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据介绍,相传中国古代时有一种头长着触角、凶猛异常,叫“年”的怪兽。“年”长年深居海底,而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和人。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扶老携幼逃入深山,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村里的人们像往年那样上山躲避“年”。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上背着袋囊。但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谁还有心思理这位乞讨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个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说他快些上山躲避“年”兽。而那老人捋须笑道:“婆婆若是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她仍然继续劝说,可乞讨的老人笑而不语。无奈,老婆婆只好撇下老人,上述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的老婆婆家门前贴着大红纸,而屋内则是烛火通明。“年”兽浑身发抖,怪叫了一声。怒视着老婆婆家门,随即扑去。将要到门口时,院内忽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害怕红色、光亮和爆炸声。这时,老婆婆家门大开,出来一位身着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兽一惊,便狼狈的逃走了。正月初一,逃难回来的人们原以为村子要被“年”兽毁掉,想不到粗村子竟然盎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事。大家一起来到老婆婆家……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放鞭炮;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赶跑“年”兽。在第二天,家家户户相互道贺:过年好!过年好!
因此,春节又被称为过年。
我们心中的昆明精神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全家围坐在茶几边,谈起了关于昆明精神的话题。
爸爸最先开口,说:“我觉得昆明精神可以用16个字来形容‘厚道、包容、温良、开拓、创建、本份和追求卓越’”。
我说:“老爸,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爸爸用手拍拍胸脯说:“当然可以!温良是昆明人独有的品格。比如说在昆明的菜市场上就很少有人吵架,在四川的菜市场上时时会发生打架的情况”。
妈妈说:“滇池也有昆明精神,就因为它汇聚了很多条河的河水,比如:‘西效的海源河、鱼翅河、运粮河。北郊的盘龙江、金汁河、保象河。东郊的洛龙河、马料河、捞鱼河,梁王河和南郊的柴河’。四面八方的水滇池都接纳,这很像昆明人的包容精神”。
妈妈又接着说:“滇池又通过螳螂川把水注入金沙江,流入长江,进入东海最后和太平洋融为一体。这又表现了昆明精神的开拓、进取、顽强奋进的特征”。
轮到我了,我沉思了一会儿说:“昆明精神我家也有:爸爸的厚道、妈妈的本份、婆婆的温良、公公的包容、爷爷的追求卓越、奶奶的创新、我的开拓”。
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一个愉快的下午。
相似题目
-
春节中国人最重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因为中国人认为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寄予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而春节所含有的众多中华名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是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新年联欢晚会。妈妈告诉我什么是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这时妈妈给我讲起了有关春节的风俗。比如: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述职,人们为了让灶王爷求上天言好事,一年保平安所以要祭灶。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守岁的人们又把灶王爷请回来,希望灶王爷能给全家福气。“送灶王爷上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再比如:白水人喝五豆、吃腊八面、去仓颉庙上香。再比如:潼关正月十五前不擀面等等。啊!原来中国的年文化这样丰富呀。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春节我喜欢端午节,因为有美味的粽子;我喜欢重阳节,因为能登高敬老;我喜欢清明节,因为可以爬山扫墓。但我最喜欢的节日,当然还是春节。