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世界有个约定200字

我和世界有个约定

2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我和世界有个约定

我和蓝天有个约定

不再将污黑的空气

涂抹它的面孔

不再将不良的化学物质

摧毁它的容貌

让小鸟儿们自由飞翔

将蓝天当做自己温暖舒适的家

我和绿地有个约定

不再将臭烘烘的垃圾

弄脏它的绿衣

不再用那一双双脚丫

践踏它的身躯

不再打扰它们

让它们享受阳光的沐浴,风雨的洗礼

我和小溪有个约定

不再将污黑的水

与它为伴

不再将烂菜叶

去填充它的“美丽”

让鱼儿们尽情玩耍

享受自己的极乐天堂

我和大自然有个约定

使它的明天

更加光彩照人!

一路风光

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写景

我喜欢游山玩水,也曾去过外地的几个城市旅游,但那样的机会不是很多。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家乡的景物也不逊色,自然山水独特,素有“塞外苏杭”之美誉,这是令我为之骄傲的。

近些年,政府将小城的土路全部改成了柏油或水泥路,不仅车辆畅通无阻,也给行人带来方便。我每年都会利用一些时间,除了去游览小城周边的风景区外,平时,一有空闲,就骑上自行车顺着那几条马路随意游走,借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观赏一路风景。秀水景区、十里长堤、姊妹桥、街心花园、迎宾广场等地都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时间充裕时,我可以走得远一些,时间仓促就走得近一些,有时独行,有时约上一两个同伴一起走。每次郊游都是自由选择行走路线,不管走哪条路线,路遇美景便驻足观看,那些景观尽管欣赏了无数遍,可还是欣赏不够,让我留连忘返,因为路上的景致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各有不同的。春天,春光明媚,草树萌芽;夏天,垂柳依依,鲜花烂漫;秋天,大地铺金,富丽堂皇;冬天,银装素裹,冰清玉洁。我最爱在春、夏、秋三季出游,冬季出游次数相应地减少,因为天气寒冷,骑单车在风雪中行走会很艰难,这个季节在我们北方城市来说,不宜骑车游玩的。

十里长堤

从大堤的南端向北慢慢行走,一路观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里升起一阵阵无名的激动。这条堤坝修在雅鲁河边,与河上的大桥一起于1999年建成的,工程比较大。回想当年,一场无情的洪水将原来的木桥冲毁,河水漫过河堤,冲毁了河西岸的庄稼与数间房屋,人民损失严重。水灾过后,政府将原来堤坝重新修筑,两侧用大块石镶嵌,表面还用钢丝网罩上,混凝土铺就的路面,十分坚固。新修的大堤既高大又宽阔,在上面骑车游走感觉很舒畅。据专家介绍,这条大堤的寿命在50年以上。有了这样的堤坝护卫,再遇洪灾,小城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随着脚步的前行,眼前的景物也如电影屏幕一样不断变换。堤坝两旁仅仅几年的小榆树长高了,细细的枝条蓬蓬勃勃,是在热情欢迎我的到来吧。站在堤上放眼四望,堤下河套里是无边的绿海。这里是草的世界,是树的世界,也是鸟的天堂。树的种类很多,最多的是杨、榆、柳树,还有一些山丁子、稠季子等杂树。杨树挺拔高大,雪白的树杆挨挨挤挤,浓绿的枝叶遮天蔽日,随着摇摆的身姿那叶子发出悉悉悉、唰唰唰悦耳的响声,像是在参加音乐圣典。而期间的榆树与杨树比肩齐高,只是枝干弯曲,盘根错节,布满了条条纹理,百年老榆更像饱经沧桑的老者,这一株那一株地站立于河滩上。杨柳树枝上挂着一团团绿叶子的植物,期间隐藏着无数颗小红果,宛如一个个放大的彩球,起初我真怀疑是杨柳开的大花,仔细瞧来,原来是冬青,这种植物四季常绿,有一种叫作冬青的鸟儿,专门啄食冬青果。偶尔还能见高高枝杈上的鸟巢,鸟儿们的辛勤劳作和惊人的创造力令我佩服。它们将树枝、树叶、羽毛、苇絮等一口口地衔来,一点点垒上去,创造出那些精美且舒适的房子,它们的房子多数像篮子,那卵形的很像椰子果。林子里一群群的鸟儿鸣唱着在枝头飞上飞下,多数都是我叫不出名字的。草地上游动着的牛群和羊群,不时传来哞……咩……的叫声,如今,人们和生活越来越好,牲畜们吃饱喝足了,就去草地上享受清福,用歌声来表明它们内心的喜悦。枯雨期,雅鲁河水从主流部分又分出了许多支流,七*八*的,曲曲弯弯,阳光下泛着银光,似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也像仙女从空中抛下来的丝巾。离河岸远一些,沙滩上散落着一块块小溪,有鸭鹅在里面欢快地戏水,捉食小鱼和青蛙。站在大堤遥望西边,远山起起伏伏,线条柔美,组成一个半圆,将小城紧紧相拥。沿山根撒落着村舍,炊烟袅袅,云雾萦绕。村舍门前一方方农田黄绿相间,一排排乳白色蔬菜大棚整齐有序。呵!好一派田园风光。脚下的这座大堤说是十里,看路牌上显示,全长共有二十里之多,它雄姿勃勃如一条巨龙卧于雅鲁河畔,在雅鲁河旁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知不觉行到堤坝尽头,来到了一个湖畔,透过树的缝隙,隐约可见一座大红桥影,双脚踏入桥面,手抚弯月似的桥栏,腑瞰桥下明如镜的湖水,仿佛到了仙境一般。那桥造型别致,鲜红的桥身卧于碧水之上,如天边飞来的一道彩虹,因此这桥叫“彩虹桥”。这里就是秀水风景区,仰头眺望,山头耸立着桔黄色凉亭,在绿树丛中,十分醒目,那是望景亭,人站在亭上南望,整个小城尽收眼帘,弯弯曲曲的河流间是一片片绿洲,城内城外高楼幢幢,公路上汽车繁忙,远处的铁轨一趟趟火车南来北往,眼前的景观美不胜收。由于山高路陡,骑车上山很困难,于是就此止步。转身沿着堤坝旁边的一条马路返回。路两旁高可参天的树木伸出了长长的手臂向我们作别,还为游人搭起了拱形凉棚,行走其间感到非常惬意。前面那段路的行道树,有许多棵串天杨去年被龙卷风拦腰截断,高高的树桩今年又发新绿。但也因而形成了另一种风景。新发出的枝条齐整匀称,嫩嫩的椭圆形叶片蔬密有致,形成了一个个大盆景。你也可以任意想象它们的姿态,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似松鼠翅尾、有的若模特的头饰。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大鱼塘旁,许多人在放杆垂钓。岸边的几个石桌前围满了人,有的打麻将、有的玩扑克、还有的闲聊……这些退休人员闲来无事聚在一起享受着美好生活。这是一条穿过市中心的水泥路,行在这条路上要经过一个个街边花园和广场,广场以绿作背景,成双成对的蝶儿、蜂儿在花丛中舞姿翩翩。点缀期间,花池旁、草坪边、许多游人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端着相机与朋友合影,让这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记忆。广场的一角站满了人,那是中老年人在借助运动器械锻炼身体。

