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与解题
十年来,语文高考各知识点检测命题形式与内容上虽几经变化,但文言文阅读考查却总是变中求稳,有律可寻。我谨对近五年来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设题情况及解题技巧作一粗略分析以供众考生参考。
一、读透原文
读透原文是解题的关键,考生接触文章以后先测览文章1-2遍,先求“通达”,即对文章中的基本名词术语例如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其他文化习俗名要心中有数,接着可凭借设题内容进一步确定文章中的精读,跳读部分(设题部分要细读、防陷阱;未设题部分可粗读、不多纠缠),据此文章的基本情节,内容已经有了粗略了解,可再次借助最后一个题点的设题内容,进一步解决尚未落实的疑难情节。这时,解题的时机基本成熟,可进入作答各题点阶段。
二、明确考查内容,谨防设题陷阱
1、考查常用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一般实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而命题者通常将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从中混?考生视觉,造成错误。例如“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资治通鉴》)“识”;识别。在古汉语中“识”有两音,念“shi”时有“知道”,“识别”“见识”等义项;而念“zhi”时有“记住”、“标志”等义项,本例题中的“识”应念“zhi”取“记住”义项。又例如2002年高考第11题“(广)专以射为戏竞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古汉语中“竟”有“竟然”、“自始自终”等义。要判定其正确义项,只要把备选义项代入原文原句,结合上下语境义,如果造成上下语意不畅或矛盾者,那么可断定使用该义项必然有误。如将上例中的“竞然”义代入原句,全句意思为“李广竟然因此死于射箭”,显然与后文“李广自杀身亡”矛盾。
由于部分实词的词义古今有较大差异,命题人有意将古义译为今义而迷惑考生:
例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家”家庭,这里明显用今义取代古义。春秋时期,大夫受封的城邑,叫采邑,这便是大夫的家。原句中的“家”是指大夫的采邑,而非现代汉语中家庭的“家”,所以,“以御于家邦“应译成进而治理自己的采邑和邦国。”解答此类考点,一般考生总是先确定词汇的现代汉语义,用现代汉语义去估测句子的语境义,这种思维容易形成一种定势难以自拨,我觉得解题还是要立足文章的整体才有较大的视觉能力,在字词前后语境上多分析就不易出错。
2、考查常用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
该题点设题通常采用如下形式: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身我立尽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干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2002年高考第12题)
这种设题形式的四组备选句子,每组各有一句出自考生熟知的教材中,命题人有意让学生凭借已有的思维优势去推断查核另一陌生的知识内容,体现了“课本知识,课外设题”的精神,这说明平时文言文字、词教学要严谨到位,学生学习要务实勤奋。
3、理解并直译文中关键性句子
2002年高考该题点考查形式由往年的客观选择改为主观直译且置于2卷中的笔试中进行。直译文句对考生无疑加大难度,因为以往的客观选择题,考生往往不排除利用猜押的思维心理得出答案的可能,而主观直译却要求考生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基本功,否则译文非不通达即不得体。
一般说来,翻译句子有提供比较详细的语言背景,如2002年高考文言译句是1卷中语段内容的延续,所以译句子对考生来说实际上是在原有的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具体说就是对古汉语字词的再度考查,如何译好句子,我认为:
(1)译好古义:
例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曹刿论战》)要译成“下了战车、察看齐军战车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掺望齐军败逃情况。”如果把“下”译为“俯下身子”、“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就错了。
(2)译出字词的活用义
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要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句中“美”由原先的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认为美”,“私”由原先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偏爱,如果译文没有体现这种变化,就错了。
(3)要译出某些虚词的语气
例如“技盍至此乎!”(《庖丁解牛》)译文1技术非常高明译文2技术怎么高明到这样的地步。“盍”在句中表达一种强烈的赞叹语气,而译文1译成一般陈述语气,大大削弱了原句的赞叹力度,而译文2则十分贴切译出原文的语气。一般说来,实词译得准,能传真虚词译得好,能传神,但要达到传神境界,实属不易,但做为教学方向,可深思力求。
(4)注意译文的规范与简洁
译文规范,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直译原句,遣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规律。
如“君子哉若人”(《论语•公冶长》)按古汉语语序译是“君子啊,这个人!”但这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应译为“这个人是君子啊!”所谓译文简洁,指译文不得?唆,拖泥带水。例如2002年高考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文是“到死的那天,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有些考生译文冗长,加上许多无关的内容,既不准确也不得体而因此失分。
4、赏析作品中的形象意义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时政热点不无联系,设题内容有以下几种倾向:
(1)表现人物除恶打黑当仁不让
(2)表现人物勤于政务孜孜不倦
(3)表现人物用兵神算锐不可当
(4)表现人物怀柔有方夷狄归顺
作品中的人物或文官或武将都以肯定颂扬正面立论为主导,为此命题人通党采用与题干无关的信息“鱼龙混杂”以假乱真而迷惑考生。
例如2001年高考第15题:以下句子分别偏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1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2乃令甲卒皆伏,便老弱女子乘城。3遗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4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5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6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135 B、146 C、234 D、256
解答此题,首先必须明确成语“兵不厌诈”义即“作战时不排除使用欺诈策略手段迷惑对方。”据此可以排除1项(燕王行为),A、B项不可选,5、6项都是“田单用计的结果而非用计手段”,故排除D项,答案为C。一般说来,解答此题,可用反问思维法去排查与题干无关的项,即可快速准确选中答案。
5、综合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此题为文言阅读最后一道题点,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全面把握,一般说来通常有两种没题陷阱。
(1)无中生有:选项中所陈述的信息内容在文章中压根就无,纯属子虚乌有,而命题人却有意识地利用句子中部分有多种义项的实词来个移花接木,让学生不知所措。说明白些其实质仍然是查检字词。
例如《元史.儒学》有这么一段话“程万海方显贵里,其家气焰熏灼,即违法,不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命题者这样表述“……长孺秉公执法,亟命权贵程万海砍掉侵占官道的门外大树。”学生没有读透末字“撤”的意义,很显然“长孺不是撤树”(文意不通),而是“撤去他侵占官道而修建的外门。”命题人巧将文中的“树”译成名词“门外种的树”,却不知在这里是动词“建造”。因为设题十分精巧,陷阱隐蔽极深,考生若不细致分析上下语义,深入思考,极易上当。
(2)混杂信息:
命题人往往将某人为官前后的政绩,或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的行为,或多个人的行为品质混杂一团以惑视听。考生在作答思维时由于对原材料信息把握不准容易在视屏上出现“雪花点”如同电视收视屏上出现的干扰信号,觉得表述的信息似是而非却又难以判定,最终凭运气。会形成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没有读透文章。因此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克服草率麻痹的通病,对有设点的文中信息的阅读宜细不宜粗,而在枝节情节上又不必过分搅缠而造成思维疲劳。
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由来已久,早在“文革”前,无论是高中文言文教学还是高考文言文考查,都被列为重点。恢复高考至今20几年来,高考试卷的命题形式与内容要求始终在不断的变化完善之中,但我觉得唯有文言文阅读这块天地,操作性极强,比较现代文学作品赏析,文言文阅读固然有一定的语言文字障碍难度,但学生的得分率却不低,其原因就是文言文阅读的实在可操作性。
时下的热点是改革,今后的高考也必将与社会其他行业的改革同步而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改,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是不会被删去的,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璨灿明珠,改革仅在考查形式上的变化,今后的若干年内我敢断言,文言文阅读考查形式将逐步从客观选择的形式上解脱出来,而采用主观评析的形式,这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实际上也只有这样考查,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文言基本功。
