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二零零三年,“非典”爆发。
而现在,“非典”对我来说,不过就是教科书里一个好像听到过的名词,一个要背的年份日期。
直到,我本周读到了柴静的《看见》里,一篇关于她做“非典”新闻调查的文章。
本文通过许多真挚动情的环境心理描写,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非典”,看到了“非典”的背后——那是人类坚强的意志,“我要活下去”,那颗最温热的跳动。
如果,死到临头,活着的日子屈指可数时,你会害怕吗?你会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吗?如果,你面前有无数人在倒下,一个接一个倒下,就如多米诺骨牌,你会惊慌吗?你会担心下一个是自己吗?
当每早,太阳升起,睁开眼能看到万丈金光,是否会感叹“活着真好”?
封面是一张照片。有三种人。小孩,中年人,老人。小时候经常猜一个谜语:“什么东西小时候是四只脚,长大了二只脚,老了以后是三只脚?”谜底是人。现在的我们,有时会有“当一个退休老人多好”这样的想法。可当我们老了,转回头看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又是一种什么感受?是羡慕之前孩子时的青春活力,还是享受快到终点了?
有一种人,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活着。不管成功与否,有意义与否,即便处在社会底层,即便人生不如意,只要能活着就行了够了,哪怕当牛做马。
有一种人,比如革命英雄,认为活着必须要有尊严,否则还不如死亡,所以才会宁死不屈。他们坚持认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他们的人生哲理。
活着,真好。活着,真不好。
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最喜爱的词人就是这么一个拥有有趣的灵魂的人。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他:“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他是谁呢?他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苏东坡。
我对苏东坡的喜爱,远远在我没有识字、一句诗词不会念之前就开始了。这源自于我最爱的一道菜——东坡肉。东坡肉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我好奇地问妈妈:这道菜为什么叫东坡肉?妈妈告诉我,东坡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这个文学家啊,跟别人不一样,古来君子远庖厨,可是他不光善于写诗词,还是个超级吃货,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长大后,当我读到“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位身形挺拔、气宇轩昂的中年男人,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持着炒勺,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炯炯地盯着锅里的肉,鼻翼不停地起伏,似乎不愿放过任何一缕香气。不要说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肉了,就是吃个橘子,他也要填词一阙——“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能将吃橘子这样一件小事写的如此详尽传神,可见苏东坡做实了吃货之名,亦可见苏东坡才华横溢!
你说,这么有趣的一个人,让我如何能不喜爱?
当你读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亦或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样的词句,如此万丈豪情,如此广阔胸怀,你怎么能想象,苏东坡的一生,高开低走,经历位高权重之后被政敌构陷,连遭贬谪,晚年甚至穷困潦倒?无论是飞黄腾达之时,还是颠沛流离之际,他始终以从容、旷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挫折,从来没有被打倒,更没有放弃自己。即使他的政治主张无法得到实现,他不会自怨自艾,更不会眼高手低,而是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切实造福百姓。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徐州,他率领军民奋战七十余日抢修防洪大堤,使徐州黎民免受洪灾之害;在惠州,他用山间的竹子,建设了供水系统,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他曾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颗有趣的灵魂,散发着光芒,照耀着身边的人和周围的世界。
