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腐
今天我在老家,爸爸要带我去看看家乡豆腐是怎样做出来的,让我体验一下豆腐制作的过程。
于是爸爸带我到了一个制作豆腐的小作坊,里面放着一台机器。那台机器有一个漏斗,里面放着一些浸泡好的黄豆。上面有一块小木板,木板上面放着一盘水,水盘里还有一根小管子,听说那叫运输管,就是把水运到那个漏斗里面。机器一开漏斗里面的黄豆犹如一个个小精灵一样跳来跳去,在水里演奏者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小曲,发出“啪啪啪!啪啪啪!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让整个房间里充满音乐,好像一个音乐场,机器就如一位演奏家把水的声音和黄豆被磨碎的声音搭配的异常优美。
黄豆经过机器加工磨细,就变成白白“豆浆”,就这样循环,把磨出的豆浆过滤一下,然后经过旺火烧开,就可以变成真正的豆浆,还有经过滤出的那些就是豆腐渣,可以拿去喂猪,一点都不会浪费。烧开的豆浆再经过发酿,发酿时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到了一定时间就可以看到豆腐的大概样子。
最后,把一个四四方方模板打开就露出热气腾腾白白嫩嫩的豆腐,然后拿出一块小木板放在豆腐上小心翼翼的把豆腐均匀的切成一块块正方形的豆腐。看着做好的豆腐,好想马上买回家烧熟,尝尝家乡美味的豆腐。
我今天真正体验了制作豆腐的全过程。
爸爸妈妈,放飞我的翅膀吧
邱泠铎 五(1)班 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何凤琴
从我踏入小学校园的大门,至今已经历了四个炎热的夏季,现在又步入五年级,新的起点开始了,很多事情我都可以自立,我长大了。可爸爸妈妈总觉得我还小。
妈妈总是尽心尽力传授各种知识,在汉语词句中,我的日常口语有错的字、句,她就立即以游戏的方式告诉我,如今我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参加“精彩365夜”闯关,还得到著名电影演员沈丹萍老师的认可,这些年,妈妈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给了我无穷的智慧,给了我前进的方向,还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许多,许多……
爸爸更是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教育我,每年的“五一”“国庆”都带我们一家人外出旅游,到各大城市、景区去观光、游览。他常对我说:“女儿,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我知道,在爸爸的无限深情里蕴含着期望。
可是我从小就喜欢进厨房看他们煮菜,去洗衣机旁放自来水,他们总是不让我接近,和蔼地对我说:“去吧!看看书,到客厅唱唱歌,跳跳舞,别来这里,你还小。”我无耐地走开了,但好奇心却未了,我透过电视中各种厨艺节目,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一晃就四年了,我太爱干家务了,他们就施舍全家的衣服归我折叠,我乐滋滋地接受这个任务。告诉你们,爸爸妈妈说我折的衣服比商店折的还好。
机会来了,他们有一天下班得很晚,我把冰箱里的菜全搬出来,大显身手的煮了一桌的菜肴,兴高采烈地等候爸妈回来品尝我的手艺,改变对我的看法,他们回家后吃惊极了,边吃边笑,还不停的表扬我能干,可是,晚饭后,他们又严肃地对我说:“下次,不要再进厨房,这是大人的事,不该你操心,你还小,现在的任务就是读好书,将来才能成才。”
我听了伤心极了,很不开心,生活本就是教育子女的根,生活是教育子女的源泉,爸妈,请你们放飞我的翅膀,女儿要更成长,更需要一个属于自己成长的空间。
