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微凉,寻一份安暖1200字以上

初夏微凉,寻一份安暖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是谁,为了一声问候,倾尽一世韶华?

是谁,用所有的卑微,换取无所谓的其它!

一直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因为回忆里有我所向往的安暖和牵挂。我相信,这些安暖,可以撑起整个盛夏。

(一)竹叶青-母亲的味道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识字,但不多。盛夏的午后,竹林显得更加静谧,母亲常常弄些竹叶,不炒,也可以说不经过任何的加工处理。就那样倒入开水,一个人坐在竹林的凉席上。喝一口竹叶青,露出慈祥的微笑。有时候常想,古人品茗是否亦是如此。只是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何那么喜欢喝竹叶青。

一次母亲说:“熠儿,喝杯竹叶青吧!”我接过噎了一口,只觉一阵苦涩。“竹叶叶青青,水面曾波碧。”母亲常用这两句似诗而又非诗的话形容竹叶青。我却不能将这两句话与那苦涩的味道联系起来。从那以后,对竹叶青的感觉只是一个字:‘涩!’但仍喜欢那翠如碧波的葱葱绿色。可能,心底还是喜欢竹叶青的吧!

现在,已没有了竹林,母亲也不会再在盛夏的午后,品一杯竹叶青,然后微笑,起身转向那一片片土地。

学校的竹叶青一元一瓶,看到那熟悉的绿色,很激动!喝一口,甘甜,可是却不是曾经的味道。有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寻找,而到底寻找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喜欢和朋友说起竹叶青,从此每次买东西回来时,他们总会捎上一两瓶竹叶青。随口说一句,知道你喜欢喝竹叶青。我笑而不语,也许,只有我知道,我贪恋的只是曾经那苦涩的竹叶青,因为那是母亲的味道。

一次,母亲问我:“孩子,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竹叶青吗?”我摇了摇头。母亲的眼底顿时流出一丝伤感。“这是你父亲曾经最爱喝的!”我也不禁让泪水打湿了眼眶。也许,母亲对父亲的爱都融入在那杯竹叶青了吧!

想起母亲举杯喝一口竹叶青,眼底的温柔牵着对我的惦念,心里总是很温暖。我想,我所寻找的东西我已找到。

(二)青石路-回不去的曾经

青石路,本该属于江南雨巷的,可是它却出现在那个本不该属于它的地方。三间破旧的蓝瓦房前,是一段幽长的青石路。不似江南那些小径的湿意与诗意,倒让人感觉有些阴森。

那时还小,对父亲的唯一印象是他拉着一个身穿时髦衣服的女郎走在门前的青石路上,那天下着淋淋沥沥的雨,倒有些江南的浪漫气息,最后他们肩并肩地消失在了巷子的尽头。

母亲很安静,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看着他们离开,然后变成一个点。当时我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我知道,母亲在隐忍!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见到母亲哭过的,母亲告诉我,她不会哭。我相信了!一次夜晚,却看到母亲拿托着父亲曾经的衣服,掉眼泪。

青石路还没有变,还安静地躺在那里,只不过像一个油尽灯枯的老人。一次修路,施工队要掀了这段悠久的青石路,母亲不同意,最后,一段笔直的柏油路尽头是一小段青石路,应该算一道独特的风景吧!只是,村里的人看到这条青石路,就会不住叹息,为母亲,也为父亲!在家里,特别是在母亲面前,都是不提父亲的。甚至连与父亲名字相近的那些字也都是忌讳!并不是因为害怕母亲责骂,而是害怕看到母亲一瞬即逝忧伤的眼神。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从未责怪过我们的!

父亲是一个文人,最后抛弃了母亲!初中时,一直以为母亲绝不会再让我学文的。到最后,母亲说:“你选择吧!自己高兴就好。”然而,母亲却并不让我碰诗歌,初三那年,母亲看到我写的诗歌,愤然烧了我的三本诗集,其中一本青石路,却被母亲偷偷藏了起来。可是青石路虽在,已是回不去的曾经。

母亲不让我接触太多文人,然而我的朋友却多为文人。母亲说:“文人无行!”可是在母亲的眼中,我却读不到恨!

