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于丹;论语心得》
咱不是博士,也不是“害红眼病”的寒门学者,但咱作为一个读书人,也应该有咱自己的看法,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于丹讲《论语》,融会贯通了古今中外的东西,她的知识面不可谓不宽广,她不仅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她还讲一些浅显的小故事、小寓言来深入浅出地类比,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还将一些2000多年前的儒家东西精美包装一番,以呼唤心灵的宁静,以内心的淡定自若来回应身边社会的浮躁和喧嚣,以劝勉当代人人格的完善和美德的远播等等为劝善出发点,以古为今用的实用主义哲学为切入点,以实用和理论指导实践为诱饵,吸引功利心极强的当代人们的眼球。
的确,刚开始听,我也觉得很不错。因为一个大学教授,能超越学院派故弄玄虚的做派和讲述方式,将一本儒家经典,以通俗易懂的手段,传播给广大的快节奏生活中没有机会没有时间阅读的当代人们,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弘扬和继承,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的受众较多,销量可观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平心而论,这本书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它对于传播和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知识层次较浅的读者很方便很容易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学习并继承它的精华,所谓“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但是,她的讲座,我看也有不可忽视的几个消极方面:
一是稍稍拔高了孔圣人的学识,也稍稍扩大了孔圣人思想的指导和应用范围,一个2000多年前的老人,他的智慧就是有多高,他的眼光就是有多远,也不能跨越时空,参透2000多年后的未来,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不是一张万应膏药,哪儿都能用上,因此,我在听于丹的讲座的时候,时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她在某些时候,神化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虽然她口口声声说那是朴素的思想。
二是,她讲的某些东西,提倡和弘扬的是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比如有一次她说孔子有一个弟子(大概是颜回吧),住在穷乡僻壤,但却心灵宁静,淡泊自适,甘贫乐道,怎么怎么样,然后,孔子赞扬了这个弟子,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什么什么的。试想一下,这样在极端的贫困的生活条件下,还要自欺欺人的标榜自己过得是一种神仙一样的日子,这是谁能相信的事实呢?再者,这与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抓的经济建设是格格不入的,也是应该批判的腐朽学说啊!
第三,于丹的讲座,我听了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对孔子学说的大肆包装,这一点是极易发现的,但却很难求证。她的心语,说的是自己的心得,就是自己对儒家经典《论语》的解读,本是一家之言,无可厚非,但因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就不能不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了。
一本公元前的书籍,一本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被用来解读世间的万事万物,破解纷繁复杂的世事,洞察隐晦神秘的人性人情,对于于丹所说的这本书的功能,你相信吗?世间真的有这样的书吗?
如果世间真的有这样的书,岂不神哉?如果没有,那么就是包装的魔力!
中国人向来是不注重包装的,讲究谦逊、朴素和内敛,讲究做人低调、不张扬,讲究老实本分,这样,最早吃亏的是企业的产品,后来中国人慢慢觉醒了,传唱什么“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广告,于是一时间,一流的包装横空出世了,哪怕产品是三流的,或者是假冒伪劣品,拼死也要讲个包装,否则,怎么吸引眼球呢?否则,谁还会买你的产品呢?
企业的产品讲究包装,那么别的呢?文学作品要炒作,垃圾也能炒作成经典,你想想中国那么多人,一人看一眼,一人买一本,你的书还不忙死印刷工人,管他读者看完是哭,是笑,是骂?先赚一把再说,这就是某些伪作家的潜意识呢!
同样的道理,于丹对《论语》的包装,真的是很讲究的。她用精美的文字和富于诗意的讲述解读,用现代的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理论来神化和延伸对《论语》的研究,从点到面,进行巧妙点染,将一个芝麻大的东西,可以夸饰到西瓜那么大,而且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是那么精美,都是那么和谐,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跟着她走进去了,走进人家精心设计和构建的殿堂,登堂入室,感受庄严伟大华丽或者朴素。这样的学问的殿堂就是不一样。
为什么我当初就没有读出来呢?一样的《论语》,咱怎么就没有想那么多呢?佩服,真是佩服!这是许多人的心里话。因此,除了五体投地之外,还有就只剩下自惭形秽了!