你瞧,这么有趣的一个人,让我如何能不喜爱?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朽的诗篇纵然难得,倒也能寻;优秀的词人纵然稀罕,倒也不乏。然而像苏东坡这样有趣的灵魂,却是独一无二的。读他的词,唇齿留香,涤荡心灵;探究他的灵魂,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谢谢你,苏东坡!你永远是我最喜爱的词人。
相关推荐
-
《看见》读后感初二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这本书给我们,说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于是闲暇之余在书店看到时,便买下了。看了几章后,虽有些不懂,却也颇有感触。《看见》是主持人兼记者的柴静所写。还记得她自己斥巨资做的一个环境调查的视频《穹顶之下》。那时,她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中国的环境从很早就已经开始被污染了。当然,在《看见》这本书中。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峻。山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书中是这样描述山西的环境的:“天像个烧了很长时间的锅一样盖在城市上空。一眼望去,不是灰,也不是黑。是焦黄色。”“村里各条路上全是煤渣,路边庄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她的红棉袄是唯一的亮色。”大家都知道山西的煤矿之乡,山西的经济也因煤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谁曾想到,一时的给这片土地的人民带来的是永久的“贫困”。柴静是山西人,她很深刻地感受到山西的污染有多么严重,当然,不止山西,这大家都知道,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多少大城市被雾霾所困扰,多少地方的人民没有干净的水喝。我们虽生活在沿海地区,污染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但水污染也不容乐观。听爸爸妈妈,老师,爷爷奶奶这几代人说,以前呢,不管是溪水,河水,都是清澈见底,可以直接捧起喝的,夏天炎热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就跳进里面游泳,抓一两条小鱼小虾。可是,现在呢,到处是各种颜色的臭水沟。还记得,以前下暴雨的时候,去学校的路途不一会儿就积起了水,其实一方面是学校的地段是低洼地,但更多的是旁边的水沟堆满垃圾,起不了排放雨水的作用,于是不一会儿就淹起来了。一淹水呢,臭水沟的垃圾,臭水自然就积在路面,也积在学校中,经常就停课一天。那时还很高兴呢,总盼着下暴雨,现在想想,污染真是太可怕了。现在就已经是这样了,因污染而得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再不治理的话,那么将来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将是无尽的病魔,一个无色无味的世界。7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看见》读后感在《看见》一书中,作者柴静在书中生动形象的利用自身在新闻采访工作之中印象深刻之事,让人们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其中,最让我感慨的就是那篇记录非典的文章,在这本书中,柴静用了大篇幅的笔墨描写了在非典中那些最不应人注意的事物。看来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我看到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执着、坚持、竭尽全力;那些医护人员尽自己所能,在绝望中寻找那万分之一,渺茫得不能再渺茫的希望,他们对于SARS患者不是远离他们或是放弃他们,而是为了他们不惜付出一切力量,就在旁人对SARS患者躲得远远地,不敢靠近之时,他们与病者保持着最近的距离,用自己那火热的心去感染每一个病患,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医护人员又想方设法地让病人康复,能在这个世上多活一些时日,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人!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想起SARS这场浩劫时,伤心难过之余,免不了有些惋惜,若是当时的医学能像现在这样发达,那那些医护人员也就不会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条又一条的生命就这样灰飞烟灭,他们可以保住更多人的生命;若是当时的信息能像今时今日这样方便,快捷,也许广大民众就能知道非典的可怕,能提早防范,有关部门也就不能像当时那样一瞒再瞒,才使病毒迅速扩散;当时,医用设备紧缺,有许多人不能进入病房,只能等死,如果,在当今社会,这些人也就不用在绝望中离开。然而,在SARS中,我们看到了任何事物都无法隔绝的亲情,柴静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家庭:一个医疗系统的官员患上了回家又传染给了妻子和儿子,他们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病床,却让给了儿子,夫妇俩发烧烧得浑身发抖却只能坐在板凳上输液,当孩子痊愈时,他的父母早已过世。