如,手术台上的错误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子玉养却亲不待则是终生的切肤之痛,草原上逃生的梅花鹿忽间的游移有可能葬身狮群,厨房灶台边的漫不经心有可能燃起冲天大火.....《你不能失败》的这篇作者非常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哲理,他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失败的含义。面对迟到的球员,他从球队教练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在生命的单程线中显得太单薄,作者用事实,符合现实的内容为我们说明了你可以失败,但如果你一直失败,时间却是不等人的。这句话令我警醒。3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读《你不能失败》有感读完《你不能失败》这篇作文后,我明白了不要让“失败是成功之母”成为我们不负责任的、不努力、不作为的遁词和自我安慰。因为大多数的失败都不给我们留下任何改错和再来的机会,更因为好多错只能犯一次、甚至一次错都不能犯的。例如,手术台上的错误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子玉养却亲不待则是终生的切肤之痛,草原上逃生的梅花鹿忽间的游移有可能葬身狮群,厨房灶台边的漫不经心有可能燃起冲天大火..... 《你不能失败》的这篇作者非常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哲理,他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失败的含义。面对迟到的球员,他从球队教练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在生命的单程线中显得太单薄,作者用事实,符合现实的内容为我们说明了你可以失败,但如果你一直失败,时间却是不等人的。这句话令我警醒。湖北武汉汉阳区武汉市七里学校初一:邱祥海350字 初一 读后感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它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真谛,它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以及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读完此书,感觉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从树根到枝干,层层剥离后,才逐渐体会到作者在竭力想告诉我们,生命中所谓没有重量的轻松和自由,有时是让人无发忍受或无法承受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当我们的生命中无人打扰没有责任的重压和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甚至没有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摩擦争吵时,那份轻,反而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承受的。因为那些让我们时时烦恼和痛苦的事情实际上组成了我们许多时候寻找不到意义的生命。是它们填补了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它们,赋予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意义。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都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亲情,爱情,友情,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太轻的重量,我们反而觉得它沉重的像巨石,压在我们渴望轻松、向往自由的灵魂上。倘若,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了这些琐碎的“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有时候,那些看似很轻的东西,也会是生命中承受不住的情。正因如此,我们的生命才会那么的多姿多彩。每个人亦离不开“重”。“重”能给人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们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们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生命中的“重”与“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时时刻刻都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那么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这值得每个人思考。人生应一边赶路,一边观花。 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娱乐。学会有选择性的得失,学会如何把握自己、释放自己。我们的人生需要在同一生活段,完美地把学习工作娱乐结合起来。同时要学会“轻”与“重”的取舍,懂得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要用强大的内心与自由的灵魂去面对生活中的“轻”与“重”,感悟生命过程中的真谛,追求人生的幸福。1000字 初二 读后感
-
读《小重山》有感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的中学生,我很享受今天生活的美好,幸福,满足。当我在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读了岳飞的词《小重山》后,我不禁思绪万千。南宋时期,金军不断侵略南宋,由于南宋皇帝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土流失,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军队英勇反抗,不断收复被金兵占领的土地,正当他信心满怀,节节胜利的时候,不料昏庸无能的南宋皇帝却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向金兵屈辱求和,让岳飞放弃战斗。得知这一消息,痛苦,愤怒之下的岳飞写下了这首词——《小重山》,含蓄蕴藉的表达了他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其中还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的孤愤,也流露出词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但是,他收复失地的决心却矢志不渝。读了这首词,我感慨万分,南宋之所以丢失大片的大好河山,不就是因为当时的南宋政府无能,国力衰弱吗?想想不久前的日本强行购买我国的“钓鱼岛”事件,两相一对比,我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而骄傲和自豪!我骄傲祖国的强大。我自豪祖国国力的强盛。我想大声的告诉日本右翼分子,中国不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的清帝国,中国海军也不是北洋水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不是过去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已不是过去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了!你们妄想通过所谓的“购岛”事件来达到占领中国领土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不可能答应的!我为岳飞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更为我生活在国力强盛的现代而自豪。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欺辱。这是血的教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勿忘国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品质,长大了要想岳飞那样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6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世界上百转千回的感情有很多。