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私离开我们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能好好相处?这是我近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忽然间想起了波特莱尔的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有一次,“我”去旅行。准备用餐的时候,一个衣杉褴褛的孩子走过来,盯着“我”的面包。“我”把一块面包给了他。当他正要离开的时候,被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孩子推倒在地上。两个人撕打起来,后一个孩子把头一个孩子的耳朵咬住,而且还把咬下的一小块血淋淋的东西吐在地上。前一个孩子当然也不甘示弱,死死地揪着对手的头发。分开后,俩人还是把目光放在面包上,就这样,面包在两个孩子的衣兜里进进出出,体积也越来越小了。当头破血流的双方终于筋疲力尽,无力继续下去而罢手的时候,那片面包——俩人为之而战的面包,已经散落成碎末。
回忆完这个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没法想象也不忍想象两个孩子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抢夺面包的情景。尤其是一个孩子咬住另一个孩子的耳朵,并把咬下的一小块肉吐在地上那残忍又恶心的场面。
为什么兄弟两人谁也不愿意把饼干分一半给对方?那可是一对亲兄弟,不是别人更不是敌人啊!因为自私占据了两个孩子的心。我原本以为自私只存在于大人之间,而孩子的心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污点,他们心中有的是友爱,没有自私,可是我错了,大大的错了。
因为自私,所以两个孩子谁也没有得到面包,而且还被彼此打得一身伤,真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如果两个孩子愿意分享那一块面包,那面包就不会散落成碎末,化为尘土。
如果他们不自私,两人也不会打起来,而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如果他们不自私,那么一定会是另一种结局……
自私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剑,刺伤了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了你自己。
人与人之间不能好好的相处,因为人与人之间隔着自私,自私使人们的心中产生了距离。
请不要让心与心之间产生距离,不要让自私占据了你的心,让大家好好相处,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让自私离开我们吧!
行香子·孟冬即景抒怀
相似题目
-
让自私离开我们忽然间想起了波特莱尔的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有一次,“我”去旅行。准备用餐的时候,一个衣杉褴褛的孩子走过来,盯着“我”的面包。“我”把一块面包给了他。当他正要离开的时候,被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孩子推倒在地上。两个人撕打起来,后一个孩子把头一个孩子的耳朵咬住,而且还把咬下的一小块血淋淋的东西吐在地上。前一个孩子当然也不甘示弱,死死地揪着对手的头发。分开后,俩人还是把目光放在面包上,就这样,面包在两个孩子的衣兜里进进出出,体积也越来越小了。当头破血流的双方终于筋疲力尽,无力继续下去而罢手的时候,那片面包——俩人为之而战的面包,已经散落成碎末。回忆完这个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没法想象也不忍想象两个孩子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抢夺面包的情景。尤其是一个孩子咬住另一个孩子的耳朵,并把咬下的一小块肉吐在地上那残忍又恶心的场面。为什么兄弟两人谁也不愿意把饼干分一半给对方?那可是一对亲兄弟,不是别人更不是敌人啊!因为自私占据了两个孩子的心。我原本以为自私只存在于大人之间,而孩子的心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污点,他们心中有的是友爱,没有自私,可是我错了,大大的错了。因为自私,所以两个孩子谁也没有得到面包,而且还被彼此打得一身伤,真是一个悲惨的结局。如果两个孩子愿意分享那一块面包,那面包就不会散落成碎末,化为尘土。如果他们不自私,两人也不会打起来,而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他们不自私,那么一定会是另一种结局……自私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剑,刺伤了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了你自己。人与人之间不能好好的相处,因为人与人之间隔着自私,自私使人们的心中产生了距离。请不要让心与心之间产生距离,不要让自私占据了你的心,让大家好好相处,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让自私离开我们吧!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让自私离开我们现在,我终于找到答案了。那天,妈妈带我去了萧山休博园玩,当时,人非常多,游戏项目也只有十来个,所以,每个游戏项目都排起了长龙,一般要等半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才能轮到,所以,有一些人就动起了歪脑筋,瞧,他们先走到栏杆的边上,伸长了脚跨进栏杆来,插进队伍里来,一次就有六、七个而且看上去都是一些高中、大学的学生,我心里说道:“哎,他们素质太低了,连我这个小学生都知道,不可以插队,应该按规定排队,如果你插了队你是马上就可以玩了,但是后面的人呢?辛辛苦苦站了很长时间还没排到,你却等也不用等就可以玩了,一点也不想想别人的感受,谁受得了?而且,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翻栏杆,那不乱套了吗?再说,他们还是高校的学生呢!”他们插队,本该是一件很羞的事情,可他们呢?男的、女的都一样,在队伍里谈天说地,后面的人在骂他们,他们也装做没听见,吃着东西,嬉闹,不知是他们认为别人理应让他们先玩?还是他们觉得自己能想出这种办法很了不起?我望着他们,不禁摇了摇头,想:这样只顾自己,不想别人的人,就算他们学习成绩再好,家庭背景再好,在社会上永远是最卑微的人,在品质上打成绩永远只有不及格。正想着后面一阵拥挤,转头一看,原来有一个人拼命想挤上去,只见那人穿着时尚,戴了副墨镜,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侧着身子,努力往前挤,搞得她周围的人都露出了怒色,但她还是照挤不误,她还得意洋洋地叫她的家人也快点挤上来,有些人被夹在中间,都快成肉饼了,我忍不住要笑:干嘛要挤,早玩和后玩差不到哪儿去,何必要挤得整条队伍鸡犬不宁呢?但是,当她发现有一个人捷足先登,挤到她前面去了,还差点挤到她的孩子时,她却大声责备到:“挤什么呀?不看看挤到孩子了,挤到前面去找死呀!”听到这里,排队的人群中笑声一片,而她还以为是自己说对了,更加得意洋洋了,她却不知,人们是在笑她自己的行为。原来,人与人之间不好相处,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隔着自私,自私使人们的心中产生了距离。自私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深深地刺伤了自己,所以,请让自私离开我们吧!800字 六年级 书信
-