关于拔高和包装孔子的《论语》,我是这样认为的,拔高和精心包装这本书之后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论语》了,它成了“于丹版的《论语》”,就是说它已经距离原著有了很大的距离。这其实是说明了一个当代人如何解读诠释经典著作的态度问题,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解读,还是用自己的感悟、见解和思想诠释它?演绎它?如果讲解是始终原原本本地忠实于原著,那么这样的讲座,每一个大学都有,每一个讲中文的老师都会,每一本教科书上都有,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讲座读本,可以说在中国的每一个图书馆里都保存得相当完美,谁还愿意听你的呢?但是如果大量地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讲解,又会有什么后果呢?必然会超出原著的思想和应用范围,必然要贯穿进去许多当代人的处世哲学,也必然会带有当代世俗的重重烙印,这样,或许一本先秦的经典就面目全非了。这就是于丹的《于丹心得》这本书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虽然这是一个二难问题,进退维谷,我想说的是,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就看作者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于丹的书,显然有失偏颇,成了后者,当然会受到许多学者和学院派的指责。因为于丹不是研究《论语》的权威人士,所以她的书、她的观点难免就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和偏颇。
孔子及其儒家学说是伟大的,但对于经典的东西,对于传统的儒家文化和思想,我们只能批判地继承,只能审视地汲取,否则何谈“传承文明、开拓创新”?我记得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曾经有一段时间,大概是文化大革命吧,我们大批特批“孔老二”,是什么“批林批孔”运动,现在看起来很荒诞也很滑稽,孔子及其思想也不可能坏到那个程度吧,必须全盘否定,值得举国上下批。但现在,却又有一股文化浪潮,全盘继承、全盘吸收,变着法儿得对于孔老墨荀等思想家的学说,全面包装,推崇备至。
看来我们总是犯错误,不是极左,就是极右!我们什么时候能摆正继承文明的态度?
但任你就是再包装,也不能将糟粕包装成精华吧?哈哈!
孔子的思想是有局限的,这是很早以前就形成的观点!我们只有批判地继承,审视地吸收,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是正确的态度。
“仁者爱人”是对的,博爱和悲悯是每一个人应该学习和具备的胸怀!但“仁义”的思想,除了积极的一面,也是有其消极意义的,比如从“义”的原意派生出的“江湖义气”、拉帮结派等,从“仁”的思想出发的封建忠君思想、三纲五常,还有就是男尊女卑,
还有就是“不患贫而患不足,不患寡而患不均”(见《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的孔子式的财富观和平均主义思想,都是应该批判的!
因此,对于学者精心包装古代的儒家经典,我们还是要留个心眼,注意一点,不要食古不化,更不要不加思索地学习和继承!
