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惩罚650字

合理运用惩罚

650字 高二 叙事

对于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应视具体情况多些谅解或者教育,而不该加倍惩罚。首先,人人都有可能遭遇意外,因为客观原因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如果一进教室就被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先罚做五遍、十遍作业,很显然,学生觉得委屈,心不在焉,作业也不会做得很好。

其次,就算少数学生因贪玩而没有完成作业,也不能用加倍惩罚的办法。加倍惩罚往往会逼得学生弄虚作假,难道请同学帮着抄、用复写纸垫着抄,能达到加倍惩罚的目的吗?加倍惩罚一不能提高学生成绩,二来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非但达不到“长记性”的目的,反而形成恶性循环,对完成作业更加不利。

况且这些年倡导给学生“减负”,如果加倍惩罚,不仅“负”没减成,反而真应,了那句话了——减负等于加正。再说,罚写作业纯粹是体力活儿,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对学习并无促进。如果老师将“罚作业”改为“补作业”,并且和学生沟通交流,我想学生也许会“知恩图报”吧。否则学生只会对作业产生恐惧,以消极的态度来应付老师的惩罚。

现在学校教育强调不许体罚学生。不许对学生罚站、罚抄,不许用过激的言语批评学生。有一些老师对学生行为粗暴,那肯定是不对的。

可是,难道教育真的就只能以情动人吗?一味和颜悦色,是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可是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这几乎就意味着放纵。对于自控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学生来说,很多道理就是耳边风,即使他觉得有道理也不一定会照着去做。那么,怎么办?

一定的惩罚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作业老是不写,讲道理又不听就要有一定的惩罚!罚就是逼追他养成好习惯。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不也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吗?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合理地运用惩罚,当然也包括罚写作业。这既是“以情动人”,也是“以罚警人”。

剪葡萄

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写景

总评:本专编开展的野外采风活动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但从这篇习作来看,作者玩得很尽兴,但写得不用心。从整体来看,没有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作者采葡萄的兴奋心情,从行文来看,重点不突出,要件不齐全,而且还存在表意不清、段落间缺过渡等弊病。主要表现在:1、标题不规范,“剪葡萄”或“摘葡萄”属于口语,按作文规范,应该是“采葡萄”;2、段落间没有过渡,重点不突出,第二段属于葡萄园的景象描写,景象描写属于本文要件,但作者在行文中却突出在“白色塑料袋”的描写上,再加上心理描写,造成文章的重点偏移到了“我暗暗低估着,准备等会查个水落石出”,而下文却没有作出呼应,且与紧接着的第三段没有任何的衔接,“我一拿到剪刀和袋子,就迫不及待冲进园里”显得很突然;3、要件不齐全,体验(感观)部分没有写出葡萄的外观以及不同色彩等内容,对葡萄园的全景描写也没有抓住点,记叙采葡萄的过程过于平直,没有突出有趣的细节,在写出自己如何采的以后,没有写出别人是如何摘的或是有谁告诉你应该怎么采等内容,反映不出现场气氛;4、语句不简练,且存在用词不规范之处,比如“我从底下朝上一看,哇噻!”这句,“哇噻”属于网络语言,在这样的作文中是不能使用的,“绿叶为盖的一个个凉蓬却见不到那一个个晶莹可爱的葡萄宝宝,却发现本该挂葡萄的地方却挂着一个个白色塑料袋”连用两个“却”,也是明显的语句不简练问题;5、个别地方存在表意不清,当作者“迫不及待地冲进园里”后,并没有吃葡萄,何来“浓浓香味融入嘴中”?“我和小伙伴用剪刀把那一串串我们看中的葡萄宝宝的白色外衣给剥开”,剪刀剥开葡萄?葡萄宝宝穿的是“白色外衣”?6、结尾稍嫌仓促,“心里比蜜还要甜”显得套话了。

点评人:我是雨欣

今天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去莲坂村葡萄园进行摘(采)葡萄。

( 开篇过于简单,应该通过简要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去采葡萄时的兴奋心情。其次,“进行摘葡萄”是病句。)

我一到莲坂村葡萄园就望见(,)满园的翠绿(便映入我的眼帘,)

(踏进园里,)一个个(棵棵以)石条为架、绿叶为盖的一个个凉蓬(下,)却见不到那一个个(串串)晶莹可爱的葡萄宝宝,却发现本该挂葡萄的地方(枝条上)却挂着(的是)一个个白色塑料袋,“难道是白色垃圾二次污染?”我暗暗嘀咕着,准备等会查个水落石出。

(从语句上看,本段很不简洁,且量词使用错误,从全文内容上看,本段的记叙无形中造成了文章重点的偏移,像这类作文,作者在这里应该简要写出整个葡萄园的景象以及葡萄的外形特征、不同色彩等内容。)

(这里应该来句过渡)我一拿到剪刀和袋子,就迫不及待冲进园里,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浓浓香味融入嘴中,

(但)我却顾不上欣赏一番,就(便)冲着白色塑料袋奔去。“咔嚓”一声,我剪开一个白袋子,一颗圆溜溜的的葡萄掉了出来,我从底下朝上一看,哇噻!一大串紫红色的葡萄摇晃着它那又圆又胖的身子,似乎在说:“我正好成熟了,请摘下我吧!”我把剪刀对准葡萄与枝干的连接处,使出吃奶般的力气,“啪”,一串葡萄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没吃葡萄,哪里来的“浓浓香味融入嘴中”呢?希望作者在今后的习作中注意语句表达的清楚与用词的规范。另外,尽管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但由于整个采葡萄的过程描写过于简单而不生动,也就是说没有写出采葡萄的整个连续动作,当然就不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作者采葡萄时的兴奋心情,建议把采葡萄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都写具体,这样才会吸引读者。)

紧接着,我和小伙伴用剪刀把那一串串我们看中的葡萄宝宝的白色外衣给剥开收进了袋里。当我们提着几大袋我们劳动的果实准备回家时,心里比蜜还要甜。

(本段删除的语句与前段的内容重复,不存在连续的关系,怎么能用“紧接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叙事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