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风俗佩茱萸簪菊花650字

重阳节风俗佩茱萸簪菊花

650字 六年级 写人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瓮”(茱萸)。

记一次活动

4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举行过许多班队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的猜字谜活动。

刚开始,主持人说:“今天我们举行猜字谜活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字谜,现在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第一位李瑶。”李瑶给我们猜的是:一字真怪,看是九点,写是三笔,形似圆珠。有的同学用手托着下巴,有的同学急的抓耳挠腮,我也挠着头皮苦思冥想,可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老师说:“李瑶大家都猜不出来你宣布谜底吧。”李瑶说:“好,谜底就是丸。”大家拍拍脑门说:“我们怎么这么笨啊!”终于到我了,我说:“自我批评。”有的同学望着天花板,有的同学翻着谜语大典,可就是猜不出来。有些同学说:“这是什么怪字啊,太难了。”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揭开谜底吧。”我说:“好,是一个记字,说罢我把记字大大的写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是李瑾,她说:“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一位男同学说:“是一个站字。”李瑾说:“有点像,但不是。”王丽说:“是一个立字对吗?”李瑾说:“对,就是个立字,李瑾也把立字写在了黑板上。

大家正高兴,但不知不觉就下课了,但是大家都没有尽,还在相互支招,猜谜语,猜字谜活动变成了我们班最时髦的活动,增加了我们对文学的悟性和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写人
650字