最后,我想说的是,透过《于丹心语》火爆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人的心态和一种政治对文化的需求。我看《于丹心语》不仅仅是迎合政治需要,还迎合当代人的浮躁心态,当代人急功近利,没有时间读书,也不屑于读书,但都急于想从别人的讲座里学一点实用主义的东西,好用于实践,比如怎么样对待上司、怎么样对待同事、朋友,怎样样为人处世,怎样样修身齐家治理天下等等。
关于政治对文化的需求,有朋友说于丹讲《论语》有“精神鸦片”之嫌,我也有点同感,当代社会贫富分化巨大,社会矛盾在波平浪静的湖面下激荡,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劝善”和“布道”,以包装后的学识缓和社会矛盾,教人们安贫乐道,保持社会的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秩序下的稳定和安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时代造就了声名远扬的《于丹心语》。
地球不能克隆
随着一声“啪”,书本从我的手中掉了下来,翻开了漫画的这一页,我仔细端详,又喜又悲把我带进了浮想联翩。
作者细腻地刻画了一个伐木人贪婪的行为:他处身在一个葱郁的森林里,叼着一根香烟,举起锋利的斧头,向那棵可怜的树砍去。他的肩上站着一只啄木鸟,啄木鸟盯着他的木头脑袋,忿忿地说道:“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了这幅漫画,我觉得这是既风趣又带有讽刺成分的花,笑罢之余,不禁一起可悲。“虫”究竟在哪里?是啄木鸟的苦口婆心,是大自然的泪流不止?不,都不是,其实此“虫”非彼“虫”,是人类心中对金钱的贪婪虫,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捣蛋虫。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便捷生活的向往、对金钱的崇拜,疏忽了对植被的保护,让那只可恶的“虫”乘虚而入、兴风作浪,从而不但是大自然资源不能再生,还到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们的生活中,脑袋有“虫”的人不少吗?水土流失、洪水泛滥、酸雨肆虐、土地沙漠化,不是随意毁坏森林资源的后果吗?随意开采矿物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随便乱排放污水……这不是破坏环境、毁坏自然资源地表现吗?到了某一天。地球呈现出裸露的土地时,人类不可能不会在劫难逃。
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知道吗?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让我们众志成城、心心相连,把那只讲给我们带来生态灾难的“虫”丢到九霄云外!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三小学六年级:麦诗华
相关推荐
-
于丹讲座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于丹教授的讲座,讲的是小学生感恩教育。开始,我很厌恶看,甚至拒绝看这个讲座,应为在我的印象中,讲座都是枯燥乏味的,可在于丹教授的语言中感受到爱的力量!于丹说:“有个母亲,为了救她那烧伤的孩子,她宁愿清醒着,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连续五个小时从大腿内侧植皮给她的孩子……在场的观众都纷纷起了怜悯之心,流下了一滴滴眼泪。她还说,每个孩子的生日都是母亲的受难日,我们要感谢母亲们对我们付出的心血,付出的所有坚辛的汗水!同学们,当母亲在为我们心痛的时候,你们有抚慰过她们受伤的心吗?同学们,在她们忙碌的时候,你们有去抚慰他们疲惫的心吗?同学们,在她们生气的时候,你们又没有再次去伤害她们呢?而母亲,在你伤心时来安慰你,而你呢?在你们开心的时候来与你同欢,而你呢?在你们劳累时来递上一杯热牛奶,而你呢?…母亲是一个热水袋,随时递上温暖。母亲是一汪清泉,看清你正确的方向。母亲是一片草地,容易被你随意践踏。……啊,正像于丹教授所说,母亲不会嫌弃你,不会抛弃你,但你有时会误解她,但这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在我们心上的!450字 五年级 观后感
-
《论语》《论语》让我明白了许多《论语》让我明白了很多《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灵有着巨大的影响,《论语》中提倡“孝”的思想,要做君子而不做小人,要注重道德修养等等,应此《论语》让我明白了:“学而时习,不亦乐乎;朋自远方来……”学习需不断的复习,朋友要交志同道合者,才有乐趣,与人交往不能炫耀自己的才华,要虚心有礼,才算得上君子。“吾三省吾身,为人而不忠乎……”人是在不断自我反省中进步的,不断的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我们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对于知识于德行关系的认识,我又会想起“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在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住的人,此时的我们应伸出援助的手,以爱去帮助他们。更应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仁”来援助社会。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文化技艺、生活实践,忠心待人、办事守信。孔子不仅重视上学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实践活动;不仅学习各种知识技能,还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行方面的培养。《论语》,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又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述了具有“仁”的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论语》让我明白了很多。550字 五年级 写人
-
