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宁波晚报印刷基地
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印一张报纸需要多少个步骤?印一期报纸需要多长时间?……前几天,听说老师要组织我们小记者去参观宁波晚报印刷基地,我头脑中就出现各种各样好奇的问题。今天,我们终于出发了。你说我高兴不高兴?
“到了!到了!”汽车不知开了多少时间,同学们突然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我抬头一看,只见远处出现了一排像宾馆一样漂亮的房子,听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宁波晚报印刷基地。
“欢迎!欢迎!”我们一走进大门,印刷基地一位身穿黑色茄克衫的叔叔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欢迎同学们到我们印刷基地参观!”“哗——,这么多设备!”同学们像小麻雀一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以前我一直认为印刷厂不会很先进,可眼前的景象改变了我的看法。我看到了很多从没见过的机器,它们是那么先进,有光缆接受器﹑晒板﹑印刷机……
“来,往这边走。”叔叔领着我们向前走,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来。我首先看到的是光缆接受器。光缆接受器跟冰箱一般大小,是用来接受信息的,它负责把接收来的信息印在软片上,就像照相机把影像印在胶卷上一样,洗出来后再冲片,接着通过晒板器把信息印在铝片上。叔叔告诉我们,如果铝片上的颜色是绿色的话,那就说明还没晒过。我俯下身仔细观察,发现这时晒板是绿色的,这说明它还没晒过。
“轰——,轰——”忽然,一阵轰鸣声传来,我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它像坦克一样大,看上去相当复杂。叔叔告诉我们这是印刷机,报纸是通过它印出来的。我看见机器快速地运着,一张张报纸紧挨着像瀑布一样从上面倾泻下来。传送带把报纸传到一个机器里,机器又像魔术师一样把报纸有序地叠起来,这样一份报纸就印完了,可以由发行部送到千家万户了。哦,我恍然大悟:一份报纸要通过七个步骤才能印刷出来,每期宁波晚报只要短短几个小时就印完了。我高兴得差一点儿跳起来,我为自己找到答案兴奋不已。
“这是刚刚印好的宁波晚报,送给你们作纪念吧。”不知什么时候,叔叔手里多了一叠报纸。“谢谢叔叔!”同学们一哄而上,抢着从叔叔手里拿报纸。“慢点,慢点!每人都有!”叔叔笑着说。我们接过报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闻着浓浓的油墨香、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忽然想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这些辛勤劳动着的工人叔叔不就是现代毕晟吗?印刷基地的叔叔们真伟大呀!
参观安全观
参观安全馆
星期四,我们学校组织了五年级全体同学去参观海淀安全馆,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关于安全方面的有趣活动呢。
我们乘着几辆车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海淀安全馆,进了安全观后,我们乘着电梯到了地下室,只见里面里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项目,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前方有模拟开车活动,汽车跟一般的跑车差不多,汽车的前面有一个大屏幕,大屏幕上放映着开车的道路,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跑过去都想试一试开车。我本来对开车不怎么感兴趣,看到这一切,模拟开车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无趣,相反,它让我增加了无限的乐趣。
在模拟开车的旁边有一个巨大的滑梯,这个滑梯可不是一般的滑梯,这个滑梯非常的长,并且还很弯弯曲曲。看到这儿又激发了我的兴趣感,这时我和他们一起到了滑梯的地方,他们一个个滑下去了,这回该轮到我了,我小心的坐在滑梯的入口处,不一会儿就开始滑动了。在滑动过程当中,速度非常快,我很担心到了出口处它会把我甩出去,我的心怦怦直跳不得安宁。当我看见快要到出口处时,我把眼睛紧的闭上。这时我感觉到我的身体好像停住了,我慢慢的睁开眼睛,我发现我坐在了滑梯的出口处,安然无恙,还激动人心。
滑梯参观完后,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安全观的门口旁边用玻璃隔着的毒品,毒品有很多,有大麻.咖啡因.鸦片.摇头丸等。每种毒品的下面都有危害人类的作用和怎么形成的,让我知道了毒品大军的样子也让我知道了它们对我们的危害是多么恶劣,一定要远离它。
这里的奇异的东西和有趣的活动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呢。
