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读后感
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提到的有名有姓的女孩有上百个。最重要的便是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册里的三十六个了。文中姑娘或丫鬟也不少,为什么曹公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
我认为,香菱学诗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香菱确实对诗文和学习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香菱学诗时,能读诗到“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的程度,这不仅仅是显出香菱的呆,更是体现了她对学习的执着。香菱有着绝好的领悟能力,在黛玉对作诗稍作解释后便能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说道:“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在第四十八回中,宝玉也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若从这个方面来说,聪明之人必求多掌握学识,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知识很大层面上都是从书中获取的,那么,香菱学诗也不足为奇了。“精华欲掩料应难”月亮那纯净的光华,料必难被掩盖。这句话何曾不是自喻呢?黛玉也说:“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可见香菱确有过人之处,这光华又怎能被掩盖呢?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其次是为了抚慰心灵,缓解寂寞,寄托她的寻乡思乡之情。香菱自小被拐卖,好不容易被冯渊看中,“定情于一人者”,可偏又让薛蟠买去做妾,闹出个人命官司。可那“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从这侧面描写,也可看出香菱日后在薛家也不会安稳。可偏巧香菱对于自己的父母,年龄以及家乡,一概没了印象,文中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在周瑞家的以及夏金桂的询问中都可以看出。从现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来看,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最穷困潦倒之时,写出回忆自己童年美好生活的作品,其中的精神归乡的意味不言而喻。反观香菱,她从小被拐卖,在贾府被欺侮时,她能回忆起自己父母亲的关爱吗?她能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薛蟠外出时,香菱便得了空闲,自然要学几首诗,寄托自己的感情。“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归乡,团圆应是香菱日夜所思的吧。
再次,便是香菱对进入贾府上层社会的渴望。香菱在贾府的地位并不算高。作为薛蟠的妾,她只比丫鬟高些许,却又比不上宝钗,黛玉等人。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各有自己的才情。学诗也是一种提高才情的方法。而且这又能够帮助香菱更接近钗黛等人,更是帮助了她进入海棠诗社。
第二个问题,便是曹公为什么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第一,我们知道,曹公对香菱是既赞美又同情的。首先是赞美。文中多次采用侧面描写赞美。第七回,周瑞家的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第十六回,王熙凤赞:“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可见香菱的品性不同一般。脂砚斋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杜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点的作用下,“香菱”学诗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红楼梦中合计有正、副、又副册各十二钗,第六回判词副册中唯一提到的便是副册之首香菱。显然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书中香菱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正面描写就只有那么一两处。第一回以及第四回有对她的外貌描写。其余的描写多为一笔带过,如第二十回,“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第二十九回的“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我们对香菱性情的了解多从旁人的描绘中得到,缺少正面描写。在前面的描写中,我们知道,香菱是一个漂亮、安静的女孩子。但,这还不够,这从哪儿体现出来?于是香菱学诗的情节便上场了。这也是文学作品必须要做到的,这才使香菱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其三,人物的行为是与其身份地位有直接关联的。我们把与香菱年纪相仿的其他女子如惜春、平儿、袭人等人来和香菱作个对比。惜春是荣国府的四姑娘,即使是庶出,从小也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虽不善诗,但善画,拥有小姐的气质。平儿是凤姐的陪房,贾琏的妾,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凤姐的帮手的,没有身份也没有时间去学诗。而袭人地位更低,就更不可能与宝黛等人平等相处,向他们学诗了。而香菱正好有这个身份及时间,安排学诗的情节也是自然的。