相关推荐
-
豆腐弟弟妹妹的手像刚做好的豆腐白白的多嫩啊爸爸妈妈的手像在露天下摆了一天的手失去了大部分的光泽有点硬硬的爷爷奶奶的手像炸焦的豆腐被炸的太久了干巴巴的太奶奶的手像被丢弃的烧烤豆腐一道道似烧烤的烙印这就是人生短暂的经历六年级:陈雨芹100字 六年级 散文
-
豆腐宴豆腐可以和很多种菜搭配,又营养又美味。豆腐还可以当作肉吃,对身体却比肉更好,这让我非常喜欢它。锅里咕嘟咕嘟的煮着,我异常兴奋,今天是豆腐宴,是交流美味的时候啦!早自习前和刚开始那段时间教室里是真正的乱套了,很多人都在讨论豆腐,真是热闹极了,就像一个小型的市场,我也借机问于蕊宁带了什么,她说她带了培根卷豆腐,我也告诉她我带了溜豆腐,赠纸杯的哦!盼星星盼月亮,第一节数学课下课了,大家迫不及待拿出了自己的豆腐,拿着刚发的小勺,四处宣传分发,我也不甘落后的找出我寄存在张馨心帽子里(因为天气太冷了)的溜豆腐以及书包里的纸杯打起了广告。但也有光想要纸杯的,但我不同意。最后,有一两个人同意尝豆腐了,我马上盛了一块递过去。冯思铭要拿他的一块换我的,那我当然答应了,我还拿我的豆腐换了谭傲蕊的,她的豆腐有一种浓浓的酱香,味道真的好极了。说豆腐开始了,我第一个上去说了我的豆腐。我因为刚刚偷懒没准备,所以我信口给溜豆腐编个名字叫“白云豆腐”。接下来我介绍了白云豆腐的配料,做法,还提到了赠品——纸杯。我对大家说纸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张馨心同学非常配合地举起我桌上剩的不多的一些纸杯晃了晃。所有的豆腐里就属刘惠文的最漂亮,她把自己的豆腐菜摆得像个大花园,看着就有食欲。王际朝很有意思,他模仿课文中“中国豆腐”给自己的干豆腐菜起名为“中国干豆腐”,还说尝者配赠海苔,学我发赠品?我倒要看看咱俩谁被点的赞多!等啊等,终于到了“品豆腐”环节,我立刻四处问起谁要?从这儿问到那儿,从那儿又问到这儿,有很多人尝我的豆腐,并说不错。后来,正当我在给同学分豆腐时我听到王际朝的声音:“唉,怎么没人尝我的中国干豆腐呢?”我不禁扬起一个胜利的微笑“我赢了!点我赞的人比王际朝多!”我在心底对自己说。我不知何时发现,自己发纸杯成了便民服务了!在四下宣传时我发现一个同学的纸杯里有别的颜色的汤,也就是说大家吃完我的豆腐后用杯子去装了从别处要来的豆腐,没人给大家带纸盘,所以杯子成了主要容器。老师也在中途取了一个纸杯,我借机让老师也尝了我的豆腐。可惜的是,我由于光顾着为了让更多的人尝到我的豆腐而没考虑自己的品尝时间,于是我吃到的豆腐都不起过五个人的,就连我朋友于蕊宁的都没有吃到。到了最后的环节,“评豆腐”。在视觉奖以及舌尖上的豆腐奖上都有人提我名,我心里非常高兴。评奖时我为谭傲蕊提了名,我在心里小声地说:“于蕊宁,对不起啦,我没尝到你的豆腐所以不能为你提名,请原谅。”但好消息是另有尝过于蕊宁豆腐的人都为她提了名,真好!真开心!豆腐可真是人间美味,尤其在我尝了同学的豆腐后更是喜爱它了。我爱豆腐!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王佳琳1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毛豆腐在我的家乡,安徽黄山这一带,有一种传统特色的“千古名菜”——便是毛豆腐,就是长了“毛”的豆腐。但是,这毛是人工发酵而成的,对人体并没有伤害。毛豆腐的“毛”是贴着豆腐生长的一层白色的,细细的,密密的柔软白色小毛,就连这“毛”也是分类别的呢!有“兔子毛”,是又短又密,比较白的,摸上去十分柔软。也有“狐狸毛”是长长的一片,有些米白色,有点儿硬邦邦的。……这毛豆腐啊,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相传,朱元璋一次兵败在了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四处寻找食物,从草堆中找出难民们藏的几块豆腐,但却发酵长霉了。