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豆腐
白白的,软软的,不凹凸,口感细嫩边角完整。吃起来醇香无杂质,无异味,很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全身是宝,这就是我家乡的一道美食——豆腐。
说起家乡的豆腐可谓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块普通的豆腐嘛,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不错,豆腐在日常的生活中确实很普通,但它却是老百姓日常离不开的一道菜肴。家乡的豆腐之所以出名,并不是说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是家乡的豆腐历史悠久,和家乡远近闻名的王家大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晋商精神的认可。豆腐能做的菜品各种各样,可谓是应有尽有,而且个个“色”“香”“味”俱全。比如我们家乡的家常豆腐,那个颜色真是鲜艳了,看着就有食欲,而且吃进去有妈妈的味道,让人很温暖。我问了一下奶奶豆腐的生产过程,奶奶告诉我豆腐有两个步骤:一是将大豆用磨盘制成桨;二是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份的凝胶体,即豆腐。看似简单的工序,却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般的豆腐多为黄豆、黑豆和花生等含蛋白质较高的豆类制浆。也有绿豆豆腐、橡皮豆腐等比较另类的豆腐。
豆腐的营养价值较高,含铁、钾、铜、钙、叶酸、维生素等。每一块豆腐里都含有大量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质,使之成为很多的营养补充食品。豆腐脂肪的百分之七八十是不饱和脂肪酸,豆腐还可以补中益气、清洁肠胃,可谓浑身是宝。
豆腐真是食物中的营养品,药品中的美味品!我爱你,家乡的豆腐!
猫先生与鼠小弟相遇续写
鼠小弟总是不打招呼就搬走了刚采来的草莓,啃坏了可爱的布娃娃。还把家里新买的皮鞋咬出个洞来……所以猫先生一直想找它谈一谈。
这一天,他们相遇了,“吱吱!吱吱!这是只木头猫吗,咋一动不动?算了,算了,还吃我的草莓吧,”鼠小弟心里想。
“喵喵!鼠小弟你咋还吃着草莓呢?”猫先生开口说话了。“如果你能改过自新,我们会原谅你的,如果不能的话,我将你处死。”
“我们赛跑吧,三、二、一、开始!”
猫先生捉住了鼠小弟。鼠小弟不断向猫先生求情:“猫先生,你放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偷吃草莓了。”猫先生于是放了鼠小弟。鼠小弟离开时趁猫先生不注意还想再带点草莓回去。没想到又被猫先生抓了个正着。猫先生要处死它的时候,鼠小弟求道:“求求你放了我吧,我一定改过自新!”猫先生又放了鼠小弟。
从此以后,鼠小弟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真的成为了一只好老鼠!
相似题目
-
家乡的豆腐在中国,美食可以随处都能见到,既然有美食,当然也有丑食了。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的家长约着一起去黄山游玩,当然也少不了我了。来到黄山的某个景点后,我们所有人都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我和爸爸到处晃悠,走到一座城墙旁,只见到处是小吃,有烧烤、手抓饼、冰淇淋……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店铺前,店铺里不时传来臭气熏天的味道,再看看店铺的门前,黄色的广告牌上映上了一行醒目的红字——毛豆腐。我上前走了过去,对那叔叔说:“叔叔,我要一份毛豆腐。”“好嘞!”那叔叔爽快的答应着。不一会儿,一份热腾腾的毛豆腐就在了我的手中。我闻着它,有一股臭臭的味道,黄黑色的豆腐上还长着一层厚厚的白色茸毛,因为是油煎的,所以还能听到豆腐上那“滋滋滋、滋滋滋”的声音。