时代要求我们对文言文教学更加务实。
把自卑甩在身后
我,其实是一个很自卑的女孩。曾经的我,总是低着头,总有一团黑影跟在我身后。现在,我在奔跑,将那团黑影远远甩在了身后。那团黑影,就是自卑。
小学时,我的成绩就不算拔尖,相貌平平,嘴角边还有一条刺眼的疤。于是,我很自卑。走路时,总把头埋得很低,生怕别人发现我嘴边的疤。班上的男生见了我就会嘲笑我。于是,我便更加自卑。直到有一天,妈妈把我送到了主持人班,我才发现了我的天赋——声音很好听。于是,我努力的学主持、唱歌,希望我在一方面有突出的成绩。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和蔼地对我说:“我们班这个学期要办一期中队主题队会,需要两个女主持人,我发现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不如你来当主持人吧?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真的可以吗,老师?”我激动极了。老师微笑着点点头,道:“回去好好练习吧!”我激动地对老师说:“谢谢老师,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于是,我回家不停地练习口语,水平也越来越高。
终于,我踏上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舞台。我站在舞台上,既紧张又兴奋,生怕念错词。表演结束了,我发挥得很不错,我们班的中队主题队会也取得了很高的评价。事后,也有许多人碰到我们班主任就会夸我。从此,大大小小的主持都少不了我,我渐渐地也不再自卑,因为,我也有我自己的长处,我也有可以骄傲的地方!
虽然现在,学习很紧,没时间做主持了。但是,我不会忘记,我也自豪过、骄傲过,是老师的赞赏、同学的鼓励使我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我,不再是以前那个自卑、胆小的徐美婧了!
当毛毛虫发现自己的优点时,便能成为最美丽的蝴蝶!
初一:徐美婧
相关推荐
-
古文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前虑,必有一得。出自《晏子春秋》,原文及注释如下:晏子辞1千金晏子方食2,景公使使者至3,分食食之4,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5,言之公6。公曰:“嘻7!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8!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9。”使吏致⑩千金与市租⑾,请以奉宾客⑿。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⒀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⒁君之赐,泽覆三族⒂,延及交游⒃,以振⒄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⒅,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⒆,是臣代君君民也⒇,忠臣不为21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22也,仁人不为也;进23取于君,退得罪于士24,身死而财迁于它人25,是为宰藏26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27,一豆之食28,足于中,免矣29。”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30,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31。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32?故再拜而不敢受命33。”注释:1〔辞〕辞却,不受。2〔方食〕正在吃饭。3〔景公使使者至〕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前547—前490在位。使使者,派使臣。4〔分食食(sì)之〕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者吃。5〔反〕同“返”。6〔言之公〕言之于公。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齐景公。7〔嘻〕叹词,表示惊叹。8〔若是其贫也〕其贫若是乎!他穷得像这样。9〔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错误。⑩〔致〕送。⑾〔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⑿〔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奉,供养。⒀〔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⒁〔以〕由于。⒂〔泽覆三族〕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⒃〔延及交游〕延伸到朋友。交游,朋友。⒄〔振〕同“赈”,救济。⒅〔婴闻之〕我听说这样(引古语常常这样说)。⒆〔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给百姓。夫,助词,有引起下文的作用。⒇〔是臣代君君民也〕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21〔不为〕不这样做。22〔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筐和箧都是竹器。23〔进〕向上。指在朝中。下文“退”指在朝外。24〔得罪于士〕意思是,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25〔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26〔为(wèi)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27〔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28〔一豆之食〕一样食物。豆,古代一种食器。29〔足于中,免矣〕意思是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30〔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书社,书写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各立社。3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32〔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33〔受命〕接受君命1000字 六年级 写人
-
解题(2)现在的你已经有了常犯糊涂的习惯。记忆中的你不善言辞却幽默风趣;记忆中的你聪明绝顶却常犯迷糊;记忆中的你高大强壮却青丝白发。你是我最敬佩的人——父亲。你不擅长说话,所以妈妈掌管着一个家庭。“嗯,都带了。”我紧张的把考试卷给了你。小时候,常常为我讲解各种难题。那时的你是如此的强壮,能把我高高举起,干活时精力十足,你的一头乌黑头发是那么健康,如今的你已经疲惫不堪,有时干活之后就会说痛,你的乌黑头发已经夹着一些白发。你却为我讲解题。进入时光隧道,才发现有你陪伴的日子真好。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反而你突然对我露出了微笑,说:“下次要注意,这道题应该这么解。”2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学古文星期五下午,李老师有个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小古文课。直到现在,这节课还令我回味无穷。下午第二节语文课,李老师先问同学们,喜欢和勤快的人交朋友,还是喜欢和懒人交朋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喜欢和勤快的人交朋友。”接下来老师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说和勤快的人交朋友。到他们家做客,看到主人家的地一尘不染,甚至都能照出影子来,让你不好意思往上踩。看到主人家的沙发干干净净,一丝褶皱都没有,你会怕坐上去会有很多褶。又比如说到一个懒人家去,别人喊他出去玩,懒人慢吞吞地说:“我还没写完作业呢”。讲完这两个故事,李老师在白板上写了《笑林广记》中的《懒活》小古文。李老师一句一句地给我们讲解,:“有人极懒者 卧而懒起。。。家人曰:不吃便死,如何使得?。。。我亦懒活矣。”大概是李老师讲的这个《懒活》太有趣了,讲完后,同学们都乐得哈哈大笑,课堂显得格外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老师见我们的兴致这么高,带领我们读了几遍。这篇古文比较短,再加上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一会就能流利地背诵出来。原来学古文这么有趣!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我把今天学的小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妈妈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差点把饭喷出来。爸爸说,古文十分重要,一定要好好学。我点点头,心想:古文虽然短小,但是可以表达出一件完整的事,十分精彩,真是有意思。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古文(转载)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前虑,必有一得。 出自《晏子春秋》,原文及注释如下:晏子辞①千金晏子方食②,景公使使者至③,分食食之④,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⑤,言之公⑥。公曰:“嘻⑦!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⑧!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⑨。”使吏致⑩千金与市租⑾,请以奉宾客⑿。