因为并没有其它食物,随从只好将它们烤给朱元璋吃,不料朱元璋吃后味道可口鲜美,朱元璋万分高兴。在此地转败为胜后,他便下令让厨师制作这“毛豆腐”以犒赏军队,于是,毛豆腐便在徽州一带流传了下来。走进“徽州古城”处处可见卖毛豆腐的小摊,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刚刚煎好的毛豆腐。毛豆腐刚一下锅,便会发出一阵阵“滋——”声,溅起阵阵“油花”,毛豆腐的毛,也会在下油锅的一瞬间萎缩,与豆腐合二为一,但味道却是大不相同。豆腐是清爽干脆而又十分单调,而毛豆腐是外脆里嫩。脆,是“咔嚓——”的脆,嫩,则又是有些粉粉的,有一些说不出的味道,但是香的,外边是金黄色的,还有一些糊糊的,并吃不出有焦味儿。徽州的男女老少都爱吃这个毛豆腐,一但每逢过年过节的,饭桌上可绝对少不了这道菜。在原来“毛豆腐”的基础上,再撒上一点点儿葱花,和一点点儿辣椒,最后,再抹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酱,那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呢!把盘子凑近鼻子前面,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儿,让香味冲进鼻腔中,再从肺,传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既不是沁人心脾的香,也不是那种“热火朝天”的香,而是那种让人难以忘怀的香味……这便是,徽州美食,——毛豆腐!作者:汪潘圆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750字 六年级
-
炸豆腐“我的肚子好饿啊。”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抱怨道。突然,一股充满诱惑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炸豆腐摊。我眼睛一亮,疾奔过去。我指着豆腐摊上的一块块白豆腐,问那小贩:“这个多少钱?”小贩抬起头,似乎在疑惑我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随即说:“一串一元,一串五块豆腐。”我掏出5元钱,之后好奇地盯着小贩。小贩熟练地拿出25块豆腐,然后启动了炉子。他提起一瓶油,倒了一些在锅上。“噼里啪啦”,当油接触锅时发出响亮的声音。他快速地将豆腐放了上去。当豆腐一面已炸得变成金黄色后,小贩用铲子给豆腐翻了个,用如皋话中夹杂着普通话的语音问道:“要放辣椒吗?”我点点头。他又从底下拿出一个装有辣椒粉的瓶子,瓶盖被戳了几个小孔。他将瓶子的调料撒下来,顿时豆腐上沾上了不少的辣椒粉,空气中弥漫着香辣的气味,让人不禁想起豆腐出炉时,一定是很好吃的。终于炸好了。我捏着竹签,从四面八方仔细端详着炸豆腐:表皮被炸得金黄,调料均匀地散布在四周,发出一阵阵迷人的香味。我禁不住香味的诱惑,张开嘴,咬了一口,大口咀嚼着。太好吃啦!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调料的味道又香又辣,配合着豆腐的香嫩,简直是天衣无缝的搭配,让人无端想起共生的生物,但这调料和豆腐,不也是共生的食物吗?如果少了调料,豆腐将没有味道,如果缺了豆腐作载体,那调料只会在人心里留下一个字:咸!豆腐和调料相配合,就好像天经地义的一对组合,让人欲罢不能。我深深地吸了口香气,在路边大朵快颐起来。炸豆腐!虽然你只是一种食物,但对人类的贡献,绝不比美食差!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做豆腐中午我吃好饭,奶奶对我说:“嘉慧,奶奶准备做豆腐,你要不要去帮忙呀”听了奶奶这句话,我很好奇,说:“奶奶,奶奶,当然想啦!