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苏通大桥
今天我和爷爷到常熟去旅游。我们的大巴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天是格外湛蓝的,路边的树木、小草是碧绿的,几只小鸟也欢快的跟随着我们的大巴,好像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旅行似的。
正当我入神地看着车窗外的美景时,随行的导游忽然兴奋地对我们说:“快看!前面就是‘苏通大桥’了。”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入前看,只见一座雄伟的大桥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像一条玉白色的巨龙穿行在江面上。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就行驶在了桥面上,我探出头往江面上一看“哇!这座桥好高啊!”只见在江面上行驶的船儿就像一片片飘落在江面上的树叶。
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座大桥的总长是32。4公里,它跨江长度是8146米,要知道这座桥还有好几个世界第一呢,它创造了世界最大主孔1088米的跨度;最长577米的大桥斜拉索;最高300.4米的主塔高度……”导游又对我们说:“这座桥还是今年5月25日通车的呢,不过最激动人心还是5月26号奥运圣火经过大桥的那一刻。那天整座大桥上彩旗飘飘、礼花鸣放,欢乐的人群簇拥着激情的奥运圣火从这座雄伟的大桥上完成交接仪式。”啊!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想建造这座大桥的建筑师可真了不起啊,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回去后还会多查阅一些关于“苏通大桥”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我为我们的国家有这么雄伟的大桥而感到自豪。
忆江南
忆 江 南征人——烟波浆声里,何处是江南?
她如花的容颜在我的脑海中绽放,她低头浅笑和她寂寞的侧脸。当箭穿透我的胸口时,我知道,我的她等不到我了。我无法兑现我的承诺.------我听到血掉到地上的声音,混落在黄沙中。鲜血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好想,好想再见她一面,在喝孟婆汤之前。下一个轮回中,我想在江南,遇到那个如莲花的女子。我要在三生石上刻下我们的誓言------
思妇——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记得当初芳草斜阳。他带我去西湖看雨后新荷,携手长亭,相对凝眸,那一刻,多少温柔。他轻轻牵起我的手,吻它,说他要离开。前方战事紧急,堂堂七尺男儿岂可留恋于江南春色?我默默点头,我不能阻止,也不可以阻止他,留住他。
走的那天,他一身戎装。执手相看,我却无语凝咽。他轻轻拭去我的眼泪说:“等我回来,等我回来娶你!”我含泪浅笑。从此以后,我的世界里没有了春天。我只能等待。每日独倚望江楼,盼君归。从此魂梦与君同,泪千行。征人一去音尘绝,在何方?我的召唤,你为何听不见?我在门前撒下红豆,种下相思。可你却看不见!每日我折柳一支,可是柳已枯,人未还。
他走后,我收拾起了我的美丽,女为悦己者容,我的美丽只为他一人。无意间瞥见镜中的我,曾经吹弹可破的肌肤已枯黄,双鬓已有隐隐霜色。如今,无人为我画眉,我好憔悴,已不是他梦中的伊人。我轻声叹息,忽然窗外,一阵达达的马蹄划破黄昏时江南特有的宁静。这达达的马蹄声是他的吗?好象,一定!一定是他!“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我欣喜若狂地推开久违的窗。不是------不是他,只是过客而已。泪水滑落,为何?为何不是他?我再次陷入绝望。泪已决堤,你说过让我等你的,等你回来娶我!可你却?我会等,一直等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过客——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国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我引马走在江南的青石路,马蹄声在回响,一位女子突然开窗满眼欣喜,即而又满是落寞。我知道我的马蹄声犯了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她所等的人。她轻轻背过的身影留下美丽的忧伤。
突然,另一位女子闯入我的心扉。依稀记得她曾说:“等到风景都看透,或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相关推荐
-
