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节日的习俗丰富多彩: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清明团……而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吃粽子。
每逢端午节那日,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个故事: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投入汨罗江中,人们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粽子扔进江里,希望他们吃粽子,而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而且粽子的种类,也有很多,有咸蛋黄酱肉粽、枣泥粽、红豆沙粽、绿豆粽……种类繁多,令人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吃完香喷喷的粽子,我们就会赶去西溪湿地看龙舟比赛。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兴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奋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两岸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兴奋地跳了起来。陶醉在龙舟赛的比拼中…端午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蕴涵着丰富民主文化的节日,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寻找生命的真谛
谈起《草原上的小木屋》,它或许没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么家喻户晓。但是,我却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勇敢、智慧,因此,我会更加热爱生活!
如果你的家要迁徙到野外生活,一路会遇到什么?你要怎么做?如果你在茫茫大草原,面对诸多困难,你要怎样去面对?是害怕还是退缩?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大奖获得者的不朽之作,小木屋既是勇敢和智慧的象征,更是爱和幸福的源泉。整本书讲述了查尔斯一家作为拓荒者走在危险重重的迁徙之路上时,咖啡依然香醇,琴声依然悠扬,微笑依然甜美……他们一家人跋山涉水,却在每一段路上都诗意地栖息。
罗兰和父亲查尔斯一家人在堪萨斯州的大草原,盖起小木屋。他们自己挖井打猎,与狼群作斗争,应对闯进来的印第安人,逃过热病的侵袭和草原的大火……然而,即使生活再困难,小木屋里依然有优雅的琴声和温暖的笑容,为什么?
因为勇敢和智慧。这一点令我非常敬佩,这让我想起李时珍,他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药圣,在人们不知道草药用处的时代,李时珍立志研究中草药来给人们治疗疾病,使人们健康地生活,这不也是勇敢和智慧的象征吗?
正是因为有这些勇敢智慧、不怕牺牲的人付出努力甚至生命,才换来了如今人类的文明和繁荣的生活。假如没有勇敢智慧的拓荒者和探索者,那么,人类还是远古的困顿状态;假如没有勇敢智慧的建设者和研究者,那么,世界依然如同昨日落后;如果没有勇敢智慧的倡导者和宣传者,那么,世间的一切真理将永远被深深埋藏。
勇敢和智慧,往往也是生命的真谛。当我们鼓起勇气去探索时,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那我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谛,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勇敢地探索和学习,智慧地面对生活,乐观地面对困难。因为“我会一直陪伴着你,日日夜夜漂流在广阔的大海上……直到你寻找到生命的真谛。”
从《草原上的小木屋》中,我感受到勇敢和智慧的重要,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真谛。
相似题目
-
家乡的端午节我的家乡是湖北,湖北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端午节过得当然是相当隆重。端午节主要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悬菖蒲艾草、佩香囊。最热闹的就是赛龙舟了。只见一河两岸早就人山人海了,大家或站或坐,讨论着各队的实力,猜想着谁能够获得冠军。青少年们满怀热情,小孩子们兴高采烈,调皮的孩子爬上树梢,感染得许多孩子效仿,居高临下,形势尽在眼底。比赛时间渐渐近了,只听到“砰“一声发令枪响,四组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飞快划起来。龙舟上冷静的号子,整齐划一的划桨声,岸上高声呐喊助威,刹那间喊声震天,整个大地都动了起来。桡手奋勇挥桨,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赛衣,太阳的光辉照射他们,照射涌动的水面,波光粼粼,是对赛手们最好的奖励。无论输赢,赛手们都奋勇向前,这种拼搏精神,是我们应当学习借鉴的,这不也是屈原爱国精神的体现吗?端午节还有吃粽子插菖蒲艾草佩香囊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在自觉的遵守沿袭,这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大人们早早的把粽子包好了,青青的粽子叶,白白的糯米,各种不同的馅,出锅香气逼人;这两天的艾草可是好东西,孩子们帮助大人插艾草,这也是认识艾草的好时候,艾草用途可不小,家家都留有一些干艾草,以备药用。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湖北因屈原而闻名,我为家乡而骄傲。500字 六年级
-