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⒀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⒁君之赐,泽覆三族⒂,延及交游⒃,以振⒄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⒅,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⒆,是臣代君君民也⒇,忠臣不为21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22也,仁人不为也;进23取于君,退得罪于士24,身死而财迁于它人25 ,是为宰藏26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27,一豆之食28,足于中,免矣29。”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30,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31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32?故再拜而不敢受命33 。”注释:①〔辞〕辞却,不受。②〔方食〕正在吃饭。③〔景公使使者至〕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前547—前490在位。使使者,派使臣。④〔分食食(sì)之〕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者吃。⑤〔反〕同“返”。⑥〔言之公〕言之于公。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齐景公。⑦〔嘻(xī)〕叹词,表示惊叹。⑧〔若是其贫也〕其贫若是乎!他穷得像这样。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错误。⑩〔致〕送。⑾〔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⑿〔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奉,供养。⒀〔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⒁〔以〕由于。⒂〔泽覆三族〕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⒃〔延及交游〕延伸到朋友。交游,朋友。⒄〔振〕同“赈”,救济。⒅〔婴闻之〕我听说这样(引古语常常这样说)。⒆〔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给百姓。夫,助词,有引起下文的作用。⒇〔是臣代君君民也〕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21〔不为〕不这样做。22〔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筐和箧都是竹器。23〔进〕向上。指在朝中。下文“退”指在朝外。24〔得罪于士〕意思是,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25〔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26〔为(wèi)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27〔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28〔一豆之食〕一样食物。豆,古代一种食器。29〔足于中,免矣〕意思是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30〔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书社,书写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各立社。3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32〔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33〔受命〕接受君命1200字 六年级
-
我与阅读我不像某些人读书时走马观花,只寻求爽。我们在体会读书过程的时候,同样也是审美的过程。读书是一种享受,我读书时,感觉仿佛是久旱逢甘露,那时会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知识也需要新陈代谢,每当我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会发现,那里面丰富多采的内容与知识,将会在智慧中被筛选,每当看到更新更科学的内容,我便将以前书的内容删去,灌输进来新的知识。“以铜为镜,可知仪表;以古为镜,可晓历史;以千为镜,可知风云;以木为镜,可断春秋;以书为镜,可知真我!”“读美文如饮醇酒。酒,越酿越纯;文,愈久愈香。”这句出自儿童文学20年古典选取刊《岁月留香》,书如其名,这也就是我喜欢阅读中的一部分。“岁月的流转,情怀的依旧”它使我非常亲切地感受到了书之伟大。博大情深的文学告诉了我以前写作的方法,时代的变迁,当之无愧的群书之首,读书中“笑”、“叹”、“痛”、“愤”、“苦”,感觉到了诸态纷呈。品书是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深、品得真。读书,让我的作文名列前茅;读书,使我的视野开阔;读书,使我开始深思熟虑;读书,使我开始心平气和;读书,让我明白事理;读书,让我尊老爱幼;读书,我们来者不俱,要向老牛一样反复咀嚼,品味出精彩来。不要像猎人戒吃人参果那样,一只吞下去,连味都没尝出来。我们更要像燕子垒窝一样,一点点的积累才行。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有我什么理由不喜欢阅读呢?550字 六年级
-
描写狼小古文狼至太白山往上,越上树越密越高,至山腰复上,树则稀矮,待大稀大矮境界,有狼出没,与一猎狼人家。此猎人时代与狼为邻,熟识狼习性,弹射出,狼便倒,但其并不使枪,竟使一棍。遇狼先扮鬼脸,惹其狼愤,则再一棍扫狼腿,一扫即断,狼遂瘫卧不起。其便趁热剥皮。数年后,狼渐绝迹。一日,其于林中走动,仰望之,见一狼卧至树旁,猎人行近,迷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耸毛竖尾,连吼三声。猎人见此,投棍横扫,狼爪便断。狼怒,扑之。猎人未防,反击,倒至地上搏斗,滚落于山下。往下三十米,一凸石上惊现一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便为狼妻。往下六十米,见一幼狼玩耍。再往下一百米,崖壁一洞卧一狼,其瘦骨如柴,定为狼父。猎人摔于石上,一命呜呼。狼,亦血痕累累,然,眼朝狼洞方向望之,良久,瞑目死去。300字 六年级 状物
-
阅读《资治通鉴》阅读《资治通鉴》“流水无弦万古琴,《通鉴》无声天下音”,让我们去阅读《资治通鉴》,了解其中的一个个历史故事吧!《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家之绝笔。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在这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啊!比如:“战国争雄”、“楚汉相争”、“三国鼎立”、“隋唐盛世”、“五代十国”等等,便是这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其中牛角挂书的李密、以死尽忠的豫让、贤能勇猛的荆轲、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开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编著的《资治通鉴》,之所以命名《资治通鉴》是因为它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它,便可以从中体会到烽烟四起的朝代战争,无数百姓处于流离失所、水深火热的痛苦。我曾记得有这样一段故事:李密小时候经常牧牛,可他却每每带上几本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这样便可以边看边牧牛了,后被瓦岗军推选为“魏公”。为什么他们在那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自学成才呢?而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优越几千倍,有什么理由不更勤奋学习呢?《资治通鉴》不仅为我们生动演绎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再现了一位位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还给了我们后人警醒。450字 六年级 状物
-
我爱阅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是中国青少年求学路上不可或缺的营养品。”每当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时,感觉就像一只贪婪的大白鲨,吞噬着大海里的知识小鱼,这种感觉让我深深的陶醉其中,无法自拔。那么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阅读科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品读古典名著,可以让我们与古代文人们来一次“亲密接触”;阅读现代诗歌散文,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仿佛看到文人雅士们正在把酒作诗,看到历史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烁…阅读,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激情,让我的心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波涛汹涌。早晨的太阳是孕育着生命的,我望着书架上玲琅满目的书籍,心中满是澎湃。随手拿起一本——《皮皮鲁外传》。这是众多我喜爱的书籍中的一本,它讲述了主人公皮皮鲁从一个恶作剧儿童慢慢长大变懂事的故事。书中,皮皮鲁调皮任性,十二岁时便整日以放鞭炮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闯下了大祸,拨快了地球之钟,导致地球上的人们沉睡不醒,成日处于梦游状态,扰乱了地球上的正常秩序。在皮皮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从恶作剧中恍然惊醒,终以自己的努力调回了地球之钟,恢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比一般孩子更为淘气的皮皮鲁,一步步的慢慢长大懂事起来,我懂得了:无论犯了多大的错,只要勇于改正,积极承担,都会得到人们的谅解,并且越变越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不要等到我们需要的时候再去读书,而应该无时无刻的去积累,养成每日读书的良好习惯,给自己制定每一时间段的读书目标,相信以后的自己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四年级:李源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700字 四年级 状物