综上,香菱学诗的情节正是大观园的必然产物。
人生几何_800字
漫漫人生路,条条沟,道道坎。
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候,低头沉思。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而不是想自己缺少什么。挫折再多也是历练,不死终会出头。你正拥有的便是别人所缺少的。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垃圾是多个人的宝藏,所以沉思人生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生命中的得与失总是守衡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就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到,因为上帝在关上门时,会给你留一扇窗。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当你最无助的时候不要去眷恋那已经被上帝关上的门,而是要去发现和寻觅他为你留下的那扇窗。
当你失落无助的时候,给自己希望而不是所谓的绝望。低头沉思你会懂得很多。每当我失落无助的时候,我往往不会哭闹,不会抱怨。因为我知道没人会因为你的哭闹而对你注目,抱怨没什么用,只能靠自己。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我便会想到崔万志。听了他的演讲,让我潸然泪下。他是一个由于缺氧导致的脑瘫残疾人,但他却拥有常人所不能拥有的超强毅力。只因为他心底重复过无数遍的声音“我要养活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愿望。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你愿意动手,你就能养活自己。而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却是登天之难。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别人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不如停下抱怨,想一想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什么事都要从自身去找原因,因为只有你是完美的,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当然没有完全的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你要做的便是发现自己的缺点,把他变到最小化,让别人忽视他的存在。这样你便是完美的。
没有人能让你失败而能让你自己失败的那个人只有你。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你对自己说一定可以做到,或许你就会成功克服挫折。反之你对自己说我肯定做不到,我不行,那么对你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一个人的信念,一个人的追求会改变他的看法,改变的人生。
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请低头沉思。想一想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去抱怨自己所没有的。人生需要自己的努力奋斗,因为上帝是公平的。
相关推荐
-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而《香菱学诗》是我们的一篇课文,我看了香菱的学习用功不禁让我想向她学习。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蹯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故事开头写香菱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诺。香菱练习写诗也是在黛玉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命题限韵评论习作,指点门径三事。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宝钗先看,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指示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的第二稿依旧不行。黛玉说:“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了。尽管又一次失败,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小竹下构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将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起床,到五更才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作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这就是香菱对学习的渴望和执着,可是现在的我们呢?有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整天只知道耍酷、玩,这一切又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只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你不但能够学好,而且会让学习的负担成为快乐,所以,让我们一起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吧!7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香菱学诗《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通俗小说,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内容的高度性和对人物塑造的成功。