我还从来没见过自己也能做豆腐呢”我跟着奶奶到了另外一个房间,看见一个大桶里装着好多黄豆,黄豆被浸泡在水里,我问奶奶:“黄豆为什么泡在水里呢”奶奶回答:“只有把黄豆泡在水里,泡胀变软后,才能磨成豆浆,变成豆腐。”接着奶奶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把桶里又硬又小的豆子拣出来。“为什么要拣呢”我问。“因为这些豆子是“死豆”像石头一样硬,机器不能把它磨碎,会影响豆浆的质量。”奶奶回答。接着,我就按照奶奶的要求拣豆子。捡好之后,爸爸挑着我们拣好的黄豆,跟着奶奶去村子里另外一个老奶奶家磨豆子,那个老奶奶打开机器,听到“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机器的一边马上流出了白里带黄的豆浆,另一边出来的是豆腐渣。我问:“奶奶,这豆浆现在就可以喝吗”奶奶说:“还不能,要烧开后再加一些调料,才可以喝。”豆浆拿到家里,奶奶把一大桶豆浆倒到大锅里,爷爷开始烧柴,把整个柴炉烧得很旺很旺,很快豆浆就烧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我往里面加上白糖,一闻,香气扑鼻;一喝,真是爽啊!我可从来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豆浆啊!我一口气就把这碗豆浆喝完了,奶奶又给我盛了一碗,我很快又喝完了。妈妈说:“你吃了那么多豆浆,就等于吃了一大块豆腐呢!”奶奶开始往豆浆里面倒卤冰,一边倒卤冰,一边用一个大勺子慢慢搅动。过了一会,奶奶用一根筷子插在豆浆中间,等筷子不动了,就是说卤冰已经够了。大概过了十分钟,奶奶拿来了一个正方形的木框,把大纱布放在木框里,奶奶就往里倒豆腐花,倒好之后,用纱布把豆腐花包了起来。最后用一块很重的木板压在上面。压好之后,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奶奶把纱布打开,哇!这就是豆腐,这么大的一块豆腐,能吃一个月呢!原来做豆腐也有那么多的学问。750字 六年级 日记
-
磨老话常讲“十年磨一剑”,这里的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为吟得一字,捻断数茎须”,这里的磨,是一种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关于漆器的纪录片。片中年近八旬的匠人,带着老花镜,将一根生有倒刺的细草伸入漆器雕花的每一条细缝之中,细细打磨,磨完一番对着灯光细细打量后,再不慌不忙忙地继续磨。磨好的地方用灯光一照,便漾出一层琥珀色的光辉。整件漆器磨好后如玉雕成一般,温润,晶莹。“磨”使漆器脱胎换骨,精美绝伦。“好的漆器是漆出来的,也是磨出来的。”匠人蔼然地说道。这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匠人以草磨漆器,而文人以心磨诗词。昔有贾岛之“推敲”,“千锤百炼”得一“敲”字。今有周汝昌三代白首,60余年汇校《红楼》。在通往精致的路上,“磨”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器具也好,诗词也罢,少了磨,就如同少了点睛之笔的龙,难以腾飞。而当今社会,却恰恰缺失这种“磨”的意识。前日,惊闻某家权威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教科书,在一册书中竟出现五处错误。记者究其原因,有关人士的解释竟是“出版社需要尽量压缩从编稿到出版的时间,以求盈利”。这令我心中满是凉意——连教材这种最需要“磨”的东西都可以忽略“磨”,何况其他呢?我又忽然忆起那纪录片拍摄的乃是日本漆器,而作为漆器发源地的中国,在国际上却未获得太多认可,这其中是否也因为少了“磨”的缘故?不止漆器,我们的很多国货都因做工粗糙而在竞争中输给“做工精致”的日本,我们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是不是就在一个“磨”上面呢?在如今这个所谓讲求效率的时代,“磨”似乎成为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然而我们却忘记了,当我们于灯下赏析那精致美妙的漆器时,是“磨”带给了我们悦目的享受;当我们在月光下赏析诗篇时,是诗人的“推敲”令我们深深的感动。其实,那“磨”出来的精致,也能洗一洗弥漫在社会中的浮躁之气,帮助人们诗意地栖居。650字 初三 记叙文