传说大年三十的晚上,会出来一只无恶不作的“年”兽,人们都很害怕。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来了一个老人,当“年”兽出来之时,老人放鞭炮、贴春联、穿红袍,“年”兽看了非常害怕,就逃跑了。从此,就流传下来了放鞭炮、贴春联、穿红袍的过年习俗。快乐的春节快要过去了,怎么能不受到惊吓呢?于是到了春节的那一天,大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压岁钱,等待孩子们前来做客领取。拎着袋,跳着舞,小朋友们要去哪儿呢?原来,孩子们是要去别人家要糖吃呢!只要孩子们到了别人家里,叫一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给我们一点糖吃嘛!”他们一见孩子来了,就笑容满面地抓起一把糖果放进孩子的袋里。“哈哈!”孩子们的声音回荡在乡村里,原来孩子们在打雪仗啊!只见一位小朋友右手抓起了地上的雪向前抛去,前面的孩子来不及防守,就被那团雪球砸在脸上,他的脸一下子变成了“面团”。逗得其他人哈哈大笑,那个孩子看到别人在笑,不由得自己也大笑起来。啊!多么美好的春节啊!春节是我心目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春节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多了,最热闹的还是要数春节的时候,有猜灯谜,舞狮子,闹元宵,有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叫人流口水丰盛的大餐呢,家家户户都会看春节晚会,春节的彩灯可好看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的是蓝的,真是五彩缤纷呀!晚会还有很多好看的节目。可是我对吃最感兴趣,上次过节吃饺子的时候,我说我也来帮忙做个大饺子,我一边看妈妈包的饺子一边我也学着包饺子,一会我包好了一个很大的饺子,我把饺子包好后小心翼翼的放在面粉上,然后问妈妈:“做好了大饺子,接下来要做什么”?妈妈说:“要先烧开水,在放在水里面煮一会,煮熟就可以吃了”。我看着妈妈一步一步把饺子煮熟装到碗里,我真的好期待吃到自己包的饺子,当妈妈把饺子放到我的面前,我一大口就吃了一个,感觉好好吃,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是不一样。窗外的烟花五彩缤纷的把黑夜的天空都照亮了,我的家里面大家高高兴兴的围着桌子,吃着年夜饭,看着电视里的节目,家里面每个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脸,我爱春节,我更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春节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和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它意味着寒冬就要过去了,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这多么令人高兴啊!春节到了,人们会准备回老家,带上许多红包,这事可是小孩子们的天堂啊,他们笑脸迎红包,边拿着红包边想着买什么好呢,有些人还会送些礼物,送的礼物有:腊肠、腊肉……那是人们就会穿上喜气洋洋的新衣服,开心的笑着。春节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崇”的小妖怪。他每年过年都来人间搞破坏,他只要来到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一下,就会吓得孩子哇哇的大哭,醒来后就开始说疯话,然后那些聪明的孩子就变成了傻子,整天只知道玩,后来大家知道崇怕亮光,所以大人们都点着灯,在春节晚上想睡都没得睡。后来有一对老夫妻,老了才得的这个孩子,大年三十的晚上,老夫妇给孩子一个装了八枚铜钱的红包,夫妇俩陪着孩子玩到半夜,孩子睡着了,夫妇俩点着蜡烛,守着孩子,崇又来了,当他准备摸头时,红包突然闪出了一道亮光,把崇吓走了,原来,八枚铜钱是一位神仙变的。我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节,它带给我快乐,礼物……总之,我喜欢开心的春节。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4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的到来使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乐。在佛山,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冬至,人们就开始匆匆忙忙地准备着过春节。大人们手忙脚乱,买鸡、鸭、鱼、肉,将它们腌制成腊鸡、腊鸭、咸鱼、腊肉,挂在阳台上晒干。走进小区,就飘来阵阵肉香,让人忍不住停下了仔细“品尝”。除夕前,人们买来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花摆放在家中,买一盆年桔则意味着百年好合,买桃花则意味着家中的青年人可以叫上桃花运。买花的同时,大人们也会给孩子买上一些鞭炮燃放。除夕时,人们从头到尾洗干净,穿上新衣服。逛花街是每年都必不可少的,花街上什么都有卖:应有尽有的花、各式各样的玩具,成堆成堆的书,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年初一,全家都去亲戚好友家拜年,大人们一见面便热火朝天地聊起来,孩子们总是叩头如捣蒜地伸手要红包。