论语论语读后感前阵子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带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我又想到,我的一个姐姐在常熟市重点中学1200名学生的入学考试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妈妈却向来不太管孩子的学习,我对姐姐的聪明绝顶佩服不已。而妈妈却说,姐姐能取得好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勤奋与自觉。她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妈妈也只让她自己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自己抓重点、做练习,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学习,我会不会也会有她那么好的成绩呢?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姐姐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而我却仍然事事靠老师,靠家长,总希望别人推着自己前进。可现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能靠老师、靠家长,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奋。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及时改正错误,自我约束,奋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7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论语古人云:“人非贤圣,孰能无过?”父母犯错是很平常的事,子女如何对待犯错的父母是一门不平常的学问,从小处说,它是家庭的教育问题,从大处看,它直接影响到了一个民族的存亡问题,孔子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出正确的方向,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它的意思是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看到了这句话,我思续万千,于是暑假里的那一幕霎时间浮现在了我的眼前。那是一个炎热的早上,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去,由于眼睛被蚊子叮了一个大包,奇痒无比,一路上不断地揉着眼睛,眼睛又红又肿,可恶的眼睛过敏疹又发作了,一进家门,外公见到我着副尊容大发雷霆,二话不说就朝妈妈嚷嚷:“你怎么把他的眼睛打成这样,你还配做母亲吗?”妈妈见了外公那怒气冲冲欲言又止,她轻轻地把我拉到卫生间给我冲洗眼睛并上了药,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平常您批评我时,总是那么严厉,可这次外公错怪了你,你都那么地温顺,这是为什么呢?”妈妈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她指了指窗外,我乍一看,只见有一些工人在为小树在修剪枝丫,还又一些工人在为一棵为我们这风挡雨的,倾斜的大树支撑并加固,这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就是那棵小树,我就是那些工人,你外公就是那棵老树。”“我懂了,我懂了,你对我严厉是想要我成才,而你对外公温顺是报答他对你的养育之恩,尽到孝的责任!”我抢过妈妈的话茬说道,“对,对你说得很对,”妈妈点了点头,“你一定要好好记住这句话‘百事孝为先’”这时,我恍然大悟,于是飞奔回大厅对正在生气的外公说:“外公啊外公,你错怪了妈妈,我眼睛肿不是妈妈打的,是蚊子咬的!”外公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你怎么不早说,你看现在多不好意思啊!”“没关系,没关系,”妈妈淡淡一笑地说,“给你骂几句有算得了什么?”家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想到这里我终于悟到了孔子这段话的真正含意,妈妈的言行是劳无怨的写照。孔学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瑰宝,是民族思想的精华,几千年来,它教育大家,要尊循“忠.孝.仁.义”,准则行事。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子女,一定要报答上一辈的养育之恩,对父母要奉行孝道,在父母犯错的时侯,子女受到委屈,在怨和累情绪的干扰下,容易失去孝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忍辱负重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存有孝心,才能做到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还悟到了其实孔子的这段话还有另一层的教育意义。首先要培养自己对父母有孝心——报恩之心,拓展自己的心胸,日后才有能力以博大胸怀,用报恩之心对待社会,对待大自然,对待祖国,用坦荡,乐观的精神,接受撮折接受挑战,无怨无悔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一个和谐安定的中,让世界变得更美好!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
狡猾的丹丹正在它急得团团转时,山羊伯伯也散步到了这儿,小刺猾丹丹眼珠骨碌一转,微笑地说道:“羊伯伯,羊伯伯,听说你经常帮助弱小的人,你是世界上最有善心的人。你现在能帮帮我吗?帮我摘个苹果下来。”老山羊对丹丹的狡猾略有耳闻,对他的甜言蜜语不理睬。丹丹见状,马上摔倒在地上,眼巴巴地望着羊伯伯,做出一种无力的样子,“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已经饿不行了。山羊伯伯帮帮我吧。”可老山羊还是不理它。丹丹见哄的不行,只能来激将法,便凶巴巴地老山羊说:“还说你最有爱心呢,连这么一件小事都不肯帮,我看你是见死不救,徒有虚名。”老山羊哪受到这个委屈,愤怒地说道:“谁说我狠心了,我可以帮你摘苹果,不过摘下来的苹果要留一半分给其它小动物。”丹丹想现在只有老山羊先把苹果摘下来再说,于是它一个劲地点头,说道:“这是当然,这是当然。”老山羊向后退几步,猛得向上一跳,用角用力地往树干上一撞,树上的苹果顿时像雨点般落了下来。羊伯伯正准备一起捡苹果的时候,丹丹竟然把自己缩成一个团,往苹果堆滚了几下,把苹果全部在刺在了自己的背上,又得意洋洋地说道:“来呀,看你怎么来拿苹果!你傻不傻啊,这么好的苹果不留着自己吃,还要分给别人吃,我看你是老糊涂了。”羊伯伯见丹丹是那么狡猾、奸诈贪婪,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还奉劝它:“丹丹,你不能这样啊,长此下去,你会在狡猾的沼泽上越陷越深,最终会吞噬你自己。”可丹丹哪还听得进去,一溜烟地跑回了家。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致于丹你的智慧,如同大海一样,深沉广袤在海的深处,你与孔子的邂逅 ,让你体会到<<论语>>的博大。你的话语,如同泉水一样,甘甜,透明。如果说<<论语>>是一海汪洋,那么你便用清澈的泉水诠释了它的形成,让人们倍感清爽。你的生命,如同小溪一样,平淡 ,清透,深沉的智慧虽没有给你彩色的经历,却给予你无瑕的心灵,让你给世人呈现出一部纯净的<<论语>>。150字 初二 叙事