南出路口

沿着穿过市区的这条柏油路南行,到了街市的繁华地段。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店云集,轿车川流不息,人流摩肩接踵,街市一派繁荣景象。路两边的景致更美,垂柳婀娜,路中间的花坛里榆叶梅花正在盛开,粉红色的花一簇簇、一团团娇艳无比,如芙蓉出水。花园、路边到处是花,给人感觉我已被花包围了。来到小城南郊,公路两边一排排砖瓦房是郊区农民的新居。房前屋后遍植果树、绿草和鲜花,庭院外大片的庄稼长势喜人,一眼望不到边的葵花将大地染成了金黄,玉米地里1人多高的秆上已经挂了三、两个穗儿。距离南出路口不远了,远远望见路中间一个巨大的红色中国结悬在空中,十分惹眼。两边有许多根粗大的银色雕着花纹的石柱,内心有些好奇。近前观看,红色中国结是悬挂在一个高耸着的银色擎天柱上的,看上去既雄伟又美观。由于这里是出路口,下面的路形成一个三角形,数一数银白石柱子共有20根,围着中国结分别排列于路的两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少数民族的风俗画,被称为图腾。有汉、满、蒙、回、达、鄂温克、鄂伦春等,象征着在小城里的20个民族大团结。红色中国结与银白雕花石柱在公路的尽头出现,更加光彩夺目,新颖别致。原来这里是新落成的迎宾广场,广场地面一律用彩砖镶嵌,两旁栽种的小榆树已经长出了蓬勃的树叶。出路口与东西方向的111国道交会,两条路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站在出道口的边缘,返回身放眼向来路望过去,路两边站立着形如弯月的路灯,如守城的卫士。曾有人夜间站在东山坡向下望向迎宾广场,它的背景是处于灯海之中的整个小城,而璀璨的灯光使迎宾广场更加绚丽多姿。由于这条路比较远,往往是骑车到此很有些疲倦了,也就快到中午了,返回时可以到路边的小饭店午餐,里边的风味小吃,玉米汤条、炸油糕、小米饼等价钱便宜,方便于过往行人。

扎碾线

这里是111国道的一段路,骑上摩托从小城南出路口向东,这里有个立交桥,桥下跑火车,桥上行汽车。南来北往的客车和运货车跑得飞快,不时有一列列火车鸣叫着从立交桥下面通过。过了立交桥,不远处便到了佛家圣地“金刚寺”。进到里面参观,寺院规模不小,正殿是五层六角佛殿,内有千手观音、卧佛、三世佛、八大金刚,还藏经楼等多处建筑。寺内磬竹声声,香烟缭绕,着僧衣芒鞋的僧侣们口里念念有词,一心向佛。走出寺院,一直向南,沿着公路随着起伏的山势滑行,感觉像是置身于世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客车、货车与我擦肩而过,想来我与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多少年才能偶然的一次相遇,果然是一种缘分。眼前的景物让人目不暇接。漫山遍野的果树已谢花待果,公路两旁站立着一行行小白杨,旁边苕帚梅花开得浓艳,那花有深粉、浅粉、还有白色,树与花为这条公路镶嵌两条漂亮的花边。那花边向前绵延百余里,花香扑鼻而来,让人舒畅无比。