如果花儿与阳光雨露、鱼儿与大海碧波、流水与高山断崖能懂,那它们便是最幸福的……这种感情的百转千回在于深沉,在于执着。如果时间注定要将它们变成记忆,我只想回忆。回忆至今,在我生命中,我永远不能回报尽的是给我爱的人。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他们给我的,是足以让我幸福一辈子的爱。这种爱并不多抽象,不多难以捉摸。却是别人不能给,而他们想给的。就像小时候因为断奶被亲戚接到很远的地方。当爸爸妈妈听说我哭了三天时不顾三更半夜,冒着大雨把我接回来……就像2002年的非典,板蓝根一时奇缺。爸爸妈妈甚至循着厂址,要铜鼓的亲戚联系,当天就开车去那儿买药。后来妈妈告诉我,因为天黑风大,车子在蕉溪岭上熄了火,下车却发现车头差点冲下山去了……就像今年,因为反映过敏,脸上手上都是红的,又痒又痛。中午请假回家后,他们说我的脸色很青,脸还肿了,哥哥开玩笑地说像小狼狗的脸,甚至等不及医院的上班时间,中午就找到了医生家里,打了针之后明明知道没事了,却还是等医院上班了,在医院这儿跑到那儿,她说全部都检查了没问题她才放心,最后证明没事,我都怀疑脸肿了是他们太关心我而有的错觉。如果说这样的爱是灿烂的阳光,我想我的心是永远温暖的,这样的温暖会让我永永远远地依恋我家,如果说我是恋家的,那么终有一天我也会离开。当这一天提前到来,我却逃避了。高中生活的开始似乎就代表了与家的远离,虽然距离并不能减少他们对我的关心,却让我觉得失落。8月24日,我几乎要哭了的打电话给妈妈,我要回去。第二天他们都来学校了,仍是温暖的感觉,而我,急于回去,妈妈却坚持我的独立,她和熟识的老师谈,和班主任谈,最终还是说服了我,只是在以后的每一天,都要和我打电话。等到有一天我回答她“过得很好”时,她才轻松地说了句“我终于放心了”。原来一直以来我以为最难过的人是我,而真正关心我的人,却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替我难过。还有王老师,我一年的班主任,我会永远感激于心。在那一年里,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他一点点地让我坚强,给我许许多多的关爱,也给了我刻骨铭心的感激。甚至会以我“特别热爱家乡”为理由让我回家。虽然最后我还是……但王老师,请你相信,你的付出已经给了我勇气,离开的理由不是脆弱。就是这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让一个孩子,长大了,不再脆弱了。我得到的,是沉沉的关怀与爱,更是他们对我的了解与无止境的付出。就像哥哥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写的一样:在我们心里,都有一个透透明明的你。哥哥亦同样用他的宽容包容我,宠爱我,让我总是骄傲地对别人说有一个哥哥,一个经我叙述之后别人无比羡慕的哥哥。爱是阳光雨露,让花儿健康成长;爱是大海碧波,让鱼儿自由自在;爱是高山断崖,让流水坚强地执着于飞瀑的壮观。我会感恩于心,铭记在心。在我的生活中,我总是匆匆地前行,甚至有时感慨。但我从未失去前行的勇气,因为我知道,我的生命承载的,是与日俱增的爱与希望,这是那么重,但带着幸福上路,再重我也是快乐的。虽然有时这种重是不够努力的我承受不了的,但我不会放弃,不会丢下任何一点爱。我会努力地感受、努力地付出,直到让爱我的他们,和我一样,感觉付出没有白费;没有爱错,没有错爱,那么我也终于可以心安。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生命会一点点刻上岁月的轮回,但改变不了记忆的永恒。幸福兜兜转转,却不会离我太远。而我要做的,就是感受爱,回答爱,回答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厚重。1200字以上 高三
-
东莞房价不能承受之重绑架的东莞房价不能承受之重近日,由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东莞上半年涨幅51.5%,已经赶超房价涨幅高居榜首的深圳,本人由惊讶到深思,07年到底是谁在刺激东莞房价?使它一次一次刷新了记录;而东莞又能承受如此之快的涨幅和如此之高的房价吗?被深圳绑架的东莞房价关于东莞房价上涨的原因早在2005年就有业内人士探求过,不外乎大城市化背景下广大消费者对住房的直接需求,和由此引发的供求不平,以及地价、建筑材料成本的上涨等因素。但在今年东莞房价上涨之快是往年所不及的,在本轮东莞房价上涨的行情中最直接的因素无疑是大批深圳投资客涌入东莞买房,深圳人东莞置业的热潮无疑给东莞房价吃上了一剂兴奋剂,使得东莞房价一路高歌。追寻深圳人置业东莞的足迹,早在2006年东莞就有开发商提出“莞深同城”这一个概念,连同深圳某报,热炒,并延伸出深圳人东莞置业模式猜想、一小时生活圈等话题。无独有偶,今年6月中旬万科地产的王石在全国媒体齐聚一堂时公开宣称,无法承受深圳高价房的购房者可以退一步考虑到东莞买房。掌控地产市场,自然先从拿地开始,既然王石如此看重东莞市场,东莞万科自然不会辜负王石的期望,从2004年万科在东莞开放第一个项目开始到2007年,深派万科迅速加快了在东莞的拿地扩张的速度,运河东1号,阳光山庄内转,松山湖别墅,大岭山项目、南城水濂山地块以及最近的塘厦的地王,就万科东莞拿地的疯狂来看,似乎万科已把东莞当成了第二个深圳。广大深圳置业者一方面临深圳关内房价破两万的局面,一面是东莞深派开放商以及东莞本土开发商联合媒体对深圳置业者的宣传和引导,抱着对东莞低房价淘金的的幻想,深圳置业者纷纷踏上东莞置业这条路,被深圳高房价压抑的购买力,迅速引爆,使得东莞房价高追高涨。在这一轮涨幅中,直接受损者则是在东莞工作刚毕业的年轻精英,他们是东莞本土买房的社会中坚。众所周知,东莞作为来料加工为主的城市,从市区到镇区以工厂,作坊为主,使得社会构层为哑铃层,两头大中间小,东莞企业主和东莞原居民较多,普工多,白领层薄弱无法与深圳相比,而在东莞收入不菲的企业主和东莞原居民早已经第一次置业或者第二次置业了,买房迫在眉睫的是年轻的东莞白领层。但近段飞涨的房价早就超出来这群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白领的承受能力。不少人士有提到过东莞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情况,仔细想想,捂盘与惜售东莞开发商确实是聪明之举,因为一次发售太多,本土市场根本无法消化,于是从06年年末开始开发商不约而同,一次发售一百来套;此后报道,售楼处通宵排队,销售额高达9成;开发商一点一点卖,房价一天一天涨,紧张气氛下,需要自住买房者,看得心惊肉跳。准置业者可观望投资客当慎重如今东莞城区普通洋房房价已经叫价过七千了,个人以为以东莞的经济结构,没买房者可以暂时观望,深圳到东莞投资客更应该慎重。到东莞卖房的深圳投资客,应当考虑房子卖给谁这个问题吗?文章前段提到过,东莞社会为哑铃状,普工和企业主基本不会考虑去买深圳投资者的二手房,东莞白领阶层也为二手房并不低的房价和过高的营业税、中介费头痛,二者对比自然更偏重买新房,因而在东莞投资房产能否如其所愿的卖出去,前途未知。东莞置业在之前也有人提出,东莞买房,深圳上班这一理想模式,既然是理想,自然存在理想到现实的距离。虽然东莞到深圳交通提速,拉近了这两个城市的时间距离,但不能忽视,车越来越多,塞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在上下班高峰期塞车更是频繁。住东莞,工作在深圳,假设忽略其交通费,而每天来往两地的时间就不是上班族能承受的,试想明天花5-6个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睡眠严重不足,疲倦引发的亚健康也让人苦不堪言。有人也许会列举西方大城市,但不要忘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深圳到东莞无地铁,无轻轨,而铁路也就罗湖到常平,目前的交通状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未来房价调控势在必行部分人一定不会忘记香港房产的教训,香港房市从1995年到1997年一度出现了“迅猛的增长”,价格上涨了50%,随后几年“剧烈的暴跌”便接踵而来,从1997年到2002年,跌幅达到57%。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大涨之后必然伴随着大跌。眼下人民币汇率跌突破8美元大关后,美元汇率一度创新低,进入五月,物资让人措手不及的上涨,从鸡蛋、大米以及方便面,日常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有人称十几年来未涨价的肯得基和麦当劳也相继调价,中国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明眼人一看便心知肚明。衣食住行,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货膨胀和近五年不断高涨的房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有人尖锐的大呼,中国贵得离谱的房价这一毒瘤不除,社会何来安定?中国又怎能和谐?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深夜,我反复翻阅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太过深奥,轻与重的意义,也在生命的概念里同空气一样难觅其形。