-
论语暑假,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读《论语》。并写出读后感。我原本以为,论语是一部很枯燥无聊的书。可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我拿起《论语》看了几页。马上被吸引住了。这里面有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但是背后都隐藏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道理。它们都是做人的根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的去学习,把它们继承并发扬下去。论语是子的杰作,是子总结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子的思想。在一天该结束时反省自己。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200字 三年级 叙事
-
丹丹真棒今天,丹丹写完作业,从房间里走出来,看见妈妈正在打电话。打完电话,妈妈对丹丹说:“待会儿叔叔阿姨要来我们家做客。”丹丹想:到时我可以发挥我是小帮手的作用了!叔叔阿姨来了,丹丹热情地给他们沏茶,妈妈在削苹果。丹丹对妈妈说:“妈妈,你好好跟叔叔阿姨聊聊天,我来削苹果吧!”妈妈说:“小心刀哟!”丹丹说:“您放心吧,我会注意的!”丹丹很快把苹果削好了,拿给叔叔阿姨吃。叔叔阿姨都夸奖道:“丹丹削的苹果真漂亮!”后来,叔叔阿姨要走了,丹丹就去送客人。还把客人吃剩的东西收拾干净。妈妈笑着对丹丹说:“丹丹长大了,真棒啊!”250字 四年级 叙事
-
感谢你,丹丹丹丹,我曾记得我是在三年级的时候认识你的,认识你的那一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那一天,我身穿一条蓝色的长裙子,长到我的脚跟。因为我是转学生,所以不能直接去教室,我一直跟在老师后面,到了教室,老师叫我自我介绍,不知怎的,一向勇敢的我,这时说话竟然说的结结巴巴的:“我......我叫李......欣怡。”“哈哈......”台下顿时传来一阵笑声。我羞得脸涨得通红,心就像怀里揣着一只兔子似的,蹦来跳去。我看着台下的同学,突然,你我两目相接,而且只有你一个没有笑,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过了一会儿,老师叫我自己找座位坐,我看你旁边没人,就匆匆地走下台去。不幸的事发生了,因为我的裙子很长,步子走得也很快,一不小心,踩到裙子,一下子摔倒了,膝盖檫破了皮。顿时,周围又是一阵笑声,我心里感到很委屈,眼泪快要掉下来了,但我强忍着快要涌出的泪花。这时,你立刻走到我跟前,然后蹲下来,关切地问我:“疼吗?”我惊呆了,同学们也停止了笑声。我摇了摇头,你微笑着说:“那我扶你吧!”刚说完,你慢慢地扶着我,顿时,我们的友谊之花一下子开了。从那天起,我们就成了一对影形不离的好朋友。丹丹,你曾帮我做了很多事,让我最难忘的一次,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那天晚上,我忘了带作业回家,心里十分着急,老师曾说过,不做作业的,就要通知家长。我知道,你有教室的钥匙,便给你打了一个电话,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等了半个多钟头,你便敲开了我的门,我打开门一看,惊呆了,只见你拿着一把伞,可全身都湿透了,怀里还拿着几本用袋子包着的本子,你笑着说:“外面的雨下得真大,幸好你的本子没湿,你看,给!”你把本子递给了我,还没等我说话,你又迅速地消失在茫茫的夜雨中。第二天,你请了病假......丹丹,我非常感谢你,是你让我知道了真正的友谊是应该互相帮助的,互相关心的。在这里,我要对你说:“感谢你,丹丹!”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论语--作文论语孔子,众所周知,是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一位被誉为天纵之圣的传奇人物。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更影响全人类。而孔子弟子所记录的孔子言行的代表作《论语》,更是他儒家思想的精髓。《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见解独特,不会令人乏味。且充分的表现了孔老夫子的思想——仁,礼,义。每每诵读,都好像看见了这位聪明绝顶,睿智无比的伟大人物。它里面的话语既深奥又简单。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过来为: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宽容大度是人的一种美德。它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花,芬芳了整个春天;像是一棵茂密的树,冰凉了整个夏日;像是一片火红的枫,点燃了整个秋季;像是一场震撼的雪,寂静了整个冬日。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海,包容了无数河川;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天,容纳了无数的鸟儿;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大漠,簇拥了无数沙砾。宽容,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宽容,是一种君子的气量,是一种君子般的大度。之前在学校上课讲到古诗《赤壁》时老师给我们拓展道:三国时,诸葛亮与周瑜上演了三气的故事。他们约定谁先攻下南郡,南郡就归谁,结果诸葛亮趁周瑜在费尽心思思考怎样攻城时,就趁其不备攻下了南郡,这是第一气。第二气就是着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本想用美人计留下刘备,可被诸葛亮发觉了,用计策将刘备夫妇接了回来,又在船头大声地讽刺周郎。