苏通大桥(一)长江上迄今已建有164座大桥。除武汉、南京等老桥外,皆为近30年所建。近期的江阴大桥,为世界第四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即将合拢的苏通大桥,则为第165座了。虽时间上绝非最后一座,但空间上却是江尾最末一座。由于地质条件比江阴、润扬两桥更困难,不可能采用悬索,而只能用拉索。这座投资64.5亿的大桥,是当今世界最大跨径的双塔拉索桥。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浩大,技术之高精,加上所创四项“世界之最”的纪录,使它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被称作世界桥梁的珠穆朗玛峰。著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无与伦比的工程》为题,对苏通大桥作了专访与报导。因此足以堪称“天下第一桥”。(二)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约4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地质上是最年幼的,仅有6~7千年的历史。在这之前,长江出海口位于镇江一带。源于姜根迪如冰川滴水的万里长江,一路东流入海,落差5千多米,在西江段冲下大量泥沙。至入海处,江面开阔,水势平缓,泥沙沉积。每年积沉沙约5~6千亿吨。如此冲积了6千多年,千古沉沙形成约100米厚4万平方公里扇形三角洲。这个由西江飞来的三角洲,如今西起镇江,北至通扬运河,南到杭州湾。这里不仅拥有无穷尽的千古沉沙,还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由于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一次次南侵,黄河流域的文化精英豪门,也就一次次南迁,从东晋“衣冠南渡”,到北宋南迁,清灭南明。一批批豪门贵族,不仅给长江流域带来细软财宝,也带来无尽的文化传承。长三角,虽地质上最年幼,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似金瓯,如今已是神州大地上最繁荣富饶的地域。到2010年,这里人均GDP将达6000美元。这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民的素质普遍较高,光院士就有220位之多。大桥西侧82公里的江阴,有块石头,刻有“江尾海头”四字,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写照。如今江之尾,海之首,已移到大桥东侧了。这里江面宽达6公里,水深30米,一片烟波浩淼。无风时浪高也达1至3米,巨澜陡峭。南北公路,到此戛然而止,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来往车辆,只能靠滚装船渡江。若遇大风,常封江数日,车积成龙。如今修了这座大桥,将使南北车潮物流,自由畅通。我们乘工程汽艇,向江心驶去。只见合拢在望的苏通大桥,贯若长虹,挺拔洒脱,但江面上却笼罩一缕乡愁。这不只是游子归来的思情,还使我想到70年前,这里曾有过壮烈的战事。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侵华日军的百川大将,就指挥其海军陆战队,从大桥东侧的浏河口登陆,迫使十九路军退出上海阵地。1937年“八·一三”上海保卫战。中国投入最精锐的师团,伤亡达30余万人,包括10位将领。虽使日军遭到伤亡10万人之重创,但终未能守住上海。在大桥西侧的江阴要塞,又展开惨烈的海战。当年9月下旬,中国海军拥有两艘主力战舰的第一舰队,在击落20多架敌机后,全军覆没,20多艘战舰与上百艘民船沉于江底。11月12日,上海失守,但日军仍无法突破江阴要塞。12月间,江阴炮台在牺牲200多将士后,奉命东撤。不久日军直驱南京,竟屠杀我30万同胞。(三)历史随江水东逝。我遥望天际,只见云水悠悠一色。时空变换,蓝天碧水间,一座蜿蜒32.4公里的苏通大桥,眼看就要合拢了。113座桥墩构成的跨江大桥,长达8146米,有92座桥墩立在江水之中。其中第68与69两座为主塔桥墩,每墩耗资约6亿元,工程最为壮观,墩长114米、宽48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厚约9米,灌注混凝土达5万立方米,墩下由131根,长达120米,每根直径2.5至2.8米的钻孔灌注桩组成,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桥梁桩基础,因此创下第1项世界纪录。世界斜拉桥最大主跨1088米、最长斜拉索577米、最大群桩基础131根、最高主桥塔300.4米。两座主塔桥墩上,各竖立一座“人”字型的巨塔,每塔高达300.4米。