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颂650字

泥土颂

650字 四年级

冰雪消融,泉水叮咚,又到了春天的季节,一阵阵春风,抚摸着家门前的柳枝,不远处的桃花,迎着暖暖的春风三个一伙,五个一簇的,争相开放着。每每路人经过此地都要禁足称赞一番,都说桃花开得艳,嘴里不时发出“啧啧”声。却从来没有注意过那桃花脚下的黑暗泥土。

泥土黑黑的,毫不起眼,却给予大自然一切生机。玫瑰,月季这一些些在文人墨客笔下,娇艳婀娜的赞美之物,无不是在这黑色的泥土之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并开出一朵朵浪漫的、艳丽的花蕊。

现实中,泥土就像那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辛勤耕耘,默默无声,却支撑着许许多多光彩照人,所谓明星的脊梁。这群被遗忘、毫不起眼的人——我认为却是更应该被值得称颂的。

庚子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肺炎到处施虐,为祸华夏,人们四处躲避,宅家不出,唯恐染上这恐怖的瘟疫。国家举全国之力,全力出击,网格化管理,小区的物业变成了那战疫的冲锋者。他们每天量着每个进出小区的人的体温,登记着每个住户的旅历,时时刻刻维护着小区的安全。清晨,他们化作服务员,给隔离的业主们送去每日必需品;中午,他们又化作安全卫士,背着沉重的消毒药水,在小区内四处喷洒,不给任一病毒机会;晚上,他们又化作保安卫士,时时刻刻保护着小区的安全。但他们毫无怨言,毫不抱怨,有时甚至要忍受着有些业主不可理喻的怨气。我想他们也只有在晚上默默地洗把脸,放下那一切心中的疲惫与怨气吧!他不就是那生活中的泥土么?为了业主的安全,为了业主的幸福生活,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业主那脸上的幸福不就像那春风中摇曳的桃花么?

我赞美泥土的默默无闻,更赞美泥土无私奉献的、不断给予的精神。当然,对于现实中的“泥土”,我就更加地崇敬了。

家乡的风俗

800字 六年级

在我的家乡丽水,每到腊月二十六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这其实是准备年货的开始,因为豆腐的“腐”与“福、富”谐音,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与富裕。

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做豆腐,而是把“福”字倒贴在门上,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在我的家乡,老一辈人依旧保持着这个风俗——手工做豆腐。腊月二十六,外公家准备做豆腐。首先要把黄豆泡在水里一天一夜,泡到它们有2—3倍大才行。再将它们用水冲洗干净,放进磨子中磨成豆乳,看着白白的豆乳从小孔中流出,我就想到那美味的豆浆了。

我问外公:“什么时候可以吃豆腐啊。”外公说:“不要急,后面还有很多步,要先将豆乳过滤,变成豆浆,然后把豆浆烧滚,去掉泡沫,加入盐卤,将豆浆稀释,浮出豆花,还有把豆花装进模具中挤压,才会成为豆腐。其中点豆腐可最考验手艺了,盐卤多了,豆腐就老,盐卤少了,豆腐就会不凝固,你还是好好等着吧。”外公的话将我打的晕头转向,唉,原来现在还是个开头啊。这时外婆又说:“做豆腐可不能多说话,因为豆腐很‘小气’它听不得‘坏话’,要不然它就不成型。”难道这也是祖辈传下来的风俗吗?

过了一会,外公喊道:“睿睿,来看外公点豆腐。”我飞快地跑过去,只见外公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碗盐卤,用勺子一勺一勺的点进装着豆浆的桶里。他一只手点盐卤,一只手拿勺子在桶里搅拌,就像一只机警的猫,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小心谨慎。渐渐地,豆花漂了上来,那就是豆腐的雏形,白白的表面一触即破,如果加上酱油和葱,那就是美味的豆腐脑。外公看着今天的豆腐花说点的很成功“年年富裕”。哦,这又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

外公外婆进进出出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豆腐做成了,那奶白色的豆腐,加上酱油,简直是绝配,吃着豆腐,别提多开心了!

温润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来的工艺可一点不少,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看来家乡的风俗更是长久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留传下来的。

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像挂灯笼,贴对联,吃团圆饭……但在我的家乡,春节做豆腐也是一项传统风俗,祝愿新的一年更加幸福,更加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