让自私离开我们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能好好相处?这是我近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忽然间想起了波特莱尔的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有一次,“我”去旅行。准备用餐的时候,一个衣杉褴褛的孩子走过来,盯着“我”的面包。“我”把一块面包给了他。当他正要离开的时候,被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孩子推倒在地上。两个人撕打起来,后一个孩子把头一个孩子的耳朵咬住,而且还把咬下的一小块血淋淋的东西吐在地上。前一个孩子当然也不甘示弱,死死地揪着对手的头发。分开后,俩人还是把目光放在面包上,就这样,面包在两个孩子的衣兜里进进出出,体积也越来越小了。当头破血流的双方终于筋疲力尽,无力继续下去而罢手的时候,那片面包——俩人为之而战的面包,已经散落成碎末。回忆完这个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没法想象也不忍想象两个孩子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抢夺面包的情景。尤其是一个孩子咬住另一个孩子的耳朵,并把咬下的一小块肉吐在地上那残忍又恶心的场面。为什么兄弟两人谁也不愿意把饼干分一半给对方?那可是一对亲兄弟,不是别人更不是敌人啊!因为自私占据了两个孩子的心。我原本以为自私只存在于大人之间,而孩子的心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污点,他们心中有的是友爱,没有自私,可是我错了,大大的错了。因为自私,所以两个孩子谁也没有得到面包,而且还被彼此打得一身伤,真是一个悲惨的结局。如果两个孩子愿意分享那一块面包,那面包就不会散落成碎末,化为尘土。如果他们不自私,两人也不会打起来,而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他们不自私,那么一定会是另一种结局……自私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剑,刺伤了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了你自己。人与人之间不能好好的相处,因为人与人之间隔着自私,自私使人们的心中产生了距离。请不要让心与心之间产生距离,不要让自私占据了你的心,让大家好好相处,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让自私离开我们吧!700字 初一 议论文
-
让自私离开我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老是相处不好?近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终于找到答案了。那天,妈妈带我去了萧山休博园玩,当时,人非常多,游戏项目也只有十来个,所以,每个游戏项目都排起了长龙,一般要等半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才能轮到,所以,有一些人就动起了歪脑筋,瞧,他们先走到栏杆的边上,伸长了脚跨进栏杆来,插进队伍里来,一次就有六、七个而且看上去都是一些高中、大学的学生,我心里说道:“哎,他们素质太低了,连我这个小学生都知道,不可以插队,应该按规定排队,如果你插了队你是马上就可以玩了,但是后面的人呢?辛辛苦苦站了很长时间还没排到,你却等也不用等就可以玩了,一点也不想想别人的感受,谁受得了?而且,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翻栏杆,那不乱套了吗?再说,他们还是高校的学生呢!”他们插队,本该是一件很羞的事情,可他们呢?男的、女的都一样,在队伍里谈天说地,后面的人在骂他们,他们也装做没听见,吃着东西,嬉闹,不知是他们认为别人理应让他们先玩?还是他们觉得自己能想出这种办法很了不起?我望着他们,不禁摇了摇头,想:这样只顾自己,不想别人的人,就算他们学习成绩再好,家庭背景再好,在社会上永远是最卑微的人,在品质上打成绩永远只有不及格。正想着后面一阵拥挤,头一看,原来有一个人拼命想挤上去,只见那人穿着时尚,戴了副墨镜,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侧着身子,努力往前挤,搞得她周围的人都露出了怒色,但她还是照挤不误,她还得意洋洋地叫她的家人也快点挤上来,有些人被夹在中间,都快成肉饼了,我忍不住要笑:干嘛要挤,早玩和后玩差不到哪儿去,何必要挤得整条队伍鸡犬不宁呢?但是,当她发现有一个人捷足先登,挤到她前面去了,还差点挤到她的孩子时,她却大声责备到:“挤什么呀?不看看挤到孩子了,挤到前面去找死呀!”听到这里,排队的人群中笑声一片,而她还以为是自己说对了,更加得意洋洋了,她却不知,人们是在笑她自己的行为。原来,人与人之间不好相处,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隔着自私,自私使人们的心中产生了距离。自私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深深地刺伤了自己,所以,请让自私离开我们吧!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让真诚感动自私真诚,如同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乌云;真诚,如同清澈的湖水,没有一点污泥;真诚,如同碧绿的翡翠,没有丝毫瑕疵······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财富!那是小时候的事了。我生日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福尔摩斯》,想了想又拿了一本一样的。结账时妈妈问我为什么要买两本,我说要给欣欣带一本。欣欣是我的好朋友,和我一样也是个侦探迷呢!妈妈摸摸我的头,笑了笑。到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发现属于我的那一本中间的限量版插画竟散落了下来。怎么会这样?我急的哭了起来。咦,我灵机一动,我只要把它放回去再包装好和另一本换一下不就好了?但我马上又冷静下来,那插画可是限量版,这样的话欣欣不会怪我吧?我一直在纠结中。终于,我还是决定冒险试一试,大不了再换过来。见到了欣欣,我有点心虚的把书递过去。她没有拆开,只是小心翼翼的摸着封皮,激动地说:“啊,我一直都想要的书啊,还有限量版插图呢,谢谢你了!”欣欣说她还有事,先走了。我望着她的远去背影,心里总是不好意思。睡觉前看着崭新的那本书,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听说欣欣要来我家,我吓得赶紧起了床。可是她已经来了,还带着那本书。我挠挠头,冲她尴尬的一笑。她翻开书,我以为她发现了要指责我的做法,不料她却说:“真(这)本书真好看,只是插画掉了,不过没关系,至少还有啊!”她的话让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呆呆的站着,她发现我也有一本一样的,便翻看起来。我紧张的看着她,她没有因为插画生气反而对我说:“你真幸运,上天给了你更加完美的礼物!”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难受,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长大后,我学会了真诚待人,真诚做事。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有一颗真诚的心,才是自私的最好解药吧。600字 初二 叙事
-
我们即将~离开时间如流水般一涌而过从不停息,如箭般的时光悄悄流逝那一天,总会到来的我们终究会说再见也许,下一秒,你会忘记了吧?当你真正失去了的时候,谁又可以说她不失落?当一切变得沉默的时候,谁又可以说她很洒脱?当主角已改变的时候,谁又可以说她很舍得?在终点之前,好好珍惜~~不要再留下遗憾了吧150字 初二 议论文
-
自私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50字 初二 诗歌
-
自私又等到了回家的时候,随着人潮涌去的方向,肩上的书包仿佛不存在,整个人轻飘飘的。急切地飘向门口。搜寻着妈妈的位置。意外地聚焦了那抹活泼的背影,迅速地收回目光,假装没看见地从旁边走过。不想被她发现。成功远离了她后,松了一口气。走进妈妈,在她注意到我时,开口第一句话是问我有没有看见表妹。讨厌妈妈总是关心她大于我。撅着嘴违心地说了句“没有”。没想到要等她,我不满,却又无奈,背着书包,呆呆地看着流动的人群。密集的人群逐渐分散,堵塞的道路渐渐疏通。依然未等到她。想到她可能还在和朋友说说笑笑,自己却在马路对面傻等着,火气无故地冒上来。终于忍不住了,在妈妈旁边踱步,头对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她的一句怒骂。心里的怒火被她的话浇灭,瞬间,心凉了。原来我是自私的。3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别让自私扼杀了文明!听文明在哭泣看 "文明在叹息"。感文明在退去"。谁? 是谁? 谁让我们失去了文明?谁是谁? 让文明在叹息?听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对叔叔说了声,叔叔再见".每当这首歌响起我感到亲切。这首老歌,估计没人爱听了,但我们是否能做到这种"一分钱"精神呢?拾金不昧这个词也许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自私已经吞食了人们对文明的向往。文明你在哪?听 "小矮冬瓜""狗熊""笨蛋""听到这一声声别称我们都习以为常是呀,这种'亲切"的称呼不正是每天都发生在学校里的平常事吗,文明,好像已经被遗忘,人们的自私正在吞食着人们对文明的向往,文明你在哪看"中国式过马路",这种走路方式。对我们已经不再感到奇特了。是呀,这种过马路的行为好像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志,"文明古国"我们能否对得起文明二字呢?文明好像已经被我们遗忘,人们的自私已经吞食了心中对文明向往文明你在哪?听"滴滴你是否听到了感搜到了南北极的冰川正在融化,如果有一天南北极全部融化,海面升高,沿海被海水覆盖,平原变成汪洋那一天,我们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们自己,只能怪我们,我们的自私,怪我们无节制的砍伐,使气候变暖。