家乡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去采很多很多的艾叶,然后戴在耳朵上,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最常见的还是吃粽子,妈妈会提前备好上等的粽叶,糯米、红枣、葡萄干、花生等,包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粽子。心灵手巧的奶奶们还做出各种五颜六色香包,戴在胸前,用五彩绳做成手链系在脖子上,手腕上,寓意吉祥。健康。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150字 一年级
-
家乡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唱着这首歌谣,不知不觉又一年端午节到了。端午又称五重。这天儿童们手上、脚踝上都戴着红、黄、蓝、紧、绿五色丝线,脖子上挂着草绿的鸭蛋。家门口插艾叶、插菖蒲。传说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所以包粽子投进汩罗江喂鱼。粽子的形状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奶奶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拿出两片长长的芦叶,双手用食指和中指夹着芦叶,轻轻绕成一个圆锥形,接着用左手扺着芦叶底部,右手盛两勺糯米倒入里面,然后用多余的芦叶封住口,最后用竹套丝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的味道美味极了。有香肠味,有蜜枣味,有红豆味……我最喜欢吃香肠味,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儿肥而不腻。吃着奶奶包的粽子,心里装满了甜甜的幸福。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35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端午节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可多了,有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赛龙舟……那天的小朋友们都带着五色线编织的彩色镯子,背着纸做的老虎头,走在大街上,给节日增添几分彩色的气氛。我们的家乡也有吃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我都帮奶奶包粽子。粽子有多种多样的馅,鲜肉蛋黄粽、白粽子、豆沙粽、花生米粽子,其中我最喜欢吃鲜肉蛋黄粽,每年包鲜肉蛋黄粽都是我的任务。包之前,我们先要准备粽叶、糯米、咸蛋黄、咸肉、棉线。准备就绪,开工喽!撸起袖子,拿起三片粽叶,把它们首尾对齐,先把粽叶裹成漏斗状,然后住里面加少许糯米,放上咸蛋黄,然后再加多点糯米,最后放上一块咸肉,用糯米把粽子填满,拿一张新粽叶作盖子把口盖好。牙咬着绵线的一头,手拉着棉线的另一头,用力把粽子五花大绑的扎紧了,一个粽子就诞生了!煮粽子是很有讲究的,大人总说粽子要多煮一会,多闷一下才不会夹生,但锅里散发出的香味总是让我直咽口水。煮了好久,终于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哇!一阵粽叶的清香扑面而来。解开绵线,咬上一口,真好吃!每年端午节包粽子总是最难忘的,我为我家乡有如此美味而感到自豪!45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我家乡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端午节是为祭奠伟大诗人屈原所设立的节日,但想起端午,我的心头却涌现无限的遗憾。回忆龙舟端午划龙舟,在印象中,所见过的龙舟是不多的。小时候,以为龙舟就是漂浮在水上的一条龙,一条金龙,人在金龙上歌唱舞蹈。记得有一个端午,天空下着雨,雨帘蒙上了人们的眼眸,若隐若现,我嚷嚷着呼喊父母带我去看。饭后时分,父亲便领着我和哥哥去到西江边上,高高的堤坝两旁站满了人。只见河中,十几个壮汉坐在看着像龙的长艇上,立在龙头旁的人奋力击鼓,鼓鸣声中,几艘长艇整齐向前冲去,舟上的人用桨奋力划水,白色的水花在龙的躯体两侧飞溅。龙舟所到之处,层层浪花泛起,交错碰撞,十分壮观。不久,龙舟远去,消失在了朦胧的雾气中,神秘莫测。原来划龙舟不是看歌舞表演,就是几条金龙在水中奋勇争先,飞舞戏耍。尽管下着雨,观众们无不激动着,欢呼呐喊声势震天,龙舟的每一点动静都刺激着观众们的神经。小时候觉得热闹非凡,堪比新年时逛花街,便也随大人们跳跃欢呼。幼时,龙舟比赛非常难得,家家户户的男人都要参加,展示自己的勇敢。据说以前,小孩子还要洗“龙舟水”,以保证平平安安没有病痛。想到此处,极想尝试一下,却发现河水浑浊,有污渍漂浮其中。这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早已流入了多条河道,这条河水已经不再清澈。我收回伸出的手,心里暗暗叹息。情系粽子在端午来临的几天前,母亲便呼人做粽子。那时只要闻着竹叶的清香,便知又有好东西吃了。知道妈妈要包粽子,我美食就往厨房跑,厨房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淡淡清香,诱惑着我的肚子里的馋虫。家里包的是咸肉粽子,新鲜的竹叶包着洁白的糯米,糯米里夹着喷香的腊肉、蛋黄,干贝或冬菇等材料,外面用线缠绕捆缚着。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逐渐熟了以后,淡淡的竹叶香、糯米与各种配料的味道都会散发出来,清香四溢,弥漫在整个厨房里。解开扎线,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那时候早午晚都吃粽子,奇怪的是怎么也吃不够。现在家里不常包粽子,有时会在外边买买来吃,总感觉腻口,吃两口就吃不下了。市场上的合成粽子愈来愈受欢迎,人工包的粽子已成为稀罕之物。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在商场里买粽子,我真担心!担心有一天家乡的人都不再包粽子,一道人间美味不知道要向何处寻。艾草飘香外婆说道,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母亲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上。