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力量——读《历史的天空》有感1200字以上

人格的力量——读《历史的天空》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历史的天空》的主人公姜必达早年大名姜大牙,因逃避日军追杀到凹凸山投奔国民党军,阴差阳错闯进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在他犹豫的时候,一个青年女八路的及时出现,改变了他脱离八路军投奔国民党军的念头,就这一步,姜大牙从此就走向了战争和政治,并在其对立面、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张普景等人的斗争、磨练和帮助下,逐步显示了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由一个不自觉的匹夫之勇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指挥员,最终修炼成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斗争艺术的高级将领。作品营造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大约是在以安徽六安地区为中心的江淮之间,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曾经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活动区域的结合部,因此那里的战争形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从人物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撇开一切社会文化的依附,让人格以原生状态登场。把人当人来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在长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中,由于传统文化或某些功利的驱使,我们并没有把人当人来写,而是把他概念化或者神话了。近年,在我们熟知的众多的中国战争小说里,人物往往一出场就是较为成熟的指挥员,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干都达到了相当水平。而《历史的天空》则反其道而行之,主要角色姜大牙是 以不太光彩的形象露面的:订了亲的媳妇因为厌恶他不愿意嫁给他而宁肯上吊自杀。逃脱日军追杀后,在八路军的营地里蹭了几碗萝卜炖肉白米干饭,吃饱后又看不起游击队的破枪,老是算计要到国民党军队去“混个团长司令干干”。即便最后留在游击队里,动机既不是为了抗日,也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因为门口出现了年轻漂亮的女八路----东方文英,这才脑子一热,冲口而出:“也好,这个八路咱就先当着试试。”早期姜大牙的人格基础,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染,他把大戏里的一句唱词半生不熟地吞进了肚子:生当啥鸟毛杰,死做啥卵子鬼。他从民间唱戏里知道了岳飞和文天祥。参加革命之前他无疑是个草莽英雄,参加革命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他还是一个草莽英雄。一方面,他在战斗中屡建奇功,一方面又经常暴露出个人英雄主义、本位主义、小农意识、刚愎自用等等毛病。在他的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军人的许多突出的优点和缺点。但难得的是,他的优点大于缺点,缺点无伤大雅,优点至关重要。姜大牙虽然是误入革命阵营的,但几十年后,他成了成熟的、成功的革命者,而那些当初抱着革命理想、满腹革命理论、一看见姜大牙就想摸枪的“正宗的布尔什维克”,除了叛变和变质的(如李文彬和江古碑),只有极少人(如张普景和窦玉泉)勉强能够跟上姜大牙的步伐,而且最终都成了姜大牙的生死之交甚至是追随者。这种命运变化的巨大落差,注定了作品广阔的创作空间,拨开政治的、乃至民族文化的浮土,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去考究那时刻人物的真实心理和微妙变化,塑造出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同时,由于不避讳姜大牙最初的非革命动机, 因而可以从容地揭示革命阵营内部的人格对比、较量、演进和认同过程,也这就使得作品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其次,让大环境成为人物的舞台,让小环境成为人格的炼狱。刚刚参加抗日队伍的姜大牙,既谈不上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也谈不上有革命的目的。他跑到凹凸山是因为无家可归,参加队伍是为了糊口谋生。但是,游击队的领导人杨庭辉却从这个莽汉的身上看到了亮点:有正义感,不怕死。这就足够了,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有这两点,参军就可以当连长。显然,杨庭辉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信仰的象征,他对于姜大牙的调教和使用,看似离奇,却不出格,显露了超凡绝伦的艺术。 一方面是杨庭辉力排众议始终重用姜大牙,一方面是张普景等人坚持不懈地控制并且始终想除掉姜大牙。耐人寻味的是,杨和张的出发点都有其正确性。姜大牙在战场上确实出尽了风头,但是离开战场,他又确实有许多非革命的行为,譬如勒索新战士的新鞋,打骂顶头上司,打了胜仗让战士用担架抬着他行军,追撵调戏地方女干部,私自带队闯进敌占区为其干爹拜寿,等等不一而足,倘若按照严格的标准,委实杀不足惜。但杨庭辉不这样看,他有一句经典的说法:非常时期用非常之人,我们共产党石头都能炼成钢,未必就改造不了一个姜大牙?正是由于姜大牙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和非战争状态下暴露出来的人格缺陷,也由于杨庭辉和张普景对于姜大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重用和扼杀,反复冲突,使得作品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第三、用情感构建的河流,作为洗礼人格的温床。姜大牙的爱情史是他人格发展史的一条重要辅线。参加革命之前的姜大牙对于女性的追逐,可以用本能来解释,但是,自从东方文英出现以后,一个崇高的概念“爱情”这两个字开始注入到姜大牙的生命之中。东方文英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的关键人物。她始终用一双纯净的、善良的、信赖的目光看待姜大牙,这反而使姜大牙在困惑中收敛了鲁莽,不敢轻易造次。她的武器就是她的坦诚和美丽。在两性关系上,姜大牙因她的无邪而无为,因她的纯净而纯朴,因她的美丽而美好。姜大牙从最初握着她的手不放,到别有用心地要求她和他一起到陈埠县大队并肩战斗,再到尊她为师,直至后来发展成为真正的爱情,生离死别石破天惊,上演了一场崇高的爱情绝唱。当初杨庭辉之所以冒险派遣派她同姜大牙“并肩战斗”,不排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以柔克刚的意思,但姜大牙在东方文英面前表现出来的多情乃至于柔情,却是杨庭辉始料不及的。这大约就是“以柔克刚”的效力。姜大牙在一跃成为军分区司令员之后,毫无往常升迁之后喜形于色的表现,居然蒙头大睡,声称心里难过。你可以为他设想一百个难过的理由,但你很难想到的是,他难过的是自己没有文化,为没有文化而在东方文英的面前热泪长流。就从这一天起,姜大牙(此时已改名姜必达)从一个匹夫之勇向着一个成熟的文兼武备的军事指挥员的目标迈进了。而他在与东方文英分别那一刻,体现出来的柔情和克制,以及生死别离时的暴怒和颓废,也能体现出他那有血有肉的男人气概及对爱情的渴求。 