这远远超过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桥塔,它高达224米,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它也比在建的香港昂船洲大桥的桥塔高出6米,雄踞世界最高桥塔的宝座,创下第2项世界纪录。每座桥塔,向两侧双面延伸各68根钢拉索,总共136对、272根,组成4组“人”字形,每组有34个“人”字,2088米的主桥,就靠这136对勾成“人”字的拉索,牵引着4.6万吨重的桥面钢梁。两主桥墩的跨径为1088米,比世界目前最大跨径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的890米,要长出198米。比在建香港昂船洲斜拉桥的1018米跨径,也要长出70米。这是第3项世界纪录。这4组“人”字形拉索,越向外越大,其最外端的4个“人”字最大。这8根拉索每根长达577米、重达59吨,比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最长斜拉索要长出100多米。这就创下第4项世界纪录。蓝天下的4组“人”字钢索,犹如西乐器中的竖琴,中乐器的箜篌。在阳光照射下,是那样整齐、匀称、优美。江风徐来,似乎风拨弦鸣,发出漫天的音响。这是交响诗,又是进行曲,奏出了讴歌伟大时代的华彩乐章。从江面上翘望这136个大小不等的“人”字,让人联想,这不正是“以人为本”的向征吗!每个“人”字正好代表着1千万个中国人。由于大桥远离城市,以两岸广阔田野为背景,给人以平宁静远、高华飘逸的审美意境。气势如此伟岸,线条如此流畅,造型如此优美,韵律如此和谐,色彩如此靓丽。风景即心境,这样壮丽的风景,正反映当代中国人蓬勃向上的心境。(四)我们从北主桥墩处下船,乘施工电梯升到桥面。桥宽35米,共有6条车道,同两岸高速路相接。在宽广平坦的桥面上散步,脚下是滔滔江流。此刻方顿悟出“天堑变通途”的意境。对面就是苏州地区,待些天合拢后,我们就可径直走过去。苏州拥有十万绣娘,苏绣名闻天下。大桥带来通途,通途将把大江南北化为一片富丽堂皇的苏绣美景。大桥车流如梭,每天将有4万辆次的流量。南通早就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纬度上讲,比镇江还靠南。但因一江之隔,造成“南通向南难通”,竟不属苏南之列。这几年经济增幅,越发比不上苏锡常地区。其它苏北地区就更不用说了。我常把京、津与河北的发展比作版画,黑白界线十分明晰,贫富悬殊,缺少互动。而把上海与江、浙的发展,比作水墨画。水墨在宣纸上向四周浸溢渲染,没有明显的界限。上海与整个长三角,互济互动。但因这道天堑,阻断水墨的渗渲浸染,使江北地区发展滞后。长三角,拥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多集中于江南。全国百强县中的前十名,大多分布于此。大桥贯通后,南通到上海仅需1小时。大桥北接“连盐通”高速,南连“苏嘉杭”高速。可使南北经济千丝万缕的扣织在一起,编织巨大的城市网,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龙头。这可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如巨龙般腾飞起来。大桥之所以斥巨资修建如此巨大的塔桥墩,就是为了整个长江黄金水道的通海航运。主跨1088米,使主航道净宽891米,桥净高62米,可通过5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目前每天最多通船6千艘。沿江两岸,群港林立,昼夜繁忙。这里的码头,已通达160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长三角的经济已通向世界,融入全球,正为构建和谐世界而贡献力量。(五)据最近报载,江苏省交通厅提出了“十年路面百年桥”的口号。对大桥的基础结构、质量标准,皆以百年大计来要求。苏通大桥前期工作始于1991年,工程可行性研究始于1999年,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真是“十年磨一剑”。有各方面中外专家200多人,包括68名院士,以及3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针对“十大关键技术”开展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广泛采用各种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制订了详尽方案,还进行风洞、抗震、材料等等各种试验。由于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使工程拥有大量自主创新知识产权。这不仅保证大桥各项工程指标获得全优,也为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并培养一大批人材。