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5.1号走进莱蒙的东方国际影城观看这部期待了很久的电影南京南京,一定要去看这个片子原因有很多,这个片子做了很多的宣传,让人联想很有看头。而且我曾经在南京呆了五年,每年的12。13整个南京城会拉响警报,我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光是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拉这样的警报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还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面的一幕幕都会让你浮想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而南京南京拍的就是这灾难日的重现。怀着对这段历史的迷惘一定得好好看一下这部南京南京。看完电影,难过。觉得内心很沉重很压抑,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导演会有心情拍出这样的影片来。说实话是有点失望的。整个片子的主角好像是一个叫角川的日本军人,其它的人物都表现的散无主题,我个人觉得这片子更像是日本人拍出来的。那些我们都熟知的南京大屠杀的镜头譬如两个日本军官杀人比赛,又如把大批人赶到江边机枪扫射,还有将大批的平民和卸了武装的士兵活埋,活活烧死等等,都在影片里表现的非常程序化,就是杀完了事的那种态度,两个小时多的片子这最重要的部分却放得很快就过去了。更多的是人们对其他部分的想象,画面的单一与拼凑,简直就是思维混乱,不知所谓……
我看了后就产生了几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杀害同类?在什么情形下,一个受过教育、知书达理的人会变成野兽?施暴的人为什么失去了应有的悲悯和良心?日本人也是应该是人啊。他们也应该有兄弟姐妹,他们也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而为什么把中国人不当人甚至连狗都不如的处理掉。
在我们观看影片时,全场自始至终只有沉寂,每个人都沉浸在影片当中。
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南京是当时的首都,中国也算是泱泱大国,小日本来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居然一句守不住了就丢下城内几十万百姓,想一下日本人该有多得意,整座南京城就是他们的了,城内的所有东西包括人,他们当然是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了,而且剩下的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政府跑了他们也绝望了,所以他们一个个都表情麻木听任日本军官的命令,不管哪种死法就是一个死。那样的环境里,就像角川最后说的活着不会比死好吧。可是人总是想要活下去的,那些在拉贝保护下的难民没有被集体枪杀觉得幸运,所以当拉贝接到命令要离开南京时他们的无助他们的呼喊,“拉贝先生不要走,不要走”,其实另一个声音就是“我们不想死,不想死”。小白今天中午还问我为什么拉贝不留下来呢,他为什么要留下来?他接到的是命令,什么是命令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另一个方面就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政府都放弃你们了,一个外人怎么插手管,而且你们的死活,与一个德国人有何干系。他不也说了,再这样下去会破坏他们的日德关系。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活的希望没有了,支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断了,他们的精神也就跨了,精神跨了,灵魂就飞离躯壳了。于是,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任由屠杀也就不难理解了。那个时候的普通中国老百姓,他会有民族的精神吗?当然没有。
再说说这部片子里出现的女人吧,看过很多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导演往往会选择以点盖面,因为赤裸裸的画面不仅会对先人的不敬,也是对后人的伤害。陆导演觉得味道不够重不能让人家记住,所以,一开始在那些暴尸中就有女人的裸体,还不断的出现女人被强奸,而且不断的被强奸、轮奸,再加上一直晃动着没停过的镜头。特别是选出来的慰安妇送到所里后的那一段,放的时间还特别长,到底什么目的啊,难道我们不知道慰安妇去是要做些什么吗,还要放那么长的镜头,还有最后拖出来的一车赤裸裸的尸体。死法有很多种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这样的死。她们是为了保住难民区里的人命自愿站出来去做日军的慰安妇的,所以我认为她们才是这部片子里最勇敢的人,最后的英雄。我也是看到这里泪流不止的。就连那个高圆圆演的算是有文化一点的领头人被日军抓出来眼看是个死的时候,她向角川使了一个求助的眼神“SHOOTME。”希望早点结束,不愿再受到什么凌辱。至于里面放到的由范伟演的那个汗奸不知道在这部片里出现有何意义,一切都是莫名奇妙的,到最后也是莫名奇妙的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法场枪毙。
