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刻艺术中蕴涵的现代科学知识_1200字1200字

古代石刻艺术中蕴涵的现代科学知识_1200字

1200字 初三 说明文

早闻大足石刻的盛名,只是未有机会到那里去参观游览。今年暑假,听友人提议,便欣然前往,却未曾想到有了不大不小的发现。

众所周知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及卧佛自有其妙处,在此我不必多谈,而使我兴趣十足的圆觉洞,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这一组石刻艺术中蕴涵的现代科学知识,才是感悟最多之处。

圆觉洞中运用的光学、声学及排水系统

来到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有一座让人惊叹的洞穴――圆觉洞,窟高6米,宽近10米,深12米,洞口左下方刻有宋代着名学者魏了翁书写的“宝顶山”三字。进入洞中,洞内即使大白天也显得十分昏暗,唯一清晰可见的只有背对着我们,跪在供案前的菩萨,他与“天龙八部”里那位向来以背视人的枯荣大师倒有几分神似。石像雕刻精细,质感特强,供台犹如丝绸。可是,为什么只有这樽跪佛像在黑暗的洞里可以看得见呢?环顾洞内,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在石像背对的方向上方,开了一个天窗。而天窗与石像又呈45度角,光线透过天窗,正好射到了佛像上。这就是古代的“聚光灯”。古人在设计时巧妙地利用了光学的原理,就解决了照明问题,而且还环保不用其他火种光源造成洞内的污染,这也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这不得不让人折服,堪称大足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在洞里轻言几句,就会发现没有明显的回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是因为洞内石壁凹凸不平,从而减少的回音,这说明古人对声波的反射原理是清楚的,因而,就运用石壁凹凸不平使声波发射紊乱,相互抵消而导致回声消失。这简直与解放后修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回声处理不谋而合,但前者却比后者早了整整800多年。

而还有更绝的,那便是它的排水系统。若是在雨天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环绕洞中的额众多石像中,有一坐石像的手不停在接水。随着手臂往上看,可以看到一条长龙在石壁上蜿蜒。石龙把水吞入体内,又顺着身子排出,排出的水又通过石像的手流入地下的暗道,再排到洞外去,真是巧夺天工,而比起现代的地下排水系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的力学、透视原理

来到宝顶山上,有一组很独特石刻,它就是“释迦、普贤、文殊、与八十八佛”石刻。中间释迦身着敞领袈裟,普贤、文殊在左右内饰缨络赤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手托大宝楼阁,文殊左手捧着7层宝塔。石刻独特之处就在于这座文殊像。文殊捧着的7层宝塔高近1。8米,重达350-400公斤,倾斜10度,可是却历经800多年风风雨雨而未坠落,原因就在于袈裟与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支撑着宝塔。在多种结构中,惟有三角形稳定性最强,这是教科书里告诉我们的东西。可是这种力学中的的原理在这里却得到具体的运用。我们只有为古代的能人巧匠惊叹了。

释迦、普贤、文殊为什么要向前倾斜10度呢?这是因为石刻不仅要结实更要注重美观。为了避免人的视觉上出现雕像身体与头像的比例不协调,这几樽雕像的身体都有十几度的倾斜。我们知道这是运用了透视原理,这可是在当代美术教科书上才会学到的。能工巧匠却在宋代就知道了,还把它应用的炉火纯青,不得不让人称赞。

一张老照片

550字 四年级

我找到了一张老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南火车站后,一个小男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时拍下的照片。

天空灰蒙蒙的,地上到处冒着滚滚硝烟,遮住了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断裂的天桥碎片不时掉在地上,发出一声声闷响,好像在控诉着日本人的暴行。火车也被甩出轨道,压在了正在候车的乘客身上,人们哀嚎着,痛哭着,仿佛到了人间地狱。原本美丽的楼房,都被炸得残破不堪,整个上海南站一片狼藉。

炮弹还在不断地从空中掉下,爆炸声、碎片落地声和人们的哭喊声响彻在南站上空……这时,有一个小男孩坐在扭曲的铁路上哭喊,他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浑身都是灰尘和血迹,已经看不出他原本的容貌。原来,这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小男孩去看望亲人,在等候火车时,不幸的事发生了,日本人在空中投下炮弹,把天桥炸毁时,火车被强大的气流甩了出去,正好压在小男孩一家身上。在火车倒下的前一秒,小男孩的爸爸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将他推向铁轨,自己却被火车死死压住,不久便死去了。小男孩无助地坐在铁轨上,大声哭喊着,好似在哭诉这罪恶的炮弹,把自己的父母害死了。他一边哭一边呼唤:“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呀?”可小男孩的父母已经死了,他也许被好心人收留,也许也死在罪恶的炮弹里,也许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长大……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忘国耻,把祖国发扬光大,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说明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