在死亡的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的恐惧,因为他们拥有温暖,他们被许多人关心着,他们是幸福的。非典就这样结束了,这场灾难带给我们无限的思索。7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看见】读后感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看见 读后感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知道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十三年前,她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主持人,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也用不着签约,虽远住北京,但每月坐火车高铁去一次现场录完音拿了现金就走人,过得好不自在。十三年前,她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姑娘,即使在梅地亚酒店和陈虻见了面也是翘着二郎腿眯着眼打量对方,“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承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二十三四岁的她毫无顾忌脱口而出,对“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这种问题淡淡的不屑。大概在她心里觉得,自己早已阅尽千山。进中央台,是二零零零年的事儿。走进新闻评论部,正东张西望好奇打量的她一眼便看到部门口的几个大字:求实,公正,平等,前卫。那时的她对“前卫”这两个出现在新闻评论部的字眼丝毫提不起兴趣,也或许根本不理解,只是淡淡的留下了一个疑问,便顶着一头刚理好的短发化完妆坐进演播室,和几个医生、专家以及孕妇现场通话采访“剖腹产”。到底还是阅历不够,当时的柴静并没有把电视当回事,编完稿子后让同事帮忙剪片送审,自己“飞”到了西藏开心耍去了。丝毫不出预料,陈虻在开会时公开批评她这一期节目“问题和回答都没有达到一定深度,只顾自己,知识层面找的不全”,纵使再怎么改结尾也都已经无能为力了。她在那样一个时代,进入那样一个地点,周围是陈虻、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地方台的文艺青年要在短期时间内改变成一个会思考、有眼光、有技术的主持人和记者,失败就会来得像瀑布一样猛烈而持续,没完没了。在毫无方向感、迷惘的沙漠里行走,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踩下去都是无尽的散沙,永远碰不到坚实的地方。我估计那大概是她人生中最溃败的一段日子,完全没有方向,没有自信,根本不知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每走一步都是错。在多方的压力下,她开始变得机械,熟练地在每天节目的结尾说:“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然后卸妆下班。在她自以为找到状态找到方向不会再迷途的时候,便得意地尖锐质问采访对象或嘉宾。柴静在她的书里写:“过了好几年再看这期节目,提的问题还在其次,那个坐在台上、一头短发、雪青色套装的主持人,脸上都是凌厉,眼内都是讥诮。我不是试图去了解他们,而是已经下了一个判断,满满腾腾都是杀气。”出于各种原因,新领导张洁让她去了汶川地震的现场做直播记者。在哪里两次的直播都带给了她刺激,有观众评论说她讲的如此顺滑流利,根本就没有思考没有情感,只是在讲三个故事。虽说领导并没有提到批评,但是同事和观众的反应还是带给了她很大的震撼,她也不觉得理亏,反省了之后,第三次直播就好多了:不再做作、不再虚假、变得真实。柴静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记者的“见闻录”,她在见闻的缝隙里,一层一层剥开自己的心事,过往,情感。看到一些我们平常不能对谈的人与事,不稀奇。但自己把自己心扒开来,让你观窥,要很大的勇气。有些情感,像血肉已经长在了一起,她说老范、老郝,团队里的其他人,陈虻,等等。这些亦师亦友的伙伴,生在一起,长在一起,共同走过人生里最难忘的这段路,脚印密密麻麻地迭在路途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陌生的人传递这些成长的记忆,是一种功德。像药家鑫父亲说的,有些事里,有血的教训。当然也有很多,不流血,但有痛,有泪,有苦难,有微小的欢乐杂阵其中。这一切,构成繁复的生命切面,有待我们去相遇,去看见。在痛苦中看到欢乐,在乱象中看到本质,在丑陋中看到美丽,在绝望中看见希望,这是柴静的 看见 。在寻常中看见欢乐,在平凡中看见幸福,在我们相处的点滴中看见希望与甜蜜,这是我们共同的 看见 !读后感大全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看见的读后感真理是无的那个底,它时而苍白无力,只是一个轻飘飘的底,时而又承载着千钧之重,让人难以将之从洞底抽出,抛出井口,晒在光天化日之下。