-
磨磨叽叽童话自从磨磨叽叽出了名,就有许多古怪的东西来拜访。例如:某月某日,天王星来拜访;某月某日,三个闪着白光的星星来要签名。。。。。。一天,磨磨叽叽正在唱歌。突然,有两个猎人闯了进来,说:“是哪只鸡在‘喔喔’叫,吵死了!”边说边吧几只鸡顺手抓了起来。保安鸡立刻出动,可它们哪是猎人的对手。磨磨叽叽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点子,它们留了一张字条,大声喊:“猎人,我们是明星鸡,肉很好吃,求你们把它们放了,让我们替它们当食物吧!”猎人答应了。叽叽吸引猎人走到井边,说:“猎人大哥,我渴了,你下去给我舀点水吧!”说完,趁猎人不备,把他推进了井里。磨磨学猎人说话:“喂,老二,下面水太好喝了,你也下来吧!”第二个猎人跳下去,把第一个猎人压死了,而他自己也被谁淹死了。磨磨叽叽开着车,告别了鸡村。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豆腐弟弟妹妹的手像刚做好的豆腐白白的多嫩啊爸爸妈妈的手像在露天下摆了一天的手失去了大部分的光泽有点硬硬的爷爷奶奶的手像炸焦的豆腐被炸的太久了干巴巴的太奶奶的手像被丢弃的烧烤豆腐一道道似烧烤的烙印这就是人生短暂的经历100字 初一 记叙文
-
豆腐厨艺不错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噼里啪啦的煮着午饭,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惹得我时不时的想往厨房里跑。突然,我灵敏的鼻子向我发出“报告”:“主人,有外来气味闯入!”走进厨房一看,我马上双眉紧锁,原来妈妈在炸我平常最讨厌吃的豆腐。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小东西,这炸豆腐可好吃了,等会儿保准你爱吃!”望了望一旁的红烧鸡腿:“切,我才不吃这豆腐呢!”过了一会儿,本来空空如也的饭桌上变得丰富多彩。瞧,红烧的鸡腿、清蒸的鱼;糖醋的排骨、清炒的菜……哟,还有一盘金黄的炸豆腐,形象不错,就像一根根黄灿灿的金条,唉,只可惜我不爱吃这个。“开饭啦!”随着老妈的一声令下,我拿起筷子首先夹起一块大鸡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很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吃完了午饭。刚想溜,妈妈似乎早有防范,一把抓住了我,并拉回座位。只见她夹起一块“金条”笑眯眯的说:“吃了它吧,好好吃的!”望着妈妈那“笑里藏刀”的眼神,我却没了笑意,猫抓心——难受!“不吃!”“不行!”“真不想吃!”“一定要吃!”向来我都是说不过妈妈的,没法,只好拿起了“沉重”的筷子,把“金条”夹成一半,再夹成一半……直到夹成小的像一只只小蚂蚁,才罢手。夹起一块刚碰到牙齿,“哇”的一下就吐了出来,真难吃!“还没吃就吐,像个男孩吗?”妈妈及时的回应了我的动作反应。唉、命苦呀!我改变了主意,拿起勺子盛了几勺汤碗里,再让豆腐从汤碗里泡了一会儿“澡”,随后就让它跟着“汤哥哥”自然的流入我的小仓库——肚子。就这样,无形之下我吞下了好多个小豆腐粒,直到汤喝完了。咦,怎么还有几粒豆腐妹妹没跟“汤哥哥”走呢?想想刚才喝的时候鼻子、舌头俩个宝贝并没有向我发异样“警报”,我也就不管啦,“把砸吧咋”的按正规方式解决掉了碗里剩下的豆腐粒。哟,滑滑的、嫩嫩的、软软的,味道还不错嘛!没我想象的那么差。我的小脸蛋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重来一块,再仔细体味体味?”“好!”我自愿的从盘中夹起一块完整的豆腐,慢慢地品味起来……700字 初一 记叙文