听奶奶说,是父亲负了母亲,十五年了,父亲从未踏回来半步。母亲执着。倾尽半生于我家。母亲与父亲相识在初夏,离别也在初夏,在初夏的微凉时光里,我想寻一份安暖给母亲的,为她托起盛夏。

今年的春天,在墙外种了一行竹子,我希望母亲在喝到竹叶青后,能露出曾经慈祥的笑容!初夏微凉,我想为母亲寻一份安暖!仅仅,一份,安暖。

河南省开封县一高高二:权清威

初夏微凉,岁月暗香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薰风微雨,池荷榴花,初夏微凉。清晨的雨滴,在风中划出了一道道美丽而优雅的弧线,然后便成为了玫瑰花瓣上舞动的精灵。大朵的月季,盛开在初夏的微雨里,静默而不张扬。天地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如岁月的脸,静谧而美丽,朦胧而多情。

微雨渐歇,烟雾在袅娜中渐渐散去。天地间,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那波澜壮阔的绿,愈发的浓郁。初夏的凉意,也于风中传来的阵阵清香中弥漫了开来。我在沁人心脾的微凉中感受着初夏的美丽和岁月的静好。

初夏微凉,岁月暗香。那于久远岁月里酝酿的日子,质朴而温馨,平凡而温暖。

犹记年少时,我手拿一束粉色的花,在一树开的正浓的月季花丛下,于人生中照的第一张彩色的照片。照片上,左边和右边分别是姐姐和妹妹,我居中间在灿烂的笑。而那时,正值初夏微凉之际,也是最美年少时。

大朵的月季,握在手中,就像握住了幸福。灿烂的笑容中,藏着一丝羞赧,或许,这就是那个年代最质朴而单纯的写照吧。至今,我依然珍藏着那张照片,泛黄的颜色里,依旧笼罩着年少时青茏如初的记忆。

中学时代,学生的宿舍还是一片平房。每至初夏时节,宿舍门口两边的绿化带里,就有大片的美人蕉开放。那红艳艳的美丽,映红了整整一个季节。每当铃声响起,就会有大批的学生结伴成群的穿过美人蕉的花丛,就连那花香,都溢满了欢声笑语。

每当我看见美人蕉,就会想起那个中学时代,想起那个久违的岁月,也想起了那已久远的心情故事,就像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你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风,卷起了绿色的海洋,飒飒作响。微凉中夹杂着潮湿的气息,悄悄润湿了我的双眼。我手持人生的笔,涂抹着岁月的水墨丹青、悲欢离合。在初夏的微凉里,我怀念着一些逝而不返的往事。岁月,暗香,思念,悠长。

初夏微凉,岁月暗香。那条悠长的时光小巷,承载了多少儿女情长。几十年沧桑,化作微凉里的一抹暗香。时光不语,岁月无言,唯有泪两行。

谁言,纷纷红紫已成尘?君不见,那姹紫嫣红、妖娆华丽的玫瑰;那柔情似水、含蓄委婉的月季;那小巧玲珑,色彩变幻的凤仙花;那婷婷玉立、洁白淡雅的茉莉,更有那洁白无瑕、芳香馥郁的栀子花。真可谓“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栀子花,是我最爱的花儿之一。在老家的庭院里,父亲种植了一颗栀子花,至今已有十几年。一米多高的栀子花,几乎铺满了整个庭院。每至初夏,便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

父母一直在农村居住。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乡村空气清新,利于养生,而且平房屋舍,更有利于老年人居住。庭院靠窗处,原先有一颗花椒树,长得郁郁葱葱。村里的乡亲们经常来剪几根树枝,说是用水煎了,活血化瘀。后来,不知怎的,被父亲砍伐了,就种上了现在的栀子花树。

五月下旬,栀子花开。远远望去,淡淡的烟雾里,洁白的栀子花,陪衬着一排排古朴的屋舍,还有不断出进的乡民,就如一幅温馨而恬淡的水墨画。只一刹那,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感动。其实,美好,永远在我们身边!

栀子花,花香浓郁,久而弥香。母亲,常采一些栀子花苞,插在玻璃瓶里,顿时,屋里一片芳香,令人神清气爽。栀子花没有桂花的那种香飘十里,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却有着如水仙般的清丽脱俗,典雅温馨。那洁白的不带一丝尘埃的花瓣,层层叠出浓郁的芬芳。栀子花,不张扬,不华丽,携带着岁月的香,温暖了千万家。

每到栀子花开,我便想要回家看看了。父母,已渐渐老去。早已做了母亲的我,更加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栀子花香,于我而言,便是浓浓的亲情了。

初夏微凉,岁月暗香。我怀抱一袖清风,在时光的长廊里行走。漫长的一生,欢乐总是太短暂,正如席慕容言: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那些最美最纯的时光,已是一去不返。我在初夏的微凉里,细细思量,深深怀念。岁月暗香,悄悄盈满了眼眶。滴下的,是一颗颗缅怀的热泪,微风拂过时,便化作了无限的怀想。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再写那些空洞乏味的文字了。而是,蘸着温暖,在岁月里的空白处,涂抹爱的蓝天。在自我的文字里,寻觅岁月的馨香。以一颗温柔的心,缅怀一段无暇的记忆。以一辈子的悠长,等待那最初的青葱。

初夏,微凉,岁月,暗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二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