第三气是因为周郎运用借途灭虢,他想取荆州,但却假说先取汉中,想趁机擒住刘备,但最后还是被诸葛亮发现了。最后,因为计谋屡次被诸葛亮识破,大病一场,不久便去世了,死前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最后是被气死的,他从小文武双全,但就是缺少一种胸襟,一种气量。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那就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着他们各自的性格、追求、习惯、特长,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方法、思维习惯。所以,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体谅、尊重、理解他人,就可以获得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惬意。《论语》五百多则,当我们选择去了解它时,你的品质思想都会大大提高。它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巨作。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有些人为了夺得关注,不惜纂改它。我们的历史不允许被忘却,更不允许被修改。让人们了解历史是对的,但那种做法是极其严重的。没有之前的前辈,哪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不辜负这段历史。不让历史再次重演!1000字 高二 叙事
-
于丹《论语》心得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如何为人父母的书,作者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她在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到了《论语》中说的“数”这个阶段,彼此已经不独立了,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的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可能有许多大学生去外企实习过。你一进去,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会给你一个jobdescription,就是关于你的工作岗位的描述,告诉你,这个岗位是干嘛的。从一个文秘打字员,一直到高级主管,都有自己的岗位描述。我们很多单位现在所缺失的正是这种岗位描述。我们对岗位往往有定性却没有定量。我们老是说:年轻人要好好干,一个人干仨人的活才好呢。认为这样是替领导分忧。实际上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谁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你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那么,在其位,怎么谋其政呢?首先是做事的原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什么叫做“义之于比”?就是用“义”作为比照,作为法则。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道义,就是行事的原则和标准。其次是做事的方式。在“言”与“行”之间,孔夫子更看重“行”。他很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爱说漂亮话,做出取悦于人的样子,在这种人里找不着真正的仁者。孔夫子鼓励的是什么呢?是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孔夫子提出“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起码也是“言多语失”。孔夫子的学生子张,要学习干禄。什么是干禄呢?就是做官。子张想到社会上担任点职务,请教老师应该怎么做。孔子告诉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多闻阙疑”,就是要先带着耳朵去,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就先放一放。我们常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而听听别人的经验教训,包括他经历的坎坷,走过的弯路,那是间接经验。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也有好处。“慎言其余”,就是自己觉得有把握的地方,说话时也要小心。“则寡尤”,就会少了很多怨尤。“多见阙殆”,就是要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放一放。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呢?你阅历丰富了之后,做事仍然要谨慎。这种谨慎在《论语》中被概括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要像站在深渊旁边一样谨慎行事,要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寡悔”,让你自己少一点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知道做错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无法挽回。一个人如果在说话里面少了指责、抱怨,在行为中少了很多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就能成功了。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结合区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品读好书共铸师魂”读书征文活动,我利用短暂的寒假仔细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第二届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问黄埔区法官徐文娟“为何在信访调解上成绩斐然”时,她说是小学班主任杨老师的一句话鼓励她努力、勇敢、奋进。