-
磨豆浆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里说,早晨喝豆浆很有营养。于是我决定第二天早晨自己做豆浆喝。前一天晚上,我泡了一些黄豆。第二天早晨,我发现黄豆变大了,也变软了。我把泡好的黄豆放进豆浆机里,插上电源,豆浆机就呜呜地转起来了,豆子也飞快地转起来了。清澈的水变成了乳白色,水面上渐渐浮起了一层白色的泡沫。我赶紧把电源关上,拿出豆浆机上面的杯子,把豆浆倒进锅里。不一会儿,豆浆就烧开了,我把豆浆放了一些糖,这样,一碗香喷喷的豆浆就做好了。我喝了一口,“啊,好甜啊!”我美滋滋地喝着自己做的豆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200字 三年级 叙事
-
磨豆浆星期三晚上,我听妈妈说,阿姨家淘了一件“宝贝”——手推石磨。听了妈妈的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可妈妈非要我等到周末才能去,我也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时间过得真慢啊,一天、两天、三天……我扳着指头数,终于到星期天了。我满怀着希望,一路哼着小曲,来到了阿姨家。三步并成两步,我快速地跑进阿姨家的厨房,只见桌上放着一具手推石磨,当然,我要对它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喽。石磨肯定是由石头打造的,分成上下两个圆圆的磨片,上面的磨片比下面这片稍微要小点,磨片中间都凿了一缕缕有规则的纹路,旁边有一道凹槽,是流豆浆用的。开始磨豆浆了,先用勺子舀来五六颗浸泡过的黄豆和少许水,倒进上片的小洞里,再按逆时针的方向转了三、四圈,白花花的豆浆就开始流出来了,我赶紧拿来大碗接住。不到半小时,就足足磨了一大碗,阿姨把生豆浆倒进铁锅煮沸,再用筛子将豆渣滤掉,放上一大勺白糖,一碗原汁原味、香香甜甜的豆浆被我和表弟三两口解决了。通过这次磨豆浆,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就会享受到无穷的乐趣!450字 小学 记叙文
-
谈谈豆腐豆腐,是餐桌上的常菜。它品种繁多,风格各异,味道鲜美,老少皆宜。煎豆腐、煮豆腐、炒豆腐、豆腐脑、豆腐汤、凉拌豆腐、沙锅豆腐、麻辣豆腐……光听听这些名字,就要让你怦然心动了。豆腐不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一种有益于人民身体健康的保健食品。从古到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据科学家分析,每100克鲜豆腐中,就含有蛋白质7.4克,脂肪3.5克,糖3克,钙227毫克,磷57毫克,铁2.1毫克,还含有丰富的硫胺素、横黄素、烟酸。这些维生素都是人们必需的。平时多吃豆腐,确实能益体健脾,使人健康。吃豆腐,还可以起到消热、利尿,益气宽中,消肿散淤的功效。同时,豆腐对便秘、下血、白蚀、乳少也有明显的疗效。你看这小小豆腐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有这么多功效,确实让人们大为惊叹了。豆腐还有最绝的一招“深藏不露”呢!用一斤豆腐,二两麦芽糖,生萝卜汁,混合煮开,一日服两次,可以治疗哮喘病。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编这样一个“顺口溜”,来为豆腐作宣传:豆腐多吃,身体健康;多吃豆腐,益寿延年;豆腐——为你增营养,解病痛,添神采。朋友们,让我们成为豆腐的挚友,并在豆腐的滋养下,丰富自己的生活,并悄悄地走向健康。450字 小学 说明文