特别是创新体制的形成,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苏通大桥,科技创新是苏通大桥胜利建成的基础与原动力。这座大桥的建成,标志中国的造桥技术,已达到国际顶级水平,我国已跨入世界桥梁强国之行列。今后可以从容进入国际桥梁市场,去投标揽活了。中国不仅在2500多年前,建有留存至今的赵州桥。还在1705年(康四十三年),于大渡河上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泸定铁链桥,桥长200米,宽2.8米。300多年了,仍在使用。欧洲直到1741年,才在蒂斯河上出现第一座铁链桥,仅长20米、宽0.63米。但当西方完成工业化后,桥梁技术日新月异,创下各项世界纪录。至今跨径最长的仍是英国1981年建成的恒比尔大桥,达1410米。但它是悬索桥,至于拉索桥,仍由苏通大桥领先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任何建筑的世界纪录,皆不可能保持永久。我们衷心期待,有人能破叩这4项纪录。苏通大桥是中国的骄傲。由于同高速路一样全封闭,行人不能上桥,故在两岸将建有桥头公园。其中有观景台,供游人观桥留影,也设有大桥展厅,定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我留下《苏通大桥序》手稿,离开南通后,仍忐忑不安。回京不久正好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上碰到金炳华委员,就请他过目指正。他给以较高的评价与肯定,认为文字通俗,境界高雅,朗朗上口,便于传诵。故借贵刊一角,公布于众,供大家评勾。现录全文如下:1200字以上 四年级 状物
-
雄伟的光武大桥桥是路和路的连接,桥也是路,是没有路的地方的路。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母亲河——白河,她缓缓地绕城而过,虽然给城市带来水的柔美和灵气,但也给河两岸群众生活带来交通的不便。于是人们在河上建了七座桥,最雄伟的就是去年建成的光武大桥。光武大桥在南阳市东面的白河上,它东连南阳飞机场,西接光武路,又与滨河路交叉形成一个十字路口。这是南阳第一座斜拉桥,高大雄伟,已经成为南阳市的新标志。为什么叫光武大桥呢?一是因为它连接着光武路,二是为了纪念东汉光武大帝——刘秀。光武大桥全长2160米,桥塔高36米,桥面宽约50米。主桥采用拱塔斜拉式,全桥只靠四个桥塔支撑,桥面由一条条钢索与桥塔相联。整座桥线条勾勒简洁明快,充分考虑到白河湿地公园与大桥的融合,是当之无愧的城市景观桥。白天,光武大桥像一条巨龙横跨在白河两岸。站在桥上,白河美景尽收眼底,河面上漂荡着各式各样的小船,河边林荫道上到处是悠闲散步的行人,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真令人陶醉。晚上的大桥更加雄伟壮观,灯光给大桥渡上一层银光,桥塔放射出耀眼的光柱,直冲云霄,整座桥就像银河落在人间,光茫四射。这时,白河变成一面大镜子,映照着天,映照着桥,映照着灯,映照着树,映照着两岸的一切。看着雄伟的光武大桥,让我想到大桥建设者们精心地设计,辛勤地施工,才造出这巧夺天工的大桥,使白河更美丽,使南阳更美丽,使明天更美丽。我爱我们南阳人的骄傲——光武大桥。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通济桥游记寒假,我和姥姥、姥爷去广州佛山旅游,正好赶上元宵节和那里有行通济桥的习俗。行通济是佛山一项既古老却又历史弥新的习俗,我们也赶紧加入到拥挤的人群中并享受着民俗带来的幸福。行通济的人可真是人山人海!我看到许多人的手上都高举着纸制的风车,有长方形的风车,上面挂着八个小风轮;有三角形的风车,上面挂着三个大风轮和一对小风铃;还有蜜蜂形状的小风车,黄黄的……据说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风铃象征着迎来福音,随着人流我们缓缓地走上了通济桥。我看见,在桥的两边有许多铺面房的窗口上,有很多的人影蹿动,有的在摄像、有的举着手中的照相机拍下这美好的一幕。到了桥尾牌坊前我看见这里悬挂着数百个灯笼和风车,格外引人注目。一幅全新红字对联"通途万里金桥飞跨接天下,济度千秋富路跃进联九州"立于牌坊之前显得很有气势。过了桥,我们走了一会儿,就看见许多人手里都拿着生菜,生菜在这里被叫做"胜意菜",行完通济桥大家都要带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原来人们是取生菜的谐音表示发财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凡行通济桥的人必须一次从桥头行致桥尾,不能折回复返,而后绕道回家。45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通济桥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余姚人,通济桥是我们余姚著名的古桥。