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1000字

角落

1000字 高一

那是一条老旧的小巷,也是一个几乎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偶然的相遇,见面礼却是残垣断壁,斜顶黑墙。污渍染黑的房门里,旧床、木柜、木头架子,将两、三平方米大小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所有的东西都是旧的,人也是又黑又小。我皱紧了眉:这条巷子怎么这么破、这么穷?生活在这儿的人该有多不幸?瞧,窗框里还潜伏着好些绿头苍蝇!真脏!

“元宝,快点爹娘在等着我们吃饭呢!”两个男孩穿着明显偏大的旧衣服,趿拉着许是捡来的烂拖鞋,你一言我一笑地跑过我身旁。他们的面容同样乌黑干瘦,可眼里却是那样有神。他们带着偏远地区的口音,有些土气,却也动听。我抑制不住对他们的好奇,收住离去的脚步,慢吞吞地跟在他们后面。

他们进了这些“残次品”中最破旧的一间房里,这个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不知是储衣还是坐的木头柜子。他们围坐在床上,床中央摆着木柜,柜上放着漆黑的两盘东西,还有一只尚且看得过去的烂苹果。被叫做元宝的小男孩狼吞虎咽,却也不忘给父母、哥哥夹菜。那只烂苹果好像是传家的宝贝,他们你推我,我推你,元宝作势要吃,忽又把苹果向妈妈口中塞去。低贱的午餐,居然换得一片欢声笑语。

我远望着,泪水涟涟。泪光中,小巷的一切都变了摸样:木架上的杂物虽然脏旧,却也看得出主妇精心巧妙的布置,以适应狭小的空间;虽然房脏壁断,每家门前却都是干干净净的;小巷很安静,我的自行车铃在这个角落听来是那般刺耳……

在这城市尽头的小巷,人们没有时间概念,也就没有市中心灯红酒绿的喧哗。纵使贫穷,他们的内心依然富足。生活的艰难将每一家串在一起,因为团结、因为爱,他们快乐地活着。孩子们结群追逐打闹,遇到难关时,集体吃“大锅饭”;在这儿,也有真善美,礼让、孝顺、谦卑……谁说破烂堆里不会有莎士比亚?谁说贫穷只能给人带来毁灭?《叔向贺贫》的故事我十分熟悉,我与叔向观点不谋而合:爱与美德才是生活的支柱。

因为内心有阳光,在黑夜中仰天便能看到星星闪烁的光芒;因为内心有真爱,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坚持迎难而上的力量。

即使是世界遗弃的、最黑暗、最贫穷的角落,也始终种着光明的种子,爱的灌溉和希望的土壤终究会使成功之花绚烂开放,将幸福的烈焰与美德的芬芳撒向人间。角落里的微光,终会带给世界灿烂的光明。

这个角落藏在城市的深处,却是像我一样的过客心中最明亮的殿堂。如何形容此时内心里的颤动?就好像看到茅檐上、黄昏时,葡萄垂瀑,藤蔓绵长。

亲爱的小巷,愿你在时光的河流中安好。亲爱的小角落,希望有一天我们再遇时,你有了不同的服饰,却还是有不变的笑颜,不变的明眸。

包装

800字 高一

我特别迷恋别人打蝴蝶结的模样,巴不得成为他人手中的那个盒子,每次看到别人小心翼翼地折纸装饰,尽力让自己的礼物变得更加独具匠心时,我总是觉得周遭的空气美好得快要泛出泡泡来。

那些被设计者花尽心思包装出的事物,仿若落了地便会凭空站出一个姑娘来,浓妆艳抹,只为了过客能多看哪怕一眼。

蝴蝶结、折纸、闪着光的亮片……人们企图让事物变得正式,那种渴望得到的关注的心情,在嘈杂纷乱的日常生活里显得无比珍贵。或许,正式毫无正式可言的人生,让大家期盼仪式化的包装能够给予自己些许尊重。

张子选曾在诗中如此写道:“世事如乱草,茎茎催人老。”而那些被包装了的事物,被仪式化的时刻,无疑是乱草中的芬芳花朵,柔软得让人不忍触摸。

我们打开礼盒,撕开精美的包装;我们摘下戒指,脱去雅致的西服;我们收敛微笑,放下高举的奖杯……那些被华丽的服饰、善良的灯光包装出的时刻,并不完全是出于虚荣心的存在,更多时候,包装的意义在于“打开包装”时的仪式感。

人们之所以需要礼物,婚礼,颁奖,散伙饭……就是需要仪式感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新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它是一个善良的自我安慰,人们清楚明早醒来世界的一切还是原样,只是仪式的完成,将生活包装得体面些,看上去我们似乎拥有掌握人生进度的权利,而那些突如其来的喜悦与悲伤,也能够在仪式中得到足够重视,让人不那么狼狈。

那些精心包装的流程,不是因为人们渴望矫作的华丽,而是因为人们需要一个可以说你好,说再见,一个可以告诉自己准备开始的时刻。

《瓦尔登湖》里有这样一句话:“大多数人过着一种平静的绝望的生活,他们心中的歌和他们一起埋入坟墓。”适当地“包装”生活,可以引导人们感受,起码对生活有感知力,不会落入麻木。

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论诗煮酒,现今我们做不到如此周全,躁动的生活也无法如此宁静雅致,但依旧不能放弃对生活的适当“包装”。这种对生活自发的美的憧憬是最简单,最美好的心情。有时包装并不是为了掩饰贫瘠的本质,也不是爱好虚假的美,相反,是为了更好地以平静郑重的心,接受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