听滴滴冰川的融化声音正是地球母亲哭泣的眼泪啊。文明好像已经被我们遗忘,人们的自私吞食了人们心中对文明的向往,文明你在哪?看国旗升起来了天安门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但却由于人们的不文明已经长满"牛皮癣"口香糖的残渣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在烈日之下在寒风之中,都要为那些不文明乱吐口香糖的人清理罪恶文明好像已经被遗忘,人们的自私枪杀了心中文明的向往文明你在哪?触"你在沙漠中待上三天".当你回来时,一定会关紧水龙头,可现在呢?你计算过浪费了多少水吗?我看过这一个小说"当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时,全世界都冻住了看这滴水"。在感叹叹息中。文明好像已经被遗忘人们的自私枪杀了心中的向往文明你在哪?听"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们就会想起教我们知识诲人不倦的老师。记得在地震中张米亚,夏开秀----为了救学生把学生抱在身下,孩子活了下来,可他们永远的睡了。还有那可怕的年05.月08日夺去了张丽莉老师的双腿。无私奉献。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有些家长同学却不懂尊重。文明好像已经被我们遗忘。自私正在吞食人们心中对文明的向往,文明你在哪?文明,你去了哪?文明,不要走,唤醒人们的心吧让文明成为不落的太阳照亮人们心中的向往。人们啊!唤醒你心中对文明吧被让自私枪杀文明!文明!文明!900字 初二 散文
-
自私?自私!原来如此。一直想找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切,今天终于找到了--------那是”自私”,终于明白了。才懂得人性原来是如此残忍。也许人真的是该为自己而活。但是,不应该是这样啊?!好向往西藏,向往天湖”纳木措”,那真的就是人间天堂,到了那里,那种心灵被净化的感觉…哎,现在说的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笨拙,在那里,一切的语言,都显得是那么苍白……那个叫什么的僧人啊,那简直就是”普渡众生”,一切为别人,多高的境界啊。向往那个叫天堂的地方……200字 二年级 议论文
-
离开如果可以选择,也许,我会选择离开。没有歇斯底里的苟延残喘,亦没有泪水连连的悲欢离合,只是,永远的,退席......这个世界,从不属于我。又或许对它来说,我,什么也不是......真的,不想再假装幸福。因为如果这样,心,真的会痛......也许,一个人,躲在全世界最寂寞的角落,静静的离开,也会是一种幸福。不要再麻烦任何人,即使,心,再怎么痛......原来,再美的落日,也只是,离开前最后一刻的幻觉......150字 初二 议论文
-
离开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了"旅途"这一词,好象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人生却真的是一段旅途,很艰难的路.旅途上会有很多人,大多是暂时的过客.但是有一些人,即使已经离开,他的气息还留在那个人的旅途上.也许,是一辈子.总是一个人到处走走,没有任何挽留,还是谁都无法挽留住我我只是一阵风,经过那个城市,经历感情生活停留黑暗的城市天空静静等待爱人归来但是我只是风,注定孤独漂泊.离开一个城市,离开一些人.没有任何挽留.继续逐梦,寻找梦里那份失落的感动,寻找我们梦里那段童话.一个人走走,停停.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有多少是擦肩而过,有多少是刻骨铭心.有谁可以挽留谁,有谁愿意是挽留,无奈!......只能无所谓!我们都只是对方人生中的一个片段而已.总想逃离这个城市,逃避回忆,避免见你的冲动!这次小女生真的又要离开了.再见!3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论自私》议论文梗 概全文约18,000字。除引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一、自私的定义;二、自私的相对性;三、自私的划分与人的道德划分;四、人为什么自私及自私的 历史 性与永恒性;五、从上述讨论中引出的几个结论。一、 自私的定义:剖析“自私乃损人利己的行为”的定义,认为此定义不足以概括人们实际运用这一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主张将自私定义为:当人同他人, 社会 发生利益关系时,他首先考虑的、更看重的是自身的利益;当人认为自已同他人、社会的利益不矛盾时,这种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动机即可指导客观上“利人利已”的行为;当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社会的利益构成矛盾时,这种为自己利益打算的动机,就表现为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的行为。二、 自私的相对性:1、自私相对无私而言。批判“人纯粹自私”的论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可分为损人利己的“恶性自私”、利人利己的“合理自私”,舍己利人的“大公无私”三种形式。2、自私可分层次。自私可指“为了我”(个体),也可指“为了我们”(群体),要看以何种利益关系作参照。3、从自私可分层次、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发生的氏族、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事实推出“自私是古已有之”的结论。即使假定古代社会氏族内毫无利益冲突。三、 自私的划分与人的道德划分:1、人的利益关系既有现实的同一性(统一性),又有现实的矛盾性。利益同一和矛盾的原因。2、自私既可分为“恶性自私”、“合理自私”,还可分为“近自私”、“远自私”。3、以“蛋糕 理论 ”说明,工人与资本家同样存在“利益同一性”。4、道德上可将人大致分为:“恶性自私者”、“合理自私者”、“大公无私者”。三类人均“不是纯粹”的,可以并事实上相互转化。四、 人为什么自私及自私的历史性、永恒性:批判“生产力水平决定私有制进而导致私有观念(自私)的产生”的观点。认为,生产力的 发展 只为人们事实上占有某物提供客观可能性,只有人的要尽可能满足自身、家庭、集团而不是他人、他集团的利益要求的欲望意识,才得以使人对某物的占有成为排他性的事实━━成为私有财产。与其说是私有制决定私有观念,不如说是私有观念决定私有制。现代 社会生物的 研究 证明,与人类同祖的现代类人猿其内部存在等级、利益冲突━━假如这是事实,则实难设想“原始共产主义时期”,人类没有“内部(氏族内)的利益冲突”。关于自私产生的假设:人的本能冲动(包括人所具有的意识能力)在它与客观存在━━作为个体的自己,作为群体的我们与作为个体的他人、作为群体的他们以及相对各自的欲望要求而稀少的财富(利益)发生了关系时,就可以且必然产生出私有观念来。因而决定私有制的产生。自私极可能永恒地存在。恩格斯说,人永远不可能彻底摆脱兽的性。五、 从以上讨论中引出的几个结论:一般结论:自私既有积极、消极作用两重性,就不能一般地否定自私。主张肯定“合理自私”,否定“恶性自私”。经济 的结论:经济制度必须适应“人的自私”的存在,人的工作应与其利益密切挂钩。政治 的结论:如果人确有“损人利已”的倾向性、可能,就不能让任何人掌握一种绝对的权力。除正文外,请参阅:(一) 笔者收集整理的《“自私”的解释及使用“自私”的实例》。(二) 本人著《自私的歧义 分析 及其他─与汪丁丁先生商榷》。(三) 《“健康的自私”和“伪善的无私”》(刘以宾)原载《 中国 青年报》2000年10月25日。(四) 《说“自私”》(载《杂文报》2000年8月29日4版)。(五) 《自私论》(文清源著,中南 工业 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六) 《重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观》(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3期)(七) 《“人性自私论”的现实危害与理论悖误》(张瑞甫著,载《当代思潮》1997年2期)一、 自私的定义自私,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一个概念,并非因为人们经常使用而便于给它定义,作为 研究 ,怎样才能比较 科学 地定义以概括其全部本质特征呢? 美国学者威尔逊在《新的综合》一书中,甚至将生命的最基本单位基因也说成是“自私”的。按威尔逊使用“自私”概念的意义推而广之,一棵小草同另一棵小草争夺养料,鸟吃虫,猫吃老鼠,一只狗同另一只狗争抢骨头,人吃猪肉,食谷物,这统统是“自私”的表现。尽管威尔逊也承认基因既无意识,也无情感。实际上,威尔逊是将任何生物体表现的有利自身、且以损害其它生物体为代价的“客观行为”统称为“自私”。