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英雄600字

明朝那些英雄

600字 初二 议论文

谁是英雄?为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有五人可称为英雄。

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好皇帝,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他就是明成祖朱棣,在我的印象中,他有相反的两面,它既有一颗惨的心,有存有善良和诚信。他有远大的报复。他干了许多件好事,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迁都北京,当年可不是说迁就迁,没有火车和飞机,更没有搬家公司。但就是这样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朱棣做成了。他还曾修书《永乐大典》,他派人告诉修书的人说:“书少或资料不够,立刻给银子去买。”这样的事情经济不发达是干不成的,但他却干成了。但他也做了许多不仁的事。方孝孺,一名英明的学者,却被灭了十族,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反对朱棣。朱棣,我认为,你是英雄!虽说永乐初年(造反成功后),你杀了很多人。但我理解你。你那样做也许不是残忍,而是恐惧——怕王位的失去。

一名伟大的航海家

他的人生十分悲惨,有令人感叹。他十一岁成为一名儿童战俘,按当时的规矩,他被阉割成为一名太监,人称三宝太监。他的事例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他就是郑和。有句话说的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通过郑和下西洋,我们得知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有一次,一个小国杀了一百七十多名船员,但他没有攻打,而是说:“我们有和平的使命,不能攻打他们。”郑和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愤怒,以大局为重,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事实证明,郑和的行为决不是懦弱,而是明智的。郑和,我佩服你!

一位文武双全的忠臣

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他的一生清廉,上战场不为追求名利和荣耀,而是保卫祖国。他就是于谦。于谦,他很伟大,是个有志气和胆量的人。朱祁镇是一个皇帝,他一生有两过,他打错一仗,让于谦出名;有杀错一人,让于谦含屈而死。但如果没有于谦,我们现在的首都北京,也是明朝的都城,还有大部分北方的区,甚至是我们的国家,都会失去。但朱祁镇相信了石亨的话,杀死了于谦。死前于谦写了一首诗,名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想,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于谦,你是英雄!

一对学富五车的师生

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老师是明末历史上唯一一名善终的内阁首辅,一品大员;学生是明朝历史上唯一改革的人。他们都是“王学”的继承人。他们都是伟大的人!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徐阶开创了“一条鞭法”的雏形,消灭了奸臣严嵩和严世藩,对万历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要论本事,我认为张居正的功劳更大一些。明朝有三个盛世:仁宣盛世、弘治盛世和万历中兴。万历皇帝继位时比较年幼,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力挽狂澜,延长了明朝的寿命,改写李历史,是他开创了短暂的中兴局面,所以我认为他可谓是明朝第一内阁首。我对这二人致敬。

在我心中,这些人其实平凡,但更伟大。在我心中,他们就是英雄!

初二:庞慧颖

明湖踏秋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重阳节前夕,几位同学相邀去明湖踏秋,我虽身染小恙,但还是欣然前往。

下午,公园里人颇稀少,显得格外宁旷而幽静。整洁的青石路上偶见飘零的落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冬青泛着暗绿色,野生的小菊花,星星点点,闪烁着金光,一直延伸到绿荫深处,弯弯的白杨树叶子仿佛清瘦稀疏了许多,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声响。仰首翘望,天蔚蓝而高远,在接近地平线的地方淡成白色,与轻薄的雾霭连在起。

绕过树丛,清风拂面,一泓静静的湖水镜子一般,将远山的峰峦,岸边的垂柳,湖心的小岛倒映出来。一叶扁舟安逸的飘在远处,许久不动。荷花是明湖的特产,而此刻只有几许残倚,一只小小的青蛙蹲在上面,瞪着眼睛无声的望着我们,似乎要诉说什么……一阵风吹过,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悲凉,于是下意识的把眼睛从湖面上移开,向铁公祠走去。

铁公祠正在举办盆景展览,面对这一件件艺术珍品,我简直要为这次秋游欢呼了。盆景是雕刻与栽培艺术的结晶,被誉为立体山水画,它集天下之灵秀于尺寸之间,给人以高雅的享受。苏杭的妩媚,漓江的清丽,巴山蜀水的豪峻,更使我犹如步入宋元人的画卷。

C君是我们中最活泼,最有才华的一个,他窜来窜去,对每个盆景都无情地抨击一番、而且还提些令人咋否的破坏性建议,我真怀疑他是否对这些也许比他更有才华的作者怀有深切的嫉妒。

看完盆景,我思索着说:“这些盆景都很美,都相当富有诗情画意,但仅此而已,不能再给人更深邃的东西了。”

C君立即反驳道:“盆景的本质就是创造实在的美,而不是抽象的哲理。”

我点点头,不想争论下去。C君刚才说过他参加盆景比赛就只放一只空盆,那么这个空盆就只有无穷的哲理而没有一丝美了吧。一笑!

从铁公祠出来,眼前的一湖秋水向我们显示出它无法抗拒的魅力,于是S君跑过去租了两条船。

我们轻轻地把船划开了,船浆在湖面七留下两行浅浅的波痕。

船过湖心,大开水战,愈演愈烈。溅在我身上,禁不住哆嗦儿下。这才偃旗息鼓,在历下亭泊了船。这里杨柳依依,一派古老典雅之风,不禁发思古之幽情。此亭约建于北魏(故址不在此),明朝嘉靖年间重建于此。

弃船上岸,只见两侧镌刻着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两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虽年深日久,但其雄浑挺秀的笔力,仍神韵不减。亭后“名士轩”不知为何门户紧闭。隔窗而望尚可依稀看到迎面挂着的郭沫若先生为明湖所题的-副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片大明。”但是杜甫和李北海的画像,张祥河、杜小梦等文人雅士的石刻,却不得而见了,令人怅然;辛弃疾、张养浩等济南名士也一去不返、吟诵着他们的词曲不禁又是一通感慨。前人曾道:“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旧,问济南过客,有谁续名士风流……”大家兴致顿减,默默坐在船头看悲伤而壮丽的夕阳燃尽最后一丝瑰丽,岸上已是万家灯火,为击退悲凉之情,我故意玩笑说:“今值碧云黄叶之秋,落霞孤鹜之辰,华灯初上,晚籁始生,素月入怀,淸风振衣,且暮山黛水,古亭断碑,衰柳残荷,曲径长堤为吾人独有,当陶然而醉.何故做苏子赤壁游之态也……”于是一阵急促的浆声把我们送到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