这一天还要吃团圆饭呀!年糕、汤圆、米饼,还有煎堆都是佛山的特色,一上桌就吸引了全桌人的目光。元宵,是除夕过后最热闹的日子,处处张灯结彩,灯光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处处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灯:花灯、纱灯、纸灯、走马灯。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春节大笑着从忙碌中走来,又匆匆、悄悄地从梦中离去。今年的春节过得可真有年味儿!500字 六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春节啊!春节马上就要结束了,很抱歉春节里没来及给大家拜年,现在赶紧补一下。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每篇文章都得精华!说到新年,就不能不提每个人的新年愿望,这不,百合我又自告奋勇当上了采访记者,来调查一下每个人的新年愿望!老爸的新年愿望:“请问您的新年愿望是什么?”我恭恭敬敬地问老爸。“新年愿望啊!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希望我买的那只股票涨到7000点,用炒股的钱买一辆福特,然后,火箭队升到西部第一,买到2008年跳水、乒乓球、篮球的决赛门票……”“打住,老爸,您这也叫‘其实也没有什么’?这么多,我看应该改成‘其实有很多’!股票涨到7000点就爆掉了!福特?您再炒5年的股吧!还有……这么多,您能实现吗?”“小孩子懂什么?写作业去!”唉!算了吧,刚开始采访就碰钉子,我换一个!老妈的新年愿望:“请问妈妈您今年有什么愿望?”我换上了淑女的笑容。“愿望?不清楚。”神啊!居然还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愿望!不愧是现在家庭主妇的典范老妈啊!“那么,请老妈您在仔细想一想啦!”“这个啊!奥运会举办成功,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行了!”啊!我可爱的老妈呀!每年都这一个愿望,真是……爷爷的新年愿望:“爷爷,你新年有什么愿望啊?”“愿望?什么愿望不愿望的,我就是希望……”“希望什么?”我赶紧凑上去问。“希望奥运会举办成功呗!有机会我还想去北京看篮球呢!”哇!爷爷啊爷爷!怎么跟老妈老爸的愿望这么相像!看来大家最惦记的还是奥运会。哥哥的新年愿望:“喂,哥哥,你新年有什么愿望啊?”“这个,”哥哥边嗑瓜子边说,“涨点工资,下班早点,看几部漫画,最好能超过高桥那家伙,自己写一部漫画,销量超过1亿本……”“美死你吧!还超过高桥,销量1亿本,你能画出两个人物就不错啦!”哈哈,笑死我啦!“什么?开心果别吃了!还给我!”哥哥立刻变脸,抢走我手里的开心果。哼,不就是开心果吗?你跟老爸一个样,我再换其他人!弟弟的新年愿望:“啊,凡凡,你新年有什么愿望啊?”“楠楠姐姐,什么是愿望?”凡凡一脸疑惑看着我。我的天哪,他还不知道什么是愿望,只能换个方法问:“凡凡你想要什么?”“我想要奥特曼、火影忍者的护额、护腕、玩具卡车、电动狗!姐姐你给我买好不好!姐姐!”我见势不妙,赶紧逃之夭夭,凡凡在后面喊:“给我买!”900字 高一 叙事
-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请老师指导700字 高一 叙事
-
春节这是一个长长的假期,长得让我无所事从。天气是那么的好,阳光暖暖的,轻轻的舔着我的脸……我记得小时侯最惬意的事就是沐浴在阳光里,啃一个大苹果,趴在沙发上,翻一本漫画书。阳光洒在红通通的苹果上,我的脸也是红的吧!也许是苹果的光反照在脸上吧!我想。是不是人越大就越难满足呢?现在身边有阳光,有苹果,有书,有该有的一切,可为何心却象苍老已久。生活中没有了悸动,没有了惊喜,没有了渴望。假期中听说高中的邻班在搞聚会,心中甚是妒忌。于是提起电话,一个一个的问候。电话那头的你是不是也感到了诧异和陌生。“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更多的相遇。”我的一个朋友这样说过。那时的我正处高三分班,心中总是积存着深深的痛,当窗外的花瓣飘落时总觉得眼泪似乎也会跟着不争气的落下来。于是疯狂的写同学录,发呆的望着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们说我太多愁善感。也许吧……站在教学大楼的顶层,望着湛蓝的天,和一丝丝的白云,“一年后的天也是如此美丽的吧……”。我眯着眼,自言自语着,心里的感动从未停止过。可原来时间是可以冲淡一切的。喜欢的磁带也已因为年代太久而走音,而今连友谊也走音了。世界上没有东西是永恒的。磁带如此,友谊如此,思念如此,如此如此……高中是有快乐的,童年里也是有快乐的,可年少的快乐就象是绚丽的蝴蝶,美丽而不真实。动用那句歌词:“苹果还是那个苹果,阳光还是那缕阳光,同学还是那个同学,天空还是那片天空。”有些感情就似海边的脚印,有的深,有的浅,有的人走的远,有的人走的近。可当时光的潮汐来时,一切的一切都会逝去。纵然你有不愿,你有无奈。现在,窗外已是万家灯火,有没有人也会想起以前的快乐时光,哪怕是在心灵的最角落。蓦然回首,此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吧!高一:李亚婷650字 高一 叙事
-
