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750字

四月天

750字 高三

假若不愿做四月天,何不试试三月的凉风与五月的湖水,不能同时送去温寒、普照和甘霖,至少也能在自然的吹送中,送去清凉与澄澈,让人们的脸上,绽开四月的笑颜。

自打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就被寄以各种不同的期望,父母希望你当医生,爷爷希望你从军,奶奶希望你为人师……

从孤立的角度看,这些要求似乎不难达到,但若统而观之,这些要求难以同时满足。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面对不同的要求而犯难,就如民谣所言: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面对此类诸多要求,如何抉择与行动便成了一大难题。多数人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会感到无所适从,每一个人的要求都想满足,无论哪个人都想顾及,免至得罪。于是有人开始了尝试。同时从多个基点出发,想要满足不同的需求,但可知这毕竟是不现实的。目标冗杂的结果就是一项要求都得不到满足。而若想达成目标,必将要会舍弃一部分要求,而这便又会招致不快,因而如何把控取舍的度,就成了关键问题。

有人在窗台上养鸟,有人养花,有人放上一个杯子,接了雨水,养十万个微生物,都是趣味,都是慈悲。然不久之后,定有猫从窗台掠过,偷走那鸟;有风席卷而来,吹落那花;有太阳普照,蒸干雨水,剿灭十万个家庭,这些都是缘分,都是永恒。你一翻身,便压倒一片星辰。

最好的哲理,从来都是在生活中。对待不同的要求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既然知道同时满足不同要求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就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合适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再以此延伸,在迎合最初的出发点的同时,寻求与其他要求的契合点,以此作为支点,分叉延伸,形成不同的基线,最终做到在大体上符合大部分人的要求。

假若不愿做四月天,何不试试三月的凉风与五月的湖水,不能同时送去温寒、普照和甘霖,至少也能在自然的吹送中,送去清凉与澄澈,让人们的脸上,绽开四月的笑颜。

数学日记三则

750字 二年级 日记

7月27日 星期日 晴

数学魔方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道题:一个九宫格,在里面填上1至9,使九宫格横、竖、斜加起来都要等于15。一开始,我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远在中间。我又用这个诀窍做了题,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来。我是这么做的:先在最中间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后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边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最后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我做对了。

这道题看似挺简单,做起来却有些难,真有趣呀!

7月30日 星期三 晴

菱形和棱形

假期里,老师让我们“写话”,爸爸检查我的“写话”时说我的一篇“写话”中的一个字写错了,不是零形,我问他是什么形?爸爸说:“是ling形,但不是这个零。”他就去查字典。过了一会儿,他说可能是棱形,我不太相信,就到电脑上查,出来的结果是“菱形”。简单地说,棱形和菱形的区别在于棱形是立体图形,菱形是平面图形。我和爸爸恍然大悟。

8月5日 星期二 多云

学习《举一反三》心得

上学期,数学老师让我们买了《举一反三》这本配合学习的书。老师让我们每天做完作业看一会儿,我坚持每天都看,理解了许多难题。

假期里,我早上先在床上看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举一反三》,里面的题我有些不会做,按照上面的思路想,就觉得简单了一些。有时候我也会创新思路,比如第22周巧填竖式(二)里面的举一反三1,我就跟王牌例题1上的算法不同:题面是A、B、C分别代表三个数,让你求出代表什么数,竖式是ABC+ABC=478。上面的算法比较复杂,我是直接算478/2,就简单多了。有些题用书上的方法算也很简单,更多的时候我用书上的方法算。

《举一反三》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对我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年级:韩泽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