第四、境界的升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一个成熟革命者洞察社会的心境。姜大牙当军长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压,发配在农场改造,他练字时和陈默涵探讨的关于“我”字的箴言,我认为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和信仰这段话。 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找来找去就是找自己那一撇,那一撇是什么呢?对于商人来说,那一撇是金钱,对于政治家来说那一撇是官位,对于男人来说那一撇是女人,对于女人来说那一撇是男人,对于军人来说那一撇就是对手,找到对手找字就成了我。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我的那一撇是什么,我一直在寻找什么? 

历史的天空,把我们从硝烟弥漫的年代带入和平岁月的今天,细细品来,在津津有味的同时不禁感慨主人翁的成长与成熟,也对自己以后的人生给予照亮,因为有一种东西始终打动我,那就是人格的力量。 

窗竹影摇书案上

1200字以上 初二 应用文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中国人爱读书是人尽皆知的。一杯浓茶放在桌上,伴着满溢的茶香。茶杯旁摆放着几本书卷,随手翻开的扉页透着一阵特有的木浆似的书香。这样静谧,这样舒适,这样的境界是多少人所追求的啊!

说起我最爱的书,莫过于是那有关于历史的书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便是我对历史书籍热爱的缩影啦。在广褒富饶的华夏大地上,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和千百年传承的凝聚力,繁衍生息千年不衰;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这样渗透着我们伟大的民族魂,每读一次都会使我感受到抨击人心的力量!

其中,舜的故事格外感人至深。他的父亲名叫瞽叟,母亲早年去世,继母对他非常刻薄,继母生有一子,名叫象。由于父母的溺爱与娇惯,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非常傲慢、不懂道理,深受欺负和排挤的舜只好离家出走。由于他为人谦逊,品德高尚,人们都乐意与他相处。恰巧此时,尧帝正在物色自己王位的继承人,经众人推荐,尧便派人考察舜的能力、为人和才干,考察结束后对他格外赏识,不仅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还为他修建了粮仓,并给他许多牛羊。

舜的继母和弟弟知道后十分眼红,嫉妒生恨,便想害死舜,从而霸占财富。一天,趁舜修补粮仓的顶盖,象偷偷地搬走了梯子,并在下面放火。幸亏舜随身带着斗笠,他便双手举着斗笠,从仓顶跳下。他们见舜没被烧死,又生一计。趁舜去淘古井,又落井下石,想砸死他。舜躲在井底旁边一个洞里,才幸免于难。象以为舜必死无疑,便和父亲一起到舜的家中,抢夺财物。当看到舜毫发无损的回到家中,一个个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然而,舜却什么也没说也没追究,仍与他们跟以前一样相处,并孝敬父亲和继母。

面对几次加害于自己的弟弟,仍能一如既往,面对如此狠心和糊涂的父母,仍能孝敬有加。我被深深震撼了,这就是宽阔的心胸,这就是宽宏大量,这就是人格魅力!

舜的宽容反而让我联想到当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职场上的勾心斗角、为了财产,亲人闹得不可开交,对簿公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人格与良心。这些都与舜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大五个子女,他们都成了家。而现如今两位老人已经七八十岁了,仍旧孤独的住在自己原来破旧的小屋里。年迈的老父亲每天蹒跚于大街小巷,捡废品和瓶子,老母亲弓着腰,在家用一只小煤炉生火做饭。由于烟熏火燎,时不时拿起衣襟擦一擦红肿流泪的双眼。而这五个儿女却不管不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们也有老的一天,他们也有自己的儿女。试问:当他们老的时候,如果儿女们也向他们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又将如何?上行下效,我想他们也不会有好的下场。看书后我联想到了这件事情,才真正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多读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诸如此类的书籍,可以使我们成长,学会为人处世,学会明辨是非,这是我最开心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有父母、老师的教导,有着供我无限阅读的好书,就像有着那么多名家为我的成长导航,不可谓不幸福。

我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反思现实,在古代伟人的故事中学习思想,我感受着曾经因为年幼而空洞的大脑因为这无数的书籍而日渐丰盈的充实与快乐。我想这份快乐只有各位与我一同畅游于书海之后才能由心底真正感受到。

把读书当做生命的一部分,你的灵魂才会更加完整、更加灵动,愿所有的人与我一起静静品味“窗竹影摇书案上”的读书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