春节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没有这么好,春节的到来,却不能给我带来喜悦。因为,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每当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能有好多的点心吃,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我熄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诫自己:别再痴心妄想了,你是穷人家的孩子,然后,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门口,望着别家孩子们欢乐的笑脸。又是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把我从往事中拉了回来。是啊,我该起床了,尽管得不到父母的压岁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点心,可床还是得起的。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没错的!当我想到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张崭新的50元人民币,带着无限关爱说:“丽,新年快乐,这是你今年的压岁钱,拿好,别丢了!”我顿时惊呆了。问道:“妈,我们家庭状况不好,拿压岁钱干啥?”妈笑了笑:“傻孩子,改革开放这么久了,我家状况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妈对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穷了,你就放心拿着好了。”“那边还有点心,多吃点。”我一蹦一跳,跑到点心前,抓了一大把,开心地吃了个痛快。我靠着门边,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捏着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再望着不远处那群孩子打闹的情景,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简评:本文与《难过的春节》有同工异曲之妙。也是从反面的角度来构思,但又有些许变化。前面的是写叔叔的祸事对一家人的打击。而本文则是通过“我”过去与现在过春节的截然相反情形之对比,揭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亦揭示了写话题作文,不仅可以在某个点上选择题材来写,还可以在线上纵向铺开,写出纵向故事的发展变化,也更易使文章内容充实丰满。700字 高一 叙事
-
春节佳节迎来第一天,张灯结彩过新年。满街爆竹雷声响,瑞气盈门福万千。50字 高一 诗歌
-
春节说明文 春节每年,早晨一天,我们称它“春节”。每到春节,我们习惯性地放烟花、吃团圆饭、穿红衣服。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吞食牲畜,为非作歹。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那晚,老人静悄悄地等着年的出现,不多一会,年出现了,老人烧了一堆火,年吓得像一座雕像,老人又往火里投了一根竹,‘噼里啪啦’的声响让年如梦方醒,急忙逃跑。老人又披上一件大红袍,从一条小路绕了过去,年见到了红色,更是吓得要死,从直通它那深山老林的小路跑了。它吓得心惊胆颤,再也不敢下山去祸害了。”这就是春节的由来,看,有趣吧!250字 说明文
-
春节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没人答理这个乞讨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年,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750字 高二 说明文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我最喜欢春节了。100字 小学 说明文
-
春节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又叫过年,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过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一件事,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走亲窜友、挂纸、拿红包……最开心的还是全天下的人回家团聚!可是,小朋友们,你们有谁知道“年”的来历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作“年”的怪兽住在森林里。冬天,动物们都过冬了,“年”没有食物吃,只好到村子里来抓人吃。后来聪明的人们穿上鲜艳的衣服,点起鞭炮,聚在一起,年害怕极了,就头也不回的跑了。于是,每到冬天的时候,人们就穿上艳丽的衣服,放鞭炮,慢慢的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过的春节。点评:关于“年”的传说,很多同学都看过。可是,只要引用得当,谁都不会认为这是抄袭。(指导教师姚兴桥)250字 三年级 说明文
-
