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戏迷750字

我这个戏迷

750字 六年级

第一次认真听戏,是在电影《霸王别姬》中。

舞台上,穿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以剑自刎,如同一片飘零的红叶,在生命的舞台上,旋转、飘忽,一时间,仿佛所有的光芒全汇聚在了那抹红色之上,但求自己的美丽消亡,换取爱者的生之路。那一片红裳,又濡湿了多少英雄泪?又令多少人为之动容?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戏。小小年纪,便过上了听戏喝茶,遛鸟赏花(并不)的生活,俨然一副德艺双馨的“退休老干部”的模样。

古往今来,戏里戏外,唱念做打,无不是唱尽了一世繁华,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窦娥临刑前的冤屈,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决绝,伍子胥恸哭的悲怆,醉酒时的妩媚……涉世未深,我无法从那圆润的嗓音,飘扬的水袖或矫健的身姿中,评出好坏尊卑来,但我却在那唱词、那腔调中品出了作者的一腔热血或几度闲愁。

戏台上,演绎的是虚构的故事,却也演绎着古往今来的故事,曾经万家灯火下的悲欢离合,删其繁、去其俗,便浓缩成了戏。台上的窦娥凄怆无双,而至今又有多少“窦娥”呢?戏台上的春秋轮转,事实上,也正是人生的悲欢离合。我们或许可以从伶人的唱词、步伐中窥见一斑古人,或是当时人们的心情。

我最喜欢的一曲戏,是昆曲《思凡》,虽算不上什么正统大戏,但它的气势,却绝非那些正统戏所比。

当小尼赵色立在空无一人的庵中,四面皆是森立的罗汉像,她却勇敢地唱着:“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只因俺父好看经,俺娘亲爱念佛,生下我来疾病多,因此上,把奴家舍入空门为尼寄活……奴本事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那封建礼数高于一切的时代,赵色却敢于开口,与神佛对峙。多少人将这出戏,当做是一个小尼姑厌倦寺中生活,凡心偶动的故事,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传统的唾弃,对改变自己,冲破枷锁的勇气、这又何尝不是在封建社会下,无数个希望冲破束缚的人的共同愿望呢?小尼赵色的唱词,又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呢?

我听的是戏吗?我听的是古人的心声。

我这个书迷

750字 六年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的生活中,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书籍这个最富内涵的精神食粮日日夜夜地振奋着我,促我前进。

而在书海中最让我喜爱的便是《三国演义》了,作为一个男生,我比较读喜欢众将领在战场上拼杀的情景。我崇拜赵云有看一身的胆量与高强的武艺,以及对主公刘备的忠心。不惜任何代价救回后主刘禅。但相比而言,诸葛亮的才智更让我佩服:观七星及可知战事,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力挺东吴众人;巧用八卦阵围困司马懿众军;死后巧用木雕喝退敌军。而在我做一名"书迷”的过程中,更有一些让我忍俊不禁的故事。

一日,我在书房里手握着《三国演义》津津有味的地阅读着,妈妈正在做午饭。当我正读到刘关张三人大战吕奉先,场面惊天动地,火星四射,众将领早已呆若木鸡时,“儿子”,母亲的一声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

“啊”我不在意地可应着,皱了皱眉,重新进入意境。“儿子别看了。”母亲不知什么日便来到了书房门口“你下楼去买点‘围巾’,我做菜跑不开。”“哦。”我回应了一声,穿好衣服。我真想带着《三国演义》,在途中边看边走。但想想还是算了,万一真入了神,撞树了呢!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书,出了门。但脑海中依然回想着书里打斗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炎热的六月,我走在去超市的路上,“唉这大热天的,老妈要我买围巾干嘛啊?去了超市,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围巾。路过的人一脸惊奇的看着地看着我,连结账员在看了我想买的围巾之后也惊奇地问我:“你想买国巾?”“是啊,我妈让我买的,不知她要干什么。”

当我回到家时,妈妈喜出望外地说道:“太好了,快给我味精!菜都快糊了。”“啊?什么?味精?”我瞪大了眼睛,手中紧握的围巾也因一时惊愕而掉在了地上。妈妈看到了地上的围巾,霎时也呆住了。不一会,仿佛知道了什么,苦笑道:“你呀你,读书也太入迷了啊,都‘走火入魔’了。”

我看了看锅里已经糊掉了的菜,看了看地上的围巾,红了脸尴尬地挠了挠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