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1000字

“姜还是老的辣”

1000字 初一

“老奸巨猾”——题记

老师这个职业相信大家接触的都比较多,但学生党大多都很惧怕老师,有的和老师斗智斗勇但能胜的真心不多,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第一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班上总有些捣蛋份子不爱听讲,但有“老姜”在,他们都会被收拾地服服帖帖的。不信?那你看吧——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迅速归位,但是有几个不安分的,上课总爱拿小纸团扔别的同学,前提是这是别的老师在上课,如果碰上“老姜”就不一样了:像往常一样,老师在黑报上奋笔疾书,几个人在台下“枪林弹雨”,一个纸团飞来,一个纸团飞去,还动不动有人被误伤,忽然,“老姜”猛地一转身,几个人迅速坐好,一丝马脚都没露,偏偏“老姜”也没看他们,只是默默盯着地板看,几个人刚松一口气,“老姜”就道:“林某某,郭某某,张某某站起来,”话落,三人面面相觑,“嗖”地站起来。估计好一会儿才想明白,还没来得及打扫站场呢!(满地都是他们扔的小纸团)

第二计:拐弯抹角,笑里藏刀

对于众多学生党而言,最烦的估记就是考试,“老姜”却独有一套,能让学生无言以对却不得不考的“损招”。

不知道为啥,这节课“老姜”上得格外仔细,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同学们表示“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一节课毕又来一节,还是“老姜”的课,进门就问:“上节课讲得都听明白了吗。”“掌握了吗?”“掌握了!”要得就是这个效果。“老姜”露出一抹狡黠的笑,说“既然都掌握了,那就来测试一下吧”“啊!天呐”“为什么?”到处一片哀嚎,但你能怎么办,自己说的,掌握了。典型的"NozuoModie(不作不死)啊!表示“老姜”套路太深了!

第三计:逗比模式,爆笑开讲

同学们集体表明:还是比较适应正常的“老姜”。虽说也是个逗比,但比玩套路的时候要好太多有木有?

“好!昨儿个晚上写的作文都拿出来哈!”于是乎,一个一个的作文本就被摆在桌上。

昨天是母亲节,让你们回去写《我的妈妈》,当然如果有人写《我的奶奶》老师也不反对,把妈妈的妈当妈写嘛!“老姜”话落,就引发一阵哄堂大笑,“咳一咳一,我念一篇范文给大了家听听哈!都别笑!”

然后一个个就闭嘴了,只有“老姜”在念:“我的奶奶扎着马尾辫,穿着公主裙,她喜欢玩cosplay(角色扮演)!”总是拿着一根假的魔法棒晃来晃去!”“哈哈哈……有的同学眼泪都笑出来了,“老姜“开口了:冒昧的问一句,林同学,你奶奶今年多大啊?”“八…八十六”林涛怯怯生地说。同桌高飞拿手肘碰了下他:“哥们儿,可以啊!”“滚,我昨天天晚上随便在网上邮搜了篇《我的姐姐》,然后把姐姐改成奶奶了。”“哈哈哈………”笑声挥散不去。

呃,“老姜”你这样会没朋友。真不晓“老姜”这么多心眼哪儿来的,活生生的一个逗比好嘛!

果然,“老姜,老姜”,姜真的是老的辣啊!

晒出我的笔记本

700字 初一

我有一个笔记本,是我刚上古文班的时候,教我的刘老师送给我的。刘老师说:“你一定要学好古文,弘扬民族文化。”从此,这本笔记本就成为了我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这个笔记本周围是淡蓝淡蓝的,仿佛浸在海水之中。封面是一幅关于梅花的图片。看一株梅花在风雪中傲立,那粗壮的躯干深深地扎在积雪之中,树枝蜿蜒地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朵朵粉红色的梅花在树枝上张开一张张笑脸,在风雪中盛放。片片雪花落在梅花身上,梅花微笑着傲雪斗霜,丝毫不畏惧严寒。

我望着这盛开的梅花,仿佛看见了南宋大诗人陆游迎着风雪向我走来,他高吟:“无意争春苦,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又仿佛看见毛泽东主席指点江山,吟着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打开笔记本,扉页是一幅世界地图。五颜六色的线条,把各个国家分的清清楚楚。在地球的东半球上,有一个形状似雄鸡的国家,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我来告诉你吧,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雄鸡”的心脏部位有一颗在闪闪发光的小星星,那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它象征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再往下看,那回归祖国的澳门和香港与祖国紧紧相连,流动着我们祖国的血液。

再往里翻,里面就是我所学的古文了。至今我已经学了二十多篇古文了,每一篇我都记录在这个笔记本上。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我倒背如流,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我背的滚瓜烂熟。尤其是北宋的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伤仲永》我更是背的一字不落。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我们才能比别人更加优秀。

我的笔记本不仅仅是我的好朋友,更是我精神的原动力。望着封皮上的梅花,我常常想:那梅花虽比不上,妖娆艳丽的牡丹,香飘十里的桂花,却依然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