时间可过得真快,老师该让我们回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看着安全馆,我心想:希望下回参观还来这里。
相关推荐
-
参观宁波博物馆10月3日的那天,天阴沉沉的,天空还时不时的飘着零星小雨。不知谁提议了一句:“我们去宁波博物馆参观一下吧,听说那里在展览乾隆皇帝时期的物品。”我听了马上附和着。于是,心动不如行动,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去了宁波博物馆。车子很快到了宁波博物馆,只见那里的建筑十分奇特,表面是用古老的转头和瓦片堆砌起来的,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参观的人真多,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展览馆里面,里面果然陈列这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里的乾隆皇帝很年轻,目光炯炯。旁边还挂着清朝时期最繁荣的画像,在走进去,玻璃橱窗里放着清朝时期的“玉如意”、“玉屏风”等等之类的珍贵文物,那些文物是晶莹剔透,十分精致.参观完清朝的展览馆后,我们有参观了原始人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原始人用过的工具盒居住环境。再往里走,就看到了老宁波的旧址,像状元楼、源康布店、十里红妆、赵大有等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至今在宁波还保留着......通过参观这次的博物馆,使我对中国的历史和宁波要有了新的认识!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参观大熊猫基地寒假里,我和表妹来到了成都,去大熊猫基地看了可爱的大熊猫,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呢!我们来到大熊猫基地,人群熙熙攘攘的,大家摩肩接踵,几乎不留一点儿缝隙。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大熊猫馆,哇,看到大熊猫了!第一次见到大熊猫,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瞧,大熊猫们多么令人喜爱啊。圆圆的脑袋,黑宝石般的大眼睛,那短短的腿跑起来的时候,一颤一颤的,真让人忍不住想要抱抱它们。它们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竹子;有的在地上欢快地打着滚;还有的在妈妈怀里甜甜地睡觉呢……“哈哈,大熊猫真胖啊!”看着大熊猫们胖嘟嘟的模样,妹妹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我再仔细看看,哪里是胖,多萌多可爱呀!我又看看周围,竹子稀稀疏疏的,想必这大熊猫们也是大吃货吧!接下来参观的是阳光产房,这是小熊猫出生的地方。这里有细心的护士阿姨为熊猫妈妈接生。小熊猫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上粉嫩嫩的,眼睛眯着,身子缩着,好似一个小肉球,特别招人喜爱。为了留下美好的纪念,我和妹妹还互相给对方写了明信片。我们一起把明信片投进了信箱,这一刻多么值得留念啊!我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到这里,如果能当上志愿者,亲密地接触大熊猫,应该会更有美妙的体验吧!450字 四年级
-
参观奶牛基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春天,是踏青旅游的季节。在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安排下,我们小主人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去春游。一路上,我们伴随着欢声笑语来了目的地---“瑞美”牛奶生产加工基地。“瑞美”牛奶基地位于阳曲县,场区内外树木郁郁葱葱的,四周满地的饲草,一群群奶牛悠闲自在地吃着草。我们通过了消毒走廊后,来到一个放眼望不到头的奶牛养殖场,走进去,一个个奶牛用警惕而陌生的目光看着我们,一点儿对我们不友好,而我却对它们很友好,时不时地对牛儿们说:“你们好”!“再见!”也许看到我们的可爱,有的奶牛对我摇摇尾巴,摇摇头,有的奶牛干脆一声吼叫,像是对我们也在打招呼,说“再见”,太有意思了。参观完大牛看小牛,小牛看见我们和大牛的目光截然不一样,更多的是恐惧,有的甚至站了起来,好象要与我们决斗一样,有的早已吓得躲进了屋子里。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是全省最大的养牛场,所有的奶牛都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叫四海原种奶牛。这种奶牛,每头奶牛一天能产奶16千克,每年能产6到7吨奶,能连续产奶5至6年,大家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不断发出惊叹声,不约而同地向奶牛们投去钦佩和赞赏的目光。随后我们又与奶牛来了个“亲密接触”,工作人员让我们脱掉身上的红马夹,因为牛一看到红色就会发火、发怒,所以我们便脱掉了红马夹。