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了一块毛豆腐“啊!”一口咬去,满口都是油,臭的我头晕,连忙吐起来,我哭着说:“这毛豆腐怎么这么臭啊!”“舌尖上的中国”电视上说着那么好听,没想到毛豆腐这么难吃!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吃了。而关于毛豆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个穷人在乞讨的时候,发现碗里还有几个铜币,便买了一块豆腐。几个月后,豆腐上长了毛,便用火烤了烤,后来,便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吃——毛豆腐。一份美食,一个故事,一个经验,一份美味。尽管我不喜欢,但它不失为一道名品小吃,很多人到了黄山都要品尝当地的美食——毛豆腐。550字 六年级
-
家乡的豆腐“好香啊!”一回家,我丢下书包直奔到厨房,原来妈妈又在炸臭豆腐了。看着妈妈手持漏勺,全神贯注地盯着油锅里翻滚着的臭豆腐,我的心里不禁泛起了一丝丝期待,感动和心疼。从我记事开始这道菜就常常出现在桌上,在各种美味的氤氲中,这丑丑的臭豆腐显得格外不同。你瞧,方块形的灰黑色的表皮,被妈妈炸得略显金黄,都说咱们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可这色真的是其貌不扬,闻一闻,一阵奇怪的味道,“香”似乎也不大谈得上,“味”嘛,每次我的妈妈都吃得津津有味。小时候的我倍感好奇,不清楚妈妈为何一直做这么“臭”又难看的菜,我每次都只是看看,筷子却遇到它就绕道走。一次看着妈妈吃着一块臭豆腐,享受地眯起眼睛,我终于忍不住问:“妈妈,臭豆腐真的这么好吃吗?”“嗯,不仅好吃,而且臭豆腐还有来历呢?”不过一说到故事我就更来劲了,便缠着妈妈说故事。妈妈拗不过我,便开始娓娓道来:“相传康熙八年,王致和考状元,屡次不中,为了维持生计继续复考,就在“安徽会管”内做豆腐卖,可是正值盛夏,豆腐剩了好多没卖出去,倒掉太可惜,突然想到家里以前会做酱豆腐,于是把豆腐切成小块,加上盐和花椒封在坛中,时间一长才想起来,赶忙打开坛子,臭气扑鼻而来,豆腐全变成绿色了!他自己尝了尝,味道却鲜美无比。不过再好吃也没你曾祖母做得好吃,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说到这里,妈妈突然陷入沉思。其实我似乎知道她在想啥:每次回老家她都会缠着曾祖母做这道菜,边吃边和曾祖母谈笑,感觉那时的妈妈像个天真的孩子,无忧无虑。妈妈经常说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不在身边,她就跟着曾祖母一起在湖南老家生活,那时候不像我们现在有那么多好吃的,每次想吃零食时,曾祖母总会笑着喊她“小馋猫”,然后乐呵呵地为她做一道臭豆腐用来解馋,臭豆腐是妈妈同年最美好的回忆,夏天坐在竹椅上边吃边听曾祖母讲故事,冬天围在灶前边吃边听故事,带她一起做农活……但是自从曾祖母去世以后,她便开始自己做,每一次做臭豆腐,妈妈总会特别专心,特别入神。我知道那一块一块鼓鼓臭豆腐里包裹着全是她儿时的回忆,承载了她对曾祖母的思念!一块臭豆腐混和着曾祖母对妈妈的爱,现在又传递着妈妈对我的爱,我突然觉得这“丑丑”的豆腐格外好看。听着妈妈的话,我不自觉地夹起一块臭豆腐,豆腐一入口,香酥可口,咀嚼时酱汁顺嘴流淌,刹那间嘴里充满微妙的“臭香”,配上绝妙的汤汁,撒上芝麻,真是人间美味!哎呀!说了这么多,不好意思,要失陪了,因为又有臭豆腐出锅了!我这个“小小品尝家”要去品尝的佳肴了!先不跟你们讲了,下次再见!100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家乡美食——酿豆腐我的家乡在客家,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说起家乡的美食那可是让人数不胜数啊,但一想起就让我流口水的还是这道菜——酿豆腐。这可是客家人人人皆知的一道名菜呢!大家都经常做,那味道可是赞不绝口的!我的材料是豆腐、猪肉、香菇。如果是想让酿豆腐更加美味,放点大葱是最好的选择。别看材料这么简单,它的营养价值可高着呢!吃了酿豆腐能补身体较虚的人,还能养身和调理骨质疏松。但它的口感有些咸,但有鲜味。它的汤汁醇厚,鲜嫩润滑,口味十分鲜美。