威尔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自私这个概念,那是他自己的事。但我为了研究的方便,只限于在人类 社会 中人与人的关系上使用自私的概念。自私,作为人的属性之一,作为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既可表现为人的客观行为,又可表现为人的主观意识、观念、动机。由于人的意识、行为的统一性,自私可兼指行为、观念二者;又因为人的行为、意识之间可能脱节,空间时间上发生分离,或以矛盾的形式出现,它又可独指行为或观念。那么,究竟从主观意识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还是从客观行为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有人侧重从客观行为及其效果方面给自私定义,认为“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换言之,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客观行为。我将此定义称为“自私的客观行为定义。”该定义符合人们在道德评价中着重行为效果的习惯,而且,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是在损人利己的行为的意义上使用自私概念的。但是,该定义失之于简单。首先,按照该定义的规定,只有当人事实上表现出损人利己的行为时,人才可以被称为自私。如果人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那就不是自私的。然而,众所周知,如同人可以有犯罪的意识,动机,但并非一定事实上表现犯罪的行为一样,人有损人利己的意识,也并非一定事实上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这是因为:一、动机、意识指导行为的产生,其间尚有一个过程。在过程完成之前,一种动机、意识可能己经改变或消失,被另一意识、动机所取代;二、一种动机、意识可能仍然存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或由于另一意识、动机的抑制,该意识、动机暂时没有指导行为的产生而潜伏下来。因此,人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但这并不等于他头脑中一定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意识、动机。由于客观行为的定义没有将此种情况包括进去,在解释有些现象时,便显得生硬、牵强附会。例如,某人在某事上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但在另一事上又表现了损人利己的行为。按客观行为的定义,就只能这样解释:他由不自私变成了自私。但事实上,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这种客观行为的变化是动机、意识相应变化的结果;二是行为虽然变化,但动机没有变,动机是原来就存在,是连续的。按客观行为定义来解释第一种情况,是合理的,但解释第二种情况,则显然不妥。其次,如果在严格的“损人利己”的意义上使用自私的概念,那么,当有人遇难不帮或见死不救①时,这类行为也不能被称为自私。因为行为者他既不损人,也不利己。而事实上,人们没有例外地将此种行为称为自私,这类行为者被称为自私的人。尤为重要的是,当人的行为的客观效果表现为利己利人(互惠)时,人是不是自私的呢?按照客观行为的定义那也不能称为自私。但我们知道,利己利人的客观行为效果,常常是从“为我”的主观动机出发的结果(当然有其他情况)。当有人实施客观上有利他人、社会的行为时,“利他者”很可能是为了从他人、社会那里获得相应报酬。“他的良好行为是一种老谋深算之举,实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及其亲属的利益。”②观念、动机是自私的。正因为是“为了我自己的及其亲属的利益”,所以,如果他的良好行为(利他)没有能使他从对方获取他认为的相应报酬,或少于他认为的相应报酬,那么可以预期,他的良好行为将消失或减少,假如他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他的良好行为将继续表现。这类行为,虽然仅从行为效果(利己利人)看,从静态的意义上看,的确不便称为自私,但如果从动态的意义上,从主观意识、动机方面看,就有充分的理由称为自私。由此看来,仅从客观行为方面给自私定义,虽然考虑到了行为动机的统一性,但由于没有注意到观念、行为的矛盾性与脱节的可能,故没有概括人们使用自私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所以,有相当的局限性。从主观意识、动机方面为自私定义怎样?无疑,从主观意识方面为自私定义是有根据的:一、只有人才具有鲜明的意识(当然是在相对的意义上),所以从主观意识方面定义,可以将人的自私与其它动物的“自私”(本能)很好地区别开来。并且,这符合我 研究 自私只限于人的目的;二,从主观意识、动机方面给自私定义,便于从动态的角度认识自私与人,从而避免客观行为定义的局限;三、动机、意识比行为本身更有力,其逻辑是: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总是人的有意识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消灭意识、动机,那就能同时消灭行为本身,但消灭了行为,却并不等于消灭了意识、动机,而只要动机、意识仍然存在,它又可将消灭过的行为重新生产出来。于是,我将自私定义为:当人同他人、 社会 发生利益关系时,他首先考虑的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当人认为自己同他人的利益不矛盾时,这种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动机即可指导客观上利人利己的行为;当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社会的利益相矛盾时,这种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动机就表现为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来维护 发展 自己的利益的行为。对自私作如此界定,也许仍然没有概括人们使用该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自私这一概念,必须作多角度、多层次的、动态的整体把握。为此,就必须将对人的主观意识、动机与客观行为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二、 自私的相对性自私的相对性意义之一,是指自私相对无私(大公无私)③而言。没有自私,便无所谓无私,反之亦然。一些思想家们认为④,支配人处理与他人、社会利益关系的唯一原则、 规律 是“利己”(自私),在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时,人只有一种观念、意识、动机,那就是“为自己”,如同河水不会向河源倒流,人不会为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即便有人在客观上表现了有利他人、社会的行为,甚至这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那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满足自己爱惜荣誉的冲动的需要,(因为在行为者看来,他的荣誉的价值,大于他生命的价值。)这就是、这还是“为自己”。(自私)早些年,我国一些青年人曾讨论人生价值 问题 ,著名的潘晓也谈到了自私的问题,认为,即使是被人们称为崇高的大公无私者,那也不过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人的行为的客观效果,可能有利他人、社会,但在主观上,他总是从自己,从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冲动、情感、价值观念的要求出发的,因此,也只能是“自私的”。以上观点可称为“纯粹自私论”。按纯粹自私论的逻辑,任何人的道德行为,只有客观效果的差别,而没有主观动机的本质差异。“为他人、为公”,只有客观效果的意义,作为观念、意识,实质上并不存在。必须肯定,任何人的道德行为,乃至其它一切行为,只要不完全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只要其中存在行为者本身的意识选择,哪怕是潜意识的作用,那么,行为总是要符合行为者本人的某种意愿、欲望、情感和价值观念,否则,行为本身就不可思议了。正是在也只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说,无论“我”以任何方式表现任何行为,作为行为者“我”的主观目的,总是“为了我”。在这里,“为了我”与“我”的行为,恰象如来佛的手心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孙悟空的本事再大,他也无法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仅在这一点上,纯自私论的见解是颇为深刻的。