一直以来,我对《红楼梦》的印象不过是贾宝玉、林黛玉,最多还有个薛宝钗几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已。可是这次学习的课文《香菱学诗》却是令我很喜欢,朝思暮想地一遍遍回味,许多感情从心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漫开。其实《红楼梦》我是读过的。在未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从未注意到香菱这个孤苦的女子,但近来的学习,只是短短几页纸的文字,香菱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她对于不幸的乐观和坚强、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对学习的执着与刻苦.....那么可爱。这些丰富的感受其实揭露了我阅读时一个习惯上的不足——我不懂得精度,总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对于像《红楼梦》这样深刻的有内涵的经典之作,我的浅尝辄止实在是可惜。但我感触更深的应该是曹雪芹的小说对于人物的塑造——那么饱满、形象,而正因此,整本《红楼梦》就像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立体而鲜活,构造复杂却有条理、因果。读《香菱学诗》,我不仅在学习小说和文学方面感到有收获,有感触,在精神方面,更是获益匪浅。弱小的香菱遭遇了命运的不幸,三岁就被人从父母的怀抱里夺走,从故乡的土地上分离,从此是再也不知道归根何处,他人问香菱:你可知父母是谁?家乡何处?”,香菱默然,少顷,又如梦醒般,只能低着头,迷惘地轻声答道:“不记得了。”除此之外,再无别言可诉。可是,即便如此,香菱却有着许多生命宝贵的品质,譬如好学,譬如自尊。说香菱好学,是因为当她得以在大观园中安定地生活一段时,生命中少有平静到来了,她却没有选择物欲的享乐或是令人沉迷的安逸,她选择了刻苦的学习。对于香菱这样小得像是世间的尘埃连命运都把握不住的女孩子而言,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她不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学习是义务,是使命,是竞争,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对香菱而言,学习没有任何的功力可言。她不是那个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迂腐的范进,她也不为了通过学习写诗蜚声文坛或是一跃成为才子佳人受人众星捧月,她只是单纯地渴望写诗,渴望学习罢了。香菱学习写诗的行为,提升了她自身的价值,增多了她生活的意义。这样的赤子之心是难能可贵的,是现代的就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的。说香菱自尊,是因为当香菱面对命运的不幸,无法凭她弱小的身躯反抗的时候,她并没有绝望,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力去追求自己可以追求到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香菱更珍贵的品质——自尊。我认为人只有拥有自尊,才能有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奋斗的坚强与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望,这既是使人不断向前的原始动力,也是人能够维持自身原则,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我也想拥有像香菱一样的那份平凡却不普通的自尊,这样我便感觉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令自我不断成长、强大的动力。其实读《香菱学诗》,收获的远远比我已经写下来的多得多:香菱的乐观和坚强、黛玉的才思和循循善诱、诗的内涵、诗的鉴赏……大大小小、点点滴滴,小到我自己也难以察觉的触动与共鸣,大到人生的意义与航标,不胜枚举。红楼一梦,却是现实的悲剧,可悲剧中却又有美得令人心醉的人、事、情。我想,这就是所谓名着吧。1200字 高三 读后感
-
香菱学诗香菱学诗读后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黛玉吩咐香菱要多读,于是香菱便在灯下一首一首的读,宝钗连催香菱数次睡觉,她也不睡,继续钻研黛玉给她勾画的诗词。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脑,边看边思,才能有所得。倘若所有的学生可以像香菱那样勤奋好学,学到废寝忘食,学到对诗如痴如迷境界,学到忘我的境界。那么即便是一只再笨的马,也总有会先跑的一天。其实香菱学诗,可以学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可以学的像黛玉所说的“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香菱是个好学生,即使黛玉是个在好的老师,香菱不学那也是无用功。香菱对学诗到了一个痴迷的境界,即使她每次写的很不好,她也不气馁,不放弃,她用功到连晚上做梦也在写诗,她呕心沥血,费尽心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苦志学诗终于终有所成,在梦中得到了八句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昏天黑地,怎能见风和日丽。她这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想要学好知识不仅需要一个好老师,但更需要一个好学生。一个像香菱一样的好学生,这样即使是笨鸟也总有一天可以学会先飞。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初三:心zang脏450字 初三 读后感