它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重建,堪称余姚古城的历史徽标。通济桥是一座石拱桥,有三个桥洞,半圆形的桥洞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三轮圆月,仿佛刚从水面升起。桥的两侧有10对莲花台,莲花台下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花儿,有的刻着浪花。桥中央,还有两对石狮,歪着头向对面望去,真是栩栩如生。春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一阵微风拂过,通济桥旁的柳枝随风翩翩起舞。那飞舞的柳枝,淅沥的雨丝,伴着轻柔的微风,给通济桥戴上了一幅神秘的面纱,增添了许多的神秘感。夏日炎炎,余姚艳阳高照,通济桥好似戴上了一个金光环,远远望去,仿佛整座桥都在冒着热气。就连桥下的水也泛起了金光,一叶小舟驶来,本来犹如铜镜的河水瞬时成了“金珍珠”,一粒,两粒,三粒……多得数不清。秋天凉风习习,夜晚也没多少人散步了。但是如果去到通济桥,那你就会感到热闹而又美丽。桥旁大街上的人们有的打球,有的跳舞,还有的钓鱼……桥边上的商场灯火通明,黄的,红的,绿的,真好似众星捧月。而通济桥也好像被感染了,桥下的光更亮了。冬天,通济桥银装素裹,桥上、莲花台上、阶梯上,白雪皑皑,走上去软软的,周边十分安静,只听到水从桥下流过。一切都如睡着了,正等着春天的到来。余姚,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一座著名的古桥,那就是朴素的通济桥,那就是美丽的通济桥!点评: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650字 四年级 写景
-
家乡的通济桥作文浙江省余姚市的姚江上,横卧着一座石拱桥,叫通济桥,又叫舜江桥。它被后人称为浙东第一桥,到现在已经有685年了。通济桥非常雄伟。桥长45米多,有5米多宽,两旁有车辙,可以行马车,桥面有防滑的网格花纹。这么长的桥,全是用条石和石灰加糯米粘结砌成,旁边还各有一个小桥洞,共有三拱。下面还有两个桥墩,横跨姚江南北。平时,江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江水就可以从两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材。桥东西两面各雕着一幅对联,桥脚两边,各有一排踏脚石供纤夫行走,耳边似乎还传来纤夫的号子声。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有石栏,石栏上面有望柱,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一朵小莲花,上面"结"满了莲子,有的是对称的莲花,纹路清晰可见,还有的雕着四只石狮子,每一只的头都向桥中心歪去,形态逼真,憨态可掬。真像活了一般。桥两侧的挢栏上雕刻着缠技花卉,清新秀丽,寓意美好。桥两端宽阔的街道旁,商铺林立,绿树如荫,游人如织。一派繁华的景象。古老的通济桥头,矗立着有同样历史的舜江楼,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它们共同见证着余姚的历史变迁和蓬勃发展。450字 四年级 写景
-
雄伟的八一大桥我和爸爸一起走上桥面,桥面宽大约有三十多米,共分五条道路,很平坦。中间是机动车道,各种各样的汽车、摩托车川流不息。机动车道两旁是绿化带,绿化带上有红花绿叶,修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每隔二十米有一根白色的灯柱,灯柱顶上有五个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玉兰花灯就像五朵含苞欲放的玉兰花把八一大桥照得如白天一样亮。绿化带的旁边是自行车道。自行车道边又是人行道,人行道上人来人往。最精致的是两旁用大理石做成的栏杆了,在每格两米有一根柱子,柱子上面有一个圆球,每隔三米有一幅石雕画,上面雕着菊花、柳树、竹子等花草树木,还有喜鹊、凤凰等动物,它们真是栩栩如生。桥下面是碧绿的溪水,波光粼粼,美丽极了。我爱故乡的八一大桥。250字 三年级 写景
-
雄伟的太平桥太平桥是诸暨城东与城西连接的第一座桥,至今已有15年了。太平桥十分雄伟。它横跨在几十米宽的浦阳江上,桥面宽15米,两旁走人,中间行车。最底下还有V形的大桥洞,V形的大桥洞一共有六个,左边三个,右边三个。太平桥不但雄伟,而且美观。桥头和桥尾的左右两旁,有四头白玉狮子。每头白玉狮子旁的白玉石柱上还各有四只小狮子,它们用虎视眈眈的眼神看着我们,好像在保卫太平桥呢!桥上刻着龙凤呈祥的标志,凤凰拖着长尾巴,在翩翩起舞,龙伸着身子,在云中盘旋,好像在表演“一龙戏珠”呢!太平桥也很繁华。白天,一个辆辆车驶从你的眼球中穿过,到了晚上,荷花般的电灯闪出明亮的光芒,汽车在这明亮的光芒中穿来穿去。太平桥真是人见人爱!300字 三年级 写景