总有那么一些人,乐此不疲地寻找真理,不畏艰辛地抽出。柴静想揭露留守儿童的秘密,想了解它们怎样生活,怎样读书。她找到了一个外国人卢安克,在那个无底洞中挖掘,贪得无厌。卢安克他生于德国,经过高考,顺利考上了大学,这样的生活平静无波澜。上了大学,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和许许多多的信息渗透到生活中,卢安克自认为思维跟不上,来到了中国山区。有人说他在逃避自己的弱点,可我总觉得,他只是在寻找自己的内心,他在默默地挖掘“教育”这一无底洞,他反对“让人的心死去”的教育思想。他和一群孩子,五六岁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一起学习,孩子们把他当成玩伴,对他很不尊重,他也不恼,像一棵高大的树,用坚实的外壳化解攻击,变成难以消失的依赖。那一个个无底洞是相连的,柴静在挖掘时,会触到宝藏——像卢安克那样,人性的。记者们可以没有负担地挖掘真理,可自有人来背负。常说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若是真赐了罪,所关系到的是国家的颜面,可为那些想谋权篡位的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真理自有千钧之重。《梵高传》里说,人类的世界是二元的,真与假,善与伪,亮与暗,黑与白……可真理总是藏匿于两级之间,它是多元的,变幻无穷的。梵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真理是不朽的。在这条真理的路上,所有人都在上面,真的奋不顾身往前冲,好像不找到它决不罢休——可他们或许不晓得,往前冲是好的,可有些真理就在原地,或者漂浮在空气中,像《哈利·波特》里的金色飞贼,飘忽不定,只有用心与它取得联络,它才会依附于你。有些人一直拄着拐杖,现在试着脱手,踉踉跄跄,想站起来。有些人往回寻寻觅觅——可他不知道,真理永远是向着前方的。前方是未知的,但前往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难走,时不时栽个跟头,一个名为法律的东西将你扶起,助你慢慢走向前方。有人说,法律就是真理,它们之间有个界限,名为道德,这个界限细如一线,但决不能超过。过程代表美丽,在这条真理的道路上,遇到法律,遇到道德,真理也就不远了。900字 高二 读后感
-
看见平凡读后感甘于平凡走流年有时候,一份清淡,能历久弥香;一生平凡,可回归本真。所谓诗酒趁年华,也只有青春鼎盛之时才敢于挥霍光阴,一醉求欢。十年以后,再去回首,只觉红尘如梦,我们只不过在梦里做了一场春朝秋夕的沉迷。厌倦了凡尘五颜六色,独爱岁月清欢,只希望可以有个妥当的归宿,安排落拓的自己。而汪曾祺只愿作一个素淡才子,没有想过要风云不尽,只想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沉醉,浪漫自由地生活。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一种单纯简洁的生活。或许是看多了繁华世态,内心更加坚决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于是每个人都在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完美。但有一天我们都会回归平凡,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真。王维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的一生不过是日出至黄昏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都可以落幕。汪曾祺不肯做悲情男子,不愿对过往低头,所以他喜欢怀旧,却不会沉迷。汪曾祺描绘祖父祖母时,给人浮躁中的宁静,平凡简约的生活让他感悟很深。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合适自己的地方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就都是驿站,将来启程,也不再细数流年,过往的千灾万难到如今都成了回忆,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汪曾祺似乎早已深悟,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他亦明白,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正的烟火,琴棋书画诗酒花能怡情养性。《看见平凡》中写出牡丹花虽然娇艳欲滴,但花期甚短,凋落时,恍若流星在天边划过,留下干枯的瓣。直到有一天,风尘满面,谁还可以在时光的明镜里收拾起凋落的容颜?无论你如何掩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人的力量多么微不足道,抵不过一寸光阴的削减。过尽流年,也可以让自己更加深邃成熟,内心却总是面临巨大的洪荒,一刻都不能消停。汪曾祺写他的二伯父二伯母在宅院待了一生,青春与生命从这里慢慢消失。许多人以为守着一座老宅,栽花种草,平凡生养,从红颜到白发,就算是安宁。背着行囊浪迹萍踪,人间摆渡就是放逐天涯,苍茫遗世。真正平凡是懂得随遇而安,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至于太过曲折,不至于时刻彷徨在转弯的路口。