-
读香菱学诗读后感大家或许都看过曹雪芹的代表作《红楼梦》,其中就有那么一回让人回味无穷,那就是《香菱学诗》,香菱是一名苦命的女子,本出身在一个乡官人家,却在三岁时被拐,长大狐被薛霸买去做了妾,后随其进京,在薛蟠的一次外出,贾宝玉把她带到了大观园里给自己作伴,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激起了香菱学习写诗的欲望,却被宝钗笑“得陇望蜀,劝其缓一缓”。可香菱却急切的想学习,于是去找到了林黛玉。在林黛玉的指导下。香菱的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渐渐地,香菱越来越痴迷于作诗,形象变成了:“连房也不进,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出身,或蹲地下抠土”。香菱的勤奋苦至,在当今,又有多少人能有呢?与其让人敬佩的是,香菱身后的悲凉身世,这些历历在目的记忆并没有打倒她坚定的意志,她依旧是那么的好学好问,依旧对知识充满激情和渴望,最终,她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美好的结果》而这其中的原因,就只是因为她的“苦至学诗,精血诚聚”,她不断的努力和追寻着目标,仅仅这这点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香菱学诗》使我不禁想起一副对联:废寝忘食香菱哭学诗,诲人不倦黛玉巧施教“。全文完美的刻画出了一个好学,乐学,而且善悟的香菱,同时也刻画出了一个乐为人师,率直自信的老师—林黛玉。这篇文章教会;了我们要懂得勤奋刻苦,不以不知为耻的人生态度。初三450字 初三 读后感
-
四年级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谈起文学我就非常有兴致,学起文学,我就忘乎所以。这回我又找到了一个知已——香菱。她对诗的兴趣可比我大多了,为了学习写诗,她更是废寝忘食。 刚和她接触,我就感到她对文学是多么的如饥似渴,薛蟠外出经商,她随薛宝钗搬进了大观园。她学诗的热情就愈加高涨,进大观园的当晚,就去找黛玉学诗。没想到平时骄傲尖刻的黛玉,竟然收了这个弟子,还热情地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地教她。从这里我也看到了黛玉没有小性子时的诗人的胸襟。香菱后来学会了作诗,还加入了海棠社,这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她自己。黛玉给香菱制定了一套正规的学诗安排,从此看,黛玉的学识是非常深厚的,我也看到了这个一个孤独女孩的内心,只有读诗、写诗才能抚平她内心的寂寞,只有在诗的世界里,她才能自由翱翔。虽然黛玉的莘莘教导让香菱受益匪浅,但是如果没有香菱自己的勤奋努力,也是不会有学成写诗的结果的。香菱在学作诗时茶不思,饭不想,一心只惦记着诗,甚至连梦中也还在作诗。正是因为她如此的虚心、好学刻苦,才能摘取这么硕大的胜利果实。 尽管香菱是如此勤学好问,但是上天却对她如此不公,让她的人生如此悲惨。原本出生乡宦家庭,却在三岁时被拐走,长大后被薛蟠买去做妾,后来又被夏金桂折磨至死。我不得不惋惜在封建社会中被扼杀的人才,无法表达出对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现象的厌恶。 在这样的发达、开放、文明的今天,我们拥有舒适的读书环境,随意挥撒的空间,更要借鉴香菱的学习精神,长江后浪推前浪,成为世界的栋梁。6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香菱学诗》《香菱学诗》香菱,本名英连,小时候出生于有钱人家,却由于在元宵灯会上被拐卖,沦落为贾府奴仆。宝钗一副夫子样的作为有时难免会煞风景,给人家泼冷水,所以香菱更愿意舍近求远找黛玉学诗,而黛玉则指点她学诗门径。 这个故事描写了很多人,但重点描述的还是通过香菱学诗这件事来表现书宝钗和黛玉两人不同的对待人、事、物的方式。宝钗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想教香菱的,她认为一个奴仆不值得,会显低她的身份,所以宝钗会偶摆夫子的架子,作者在此次是要体现出宝钗内心性格特征。而黛玉则不同,她认为香菱也是人,和大家一样没有高低之分,所以她不会嫌香菱不好,很认真的教她,香菱学诗终于成功,从而获得了大家的称赞。 曹雪芹在此处是明写香菱学诗,暗写宝钗和黛玉这两人的人物性格。和前面一样,曹雪芹除了明面上的意思外,还有很多是从暗处着手的,如后面写到的史湘云见宝玉,黛玉在窗下聆听,除了在明处设线了人物对话,又暗处着笔些了几人的内心想法。这也体现出了曹雪芹写作的高明之处。 香菱学诗,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从中甚至可以延伸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一些感想或者说是期望。诗词要求的是创新,倘若有了“新”,那么诗词的格式等束缚,也就成为了空壳,可有可无,重要的是内涵,而非格式。 学诗的过程中,香菱找了宝钗、黛玉来指点,宝钗虽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得”,但还是给了香菱些许指点。但与黛玉则有了很大区别。黛玉虽生性好静,喜散不喜聚,可还是很大度地给了香菱不少指点。也让她成了香菱学诗成功的重要人物。文中还出现了探春、宝玉等人,也起到了不小的陪衬作用,似乎是在为香菱的学习而赞叹,又似乎是作者在为后文写伏笔。 循序渐进的文字,流水般俊秀的诗词,终于还是为香菱所写。《香菱学诗》《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痴心学诗的故事让我感动不已。每每读着这个故事,我都会想到自己学习写作的经历。 小学时,我们每次上课都会不余遗力地跟着老师大声地朗读,喊着那些生动的字母“aoe……”;大声的念着那些古怪的汉字组成的文章:“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阅读着带着插图的小人书上,一个拼音一个拼音组装成一个童话故事,那些奇妙美丽的情境令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我的心中也长出一个梦想,自己将来也要成为一名作家,为孩子们编织无数的故事,这样一直到了终于三年级。