春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的节日,但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用它的第二个名字—新年。它是中国20多个传统节日中最热闹、笑声最多的节日,它也是我们中国小孩最喜欢也最渴望的一个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在中国春节中有一个习俗,成年人要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发红包,接下来我给大家来详细介绍春节给红包的习俗。在春节,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从长辈手里要到红包,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红包里的钱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开心,它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其意义在与红包上的红纸,因为它象征着能给拿到红包的人带来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不能拆开红包,这是个不礼貌的行为。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说到春节的习俗,除了发红包,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他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件事,那就是贴春联,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每年春节上别人家拜年时,都会看到每家每户门面和门边都贴上了春联,有些还贴了关于那年的动物而做成的贴纸。在春节最不能少的莫过于鞭炮,每到春节大街小巷都有我们玩剩烟花和鞭炮的垃圾。它也是让我们玩的开心的物品。但是慢慢由于鞭炮引起的意外渐渐的越来越多,鞭炮的踪影也越来越少。现在在城市春节让我总结了一下,它可以用四个子形容—冷,清,空,静。原本热热闹闹的春节,现在却变的安安静静。我希望政府能适当的安排下我们必不可少的娱乐—鞭炮。我也呼吁大家在春节玩鞭炮时,要注意安全,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有其他人的。不要为了自己的快乐伤害到别人。如果我们能这样做,我相信春节将会恢复到原来的摸样。900字 初二 说明文
-
春节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会过得更好十七小五年级:飞翔的狼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春节大家知道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吗?当然是过大年了!除夕下午,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在大门上贴好了自己亲手写的对联“江山千古秀,日月一时新”,横批“万象更新”。春节来做客的长辈们纷纷称赞,弄得我都有点沾沾自喜了。除夕晚上,在厨房忙碌了大半天的外婆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倒笃蟹、油闷笋、葱油扇贝、猪猪包……个个都是我爱吃的。伴随着窗外一阵阵噼哩叭啦声,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烟花,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团圆圆地吃起了年夜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对我来讲,这样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拿压岁钱,另外一件就是观看我盼望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巧的是,这两件事情竟然同时发生了。在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后,我拿到了4个“沉甸甸”的大红包。爸爸妈妈也为我准备了两个红包,并且祝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我也向他们保证:向更好的自己挑战!电视里,刘谦的魔术表演“魔琴”正在精彩上演:在一段优美的琴声中,在做扑克表演的刘谦突然变成了在弹琴的李云迪;在布帘后面弹琴的李云迪竟然凭空消失了。这一个个魔术,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让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不知不觉,午夜的钟声敲响了。我第一时间向爸爸妈妈送上了新年的祝福,然后甜甜地进入了梦乡。正月初一到初六,爸爸妈妈带着我走亲访友,给亲朋好友们拜年。我们几个亲戚家的小朋友聚到一起,玩得别提有多开心了。过年的乐趣真是数不胜数,我最喜欢欢欢喜喜过大年!550字 小学