导演可能潜心安排他死时说的一句他老婆又怀孕了是有愚意的,我却觉得简直狗屁。还不如说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没骨气的。我以前是很讨厌日本人的,就是因为他们曾经侵略过中国,曾经对中国人做了无法原谅的事情。可是看完这部片子,我除了难过和悲伤,竟然没有憎恨,日本人角川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们也只是受上面控制的机器而已,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屠杀,我看过纪录片里一个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回忆,说当时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自己,就是一部杀人机器。到最后都不觉得被杀的是人。但回过神来活着相伴的是无尽的恶梦。所有一切历史的教训无非就是归结成一句,弱肉强食。中国发达了,谁还敢跑来撒野。只是这种题材有纪录片就够了,不应该拍成这样的商业片,拍这部片子的人叫陆川,现在来看票房成绩还不错。可我觉得他拍完这片子估计也会恶梦连连。再总结一下整部片子吧,整部片子镜头太晃,看的人有点晕,情节是基本没有。人物也不突出。总之就是不知所谓,我劝还没看过此片的人还是不要看了。没多大意思,想知道那段真实的历史还是在历史课上多用点心听课吧。
纪达中学初一:雅、蘑菇
《南京,南京》 观后感
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
刺耳的防空警报,铺天盖地的枪声,日军官兵的狞笑声,南京人民的口号声,甚至从废墟中传出的无望的呼声似乎犹在耳边。灰色的空中掠过的飞机,一队队绿衣的日兵,难民身上的血迹,夺目的太阳军旗似乎也历历在目。
历史的画卷向我铺开,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令中华民族难忘的日子。“万人坑”,“慰安妇”,一个个鲜红的词跳入眼中,这些都是侵华日军一手创造的历史,血腥的历史!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巨着,影片用独特的历史视角及极具张力的黑白叙事影像,讲述了一段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抗争。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对中国军民展开长达6周的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本片以此为背景,用真实的记录将那段黑暗的历史重现,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在那段幽暗的黑色岁月里,我们中国人是有过不屈不挠的抗争的!在暴行面前,它的抵抗,它的自我救赎,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他们挣扎过,可能软弱过,但在死亡的这座城市中间,他们最终都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尊严,也许很多人在半道上就死了,但是有些人是幸存下来的,至少那希望要幸存下来。
《南京!南京!》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告诉人们——南京是一座抵抗之城。不论是军官陆剑雄、归国女教师姜淑云、还是舞女小江、拉贝秘书唐先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作着抵抗,正如70多年前,我们的先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这座死亡之城浴血奋战着。这,是一部中国人拯救中国人的历史。
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二战后,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日本甲级战犯,侵华战争的制造者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被判绞刑,有些战犯也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日本法西斯就真正在日本消失了吗?不,它正准备东山再起,酝酿新一轮的战争。你瞧,日本现首相,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去年底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不就是一个预兆吗?近期日本广播协会(NHK)新会长籾井胜人声称“每个国家都曾存在”随军“慰安妇”、不应单独批评日本,安倍内阁右翼势力千方百计地想要修改和平宪法,发展国防军,解禁集体自卫权,其野心昭然若揭。日本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慰安妇事件,给亚洲各国人民也带来了深重的伤害。
相比之下,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的罪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国家,与日本目前的现状成鲜明对比。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惊人一跪,站起来的是整个德国。
我衷心希望,日本能够承认侵略罪行,真心向世界人民道歉,祈求人民的原谅。同时,遵守和平宪法,维护世界和平。南京,南京!