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要写作文了,而写作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只要能通顺地组成200字的文段就成。“想什么就说什么”,原来写文章就这么简单呀。我美滋滋地,一直胸有成竹地写,将心中的秘密哗啦啦地倾泻了出来。不知不觉中远远超过200字了。作文本发下来了,我的作文获得了一个大大的“好”字,老师还把它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了示范朗读。当时的我别提有多开心呀。至今想来,我写作文与香菱学诗一样,大家都是兴趣当头。 我时常翻翻那些名家名篇,有些体会就会摘抄下来,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思考。我认识到那些经典都是感情真挚,感染力极强的文章。我明白了,文章立意为大,只有有了最真最美的立意,才有资格去谈文采藻,结构思路等问题。有了基础,模仿借鉴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环节。小说中,香菱刚写诗时,也只是将王维、李白等的经典罗列一番,可以说是最实在的模仿。但别忘了,这种模仿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课文中,香菱按照黛玉的布置开始写“月亮”的诗,但前两首都被黛玉批评为做作,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初学者常犯的毛病,说得难听点,就是现在流行的“复制”。可贵的是香菱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任何文章都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性情,有了这样的认识,写出佳作就水到渠成了。果然,第三首就强多了。可惜,我自己的写作还没有达到香菱作诗的水平,作文训练往往是凑数而已,难得有一篇真正发自内心的文章。可见还要努力。 一个小说的人物,给了我那么多的收获,早该仔细读读《红楼梦》!《香菱学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戏。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兰。 懂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诗。在《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算的上是一个插曲,但是联系香菱在《红楼梦》中的悲惨遭遇,作者写“香菱学诗”也是颇具匠心的安排。 在《红楼梦》中,香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香菱的一生颇具悲剧性,作者之所以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并且这样写也使得当香菱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悲剧性更为强烈。 回归到“香菱学诗”上,其过程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林黛玉为师,在黛玉的指导下细品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所作的三首诗中,第一首较为幼稚,全诗只是前人咏月时所用的词藻放在一起,其中没有任何真情实感,但她的第二首诗便有所进步,渐渐有了作诗的感觉,第三首诗中,香菱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看似句句都非写月,实际上却是句句与月相关,借月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其所作的第三首诗中可以看出香菱自己本人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使得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这全都是曹雪芹的精心安排。 另外,在《香菱学诗》中,香菱所拜的师傅是林黛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虽是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但也热情大度,并且林黛玉指导香菱时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这也是香菱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如此成功的诗的一个重要原因。林黛玉的这种表现,同时也是作者对她性格刻画的另一侧面的反映。 细细品味,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为后文香菱的悲剧性结局作了一定的铺垫,为黛玉的性格刻画作了一个很好的侧面描写,可谓是“一举两得”。 矢志的获得,便是如此。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诗香校园阵阵清风不停地游荡,我的层层短发也被吹地簇簇飘扬。豁!展现在我的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形啊!透过矮矮的门框,音乐喷泉随着轻扬悦耳的声音高低起伏,喷泉的中心,鲜红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喷泉正前方,有一栅栏多彩的花朵,盆栽的;高大洁净的楼房上有着鲜红的八个大字:启迪智慧,放飞理想。而教学楼中间刻着我们的校风:思考、行动、团结、创造;办公楼上还是那照样绚丽的六个大字:做成功中国人。教学楼前是一排诗词的宣传与小黑板,黑板上是诗词配画,这着实把贴在办公楼一侧的名师宣传栏的风光抢走。