但是,虽然纯自私论者注意、强调了任何人的道德行为必然要符合行为者本人的某种意愿、欲望、情感和价值观念这一共同点,然而,纯自私论忽略了道德行为背后的动机、意识的差异,因而难以使人接受。它无法对下述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A、“我”为了得到他人的钱财供自己享乐,于是杀了人,夺取了他人的钱财,这是为了“我”。B、“我”为了赚钱,在没有弄虚作假的前提下,我为他人提供了某种商品或服务,而后赚了钱,这是为了我。C、“我”认为人应为国家、民族、 社会 、他人的利益服务才是有价值的、崇高的、光荣的。因此,“我”选择了牺牲自己,以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他人的行为。由于这种选择符合“我”前面的价值观,那么,这也是“为了我”。A、B、C三类行为,就客观社会效果而论,其差别显而易见,A类行为是“损人利己”,B类行为则是“利人利己”,C类行为是“舍己利人”,这恐怕没有异议。就主观意识、动机方面看呢?三类行为背后的观念、动机都符合行为者“我”的某种欲望、意愿、情感、价值观念,这一点是共同的。 问题 是,差别呢?差别是存在的!在A类行为背后,不仅存在“为了我”的观念动机,而且存在“为了我,可以甚至必须牺牲他人利益”的观念;B类行为亦存在“为了我”的观念,但同时又存在“我要兼顾他人利益”的观念,虽然,很可能只是把兼顾他人利益作为满足自身利益的手段;C类行为背后的主观意识又怎样呢?“我认为这样做,才正确,才光荣,才崇高,所以我这样做了”,“我”这样做符合我的价值观念,因此,这也是“为了我”。然而,就在“我”的价值观念中,存在“应为国家、民族、社会、他人利益服务”的意识。在这里,只有“应为国家、民族、社会、他人利益服务”的意识,才符合“我”的价值观念,否则,我就不这样做。因此,在“我这样做,符合我的价值观念”的意识中,己经包含了“应为国家、民族、社会、他人利益服务”的观念。而A、B两类行为背后并不具备“我可以牺牲”的意识。由此看来,三类行为背后的主观意识、动机的差异是存在的。既然如此,如果笼而统之将三类行为背后的观念、动机通称为“自私”(利己),就不便将三种有差异的观念、动机进行区分。此是纯自私论的最大缺陷,也是人们不接受它的关键所在。为了不仅在行为的社会效果上,而且在观念、动机上区别三种行为及背后的观念、动机,我以为不妨将A、B两类称为自私,(其中A类又可称为恶性自私,B类可称为合理自私,后面还将谈到。)C类可称为无私。研究 自私, 自然 就引出无私来了,本文不准备详尽研究无私,但提一下,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将自私等同于利己主义,无私则可等同于“利他主义”(或称“无条件利他主义”,以区别形式上的利他、实质上为我的利己主义),作为一种观念、动机和行为,无私是指“牺牲自己的利益直至生命,以单方面为了别人的利益。”当利他主义者实施利他的行为时,他“无意要求同样的回报,不是为了从对方获取相应的报酬而有意这样做。他的利他行为、观念相对地不受社会奖惩的 影响 。”⑤这里关于利他主义的解释,完全是借用美国学者威尔逊的描述。虽然仍可能不够精确,但作为与利己主义相区分的对立的概念,还是相当有用。人的利益有两极,一是个体的利益,一是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可将自私与无私分为两极,一极是为了单个人的利益的观念、行为,可称“绝对自私;”另一极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的行为、观念,可称为“绝对无私。”介于两极的“中间地带”,那些为了朋友、家庭、集团、派别、地方、民族、国家的利益的观念及行为,既可称为无私,又可视为自私,全看以什么样的利益关系作参照。恰于公与私是相对的,可分层次的,自私也一样可分层次,这是自私相对性的第二个意思。例如:母亲为了儿子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儿子的行为是反社会的也罢。仅就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利益关系看,母亲是无私的,但就母亲儿子与社会、他人的利益关系看,母亲又是自私的。认识自私的相对性,对于回答自私是人类存在即存在,还是人类 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个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一种 理论 认为,古代社会(原始社会的早期、中期)人是不自私的,由于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使得个人利益总是溶于集体利益之中。生活在这个 时代 的个体成员,没有个人私利可言, 总是把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了集体的利益或其他成员的利益,个体乐于牺牲自己。然而,持这种理论的思想家、理论家又用他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个时代的 历史 知识告诉人们,生活在该时代的群体(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之间也会为了争夺猎场、牧区等发生冲突,也就是说,一方面群体内没有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却存在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解释两种不同的现象?问题 :群体内没有“为了我”的利益冲突,但群体之间,却存在“为了我们”的利益的冲突。假设必须是“为了我”(个体)的利益才可称为“自私”,“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就不能称为自私,或只能称为“无私”,那么,当 现代 社会 的法西斯集团的个体成员为了其集团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时候,(如日本的神风队员)是不是也不能称这些法西斯分子是自私的呢?或者,我们还必须称他们为大公无私者呢?用自私的相对性则能很好地解释上述现象,就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而言,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这是无私的;就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言,这种个体的行为又是自私的。不仅“为了我”是自私的,而且“为了我们”也可以是自私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使用“集团私利”,“民族私利”这类概念。如果上述 分析 站得住脚,那么,即便古代群体内完全没有个人私利,没有利益冲突(这个问题后面还将讨论),仅从群体间的利益冲突看,自私是古己有之,而并非 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 自私的划分与人的道德划分任何个人、集团同他人、另一集团的利益总是既具有现实的统一性,又具有现实的矛盾性。之所以具有统一性,是由于任何个人或集团,在与他人、另外的集团合作时,具有比他们各自单独行动时获取更大利益的现实可能。进一步讲,获取更大利益的现实可能是建立在分工的优越性与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的简单之和的客观基础之上的。明了这一点,是理解自私何以能够导致人们合作,且可以达到既利己又利人(互惠)的客观效果的关键所在。之所以具有矛盾性,在于人的欲望冲动、在于人的贪婪、在于相对人的欲望(生理的、社会的)财富、利益的稀少是常数,而且,这种生理的、社会的欲望不总是能被有效的抑制。所以,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圣雄甘地说:“按每个人的需要来说,东西是够用的,但按每个人的贪欲来说,就不够了。”(转引自《西方社会病》“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第352页)他所说的“贪欲”就是指的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社会欲望的冲动。例如:仅就个人的生理需要而言,每个人有几双鞋子穿,能够保护脚,便于行走,能够替换,鞋子是够了的。但如果穿鞋子是为了追求一种美的精神享受,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优越于他人,那就会像菲律宾的马科斯夫人,拥有三千双鞋子仍嫌不足。人的利益既具有统一性,那么,依据利益统一性的原则行事,从自己或本集团的利益要求出发,以利他作手段,最后达到利己的目的,兼具利己利他的客观效果的行为及指导这种行为产生的观念,我将其称为“合理自私”。人的利益既具有矛盾性,那么,依据矛盾性原则行事,不仅从自己或本集团的利益要求出发,且以损害、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为手段,最后达到损人利己的效果的行为与指导这类行为产生的观念,我将其称为“恶性自私”。