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海丝文化_650字650字

邮票上的海丝文化_650字

650字 六年级 状物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2001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着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六年级:杨小乐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秋天的银杏林

800字 六年级

说到季节,你是想起百花盛开的春天;想起骄阳似火的夏天;想起硕果累累的秋天;还是想起天寒地冻的冬天?今天,我们“文思”作文班的小伙伴们,在殷老师的带领下兴冲冲地来到了苍梧绿园,体验一回深秋中的银杏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一进入苍梧绿园西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金灿灿的树林,那便是吸引我的银杏林。

从远处看,树枝的树丫根本看不清,只有那金灿灿的银杏树叶在空中摇摆。走到近处,树丫才能显现出来,叶子的轮廓也才能看清。深秋的微风轻轻吹拂,调皮的树叶宝宝便在空中摇摆,动作真是千姿百态。有些树叶还从妈妈的怀抱中调皮地跳了出来,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缓缓地往下飘落着,像降落伞一样。

我追随缓缓落下的银杏叶低头看草地,只见绿油油的小草在地上伸着懒腰,把地面装饰的生机勃勃,像绿地毯一样。地上除了小草,便是那些因调皮而落下的银杏宝宝叶。它们真的是千姿百态:有的干枯、有的茂盛、有的舒展、有的蜷缩、有的黄色、有的褐色……

我随手从“绿地毯”上轻轻捡起一片银杏叶,仔细观察起来:叶柄大约两、三厘米,然后开始分叉,它的边缘是波浪形,边缘的颜色很深,有一种被火烧焦的感觉。越往里收缩颜色越浅,它有十分密集的条纹,条纹上还有点黑色斑点,像累了一样还有点蜷缩。

我抬手从银杏树上摘下一片树叶,和地上的树叶对比起来:树上的叶子没有蜷缩,反而舒展开来,它的边缘没有被火烧焦的感觉,反而更加金黄,在秋风的吹动下反而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想,这小小的叶子不畏风吹雨打,在岁月的磨练中更加坚强,正如我们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充满信心,勇于战胜它。

我两腿盘坐在地上,静静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聆听着微风带动银杏叶制造出来的美妙声音,这如歌般的“沙沙”声使我陶醉其中。我抬头仰望,一碧如洗的天空,展翅飞翔的小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心旷神怡。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是时候走了,但我却依依不舍,不想离开这大自然创造的美妙杰作。是时候说再见了,我会把这金黄的世界永远定格在心中,随时打开记忆的闸门,慢慢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