昆德拉在这本小说中不仅勾画了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更是折射出人生的虚无与空幻,细品之下,犹如回响。书中外科医生托马斯以六个巧合的机遇使他结识了后来成为妻子的特丽莎,并且成为走进他内心深处的第一个女人,也融入进他剩余的生命中,但一切并没有童话中那么美好,相反,书中的他只感到了忧郁与迷茫.正如“永劫回归”的人生太过沉重一样,充满巧合机遇的人生又显太过轻飘和荒诞,难以把握的同时,也难以承受。而事实上,我们在一边不满于这偶然性的人生时,却一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正是由这一个个轻浮虚幻的巧合所组成的特殊事件而堆积组成的(或许,你的梦想本当一位艺术家,作家;可最后,却因种种巧合成为了我的阅卷老师。)也许只有死亡,才是必然的。而我又想到了金圣叹批《西厢记》: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挚,而疾去也。”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是了,人不再是中心,生命不过是宇宙运转几万万年月的偶然产物罢了,这生命实质之轻溢于言表。在面对生命的重大选择时,芸芸众生不过是被环境、利益等等的外界因素推着向前罢了,有多少人有着贝多芬式“非如此不可”的信念呢?我相信这种信念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赋予我们的使命。正如昆德拉在书中这样写道:“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我’,”时刻隐藏在人不可猜想的部分。我们所能想像的,只是什么是人的共同之处,这各自的‘我’正是与这种一般估计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不可猜测亦不可计算,它必须被揭示,被暴露,被征服。但在我们这个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认识仅限于镜子中的自己呢?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人想要一歌成名,“马上有钱”呢?又有多少人可以停下来,听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呐喊呢?在这媚俗的社会下,你的生命可以承受么?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唯一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因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轻松,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轻松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通过经验对比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这轻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回不到过去看不见未来,刚刚看破滚滚红尘,却也难逃岁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释放自己灵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全部意义,但却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学内涵。窗外,疾行的车流从一个未知,驶向另一个未知……1200字以上 高一 读后感
-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疾时光总是在“匆匆”地流去。我们似乎一直在赶时间,但却从不曾追上他的脚步,到底是时间跑的太快,还是我们忽视的太多?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视频,猎豹奔驰着追逐羚羊,速度很快,可羚羊却突然变向,猎豹始料不及,速度快惯性大来不及转弯,就这么错失猎物。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要说“速度”快有什么错,适者生存是万物生长不变的定律,只有跑得更快才能抓住猎物,只有跑得更快才能逃离生存,“速度”无罪。但这场竞争中有许多是我们看不到的,在我们看来,这也许只是一场猎豹失败的角逐,结局不过是猎豹饥肠辘辘的一个星期,也许那只逃出生天的羚羊会转角遇到狮子不幸遇难,这都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高速度并不等同于胜利。这是一个风一样的时代,火车进化成高铁,名著浓缩成简介,投机取巧的瞬间暴富,哗众取宠的一夜成名,我们在奔跑,一直在跑,因为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需要的是速度和方向。可就算跑在最前方又怎样,到达终点又怎样,我们拿到了金牌站在了领奖台的最顶端,享受着整个世界的鲜花与掌声,最后却是……死亡。我们得到了什么?我奔跑了一整条路,却连沿途种了什么树,开了哪株花都未曾看清楚,终点不过一是点,而这个世界有无数个点,“高速度”不过到达这个点的一个方式,一种捷径。既是捷径,就必然错过许多。火车提速,却将沿途风景蹭落了一地,所经之处不过是模糊的绿化带,起点与终点毫无差别。我们过分的追逐速度,追逐效益,追逐所有看似华美的东西,不断的强调所谓的快节奏,快生活,但这一切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在与时间赛跑,超越了音速甚至于将来超越光速,但我们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人。时代是一辆巨大的黄包车,权势和金钱坐在上面,他们说这辆车的终点是“幸福”。所以无数人拉动它在通往所谓“幸福”的柏油路上艰难行走,车上的人越吃越胖,却还不停的叫嚣拉车的人没用,一个又一个人倒下,理由却是“天妒英才”。这不是一句“英年早逝”就能概括的悲剧,人的生存要有价值,死亡亦是。这群被叫做“精英”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被压死在车轮下,他们的一生被归结的“对科学的巨大贡献”“对经济的有力推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艰辛付出”,难道死亡的含义,就只是这几个字吗?我看得到的,这条路的终点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克隆池,克隆出一群一模一样苦役,被权利控制被金钱俘虏还笑呵呵的干着。他们说这是“幸福”,但我却哭了……抱歉,这种“高速度”我承担不起,这种“无意义”我承担不起,这种“幸福”我承担不起。生命最美的意义在于“活着”,不是碌碌无为的活着,也不是为了富贵名利忙碌奔波,我并不是说追求富贵有什么不对,但“富贵”不该被定义为幸福,更不该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终点,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追求,不能因为有人说糖是甜的就全都奔去吃糖,中国的青年不能每一个人都成为公务员,每一个人都卯足了劲挤进清华北大,人的生命不是用“学习好”“工作体面”“有钱”这些词来定位的。这个世界的“疾速”压制了人的其他潜力,我们追求的并非我们想要的,于是我们茫然了,抑郁了,甚至有一批人“过劳死”或是自杀,死亡的方式就该局限于此吗?那位希腊哲人说“要有速度和方向”,但他并没有说要往同一个方向跑。诚然,这是一场赛跑,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同一个项目,更不是每个人都该为了同一个自己并不上心的目标玩命的跑。我们太在意结果了!因为在意结果,没有人去在乎刘翔的伤痛,只关心几分几秒,他是一个人啊,难道所有的努力就应该由这一连串的数字判决吗。刘翔他一定知道的,活着,开心的活着,让自己开心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个时代就是那么急于求成,非要一群还未修身的人奔着“平天下”的大业就去了,他们担得起吗?或者说,他们愿意担吗?罗马死于帝国扩张,而中国却几千年一直走下来,为什么?凭的就是那份不紧不慢的淡定。过分追求“速度”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是用人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尽的时间。孔子强调“中庸”,不激进,不放缓,不急于求成也不席地不行,他知道生命有限,知道人各有志,知道因材施教,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强求,不谩骂,那是一种内在的从容。而我们呢,本着“速成主义”,“七天就见效”“十五天练成钢笔字。”