长者们纷纷说,艾草,菖蒲都是一种寓意,只求身体上的安康。对艾草的印象不算深刻,却能清晰地记得所散发的是一种独特的幽香。青青艾叶,有花瓣那般润顺的质感;淡淡艾香,萦绕在心头令人陶醉。我喜欢艾草的样子,很想知道它生长在原野上的样子,可是野外很难看到。听人说,现在的艾草大多都是人们种植的,野生的已经极少了。我知道,这又是生态环境变差导致的。随着大量乡村土地被征用,或者土地被污染,艾草的生长空间也越来越小。那青青的艾草,淡淡的艾香,也只能在人家的种植园里才能看见了。家乡的端午节,不知何时才能回归原来的样子。我想假如那位为爱国而投江的屈原还活着,也一定是喜欢绿水青山的人吧!“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愿我的家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艾草飘香。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相关推荐
-
家乡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家乡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2009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去欢迎你。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家乡的端午节盼盼盼,我好不容易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天,我们吃完了早饭,坐着爸爸的车去安铺看精彩的赛龙舟比赛。 刚去到那,龙舟比赛准备开始了,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人群中,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他们分成了三队,分别是红队、蓝队、黄队。他们穿着各队的衣服,头上绑着与衣服一致的彩巾,腰间也绑着彩巾,多么威风凛凛啊!他们精神抖擞,显示出必胜的决心。比赛开始了,各队的人员都使劲地划动手中的木浆,河水被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波痕,龙舟在被划开的河水中奋力前进。不一会儿,各队的队员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由于红队的队员团结一致,所以他们领先在其它两队前,黄队,蓝队哪里肯服气,他们擦干了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拼命地划啊划。与此同时,岸边的观众们也都在为自己喜欢的队而大声喊加油,还有人敲起了大鼓,为了壮壮士气,也有人在用手机或摄像机录下这令人激动的一面。20米,15米,12米,距离终点越来越近了,现在领先的不再是红队,而是蓝队了,只见蓝队的人蓝队的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观众们呐喊的声音越来越大了,那气势足以震得你耳朵痒痒的,痛痛的。我低着头摸摸我的耳朵,“耶——”那洪亮的声音吓得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了。我抬头一望,原来是蓝队到达了终点。瞧,蓝队队员们个个都乐得跳起来,他们互相拥抱,互相对笑,多开心啊!他们靠着不服输的团结获得了胜利。这种精神让我多么佩服啊! 端午节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吃粽子。听大人们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精忠报国、以死明志的故事让大家动容。所以,据说,在每年的端午节,老百姓都把提前做好的各性各色的粽子投进江中,为的是不让那些鱼儿食屈原的身体。这时我会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体会其中的味道,体会着中国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看着人们重视这个节日并且可以把这个节日传承的那么好,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啊!端午节,多么一个具有特色的节日啊!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家乡的端午节一说起端午节,心中就会想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伴着这首儿歌,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般都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们苏州一带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到吴国阖闾信任,对吴国的贡献非常大,苏州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后来伍子胥因遭馋言被吴王处死,苏州的老百姓很怀念他,在民间封他为“涛神”。由于他是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民在那天总要纪念他,故有“五月端午迎伍胥”的说法。真的,说来也怪,每年的五月初五,胥江的水最汹涌,人们常说这是伍君显灵了。在苏州,端午吃粽子是少不了的习俗。到时,古城的大街小巷里荡漾着粽叶的清香。不过更使人难忘的却是赛龙舟了。为了纪念这位为苏州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正直大臣,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苏州的胥江进行龙舟比赛。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古代,苏州龙舟已经制作得很讲究了。那些龙舟被人们做成花船的模样,上面系满各色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赛龙舟的场面也是热闹非凡。