原来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这真是应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走进教学楼的大厅,我注意扭头向墙壁上仔细看,还真的是美妙极了:同学们用电脑制作出来的一幅幅精美的诗配画,让人仿佛进入了诗中,流连忘返;装裱好的同学们作的诗词,高高挂起来十分耀眼……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班里。“同学们,今天省级领导莅临我校,请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马上坐地端端正正的。“如果有领导来,一定要站起来,大大方方地鼓掌并问好。明白了吗?”“明白了!”“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不知不觉,一上午竟过去了,连个领导的影子都没看见,我们不禁有些丧气。下午,我穿着干干净净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学校。我昂头挺胸,因为有一项重大的事情有我的一份——那就是下午4点20分要在260多个专家领导的面前,现场作一首诗,全校选了30人。4:154:174:19……我终于坐不住了,刚想说出话,老师就发言了:“你们那两个现场会的,走吧,我看着4班都有走的了呢!去吧去吧,可以早不可以晚!”“谢谢老师!”我们提着包,飞快地蹿了出去。“报告!”“你们来这么早啊,里面还在听课呢!等一会儿吧。”我们等了一会儿,大部队就来了。我们在外面唧唧我我了好一会儿,看到前面的队伍(我个子高,所以在最后面)有些骚动,心情便有几分紧张之气了。“跟上,跟上,要表演啦!”哦,天哪,时间过得好快!一切都安顿好后,专家开始点题:“我的名字就叫\'**春\'所以我想点一个与春有关的题目,就春雨吧!”“我点柳絮”“我点一个荷花”……对,荷花,这个题目好,就选这个吧。荷花,它常见的只有两种颜色吧?对,那就是第一句“虽说色彩不斑斓”,呵,刚好合平仄哎;既然有了一个“虽”,那么下一句肯定得有个“却”吧,那“却”——“却得游人独爱怜”?不对,“得”应是仄声。怎么办好呢?我猛然想起了一首诗句“赚得行人错喜欢”,就用“赚”字吧!成为:“却赚游人独爱怜”第三句,这就好说啦,又不用押韵,当然,它出来了,下一句也好说那便是:“阵阵微风轻拂过,一池仙女舞翩翩。”我把双臂搭在一块,坐正了。这说明我已经写完了。“写完了吗?”主持人走过来,轻声问道。我点点头,也轻声回到:“写完了”。我这样正襟危坐了不一会儿,主持人就开始发话了:“大家写完了吗?写完的举手——哦,好,还有没有写完的,我们再等一会儿。”我顿时感到了呼吸的紧促,仿佛夹杂着紧张感。“好,我们先请写春雨的同学上台展示。”几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两个同学上场了。她们的诗欢快而自然,美丽而富有情意。我的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我们请写柳絮的同学上台展览。”见没有小手举起,主持人便问,”有没有写柳絮的,没关系,上来大胆读一读!”主持人走了走,亲切地说:“哦,有写的,还没改完,呵呵,没关系,我们开始下一个题目荷花来展示。”我马上把自己的手举起。可惜没叫到我。有些扫兴。不过看到台上的几位同学热情洋溢地朗读着,却感到很欣慰……“谢谢老师——”我们集体向各位领导专家来宾们致谢,有秩序地退了场。出了舞台,我大吸一口新鲜空气,不禁感到连一丝空气中,都飘满诗香。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
书韵诗香如果说: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柳叶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美人,那我的这位语文老师则是闲静时如娇花照人,行动处如柔柳扶风的才女了。段老师不爱包包与口红,只对书情有独钟。记得第一次相见时,是在班级走廊里。您一头乌黑的长发在秋风下飘扬散落,高挑身材,俊眼修眉,容貌如此靓丽的站在楼道里。更让人注目的是您手里拿着一本鲁迅的《狂人日记》。您那全神贯注的精神气全聚焦在书本上。仿佛世界静止了,只剩下您一人在那里轻轻地翻着书页,认真地读着,嘴角有时还微微上扬,眉头一会紧皱一会又不着急的舒展开来,多么一幅秀丽安宁的画面啊,不仅是美的感受还给人如春风般的温暖。您对书痴迷,我们对手机和电脑上瘾;您不批评我们,总是以适当的方式吸引我们读书。还记得初识的时候,您作自我介绍,曾说过:我喜欢看书,因为书可以让我心静,书让我对生活充满向往。您第一次给我们介绍的书是《老人与海》:这是给我启蒙的一本书,它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是却打不败他,老渔夫那坚不可摧的精神深深触发了我,我理解了生活的种种艰辛与美好。你们现在是文化殿堂上的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如果总是沉迷在吃喝玩乐中,祖国的未来怎么能放心交到你们手上。老师,您就像那天空的星斗,洒落的光辉指引着我们向前进,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虽然有了赏书的念头,但缺少看书的合适时间。于是您会花费自己的晚自习的时间让我们静静的品读。我们与老师,老师与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书的世界里畅谈。没过多久,我们的阅读水平有所提高。您曾组织一场读书心得大会也就是师生大战。对于这次挑战,我们可是胸有成竹的挑战您。活动开始了,段老师两手空空走上讲台前说: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作文缓,正像老棉鞋里面,粉色绒子上洒着的阳光。这是张爱玲的话,今天送给你们。好了,大家来说说最近一段时间读的书吧。有的同学说我读了这本《简爱》,其中简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爱情的忠贞让我坚定了人生目标。也有的同学说:我读了三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虽然体质弱,但在我心中也一样有对生活的乐观。黑板上列出的有《巴黎圣母院》、高尔基的《童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同学们开始高兴的说:老师,段老师该您了。