-
买豆腐买豆腐在下午的时候,我和爸爸去买菜。回来的时候,我们看到路边有人在卖豆腐。?“爸爸,我想喝青菜豆腐汤,我们去买点吧!”我们走到卖豆腐的地方,这是一辆三轮车,三轮车里装着三四个大桶,每个大桶都冒着白汽。我探头望望桶里,只见搭了冰渣的桶底放着三四块豆腐。“刚做出来,要几斤?”有一个和我爸爸年纪相仿的男子——那是老板,问道。“要两斤。”爸爸也望了望桶里,说。这时,老板叫了几声,便跑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老板说:“好小子啊,跑哪去了?还不快捞豆腐!”老板语气不是很凶,但也算不上柔和。那男孩子把手从衣袖里伸出来,把衣袖起来,先试了试水温,在拿到嘴边不停地吹气,然后一闭眼咬牙,把手伸进桶里,捞起来两块豆腐,而他的手立刻变得通红。刺骨的寒风吹来,我戴着手套,也冰的麻痛难忍。而小男孩的手却又伸出,不知为谁在捞豆腐。我提着豆腐,感觉沉甸甸的,捞豆腐的场景时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4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做豆腐今天,婆婆说明天要做豆腐。于是,婆婆把豆浸泡在了水中。第二天,我本打算把做豆腐的整个过程都记下来的,可是因为我睡得太迟,到婆婆家的时候只看见一桶桶的泡沫。我问婆婆:“这是什么?”婆婆说:“这个是豆磨成的豆浆。”“真可惜,豆浆怎么做的不知道了!”我自言自语道。婆婆把豆浆倒入锅中,开始烧豆浆了!不一会儿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屋子。又过了几分钟锅里的豆浆开始冒泡泡了。婆婆说好了,好了,于是把豆浆盛起让我们喝。我哪有工夫喝呀,目不转睛地盯着婆婆,怕漏了什么。没想到婆婆又把豆浆都舀到桶中。她左手拿一只碗,上面还搁着一只筷子,碗里盛着像清水一样的东西。我问:“婆婆这是什么?”婆婆说:“这是咸水。”咸水顺着筷子滴入烧开的豆浆中,婆婆右手拿着勺子不停地搅拌,直到豆浆水变清才停手,关照我和妹妹不要去碰它。我这才有心思去喝豆浆,哇!真好喝!浓浓的,香香的。等我们再去看时,桶里已经结起了一大块一大块的豆腐。婆婆把桶里的豆腐到入铺着纱布的豆腐筐里,把水漏干。大约过了两、三小时后豆腐做成了。今天,我知道了怎么做豆腐,长了知识,很开心!450字 高一 日记
-
铁板豆腐世界上的美食数不胜数,我也非常爱吃这些好吃的食物,特别是美味的铁板豆腐。铁板豆腐的味道不仅好,而且外形也特别好看。瞧,它外焦里嫩——外边是金黄色带有焦边的一层脆皮,而里面却是一块雪白,完整的豆腐,再配上一些作料和一些蒜,真是让人赞口不绝,爱不释“口”啊!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铁板豆腐了,每次妈妈在做这道美食时,我都在一边看着,两眼还泛着金光。只见妈妈把一块礼盒大小的豆腐切成了一片片大小相同的豆腐块儿,再把豆腐块放进烧红了的平底锅中,让后用锅铲把披上金色衣服的小豆腐翻一个身,放上香喷喷的作料和切好的蒜——一份香气扑鼻的铁板豆腐就做好了。妈妈每次做好这道菜后,美食家——我,总是第一个品尝它。吃豆腐时,我总是喜欢先用舌头去“试探”一下,如果味道正合我意,我就会先把脆脆的外皮吃掉,那清脆的声音可真是悦耳动听啊!接着,我会把里面的那一块香喷喷,方正正的嫩豆腐给一口吃下去,虽然没有脆皮那么有滋味儿,可在上面加点葱吃下去,可是比脆皮还要香哩!每当我吃下最后一块豆腐时,便会露出久违的笑容。看来这道美食还是一个开心果哩!铁板豆腐可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味,每当我想吃它是就会情不自禁地流口水。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