初二:万千百惠
相关推荐
-
《南京!南京!》今天,我观看了这令人愤怒、让人难过中华被侵的:《南京!南京!》这两个黑色的惊叹号,充满了突兀醒目。1937年12月23日,日军侵华,仅仅6周内便占领了当时我国的首都南京。只见,大街上旷无人烟。只有那尘土在打着转,地上无数死尸散发出的臭气。到街上走动时而可以看见那一个个被枪打死、被吊死、被踩死、盛至被活活埋死……的无辜百姓。金陵女子学院在这战争时期便成为了百姓们的“安全区”。在德国人拉贝先生的帮助下百姓们得到了暂时喘息的机会。但是拉贝先生只是一块遮掩布,这块布随时可能被掀开。而且,在这次中日大战中有许多美丽、善良的中国女性,现出身躯为难民区的孩子换来了粮食和过冬的煤,遮掩住了院中受伤的地下党工作者们的身份。但是,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教堂里,成百上千的人民群众就看见了5个左右的日本兵,就懦弱的举起双手。其中一个坐在父亲肩膀上的女孩看见大家都举起双手,就也举起了她那小手。“天哪!为什么、为什么、成百上千的人民群众却怕那5个左右的日本小兵?他们为什么不去抵抗、抵抗投降,打到日本帝国主义?难道这是给孩子上的第一节课吗?十万个为什么汇成一句话为什么?”在这场充满机枪吼叫、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悲惨地倒在血泊中,喊叫声、呻吟声、怒骂声响成一片。共产党中的陆剑雄和八九十位战士在城门口手挽手筑起一道人墙,不让有些人弃城而逃∶“放我们出城!”陆剑雄大声说道∶“不能离城,不能弃国!”啊!这句话真是让人唯之震撼。“当官的都跑了!”说完就冲了过去……最后人们因拥挤导致有些人被踩死。啊!巨大国耻永不淡忘,铭记那无法愈合的创伤;那日本人数不完的罪行;那血斑斑的罪证。650字 初一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_800字翻开历史的篇章,翻到那段充斥着血腥味那一页,让我们回忆那惨无人道的屠杀,那刺耳的哭喊声……电影里讲到:“任何一个严肃负责的观察家,在描写日本人时,都会在渲染他们有多么彬彬有礼之后,再加上这样一句:但是,也很傲慢、专横。”日本军队趾高气昂的闯入美丽的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无奈,这些都无济于事,可恨的日本鬼子用他们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当我看到日本鬼子们高呼“万岁”时,我很想去扇他们一百耳光。南京城内所有的剩下的官兵都被当做战俘被抓起来了。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人们的面容还带着不甘和无尽的愤恨;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仿佛也和我一样担忧他们暴尸荒野,便将他们轻轻拖入海的怀抱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海,为他们流下了血泪……我们怎么能不痛恨那些恶心的日本鬼子,我们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我有个朋友甚至开玩笑说:“好几次我把‘南京大屠杀’看成‘东京大屠杀’。”想一想:当他们的婴孩在父母的怀抱中安详入睡时,我们的婴孩却被刺刀残忍地杀死暴尸荒野;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的儿童却要面对战争的威胁;当他们的老人在家享受子女、孙子女的关怀时,我们的老人在儿子被杀、女儿被强奸的绝望之中……我想闭上眼睛不去看那残忍的画面,但那是真实的历史,接受历史,才能更好的接受未来,我相信20万南京人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的“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我是和我妹妹一起看的,我记得她说:“姐姐,日本人败类真多!中国真弱!”落后就要挨打,莽夫是没有大脑的弱者,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初一:彼岸之影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750字 初一 观后感
-
南京横横列列的小巷大街里,每当你路经一地,也许都会惊动一段历史。六朝古都,千年风雨沧桑,依旧绝代风华。两年后的青奥,南京将向世界展现她那无可比拟的美。用那秦淮水畔的石城去诠释南京的沉稳吧。红脸的鬼已嵌在古城垣上深深几千春秋,望着亦来亦去的江水,如浩浩、似悠悠地度过;整座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青色的城砖天生有一种踏实稳重的质感。这是长江为它圈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栖息,在林立的建筑之外,没有铁墙铜瓦。冠顶的青松,笔直地竖立在城上,似乎沿袭着一股东吴水师的英气。五代相传而来的古刹钟磬音,还回荡在这座城。细细品、细细品,依旧能感受到那浑厚——是心灵的洗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城下还躺着水,风吹得波纹屡屡可辨,江水孕育着稳重里的繁华,排闼而来。用那秋时的红枫去迎合南京的热情吧。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栖霞上绚烂的红叶,绽放得如火如荼,映入眼帘,一枝又一枝的枫叶,远远望去。如一束烟花,喷红流彩:仿佛上元之徜徉与灯市之中,前前后后,俯仰四顾,尽是一朵朵燃烧的火苗,绽放红晕;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的一管清翠、欢悦的笛音。秋风飒飒,林涛阵阵,红叶在枝头,摇摇曳曳,纷纷扬扬,那是流星在天际流泻,像极了观众为我们的南京欢呼高举的双手,招摇、热情。比起任何人,我都更爱这座南京城,既不缺现代元素,又不失古韵,我也会像朱自清先生一样说起这句话:“逛南京,像是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是些时代侵蚀的痕迹。”没错,你可以与何满子一起《踯躅于政治舞台布景间》;与孔繁林共赏《文德桥畔两分月》;与朱自清、俞平伯泛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李白的凤凰台、王安石的半山园、李渔的芥子园……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你可以悠然遐想……华灯初上,流光流转,掌心烙印,一世繁华,她给了我整座城的珍宝。而我,我推开所有的人,唯一把她放在心上。750字 初一