那一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争睹赛龙舟的风采,那时胥江两岸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各式龙舟你追我赶,各显本领,互不相让。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能身临其境,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又闻到了厨房里那香喷喷的粽子味,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也从窗外轻轻地飘来,“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家乡的端午节“儿子,儿子。吃粽子了。”“来了,来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猜对了,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吃蚕豆、插艾叶、洒端阳水、洗端阳澡和喝雄黄酒的风俗,部分地区还有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门窗上插艾叶和菖蒲。知道为什么要插艾叶吗?因为到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把艾叶插在门窗上,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防病目的。端午节除了插艾叶,还要吃粽子。关于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有鲜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宝的、蜜枣的……当妈妈把粽子从电饭煲里拿出来,放在我的盘子里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我剥开粽子的叶,吃了一口。感觉糯米和各种各样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极了。吃这粽子,就像来到了竹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吃饭时,大人还会用雄黄掺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为的是驱魔辟邪,还可以防虫叮蛇咬。洒端阳水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把艾叶、菖蒲、柏树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进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叶和菖蒲蘸一点端阳水,在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上。洒完之后,在水里放几个鸡蛋或者鸭蛋,然后把水烧开,等水凉后,用这些端阳水洗澡,洗澡时,把在端阳水里煮过的鸡蛋或鸭蛋在全身滚来滚去,奶奶说洗过端阳澡,夏天就不会长痱子了。因为端阳水有驱邪、杀菌的作用。在有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几个参赛选手拿着长长的浆,坐在雕琢精致的龙舟上。两只手有节奏地左划右划。而旁边的观众则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而参赛选手驾驭着自己的龙舟,征服风浪、迎难而上。这就是我们家乡快乐的端午节!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我家乡的端午节也一样。关于端午节,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伟大的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人们非常伤心,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去吃屈原的尸体,于是就用蕉叶包住饭团丢进河里喂鱼。从此,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就要吃粽子,看赛龙舟比赛。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类别有很多,而且每种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讲究。首先,把粽子叶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进去,裹成一个圆锥形,用绳子扎起来,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节那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可热闹了。端午节时人们还会赛龙舟。随着鞭炮声的响起,龙舟手们划着船桨,龙舟越来越快,龙头不停地晃动,飞快地向前行驶。仔细看看,龙舟上画着美丽的花纹,非常精致。龙头上顶着两只大龙角,下面是两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着一只小花篮。眼看一只龙舟就要超过前面那一只了,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输,一口气冲过了终点。全场一片欢呼声,最紧张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了,龙舟赛真精彩啊。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如果有机会,你也来和我们一起度过快乐的端午节!四年级:柠檬香橙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家乡的端午节我的家乡在建瓯,每年端午节都特别热闹,今年也不例外。 