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智慧”的周庄650字

逃离“智慧”的周庄

650字 高一 记叙文

这是一张双程景点票:“周庄”,“千灯”。周庄与千灯相隔不远。

远远便看见大红的“周庄欢迎你”张牙舞爪地雄踞着一爿天地,死死咬着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怀忐忑,步入周庄。这是一场肉与肉的摩搓、绝杀,裹挟着汗味、水汽与浓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

商业化的市镇气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声。

周庄“智慧”,周庄人更为“智慧”。在这里,即使是一棵树也可成为拍照牟利者的招财工具;即使是转角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周庄人也不遗余力,将它开发成西式咖啡馆;宣传手腕更是……

游船驶过一座桥,我怔了怔——是陈逸飞画中的双桥!只是,我看得到:桥上的游人压得它不堪重负;我听得到:那苟延残喘中有低低的呜咽……

岁月斑驳,侵蚀着石桥。双桥横亘着,像一块开合的“伤疤”——那是,整个周庄的伤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虬劲的手直逼眼前:“小费。”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个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庄,“我还会来的。”我却是,“周庄……我不再来了。”

这样的“智慧”,我,有些反胃。

千灯与周庄相隔不远,千灯与周庄相差甚远。

与“智慧”的周庄一比,千灯就显得有些驽钝。商业的气息尚未染指这座古镇,明清最长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语。

古戏台上,一群昆曲票友启口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来”字潺潺泻出,声歇处,“姹”以去声的破竹之势将曲调引入高潮。“似”,也是去声,却隐去了“姹”的振聋发聩,一路陡然直下,悲戚处,叫人落泪。像悲叹昆曲,像哀叹千灯。

诚然,千灯在周庄面前,显得那样矮。但,在千灯,你能感受到水纹处千灯肺叶的呼吸、开合。在千灯,时间就像一只摇橹的小船,咿咿呀呀,你还未曾留意,它已穿过水域,到那边去了……

直到延福寺钟声响起,我才觉知天色已瞑。

碎碎的历史尘埃含着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为之争”,古镇的智慧,千灯的智慧,于此,悄然散发。

我,愿逃离,逃离“智慧”的周庄。

逃离事件

900字 五年级 叙事

这还是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我和家教的几位同伴为了逃离老师的魔掌,进行了一次逃离事件。

因为爸爸妈妈的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每次都让家教中心的老师把我接到家教中心进行陪读、写作业。但我跟几位同去家教的伙伴不高兴了,这不是剥夺我们的自由吗?好歹也得让我们自己去家教吧,于是在我的怂恿下精心策划了逃离方案。

下午放学,家教照常来接我们,大家个个不说话,脑子里迅速地放着策划已久的方案。到了!前方左拐就进入逃离区域了,我做了个手势提醒左望和黄雨芯,他们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我们放慢脚步,远远跟在家教后面。

“好!现在靠墙行走。”我低声地说道。于是我们踮起脚尖,慢慢地挪向墙边。这时,家教回过头来,眼睛好像盯着我们。不好,被发现了!我倒吸一口冷气,左望和黄雨芯耷拉着脑袋,逃离计划失败了,可这时家教又回过头去,嗬?没发现?“继续前进!”我下了道命令。我们继续开始靠墙小心翼翼地前行。走了一段,我做了个暂停的手势说道:“停,准备开始——跑。”然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捂着书包跑到小路路口上才松了口气,看看后面的左望和黄雨芯都来了,这时,我的手机“嘟嘟”地叫了起来。一看是家教的老师来电话了,我深吸一口气,按了接听键。

“你们在哪里,跑到哪里去了,赶紧在前面的桥上集合,怎么能乱跑,这样多危险啊!”说完电话就挂了。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商量起来,这时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小伙伴们认为好不容易脱离老师的魔掌,应该继续跑。而我认为既然老师已经知道了,那就按着老师要求集合回去。

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继续跑,而我按老师要求回去。当我一个人到了桥上,遇到了家教老师,告之老师情况时,老师不禁焦急起来,说道:“哎呀,现在路上车子这么多,要是他们出事了可怎么办,要赶紧找到他们。”老师先把我送了回去,然后和其他老师沿路寻找,并通知了他们的父母,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不禁深深的后悔,盼望着老师能尽快找到他们,千万不要出什么事情。我坐卧不安的等待着,感觉每分每秒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感觉像是过了一世纪的时间,终于老师带回了左望和黄雨芯他们,他们的父母也匆匆地赶到家教中心。我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心里想:“还好找到了,没有出什么事情。”小伙伴们受到了老师、父母的批评和责骂,而黄雨芯作为这次的主谋,更是被狠狠地教育和批评,而我为我的调皮捣蛋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孔子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啊,我们不能做出危险的事情,否则它有可能会让你追悔一辈子。

五年级:ruixue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