-
南京《南京!南京!》观后感黑白,南京城的1937年。城市的荒废,人心的逃亡。孩子的哭声,百姓们脸上痛苦而又无奈的表情。日本人的万岁,以及每一颗子弹打在南京城门上的呻吟,在每一次浓烟滚滚后重重地敲击着中国人的灵魂。他们不亦乐乎的抢夺着我们的财产,我们每一片中国人的土地。“这里是安全区,这里全是难民。”这句话让我心痛不已。沉重的大门背后有着多少双需要可怜无可奈何的眼睛,默默流泪,自己的命运个已经被人所掌控,中国的命运已经传来了噩耗。给日本人遍布,一步步逼近,我们一步步后退,直到血流成河,尸体遍布。我们脸上的无助甚至在日本人的气势下举起了投降的手,连反抗也是无力。马路的两边,已经无法在等待的脚步声,城门已经无法在挡住我们想要逃出去的心,何况是肉体呢。房子炸得没有了屋顶,所有的东西被摧毁散在还未平息的灵魂旁边。有人说中国人是懦弱,只会想着逃避,想到静静的等死。但是你只要听到这句话:“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临死前我们那不屈服的威严,枪声,转过来的是中国士兵刚毅的脸。1937年我们为之付出了多少,我们又受到了多少的磨难。当城门被炸毁,我们的心也碎了。日本人的攻击从未停止。天是黑的,我们的血却成了最悲壮的画面,永远的融进了历史的文字当中。黑白的废墟,黑白的空城,以及日本人黑白没有感情色彩的脸。但我们的灵魂,我们在绝望中的不屈那一种振奋人心在灰暗的世界中闪闪发光。550字 初一 抒情
-
南京盼望已久的2014年青奥会将要在南京举行,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啊!作为南京的一名中学生,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的古城,它既是六朝古都,也是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的城市。当然,为迎接青奥会的到来,整个城市都在忙碌着、准备着各项工作,而我最为南京的一名中学生更应该赶快行动起来,和青奥共成长,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积极宣传青奥知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支持青奥,迎接青奥。同时,也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锻炼身体。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就不能以饱满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来迎接青奥会的到来。我也会努力的学习语文和英语的知识。学好语文,我可以像大家介绍我们中国很南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学好英语,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就可以向外国游者介绍南京的特色于文化,让他们更多得了解南京。同样,我们作为南京的市民,是不是更应该行动起来呢?让我们不要再随地乱扔垃圾,让我们使用文明的语言,让我们托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的道德。在看到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时,我们是不是可以伸出阻止的双手?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就可以为青奥增添一份魅力!这次举办的夏季青年奥运会,是世界给南京的一个机会。但是,我相信,只要通过大家的努力,南京将会给世界一个更大的惊喜!青奥会的到来,带给我们一种冲动,带给我们一种幸福,带给我们一种高兴,更带给我们一种自豪与骄傲!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南京市民,把我们青少年的活力和热情渲染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青奥更具魅力、让南京更加活力四射,青春焕发。让我们行动起来,将这火力和青春的希望之火点燃南京的每一个地方!支持青奥,创造未来,让我们为这场即将到来的伟大盛会而欢呼、喝彩、加油!更为迎接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青奥会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声地告诉全世界:“青奥,南京准备好了!”750字 初一 状物
-
南京南京观后感()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900字 高一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更多热门文章:1.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五篇)2.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汇集3.南京南京观后感300字(经典)4.看南京南京观后感5.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汇总6.南京南京观后感汇总7.南京南京观后感【最新】8.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1000字9.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900字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酷刑对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过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大屠杀。