据民俗专家说,端午节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有20多种叫法,如端阳节、菖蒲节、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等,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他因为受奸臣陷害,报国无门,只能跳进又急又宽的汨罗江里,以死明志。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家乡的人们会买艾叶、菖蒲,用红纸条卷束,悬挂在大门两边,因艾叶形似虎,菖蒲形如剑,借以驱魅压邪。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待碱水浸泡糯米后,用新采的碧绿的箬叶包成,加上各种各样的馅—瘦肉馅、豆沙馅、板栗馅、花生馅……再用棕叶或小麻绳等扎好,10个一串,放进锅里煮,很快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所以每逢端午节,每条街上都弥漫着诱人的粽香,馋得人直流口水。 当然,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还会欢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上一餐饭,菜也非常丰盛。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非常盼望这一天,因为只有过节才有好吃的。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5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在这一天家家的门前都挂满了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到街上买了一大把艾草回来,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艾草,因为它会发出一阵奇特的香味,非常难闻,刺鼻。我一直埋怨奶奶是不是着迷了。奶奶不但不生气,而且还告诉我为什么要挂艾草︰是因为五月蚊很多,挂艾草可以蚊蝇,不仅如此还可以驱魔的,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我慢慢地闻了闻周围已经没有一阵难闻刺鼻的艾草香了,而有着一阵美好的祝愿。端午节不但要挂艾草,而且还要吃粽子。说到粽子,我便想起了去年奶奶做的粽子,奶奶还像以前一样做着,我在好远就看到了粽叶了,糯米那清清的香味了,包好粽子,我们就把粽子放进锅里,我真想立刻就吃到粽子,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粽子怎么还没好呀,我等不及了,过了一会,粽子出锅了,我立刻就拿出一个,看见那晶莹剔透的粽子,我尝了一口。我顾不上热,也顾不上斯文了,真是香甜可口,那里面的红豆像天上的小星星闪闪发亮。我为了知道更多关于粽子的知识,我便让妈妈讲给我听,妈妈看我这么想知道,便说给我听,粽子分两大类,有甜粽和咸粽,粽里有可以放肉和豆子,形状有牛角形,三角形等。吃完粽子以后我便和妈妈一起去散步,街上散发着香气扑鼻的香味,真是个难忘的端午节。500字 六年级
-
端午节的习俗-家乡的端午节事作文400字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快到了。说到端午节,我就会想到香喷喷的粽子。每到端午节,家乡的人们,就会早早的到河边,采下新鲜的芦苇叶,然后,洗净芦苇叶,用开水烫一烫,再把上好的糯米,淘干净,备用。等到红枣、赤小豆、花生、腌肉等馅料都准备齐全,就准备开始裹粽子了。这时家里的女人们会围成一圈裹粽子,孩子们就围在旁边嬉戏,有的孩子趁家人不注意,就偷偷拿个芦苇叶,找个大点的孩子,给他做口哨。口哨声、追打嬉戏声、大人聊天、呵斥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除了吃粽子,端午节,家乡的人还会到集市上买菖蒲、艾草挂在家中驱逐蚊虫。中午时刻,大家必吃“五红”菜,大家肯定很奇怪,“五红”是哪“五红”呢?“五红”就是肉、鱼、咸鸭蛋、苋菜、红萝卜了,这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菜,喻示日子红红火火。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一定要喝点雄黄酒,三杯酒下肚的老人,这时就会给儿孙们讲屈原的故事,讲喝雄黄酒的典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乡还有一个特定的习俗,就是在端午节的正午时刻,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写下一个“王”字,据老人说,这个“王”字能辟邪,能给孩子们带来平安吉祥。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江苏海安。你的端午节,也是这么过的吗?500字
-
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奶奶叫我们去她家吃饭。一到她家,看见桌子上已经烧好了很多菜。好像全是素的,炒鸡蛋,炒土豆,还有韭菜豆芽,包心菜芹菜,还有豆腐干炒韭芽……桌子上还放着很多,很薄的圆圆的饼。我很纳闷。我很好奇,赶忙跑过去问奶奶:“奶奶,端午节不是吃粽子吗?你怎么买这些东西?”奶奶回头看了看说:“你是哪里人。”“台州人啊!”我说。“这就对了,我们台州人端午节就是吃这些食饼筒的呀。”“哦,原来是这样的,每个城市过端午节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开饭了,奶奶给我包了一个食饼筒,她先把那个又圆又薄的饼平放在桌子上再用筷子夹了我最喜欢的菜,放薄饼上,排成一排,再用薄饼把它卷起来,这样食饼筒就成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狠狠的咬了一口,啊!味道好极了,“奶奶怎么那么好吃,我从来没吃过。”奶奶说:“这也是我们台州的一大特色,除了食饼筒,台州还有“五黄”的说法,“五黄”是指黄瓜.黄鱼.黄鳝.雄黄酒和蛋黄。乡下还会插上菖蒲艾叶。现在我们在城里这些东西都省略不做了。”啊!原来我们台州人过端午节那么究竟。这个端午节过得真不一样。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5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