它们似乎明白我们的好意,也不断地“哞---哞”叫着,好象在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品尝‘瑞美’牌牛奶!”你看,它们也会为自己做广告了!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快,我们很快就要乘车回家了,真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让我们和这些奶牛多多亲密一会,知道更多的知识。6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参观中车基地六一儿童节,我如愿参加了现代电车小镇举办的“我为电车穿新衣”亲子涂鸦大赛。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吃完早饭,我和爸爸、妈妈、外婆前往轨道交通1号线宝幢站集合。一下车就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还以为打雷了。正当疑惑的时候,一辆列车从高架上飞奔过来驶入了宝幢站。妈妈说,列车就是由中车基地制造的。我们排好队,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乘坐电车进入中车基地。中车基地好大啊!工作人员介绍说,基地一期面积有1680亩,相当于10个我们学校那么大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的生产线。轨道交通3号线列车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色,车头的线条设计融入奉化元素,车厢内蕴藏着“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含义。车厢内蓝天白云顶的照明系统,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又参观了电动公交车的安装车间。车间又宽敞又高大,一辆辆公交车整齐地排列在生产线上,有的在组装,有的在上漆,一切井然有序。哇,原来电动公交车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呀,真是太先进了,让我大开眼界。参观完车间,我们开始进行涂鸦比赛。我们给电动公交车画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衣”,稻稻姐姐还赢得了最佳涂鸦奖。这个“六一”过得太有意义了。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参观熊猫培育基地九寨沟之旅的最后一天,我、妈妈和妈妈的一些同事一起去了位于成都外北熊猫大道的熊猫培育基地参观。到了基地门口,我们一行人买了门票,就踏入园内。一拐弯,一个巨大的金属做的熊猫妈妈抱住一只熊猫宝宝,正向我们笑呢!我们往里面走去。先来到了成年大熊猫别墅,那里有一只熊猫正在睡觉,对我们是骑自行车下坡——睬都不睬,我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希望它会醒来,与我们见面。可是过了好一会儿,它还是没醒,我们只好扫兴地离开了。接着,我们走到了亚成年大熊猫馆,这里有好几只大熊猫在那吃得正欢呢!看,坐着吃、趴着吃、躺着吃……姿态各异,有趣极了。那一根根竹子在熊猫锋利的牙齿下,断成了两截。看那只熊猫背对着我们,好象生怕我们一看见竹子就会抢走似的;瞧,这只熊猫边吃边昂起头,活像一位高傲的熊猫国王;看,那只熊猫躺在竹子下,把竹叶一把一把地往嘴里送……可爱极了。我们再往里走,走到了小熊猫一号活动场,我们刚走近,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猫就摇摇晃晃地向我们跑来,随后,它趴在树根上,过了好一会儿,趁我们不注意时,一下子蹬上了树。它坐在树上摇摇脑袋,那可爱的样子逗得我们笑个不停。我们继续走,走到了幼年大熊猫别墅。这时在熊猫培育员正在训练一只一岁的大熊猫爬树,熊猫宝宝趴在树根上,使劲想往上爬,可它就是爬不上去,于是它就走开了,可没走几步就被培育员抱回去了。在它旁边有三只不到一岁的熊猫趴在毯子上,头朝里,脚朝外地睡大觉。最后,我们去了熊猫厨房,明白了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偶尔吃一些其它植物和肉类,它们通常要花10到12小时采食。它们每天都要吃竹子20到40千克,竹笋要吃50千克,它们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呀!我们中国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大熊猫的老家就在这里,我爱我国的熊猫,我爱我的祖国。六年级:夢瀾700字 四年级
-