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枪,对着那些痛苦的人群扫所射……除了个别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都躺在了满是血腥味的血泊里,连一幢大多数完好的楼房也没有,都被可恶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南京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怕极了!日本军队还齐心协力将孙中山的雕像用铁链拉起来推倒,扔到大江深处。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们: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小江的勇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们大大声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广东省江门市外海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55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五年级:潘欣450字 五年级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酷刑对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过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大屠杀。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枪,对着那些痛苦的人群扫所射……除了个别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都躺在了满是血腥味的血泊里,连一幢大多数完好的楼房也没有,都被可恶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南京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怕极了!日本军队还齐心协力将孙中山的雕像用铁链拉起来推倒,扔到大江深处。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们: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小江的勇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们大大声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50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不禁想起张自忠将军牺牲前的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之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己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终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他将跟随拉贝离开的机会让给别人,送妻子离开后,即被押送刑场。或者不好吗?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残忍,坚强的死亡更有力度。他趴在日本军官耳边,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太太又怀孕啦。”孕育的是千万不去的铁骨,是中国的希望,你杀的掉吗?姜老师,这个一直以来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蒙住头,冒死带回了一个有一个。也许她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多救一个,中国就多一份希望。最终,她被日军发现了,被带走的那一刻,她用英语对角川说:“杀死我。”角川开枪了,她以这最美丽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的尊严。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影片用大量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
《南京!南京!》观后感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30多万军民被惨遭屠杀,大量的女同胞被奸淫。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止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观者的内心。影片中太多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感觉到了那种沉痛的心情压抑,从开始日军进入教堂,那些神清麻木、内心绝望国人纷纷举手投降,人人如同待杀的羔羊,没有反抗的意识,没有求活的举动,此时让人深刻感觉到失去国家保护的人民是最悲惨的人民。日军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那一幕张狂残忍的画面让我有着义愤填膺的感觉,但是看着影片中那些麻木的看客,我无法描述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情绪,当影片中出现大量的中国人被强奸、活埋、烧死,我脑袋一片空白。生命在战争中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了活力和色彩,我无法想象那些屠杀者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扭曲,面对着满城的废墟,面对着被蹂躏的成千上万的妇女,面对着遍地的死尸……却仍然继续着兽性的发泄,继续着暴行的肆虐。