-
气魄雄伟的象山港大桥今年寒假,爸爸带我去外面玩,路上爸爸的车驶过象山港大桥。自从它通车起,我日思夜想希望从那驶过,因此在前一天夜里我兴奋地彻夜难眠。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念念叨叨,到象山港大桥时一定要叫醒我呀!谁知我一路上睡意毫无,一直捏着手中的计时器生怕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时间像是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都想过了好久似的,我还无理取闹的大声说:“时光老人,你太坏了,让时间比蜗牛还慢。”终于到了,‘象山港大桥’五个苍劲有力,如同行云流水的大字出现在我的眼帘,刚驶入,我的眼前焕然一新,地是多么干净,无尘啊!没有一点脏东西。再看看桥下的海水十分蔚蓝,既望不到头,又望不到边。这时正在下午,海上的少数的渔船点起了灯火,这零星的渔火给宽阔的大海增加了美丽,更是锦上添花了,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浪声我似乎都能听见。我极目远眺,远处水天相接,近处清澈蔚蓝,真是美不胜收啊!因为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所以每隔几个柱子就有一盏精美的长筒灯射出不相同的光来,有黄澄澄的光,白乎乎的光,红彤彤的光……十几种光按规律排列,最后,光芒都不约而同地射向拉丝架,拉丝架呈倒V状,好像千百条洁白的钢丝用力地拉着仿佛即将‘倒塌’的拉丝架。车一直行驶在笔直的大桥上,不知过了多久。桥两边如同一对平行线,望不到头。又不知过了多久,车终于驶出大桥了。只好通过车后窗回味刚刚的美景。象山港大桥是建桥工人的辛苦的汗水,是30多万象山人民的盼望,也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希望你能慢慢的欣赏。气魄雄伟的象山港大桥_650字600字 写景
-
气魄雄伟的象山港大桥今年寒假,爸爸带我去外面玩,路上爸爸的车驶过象山港大桥。自从它通车起,我日思夜想希望从那驶过,因此在前一天夜里我兴奋地彻夜难眠。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念念叨叨,到象山港大桥时一定要叫醒我呀!谁知我一路上睡意毫无,一直捏着手中的计时器生怕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时间像是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都想过了好久似的,我还无理取闹的大声说:“时光老人,你太坏了,让时间比蜗牛还慢。”终于到了,‘象山港大桥’五个苍劲有力,如同行云流水的大字出现在我的眼帘,刚驶入,我的眼前焕然一新,地是多么干净,无尘啊!没有一点脏东西。再看看桥下的海水十分蔚蓝,既望不到头,又望不到边。这时正在下午,海上的少数的渔船点起了灯火,这零星的渔火给宽阔的大海增加了美丽,更是锦上添花了,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浪声我似乎都能听见。我极目远眺,远处水天相接,近处清澈蔚蓝,真是美不胜收啊!因为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所以每隔几个柱子就有一盏精美的长筒灯射出不相同的光来,有黄澄澄的光,白乎乎的光,红彤彤的光……十几种光按规律排列,最后,光芒都不约而同地射向拉丝架,拉丝架呈倒V状,好像千百条洁白的钢丝用力地拉着仿佛即将‘倒塌’的拉丝架。车一直行驶在笔直的大桥上,不知过了多久。桥两边如同一对平行线,望不到头。又不知过了多久,车终于驶出大桥了。只好通过车后窗回味刚刚的美景。象山港大桥是建桥工人的辛苦的汗水,是30多万象山人民的盼望,也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希望你能慢慢的欣赏。浙江宁波象山县象山丹城第二小学五年级:黄玉成550字 五年级 写景
-
家乡的通济桥作文在金华的婺江上有一座石拱桥,叫通济桥。桥南边与城南桥相接,是连接金华南北两区的纽带。它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一三二四年),到现在已有684年的历史了!通济桥非常雄伟,桥长380米,宽24、5米。中间有一条2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两旁行车,车道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有5个拱形的大洞,每个大桥洞中都有3个拱形的小桥洞。这座桥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坚固美观。桥两侧有石栏,栏板面被雕刻得像沙子一样,粗糙无比。两块栏板间还有像火炬形状的石柱。通济桥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光闪烁,好像一条正在腾飞的龙!250字 三年级 写景