-
阅读大王外传我们班的同学各有所长,画画、朗诵、跑步……,所以就冒出了几个“大王”来,本姑娘就是其中一个。我是阅读大王,人称“书呆子”。我对书的感情,那可真是所谓“情深似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始终如一地对待它。下面我就略举一二个例子吧。第一件事发生在学校里。那天早晨,我正坐在座位上看《淘气包马小跳》。突然,早操广播响了起来。可我呢,才不去管它哩,继续自归自在书海里遨游。结果,大家都出去排队了,就剩我一个人傻乎乎地坐在那儿看书,还不时地在那儿傻笑。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幸亏倪晴瑜及时把我从书海里拉了出来。我还边走边嘟嚷着“真扫兴!”。从此,我便荣获了“书呆子”这一称号。另外一件事发生在家里。那天,我做完作业,就急忙捧起《世界上最感人的品德》这本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对身边的一切无知无觉。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没看几行,老妈突然神兵天降,一把夺过我的书,说“让眼睛休息会儿!”。没办法,只好出去。可只过了一小会儿,我就跑回来了。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因为书上情节太吸引人了。结果,又是被臭骂了一顿。怎么样?我是个书的超级粉丝哦,那就投我一票吧!400字 四年级 状物
-
我爱阅读我爱阅读我最喜欢用感受的方式来读书。阅读是美妙的精神之旅,让我沉迷其中。假期时间为我尽享阅读之乐提供了保障。循着文中人物的脚步,我仿佛来到事发“现场”,看到他们见到的景像,亲历他们的遭遇,体验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文中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历程。每当我静下心来“潜”入其中时,就觉得小作者来到我的面前,娓娓地讲述着他们的见闻,诉说着他们的情怀,理解了作者通过文章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文字中蕴含的生命热量,我都去体悟、注意。文字中有气韵,有才情,有思想,有抱负……这些东西都蕴藏在文字里,不会自动显现出来,在经过反复品读后化作了自己的美妙的精神之旅。用感受的方式读书,我发现,好的语言都是作者用生命、用想像力、用知识等调动文字得来的,这样的语言富有弹性,充满了跳跃和流动的色彩,这样的阅读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我希望我的作文中也能融入更多的感情色彩。350字 四年级 状物
-
掌握英语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解题技巧阅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新课程目标的推动下,现在的英语教学比以往的英语教学相比,在环节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阅读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英语教师有长远的眼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重视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本人就阅读理解教学的思路及解题技巧粗浅地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一、扩大词汇量。使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40—50个词汇。词汇量要求达到15万字,要求正确率达到70%。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我们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浏览题目,心中有数。题目是一篇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看了题目以后,我们对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我们在阅读时才会带着“向导”去进行阅读。其次,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在考试时才能节省时间,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成绩。怎样才能做到快速阅读呢?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们可以下按照以下几点来做:1、抓关键句(如名词、动词、主谓宾构成的简单句及常见的几种复合句)。2、抓首尾句即中心句也叫主题句。3、在浏览题目的同时,用铅笔划出有关信息来缩小寻找范围。4、学会通过阅读上下文或跳读来推测词义。再次,要学会瞻前顾后、一一作答。不可漏答。主要方法:从表层到中层最后抵达深层。最后,要复读检查。答完题后,再重读一遍短文,以验证所做的答案。二把握技巧得心应手在考试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方面,把握做题技巧是另一重要方面。技巧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高低,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千万不可忽视应试阅读技巧。应试阅读技巧有哪些呢?1.默读法。要轻声地逐词逐句朗读,不可断章取义,否则会阅读速度和做题效果。2.快速阅读。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尽量不要查字典,而应当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猜测该词在文中的具体意思。要避免回读,以免分散注意力,若过多注意词汇意思而忽略句子、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往往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3.注意体裁。在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不同体裁不同对待。如记叙文要学会找关键词;说明文要注重说明对象的特征、用途;议论文要把握作者的论点或者主题句。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要仔细体会文章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以及我们从文章中得到的启发,受到的教育。4.注意阅读顺序。一般情况下,先看题,然后再快速阅读整篇文章。对于比较长的文章可采用倒读法,比较短的文章可用顺读法从头到尾去阅读。5.了解出题信息。耐心地从选择项中找到正确答案。6.把握好做题速度。速度太快,可能对阅读的准确程度造成影响,速度太慢,可能导致试卷不能做完。要长时间练习才行。方法掌握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呢?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每天至少两篇文章。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让全体学生进行长篇阅读。并且限定时间,限时阅读,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程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可采用下面几招:1速读。要求集中注意力、把握中心;2扫读。可采用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抓关键词;3找主题句。即抓首尾句也叫中心句;4跳读。即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5细读。注意把握某些细节性问题;6寻读。在阅读中,如果遇到答案不确定时,再读与问题有关的内容;7学会合作讨论.可采用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阅读理解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在考试时才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把英语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英语新课程教学的目的。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整理一、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分门别类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③列数字(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XX/科学事理XX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XX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列(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l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括说明。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XX是……”和“……叫XX”。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的特征/事理。