“一日游遍九寨沟。”之类的言语遍地开花。大自然十万年的鬼斧神工经被我一朝踏遍,是我太伟大,还是时代太可怕。速效药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就如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国家,但GDP高速增长需要很大的成本,文化“短腿”、生态污染、贫富不均……一连串的问题作为经济增长的并发症鱼贯而入,这就是代价。“慢慢走,欣赏啊。”这是阿尔卑斯山入口的标语,让步伐慢下来,才看得到一路的风景,我们走的太快了,所以什么都看不到。生命不在于速度,而在于适度。也许我们现在应该让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疾”尽快褪去,为生命减压,为“黄包车”降速,给未来一个适度的目标,给活着一个明媚的理由。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一)(0137)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农业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及其应用,既研究农业生产力的组织,又研究现代农业中生产关系的协调。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较多、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要求学习者有较广阔的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农业经济学是农学专业自学考试的专业课之一。可以对农学专业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经济学基础,并在农业技术知识中融入经济学意识与思维。学习农业经济学的任务和作用是:阐明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律性,并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总的要求是:在认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及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基础上,掌握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运动规律;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与管理,特别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布局与结构,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农业综合开发的原理及其组织实施。(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本专业课开设课程联系紧密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是农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农业经济学之前应先修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1)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一般了解:(1)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农业经济学的体系3、一般掌握:(1)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熟练掌握:(1)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经济学的发展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考核要求1、识记:(1)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2)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综合应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农业、农村、农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和农业的本质特征与一般特征,难点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理论基础;了解农业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理解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深入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一)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第二节农村第三节农民(二)考核知识点1、农业的特征、地位和作用2、农村的特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3、农民收入增加问题(三)考核要求1、识记:农业的内涵;农村的界定;农民的内涵2、领会:农业的本质特征与一般特征;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理论基础;农民问题的界定;工业化与农民问题3、简单应用: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影响4、综合应用: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第三章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难点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了解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理解现代农业的标志和特点;深刻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的发展阶段第二节现代农业的特点第三节农业现代化(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的发展阶段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指标体系3、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四)考核要求1、识记:(1)原始农业;(2)传统农业;(3)现代农业;(4)农业现代化2、领会:(1)现代农业的基本标志;(2)现代农业的特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3、简单应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4、综合应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第四章农业生产要素总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农业生产要素组合规律;了解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种类和特点;理解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掌握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第二节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功能第三节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2、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3、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2)农业生产要素的种类2、领会:(1)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2)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3、简单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的功能4、综合应用: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第五章