我想也许有些日军士兵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身为军人的他们是在执行着日本帝国主义头子的野蛮政策,同样的他们也有爹娘和兄弟姐妹,所以当我看到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我猛然间明白了,明白了他也在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迫于军命的强制,他又不得不继续着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最终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那种无畏的挣扎、迷茫的彷徨、无奈的服从,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影片从开始的镜头对准了这个主角开始,就打下了一个伏笔,被压抑的情感最终要有一个爆发的突破点,让人物的鲜明个性的刻画达到一种转折,在影片的结尾,主角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底层那种被压抑与反抗压抑的情绪达到了顶点,手中那把沾满累累血迹的枪口对准了自己,以一种解脱了的轻松来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内心那种煎熬。导演陆川说的好:南京是荣光之城,抵抗之城。不是处在当时环境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处境!“南京”留下来的是光荣,是懦弱,还是屈辱,就要看我们怎样的去理解!就我观看了影片后,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觉得南京的军民在抵抗敌寇入侵的时候,显得有些茫然和麻木,奋起反抗的力度不大,多数人的心态在惊恐中放弃了求生的反抗,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对方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影片中只有在做最终反抗的那一伙国民党军人因反抗失败后被杀之前,一个士兵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鼓舞人心的话语,接着大群人一起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气壮山河的气势,让我的心被激励起来,也让我感到中国人民的不屈。整个影片的情节紧扣着30多万军民被屠杀这一主题,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放弃了南京,国民党众多军官不战而逃,仅仅留下那些不愿意逃跑的残余力量坐着顽强的抵抗,虽然在南京城内多次袭击、扰乱敌人,但是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宣告失败,从而致使30多万军民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冤魂。影片中那个经典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就是小豆子最后逃了出来,吹着蒲公英,让人感动,使人欣慰!影片的结尾,出现了瞬间的彩色背景,我想那是导演的点睛之笔吧,从彩色背景中让人看到了希望。就如导演陆川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活着,是一种抗争;而死亡,也是一种抗争!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也是教训,更是一种激厉,历史也警示着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外国欺躙,只有自己强盛了,人民也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历史已经翻过了那一页,可是留给我们的屈辱却是永远也翻不过去,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缅怀战争中为反抗入侵,保家卫国而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军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1200字以上 高一 读后感
-
震撼_《南京!南京!》观后感震撼,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期待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终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国民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特别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虽然在画面上没能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视觉冲击,但其声响效果却是值得一赞,也许是因为在五星级影院里观看的缘故,6。1声道的杜比环绕声响效果,有种如临现场的感觉,一声声枪响,一阵阵子弹穿梭的声音,感觉就像颗颗子弹都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样,是如此的真实。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于那些逃亡的士兵,一个个惊惶失措的往城门口爬去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实!最让人感动的是德国牧师“贝拉”临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为不能保护那些难民而感到无奈,其善良的一面让我们很难跟其它德国纳粹分子联想在一起。最让人揪心的是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跟其妻子离别的那一刻,那是一种生死之间的离别,那是一种英雄就义的场景,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画面,那是一种淡薄生命的描绘。比较庆幸的是,“陆川”并没有把该片拍成是一部三级片,影片里并没有出现任何禁忌的镜头,也许出现在面前的是一部经过删减过的删减片也说不一定,但不管如何,“陆川”并没有太刻意的去描绘太多中国妇女被凌辱的场面,不过还是充分的反应出了当时日本的种种兽行。