-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老、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在威海,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春节的开头曲是元旦,元旦是阳历的一月一日,虽然那时人们都在上班,可是晚上全家也会在一起喜气洋洋的吃饭。到了二十三过小年,大家都更热闹了。大家晚上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小年,心里也很舒畅。过完小年,大家都更忙了,大人们努力工作,想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老人们买点菜、买点肉,买几幅对联,几张福字。把对联和福字贴起来,红红火火。转眼到除夕了。大家都放假了。大家在家里收拾家,小孩子也帮忙。老人们下午就开始包饺子、做菜。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吃完饭去祭祖,回来就守岁,没有人睡觉,直到新年的到来,直到凌晨才休息一会儿。大年初一后,大家都出去走亲戚了,有的人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人。也有的人用这几天假期的时间出去游山玩水,和家人一起旅游,直到假期结束了才回来上班。人们的欢乐劲也没了,在家等待着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来了,大家又欢乐起来了,大家去超市卖汤圆。到了晚上,大家先把汤圆熬熟了吃了。再吃做的肉、菜,最后吃饺子。吃完饭,大家都看电视,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这快乐的一天也慢慢走了。过完元宵节,春节也过去了,孩子们又开始上学,大人们都开始上班了,又努力挣钱,孩子们又努力学习了。虽然春节已经过去,可是春节的快乐他们会记在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春节今天是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解放公园玩。到了公园,一进公园大门,便看见一个纪念品店,走进店里,里面有手链、项链、玩偶、盆景、装饰品……东西多的数不胜数,看的我们眼花缭乱的。看了一会儿,妈妈看中了几件首饰,于是就拿给我看,我觉得都很不错,我最喜欢的要数那个黑绳了,两根较细的,一模一样的黑绳交错排列,就辫成了一根较粗的黑绳了,在黑升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花朵,有黄色花瓣蓝色花蕊的,有红色花瓣黄色花蕊的,有粉红色花瓣橙色花蕊的……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用的,这时老板让妈妈试一下,妈妈就把绳子往腰上一纪,我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一根腰绳。妈妈见我也觉得不错就一口气全都买下来了。正准备走时,我的目光投向了一只兔子玩偶,他全身雪白,红红的眼睛,黑黑的鼻子,粉红的脚掌,还带着一顶五颜六色的,花花绿绿的帽子,可爱极了!他还是用棉花做的,软绵绵的,我好喜欢呢!妈妈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似的,就问我:“你喜欢那只兔子玩偶吗?”我点点头。妈妈又问:“那你想要吗?”我又点点头。妈妈看我真的很喜欢就也买了下来。我们又去喂鸽子,那些鸽子全身雪白,美丽极了。我把食物倒在手上,让鸽子们到我手上来吃,鸽子啄我的手时感觉真好,痒酥酥的,我还趁机摸了一下鸽子的背上,它的羽毛又柔又顺,舒服极了。我们还玩儿了其他很多好玩的游戏,有打地鼠、大鱼吃小鱼、荡秋千……今天真开心呀!550字 小学 叙事
-
春节春节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我也不例外。春节的前一个星期左右,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糖果以及拜访亲戚朋友的礼品。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平常深居海底,可是每到除夕之夜,这可恶的怪兽就跑上岸来吞食牲畜和人,抢夺东西,无恶不做。人们对它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这年除夕,人们照例要上山避难。从村东头来了一位老人,他手拄拐杖,白发苍苍。一位好心的婆婆劝他赶紧上山避难,不料那老人笑道:“若婆婆让我在你家呆上一夜,我准会把‘年’赶走。”婆婆见老人不听劝,只好自己上山去了。半夜时分,“年”果然来了,却发现村里气氛不同:在村头婆婆家点着红蜡烛,门口贴着红对联,爆竹骤然响起,“年”浑身打颤,不敢再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的火光,急忙狼狈逃窜了。第二天,人们回到村子,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奇怪,这时,婆婆看见自家屋里未燃完的蜡烛、地上的爆竹屑和墙上的红对联,恍然大悟,向村民述说其中的原委。这件事很快地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从此,中国有了过春节的传统,过年时,要在除夕夜放鞭炮,贴对联,给压岁钱,倒贴福字,还有吃团圆饭的风俗……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各地过春节也有不同的习俗。春节是中国的十大传统节日之一,过春节,是为了来年的健康幸福,寓意着家和团圆。我喜欢过春节。55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