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集约经营、农业规模经营,难点是在家庭承包制条件下我国农业级差地租的分配;理解农业集约经营的意义、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和级差地租;掌握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实现途径、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与特点第二节农业集约经营第三节农业规模经营第四节地价与地租第五节农业水资源(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2、农业集约经营的意义和实现途径3、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和实现途径4、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5、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土地资源;(2)农业集约经营的内涵;(3)规模经营与规模经济;(4)土地价格;(5)绝对地租;(6)级差地租Ⅰ;(7)级差地租Ⅱ2、领会:(1)农业土地资源特点;(2)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3)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4)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意义;(5)规模经营的优点;(6)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7)水资源与农业发展3、简单应用:(1)农业集约经营中的土地报酬变化规律;(2)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4、综合应用:(1)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实现途径;(2)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3)在家庭承包制条件下我国农业级差地租的分配;(4)我国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第六章农业劳动力资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难点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理论;理解人力资本的概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式;掌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措施。(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中的人力资本第二节农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人力资本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人力资本的概念;(2)农业劳动力;(3)农业劳动生产率;(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式2、领会:(1)人力资本的形成;(2)农业劳动的特点;(3)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理论3、简单应用:(1)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4、综合应用:(1)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3)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措施第七章农业科学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难点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理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概述第二节农业技术创新第三节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第四节农业教育(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科学技术进步2、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3、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科学研究体系4、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2)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3)科技成果产业化;(4)技术扩散;(5)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2、领会:(1)农业技术科学体系;(2)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3)历史上的两次农业科技革命;(4)农业技术创新假说;(5)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6)易于扩散的农业新技术的特征;(7)农业教育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3、简单应用:(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2)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3)我国农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4)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条件4、综合应用:(1)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2)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道路;(3)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第八章农产品市场供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难点是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因素;理解农产品供给原理和需求原理以及农产品供求均衡;掌握农产品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内涵。(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产品需求第二节农产品供给第三节农产品供求均衡(三)考核知识点1、农产品需求的原理2、农产品需求弹性3、农产品供给的原理4、农产品供给弹性5、农产品供求均衡(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产品需求;(2)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3)农产品供给;(4)农产品供给弹性2、领会:(1)农产品需求定理与需求曲线;(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农产品定理与供给曲线;(4)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3、简单应用:(1)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2)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4、综合应用:(1)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2)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3)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蛛网理论第九章农产品市场与贸易(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难点是WTO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理解