这道菜据说源于北方饺子,因为南方缺少小麦,所以客家人就用酿豆腐寄托对北方的饺子、中原文化的感情。不管是节日的时候,还是平常的时候,它都是客家人的最爱。酿豆腐虽然香气馥郁,但要注意不要吃与豆腐、猪肉相克的是食物。与豆腐相克的食物有蜂蜜、茭白、竹笋和猪肝。吃完猪肉后最好不要喝太多茶。听完我对酿豆腐的一番介绍,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着美味佳肴了?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的美食在等着你来品尝!350字 三年级 状物
-
菜豆腐山东省临淄区 南王镇第二小学三年级三班 王琦 今天,我放学回家到我大姑家去吃菜豆腐了。它是用萝卜叶和豆子做成的,一闻那味就很香。这时候妈妈让我先去写作业。不一会儿我就写完了,大姑也烧完火了,豆腐能吃了。这时候门口外边来了个卖油条的,大姑让我去买油条,我就去了。我说:“我买一斤油条。”那个人给我称了一斤,我就拿回家去了。开始吃饭了,妈妈给我和弟弟盛上菜豆腐,我把刚才买来的油条泡在了菜豆腐碗里。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吃的可香了。不一会儿,我把一碗菜豆腐吃完了。我又盛了一碗菜豆腐,又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指导教师:王秀香菜豆腐300字 三年级
-
买豆腐买豆腐在下午的时候,我和爸爸去买菜。回来的时候,我们看到路边有人在卖豆腐。?“爸爸,我想喝青菜豆腐汤,我们去买点吧!”我们走到卖豆腐的地方,这是一辆三轮车,三轮车里装着三四个大桶,每个大桶都冒着白汽。我探头望望桶里,只见搭了冰渣的桶底放着三四块豆腐。“刚做出来,要几斤?”有一个和我爸爸年纪相仿的男子——那是老板,问道。“要两斤。”爸爸也望了望桶里,说。这时,老板叫了几声,便跑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老板说:“好小子啊,跑哪去了?还不快捞豆腐!”老板语气不是很凶,但也算不上柔和。那男孩子把手从衣袖里伸出来,把衣袖起来,先试了试水温,在拿到嘴边不停地吹气,然后一闭眼咬牙,把手伸进桶里,捞起来两块豆腐,而他的手立刻变得通红。刺骨的寒风吹来,我戴着手套,也冰的麻痛难忍。而小男孩的手却又伸出,不知为谁在捞豆腐。我提着豆腐,感觉沉甸甸的,捞豆腐的场景时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4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豆腐作文豆 腐在众多的蔬菜中,我最喜欢的是豆腐。豆腐白白的,嫩嫩的,像小娃娃的脸。豆腐的营养价值可高了,他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中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蛋白质,是豆腐里含量最多的。豆腐可以做好多菜,有“虾子豆腐”、“皮蛋豆腐”、“凉拌豆腐”、“肉丝豆腐”等等。我最喜欢的是“肉丝豆腐”,它又咸又鲜的,吃在嘴里滑溜溜的,把豆腐拌在饭里,饭也变的滑滑的了。一完饭一下子就吃完了,可好吃了。现在有新出了一个“木莲豆腐”,它是透明的,吃到嘴里又甜又凉爽。夏天吃了真是“晶晶亮,透心凉”啊!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蔬菜——豆腐。250字 三年级
-
木莲豆腐木莲飘香时,在学校旁边,在书城之下,你一定会看见一个个阿姨在卖木莲豆腐。上次,我买了一杯尝尝,味道很不错,我多想自己做做啊!50字 三年级
-