尽管有“刘烨”、“高园园”及“范伟”等大牌明星的加盟助阵,但这并非是影片的看点,其看点在于影片本身的历史题材。由“刘烨”饰演的中国士兵,其扞卫家园的一幕令人敬佩。而“范伟”所饰演的汉奸其明哲保身的做法固然不该,但其成为汉奸的原因倒也让人同情,所幸最后还算是死得有点尊严。“江一燕”所扮演的慰安妇却告诉我们,妓女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懂得什么叫作挺身而出。其实影片的真正主角是一名由日本演员“中泉英雄”所扮演的名叫“角川”的角色,一位尚有良知的日本士兵,据说这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该人物刻画出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以及其无奈的一面,一个厌倦了战争的日本士兵最后还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人生也是一种无奈,有时候我们需要被迫去杀人,有时候活着比死还痛苦……对于那些比较苛刻且喜欢对影片品头论足的人来说,或许该片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整个故事太过零乱,故事内容衔接不够连贯等等,但总而言之,个人认为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毕竟二个小时的片长难以全面的反应出整个历吏的真相,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不是一部乏味的记录片,所以我们不能要求“陆川”太多!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是应该记住这场仇恨,但我们更应该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者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请想想日本是否也有好人?比如影片中的“角川”。其实如果要追溯仇恨,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追溯起,唐朝?宋朝?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远?我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也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忘了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一场场血腥的战争。1200字以上 六年级
-
《南京》观后感看电影这么多年了,今天这样的感觉还是第一次——就是影片如此之好,心里却盼望着它赶紧放完,越快越好!因为很多时候都没法再看下去了。这就是《南京》给我的感觉,我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有。 其实抛开感情因素,客观地从电影本身来讲,《南京》并非是一部完美的纪录片。我并不完全喜欢片中由专业演员来扮演历史人物进行口述的模式——虽然他们的台词都取自当时那些人物的日记、信件等原始文献——这种模式或许生动,但演员们抑制不住的表演技巧使得讲述有时变得夸张起来,使戏剧性干扰了历史的真实性。不过,这个问题可以忽略;影片中那些黑白镜头的力量实在过于强大,没有人能够在它们面前无动于衷。也许有人会“怀疑”,说那不是历史,没错,那些影像,还有老照片确实不是历史,而是历史的一小部分。这已经足够了,其余的,恐怕你已无勇气再去想象。 资料始终是一个纪录片的核心。《南京》的震撼之一就是带来了许多以前很少为人所见的资料,或者说“证据”,比如和平人士约翰·马吉在南京国际安全区医院里拍摄的伤者,我毫不羞愧地承认,出于对自己心理底线的自知之明,我没敢多看。除了震撼,这些珍贵资料的作用还在于完善了历史的细节,使得谎言将无从立足。在一段应该是日军拍下的纪录片里,一个中国小男孩儿对着镜头,笑得无比开心——那时正是“皇军”所宣扬的南京的“和平时期”——可就在镜头正要从他面部移开时,小男孩儿的表情瞬间变了!换为遮掩不住的惊疑和恐惧。无需语言,一刹那,所有的美丽假象都崩溃了,侵略者完成了一次绝妙的自我讽刺。这是历史自己的智慧,谁也想不到的。 我很赞同导演Bill Guttentag的话:这不是一部要宣扬某种情绪的电影,这是一部反战电影。在力求传达真相的同时,《南京》也在给人以最后的希望。它让我们知道,即使在最最黑暗的年代里,良知与正义也决不会失去自己的使者,就像在死亡线上建立起安全区、拯救了近20万中国同胞的国际人士们:拉贝博士、明妮·华群小姐、乔治·菲奇、约翰·马吉,等等。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尽量忍住眼泪,以维护所谓男儿可笑的尊严。但看到这样一个情节时,我觉得我足够有理由抛弃这“尊严”了——日军来到金陵女子学院,要求从聚在这里的女难民中挑出一些人,去充实“慰安所”。华群小姐表示她一个人也不会交出去!日军告诉她,如果给他们一些人,他们可以考虑不再来骚扰这里了。“这时,一些姑娘主动站了出来,很显然,她们是妓女。”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人记下这群伟大的女性!她们是在用自己的牺牲来挽救其它无辜的姐妹。尽管侵略者的话未必可信(事实也如此),但是她们在那一刻的美丽光辉即使是在一句没有影像的旁白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伟大女性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命运:无论如何地被蹂躏,从来不会放弃我们固有的美德,并以最坚强的忍耐力战斗到胜利的最终来临。影片最后提到,拉贝博士,这位“中国人的辛德勒”在回到纳粹德国后饱受迫害,以至于战后穷困潦倒。驻德国的中国外交官带着一笔钱找到了他,帮助他走完人生的最后岁月。这笔钱,就是当年拉贝先生援救过的中国难民集资捐献的。善良,就是中国人最有力的武器——可能有些人对此会感到难以置信。 顺便说一下,《南京》并未使我产生某种令我们某个邻居所“担忧”的“极端情绪”,我可以说,我不恨他们。我只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人能够迷茫到这样一种地步:心安理得地活在自我欺骗之中?