参观宁波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建成了!这个喜讯象风一样吹遍了宁波,我作为一名宁波小市民,当然也要去看看,了解了解宁波的历史文化。宁波博物馆外墙很有特点,不只是一种颜色,有黑瓦、灰砖、橙瓦等。建筑风格有些古朴,又有些现代,让人看起来很有历史感,又非常美观。宁波博物馆的展览有版画展、故宫金银器展(向故宫借的展品)、竹雕展、“阿拉宁波”民俗文化展和“东方神舟”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阿拉宁波”民俗文化展了,里面有宁波购买的第一条船的模型,还看见了宁波老码头的景象——有人在海关报关,有商人在做交易,有工人在修理船只,一派繁荣景象,其中包括数码模拟的场景、逼真的蜡人,都像真的一样。“码头”旁,有一条“大街”,有许多的宁波老字号店铺,都是模拟实景展示。“状元楼”饭店里有一桌丰盛的饭菜,“楼茂记”酱品店有一罐罐酱油,“赵大有”糕团店有金团,“寿全取币┑昀镉兄幸吧籼蹦匣醯昀镉泻於够ㄉ案籽脊贰钡阈牡昀镉心ㄌ劳牛信剖腔囊恢还罚恢谎迹恢桓住BR>宁波博物馆的走廊里有几台电脑供游客使用,可以查询到有关宁波博物馆的许多知识。宁波博物馆真不错!4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参观熊猫基地六月十九日的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成都市的熊猫基地。进去以后我们首先来到了熊猫1号别墅。熊猫们有的从一个房间钻到另一个房间的时候被卡住了;有的在屋子里呼呼大睡。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动物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熊猫吃东西时,常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往嘴里送。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愉快的玩耍,有时抬头望望人们,有时却低着头,好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在思索什么。当它高兴得时候,就在地上翻筋斗,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大熊猫睡觉是,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脚一蹬就翻了个身起来,用手揉了揉心惺忪的眼睛,好奇地望了望人们,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我们又来到了熊猫2号别墅。别墅里的熊猫有的在吃竹子;有的在睡大觉;还有的在地面上走来走去,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在想这些大熊猫真有趣呀!走出了熊猫2号别墅,我们来到了熊猫活动区,在那里一只熊猫我也没看见,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就走出去了。走来走去我们来到了熊猫医院。医院里的叔叔、阿姨正在给大熊猫和小熊猫做健康检查。随后我们来到了熊猫厨房,这时的叔叔、阿姨们正忙着给它们做食物呢!我看见了熊猫吃的食物和排泄出来的粪便。食物有米、黄豆、绿豆、竹子、水果等等,它们的食物我们人类也是可以吃的哦!幼、青、中、老年的熊猫粪便是不一样的,大小、松紧、形状都是有区别的哦!我们还去看了熊猫影片,我知道了熊猫是哺乳动物。它刚出生地时候它们的体重最轻的只有50g,最重的也只有170g,平均体重约100g左右,那时候的小熊猫眼睛还没睁开什么都看不到,身上只有很少的白色胎毛,整个身体红红的,像小老鼠。大约一周后黑白分明的毛发就慢慢地长出来了,从出生它就极力在学习爬行,但要等到四个月左右它才能跑几步,并爱打滚,常爬到母亲的背上玩,滚下来又很快的爬上去。半岁以前都吃奶,半岁以后才开始吃竹叶,慢慢的长成大熊猫!走出熊猫影院的大门,我们有来到了天鹅湖。一进去我就看见了湖里的金鱼,有许多的小朋友和叔叔阿姨在给金鱼喂食物。我还看见了水里栽培的花草,还有湖里的天鹅。天鹅有白色的,有黑色的,还有麻的。白色的很懒不在湖里玩怕晒太阳;黑色的和麻的可不怕,那么大的太阳还在湖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妈妈本想照两张相片可惜它们不是很听话,哎!在熊猫基地我知道了一些关于熊猫的生活习惯,小熊猫出生的故事,还了解了它们吃、喝、拉、撒、睡的一切大小事物。这里面真是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绿树成荫的好地方。我也好想变成它们,好享受,哈哈!!五年级:周怡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五年级 写景
-
参观熊猫基地今年国庆,我们去成都和爸爸一起过节。爸爸带我们游玩了好多地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熊猫基地了。一到熊猫基地门口,我就看见里面有成片成片的竹林。也许是太渴望见到熊猫了,爸爸妈妈还在买票,我就凑到门口往里看。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我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只刚睡醒的大熊猫伸了个懒腰,转过头来,摆了个酷酷的造型,准备让我们给它照相......爸爸妈妈的喊声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回来。