豆腐,豆腐作文豆腐,豆腐_600字作文清晨那冷洌的风,吹的得我鼻尖微微发红,我坐在爷爷的电动车上,头发张牙舞爪的拍着我的脸,“咯吱——”一声后,电动车停在了一家简朴的店前,说实话,我一点也看不出那会是一家店。“买豆腐!”爷爷高声叫到。站在店门前打水的一位妇女,抬起头来,瞟了几眼,那笨重的身躯上绑着破旧的红围裙,套着橡胶手套的双手吃力的拎水桶,她晃了一下,扭头叫到:“买豆腐了!”“啪嗒啪嗒”的声响急速地传来,这,会是一双怎样的鞋呢。是——黑色的皮鞋,很脏,上面有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很旧,早已失去了新皮鞋的光泽;很破,鞋前的线头都翘起来了。嘿!明明是个大冬天,却穿着薄薄的西装,也如鞋子一般,旧极了。短小的西装穿在他身上,却显得很大,一直在荡来荡去。“那个,昨天订的一桌豆腐。”“啊,已经弄好了,就放在那个走廊上,走廊上。”“多少钱?”他的背微微驼着,手在冰冷的空气中反复揉搓,一双粗糙的,满是茧的手。“35。”他又搓了搓动僵的鼻子。爷爷打开钱包,找着零钱。他的手好似要接钱一般,伸了过去,又猛地收回来,也许是意识到爷爷还没有拿钱,不好意思的干笑了两声。“你有零钱吗?”爷爷问到。“有,有,有。”他打他的钱包,我轻轻的扫了几眼,里面只有几张纸币,他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等下过来拿。”“好,好,就放在走廊那一边,就在那里。”电动车启动了,载着我离开了……豆腐呵,你说,我与这些人比起来,有什么资格玩世不恭呢?初一:陈秋妍豆腐,豆腐_600字作文600字
-
豆腐和鲍鱼排翅同席,不以为贵;与青菜萝卜共煮,不以为贱;在富豪酒宴中与龙虾同烹,不以为喜;在穷人的大锅里与剩菜杂烩,不以为悲。与竹笋青菜做朋友,它不显露;与红鲟九孔结伴走,它不隐藏。豆腐就像先知,在自己的家乡不受重视,却无损于它的价值——《先知豆腐》。一直以来,我对于豆腐的认知不过就是简单的一盘菜,可是在读过林清玄的《先知豆腐》后,我觉得豆腐不仅是食物也是我们的老师。豆腐是方方正正的,外表庄严,内心却很柔软,他总是能包容和欣赏一切食物,他与任何食物都不相排斥,它不忌冷热,它是温和的,就像水一般的平和,每到雨夜,你似乎可以听到它喃喃地念着佛经。豆腐也是坚硬的,一块好豆腐,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它要被沉重的石磨挤压碾磨,在细小的网眼中过滤,在水与火中冶炼,经历各种磨难,可谓是“烈火焚烧若等闲,只留清白在人间”。它把坚强对自己,柔软对别人,他把痛苦痛苦自己,却以最洁白的自己示人。做人也得如此啊!人的一生可比豆腐凶险得多,在各种风浪拍打我们之时,我们必须得以强健的体魄忍着,如果懈怠,那意味着被风浪击垮,因为没有人能不经风雨获得成功,没有人能不付出就有回报。在我眼中,豆腐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经历磨难更有一颗平淡的心,他像一位长者,总能用睿智的目光抚平你浮躁的心。这个世上最伟大的就是豆腐了,因为不论怎样轰轰烈烈,终究都要归于平静的,只有平凡才是最真实的伟大。做一个像豆腐一样的人,清清白白的坚守自我,坚强的面对挫折,这样的人不一定会有如潮水般的掌声,但一定有他人对他报以真心的微笑。600字 高二 读后感
-
炸豆腐“我的肚子好饿啊。”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抱怨道。突然,一股充满诱惑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炸豆腐摊。我眼睛一亮,疾奔过去。我指着豆腐摊上的一块块白豆腐,问那小贩:“这个多少钱?”小贩抬起头,似乎在疑惑我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随即说:“一串一元,一串五块豆腐。”我掏出5元钱,之后好奇地盯着小贩。小贩熟练地拿出25块豆腐,然后启动了炉子。他提起一瓶油,倒了一些在锅上。“噼里啪啦”,当油接触锅时发出响亮的声音。他快速地将豆腐放了上去。当豆腐一面已炸得变成金黄色后,小贩用铲子给豆腐翻了个,用如皋话中夹杂着普通话的语音问道:“要放辣椒吗?”我点点头。他又从底下拿出一个装有辣椒粉的瓶子,瓶盖被戳了几个小孔。他将瓶子的调料撒下来,顿时豆腐上沾上了不少的辣椒粉,空气中弥漫着香辣的气味,让人不禁想起豆腐出炉时,一定是很好吃的。终于炸好了。我捏着竹签,从四面八方仔细端详着炸豆腐:表皮被炸得金黄,调料均匀地散布在四周,发出一阵阵迷人的香味。我禁不住香味的诱惑,张开嘴,咬了一口,大口咀嚼着。太好吃啦!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调料的味道又香又辣,配合着豆腐的香嫩,简直是天衣无缝的搭配,让人无端想起共生的生物,但这调料和豆腐,不也是共生的食物吗?