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考查字词的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指导: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还要加上“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第三种题型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使用(保留)和删去有什么不同,还要加上“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1)加点字词的原意。(2)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XX”的特征/事理。(3)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常常、经常、总是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5)XX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不删去”)。(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删去的话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带有限制性词语(如:“比较”“几乎”“主要”“绝大多数”“相当”“大约”“可能”“左右”等)的句子。●题型5:“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五)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六)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答题格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答题格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XX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格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参考答案3种: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深刻。(七)说明语段的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A、开头: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B、中间:承上启下(过渡);C、结尾:总结上(全)文。作为说明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开头语段:①开头通过写……事例,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XX的趣事(或的奇闻趣事),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或XX事理),使说明……。(八)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标题很新颖别致时容易考)。答题格式:这个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九)说明文语段的中心句题型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对策:中心句出现的位置段落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中心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的中心句也如此。)题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十)某个事例或名言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某事理对策:答案就是事例或名言开始前的一句表明观点的话。1200字以上 初中 说明文
-
阅读与写作目录序言………………………………………………………2阅读与写作训练1………………………………………4阅读与写作训练2………………………………………8阅读与写作训练3………………………………………12阅读与写作训练4………………………………………15阅读与写作训练5………………………………………19阅读与写作训练6………………………………………23阅读与写作训练7………………………………………28阅读与写作训练8………………………………………32阅读与写作训练9………………………………………36阅读与写作训练10………………………………………40阅读与写作训练11………………………………………43阅读与写作训练12………………………………………48阅读与写作训练13………………………………………50阅读与写作训练14………………………………………55基础国学之弟子规………………………………………59课外必背课外诗歌………………………………………83靠自己的力叶圣陶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不可专等老师给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再说,我们总有离开可以请教的人的时候,这时候阅读些什么,非专靠自己的力不可。要靠自己的力阅读,不能不有所准备。特别划一段时期,特别定一个课程来准备,不但不经济,而且很无聊。也只须随时多用些心,不肯马虎,那就是为将来做了准备。譬如查字典,如果为了作准备,专看字典,从第一页开头,一页一页顺次看下去,这绝非办法。只须在需要查某一字的时候看得仔细,记得清楚,以后遇到这个字就是熟朋友了,这就是作了准备。不但查字典如此,其他都如此。应作的准备大概有以下几项:(一)留心听人家的话。写在书上是文字,说在口里就是话。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听清楚,不误会,固然第一要紧;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不正确,有没有罅(xià)漏,也是必要的事。不然只是被动地听,那是很有流弊的。至于人家用词的选择,语调的特点,表现方法的优劣,也须加以考虑。他有长处,好在哪里?他有短处,坏在哪里?这些都得解答,对于阅读极有用处。(二)留心查字典。一个字往往有几个意义,有些字还有几个读音。翻开字典一看,随便取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就算解决,那实在是没有学会查字典。必须就读物里那个字的上下文通看,再把字典里那个字的释文来对勘,然后确定那个字何音何义。这是第一步。其次,字典里往往有些例句,许多例句聚在一块儿,那个字的用法(就是通行这么用)以及限制(不通行那么用)可以看出来了。如果能找近似而不一样的字两相比较,辨明彼此的区别在哪里,应用上有什么不同,那自然更好了。(三)留心查辞典。一个辞也往往有几个意义,认真查辞典,该与前一节说的一样。那个辞若是有关历史的,最好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把那个时代的历史知识想一回。那个辞若是个地名,最好把地图翻开来辨认一下。那个辞若是涉及生物理化等科的,最好把自己的生物理化的知识温习一遍,辞典里说的或许很简略,就查各科的书把它考究个明白。那个辞若是来自某书某文的典故或是有关某时某人的成语,如果方便,最好把某书某文的典故或是有关某时某人的话的原书找来看看。那个辞若是一种制度的名称,一个专用在某种场合的术语,辞典里说的或许很简略,如果方便,最好找些相当的书来考究个详细。以上说的无非要真个弄明白,不容含糊了事。而且,这样将辞典作钥匙,随时翻检,阅读的范围就扩大了,阅读参考书的习惯也可以养成了。(四)留心看参考书。参考书范围很广,性质不一,未可一概而论。可是也有可以说的。一种参考书未必需要全部看完,但是既然与它接触了,它的体例总得弄清楚。目录该通体看一遍,书上的序文,人家批评这书的文章,也该阅读。这样,多接触一种参考书就如多结识一个朋友,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向它讨教,与它商量。还有,参考书未必全由自己购备,往往要往图书馆借看。那么,图书分类法是必要的知识。某个图书馆用的什么分类法,其中卡片怎样安排,某一种书该在哪一类里找,必须认清搞熟,检查起来才方便。此外如各家书店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目录,如果认得清,取得到,对于搜求参考书也有不少便利。以上说的准备也可以换成积蓄两个字。积蓄得越多,阅读能力越强。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要阅读。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训练一趣味语文世界上最短的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阅读积累制作地球仪今天,我们班刚发了“寒假小制作”的奖状,我还得了第一名哩!乐滋滋的我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做小制作的情景……那是放假前,老师说:“这次我们班举行一次小制作比赛,到时看谁做得最好,可以得第一名?”回到家,我就开始构思做什么东西好。我东翻西找,一下子看见摆在书橱里的地球仪,于是,我灵机一动,“对,我就用校外兴趣小组学的泥塑技术做一只地球仪,也好让它带着同学们领略一番世界各地的美景。”一不做,二不休,接下来,我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团黄泥,用力把它摔成正方形,接着我又用刻刀把四个棱角削圆滑,再把它放到面板上挤、按了一番,尽力把它弄圆。然后我又捏了一小块黄泥给它做了一个小碗形的底座,再跑到厨房抽屉找出一根铁钉,用力插在地球仪上把它固定住。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个托盘里,端到阳台的阴凉处,等它晾干。大约过了三四天,我发现它已经完全干了,于是我用铅笔在它脸上轻轻地描出陆地、山川和海洋,然后又分别把它涂成黄、绿、蓝相互交错的颜色,眨眼之间,一个逼真的地球仪就诞生了。阅读训练(一)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最后洒上一点儿红辣椒粉,用筷子拌匀。()回家后,我首先将黄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放到案板上切成小方块儿,装入大盘中。()然后切点儿葱花、姜末和蒜末放入盘中,再洒上盐和味精,倒上醋,滴上几滴酱油和麻油。()我忍不住夹上一块儿,放入口中,啊!香喷喷、脆生生、凉冰冰,吃下去,心里好爽快。