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功能;熟悉WTO农业协议的内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产品市场第二节农产品流通第三节WTO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三)考核知识点1、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2、农村市场中介组织3、农产品流通渠道与流通环节4、WTO农业规则(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产品市场的种类;(2)农村市场中介组织;(3)农产品流通;(4)农产品流通环节;(5)绿色壁垒2、领会:(1)农产品市场构成要素;(2)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3)市场中介组织的形式;(4)农产品流通的特点;(5)WTO的基本原则3、简单应用:(1)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2)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3)WTO农业协议内容4、综合应用:WTO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第十章农产品价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产品比价,难点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了解各类农产品比价的含义;理解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产品价格的形成第二节农产品差价和比价第三节工农产品比价和剪刀差(三)考核知识点1、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2、农产品差价种类、农产品比价种类3、工农产品比价、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产品差价;(2)农产品比价;(3)工农产品比价;(4)剪刀差2、领会:(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基础;(2)农产品比价变动规律3、简单应用:(1)农产品价格特征;(2)农产品比价种类4、综合应用:(1)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2)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第十一章农村消费市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一般变化趋势,难点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掌握恩格尔定律(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村消费市场概述第二节农民的消费第二节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三)考核知识点1、农村消费市场2、农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3、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四)考核要求1、识记:(1)消费市场;(2)消费水平;(3)消费结构2、领会:(1)消费市场的一般特点;(2)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3)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4)农民消费结构的一般变化趋势;(5)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3、简单应用:(1)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2)恩格尔定律4、综合应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策略第十二章农业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农业社会化,难点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农业社会化的基本内涵;深刻理解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实施和农业社会化体系建设(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生产专业化第二节农业社会化(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2、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3、农业社会化的特征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生产专业化;(2)农业地区专业化;(3)农业企业化;(4)农艺过程专业化;(5)农业社会化2、领会:(1)农业社会化的特征;(2)农业社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3、简单应用: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实施4、综合应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第十三章农业生产布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布局政策目标,难点是农业生产布局的评价;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理论;掌握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生产布局概述第二节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实施(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2、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3、农业生产布局政策4、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实施(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生产布局;(2)农业生产布局政策2、领会:(1)屠能的农业区位论;(2)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布局理论:(3)农业生产布局政策目标3、简单应用:(1)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2)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3)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4、综合应用:农业生产布局的评价第十四章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理解农业部门经济的一般特征;深刻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生产结构第二节农村产业结构(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生产的各部门2、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生产结构;(2)种植业经济;(3)林业经济;(4)畜牧业经济;(5)渔业经济;(6)农村产业经济2、领会:(1)种植业经济的特点;(2)林业经济的意义和特点;(3)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4)畜牧业生产的特点;(5)渔业生产的特点;(6)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3、简单应用:(1)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应协调好的关系;(2)如何发展我国林业经济;(3)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4)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4、综合应用:(1)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