世事难遂人愿,你想要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风波四起。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地去追寻什么。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个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珍惜每一个与自己擦肩的路人,纵算平凡,虽有苦楚,但无怨悔。纵然都是人生的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甘于平凡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如美花眷,平凡过往,都成为汪曾祺永久的怀念。1000字 读后感
-
看见人的眼睛不止一双,还有一双慧眼源于生命的绽放,藏于心里。眸子中,是一片跳跃的火红……——题记枫叶——一种秋天才会被关注的叶子。它们在告别了自己的年少轻狂,到了晚年,才真正绽放了自己的生命。春夏两季的枫叶,是一群不谙世事而悠闲的孩子。淡青的树干上,堆积着绿中透黄的调皮颜色。风一吹过,它们就唱成一片。它们并不安静,总是吵闹地消磨时间。我本人是很不喜欢春夏两季的枫叶的,觉得它们年少狂妄和自己一样。然而枫叶在秋天时,才是真正的枫叶。秋的枫叶,总是随着夹杂着凉意的风轻轻摆动。淡黑树干上的它们,已经褪去了充满戏谑的黄绿,换成了泛出血色的金黄。枫叶,正在追忆着那些被自己消磨过的时光。它们像步入了不惑之年,变得多愁善感而乐于回忆。当枫树的树干变得乌黑而潮湿的时候,它的叶就进入了一生中的迟暮。秋意渐浓,在某个寒风骤起的夜。所有的枫叶都停止了所有的懊恼和追忆:过去的已经过去,为何还要长吁短叹,继续蹉跎?何不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的枫叶都化为一团团带着冷意的火;团团的火又聚成了片片飞翔在生命尽头的红色云朵;云朵在风中化作道道带着血色的光芒。在枫树的枝头喷射而出,划破了深秋的死寂,照亮了秋天的胸膛。这涌动的红色浪潮并不长久,激情燃尽的枫叶,谢幕的那刻,骄傲而华丽地随风坠落。它们红于花,烈于火。虽然它们平平淡淡地来,却轰轰烈烈地去。550字 初二
-
看见生活中,虽然我们不愿意,但也常常会看到,看到欺骗!人通常都是温暖的,不像冷血动物一样,人都是会互相帮助的。可现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有不信任,并且互相疏远了起来,互相欺骗了起来。在地铁上,许多人争先恐后的,只为了一个座位,随后就都开始玩上了手机,不再有一点交流。这时一位大妈率先打破了僵局。只见她走到一个孩子面前,用她独特且不讲理的语气说:“小孩儿,把座位让给我坐会儿吧,好吗?”那孩子的眼神无处安放,脸上写满不乐意,但他知道只要拒绝,就会收到枪林弹雨般的“教育”。这“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同你讲一些歪理。但他还没等开口,那位“娇小玲珑”的“广场黄飞鸿”已经站不住了:“你怎么回事?知不知道什么叫尊老爱老?”即使坐下后,她依然说个不停。这期间没有一个人上前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要不然,或许有人去帮助小孩的话,会得到更多的“义务教育”。就像在大马路上,又一位“广场黄飞鸿”倒在了那里,显得是那样的弱小、无助、可怜。围观的人也不少,可为什么没有人扶她呢?只有她一个人在那里苦苦地说:“哎呦,好痛呀,都没人来扶我。”终于,一个人上钩了。只见这弱小可怜之人以极为熟练的身法,卧在那人腿上,并一口咬定就是这个人撞伤她的。这次是演的。如果真正发生事故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还没有人敢扶怎么办?所以,现今这样互相欺骗的状况是谁的过错呢?我想,我们都有责任。希望,以后我们看见的,会有更多更多的温馨与美好!550字 初三
-
看见看这时间万物,都渴望得到温暖,都渴望得到生命,都渴望得到美好的令人向往的未来生活。看,并不难,因为上天给了我们每人一双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这世间的花草树木。但看见,或许就难了,因为看见不仅仅是看一件事物的外表,更是看一个东西或一件事物真正的本质。比如说“九方皋相马”,皇帝让九方皋找真正的千里马,然而九方皋说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千里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当皇帝让人牵过来的时候,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伯乐解释道:九方皋才是真正的高人,他的看见是看到了事物的本质,看见了这匹马它内在的本质。这样的相马者才是真正的高手。看人间、看生活亦是如此,但它比看见事物的本质高了一层。因为,你在看人间或者看生活的时候,必须要有理性的头脑、平静的内心,不让一点小事就把你的生活变得天翻地覆。你的内心保持沉着冷静的同时,还要分辨是与非。当你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时,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位成功人士,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扰到你,在你的世界里这时只有快乐和平静。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时,避免不了会遇见暴风雨;有时,避免不了会坠入深渊;有时,避免不了为了一件事情绕了无数个圈儿。这个时候,就请你想一想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无论如何,你要相信自己,不断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这样,才能变成一位内心真正强大的人。550字 初三