()凉拌黄瓜做好了,盘中的黄瓜绿中透着黄,黄中带着红,不要说吃上一口,就是看看那颜色,闻闻那清香味儿,也叫人胃口大开。(二)我的心意明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用什么表示祝贺呢?我想画个彩蛋送给老师。我在家里挑选了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让妈妈帮忙,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然后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远处是群山起伏,近处有一条小溪。水中有小鱼游动,岸边还有山石、树木、花草,好看极了。我把彩蛋送给教我图画的赵老师。她教会了我画画。我感谢老师的培养。我祝老师节日快乐!1、填空。(1)短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节前,画了____________送给老师,感谢____________的培养。(2)这幅山水画,远处____________,近处____________。水中有____________,岸边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好看极了。2、“我”制作小礼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在()里填上“先”、“再”、“然后”。()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挑选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3、短文中划“______”的句子,是“我”自己问自己的,你能学着他的样子问一问吗?(1)妈妈的生日快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天是星期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用“∽∽∽”划出短文中表示祝贺的话。(2)想想“我”把彩蛋送给赵老师时会怎么说,写下来。赵老师,这个彩蛋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说祝贺的话?(1)奶奶过生日,我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八一”建军节,我对解放军叔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训练:一张贺卡--------把顺序写清楚(一)习作要求:9月10日是教师节,人们都向老师表示祝贺。你能动手做一张贺卡,在教师节时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吗?(二)习作指导:最好一边做贺卡,一边小声说。如:教师节到了,我要做张……我先找了……然后画上了……最后写上了……等。做完后完整地说一遍,再写下来。(三)习作例文:一张贺卡记得以前,我对电脑一点也不熟悉,像陌生人一样,每次走到爸爸的电脑旁都不敢碰它,怕把爸爸的电脑搞坏。自从读了三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有关电脑的知识。这不,“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老师让我们每人做一张贺卡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我想制作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送给我最亲爱的妈妈。星期一的信息技术课,我打开电脑,先点“程序”,再找“电子幻灯片”。找到之后,我在幻灯片上画了一个中国结,然后写上“祝妈妈节日快乐,永远年轻!”最后插入边框,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就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张精美的贺卡很快就做好了。于是,我又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将它送给了妈妈。我想:当妈妈收到我这份特殊的礼物时,一定会很高兴,更会对我刮目相看的。妈妈收到我做的贺卡,高兴地说:“我的宝贝真能干,我不会的东西你却会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真高兴。以后我还要认真上信息技术课,学习更多的知识。(四)学生习作:训练二趣味语文王勇智斗财主王勇聪明而且勇敢。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一天,财主和他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咱们赌个输赢。你猜这盘棋谁赢?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王勇念道:“你赢她?输!”财主无话可说。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你赢,她输。”财主又没打成王勇,倒赔了元宝。阅读积累怎样写好对话1、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对话写人物的对话,并不是信手写来,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而是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写,这样读文章的人才能清楚地知道,这段对话到底想说什么。示例: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列宁说:“那一定是飞去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男孩子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这段对话写的是列宁和小男孩谈论“丢失”的灰雀的事。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里,采用人物间的对话形式,交待了故事的内容,把故事的情节一层进一层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2、要注意对话的形式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对话形式,归纳起来,共有四种,用公式表示如下:第一种对话形式:甲:“……”乙:“……”第二种对话形式:“……”甲。“……”乙。第三种对话形式:“……”甲。“……”乙,“……”第四种对话形式:“……”“……”写对话,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适当地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这样能对话的内容更加鲜明、生动、突出。阅读训练:(一)给下面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标点。小女孩走到柜台前对售货员说阿姨我要买块巧克力买什么牌子的售货员阿姨问选得好这个牌子的巧克力就是好吃阿姨收了钱,递给小女孩一块金帝巧克力(二)墨鱼不是鱼鲨鱼是大海里的霸王。他发出命令:所有的鱼儿,在他生日那天,都得为它送礼祝寿。鲨鱼的命令谁敢违抗呢?到时候,鱼儿们一个个乖乖地来了,恭恭敬敬上礼物。查查名册,鲨鱼发现墨鱼没有来,十分恼怒。他马上把墨鱼找来,杀气腾腾地说:“你为什么不来送礼?”墨鱼顶了他一句:“我又不是鱼,当然不来送礼!”鲨鱼气得跳起来:“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墨鱼平静地说:“虽然我的名字叫墨鱼,也和鱼一样用鳃呼吸,但是鱼有脊椎,我却没有;鱼用鳍游泳,而我靠头部下的漏斗喷水推动自己前进。我和鱼不是同类。”鲨鱼冷笑一声:“哼,你不都是鱼是什么?”墨鱼说:“海里的牡蛎,河中的蛤蚌,陆上的蜗牛,他们才是我的亲戚。”鲨鱼凶狠地追问说:“牡蛎他们身上都有坚硬的贝壳,你为什么没有?”墨鱼从容地说:“我能快速游戏,用不着那笨重的贝壳来保护自己。我们的祖先原来也有贝壳,以后慢慢退化了,变成外套膜里支持身体的‘主心骨’。”“哼,不是鱼我也不能饶你!你不送礼,我就把你当点心吃了!”说着,鲨鱼恶狠狠地扑了过来。“嗤”的一下,墨鱼喷出墨汁似的黑水,飞快地向大海深处游去。鲨鱼什么也看不清了,只好在那里干瞪眼。1、读一读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地说()地说()地说()地说()地说()地说3、从童话人物的态度和语言中感受人物的美丑是我们读书的方法。你瞧鲨鱼说话的态度:冷笑一声、凶狠地……再读读它说的话“你为什么不来送礼”“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读完这篇童话,鲨鱼的(),墨鱼的(),就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4、想像一下,其他的鱼儿看到气急败坏的鲨鱼,会说什么呢?选一两句写在下面,注意冒号和引号的正确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训练:客厅里真热闹——练习写一段对话(一)习作要求:节假日期间,家里的客厅总是热热闹闹的。请你通过想像,写一段对话。(二)习作指导:客厅里,白天会有哪些人?他们会围绕哪一个话题进行对话?夜深人静时,客厅里只剩下了沙发、茶几等摆设,它们之间会有交流吗?也可发挥想像写一写呀!(三)习作例文:客厅里的对话晚饭后,哥哥扶着奶奶来到客厅,见小明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对他说:“快起来,把沙发让给奶奶坐。”小明不耐烦地说:“那不还有椅子吗?”“你……”哥哥刚要瞪眼,奶奶赶忙劝阻:“还有呢!由着他,我坐椅子就行了。”这时,听到动静的妈妈从厨房走了出来,大声喝道:“小明……”这一声吓得小明吐了一下舌头,赶紧站起身来把沙发让给奶奶。简评: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是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段对话,写的是妈妈和哥哥让小明给奶奶让座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懂事、性子急。弟弟光想自己,又怕妈妈。奶奶溺爱小孙子。妈妈很严厉。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四)习作训练:训练三趣味语文分析字形,悟聪明的含义同学们都想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愿望实现呢?