人的利益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分。相应的,人的自私可分为“近自私”和“远自私”。为了个人或集团眼前利益的意识及行为,可称为近自私;与此相对,为了个人或集团长远利益的意识及行为,可视为远自私。人之聪明、狡诈,人之利益关系的复杂,极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在于人能够为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人追求最大的利益,但这个最大的利益是从整体、长远着眼的。而整体的、长远的最大利益的获取,往往需要以眼前、局部利益的牺牲为代价。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欲取之以李,需先投之以桃”。为了利己,人可以先利他,为了损人利己,人亦可以先利他,这两类行为,从静态的意义上,从一个行为,甚至一系列行为看,都极易与“无私的利他”相混淆。所以,远自私的概念,对于从动态的意义上把握理解人的利益关系,十分重要。让我们看看“蛋糕 理论 ”:就一个己经生产出来的蛋糕而言,必然是资本家分得愈多,工人分得愈少;反之,工人分得愈多,资本家分得愈少,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无法改变的。然而,这个定量蛋糕的分配能够引起生产下一个蛋糕的量的变化。资本家在反复的实践中己经明了,如果在现有蛋糕的分配上,他分得太多,工人分得太少,那就会因为这次分配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下一个蛋糕可能生产得更小,这就意味着下一次蛋糕的分配,资本家如果不是比上次分得较少,至少很难分得更多。相反,如果他这次分得相对少些,给工人分得相对多些,由于刺激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下一次蛋糕生产得更大,这样,工人可能比上次分得更多,资本家也分得更多。人追求最大利益,资本家追求的是总产品的总利润,他懂得“一五得五”,但他更明白“二四得八”。因此,与其说资本家是由自私变得不那么自私,勿宁说是由近自私变到了远自私。当然,上述 分析 舍去了一些东西,实际情况远为复杂,但基本道理就是如此。那种认为工人与资本家的利益从根本上是对立的观点,只能就静态的意义上,即定量蛋糕的分配上说得通。从动态的意义上,从一系列蛋糕的分配上看,不如说工人与资本家的利益有统一性。如果资本家与工人的利益只有矛盾性而无统一性,资本主义制度是绝对不可能存在几百年且仍在 发展 的。与自私的划分相对应的是人的道德划分:前面提到,人的道德行为、观念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A、损人利己,B、利己利人,C、舍己利人,我依据人在表现三种不同道德、观念及行为的相对多寡,将人在道德上分为三种类型,A、恶性自私者;B、合理自私者;C、大公无私者。恶性自私者较多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持恶性自私观念的人,不仅第一位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且常常企图夺取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一遇机会,他们就这么干。从小小的偷窃、诈骗,到杀人越货、到窃国大盗。他们较少有同情心、良心,在他们的人生 哲学 中,人与人,恰如狼与狼,而现实世界则恰恰又是“狼多肉少”,因此,仅有一个规则:弱肉强食。所谓良心、道德、统统是糊弄人的。尽管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也将这些漂亮、美妙的词句挂在口上,但那不过是幌子,是为了更巧妙、更方便地骗取、掠夺他人、 社会 的利益。如果恶自私者没有掠夺、侵犯他人、社会的利益,则往往是因为惧怕他人、社会力量强大的结果,他们害怕“偷鸡不成,反被打断一条脚。”他们遵守道德 法律 ,不过是驴子服从鞭子。恶性自私者是社会的祸水灾源。一般,他们只占社会的少数。合理自私者在社会生活中,首要考虑的也是自己的利益,“能否给我带来利益”是他们绝大部分行为的出发点。但是,与恶性自私者相比,合理自私者一般反对损人利己,“自己活,让别人也活。”他们要求自身的利益,但常常愿意用正当手段(即一般道德标准所允许的)来满足。比起恶性自私者,他们较多同情心、良心,较有可能表现利他的行为;但比较大公无私者,他们又较不愿意为他人、社会作出牺牲。合理自私者即普通意义上的“好人”,但一般谈不上“崇高”。合理自私者是社会的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因为他们占的比例最大,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大力量。大公无私者较多的表现利他的行为,具有崇高的品德。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他们更容易作出牺牲。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他人、国家、民族的利益,以献出人最宝贵的生命为代价而名垂青史,光照千秋。我深信,只要人类没有全部发疯,大公无私者就将永远在人类史上占有最高的道德席位,他们是不朽的。不幸的是,迄今为止,大公无私者始终未能在人类社会中占有多数,他们之所以超群拔类,从某种意义上看,正因为他们人少,虽然为号召向这类人看齐,人类消耗了无以数计的人力、物力,但仍然没有使他们成为“多数派”,──这本身也许就足以说明 问题 。关于三类人的纯经验描述,无疑是十分粗糙的,但大致的轮廓应不会错。应当指出,三类人都不是“纯粹”的。既不存在纯粹的恶自私者、亦不存在纯粹的合理自私者、大公无私者。倘若人确实能自我改造与被环境改造,那么作为个体的人必然具备成为恶自私者、或合理自私者、或大公无私者这三种可能性。因此,不可否认的是:三类人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并事实上在相互转化。一个曾是盗窃犯的人,也可以转化为为他人、社会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英雄;一些曾冒生命危险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老革命”,也可转化为大贪污犯,或成为鱼肉百姓的“官老爷”。这是无须详尽讨论的,经验反复证明这一点。这里,我想专门谈谈不存在纯粹的大公无私者的观点。之所以要谈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人过去制造并在继续制造一个神话,说是有那么一种人,已达到如此的道德境界,他们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以他人利益、人民利益为重,不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以维护他人、人民的利益。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他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解放,是他们人生的唯一目标。总之,这些人毫无“个人私利”可言,是纯粹的大公无私者。(参照《伦 理学 词典》罗国杰主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151页,“大公无私”一目。)此种观点,除了认为它是错将 政治 鼓动口号当作一种客观事实来陈述外,就只能认为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话──因为它既找不出任何事实来加以证明,也经不起任何的逻辑 分析 。持有此种观点的 理论 家们,当他们翻遍人类 历史 ,搜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难道他们能找到任何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以满足他人的需要、幸福的人吗?人之能作为个体而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首先就在于人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对于个体来说,纯粹的为他人而存在,实质上也就否定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四、 人为什么自私及自私的历史性与永恒性自私,既是重要、复杂、广泛的 社会 现象,那么,为了正确认识理解它,从本质上把握它,这就绝对必须回答:人为什么自私?一种理论认为,自私是环境决定的结果,是人类社会 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的自私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随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随私有制消灭而消灭的。”(见《通俗伦 理学 》李春秋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99页)进一步说,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使得私有制建立,随之才形成了私有观念。简而言之,私有制决定私有观念(自私)。换句话说,没有私有制,也就没有私有观念。然而,上述理论提供的事实,并不能证明“私有制决定私有观念”这一论点。陶大庸所著的《社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1版,下同)指出:“要确定原始社会中什么东西是个人财产,就得考查哪几种财物在埋葬死者的时候必须加以销毁。”接着,作者以山东大汶口发掘的133座墓葬为例,说明当时随葬的有生产工具、猪头、牙、骨,而且,“从总的趋势看,愈到后期,随葬的生产工具、猪头、骨的情况就愈多。从随葬的工具、猪头、骨的相互比例上,又可看出,工具所占的比例要大得多。这就反映出:当时我国生产工具较早地变为私人所有。”(《社会发展史》第59页)1200字以上 议论文
