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35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350字 读后感

读这篇课文前,我有几个疑问,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他们是坏人吧。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为什么清政府不阻止呢?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不是其他名字呢?我带着这些疑问读起了这篇课文。

下课后,听到其他同学在争辩:有人认为应该重建圆明园,恢复原来宏伟壮丽的建筑,而我却认为不应该重建圆明园,留下残垣断壁才能警示下一代“不忘国耻,牢记使命”,树立一颗爱国心。

有人认为,清政府应该阻止英法联军的肆无忌惮,而我也认为清政府虽然弱小,只有弓箭和大刀,英法联军很强大,有枪支和大炮,清政府和英法联军对抗起来也许只能全军覆没,不过即使以卵击石,也应该保家卫国。再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要从小树立一颗爱国心,好好学习,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保护我们的家园。

草房子读后感

450字 读后感

桑桑为什么和其他孩子不大一样呢?

桑桑住在油麻地。上油麻地的小学,父亲就是油麻地小学校长。这倒不是因为他父亲是校长,只因为桑桑就是桑桑,不是纸月也不是秃鹤。

桑桑的异想天开或做出一些“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有人认为桑桑“患有”多动症,不然捣鼓碗柜干什么?但我不这样认为。桑桑锯碗柜是为了给鸽子一个温暖的住处,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为别人着想,他是善良的,只是不知在那个年代,一个碗柜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敢想敢做的、纯真可爱的小男孩,也为后文各种有趣的故事埋下伏笔。

有人感叹:唉!做桑桑的母亲真的很不容易啊。但事实证明,所有人都犯过错,也应了那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话了。我不是桑桑那样老爱异想天开的孩子,可我也做过傻事:有一年夏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实在耐不住脑后头发的困扰,直接抓起剪刀把后脑勺最下面一撮儿碎头发剪掉了——它们太烦人了,老是飘来飘去的。结果后来半年里,它们更梳不上去了,只好让它们张牙舞爪飘着。试想,我一个乖乖女尚且这样,何况是顽皮的桑桑呢?

一栋栋草房子,陪着桑桑度过了小学六年;《草房子》也陪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3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