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后才是珍珠_900字900字

磨难后才是珍珠_900字

900字 高一 叙事

一个养蚌人想要挑选一个沙粒成为珍珠。沙粒们对此都非常感兴趣,但都受不了蚌壳内的寒冷、阴暗、与潮湿。只有一个砂砾在思考之后答应了养蚌人。几年后,小小的沙粒成为了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而他那些不敢入蚌的伙伴们,则消失的渺无痕迹。故事虽简短,但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人永远在经历磨难后,才成就大业。

别的沙粒惧怕磨难,所以对蚌壳敬而远之;成为珍珠的沙粒能够直面磨难,并勇敢的战胜。所以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还是渺小的沙粒,而另一个成为了璀璨的珍珠。这又同人生何其相似呢?茫茫人海,其中成功人士却屈指可数,更多的是普通人,这就如同珍珠与沙粒的关系。只因磨难,造就了一个个伟人。

古往今来,迎难而上征服磨难的例子有很多。谈迁写《国榷》,却在刚写完的那天夜里被偷,面对这样的磨难,他能重振信心编写第二稿;司马迁遭受宫刑,却仍顽强地活下来,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海伦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也仍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期待。他们是经历过磨难,但他们化磨难为动力,同样获得了骄人的成功。

为什么说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呢?简而言之,就是因为磨难将人逼上了绝路,而当一个人在绝路上时,便会有本能的力量使自己绝处逢生。磨难就如一把雕刻刀,和着岁月的力度将一块名为“人”的翡翠细细雕琢。但它更像智慧的母亲,在每一次的磨难后,都会给遭受磨难的人予以经验和智慧,让这个人更加成熟稳重。同样,能经历并忍受磨难的人才能爬上更高的阶梯。有很多人,面对磨难时就畏缩不前了,甚至怯了。那么这个人,不但懦弱庸碌,且一定成不了大业,因为他们

没有磨难这一宝贵的人身财富。不过反过来说,一个人的人生,没有磨难的经历,都是平坦的大道,不觉得这人生也太枯燥、太乏味了吗?

因此,作为拥有高等智慧的人类,我们就应该去承受磨难,享受磨难,经过磨难的锤炼,成就自己的大业。把自己当作沙粒吧,让磨难将你历练成珍珠!

大荒之山,红尘之中,我们左不过是一粒微小的芥子。然而芥子能纳须弥,要想让自己拥有纳须弥的力量或变成一颗珍珠,就要敢于接受磨难,善于接受磨难,勇敢的面对磨难,坚定信念去征服磨难。要时刻铭记:人永远在经历磨难之后,才成就大业。

作者:雷迅

谁唇间桂花糖糕仍甜_700字

700字 高一 叙事

曾几何时,竹林小镇。

桃樱落红,遍地潇潇。

我今念起,沓如童话。

记忆中有这样一种味道,我不愿向别人提及,却又每每在心里念及,因为怀念一份我珍藏的回忆。

归时恰逢旧山桃蘼芬芳的时节,年幼的我跟在外婆的后面去采新鲜的桃花瓣制成当地特色小吃。从外婆的山后小屋走下坡就是一片桃林,熏风摇着花瓣翩跹飞舞,我听到花落于枝桠,归息于尘土。而外婆只去接住刚好飘落的几瓣桃花,我蹦蹦跳跳地跑到桃林的尽头,眺望远山,观望小溪潺潺,苍山日暮,远远的蓦然回首,我看着她的身影在夕阳的照映下显得那么神圣,仿佛这林间的精灵,偷偷的走到她身边,把一捧桃花瓣撒到外婆身上,她对我很宠溺的笑了笑,拉着我的手回家了。

回家之后,我帮外公弄好的天然蜂窝挖出来倒到瓶子里,然后和外婆一起清洗花瓣,加入淀粉和酵母揉成面团,等到花瓣干了之后一部分捣碎放入蜂蜜里面搅拌,这个时候桃红色和蜜黄色相融合形成了很美丽的粉水晶。把面团做成正方形的形状,将桃花密夹心放入里面,再用面团包住,也可以把面团做成不同形状的。在模具里面摆好之后,把剩余完整的花瓣放在每一个的表面,再浇上一层桃花蜜,有桃花再透明的蜜里,形成如琥珀般的视觉盛宴,放进大烤箱里,用灶火烧柴烤熟。

小时候似乎对火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我坐在木头做的小木墩上,用蒲扇扇着风,加大火力,不时还往里添火,等几个时辰后,花糕盈了满屋久违的香甜。

等到我长大以后,却很少有这样的时间去亲手参与小吃的制作过程了,为什么独独喜欢这个,也许是喜欢这份美味,也许是喜欢自己亲手制作的,也许是对故城的怀念,也许是怀念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也许是对美好的童年时光的追忆。

谁唇间桃花糖糕仍甜,谁目送天涯路远。谁今朝无言,只为日后再相见……

作者:雷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