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从两方面谈谈体会: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数学,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其实学生都怕老师,特别是犯错误后,更不敢在老师面前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如果大发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静气地谈话,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经常听老师说,我们很尽力,也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了“论语心得”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许有较长时间的面对,绝不要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抱怨领导的不理解而是要积极思考,班级里尽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较多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对于那部分学困生,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进步的。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快乐成为教师生活的主旋律。二、用“真爱”对待我们的学生!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爱学生。那么怎样爱学生呢?于丹说得好,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而恒久。学会了宽容,老师就可以走进学生及家长的内心世界,学生及家长也就会感恩于老师的付出;学会了宽容,我们的内心将会有一种坦荡荡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时,多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问题,要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正常地开展。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与融洽。《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尊重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学会宽容与包容,要以智慧去解决,以人格去感化;爱由心生,心中有爱,言行才能有爱!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论语》是传承华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黄子孙心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餐,体味生命的意义。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读于丹《论语心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读于丹《论语心得》于丹教授是这样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说明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其实,人这一生中,有什么样的朋友,就能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因此,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的环境中,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的价值取向。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先来说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第一种是友直,也就是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是一种美德,它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或有时候过分的苛刻,还有一种是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信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把所读的书的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这个正好相反,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他其实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要下海或者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工作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至于第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一副善良的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如果你一不小心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就给自己的一生套上了枷锁。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人这一辈子,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你就会觉得:这个人做我的朋友,可能是我的危险。