当然,这种奇怪,并不只针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的时候,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反省。历史对所有人的监督,是一视同仁的。 《南京》其实可以视为一部“励志片”,至少它就令我有那么一会儿,对现实和未来不怎么绝望了。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南京!南京!一直觉得自己对抗日的历史还算了解,但今天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所知道的远远不够,而且是太少太少。中国拍的抗日电影都是用中国的烈士英雄为角度拍摄的,至少我看过的基本是,但今天看的《南京!南京!》却不仅仅从中国人的角度去拍摄的,个人感觉它更多的是从日本的角度拍摄,相信在国内外,拍摄本国战争片用敌人视角拍摄的可以说是罕见了。看完电影感觉一个遗憾的就是电影里以小卡片为介绍的字幕的字体实在太小,而且切换太快,根本看不清看不完。感觉这部电影没有一个主角,而整个影片的背景历史才是这个电影的真正的主角。看完整部电影,震动很大,很多画面在脑海里定格。【一】日本人的屠城。电影开场不久,日本人的残忍的暴行便表露出来,俘虏的士兵百姓,几乎无一生还,机枪扫射,活埋,填海,火烧,什么残忍的手段都能想出来,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全都不放过。说是几乎无一生还,是因为刘烨所扮演的角色在临死保护的小孩幸存了下来,还有就是另外一个人幸免。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日本士兵的残暴,丧绝人性。【二】小豆为刘烨准备子弹刘烨扮演的是一名军人,在他们击退日军后,又有大批日本军来支援时,刘烨告诉大家:“顶不住了,散了吧”,但是,大家并没有散去,就包括小孩小豆,仍再为和赶来的日军做最后的抵抗而准备。【三】俘虏士兵临死前高呼中国万岁,中国不亡。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看到这里都会热血沸腾,给人的不只只是画面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震撼!南京大屠杀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是那30万的数字,也不应该是对日本人的咒骂,死去的烈士们,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为了祖国的一片安宁,电影所告诉我们的也不只只是让我们对日本人的仇恨,而是让我们为他们在心里庄重的赋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敬佩!【四】小江和另一个妇女牵手当日本人要求贝拉先生的难民营给出100个女人换取最后难民营的安全和过冬的必需品,他们不忍心看到南京的姐妹去日本军队给那些屠害自己同胞的日本士兵做慰安妇,但实在是又没有办法,小江举手带头自愿去,虽然小江是个妓女,但在危难的时候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换取大家的安全和必需品,当她和旁边的人牵起手,让人看到的是一种团结。当最后日本士兵送回活着的中国妇女,仅仅只有不足五个,其她那些妇女全部被蹂躏致死或杀害。【五】贝拉先生的下跪贝拉先生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当年他在南京建立难民营,拯救部分的南京难民,不然南京大屠杀将不仅仅是30万的数字。电影中,当贝拉先生被迫要离开南京时,走出大门,就在要上车时,突然对着难民营里的南京难民跪下,这是他对难民营里所有南京难民的真心的愧疚,我们并不会因为这一跪而看低他,而是从这一跪中看到贝拉先生这样一位国际友人在异国书写的一段坚强的历史,还有当他看这难民营中妇女被送走时,哽咽的说出:“I`msosorry”,一定感动了所有的观看者。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贝拉先生献上一份深深的敬意。【六】唐先生隔着铁丝网看着自己的妻子范伟所演的唐先生应该是整部电影里最完整最丰满的角色了,从一开始的贪生怕死,到最后的大义凛然,挺身就义,也算是让这个角色进行了一次涅槃。而且从后面的字幕上才知道,他所换取的并不是真正的贝拉的助手,而是另一名医生。【七】姜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领回被带走的人当日本官兵同意让中方每个妇女带回一名亲人,而且说每人只能带1名,否则将枪毙,姜老师仍一次又一次领回中国同胞,不幸被抓,最后为了不受日本士兵的折磨寻求一死。这段画面不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姜老师,而是告诉了我们千千万万个姜老师。【八】角川的自杀《南京!南京!》里用了很少见的敌人的角度作线索,角川,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过种种为了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占领南京盛大祭典并没有给角川带来精神上的镇定,祭典中角川脑海中也不断浮出种种画面,跟他有过几面之缘的姜淑云也被他亲手处决得以解脱,他陷入了更深的疯狂,最终他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角川,还有片中的一个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特别是她拿过角川送他的新年礼物之后说的:“家乡的味道”也都给大家了个信息,就是战争给带来的灾难是双方的,是降临在俩个民族上的共同的灾难,就连片中角川,都曾大声高呼:“我要回日本”。太多的画面,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动。我们无法铭记每个死难者的姓名,但我们能在心里去祭奠他们。看这部电影之前,就听说导演陆川说过,让日本人成群结队的来中国道歉,但这部电影在日本上映的可能性微乎极微,但如果真的日本人看了,也一定会被震撼的!我想,导演之所以采用黑白的画面,也不只是为了更真实,更是对当年的遇难者的一种祭奠。让每个中国人铭记这段历史,思考这段历史,这可能才是这个电影的真谛。看完电影,写了这篇日志,发现也很久没有这样被震撼过了,夜深心静才写了这篇日志。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