-
参观苏通大桥周日,我们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向往已久的苏通大桥展览馆。下着雨,但一点儿也没影响到我们。每个同学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疾驰,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仿佛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目的地。走进景区,抬头仰望,气势磅礴的展览馆展现在眼前。苏通大桥展览馆依江而建,整体呈一个大M形状,像雄伟的苏通长江大桥。老师告诉我们:博物馆是苏通大桥的一个家。 苏通大桥是世界首座超千米跨径斜拉桥,是我国由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工程。苏通大桥展览馆真实记录了苏通大桥建设历程,诠释了大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创新构思,是桥梁工程技术交流、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我们进入展览大厅。苏通大桥展览馆分为三层,一层为主题区、概况区、关键技术和工艺展示区,展示苏通大桥的建设过程、科学研究、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与创新等内容。二层包括纪念文化区、科普互动区、多功能厅等,展示大桥建设者们奉献的智慧与汗水以及不畏艰难与险阻,科学管理、廉洁清正的“苏通精神”。在这里,老师带领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亲身体验了建桥的“艰辛”与乐趣。三层为屋顶观桥休闲区,面积约900平方米,登高远眺苏通大桥,它刚劲有力地盘旋于黄金水道之上,令人叹为观止。在苏通大桥展览馆里远眺苏通大桥的雄姿,我心潮起伏,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真是无穷无尽的啊!500字 六年级 状物
-
望苏通长江大桥作文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看到了世界最大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天刚蒙蒙亮,我被妈妈的叫声惊醒:“费豪,费豪,快起床!”“干吗?”“去苏州了!”哦!我忘了,今天还要去苏州玩呢。我赶紧穿好衣服,做好准备,旅游车便停在了家门口。咱们一家三口便登上了旅游车,向海太汽渡进发了。渡船行到江中,眺眼向西望去,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大桥尽收眼底。爸爸对我讲起了苏通长江大桥的有关资料:“主跨1088米的苏通长江大桥是座极具挑战意义的世界第一斜拉桥。它总投资60亿元,全长7600米,通航净高62米,能满足第四、五代集装箱船舶全天候通行。”我算了算,说:“哇噻,只要每个中国人节约4元钱付出在建设苏通长江大桥上,苏通长江大桥就能建成了。”爸爸接着说:“苏通长江大桥的大桥和引桥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面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引桥120公里/小时,南北接线全长约32.2公里。”我问爸爸:“那苏通长江大桥什么时候能建成呀?”爸爸笑着说:“到你14岁的时候,也就是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那一年。明白了吗?”“哦,到那时我可以直接乘车到上海去看奥运会比赛喽!”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实际成了一次对世界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艰难攀登。我感叹道:“苏通长江大桥真不愧为世界第一大的斜拉桥哇!”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椒江大桥台州市区北部的椒江上,有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大桥,叫“椒江大桥”。它建造于2001年10月,是,是台州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椒江大桥非常雄伟。