-
自私的人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老师,有的让我迷途,有的则让我奋发向上。所以说,人若是一生想要汲取点什么知识,就要遇到几个好老师。初三的那年,我遇到了一个老师,他是个自私的老师……也许,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几个讨厌的老师,在初三的那年,我也总算是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克星”。我不喜欢他,第一眼见到他的感觉,觉得他很陌生,更多的则是一种畏惧,因为他的眼睛很精明,精明得像是秃鹰的利爪一般,要揪住我们这些幼小的心,啃起来,吞进心里。可,当时我却也不以为然。他,一切都表现得冷淡。同学千方百计地向他提问,露出灿烂的笑,坦诚的心,想要让他的距离与我们拉近,但他却总是冷漠地看了一眼同学们手上的作业本,随随便便说了那么一两句,也就甩着头走开了。也许,我们就是他那眼中摇尾乞怜,可怜的路边狗罢了,不屑他一顾。初三,是多么重要的初三,本应该是我们最该奋斗的一年,老师们都说要跟我们一同奋斗。但是,他,却总是不以为然。下了课,就走了,从不拍一拍屁股,做个挽留的姿势,让我们回味,总是那样,快速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也许,他真的觉得我们很幼稚,他想要快点离开这个窒息的教室,不想留下半点伤心的回忆。那次,他大谈着对这个世间的看法,虽然又是背道而驰地说着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但同学们还是给了他这个面子,听了听他讲了些什么。“我和我的老婆并不相爱,婚姻并不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最爱的人,最爱的人就是我自己。别以为那些好同学读书有多好,其实都很自私。”或许,他说的没错,或许,这就是他真正的人生,或许,这些都没其他老师说的那么美好,但是,我却讨厌这些话,恨不得当面顶撞他。但我胆小,却也没有这么做。我觉得他是一个无比可怜的人,因为他让他自己的心堕落在了红尘的沼泽中,深陷不已。我越发觉得他是个可悲之人,这个世界的确很多人都是自私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语流传呢?但是,我就是想要否定这个世界现有的现状,我想要做一个大爱无疆的人,我想要帮助身边的人,也同样想要否定他的那些话儿。人,很可悲,在现实面前,就想要逃避,加以修饰,变得美好;但又在看透现实时,自甘堕落,封闭自我,变得愈加堕落。他,教两个班的学生。但在我们班,总是说着另一个班的坏话,并且说着是有多喜欢我们这个班级。但到另一个班,却又说着我们班的坏话,甚至听同学说,他还说我们班像狗。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觉得,他是会这么做的人,因为他的心里已经缺少了那份单纯的不私之心。刚开始他来教我们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他,但唯独我不合群,就是特别得讨厌他。所以因为他,我更忌讳跟同学讨论起他的那些事来。但越发到了后面,我总是能听到许多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当初的爱,都变成今日对他的议论纷纷。终于,我们毕业了。大家满心欢喜地要照毕业照,每当一个老师来的时候,同学们总是热情地抢着老师。但唯独他,却没有人欢迎,没有人喜爱,反之,都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念叨声:“不要让他来啊!不想让他留在我们的毕业照上!”他,又是一副高傲的态度,坐在了我们班这边。同学们顿时都有了一种心电感应,发出了一声凄惨的哀鸣:“啊!~”此刻的我,并没有哀鸣,也没有任何的情感了,我不想讨厌他了,也不想去勉强自己喜爱上他。想起当初为了接受他,努力地要让自己喜爱上这个老师,但到头来,发现有些事情,不是真心的东西,我真的做不出来!此刻的我,像是马拉松胜利了一般,心中的“小恶魔”让我窃喜着想着:“你也会有今天吧!看,大家都不喜欢你了!这就是你的下场。”想不到,我也是有这么邪恶的一面啊!或许,我也只是个俗人,喜欢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可怜。他,最后并没有留在我们班的毕业照上。也许,时间过得很快。有些人,我们肯定一辈子都忘不了,有些老师,我们肯定一辈子都感激着。但是,唯独他,我猜想,不久之后,他就会如同那张毕业照上没有他的面庞一样,他的记忆,也会很快地被我们抹去。也许这是一种对他的不满情绪的发泄,不过我觉得也可能就是现实。在当初,同学们费尽心思地想要跟他做哥们好兄弟时,他却将我们的真心当做了碎花玻璃,扔了……今日,没有人的挽留,也是因为,我们将他当作了碎花玻璃,扔了……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
我们自私的“智慧”记得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写到,“必须一开始便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亦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和固有理解让出块空地。”是的。读罢这读材料,我可以赞叹丹麦人或孟子“放长线钓大鱼”的智慧,似乎让每条鱼都长到最大也更符合“边际等效原则”。然而,至此我不禁要拷问我先入为主的立场。对那些鱼来说呢?我们所谓的“智慧”对它们又是何等的残忍?捕杀它们的同时我们不在忏悔而在寻求利益的更大化!这,是我们自私的“智慧”。我不否认我们应该有远见,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在于此。正如野夫所说,我们“不能摒除人为之人的底线思考和本能恻隐”。如果可恨的假奶粉制造商说,他们不会使那些食用假奶粉、毒奶粉的婴儿立即致命,这样他们可以只掺一点假成分,获得更多利益。我们会称之为“智慧”吗?如果这世上的霸权国家说他们不会击溃一个国家,因为那样,他们可以慢慢侵蚀另一国家的资源。我们也曾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我们会称之为“智慧”吗?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会原谅上述种种自私的“智慧”,因为那是不正义的,不道德的。真正的智慧理应建立在更有效的利用而非无限制地对他人的榨取之上!真正的智慧是平衡种种利弊而决非不计成本,不分手段地去挖空心思,往往,还忽略了对人、对社会、对生灵万物的迫害!所以,温总理说:“每一个企业家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我们环保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我们子子孙孙”,而是我们有愧于的地球。让我们可以内心深处感受到这种先存的立场带给我们的“自私的智慧”,这样,同在丹麦的气候大会将不再有那么多的眼泪,泰米尔之湖不会响彻那么久的枪声,韩朝之间、巴以之间,甚至普通的人与人间亦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冲突。“不一样的立场,我们同时目睹马路两旁,众多脚步来来往往,如果忘记不同路向,我会答复你,人类双脚所踏,都是故乡。”而我要说,不止是人类,一个钓鱼人,请想想那些鱼。700字 高三 散文
-