您一脸温柔的笑容,像一朵充满灵气的白莲走上讲台,您说:我真的很开心,你们对阅读都有了兴趣。你们读懂了雨果、列夫托尔斯泰,也读懂了高尔基、莫言。读书可以让你们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也可以让平日里的苦与累烟消云散。鲁迅有横眉冷眼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魄力。我相信你们收获的季节更辉煌,只要有一颗勇敢顽强的心,一花凋零,也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段老师,您是不是认输了,您读了什么书。您又是温婉一笑,似一杯淡雅清茶,小心翼翼拿起手中几本书说:我希望你们的《童年》欢乐美好,我祝愿《我的大学》可以让你们展翅飞翔;我祈祷《在人间》的你们坚强勇敢。话音刚落,传来的是一阵响亮的掌声。我们就这样在书的世界里相知相爱。我们的眼中是对前方的渴望,您的眼中是对我们的希望。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苦时,您让我们去品冰心,读鲁迅,赏每一位感情细腻的作者笔尖流下的文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您看书时的柔情和品书时的清雅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久久萦绕,不能忘怀。离别总是带着伤感,不经意间,教学楼的某个窗口您那高高的身影依旧沉醉在书中。我们不会忘记,是您把我们带进书的丛林,我们更不会忘记未来的憧憬和青春的梦。段老师,您若是晴天,我们便安好;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四月天。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
诗的读后感诗的读后感今夜再读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不由再次感受到钟老的博学与智慧。西洋读者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是富于暗示,而钟老说他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并引用南宋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来佐证。又把欧阳修引用同时代诗人梅尧臣的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引了出来,再举例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已有“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的心得诗句,借此来阐述中国诗“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悠远。又谈,中国诗采用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方式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吞言咽理的美妙诗句。李白用《怨情》一诗表达:“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引得人遥思惆怅。南宋诗人鲍照说“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让人陡生伤感。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诗》中写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叹世事变幻无常。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中写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黯淡情怀,而赵嘏也在《江楼感旧》中留下“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的怆然伤感,这些诗句都耐人玩味,静默幽美。钟老又说中国诗和西洋诗一样也都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也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最后他借有英国诗人济慈的名句说:“听是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读钱钟书先生的散文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后让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第二篇:2006级34班 吴梦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苏轼在无可奈何的悲愤中所发出的千年一叹;而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五月二十日的开篇也是仰天长叹:“人生如梦”。诚如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谈中国诗〉中所说:“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进而,我想,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其思维也大抵相同吧,中国人的思想中有所谓西洋的东西,西洋人的思想中一如歌德,不也同样有中国元素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文化在哈日哈韩、亲-美亲法中消失,甚至一些学者看到80后们见面说hello,再见说bye,就禁不住阵阵惶恐。于是对外来文化进行铺天盖地的批判,呼吁保护中国文化。仿佛那些洋玩意就是一条条要吸食民族文化精血的蚂蝗。