如果少了调料,豆腐将没有味道,如果缺了豆腐作载体,那调料只会在人心里留下一个字:咸!豆腐和调料相配合,就好像天经地义的一对组合,让人欲罢不能。我深深地吸了口香气,在路边大朵快颐起来。炸豆腐!虽然你只是一种食物,但对人类的贡献,绝不比美食差!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做豆腐盼啊,盼啊!终于迎来了去“青山基地”的活动日。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全体同学浩浩荡荡出发了。来到基地,这里让我们大开眼界。想知道我们此行的活动内容吗?嘿嘿,不卖关子了,我来告诉你,今天第一项任务就是学做豆腐。豆腐大家都吃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绿色健康食品,老幼皆宜。可大家伙吃过,却没做过,今天就要亲自去体验一下。首先要磨豆子,豆子指的是黄豆,要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定的时间, 然后用泡好的豆子,一次10—13颗放入石磨的小口里,加一小勺清水,用力顺时针旋转石磨,一股乳白色的豆沫和豆浆从石磨下的小口流出,瞬间一股清香钻入我的鼻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左手放黄豆和水,右手旋转,其乐融融,陶醉在田园生活中。不一会儿一桶豆浆磨出。紧接着,捞出豆浆中的豆沫,把豆浆在石磨里磨上第二遍。 最后把磨好的豆浆倒入特制的布袋中过滤,两手各抓住布袋的一边,上下摆动,豆浆流入锅中。点火煮开锅中的豆浆,沸腾的豆浆“咕噜咕噜”冒泡泡,你挨着我,我挤着你,都想往外跳。关火,放入卤水,轻轻搅一搅,慢慢等待。时钟在“滴答滴答”转动,此时大家伙都在静静观察。奇迹出现了,豆浆神奇般地凝结成白花花的豆脑。再把热乎乎的豆脑装入特制的布袋里,用工具把豆脑中的水分挤压出来,时候差不多了,打开布袋一看,哇!一大块豆腐做成了,同学们欢呼拍掌。望着大家伙齐心协力共同做出的豆腐,心中无比自豪。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你一口,我一口,多么开心。600字 五年级
-
豆腐香快过年了,我们去老家做豆腐。奶奶在做豆腐前一天就去做准备了,因为黄豆要浸泡一昼时。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往老家,奶奶已经将豆浆磨好了,正在将生豆浆倒入锅中,妈妈上去帮忙烧火,将生豆浆煮熟。煮好了,奶奶将锅里那白花花的豆腐浆倒入加了酱油的碗中,这样一碗既营养又可口的豆浆就做成了。看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豆腐浆,馋得我直流口水,喝上一口,热乎乎的舒服极了,那可是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不过喝豆浆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我们还得继续。奶奶将盐卤倒入碗中,兑上水,拿根筷子,好让盐卤沿着筷子滴入浆中,盐卤也善解人意,顺着筷子妈妈的怀抱,像坐滑梯一样一个一个地往下滑,筷子妈妈将它的孩子们一个个平安地送到目的地。在滴盐卤的同时,奶奶不断地搅拌豆浆,好让盐卤滴得均匀一些。渐渐地,豆腐花就从底下慢慢地浮了上来,这时要是再来上一碗豆腐花,那又是一道人间美味。趁着豆腐花还没结块,将它们倒入放着纱布的淘萝里,等水滴干,豆腐也就制成了。如果拿块板在豆腐上压上一段时间,就制成了豆腐干。姑姑将豆腐干切成小块状,奶奶将菜油倒入锅中,妈妈将火烧旺,我忙着将豆腐块装入大碗里,再倒入锅里炸,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等到油锅里的豆腐块一个个鼓了起来,就可以把它们捞出锅了,这就是油豆腐。一口咬下去,“咔嚓”一下,松脆可口,好吃又营养,可是旅游、早餐的最佳食品。哥哥时不时地走过来吃油豆腐,把肚子吃得圆鼓鼓的。浓浓的豆腐香,将浓浓的年味儿带到了我们身边。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