2)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十五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是农户家庭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难点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实施;了解产权及产权结构的基本含义;理解我国现阶段农户经营的特征;深刻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与组织实施(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第二节现代农业中的家庭经营第三节农业中的合作经济第四节农业产业化经营(三)考核知识点1、产权与产权结构2、农户家庭承包经营3、农业合作经济4、农业产业化经营(四)考核要求1、识记:(1)产权;(2)产权结构;(3)农业合作经济;(4)农业产业化经营2、领会:(1)产权的内涵;(2)产权结构的类型;(3)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4)农业合作经济的类型;(5)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3、简单应用:(1)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2)我国现阶段农户家庭经营的“四个有机结合”;(3)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5)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4、综合应用:(1)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2)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实施第十六章现代农业的宏观调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是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难点是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了解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一般原则;熟练掌握农业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现代农业中的政府职能第二节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第三节农业宏观调控手段及其运用(三)考核知识点1、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经济职能2、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内容3、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四)考核要求1、识记:(1)外部性;(2)公共物品;(3)经济杠杆2、领会:(1)现代农业中的政府职能;(2)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农业宏观调控的一般原则;(4)经济杠杆的特点与功能;(5)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特点;(6)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特点3、简单应用:(1)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2)现阶段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3)农业宏观调控中常用的价格政策;(4)税收杠杆的主要特点和主要作用;(5)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主要方面4、综合应用: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第十七章农业综合开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农业综合开发目标,难点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实施。了解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理解我国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必然性;深刻理解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实施。(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农业综合开发概述第二节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实施(三)考核知识点1、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2、我国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必然性3、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和重点4、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5、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实施(四)考核要求1、识记:(1)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2、领会:(1)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2)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扶持领域;(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具体做法;(4)农业综合开发的配套投入机制3、简单应用:(1)我国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必然性;(2)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4、综合应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实施三、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编制本大纲目的和作用: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以及深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选用的参考教材为自学教材同类,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有顶替自学教材的作用。(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1、自学教材雷海章主编现代农业经济学2003.4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参考教材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2000.10版,中国农业出版社(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了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为6学分。(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要在自学后,在已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60学时为限度。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本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都作为考试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分别按四个认识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1200字以上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