我们一同走进熊猫基地,首先参观的是熊猫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我知道了熊猫本是几百万年前的肉食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迁,它们才改吃竹子。尤其值得惊叹的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变化中,与熊猫同时代的大量高大威猛的动物都灭绝了,而外表温顺、神态憨厚的熊猫却勇敢地活了下来。这大概就是熊猫被称为国宝的原因吧。走出博物馆,我们来到了小熊猫的活动场。那里有两只小熊猫,都是棕黑色的。一看到人渐渐多起来了,其中一只就表演起爬树技能来。小熊猫爬树可真快,一转眼就爬到了树顶。它好像还不满足,又在树枝上荡起了秋千,摇来荡去的,可淘气啦!小熊猫从树上下来的动作很特别:头朝下,屁股朝上,轻松自如、耀武扬威地挑了下来。看完它的精彩表演,我将目光转到了另一只小熊猫身上。它们俩怎么不一起玩呢?据工作人员介绍,小熊猫喜欢独居,不喜欢群居,所以即便是在深山野林中,甚至是受到某种威胁时也互不来往。爸爸却开玩笑说:“也许是今天上午它们俩闹矛盾了吧!”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熊猫活动场,去往下一个目标——大熊猫产房参观。工作人员正在精心地照顾熊猫宝宝。熊猫宝宝十分可爱,同时也十分脆弱,所以连照相都不允许,大家只能隔着玻璃排队参观。我十分喜爱熊猫宝宝,排队看了三四次还是看不够。我们穿过茂密的竹林,哇,又是一片新的天地一一大熊猫活动场。这里有几十只身材高大魁梧的大熊猫,场面十分壮观:有八九只大熊猫躺在木架上睡觉,憨态十足;有五只大熊猫睡在树上,险象环生;有三只大熊猫在相互挠痒痒,相处和谐。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几只吃竹子的大熊猫身上。它们吃了拿,拿了吃,不知吃了多久才起来散步,真是够懒的啊。参观完熊猫基地,我对熊猫更喜爱了!河南驻马店驿城区驻马店实验小学六年级:刘浩淼9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参观消防基地3月6日,春风送暖,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早晨,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洗漱、吃完早饭后,马上来到学校去消防基地。同学们整齐地站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消防基地。即将面对消防官兵,我的心情无比地兴奋。他们是一些怎样的人?他们的部队生活究竟如何?对于同学们来说,都是些问号。走进活动室,我们看到了消防战士整齐地站成两排,周围还有许多健身器材。一个个消防战士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显得威武雄壮。啊!他们就是人民的卫士,啊!他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消防官兵。这些叔叔们平日里训练有素,身体强壮,尽显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列队欢迎后,消防战士们向我们表演单杠、双杠……每表演完还让我们学试学试。看完消防战士那优美矫健的双杠表演,同学们都赞不绝口,向战士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尤其是同学们中的几个“小胖子”,更是佩服得五服投地。我心里痒痒的,毛遂自荐、自报奋勇地想试一试,虽然还得让消防队员叔叔抱着上杠,但还是玩得很刺激。之后,消防战士又向我们介绍装备。老虎钳是用来切断钢筋的、如果有火灾就要用水带连接水栓灭火。我还当了一回小小消防员,穿上消防衣裤、戴上头盔,还真像一个整装待发的小消防战士。我们又在消防战士的带领下,坐进美国豪士科消防车里体验。最后,我们走进了消防战士的寝室。一位战士向我们表演了叠被子。只见他手疾眼快,动作麻利,刷、刷、刷,几分钟就把被子叠好了。叠好的被子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如果只是听别人说,“消防战士们叠的被子如刀切的一样”,我还真不信。哈哈!今天我见识到了,真是大开眼界。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我知道并学会了许多消防知识。同时深深地感到全体消防官兵是我们最可敬佩的人。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五年一班 李昊洋五年级:李昊洋6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参观红色基地今天我们小组去举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地点是:宋庆龄故居。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36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进到门口,见到了汉白玉雕刻的宋庆龄的坐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后面的楼门口挂着“宋庆龄文物馆”的匾额,径直往里走,院子里的车库停放了2两轿车,一辆是大红旗,一辆是斯大林赠送的吉姆牌轿车。