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聪”这个字的字形结婚:左边耳字旁,提醒你要学会用耳朵听;右上是点和撇,像不像你的大眼睛,你可要用它仔细地看周围的事物,你的目光会越来越敏锐:右半部的中间是“口”字,启示你要敢说,并且逐步达到会说、善说;右下是个“心”字,告诉我们,凡事要用心,才能干成功。以上四点很重要,但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才能取得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聪明”的“明”怎么写?前面一个“日”,后面一个“月”,而“日”就可表示“天”,“日”、“月”连在一起,可以这样想: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时间久了,始终坚持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想,养成了习惯,你就会越来越聪明了。阅读训练:(一)礼花“砰、砰、砰”,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束束礼花飞上了夜空,我赶忙仰头一看,啊,真美呀!“红连星”在夜空里绽开了花,映得夜空一片火红。随着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无数串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轻飘飘,慢悠悠,就像在天际挂满了节日的彩灯。“轰隆隆”,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串礼花升腾起来了,它们在彩灯群里穿梭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1、观察的方法很多。上面这篇小文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善于()2、文中的礼花各式各样,听,“()”,那是“红连星”在夜空里绽放工了花。“()”,噢,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原来是“庆祝胜利”在空中升腾。多有意思呀!读着文章,想像当时的情景,我们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二)石榴春天到了,石榴花开了。它的花朵是桔红色的,花蕊淡黄,头上有些薄薄的瓣,还时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夏末,有些石榴花的肚子越来越大,不久就和鸡蛋一样大了。几个星期过去了,石榴花的花瓣花的花瓣渐渐地落了,石榴们都咧开嘴笑了,一排排红色的牙齿多么整齐。秋天来了,石榴熟了,摘下来尝尝,嘿!又酸又甜地,真好吃。冬天,西北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哗啦啦地落下来了。1、读文章,根据问题摘录语句,抄在横线上。小作者看到了什么?2、小作者品尝石榴,什么感觉?3、小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习作训练(一)习作要求:请你联系生活中的观察所得,把下面的这段话扩充具体。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春天到了,小河的冰融化了,地上的小草绿了,树上的花开了,小鸟在枝头不停地叫,春天真美呀!(二)习作指导:先读读上面的原文,看看写了哪些景物?从中找准扩充点,如河水、小草、花及鸟的叫声。再从生活中获取材料,仔细观察春天到来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从生活中获取材料,仔细观察春天到来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如:用耳听河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用眼看小草的颜色;用鼻子嗅花的香味等。最后在文中记下自己的所见、所听、所嗅、所感,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景物特点更突出。(三)习作例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听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节选自朱自清的《春》(四)学生习作:训练四趣味小故事字迹潦草的教训字要端正,笔划要清楚,这是写字的基本要求。如果字迹潦草,不仅难以辨认,有时还会出差错,闹笑话。这方面,著名文学家茅盾爷爷读书时曾有过一次教训。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叙事
-
古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大全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1、是可忍,孰不可忍。 22、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42、尽信书,不如无书。 4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8、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4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5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9、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6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1、言必信,行必果。 6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6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6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6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8、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6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7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7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7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8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8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8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8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8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88、朝闻道,夕死可矣。 8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90、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9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9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9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9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9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9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1、欲加之罪,何患辞。 10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10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0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0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07、既来之,则安之。 10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11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18、满招损,谦受益。 1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21、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1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2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2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3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1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3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3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13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3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3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3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4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4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4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4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1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4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48、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14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5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5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15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5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5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5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5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57、曲则全,枉则直。 