在这里我又要借用钱先生关于中国诗的譬喻了:“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意,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那么,我想说,当我们坐在空调房中吃着麦当劳、肯得鸡,喝着可乐,舔着热狗,惬意地听着mp4时,老学究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这些东西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快餐文化,而快餐过后,国人最爱的依然是本国传统的东西,譬如,有朋自远方来,身为主人定会邀其聚餐,或下厨房,或进馆子。但无论在哪,招待贵客的断不是麦当劳。再简单地说,你一定没在春节见过哪个中国人的团年桌上摆满了肯得鸡。说到春节,不得不谈打到关于节日的问题。我国原先法定的节日为五一、十一和春节,现在新增了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几个节日在网上的支持率相当高,足以看出国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可是,当80后们去为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而折腾的时候,我们的学究们侧目哀叹中华文化之不保。这还真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试想,中国十三亿人,为洋节而狂的毕竟是少部分,换个角度看,假使你身在异国,本着入乡随俗的思想,也许你会同异国人一起庆祝他们的节日,但是,你一定会“每逢佳节倍思亲”。说不定还会如李白一般,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句子来,且一吟泪双流。而你可曾见过有哪个国人因耽误了过洋节而泪流满面的?你可曾见过有哪个国人为过圣诞节千里迢迢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当我们对西方文化如临大敌时,西方人却对中国文化采取了容纳吸收和学习的态度,汉语热,儒学热,武术热,京剧热,热遍世界各地。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便利,人类文明犹如一辆磁悬浮列车飞速前进,因此,我国的经济与文化都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接轨就要有“拿来主义”的勇气与智慧。有句老话说的好,不管诗的读后感1200字以上 高中
-
菱歌(二接下来是军训,这日子值得简单回顾。首先认识了一个叫刘琴艳的女生。排队是此人出现在我后面,我很友好的与她谈了起来,大概说了一些“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话。此君很腼腆的笑而不语。但我仔细打量这女生,又高又壮又黑,跟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一样。之后一起混熟了才发现他一点都不腼腆,到跟她的样子一样,一肚子坏水。此外,这是一个如林谦琴执着于文学一样执着于化学的人,以及本人的同桌和后桌。本人的下铺是个叫陈洛莉的家伙——要不是最后一个字,肯定是男生!此人……貌似是我初中校友。至于为什么说“貌似”,是因为我直到高中和她同班才认识她,可是她偏偏对我初中事迹有所耳闻,倒不如说成了如指掌算了,和林谦琴也是有着点头之交,弄得我们好不尴尬。但由于睡上下铺的缘故熟起来很快,我逐渐发现这人对足球了解可不是一般二般,可以算是行家了。由于我的执着,她很快在我的带动下对文学产生了好奇,也产生了兴趣。接下来相熟的就是同桌李罗琴和后桌杨欣莎了。李罗琴的口音一听贬值是北方来的孩子,互相认识后一聊,竟也是位奇幻文学的爱好者,谁知一深聊,才发现对彼此的奇幻理念不敢苟同。于是之后的岁月里,我们一直在诋毁对方所喜欢的奇幻小说的同时致力于改造对方的奇幻理念。但就是这么奇怪,她是跟我玩的最好的一个朋友(与此同时,凌夏天插了一语:注意是朋友,不是闺蜜,闺蜜是林谦琴。夏天听了马上说:别人说话少插嘴,否则就不提你了。于是安静了……)杨欣莎这个人在军训时就大大地风光了一把。会弹钢琴,于是乎在军训汇报演出时我们班的节目全是她伴奏的。这厮还会玩魔术,一个硬币转来转去转来转去,就转没了,总是这一套,不过还挺有意思,叫人琢磨半天才琢磨出来。前面那一桌截然不同的一对好学生。张茜茜和邓杏思。张茜茜看起来更严肃点,做题目时还会挺大声的喃喃自语,偶然没来头的说两句能让人喷饭的话;邓杏思倒像是每分每秒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于我们插科打诨。但就是这么两个人,理科成绩令人叹为观止。对了,忘说一个重要的人,杨芳。从一开始在教室和宿舍里与我混了脸熟,可某次我与李罗琴讨论奇幻文学时,这个路人甲就来插嘴了,一来二去便熟了。我总觉得这个人和我最相似,所以一同露面的时间也最多,一起去接水,一起去WC,午饭后一起去练引体向上。军训的日子还是值得简单回顾一下的。每天都把我们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大家自然叫苦不迭,某天听见教官唱“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不知某位前途无量的同志当即哼了一首“我们的队伍晒太阳”,一排听见的人都笑得抖了起来,万幸的是没有被教官逮到。每一顿饭谦琴那桌女生吃不下的东西都被她送到我这边来(爱问姐问:为什么你不跟你闺蜜一桌?凌夏天答道:谦琴她人缘太好了,一堆人跟她挤着吃,我正准备开路时,我那帮姐妹拽着我去另一桌),最后一天晚饭她们居然送来了10多个猪排,没想到我那一桌的姐妹竟超爱吃猪排,姐妹们抢得开心,我也开心,我从来不爱吃那玩意儿。还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用我的话来说无非就是教育大家珍惜亲情,我的天居然有女生被感动的抽抽嗒嗒的哭了起来。最后晚上的军训汇报演出,最后大家都很High的站在板凳上会与荧光棒,真不知道这股兴奋地傻劲儿是打哪儿来的。四年级:刘小钰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200字以上 四年级 想像作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