自私上帝创造人的时候,给每个人都挂上了两个口袋,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在前面的是别人的不好,在后面的是自己的不好。因此每个人都只能看到别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不好,从某一方面来说,藏在心里背后的态度即是自私。由上可知,自私是人的天性,每个人人都是有着私心的,只是小与大的区别,那些被认为无私的人也只是自私这个口袋小罢了。自私分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私。在别人遭受危难之时,如果不涉及到自己,那么这种心理会指引我们绕过它或者抱着看戏的心态去欣赏它。或许在某一时刻我们心存同情,但也只是同情,未曾有其他更多的行动。这种自私给我们节省了很多麻烦,因为我们可以依靠这种心理来避开麻烦。然而,它或许也会给我们造成一些你想像不到的灾难。在他人遭受灾难时,你不去帮忙那么在你自己遭受困难时别人也不会去帮助你懂的,佛家说:这是因果。这样的后果虽然很多人都能想到,但就是改不了只有的心态,只有少数的人经历过后才会理解它。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前悔恨地说过,在共产主义者,犹太人,公会成员和天主教教徒被追杀、迫害时他们没有站出来帮助他人,在自己早熟厄运时,也不会有人来帮助自己。别的大例子不说,就说身边的小例子,不也能给我们教训了吗?我们都经历过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当你的同桌被叫起来却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你不提醒他还笑出来,天道有轮回,当你被叫起来的时候就是他笑话你了。自私是一种痛,为难的是它治不了,因为它埋藏在我们的心中,埋藏在每一个细胞当中,是我们规避麻烦时的过敏性免疫系统。要想痊愈,只能靠自己改变。如何改变?关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们有困难时,把你背后的口袋缩小一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时间一长,那个口袋就自然变小了。700字 高一
-
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是人的天性,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自私”就像寄生虫一样融入我们体内。不同的是,有一些人的自私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适,有些人的自私心理却不断膨胀,他们满脑子都装着自己,从不为他人着想,更不懂得为别人付出,甚至为了争名夺利,不惜做出损人的事。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吧:从前,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去旅行。在途中,他们遇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圣者,和蔼的圣者带着笑容对他们说:“我可以满足你们一个愿望,你们只管提出愿望就行了。不过,后提的人得到的愿望是先提的人的两倍。”圣者的要求让两人很为难,虽然他们都知道自己要许什么愿望,但是都不愿意先讲,因为先讲就吃亏了,后奖可以获得双倍,于是他们推来推去。其中一个人不耐烦的吼道:“你推什么?快去许愿吧?”另一个人很生气地说:“凭什么让我先许愿,你有什么资格命令我?”最后,一个人情绪失控了,他狠狠地说道:“你到底去不去,看在你是我朋友的面上,我先警告你。如果你不识相的话,小心我打断你的狗腿!”另一个人听了,心里很着急,迫于威胁,他只好先许愿。他想,既然你对我无情无义,那我也不必对你有情有义。于是他对圣者说:“我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一只眼睛瞎掉!”没许愿的那个人大吃一惊。刹那间,先许愿的那个人瞎掉了一只眼睛,与此同时,没许愿的那个人瞎掉两只眼睛。这是个可笑又可怕的故事。原本圣者要给他们美好的愿望,他们可以共享这个愿望,但因为人性的自私,他们的情绪和理智失去了控制,从而发生了矛盾,最后把美好愿望变成可怕咒语。对于那个许愿的人来说,他所许的愿望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他内心的私欲太强烈,他的仇恨心理和复仇心理太严重了。对于没有许愿的那个人来说,由于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懂得付出,才遭遇受前者的报复。他们的悲惨结局是由他们的自私造成的!700字 五年级 应用文
-
请勿自私下课了,同学们都在玩陀螺。向南没有带陀螺,只能看着别人玩,越看心里越难受,他就想:哼,要是他们的陀螺都飞到天上去,让他们玩不成才好呢!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地上的陀螺就像着了魔一样,齐刷刷地飞到了空中,高速旋转着。陀螺们碰撞在一起,产生了耀眼的火花,巨大的响声震得教室窗户上的玻璃“轰轰”作响,最后都碎裂了。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跑出了教室,课也没办法上了。放学了,向南左钻右窜地挤上了公交车。他飞快地跑在一个老奶奶的前面抢到了座位,刚坐下,周围的乘客就开始指责他不该抢老人的位子。向南故意将眼睛看着窗外,心想:既然你们爱多管闲事,让你们说个够好了。顿时,车上乘客的嘴巴如同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地说着话,谁也无法停止,说话时飞溅出来的口水让车厢里下起了雨,说话的声音震得整辆车不停地晃动,无法再继续前进了。晚上吃饭时,桌上有向南和妈妈最爱吃的葱爆猪肝。向南高兴地把盘子往自己面前一拉,大口地吃了起来。爸爸严厉地说:“向南,你忘了妈妈也喜欢吃猪肝吗?不能这么自私。”妈妈也说:“是啊,好吃的东西应该和家人一起分享才更美味呀!”向南生气地放下筷子,心想:我多吃了一点菜,爸爸妈妈都来批评我,如果爸爸妈妈从我的生活中消失就好了。这时,向南突然感到身体一轻,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嗖”的一声冲破屋顶,冲向了夜空!“救命啊!”向南大声呼喊,可谁能听到他的声音呢?这时,向南忽然又从空中掉了下来。原来,他刚才吃了太多的葱爆猪肝和米饭,身体太重,飞不上去了。爸爸妈妈看到脱险的向南,激动地扑上去抱住了他,爸爸还说:“孩子,爸爸刚才态度不好,对不起呀。”妈妈也说:“孩子,你正在长身体,是应该多吃一点猪肝。”向南想到自己刚才自私的愿望,心里惭愧极了。自私是不对的,请大家都不要自私呀!请勿自私700字 三年级
-
那年夏天、我们离开了那年,我们进入了初中;那年,我们离开了母校;那年,我们分别了。六月,是一个注定离别的月份。我不知道怎样描述那年的时光,或许,我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六年级第一个学期,我们还没有多大的压力,我们照样该玩就玩,该学就学,我们笑得那样的没心没肺,我们玩得那样萧萧洒洒。我们可以不上体育课,可以坐在树胶操场上肆无忌惮的唱着属于我们的歌,我们有着最值钱的东西——时间。我们轻松的应对每一次考试,还没意识到离别的日子一天天到来,我们一起上下学,一起学习,一起抢着一份早餐,一起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吵吵闹闹,开着玩笑。半个学期过去,我们开始了努力,不再那样张狂,我们开始收敛,我们意识到了,要小升初了,要考试了。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次考试,不再那样敷衍,对每一次考试的成绩是那样的在乎,我们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待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长。时间慢慢过去,从我们的身边悄悄的溜走,让我们来不及喘息。我们经常说;想离开这个学校,不喜欢六年级,希望快点小升初。小升初没有迎来,我们却迎来了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又一次踏进一小的校门,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我们开始难过,开始伤心。难道待了六年的小学,就要因为一次考试失去了吗?我们都知道,离开了小学,就意味着告别了童年,意味着要离开共同学习了六年的同学,我们心中有太多的舍不得……这个学期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离别时,我们离别的那个下午,站在操场上看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我们站着,哭了很久,那些从我们身旁经过的小孩子们,不会明白,我们这些大姐姐们在哭什么?也许,等到他们毕业时,就会明白,我们是为什么而哭。天上的云依旧飘着,天空依旧蓝着,我们、依旧成长着。一年,整整过了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成长了许多,明白了许多。那年、那月、那些人。你们还好吗?走过那段难敖的日子,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真的、谢谢了……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初一:汪越洋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