-
看见我睦然回首,看见你在灯火阑珊处。——题记我每次走在灯火阑珊的街道中时,我总是想着你会不会在下一个路灯下看我。长长的大街,灯火煌煌。一个人,一个影。向自己内心方向前进。穿过黑暗,回归光明。“嘿,过来!”一个黑乎乎的胖小伙喊道。她情不自禁的把头往回看,看见一个脏兮兮的衣服和鞋上破烂的洞口。他看了看我,又环顾了四周,然后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我的面前,傻乎乎的笑了笑。当我看清楚他的样子时,我差点笑出声来,后来强忍后才说:“什么事?”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手中既然拿着我的钱包问我:“这是你的吗?”等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我没好气的抢过钱包就走。就想着趁早离开这里,走在半路上。突然!前面涌上一群坏人还拿着刀。我退后了好几步,我顿时不知所措了,孤零零的我绝望的喊着,叫着也没人答应。寒风呼啸着,割得我脸生疼。啊!快跑!不幸的是,一只手抓住了我,让我无法动弹。“快放开我,快放开我!”这是我心中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是好啊!这时,一个声音传了上来。“快放开他!”他冲了上来,把我从坏人手中救走。“真是,太感谢了!”嚼着泪水的我。感激得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已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我仰望夜空,看星星的明亮,看月光的皎洁。心想不知何时又能和他见面,他那黑色的皮肤中却渗透出善良的光茫!在同一片夜空之下,灯火辉煌之下,我仿佛看见了社会美丽的一面,人心善良的一面,黑暗中的光明,我看见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睦然回首,仿佛看见你在灯火阑珊处。四川成都成华区列五联中初三:张典一550字 初三 记叙文
-
看见用我们灼热的心,看见对生命的感恩;用我们刚强的意志,看见对人生的拼搏;用我们青春的斗志,看见对未来的辉煌。人有一双慧眼,能看见世间的温情。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人都想把握好这一次。可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无数条生命丧失了亲人和家园。就是这场地震让这些活下来的人看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他们看到了武警官兵们积极赶来救援;商店、超市老板纷纷发送水和食物;四面八方的人们闻讯赶来援助、捐物、捐钱……这些场景都让存活下来的人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刻骨铭心直至永远。人有一双慧眼,能看见自己人生的拼搏。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我们不能在年少时碌碌无为而到老悔恨,应当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理想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要看清自己的人生观,努力学习、拼搏向上,遇到挫折与困难难更要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勇于拼搏。人有一双慧眼,能看见青春的美好。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时光把我们由稚嫩的脸蛋转变成了成熟的脸庞,由嬉戏调皮不爱学习,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孩子,蜕变成了稳重大方、为了未来而奋斗的少年。青春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就是这一次更会让我领悟到人生的磕磕绊绊,更会让我从这一次成熟许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读懂了感恩,看见了温情;在人生的历程中我读懂了拼搏,看见了自己挥洒的坚强;在青春的历程中我读懂了斗志,看见了自己理想实现后的辉煌。看见让我们领悟到了属于自己的真谛,让我看见了自己在前方不远处的路口,更让我在生活中看见了温情……550字 高一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