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于丹论语观后感《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本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第1篇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 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不为己甚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修身养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第2篇千百年来,《论语》被公认为是一座丰富的智慧宝库,只要掌握了打开大门的钥匙,人们就能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认为《论语》对我们现在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不仅仅只是那一两句警句。《论语》中大多的道理并不是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它只是孔子与学生之间以交流的方式,用最朴实无华的语句来点明那至极的真理。当樊迟问老师说,什么是智的时候,孔子就说了两字:“知人”。真正的智慧就是面对人心,你有什么样的的判断力。那我们怎样才能知人呢?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痩哉。”意思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并不是看结果,而是在于他心理的动态过程。那我们要如何观察一个人呢?孔子说,那就去看一个人的过错。子曰:“观过,斯知仁矣。”就是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真君子犯错后能端正态度立马改正,而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这是孔子所说的最高境界。知人之后,我们要怎么做?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要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人提拔到那些有一面之私的人上面,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能的空间,用他们的高尚和正直去影响周围,影响社会。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让他们都能各施所长。(有大智慧的人和有小聪明的人)我们现在有的人往往只是拥有一些丰富的知识,却误以为自己很有智慧,其实这是很愚昧的。智慧不仅仅只是依据知识的多少来判定的,它是需要(知识+经验+悟性),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的。于丹教授还说:大智慧和小聪明有时候仅仅只是区别于一种态度上。当遇到事情时,我们需要谨慎的思考,系统的看待问题并不能草率片面的去行事。于丹教授点明我们,做一个职业最好的境界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做到生命在这个职业中的穿越是一种享受,这是最高的境界。《论语》中所蕴含的智慧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生命去体验。智慧的最大的境界就是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第3篇我是从刘心武讲红楼开始看百家讲坛的,中间有近些断下了,而这断下的正是于丹讲论语。后来又重播才得以听听。打从于丹以开讲就听父母论道了,现在看到了,和我想象中的不尽相同,有点儿散,可听着也就是舒服的,不像易中天那般,一环扣一环,拉下一点儿都觉得揪心。当然,说的是于丹,就不扯远,写的是观后感,就来念叨念叨我的感觉。从开始就没特别留心,从仁到义,从智到德,从治天下到治自己,挺多挺全挺有道理。可却也是记不住多少了。我不是那多文彩的人,也不是那多学识的人,就是一整天挨家里叼笔杆儿做题的小学生,看了于丹讲的论语,我依然会挨家做题,但也许不会叼笔杆儿了,脏,对身体不好。我偶而会上网泡吧,然后吃一碗泡面充饥,也许以后不会了,不会吃泡面了,不健康。我常常拉夜写作业或上网,以后会注意控制。要说我从于丹那儿学了什么,第一条就是金贵自个儿。世界上没有完全了解你的人,除了你自己。自己不珍惜自己,叫别人拿什么尊重你?当然,这是大话,间而言之,就是对自己好点儿,以后的路还长,有你受的。说起漫漫人生长路,就不得不说道说道理想这一码事儿。”我嘛理想不大,就相当一设计师,目标不明确,就动漫这一行就成,水平不用太高,就世界级的就成,工资不用太高,和老板差不多就ok。”以上,乃本人和同学胡侃时的报告,不过说真的,里面还真有我想要的,比如说动漫设计师。后来想想,也不过那么一码事儿,我就憋足劲往那儿冲就得,什么心宽盛天下啊,什么扎扎实实啊,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有空耽误不起啊~~~~我是习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喜欢踏实安静,不想成就什么辉煌,所以,就像于丹讲的那些个道理,再大的道理,到了生活中就是一堆废话,踏实厚道的做人才是真实。或许还该有激情与梦想,不过更应该在热血沸腾中寻求安定。这是论语,或者于丹,给我的第二条,感受。我承认我是消极派,但不代表我没有积极的一面,人本来就有很多面吧,或者在每个人眼中它长得都不同,可只有一点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至少是无害的。没别的要求了,这固然消极,可也最容易达到与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积极,这叫知足常乐。也是于丹讲的,或者说是孔子讲的。不过这每个人都知,却不一定每个人都用,我很幸运,我用了。然后在于丹讲给大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诶,这也算门学问。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于丹的追求和她的演讲治学融为一体,她把论语融入了生活,然后将给别人听,然后别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或是会心的一笑,又或是对此嗤之以鼻,都无所谓。因为这说明,他们正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自己的论语,你看不到,你也不理解。最终的目的就是幸福,于人幸福,于己幸福,我是自私的,所以用自私体会着论语的自私,然后我感到满足,这便足以了。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1200字以上 高一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