姊妹桥

雅鲁河贯穿两座大桥,这两座桥形貌相差无几,一南一北,两桥间相距约4里之遥,被称为“姊妹桥”。若是从此桥到彼桥需绕道而行,要走10几里路。我经常在下午一个人骑车去这两座桥上游玩。经过市区的街道来到南桥,再向北桥出发,有时先来到北桥,再向南桥出发,回到家正好走了360度的一个椭圆。北桥是由黄、蓝两色相配,鲜艳醒目,桥拦上雕刻精美的花纹,上面排列着许多间距相等的圆柱形灯柱,每根灯柱顶端饰有一个大圆球,使整座桥显得美丽壮观。桥两端是宽阔的桥头广场,地面用彩砖镶成各种精美的图案,一行行修剪得整齐的小榆树将广场内分割成梯形、椭圆形、三角形等花池,开满了串串红、翠菊、牵牛花,红、黄、紫、蓝、白,争奇斗妍。桥上过往行人和车辆,桥下的清流中,有几人正在游泳,沙滩上、草地上晾晒着刚洗完的衣物,五颜六色,如漂浮的彩云。北桥站在北桥望向河滩,一丛丛枝端火红低矮的小树在微风中摇曳,似燃烧的火炬,而它的枝杆却如雪一样的洁白,这是岸边的河柳。河柳中间一汪汪水池亮亮的像是谁不小心遗落的手帕。从北桥出发,穿过桥头广场,路两边矮型的紫丁香和野玫瑰,伴我一路前行,那花朵朵串串,大紫、大红间杂期间,花香沁人心脾。顺着那段条路向前行,这里是小城的河西部分,这里有乳品、羽绒等工厂、青蛙养殖基地、兔子养殖基地,经过果园、学校、商店、还有村庄,农民们驾驶农机具正在忙着田里的活儿。就在农民的家门前,在柏油路两边的树上也活跃着许多种鸟儿。斜飞的燕子、叫喳喳的麻雀、栖息在老树上的大鸟群飞起来遮天盖地。有一种鸟儿一个个长得很漂亮,白肚皮,花翅膀,还有一群群的乌鸦。由于这条路比较长,行走起来也很辛苦,尤其是大热天,为防止嗓子干喝,时常带一瓶水,或者遇见农民赶着牛车卖西瓜,便买一个准备到了目的地与朋友分享。

来到南桥,抚着布满花纹的桥栏,长时间地俯瞰桥下的河水,那水在微风中荡起鱼鳞似的波纹,如小孩子们初学的画,在夕阳下金光闪闪,富有诗意。

交游,心情是快乐的,但也很辛苦,盛夏,火一样的太阳晒得人受不了,有时会遭遇到大雨的袭击,有时由于风大顶风骑车会很吃力。尤其是到了伏天,天气就如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让你防不胜防。有一次我在走之前,天还是晴朗的,见天边只有一片乌云,想来不防事,就出发了,可是,走到半路突然那朵云彩面积逐渐扩大开来,并开始向这边漫延,只一会功夫,漫天就都阴了下来,接着就电闪雷呜,眼看就要下大雨,返回去已来不及了,只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霎那间雨来了,那雨像是与我赛跑,躲避都来不及。开始还是零星的大雨点,接着密集起来,最后变作狂风暴雨了。雨越下越大,伴着狂风,雨水像从天上倒下来一样,路上一片汪洋。不巧那一段路没有人家,而且连车辆也躲起来了。暴雨劈头盖脸地从我头上泼下来,弄得我全身透湿,头上脸上往下淌水。可算到了前面的加油站,骑车趟着一尺多深的水进到里边,心想,加油站里有棚盖该不会再挨浇了吧?可那风肆虐得像是要将它掀翻,四面棚盖上的水流到了地下又溅起一人多高,反溅到躲在里面人身上,此时我冷得直打颤。同样是躲在里面的其它几人也与我同样的遭遇,大家用目光互相关注,传递着内心的无奈,此时我想到了佛说的那婵语,“五百年修得同船渡”,每个人出门都不容易。半个小时过去了,雨渐渐小了,一发现路的有出租车行动,我就飞快地直奔过去,连人带车上了出租回了家。

骑上单车去交游心情是快乐的,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观赏到一路的风景,通过观赏路上的景致,了解小城的变化,内心也会受到某种启迪。如今,改革开放,经济搞活,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富裕美满。由此我想到,参观景致不一定非得走出去,身边的美景也很多,只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敢于不辞辛苦,肯花费时间到处走走,处处留意,一定能找寻到令人满意的景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