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1000字

教育

1000字 初三 议论文

带着一身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意念随着书包的下落,随即消沉,翻,落地,破碎。沉浸在沙发中的自己,回想着所发生的一切。考试,依旧是中国的教育原动力啊。心中有着愤愤不平,因为老师在课中曾说: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自己有所兴趣的课了,因为我们没有资本。为何没有资本,因为考试,考试使我们失去了兴趣,难道不是这样么?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激动的,有所想法的。而不是成天背,默,考,更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我想。也许有些人就是这么认为,但若是这样,所谓“人才”又是什么东西呢?是在学前人东西学得非常好的基础上练一点自己的突破都没有的,这便叫“人才”?读书要读好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一点想象力。而教育,培养的便是这东西,现在我想反倒成为其扼杀的更本来源了。曾在古文上看到过一句话:在中国,我们都是学习的机器和机器破坏者罢了。这句话说的相当有道理,我们每天学,每天又去破坏别人的信心,到头来我们获得了什么?

“考试又考差了”这句话我想在全国各地都是在学生口中代代相传的,可见的,教育,不仅仅是老师教书,学生读书的问题这么简单了。

其实老师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被这教育式给深深的改变了,而让一群被改变的人来教育还没有完全改变的人,正如一位严厉的继母对孩子的管教,倒不见得有多少成效,引发的仇恨倒是不小。真的不知说什么好。我认为中国教育改变的是学生的内心,只知道考试考好了便是好,差了便是不好,就要挨骂。试问:考试最好的一定会受到社会的表扬吗,会得到流芳百世的好名吗,更功利点,会赚到全亚洲首富么?这教育太客观了不能完全的按照学生的意愿去学习总是有着什么需要检验有时候像我们去选体育课就会想着万一学不会就不会得到学分还挂科会影响成绩于是就选了已经会的运动试问这样的课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个人认为学习是给自己学的真正学了就是有了就是知道了不一定要有那么多的考核啊作业啊有时候这都会适得其反本来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被这些东西浇没。

周立波先生在《壹周立波》中,将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认为中国教育培养的是”全才”,美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专才”,因而中国的教育不如美国,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番抨击。他说:“这些老师,不过是把一群正常人关在一起,叫他们如何变为疯子的桥梁罢了~”正确不正确我不发表评论,但我看了以后是真的有了深深的共鸣。也许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的一生就是为了考试而生的“悲剧”,可到头来我们可以做什么?若是有创新力的几个也被外国拉去发展他们了,真正留下来的却不知如何。教育,真的要改革啊!

我想,叫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人,会做一些事情,会去想做一些事情,愿意去做一些事情,这便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与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关联。但这,只能成为他人饭后闲谈的几句空话罢了,待得真正的教育实行,我恐怕真的,看不见了。

初三

教育几时改,成绩真的很重要么

1200字 初三 议论文

教育的问题我想以日益深入人心了,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中,教育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是否人性化,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在这点上做的非常的好,我深切体会到教育局所给学校的各种权利,完全符合了学校的利益标准,官二代的嚣张,富二代的霸气,无不体现着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还为我们的身体健康着想,像苏丹红,敌敌畏,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等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国家给与我们的福利,为的是让我们有个健康的胃,身为中国人我对这点倍感自豪,这说明了我国化学教育水平之高,药家鑫,炫富等等更显示出我国素质教育之世界顶尖水平,学生因老师批评而跳楼,高三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跳楼身亡这些也向我们诉说的我国素质教育所带来的计划生育的成果,现在的在校教师只认准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为好学生,而学校也只认为只有教出好学生的教师才是好老师,但是好学生就真的是各方面都好么?还是只是成绩,好老师就真的是能教出好学生的么?还只是教出好成绩,如果说只把成绩算作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方式的话,那么我国早就出来无数个乔布斯了,但是事实呢?正好相反,我国连一个理科类诺贝尔奖都没有,何提乔布斯呢?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教育功利化明显,学生成绩与教师奖金挂钩,教师歧视学生的现象严重,初二人为两极分化,学校为成绩不惜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健康,为素质不惜检查学生的遗容遗表,教育这个东西是教人的,不是教机器的,与其像机器一样学习,不如像人一样活着。当教育失去本来的意义的时候,那么学习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这个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时需要的不是你那废了16年拿到的一纸文凭,需要的更多的是5年的经验,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个体,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人,所以教育不能以一治百,这样不但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还会使社会思维呆板,国家创新能力差,全国两会的主要内容我不知道,但是我想问问他们为我们儿童们所考虑的多么?不要只去想现在的问题,别忘了我们总有一天是要接替你们的,在那之前,请保障我们的生活,降低中高考的难度,考题更加贴近生活才是正确的方式,应试教育所出来的好学生也只是满脑子都是理论知识的电脑罢了。

今天我在此发表此篇日志,是因为我相信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愿望再怎么遥远,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教育会改变,21世纪要的是创新性人才,不是知识性人才,有知识没创新的人注定被淘汰,有创新但是知识不够的人不要紧,因为电脑可以帮助你补充知识,但是创新能力不是能够培养的,学校里的“差生”请不要认为自己差,因为你总有一项要优于常人,放大自己的优点,用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憾,最后送给全国教师及教育部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差生和好生,那些只不过是人造的假象罢了,以成绩来论好坏非明智之举,因材施教才是正途。赋诗一首:水调教育教育几时改?把酒问教委。不知教委何人,教育总不改。我欲乘风去改,又恐死于非命,教委不可去。起草改革书,发表在人间。教育差,素质低,学生怒。就应有改,何事长向别时改?人无三六九等,学无好坏之分,此事现难全。但愿教早改,学生共解放。

初三:飚车之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