但是,这两个牌子,我也没有听说了。进到楼内,一边听讲解员说,一边仔细观看文物。在一处,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生前的摸样。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图画,还有国际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背面的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客厅西面的餐厅里陈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物品。还有一系列的物品,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本次的参观宋庆龄故居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宋庆龄是21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她是个几乎完美的人物,一直让世人久仰,被誉为“国之瑰宝”。她也具有很多的政治资源,被称为“国母”。她一直把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失业中。同时,我也感到了革命的艰辛。送而言之,本次的活动,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革命的知识。李惠利中学六年级:詹婉婷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参观熊猫基地今年国庆,我们去成都和爸爸一起过节。爸爸带我们游玩了好多地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熊猫基地了。一到熊猫基地门口,我就看见里面有成片成片的竹林。也许是太渴望见到熊猫了,爸爸妈妈还在买票,我就凑到门口往里看。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我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只刚睡醒的大熊猫伸了个懒腰,过头来,摆了个酷酷的造型,准备让我们给它照相爸爸妈妈的喊声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回来。我们一同走进熊猫基地,首先参观的是熊猫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我知道了熊猫本是几百万年前的肉食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迁,它们才改吃竹子。尤其值得惊叹的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变化中,与熊猫同时代的大量高大威猛的动物都灭绝了,而外表温顺、神态憨厚的熊猫却勇敢地活了下来。这大概就是熊猫被称为国宝的原因吧。走出博物馆,我们来到了小熊猫的活动场。那里有两只小熊猫,都是棕黑色的。一看到人渐渐多起来了,其中一只就表演起爬树技能来。小熊猫爬树可真快,一眼就爬到了树顶。它好像还不满足,又在树枝上荡起了秋千,摇来荡去的,可淘气啦!小熊猫从树上下来的动作很特别:头朝下,屁股朝上,轻松自如、耀武扬威地挑了下来。看完它的精彩表演,我将目光到了另一只小熊猫身上。它们俩怎么不一起玩呢?据工作人员介绍,小熊猫喜欢独居,不喜欢群居,所以即便是在深山野林中,甚至是受到某种威胁时也互不来往。爸爸却开玩笑说:“也许是今天上午它们俩闹矛盾了吧!”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熊猫活动场,去往下一个目标——大熊猫产房参观。工作人员正在精心地照顾熊猫宝宝。熊猫宝宝十分可爱,同时也十分脆弱,所以连照相都不允许,大家只能隔着玻璃排队参观。我十分喜爱熊猫宝宝,排队看了三四次还是看不够。我们穿过茂密的竹林,哇,又是一片新的天地一一大熊猫活动场。这里有几十只身材高大魁梧的大熊猫,场面十分壮观:有八九只大熊猫躺在木架上睡觉,憨态十足;有五只大熊猫睡在树上,险象环生;有三只大熊猫在相互挠痒痒,相处和谐。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几只吃竹子的大熊猫身上。它们吃了拿,拿了吃,不知吃了多久才起来散步,真是够懒的啊。参观完熊猫基地,我对熊猫更喜爱了!河南驻马店驿城区驻马店实验小学六年级:刘浩淼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参观法制基地观后感8月 11 日上午,在司法所和社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元宝山区拘留所,天空是相 通的, 土地是隔绝的, 这是我进入监狱的第一感受。 高大的围墙, 紧闭的铁门, 森严的戒备, 醒目的警示,表示这是一块没有自由的地方,众多的在押罪犯告别了高墙外面的精彩世界, 在此日复一日,进行着劳动改造。通过一个 AB 门, " 监区 " 两个字映入我们眼帘。左边写着 : 礼、义、廉、耻、忠、孝,右 边写着:仁、爱、学、思、法、理。