它全长二千五百多米,有十九米宽,中间可供四辆汽车同时行驶,两旁是人行横道。大桥的下面,无数个粗壮的桥墩像一座座铁塔矗立在水中,波涛滚滚的椒江日夜奔腾;大桥的上面,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远远望去,大桥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椒江江面上,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椒江大桥不但雄伟,而且还十分美观。大桥两旁白色的灯柱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士兵站得整整齐齐,日夜守卫着大桥的安宁;大桥两旁的绿色栏杆,像田野里茁壮成长的小树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从大桥向江面上眺望,远处的轮船像一片片叶子随波起伏。真是美丽极了!要是到了晚上,华灯初上,长长的大桥与橘黄的桥灯相映成趣,椒江大桥仿佛成为了一条火龙,在江面上尽情飞舞,简直就是人间仙镜,让人流连忘返。你们知道吗?椒江大桥还是一座连接南北交通的连心桥呢!以前没有这座桥的时候,椒江两岸的人们来来往往主要靠轮船摆渡,不仅很慢,而且很不方便。大桥建成之后,人们的来往就方便多了,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椒江大桥是一座既雄伟美观又十分重要的大桥,它是我们台州人民的骄傲!500字 五年级 说明文
-
东江大桥家乡的东江大桥是位于莞深高速公路北端的石碣段跨越东江南支流处的一座大桥。从远处望去,像个正在起伏的波澜;又像一个大大的“M”字形:又像两座缩小版的小雄峰。东江大桥工程是在2006年8月8日开工,2009年9月28日才正式通车,历时三年建成的。最厉害的是她国内的第一座双层公路桥,采用国内首创的刚性悬索加劲连续钢桁梁结构形式,也就是打破钢丝悬索的传统,采用钢箱梁以直代弯代替钢丝悬索。是继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之后的又一座三片主桁钢结构桥梁。全长432米,采用了首创的桥梁结构形式,上层的莞深高速为双向六车道,下层的北五环路为双向八车道,全桥共14个车道,而桥宽仅36米。这为发展交通与节约国土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采用了有曲线加劲弦的的全新结构,兼有悬索桥的建筑景观,丰富了桥梁的结构形式。大桥建成,不但东莞市拥有了一座与众不同的景观桥梁。而且对加强东莞对外联系,推进城市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使两岸居民方便了好多。让莞惠两地中心区本来来往一次也不易的。变成现在的交往密切了。也更为方便,石碣、东城、寮步等镇街的市民去广州市区或白云机场更便捷,比走广深高速还要省半个小时。可见东江大桥的作用重大啊!家乡的东江大桥,虽然没有威名远播、名垂千古。但我依然爱他。500字 初二 说明文
-
兰溪大桥兰溪大桥又名仙游大桥,连县城南北,是莆田市第一座三拱大跨度钢管混凝土中承式结构的大桥。大桥跨木兰溪,桥梁全长2126米,桥面宽度27.7米,三拱净跨分别为:中拱64米,两侧边拱各54米。它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十分坚固。当发生洪水时,安全泄洪量为2760立方米每秒,它于1995年10月奠基年春节竣工。兰溪大桥形体十分优美,远望去,就像一道道橘红色的彩虹一般。真有“立身站在此桥中,定疑兰溪飞彩虹”的感受。每个拱都有几根细细的铁柱子支撑着,放眼望去,就像一架架竖琴,让人情不自禁地就陷入了沉思,感受大桥的美。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那些建筑师们在桥上设置了许多霓虹灯,每到夜晚,桥上灯光闪闪,人流散散;桥下流水荡漾,浮萍点点,好不热闹!而且人们将大桥这里当作了“就业”的地方,桥上桥下,休闲娱乐之地真是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每天清晨,来桥上晨练的中老年人更是多,在这里,他们享受了业余时间的“好”待遇,自然就越来越年轻。由此可见,兰溪大桥不仅美,而且还可以为人们提供非常大的方便。每当发生洪水时,人们也不必担心它会被冲毁,它的泄洪量相当大,这也为我们仙游人民提供了方便。在桥上来回散步,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兰溪大桥啊,你是仙游的象征,是连接仙游人民之间的友谊长线。我想对各位朋友们说,来仙游,不看兰溪大桥,不来兰溪大桥游玩,真乃平生一大憾事!500字 初二 说明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