15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6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6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6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6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65、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6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6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6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7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7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73、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17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7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6、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17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7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7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8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8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8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4、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18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87、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8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8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9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9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9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9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94、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19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9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0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0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7、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0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1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14、将欲取之,必先之。 215、多行不义必自毙。 2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1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22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2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3、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22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1200字以上
-
古文观止古文说白了也就是古代人写的东西。文章千秋之大事,万世之伟业,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体会的。古语云,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用这形容古文个人倒是觉得着实贴切,世间之事总是逃不了一个情字。这是中国士大夫们最大的羁绊了。小到花花草草,再到深秋季节,再到家国天下,几乎每件事,每一物都留下了他们的感情。纵情于山水之间,明月松石可感,落花孤雁可叹;独闯于塞外边疆,葡萄美酒可饮,孤城落日可敬。江湖上寒江独钓,庙堂中指点江山,文人都渴望净土,可几乎没给我们留下净土,能写的都被他们写完了。若在古代还可劝天公降人才,身处当今只能江郎才尽啊。古人所拜无非天地君亲师。天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地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低调奢华小清新,君有先天之忧而忧的忠诚良将,亲有千里婵娟的手足兄弟,师有传道授业的万世师表。当然还有良师益友的送东阳马生,送董邵南,送孟浩然,送汪伦,送出了执手相看泪眼不舍,送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痛心,更送出了天涯若比邻的豪爽。古人所做无非修身治国平天下。文人心中都有鸿鹄之志,但终究逃不了燕雀的躯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文人做出了三个选择。第一逃避,采菊东篱,陋室有铭,第二吐槽,三吏三别,苛政似虎,第三尽力,满江红泪,生死不避。其一者,看似潇洒自如,虚实之间谁又可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为何出山,倘若真的归隐于野,枹树而死那才是气魄。文人都推崇诸葛多智于妖,其实哪是佩服武侯之智,实则是皇叔的信任啊。做隐士做到割席自立才是真隐,别隐着隐着还说自己心怀天下,有几分小气更有几分可笑,只能说贱人就是矫情。其二者,看似忧国忧民其实一事无成,嘴上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可现实中连自己的草庐都保不住,难道不可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赊酒度日,有那时间不如搭几个草庐至少让周围的乞丐住,天下大事办不了,手里有活不想做,真是扯淡,此等小人何以称圣?然后世之人亦是小人尔,眼高手低,小人拜小人倒是合情合理。国仇家恨哪有这么简单?匈奴未灭何以成家,倒是快意恩仇,原因很简单那是我们打别人。可真正别人打我们的时候,遥望王师,家奠告翁。当然也有书生意气,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无奈主战不如主和啊,只能学得老夫聊发少年狂啊。难道只能自感神伤?只能说不装逼还是好朋友,上阵杀敌,死则死矣,岂不快哉,YOUCANYOUUP,NOCANNOBB。其三者,倒是比起前面来让人钦佩不少,精忠报国,马革裹尸,结局是惨了点,可比自怨自艾强多了。男儿自当粉身碎骨,留得清白,可叹零丁,可说惶恐,但最后请你以死明志。其实古代人真的比我们苦吗?很难说,每一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活着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古时候有苛政也有明君,正如现在有清官自然也有贪官,时代变了吗?可事情却一点没有变过,古时候有卖儿卖女,现在就没有了吗?我们不能以课本上封建社会落后用来衬托社会主义光明。同样的我不能这样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我们现在看来古代的战争不过是人民内部矛盾,所以说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日本和中国会合二为一,我们现在又何必去斤斤计较,整天放抗日片子,你烦不烦,整天说钓鱼岛,你累不累?又何必去转移视线,忽视国内矛盾呢?究竟说了什么没说什么呢?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