走进监区,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整齐划一的布局, 我心想 这里就是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监狱。在犯人的起居室,我们看到了一尘不染的房间,叠的 一个个如豆腐块的被褥,还有训练有序的服刑人员,他们盘坐在床上,特别整齐。随后我们 来到了监控房,这让我由衷的感到了自由人的骄傲,囚犯的一举一动都在管教的目光下,要 想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这里没有自由的空间。紧接着一名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剖析了自己 因吸毒入狱,正值风华正茂,事业有成之时,而他却因一时失足,而造成要在这高墙电中度 过这黄金时段的年龄。他曾有过美好的未来,都是因为抵挡不了外界的诱惑,从而一失足成 千古恨的。 他的一段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回答都不 同,而对我来讲,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自由! " 是呀,对于高墙电中的那些犯罪分子来说,他 们所祈盼的就是能重获自由, 等着出狱那天, 等着与家人团聚。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 " 点燃青 春梦想,法律伴你成长 " 展板,看了武警战士的内务,让人震撼。参观结束了, 当驱车离开拘留所时, 我又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一下, 一道铁门隔绝了土地, 隔绝了高墙内外之间的联系,阻隔了与家人的团聚。虽然现代的监狱对犯人实行 " 人性化 " 管 理,但自由确是最重要的。 这次参观真是一堂活生生的法制教育课呀!历经严冬才知春之温暖,身陷牢狱方知自由 可贵, 人缺了什么也不能缺少法制意识啊! 我们要学法、 知法, 更要守法, 珍爱自己的生命, 珍惜自由!今后我决心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800字 初二 观后感
-
C基地小学零碎的记忆多得像天空的繁星,可是令我受益匪浅的独属那座“C基地”了。学校旁的居民楼内有一座座门面房,而那后面的院子就是我们快乐的天堂。大家在那里尽情玩耍,尽情抄作业,尽情地创意着儿童可以想象出的一切调皮捣蛋……“C基地”虽然带给了我们无穷乐趣,可却成为了老房东挥之不去的烦恼。放学铃声响起,“剑豪”便率先带着几个身手灵巧的人开路,在前线充当总指挥。而另一帮人则负责侦查敌情。于是,一个“瘦子团”就横空出世了。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剑豪”的身手是数一数二的,钻洞、爬墙、侦查样样精通,让他来开路绝对是再好不过了。在他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只看到一朵残影在熟练地向前冲,丝毫看不出任何破绽,他就像一颗流星,稳稳当当的落在了“C基地”里。可一时间,我却怂了,看到其他人一个个都到达了指定地点,我也情不自禁心痒痒。但是在这五彩缤纷的黄昏里,面对自己的胆怯我却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害怕,害怕被抓住,害怕翻越不过这一座墙。于是当最后一个人也匆忙地爬了上去,我还是恐惧地站在墙根下,该怎么办啊?就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剑豪”的头却从里面探了出来。此时我得心里已炸开了锅:上去?还是不上去呢?最终,懦弱还是占了上风,就在我落寞地准备离开时,却忽然想起走了同学们那一幅幅嘲笑地面孔。于是一闭眼,一咬牙,心一横,便冲了上去。终于到了花坛,我一步一步谨慎地挪动着。房东巡逻的身影再次如期而至,我急忙俯下身子,屏住呼吸,就连心跳也被我强行压制住了。终于熬过了老房东的追捕,再次站起身子向最后一道防线进军。这时候我才知道这堵墙有多高。心头虽有一丝后悔闪过,但是却没有退却,因为既然已经到了墙角,又何必在乎它有多高呢?于是,一个个脚印中间又多了一个少年的足迹,我居然迈出了激动人心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在我第一次到达“C基地”的时候,发现自己收获的快乐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因为这种快乐虽然让自己身心煎熬,但比起成功的喜悦,却不值一提。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些微不足道的尘封记忆,用孩童的天真烂漫和无邪,诠释着孩童所不能掌控,也无法完全明白的神奇力量:面对苦难只需走一步,再走一步……800字 高一 叙事
-
实践基地短短三天的实践基地生活已经过去了,可我在基地中生活、学习的场景已经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当得到要去贾镇实践基地的消息时,我就很兴奋,很期待,同学们也是! 从来没有这么盼望着星期一的到来! 到了这天一大早,同学们准时集合,排队乘车向实践基地出发。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对基地充满了幻想!到了!终于到了!我们开完大会便去宿舍安放好自己的东西,去迎接我们到达基地后的第一节课——面塑。教面塑的老师长得可真好看呀!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樱桃嘴,尖尖的瓜子脸,声音也是特别好听! 这真是我的女神啊!在她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地便将三种颜色的面合成了六种颜色,准备着手塑造了。我这个颜色的面揪一点,那个颜色的面团一团,捏呀捏,压呀压,彩色的面在我手中不断变化着,一会儿工夫一朵娇艳的莲花出来了,又一会儿,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便展现在我面前。我高兴的不能自拔! 满满的成就感! 后来我还做了茄子、桔子。下午的有轨电车活动虽然让我汗流浃背,但也让我感触颇深! 有轨电车就是两块长长的木板,六个人一组,分别把脚放到木板相应的绳套中,手拉麻绳向前移动。这是锻炼我们协调度的游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并不熟悉,总有人充当拖油瓶,练习时常常是最后。后来,我们一致决定,由队长喊口号,我们抬脚。逐渐地,我们找到了感觉,走得越来越快,终于摆脱了最后一名的结果。“一二一,一二一”的号子声久久地在操场上回响。在基地实践的课程中,还有我喜欢的烹饪课。在烹饪课上我们学习了包糖三角。发了每人一张案板,面团,擀面杖,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包。首先揉一揉面团,揉软一些,再把面团压扁了放一些红糖在上面。包的时候要呈三角形的,捏住面饼呈三个角的边向中间捏去,再把空隙全捏紧,防止红糖融化时流出来。包好的糖三角一入锅,我就馋得要命,这可是我第一次包的呀!在基地中,用餐后的餐具要我们自己洗,这样一来,既让我们体会到了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又让我们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在贾镇实践基地中,还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事,我真想再参加一次啊!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实践基地!800字 五年级
-
时空基地报案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她一边向警察述说经过,一边害怕得直发抖: “我丈夫是地税局的局长,昨天他还好好的,今天早上一觉醒来,我发现他死了!”张探险长仔细打量床上的死者:他头发雪白、脸皮松弛,全身的皮肤布满大大小小的老人斑。“你丈夫多在年纪了?”张探长问。“五十九岁,再过一个月就退休了。”“可是……”张探长抓抓下巴,“我看他像八十岁的老人!”“是呀,我早上第一眼看到他时,都吓死了!”局长夫人心有祭悸,“本来我丈夫头发乌黑,仅仅鬓角有一点白发;昨天晚上他还说‘我还年轻着呢,再当二十年局长也没问题!’可谁知道……”张探长感到事情蹊跷,立刻命令法医检验尸体。检验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根据对尸体的生理解剖,局长死亡时已八十九岁!张探长从没遇到过这么古怪的案件:昨天五十九岁,睡一觉就八十九岁?思来想去没有头绪,他问局长夫人:“最近你丈夫有什么反常?”“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不过……”老妇人顿了一下,“前天,就是29号晚上他没回家,打电话问他同事,都说局长一下班就走了,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这是一条重要线索!张探长马上追问:“他后来回来了?”“昨天早上他容光焕发地回来了,还吹牛说能当一辈子局长。我问他晚上到哪里去了,他偏不回答,说要给我一个惊喜。”张探长陷入了沉思:局长的离奇之死一定与他失踪一晚有关;但是局长已死,找谁问去?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电视和报纸上广为宣传,看看是否有人在29号晚上见过老局长。终于,有一人中年农民走进了警察局,他神色紧张地称自己在11月29日晚上看到这个局长跳进一个水塘里。“什么?”张探长吃惊,“现在可是冬天!你亲眼看见他跳下水塘了?”“我还听见‘扑通’一声呢,绝对不会错!”中年农民发誓,“我当时吓坏了,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溜回家了。一看电视他原来没淹死,我才敢到警察局来的。”“你在塘边待了多久?”“怎么说也有一两个小时。”张探长觉得此事已超出他的知识范围:大冬天跳到水里,两个小时不上来还不憋死?可第二天早上,老局长明明健康地回家了呀?看来水塘里有文章!他立即赶往水塘调查。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两台抽水机抽三个小时,小小水塘的水位就是不下降!水下肯定有玄机!张探长决心查个水落石出,扑通一声跳进水塘……(未完待续)800字 初二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